登陆注册
4074100000036

第36章 专案研究(9)

菩提心指发无上菩提的心,发菩提心是大乘佛教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一切诸佛的种子,是众生修持的根本,以此成就智慧解脱。《佛说转女身经》非常强调发菩提心的重要性,认为是“得离女身速成男子”最根本的法门,如佛云:“若有诸女人,欲成男子身,当发菩提心,所愿便成就。”发菩提心在转女成男上最为直接:若女人成就一法,得离女身速成男子。何谓为一?所谓深心求于菩提。若有女人发菩提心,则是大善人心、大丈夫心、大仙人心、非下人心、永离二乘狭劣之心、能破外道异论之心、于三世中最是胜心、能除烦恼不杂结习清净之心。若诸女人发菩提心,则更不杂女人诸结缚心,以不杂故,永离女身得成男子。《佛说转女身经》,《大正藏》第14册,第917页下。笔者认为,此“心”是与肉体相对、具有缘虑性质的意识活动。“深心”突出了“信”,是大乘佛教早期宣传的重点。

(2)持戒自律,成就善根

持戒自律有四种方法可转男身。第一种,“所谓除其慢心;离于欺诳,不作幻惑”。第二种,以“一身业清净,持身三戒;二口业清净,离口四过;三意业清净,离于嗔恚、邪见、愚痴”为内容的三法成就。第三种,以“一不恚害,二不嗔恨,三不随烦恼,四住忍辱力”为内容的四法成就。第四种,以“一不自大,二除慢,三敬尊长,四所言必实,五无嫌恨,六不粗言,七不难教,八不贪惜,九不暴恶,十不调戏”为内容的十法成就同上,第918页下-919页上。

以上四种方法,虽然论述层次不同,但表述的基本内容相似,均以持戒为重点,防止恶业,借以长养善根,“以此十善所生善根,愿离女身速成男子”,这可以说是共识[唐]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大正藏》第11册,第626页中):净信童女成就八法当转女身 ,“何等为八:一者不嫉,二者不悭,三者不谄,四者不嗔,五者实语,六者不恶口,七者舍离贪欲,八者离诸邪见。童女,修此八法速转女身”。这里所持的戒,指大乘菩萨戒。

(3)修证佛法

第一,“女人成就五法,得离女身速成男子”:“一乐求善法,二尊重正法,三以正法而自娱乐,四于说法者敬如师长,五如说修行。”

第二,“女人成就六法得,离女身速成男子”:“一常念佛愿成佛身,二常念法欲转法轮,三常念僧欲覆护僧,四常念戒欲满诸愿,五常念施欲舍一切诸烦恼垢,六常念天欲满天中之天一切种智。”

第三,实践佛教禅观。女人应“如实观女人身过,生厌离心”。应观色身“是四大所成”,“虚伪血肉所成不久坏灭”;肉身“是屎尿之器。不久弃捐无可贪处。此身归死。出息入息必当断故”; 身体“如厕九孔流出种种不净”,是“为不净之器。臭秽充满。粪秽涕唾不净。亦如枯井空城破村。难可爱乐”。所以“女人应当观察此身,生厌离心,修行善法”《佛说转女身经》,《大正藏》第14册,第918页下-919页中。

以上转女成男的方法重点在行上,强调选择“正法”与依“正法”修行,显现大乘佛教“六度”的重要性。

(4)护持佛教

如何护持佛教是在中国佛教早期发展过程中面对的问题,经文中对这一问题的处理是将之归于转女成男的一种方法。此时信仰者应“常念如来所言,诚实赞叹出家,能报佛恩,当发此心,愿离女有身速成男子”。 基于这种认识,“女人成就七法,得离女身速成男子”:“一于佛得不坏信,二于法得不坏信,三于僧得不坏信,四不事余天、惟奉敬佛,五不积聚悭惜、随言能行,六出言无过、恒常质直,七威仪具足。”

(5)具平等心

第一,“女人成就八法,得离女身速成男子”: “一不偏爱己男;二不偏爱己女;三不偏爱己夫;四不专念衣服璎珞;五不贪着华饰涂香;六不为美食因缘,犹如罗刹杀生食之;七不悋所施之物,常追忆之而生欢喜;八所行清净常怀惭愧。”

第二,“女人成就九法,得离女身速成男子”:即“所谓息九恼法:憎我所爱,已憎今憎当憎;爱我所憎,已爱今爱当爱;于我已憎今憎当憎,是名为九”。即于过去、现在、未来三分时空中,平等地看待爱憎。

(6)智慧成就

在提出十一种转女成男的方法后,经中又总结了“随所愿求皆得从意”的“修行十六法”如下:一戒清净,二心清净,三空清净,四无愿清净,五无相清净,六无作清净,七知身业如影,八知口业如响,九知意业如幻,十知缘起法,十一离二边见,十二善知因缘,十三观法如幻,十四知法如梦,十五相法如炎,十六深心寂静。《佛说转女身经》,《大正藏》第14册,第919页中。此十六法是以智慧观照诸法自性,诠释“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缘起性空”、“涅槃寂静”的道理。

以上是笔者对《佛说转女身经》提到的“转女成男”的方法较粗略的划分,有交叉和未尽之处,因其一方面有次第和侧重,而另一面,从深层次来说,任一均可摄众。通过论述如何转女身成男身,向信仰者传播戒定慧的道理,阐扬大乘佛教六度精义,这样,就为信仰者对机修持佛法大开了方便之门。

总的来说,所谓转女成男,主要指从心性上转化,基于佛性本有义,以菩提心为基础,倡导信仰者实践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布施,以智慧成就,改变熏染的习气,朝向终极解脱。

4.大乘佛教转女成男的超越性别意识

《佛说转女身经》翻译时的南朝社会,正值宋文帝元嘉年间。以“阴”、“阳”为形而上基础来解释的两性关系及与之相适应的周礼所规定的男女社会行为准则,东晋以降出现变动。社会上“今俗妇女,休其蚕织之业,废其玄之务,不绩其麻,市井婆娑。舍中馈之事,修周旋之”。 妇女们“或宿于他门,或冒夜而反。游戏佛寺,观视渔畋,登高临水,出境庆吊,开车褰帏,周章城邑,杯觞路酌,弦歌行奏”。以至于“婢使吏卒,错杂如市,寻道亵谑,可憎可恶”[东晋]葛洪撰,杨明照笺注《抱朴子外篇校笺》上,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615-616页。如此可见,其时妇女行动自由,女性地位得到提升。

东汉以降,中国有男女性别变化的传言:“(汉)哀帝建平中,豫章有男子化为女子,嫁为人妇,生一子。”[晋]干宝《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81页。 汉惠帝元康中 ,“安丰有女子曰周世宁,年八岁,渐化为男。至十七八,而气性成。女体化而不尽,男体成而不彻,畜妻而无子”。这一时期,“京洛有一人,一身而男女二体,亦能两用人道。而性尤好淫。天下兵乱,由男女气乱而妖形作也”[晋]干宝《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98页。魏襄王十三年,“有女子化为丈夫。与妻,生子。京房《易传》曰:‘女子化为丈夫,兹谓阴昌,贱人为王;丈夫化为女子,兹谓阴胜阳,厥咎亡。’”同上,第72页。京房《易传》“又曰:‘ 男女之别,国之大节。’”上文所录生理性别的转换与社会性别的重构,被引为朝代更迭的原因,成为关乎荣辱的大事,正所谓“妇人专政,国不静;母鸡雄鸣,主不荣”同上,第76页。这或与东晋末期太后摄政、外戚势力扩大及部分女性地位提升有关。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佛说转女身经》所提出的转女成男,不是指生理性别的转换,这为当时伦理观念所不容;也不是指社会性别的重构,因为绝大部分社会资源仍掌握在男性统治者手中。这里的转女成男,基于大乘佛教佛性义,是信仰者的宗教体验和实践,是善业的增长或者是对来世的期盼[西晋]竺法护译《佛说须摩提菩萨经》(《大正藏》第12册,第81页上):“(梵志女首意)寿终之后当转女身。”[梁]僧伽婆罗译《菩萨藏经》(《大正藏》第24册,第1089页下):“若有女人闻此光明聚如来名者当转女身,寿命终时无有疑乱,不更受女身。”,以智慧得到解脱。经中对男女关系的处理,不违背社会语境中男性的绝对优势,有助于缓解社会两性间相对紧张的关系,达到性别间相对平等。

笔者认为,性别的塑造,有生理与社会因素,也有个体自身原因。《佛说转女身经》中的女转男身,扩展到了所有信仰大乘佛教的女性,经中所论述的转女成男方法,不仅适用于女性,也适用于男性,体现了“发大乘者不见男女而有别异”《佛说首楞严三昧经》,《大正藏》第15册,第635页上。观点。这是平等中的差异,差异中的平等。以第一性平等为基础,指出“诸法悉如幻,但从分别生”,因为“我本为女身,而从颠倒生,今观男子身,皆空无所有,若有能知空,不应分别生”,因此要“修现前法,得离女人身”《佛说转女身经》,《大正藏》第14册,第920页下。经文强调现在、体验,将信仰者引入宗教实践。

§§§第七节 《弥勒为女身经》与女性佛教信仰

一历代目录所见《弥勒为女身经》1.后汉失译《弥勒为女身经》

《古今译经图记》记录:《弥勒为女身经》一卷“并出古旧二录及道安失译,并僧祐《三藏记》、费长房《三宝录》记于后汉录。虽不知译人,经是正经,雠校梵文允合真理,还依旧录附之后汉”[唐]释靖迈《古今译经图记》,《大正藏》第55册,第350页下。僧祐《出三藏记集》提到有《弥勒为女身经一卷》《出三藏记集》,《大正藏》第55册,第22页中。等共“八百四十六部,凡八百九十五卷,新集所得,今并有其本,悉在经藏”同上,第32页上。此录下经典“多出《四含》、《六度》、《地道》、《出曜》、《贤愚》及《譬喻生经》”《出三藏记集》,《大正藏》第55册,第21页中。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录《弥勒为女身经》一卷《历代三宝记》,《大正藏》第49册,第54页下。,是“僧祐律师《出三藏记集》撰古旧二录,及道安失源,并新集所得失译”,但“未观经卷,空阅名题”同上,第55页下。释道宣《大唐内典录》录:《弥勒为女身经》,“是僧祐律师《出三藏记》撰,古旧二录及道安失源”,“未观经卷,空阅名题”《大唐内典录》卷一,《大正藏》第55册,第226页上。释智升《开元释教录》录有《弥勒为女身经》一卷,并转引《历代三宝记》相关内容《开元释教录》卷一,《大正藏》第55册,第484页下。《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将《弥勒为女身经》一卷列入大乘阙本中《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十二,《大正藏》第55册,第445页上。

2.西晋译《弥勒为女身经》

除后汉《弥勒为女身经》外,西晋朝竺法护也译有一卷《弥勒为女身经》。《大周刊定众经目录记载》:“《弥勒为女身经》一卷(一名《弥勒菩萨为女身经》),右西晋代竺法护译。出《长房录》。”《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一,《大正藏》第55册,第374页中。《历代三宝记》:“《弥勒菩萨为女身经》一卷(一本无菩萨字)”《历代三宝记》卷六,《大正藏》第49册,第64页中。,为“月支国沙门昙摩罗察,晋言法护”译同上,下。《古今译经图记》:“竺法护译《弥勒菩萨为女身经》一卷。”[唐]释靖迈《古今译经图记》,《大正藏》第55册,第354页上。道宣参照费长房本观点,认为竺法护译有《弥勒菩萨为女身经》一卷(一本无菩萨字)《大唐内典录》,《大正藏》第55册,第235页中。释智升与费长房观点不同,认为此西晋本《弥勒为女身经》《开元释教录》,《大正藏》第55册,第497页上。非竺法护所译,“是别生抄经,从大部出”同上,中。《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四,也将归于竺法护名下之《弥勒菩萨为女身经》删之,认为是别生抄经,从大部出。圆照指出“《随蓝本经》、《马王经》、《弥勒为女身经》《摩调王经》(随蓝等四经并出《六度集》)”[唐]圆照《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四,《大正藏》第55册,第794页中。

3.大经别抄本《弥勒为女身经》

据《开元释教录》卷十六,大经别抄本“《弥勒为女身经》一卷(出第六卷)”,“出《六度集经》”《开元释教录》卷十六,《大正藏》第55册,第653页下。此行文语气,与论及西晋本“是别生抄经,从大部出”相似。以此推论,释智升所记西晋本与大部别抄之《弥勒为女身经》均出自《六度集经》。

此外,隋朝法经编《众经目录》记载:“《弥勒为女身经》一卷(出第六卷)”, “是《六度集》抄”[隋]法经《众经目录》,《大正藏》第55册,第145页上-中。这一记录早于《开元释教录》,似为其所依据。《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五《大乘重译经目》,将《弥勒为女身经》定为“从《六度集经》出”《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五,《大正藏》第55册,第403页中。从上可知,大经别抄本《弥勒为女身经》出自《六集度经》。

同类推荐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尘世佛心

    尘世佛心

    唐朝通慧禅师30岁出家,不蓄粮食,饥则吃草果,渴则饮水,树下住,终日禅思,经过五年,因木头打到土块上,块破形销,豁然大悟。晚年一裙一衲,一双麻鞋穿了20年,布衲缝缝补补,冬夏不易。唐朝智则禅师总是披着破衲,裙子垂到膝上,房间仅有单床、瓦钵、木匙,房门从不关闭。他说出家远离世俗了,不修道业,专为衣食奔忙,浪费时间,扰乱内心宁静,这样怎么能行?
  • 金刚经学记

    金刚经学记

    金刚经学记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乃佛教经典。而大愿法师著作此书,除了是对金刚经的剖析和简易化,更是让读者们能证空性智慧,让我们一起发起无上的菩提心,为了一切如母有情能速速从分段生死、变易生死的苦海之中解脱出来,共同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佛家智慧一点通

    佛家智慧一点通

    在古代,不管是君王还是庶民,只要遇到难以解开的疑惑和难题,他们往往会去深山古庙去寻找高僧大德,虔诚向他们求教,以求得问题的圆满解决。因为人们相信,只有生活在清静之中的人,才会有通天彻地的大智慧。如今,生活在现代的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房子问题、婚姻问题、工作问题、人生问题等等接踵而来,但是我们又去哪里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呢?事实上,高僧虽然远去了,但是他们却把智慧留给了后人。本书立足于佛教圆满无上的智慧,从人生、工作、社会、婚姻等不同的角度着手,依靠古人的智慧,去解决现代的问题,以处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以此给忙忙碌碌的人们一个智慧参考。
热门推荐
  • 驱魔人·第二季

    驱魔人·第二季

    面对一个失去确切方位的,也没有一个活人的城镇,阮瞻、小夏和万里又该如何应对?多宗事件的幕后黑手终于出现,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被隐瞒了多年的冤案、活动的瓷器、全城的人都被魇住的事实,让阮瞻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面对。危难中,阮瞻和岳小夏的感情爆发了出来。他终于和幕后人决战,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事实让他震惊却不能相信,在幕后人死后,他要进一步调查下去,而此时,多年前一个似友非友的人出现了……
  • 仙炼随心

    仙炼随心

    吾本世间一粒浮尘,可怜天地不容,蝼蚁也可毁六道,渡苍生;凡俗也会斩极仙,断九天!
  • 神笔之役

    神笔之役

    试问:何为仙?何为神?有山中人,名为仙;仙中佼佼者,则为神。又问:为何成仙?为何成神?平凡少年流浪世间却巧遇修真问道机缘,本以为这是天大喜事,奈何竟被卷入这慢慢浮出水面的战役;他不是救世主,也不是卷起战役的导火线,却亲眼见证了这场以仙神为主战役带来的灾难、苦痛......
  • 撬动地球的力(探究式科普丛书)

    撬动地球的力(探究式科普丛书)

    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力的运动规律、几种比较常见的力、力学的扩展等方面的知识,并配以相关插图,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力学知识平台,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们更全面地了解力,为学好物理奠定基础。
  • 复仇大小姐!重生吧

    复仇大小姐!重生吧

    男友给自己戴的绿帽子还真不小哈!光天化日,还在她的眼皮下秀恩爱。吃了药,本想一死了之,老天却再次让她重生。遇到自己真正的另一半。虐死你。呵,小贱人,姐姐我来一个打一个,来两个打一双!
  • 汉皇传

    汉皇传

    叫一声爹娘双膝跪,喊一声哥哥斥苍穹,跪不能对双亲尽孝,悔不能弥补对兄长的伤害。没有负天下人,却负了亲人。这是一段可悲可叹的故事,一个平凡的少年为救天下黎民而付出毕生心血的少年,少年一路走来又会经历何种不为人知的心酸与挫折呢,又会经历怎样的爱恨情仇故事。故事将从这里开始为您拉开序幕
  • 灵魂傀儡师

    灵魂傀儡师

    一个傀儡魔法师打破了平衡。就在他为自己的事业和爱情奋斗的时候,属于异界的恶魔终于嗅到他所创造灵魂的味道。人类无法战胜异域的恶魔,当人类为这个世界的覆灭哀悼时,他带着属于自己的傀儡踏上了光复人类的道路。
  • 青春是一首没有旋律的骊歌

    青春是一首没有旋律的骊歌

    她叫慕苛兹。如果妹妹不是妹妹、妈妈不是妈妈、包括,原本属于她的爱情,也因为要守护她的妹妹而放手。她……该怎么办?
  • 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本书熔铸了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对“教育品格”、“科学品质”、“文化品位”一以贯之的追求,内容涵盖了“寻找失落的年表”、“丝绸之路”、“世界遗产”以及“科技与文化”四部分内容。
  • 怎样听一首名曲

    怎样听一首名曲

    通过“唱片余韵”、“现场回声”、“影像拾韵”和“旅途寻声”四个部分,铺排生活中处处可与音乐相遇的可能,从而告诉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音乐决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一种需要慧心与之相知,并从中获得教益的精神养料。人的一生,总会遇到无处诉说心中块垒的片刻,这个时候,音乐是最好的“庇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