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所写本章似乎置于最后为好。或许是,此章本为最后一章,但写完以后,他又发现还有些笔记或又想起一些内容来,于是又接着写了后面的十一章。
无论此章放在哪里,老子都是希望管理人按主题即按言谈的宗旨去理解和学习圣人。这些,在老子接见孔子,要求孔子在介绍自己的著作时讲简单一点,讲出宗旨和核心也可以看出。老子在此前的六十九章所讲的都是国家社会管理问题,只是很少直说。在本章,他希望管理人能根据他的宗旨来理解和运用他的理论,而不是感到难于沟通的苦恼情绪的流露。
“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①,事有君②。
夫唯无知③,是以不我知④。
知我者希⑤,则我者贵⑥。
是以,
圣人被褐而怀玉⑦。
“注释”
①宗。主题、宗旨或纲领的意思。
②君。主要之事。此两句,马王堆甲本作“言有君,事有宗”,误。
③无知。应为“无此知”,意即不知道这一点。
④不我知。即不知我,不了解我。也就是不了解我上面这一切言论。
⑤希。稀少。
⑥则我者贵。效法我的可贵。
⑦被褐而怀玉。被,读“披”。褐,麻料做的大衣。怀,怀抱。
“译文”
我说的这些很容易懂,也很容易实行。但天下竟没有人理解,没有人实行。说话有宗旨,做事有主次。正因为人们不了解这一点,所以也就不了解我。了解我(所讲的宗旨)的人少,能仿效我的就难于碰到。因此,圣人身着粗衣,怀藏美玉。
“解说”
在老子以前就有过很多圣人,包括辅佐天子以治天下的圣人和掌握过管理大权的圣君及一些哲人等。无论对何种圣人的言论,都当按主题去理解和学习。显然,老子认为圣人的言论多富哲理,似涉及广泛而显零星,故应理出一个头绪,即找到一个主题去理解和学习,因为他们的谈话总是有主题的,本章前六句就是这个意思。
在老子写《老子》之前似未有完整的私人著作保存下来,作为私人的管理哲学著作也许此为第一部。过去都是官方撰述。虽然周朝已有“献贤能之书于王”的制度,但是一直未见目录记载,更未见完整的著作保存下来,也许只是一些零散的言论,也许已经亡佚。至于《管子》,学者认为是多代学者拼凑起来的作品。作为私人著作,老子显然要慎重一点,不好太直白地议论国家管理的大事,所以很多地方似乎是纯粹在讲哲学道理,议论国家管理比较隐晦。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有三层含义:一是这些通俗哲理因主要是讲辩证法的,按理易懂易行,而世人往往不愿意从柔、从曲、从下办事,而想径直达到目的;二是时势已经发展到你争我夺、尔虞我诈的局面且一发不可收拾,要管理人尊道修德、爱民不争已很困难;三是要抓住宗旨,按主题来理解和运用所有这些言论,非有智慧不可,非有爱民治国的理想不可,而这是很难的。当时各诸侯国只想争霸或掠夺,没有心思谈爱民治国的理想,因此,老子从一章讲到七十章,应该是在提醒管理人:“言有宗,事有君。”即希望管理人先弄清本书的性质——关于国家社会管理的管理哲学著作。
说话要有宗旨,办事要有主次,暗示《老子》的内容有宗旨、有主题,即有议论的主要矛盾(问题)。
我们说话写文章是一个话题接着一个话题向前发展和展开的,但都有一个总话题即主题。据《庄子》记载,孔子曾想将所著《春秋》十二卷藏于周王朝国家图书馆,于是见了馆长老子。老子问书是什么内容,孔子介绍了半天,老子插语说:“太谩,愿闻其要。”孔子曰:“要在仁义。”即老子问主题宗旨是什么,孔子答是“仁义”。可见,写作一部史书也有其主题宗旨。说明老子是很重视主题宗旨的。在本章,老子希望管理人能明白他的宗旨和全书的主题。
老子认为,正因为人们不了解他这部《老子》议论的主题宗旨,故不能真正了解他。此前他也做过一些对其管理思想的宣传,据王崇静先生研究,老子还将自己的思想向楚王做过宣传,并被采纳过部分意见,但是,老子感叹:“知我者稀,则我者贵!”这个“我”字不只是指他自己,还包括其他一些圣人。老子看到很多圣人都未能被按其宗旨、主题得到理解和学习,更没有被重用。因此,老子感叹他们虽为布衣之人,却拥有真理。这是值得他们聊以自慰的地方。
“诗赞”
不被理解常孤独
圣人怀玉多隐忧
若是真理都实行
社会进步有何愁
言有宗旨事有主
提纲挈领主题出
易解易行赞此人
苦口婆心再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