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31900000019

第19章 《潜夫论》卷四(3)

今不显行[1]赏罚以明善恶,严督牧守以擒奸猾,而反数赦以劝之,其文[2]常曰:“谋反大逆不道诸犯,不当得赦皆除之,将与士大夫洒心更始[3]。”岁岁洒之,然未尝见奸人冗吏,有肯变心悔服称诏者也[4]。有司奏事,又欲以赦前之微过[5],妨今日之显举[6]。然则改往修来,更始之诏,亦不信也[7]。

[注释]

[1]显行:明确实行。

[2]文:指朝廷发布的大赦文告。

[3]谋反大逆不道诸犯,不当得赦皆除之,将与士大夫洒心更始:谋反大逆不道的各种人犯们,你们不应赦免却一律将你们赦免了,以便使你们与士大夫们今后一同洗心革面,从头开始,重新做人。

[4]岁岁洒之,然未尝见奸人冗吏,有肯变心悔服称诏者也:朝廷年年都在洗他们的心,革他们的面,让他们从头开始,重新做人,可却始终不曾见他们那些奸人恶吏有甘愿悔过自新和服罪听命的。悔服:犹言悔过服罪。《汉书·萧望之传》:“不悔过服罪,深怀怨望。”

[5]有司奏事,又欲以赦前之微过:有关部门及地方的官员在上奏这些事情时,又不愿意说被赦免者以前的罪恶。欲:高按:依彭铎注改之。原文为“俗”。

[6]妨今日之显举:以免妨碍今天大赦的显赫举动。

[7]然则改往修来,更始之诏,亦不信也:于是,改革既往,整治未来,从头开始,重新做人的大赦文告,人们也就不怎么再相信了。

[原文]

《诗》讥“君子屡盟,乱是用长[1]”。故不若希其令[2],必其言。若良不能了无赦者,罕之为愈[3],令世岁老古时一赦[4],则奸宄之减十八九,可胜必也。昔大司马吴汉[5]老病将卒,世祖问以遗戒,对曰:“ 臣愚不智,不足以知治,慎无赦而已矣。”

[注释]

[1]君子屡盟,乱是用长:君子经常盟誓,然却祸乱不断。指言而无信也。语出《诗经·小雅·巧言》。

[2]故不若希其令:所以,不如少颁布点法令。希:少也。

[3]若良不能了无赦者,罕之为愈:如果不能完全做到不赦免,也应当以减少赦免的数量为好。彭铎注云:“了”疑“于”。“良”犹“甚”也。高按:从彭说。罕:少也。

[4]令世岁老古时一赦:若仿效古制三十年赦免一次。文疑有脱误。世:三十年谓一世。《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5]吴汉:西汉末南阳人,初因触法而亡之,以贩马为业,善交豪杰,后随王郎讨伐王莽,归刘秀,拜大将军,乃东汉开国功臣,官至大司马。吴汉性刚烈,心赤诚,年迈病危时,光武帝刘秀探望问之有何戒言?汉言:吾愚且笨,无有见识,唯望谨慎治乱,勿乱赦免。(见《后汉书·吴汉列传》)

[原文]

夫方以类聚,物以群分[1]。人之情皆见乎辞[2],故诸言不当赦者,非修身慎行,则必忧哀谨慎而嫉毒奸恶者也[3]。诸利数赦者,非不达政务,则必内怀隐忧有愿为者也[4]。人君之发令也,必谘[5]于群臣,群臣之奸邪者,固必伏罪[6],虽正直吏,犹有公过[7],自非鬻拳、李离,孰肯刑身以正国[8]?然则是皆接私计以论公政也。与狐议裘,无时焉可[9]!

[注释]

[1]夫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语出《周易·系辞上》。

[2]人之情皆见乎辞:人的情感都会显露在他的言辞当中。语出《周易·系辞下》之“圣人之情见乎辞。”

[3]故诸言不当赦者,非修身慎行,则必忧哀谨慎而嫉毒奸恶者也:所以,那些常说不应当施行赦免的人,不注重自身道德修养,就必定是忧伤世道严谨处事而嫉恨奸恶行为的人。

[4]诸利数赦者,非不达政务,则必内怀隐忧有愿为者也:那些说多行赦免有利于治乱安民的,不是不通晓治国政务,就必定是心怀难言之隐而想借赦免达到自已不可告人的目的的人。高按:政:依彭铎注改之。原文为“赦”。

[5]谘:同“咨”。咨询,跟别人商量。《国语·晋语》:“询于八虞,而谘于二虢。”

[6]群臣之奸邪者,固必伏罪:对于群臣中间的那些奸邪之辈,一定要严惩不怠。

[7]虽正直吏,犹有公过:即就是正直之官吏,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过错。

[8]自非鬻拳、李离,孰肯刑身以正国:自非鬻拳、李离,谁肯杀身以正国法呢?鬻拳,春秋楚夫夫,数谏楚文王,弗听,遂持兵器以强迫,文王惧而纳之。后悔之曰:吾持兵器而谏,罪莫大焉。遂自刑其身砍其双脚。楚文王抗巴军,败归,鬻拳开不了城门,楚文王无奈又去攻打黄国,旗开得胜。楚文王死后,鬻拳自杀。时有言曰:鬻拳谏君,自受其刑,即是受刑,勿忘以行而谏,使君归于善良。李离,春秋晋狱吏,见其属下断案有不慎者,便自禁入囚。晋文公见之说:属下之错,何必自囚。离言:身为官长,享受厚禄,即是下属有过,当自受罚。遂自杀以正国法。见《左传·庄公十九年》《史记·循吏列传》。

[9]然则是皆接私计以论公政也。与狐议裘,无时焉可:那么,群臣之中赞成多行赦免言论者就都是挟带私人打算而议论国事者了。这就如像与狐狸商量取下它的皮来做皮衣一样,何时才能商量通呢?裘:皮衣。《诗经·豳风·七月》:“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原文]

《传》曰:“民之多幸,国之不幸也[1]。”夫有罪而备辜[2],冤结而信理[3],此天之正也,而王之法也。故曰:“无纵诡随,以谨无良[4]。”若枉善人以惠奸恶,此谓“敛怨以为德[5]”。先帝制法,论衷刺刀者[6]。何则[7]?以其怀奸恶之心,有杀害之意也。圣主有子爱之情[8],而是有杀害之意,故诛之,况成罪乎?

[注释]

[1]民之多幸,国之不幸也:百姓多存侥幸,就是国家的不幸。语出《左传·宣公十六年》。

[2]有罪而备辜:有罪就得受刑服法。“备”通“服”。辜:罪。《诗经·小雅·正月》“民之无辜,并其臣仆。”《郑笺》:“辜,罪也。”“备辜”为“服辜”,即服罪也。

[3]冤结而信理:含冤者就要为他伸张正义,还给他以公理。“信”通“伸”。《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信理即伸理。

[4]无纵诡随,以谨无良:不要放纵诡诈狡猾的人,要以法令使其收敛不良行为。语出《诗经·大雅·民劳》。诡随:犹谲诈欺谩之人。

[5]敛怨以为德:积聚怨恨反以为美德。语出《诗经·大雅·荡》。

[6]论衷刺刀者:有给袖中藏刀者论罪的条文。衷:藏在衣服里面。彭铎注云:“刀”疑“刃”。《礼记·少仪》云:“凡有刺刃者,以授人,则辟刃。”高按:从之。

[7]何则: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8]子爱之情:犹慈爱之情。

[原文]

《尚书·康诰》:“王曰:‘于戏!封,敬明乃罚。人有小罪匪省,乃惟终自作不典,戒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1]”言恶人有罪虽小,然非以过差[2]为之也,乃欲终身行之,故虽小,不可不杀也。何则?是本顽凶思恶而为之者也。“乃有大罪匪终,乃惟省哉,适尔,既道极厥罪,时亦不可杀。[3]”言杀人虽有大罪,非欲以终身为恶,乃过误尔,是不杀也。若此者,虽日[4]赦之可也。金作赎形,赦作宥罪,皆谓良人吉士,时有过误,不幸陷离者尔[5]。

[注释]

[1]王曰,于戏!封,敬明乃罚。人有小罪匪省,乃惟终自作不典,戒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王说,啊,封。恭谨严明你的刑罚。人有小罪过而非偶然,乃想终身行不法之事,警惕啊,这类人尽管所犯的罪过虽小,可不能不杀啊。于戏:即“ 乌呼”,犹“啊”!匪省:即“非眚”。 非过失。“省”通“眚”,过失。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戒:防备,警戒。戒尔:犹警惕啊。

[2]过差:过错。

[3]乃有大罪匪终,乃惟省哉,适尔,既道极厥罪,时亦不可杀:人有大罪而非一贯,只属偶然,对这类人,要按法律条文予以定罪,但不一定要杀。匪:非。省哉:眚灾。偶然之过失。《尚书·尧典》:“怙终贼刑,眚灾肆赦。”彭铎注云:“亦”疑“乃”。高按:从之。

[4]日:依彭铎注改之。原文为“曰”。

[5]金作赎形,赦作宥罪,皆谓良人吉士,时有过误,不幸陷离者尔:拿钱赎罪,行施赦免,从宽判罪,都是针对善良正直的人偶尔犯下罪过,不幸陷入法网而言的。语出《尚书·尧典》之“金作赎刑,眚灾肆赦。”

[原文]

先王议谳狱以制,原情论意[1],以救善人,非欲令兼纵恶逆以伤人也。是故《周官》差[2]八议之辟,此先王所以整万民而致时雍[3]也。《易》故观民设教,变通移时之议[4]。今日救世,莫乎此意[5]。

[注释]

[1]先王议谳狱以制,原情论意:先王给犯罪者治罪,是根据其所犯罪行的轻重来决定的,他们首先要弄清楚犯罪者的动机和意图。彭铎注云:“议”字衍。高按:从之。谳:议罪,审理定罪。“原情论意”即探意立情。《汉书·王嘉传》:“圣王断狱,必先原心定罪,探意立情。”

[2]差:等差,等次。《广雅·释诂》:“差,次也。”

[3]时雍:和谐。《尚书·尧典》:“黎民于变时雍。”

[4]观民设教,变通移时之议:观察民情风俗而设立教化,依据时世变化而变通作法。观民设教,语出《周易·观》象辞。变通,移时,亦均为《周易》之义。

[5]莫乎此意:没有比这更紧迫的事情了。

三式

[题解]

式者,法也。在王符看来,古代立法宜遵者有三:一曰封爵三公,以褒有德,若其尸素,则从渥刑;二曰分封诸候,期于佐治,有功者迁,无状者夺;三曰审选守相,明察治功,称职者封,怀奸者戮。各级官吏,所司不同,竭忠思职,赏善罚恶。然汉代官吏多为袭爵,无功于国,无德于民;州郡牧守,不恤公事。风俗陵夷,积怠已甚,故王符借古以论之。

[原文]

高祖[1]定汉,与群臣约,自非刘氏不得王,非有武功不得侯。孝文皇帝始封外祖[2],因为典式,行之至今。孝武皇帝封爵丞相[3],以褒有德,后亦承之,建武[4]乃绝。

[注释]

[1]高祖:汉高祖刘邦。

[2]孝文皇帝始封外祖:汉孝文帝封薄太后之父为侯。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凡刘邦宠幸之姬均被囚禁,唯遭刘邦冷落之薄姬幸而得免,随其子刘恒流落代地。吕后死,代王刘恒被拥立为帝,史谓汉文帝。薄姬遂被封为皇太后,薄姬之父被追封为灵文侯。文帝此举,打破了刘邦制定的非武功不得为侯的规矩。见《史记·外戚世家》。

[3]孝武皇帝封爵丞相:汉武帝封丞相公孙弘为侯。汉代丞相多为列侯,武帝欲任公孙弘为丞相,然公孙弘无列侯之爵,于是下诏封公孙弘为平津侯。同样违背了刘邦制定的非武功不得为侯的规矩。见《汉书·公孙弘传》。

[4]建武:东汉光武帝刘秀年号。建武共五年,始于公元前38年,终于公元前34年。

[原文]

传记所载,稷、□[1]、伯夷、皋陶、伯翳,皆[2]受封土。周宣王时,辅相大臣,以德佐治,亦获有国。故尹吉甫作封颂二篇[3],其《诗》曰:“亹亹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于是式。[4]”又曰:“四牡彭彭,八鸾锵锵,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5]。”此言申伯、山甫文德致升平,而王封以乐土,赐以盛服也。

[注释]

[1]□:彭铎注云:□内疑补“契”字。高按:从彭说。

[2]皆:高按:依彭铎注改之。原文为“日”。即“皆受封土”。

[3]尹吉甫作封颂二篇:尹吉甫,西周宣王时之大臣。宣王封吉甫同僚申伯与仲山甫,使他们分别到南部之申国与东部之齐国管理百姓,二人不负宣王之命,将其封国治理得很好。为此,尹吉甫作《崧高》与《蒸民》以示歌颂。见《诗经·大雅·崧高》及《诗经·大雅·蒸民》。《崧高》八章六十四句,《蒸民》八章六十四句。

[4]亹亹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于是式:申伯做事勤敏,周王委之以重任,建设城邑在谢地,南国奉他为榜样。语出《诗经·大雅·崧高》。尹吉甫对申伯表示赞美。式:法也。此犹效法。朱喜《集传》:“式,使诸侯以为法也。”

[5]四牡彭彭,八鸾锵锵,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四马健壮,八只鸾铃叮当响,王命仲山,受土筑城在东方。语出《诗经·大雅·蒸民》。周宣王派仲山甫至齐筑城,尹吉甫作此诗对仲山甫之德行表示赞美。

[原文]

《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刑渥。凶[1]。 ”此言公不胜任,则有渥刑[2]也。是故三公在三载之后,宜明考绩黜刺,简练其材。其有稷、契、伯夷、申伯、仲山甫致治之效者,封以列侯,令受南土八蛮[3]之赐。其尸禄素餐[4],无进治之效、无忠善之言者,使从渥刑。是则所谓明德慎罚,而简练能否之术也。诚如此,则三公竞思其职,而百寮[5]急竭其忠矣。

[注释]

[1]鼎折足,覆公餗,其刑渥。凶:语出《周易·鼎》九四爻辞。凶:鼎足折断了,王公的食物倾倒了出来,鼎身也被弄脏了,凶险。

[2]渥刑:大灾祸。“刑渥”犹“大刑也” 。

[3]令受南土八蛮之赐:让他们接受国土车马的赏赐。彭铎注云:“南”疑“国”,“蛮”疑“ 鸾”。高按:从之。

[4]尸禄素餐:指占据官位,白吃俸禄,不尽职守的官员。

[5]百寮:即百僚。“寮”与“僚”同。

[原文]

先王之制,继体立诸侯,以象贤也[1]。子孙虽有食旧德之义[2],然封疆立国,不为诸侯,张官置吏,不为大夫,必有功于民,乃得保位[3],故有考绩黜刺九锡三削之义[4]。《诗》云:“彼君子兮,不素餐兮[5]。”由此观之,未有得以无功而禄者也。当今列侯[6],率皆袭先人之爵,因祖考之位,其身无功于汉,无德于民,专国南面,卧食重禄,下殚百姓,富有国家,此素餐之甚者也。孝武皇帝患其如此,乃令酎金[7]以黜之,而益多怨[8]。

[注释]

[1]继体立诸侯,以象贤也:帝王立子孙为诸侯,目的是为了效法贤人。语出《礼记·郊特牲》之“继世以立诸侯,象贤也”。

[2]子孙虽有食旧德之义:子孙虽然有继承父辈基业的特权。食旧德:承袭先人之旧业也。《周易·讼》六三爻辞:“食旧德,贞厉终吉。”

[3]然封疆立国,不为诸侯,张官置吏,不为大夫,必有功于民,乃得保位:然而,分封土地,建立侯国,并不是为了诸侯的利益;在封国设立官府,配备官吏,也不是为了所任官吏的利益。目的是造福民众。各级官吏只有建功立业,造福民众,才能保住他们的官职禄位。《白虎通·封公侯》:“列土为疆,非为诸侯,张官设府,非为卿大夫,皆为民也。”

[4]故有考绩黜刺九锡三削之义:所以才有考核功过,贬官责罚,或加以九种赏赐,或处以三次削减封地这样的奖惩制度。

[5]彼君子兮,不素餐兮:那些有德的君子们,从不白白吃闲饭。语出《诗经·魏风·伐檀》。

[6]列侯:即诸候。汉代异姓群臣有功封者,谓之列候。

[7]酎金:即酒金。酎:反复多次酿成的醇酒。《说文》:“酎,三重醇酒也。”此言汉武帝以收取助祭祖庙酎金的策略罢黜那些素餐之官吏。

[8]而益多怨:但是也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和反对。

[原文]

今列侯或有德宜子民,而道不得施[1];或有凶顽丑[2],不宜有国,而恶不上闻[3]。且人情莫不以己为贤而效其能者,周公之戒,不使大臣怨乎不以[4]。《诗》云:“驾彼四牡,四牡项领。[5]”今列侯年卅以来,宜皆试补长吏墨绶以上,关内侯补黄绶[6],以信[7]其志,以旌其能[8]。其有韩侯、邵虎之德[9],上有功于天子,下有益于百姓,则稍迁位益土,以彰有德。其怀奸藏恶尤无状者[10],削土夺国,以明好恶。

[注释]

[1]今列侯或有德宜子民,而道不得施:当今之诸侯中有些人很有治国抚民之仁德,而他们的仁德却得不到施展。

[2]或有凶顽丑:有些人本性凶恶,行为鄙俗,蛮横可耻。此句疑有脱文。

[3]恶不上闻:即上不闻下恶。他们的恶行皇帝却不知道。

[4]且人情莫不以己为贤而效其能者,周公之戒,不使大臣怨乎不以:况且就人之常情而言,没有人不认为自己贤明能干而竭力显示自己的能力。周公就曾告诫说,不可使大臣产生不被君主任用的怨恨。

[5]驾彼四牡,四牡项领:驾起四匹大公马,四匹马儿有大颈。语出《诗经·小雅·节南山》。此引《诗》以明大臣怨乎不以,喻贤者有才而不得用也。《毛传》:“项,大也。”《郑笺》:“四牡者,人君所乘驾。今但养大其领,不肯为用。喻大臣自恣,王不能使也。”

[6]今列侯年卅以来,宜皆试补长吏墨绶以上,关内侯补黄绶:今列侯年龄在三十岁以下者,应比照俸禄六百石以上之级别委以职务。关内侯比照俸禄二百石以上之标准给以官职。《汉书·百官公卿表》:“凡吏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铜印黑绶;比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黄绶。”

[7]信:伸也。

[8]以旌其能:以表现其才能,施展其才华。《国语·周语》韦昭注:“旌,表也。”

同类推荐
  • 章门弟子与近代文化

    章门弟子与近代文化

    在近代中国,成就卓著的大学者,不乏其人,门下弟子也所在多有;但是作为整体,其弟子能成为某种符号,被外界认同为“某门弟子”者,却不多见。人们耳熟能详的主要有二:“康门弟子”与“章门弟子”。康有为作为著名的今文经学家、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早年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曾培养出一批弟子,其中以陈千秋、梁启超最为出色。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美丽的家园

    美丽的家园

    本书主要分为故土·建瓯篇;故乡·福建篇;故园·华夏篇。主要内容包括:黄窠山、坑里、党城、千柱厝、伍石山庄、大汴地、巧溪、宝莲禅寺、三清宫、古道、安国寺、武夷山、茫荡山、太姥山、九鲤湖、三都澳、上清溪等。
  • 太极拳中国功夫(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太极拳中国功夫(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太极拳中国功夫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太极拳中国功夫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太极拳中国功夫
  • 欧洲:最神秘的教堂

    欧洲:最神秘的教堂

    宗教是欧洲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堂遍布城乡各地,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历史久远。到欧洲,教堂是必须参观的,也是值得参观的。这些教堂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欧洲政教合一的年代,教会有着至高的权利。不仅有权,而且有钱。从这些教堂的规模和豪华程度,可以看出其耗费金钱之巨大。豪华的教堂实际上也是权贵们展示财富的一个方式。去除政治的因素,教堂所展示的建筑技术实在令人惊叹。不少这样大型的教堂始建于11到14世纪。这时的欧洲人就能建造上百米高的建筑,并且使用至今仍旧辉煌不减。
热门推荐
  • 大都市里的小道士

    大都市里的小道士

    失恋酒后打架被一个疯疯癫癫的老头给救了,老头非要说和我有师徒缘分,嚷嚷着我是冥阴之命,如果不拜他为师的话就会夜夜被鬼缠,日日倒大霉。我不相信谁愿意听一个老疯子的话。结果悲剧就开始不停上演了,我满城找老疯子,终于在一间郊区破道观找到他,拜其门下从此踏上一条和鬼神打交道的不归路……
  • 明天,我会忘掉你

    明天,我会忘掉你

    “苏哲!你为什么骗我!为什么,为什么……”于音蹲在地上嚎啕大哭。七岁相遇,二十二岁相认,二十四岁相恋,二十三岁成家,二十七岁家破人亡……“你恨我应该的,这世界上,你最该恨的就是我。“我们离婚吧。“我不爱你了“……”苏哲,我会忘掉,将你给予我的一切伤痛都淡忘掉。再见,苏哲………
  •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何谓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慈悲是无量智慧,慈悲是大爱。能感知一切众生的痛苦,能善待一切众生,并有想帮一切众生摆脱痛苦的心,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包括放下执著心、保持正心、宽容心、随缘心等。本书共分八篇,以佛学思想为核心,分别从善念、放下、静心、做事、宽容、智慧、平常心、随缘八个方面,讲解了慈悲给我们带来的福报以及怎样修得慈悲心。书中还有“佛陀格言”、“禅机妙语”、“佛家典籍”、“佛心故事”等版块内容,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佛法。我佛慈悲。慈悲即佛。佛即慈悲。
  • 靖康传信录

    靖康传信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武逆苍穹道轮回

    武逆苍穹道轮回

    洪荒天地,所谓修炼,可崇拜天地之威为神,可临摹天地之道为仙,可蚕食天地之气为武。修炼有成者,举手投足间,天崩地裂。天地无边,有习阵法者,可以移山倒海;有习机械者,可造崩山河之器;有炼丹者,可使人一步登天。还有续命师,命师,运师....
  • 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本书主要从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西部生态环境问题、西部大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生态伦理、生态教育、西部地区生态实践——以宁夏为例等方面对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以期为民族地区政府在制定方针政策时提供决策咨询。
  • 穷途末世

    穷途末世

    丧尸横行的末世里,想娶个好老婆,难啊!
  • 剑十三之睥睨天下

    剑十三之睥睨天下

    洗剑山庄的男儿,无论面对什么阻碍,都会用自己手中的剑除之......敌人,不只要面对我,还有我手中的剑......这是一个剑的世界,在这里剑就是一切......剑道分为两种,一为剑气,一为剑意。世人皆以修炼剑气为剑道根本初见器之外别无他法......剑星辰,从地球穿越而来,却因体质太过逆天而不能修炼这个世界的剑气法决......他用自己的实力告诉了所有人,剑气并非唯一......
  • XR组合:不要小看萝莉

    XR组合:不要小看萝莉

    她们是吸血鬼的克星,她们是血猎中的王者,她们是XR组合!提到她们的血族不寒而栗,她们是......两个未成年小萝莉?!!“哈?就凭两个小鬼?开什么世界级玩笑?!!”——轻视“哼哼!这里四面八方都被我设了阵法,连苍蝇都飞不出去。再说了,你们分开之后力量就相当于被削弱了一半,你认为你还有胜算吗?”——埋伏“其实...那个告密者是我。”——背叛困难如潮水般袭来,她们是否还能坚持初衷?敬请期待注意注意!!!提前忠告!此文没有名为爱情之类的东东。要看言情小说请勿点击阅读,此文不接受差评.......不是我强硬,这年头当个作家不容易,体谅下呗!
  • 再见你是否还是你

    再见你是否还是你

    一段注定无果的爱情,牵起了一段神秘的身世,希望你开心,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