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31900000018

第18章 《潜夫论》卷四(2)

今日贼[1]良民之甚者,莫大于数赦[2]。赦赎数,则恶人昌而善人伤矣。奚[3]以明之哉?曰:孝悌之家,修身慎行,不犯上禁,从生至死,无铢两罪[4];数有赦赎,未尝蒙恩,常反为祸[5]。何者?正直之士之为吏也,不避强御[6],不辞上官[7]。从事督察,方怀不快[8],而奸猾之党[9],又加诬言[10],皆知赦之不久,则且共横枉侵冤,诬奏罪法。今主上妄行刑辟[11],高至死徙,下乃沦冤[12],而被冤之家,乃甫当乞鞠告故以信直[13],亦无益于死亡矣[14]。

[注释]

[1]贼:败坏者,祸害。《论语·阳货》:“乡原,德之贼也。”

[2]赦:赦免,宽恕罪过。《管子·法法》:“凡赦者,小利而大害者也,故久而不胜其祸。毋赦者,小害而大利者也,故久而不胜其福。”

[3]奚:疑问词,何。《论语·子罕》:“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4]无铢两罪:没有丝毫犯罪。铢两:犹今言之“丝毫 ”。

[5]数有赦赎,未尝蒙恩,常反为祸:多次赦免,罪犯不仅没有蒙恩,反而常为祸乱。

[6]不辟强御:即不畏强御。语出《诗经·大雅·蒸民》。意谓不惧怕强暴。

[7]不辞上官:不辞谒上面的官吏。亦犹不巴结官吏。与善事上官反对。辞:谓辞谒。

[8]从事督察,方怀不快:从事监督检察,情怀方正,刚正不阿。

[9]奸猾之党:犹言奸佞之辈。

[10]诬言:诬枉之言。

[11]刑辟,即刑罚。《左传·昭公六年》:“ 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

[12]高至死徙,下乃沦冤:此言重者死身,轻者亦论罪免官。

[13]而被冤之家,乃甫当乞鞠告故以信直:而那些遭受不白之冤的人家,刚要准备上诉冤情,请求伸冤,结果行刑的判决已经下发。

[14]亦无益于死亡矣:也就没什么好的办法免去一死了。犹《汉书·刑法志》之“ 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矣。

[原文]

及隐逸行士,淑人君子[1],为谗佞利口所加诬覆冒[2],下土冤民[3],能至阙[4]者,万无数人,其得省问[5]者,不过百一,既对尚书,空遣去者,复十六七[6]。虽蒙考覆[7],州郡转相顾望,留苦其事[8],春夏待秋冬,秋冬复涉春夏,如此行逢赦者,不可胜数。

[注释]

[1]淑人君子:指品德善良的君子。语出《诗经·国风·尸鸠》之“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2]为谗佞利口所加诬覆冒:犹言为谗佞小人所诬陷迫害。《汉书·王尊传》有“浸润加诬,以复私怨”句。

[3]下土冤民:边远地区之冤民。

[4]阙:宫门左右的楼观,中间阙然为道。《说文》:“阙,门观也。”引申为宫廷,此指官府。

[5]省问:问侯。特指天子使臣抚问邦国之礼。此乃过问。

[6]既对尚书,空遣去者,复十六七:即是能够向尚书陈述冤情者,而被白白打发回去的,又有十分之六七。

[7]考覆:即核实。《汉书·郑崇传》:“尚书令赵昌奏崇与宗族通,疑有奸。上责崇。崇对曰:‘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愿得考覆。’上怒,下崇狱穷治。”依此见,“考覆”乃“核实”也。

[8]留苦其事:犹言流连愁苦,深受其害也。

[原文]

又谨慎之民,用天之道,分地之利,摔草杷土[1],谨身节用[2],积累纤微[3],以致小过,此言质良盖民[4],惟国之基也。

[注释]

[1]摔草杷土:拔草种地。高按:此句依彭铎注改之,原文为“择莫犯土”。

[2]谨身节用:省吃俭用,谨慎处事。语出《孝经》之“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3]纤微:细小。《论衡·累害》:“纤微之谤,被以罪罚。”

[4]此言质良盖民:这都是本质正直而又善良的百姓。彭铎注云:“质良”疑作“贞良”,“言”疑“皆”,“盖”疑“善”,“良”下疑失“之”字。高按:彭说合宜,即“此皆贞良之善民”。

[原文]

轻薄恶子[1],不道凶民[2],思彼奸邪[3],起作盗贼,以财色杀人父母,戮人之子,灭人之门,取人之贿,及贪残不轨,凶恶弊吏,掠杀不辜[4],侵冤小民,皆望圣帝当为诛恶治冤[5],以解蓄怨。反一门赦之[6],令恶人高会而夸诧[7],老盗服臧而过门[8],孝子见雠而不得讨[9],亡主[10]见物而不得取,痛莫甚焉。故将赦而先暴寒者,以其多冤结悲恨之人也[11]。

[注释]

[1]轻薄恶子:轻浮恶劣的少年,犹言不法之徒。

[2]不道凶民:惨无人道的凶民,犹言以不道残害百姓的人。《汉书·萧望之传》:“诸盗及杀人犯不道者,百姓所疾苦也。”

[3]思彼奸邪:心怀奸邪。

[4]掠杀不辜:即掠杀无辜。

[5]皆望圣帝当为诛恶治冤:天下百姓都盼望朝廷官府诛恶禁邪,惩恶扬善。

[6]反一门赦之:朝廷反而全部赦免。

[7]恶人高会而夸诧:恶人公然聚会相互夸耀。诧:夸耀。《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田罢,子虚过诧鸟有先生。”裴骃《集解》:“诧,夸也。”

[8]老盗服臧而过门:老贼惯盗穿着偷窃的衣服招摇过市。臧:谓所窃物也。依照“盗有臧者罚”及“盗贼臧,加责,没入县官”的古例,盗窃者必须受到重罚。然今则不然,惯盗竟然穿着盗窃之服招遥过市。

[9]孝子见雠而不得讨:孝子眼见杀害亲人的仇人却不敢声讨。

[10]亡主:即失主。指被盗窃者。

[11]故将赦而先暴寒者,以其多冤结悲恨之人也:所以,但凡朝廷赦免罪犯时,天气就突然变冷,发出警告的征兆,这正是由于冤情久积和悲痛怨恨者太多的缘故。

[原文]

夫养稊稗者伤禾稼,惠奸宄者贼良民[1]。《书》曰:“文王作罚,刑兹无赦[2]。”是故先王之制刑法也,非好伤人肌肤,断人寿命者也,乃以威奸惩恶除民害也。天下本以民不能相治,故为立王者以统治之。天子在于奉天威命,共[3]行赏罚。故《经》[4]称“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天罚有罪,五刑五用[5]。”《诗》刺“彼宜有罪,汝反脱之[6]。”古者惟始受命之君,承大乱之极,被前王之恶,其民乃并为敌雠,罔不寇贼消义奸宄夺攘,以革命受祚,为之父母,故得一赦,继体以下,则无违焉[7]。何者?人君配乾而仁,顺育万物以成大功[8],非得以养奸活罪为仁,放纵天贼为贤□也[9]。

[注释]

[1]夫养稊稗者伤禾稼,惠奸宄者贼良民:放任杂草生长就会伤害庄稼,宽恕奸凶恶人就会残害良民。《韩非子·难一》:“夫惜草茅者耗禾穗,惠盗贼者伤良民。”

[2]文王作罚,刑兹无赦:周文王刑罚兹彰,不施赦免。语出《尚书·康诰》。

[3]共:高按:此疑为“恭”。《尚书·甘誓》:“今予惟恭行天之罚。”

[4]经:书经,指《尚书》。

[5]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天罚有罪,五刑五用:上天任命有德的人,要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等礼服表彰这五者;上天惩罚有罪的人,要用墨、劓、非川、宫、大辟五种刑罚处治这五者。语出《尚书·皋陶谟》。“罚”作“讨 ”。即“天讨有罪”。

[6]彼宜有罪,汝反脱之:那个人应该治罪,你反而赦免了他。语出《诗经·大雅·瞻卬》之“彼宜有罪,女覆说之”。覆:反也。“脱”作说:赦也。

[7]古者惟始受命之君,承大乱之极,被前王之恶,其民乃并为敌雠,罔不寇贼消义奸宄夺攘,以革命受祚,为之父母,故得一赦,继体以下,则无违焉:古时侯,惟有受命于天的开国之君,承受天下至极之大乱,遭受前代亡国之君的恶果,民众互为仇敌,到处残暴横行,劫持掠抢,奸恶争夺,于是才革旧鼎新,推翻前朝,接受王位,为民父母,所以需要大赦天下。而继位之君,就不能像开国君王那样大赦了。罔不寇贼消义奸宄夺攘:语出《尚书·吕刑》之“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消义”为“鸱义”。革命:语出《周易·革》彖辞之“汤、武革命。” 为之父母:语出《尚书·洪范》之“天子作民父母。”

[8]人君配乾而仁,顺育万物以成大功:人君的道德应与天意相配,恭行仁道,厚爱民众,养育万物,以此成就大功。“乾”为“天”。即人君配天而仁。《春秋繁露·王道通三》:“仁之善者在于天,天仁也。”

[9]非得以养奸活罪为仁,放纵天贼为贤□也:绝不可把养育奸恶、赦免罪犯视为仁道,把放纵伤天害理、败坏仁德的乱臣贼子当作贤明之人。贤□也:疑贤明也。

[原文]

今夫性恶之人,居家不孝悌,出入不恭敬,轻薄慢傲,凶悍无辨[1],明以威侮侵利为行,以贼残酷虐为贤,故数陷王法者,此乃民之贼,下愚极恶之人[2]也。虽脱桎梏而出囹圄[3],终无改悔之心,自诗以羸敖头[4],出狱踧踖[5],复犯法者何不然[6]。

[注释]

[1]凶悍无辨:凶恶无辨,穷凶极恶。凶:恶也。悍:凶也。

[2]下愚极恶之人:犹鄙劣极恶之人。《汉书·古今人表序》:“可与为恶,不可与为善,是谓下愚。”

[3]脱桎梏而出囹圄:指赦放出狱。

[4]自诗以羸敖头:自恃能被赦免和用钱赎罪。彭铎注云:“诗”作“恃”。高按:“恃”字合宜。恃:依靠,恁借。《说文》:“恃,赖也。”

[5]踧踖:恭敬局促之貌。《论语·乡党》:“踧踖如也。”

[6]复犯法者何不然:旧病复发,继续违法乱纪。看看那些被赦被赎者,又有那个不是这样呢?

[原文]

洛阳至有主谐合杀人者[1],谓之会任之家[2],受人十万,谢客数千。又重馈部吏,吏与通奸[3],利入深重,幡党盘牙[4],请至贵戚宠臣,说听于上,谒行于下。是故虽严令、尹[5],终不能破攘[6]断绝。何者?凡敢为大奸者,材必有过于众,而能自媚于上者也。多散苟得之财,奉以谄谀之辞,以转相驱,非有第五公之廉直[7],孰能不为顾[8]?今案洛阳主杀人者,高至数十,下至四五,身不死则杀不止,皆以数赦之所致也。由此观之,大恶之资,终不可化,虽岁赦之,适劝奸耳[9]。

[注释]

[1]至有主谐合杀人者:甚至有以代雇杀手和以杀人谋钱为行当的。

[2]会任:即侩任。颜师古注《汉书》“侩者,会合二家交易者也。”会任之家即专门以撮合雇人与侠客相互合手杀人而从中谋利之人家。有钱者为了杀害与自己有仇之人,便出重金寻找“会任”之人,由会任者雇佣杀手,杀手为得金钱,不问青红皂白,只按雇主意图办事。见《史记·货殖列传》。

[3]吏与通奸:即奸吏互通,吏匪一家,通奸犯法也。

[4]幡党盘牙:犹言相互交结,盘根错节。《后汉书·滕抚传》:“盗贼群起,盘牙连岁。”

[5]严令、尹:指严厉之令、尹。此谓洛阳令、河南尹也。

[6]破攘:破坏也。

[7]第五公之廉直:第五公即第五伦,字伯鱼,东汉章帝时之大司空,位居三公,秉性耿直,廉洁奉公,处事无私,为东汉中后期著名之廉吏。见《后汉书·第五伦传》。

[8]顾:视也。《庄子·养生主》:“为之四顾。”

[9]虽岁赦之,适劝奸耳:年年赦免罪犯,等于是鼓励奸邪继续为恶。

[原文]

或云:“三辰有候,天气当赦[1],故人主顺之而施德焉。”未必然也[2]。王者至贵,与天通精,心有所想,意有所虑,未发声色,天为变移。或若休咎庶征,月之从星[3],此乃宜有是事[4]。故见瑞异,或[5]戒人主。若忽不察,是乃己所感致,而反以为天意欲然,非直也[6]。

[注释]

[1]三辰有候,天气当赦:三辰一旦显示出了某种征兆,就是上天预兆人间要实行大赦。日、月、星谓之三辰。

[2]未必然也:天象预兆人事,不一定是要求君主大赦。王符不赞成此说。

[3]月之从星:月亮偏向某个星辰。语出《尚书·洪范》之“月之从星,则以风雨。”谓月亮顺从星星,就要用雨露润泽他们。君从民欲,须润泽斯民。

[4]此乃宜有是事:这确实有其事。

[5]或:彭铎注云:“或”疑“感”。 高按:从之。即“感戒人主”。

〔6〕直:彭铎注云:“直”疑“真”。高按:从之。即“非真也”。

[原文]

俗人[1]又曰:“先世欲赦,常先遣马分行市里,听于路隅,咸云当赦,以知天之教也,乃因施德[2]。”若使此言也而信,则殆过[3]矣。夫民之性,固好意度[4]者也,见久阴则称将水,见久阳则称将旱,见米贵则言将饥,见米贱则言将穣,然或信或否[5]。由此观之,民之所言,未必天下[6]。前世赎赦稀疏,民无觊觎[7]。近时以来,赦赎稠数[8],故每春夏,辄望[9]复赦;或抱罪之家,侥幸蒙恩,故宣此言,以自悦喜。诚令仁君闻此,以为天教而辄从之,误莫甚焉。

[注释]

[1]俗人:庸俗之人。《风俗通》:“止系风俗,见善不徙,故谓之俗人。”

[2]先世欲赦,常先遣马分行市里,听于路隅,咸云当赦,以知天之教也,乃因施德:前代先人将要大赦天下,常常是先派人骑马分赴城市和乡村,倾听路边墙角的议论,若众人都说应当大赦,从而测知上天之意,于是大赦天下,广施恩惠。

[3]殆过:大概错了。殆:大概,恐怕。

[4]意度:随意揣测,任意着摸。《韩非子·解老篇》:“前识者无缘而忘意度者也。”

[5]见久阴则称将水,见久阳则称将旱,见米贵则言将饥,见米贱则言将穣,然或信或否:见天阴就说要下雨,见天晴就说要大旱,见粮食涨价就说要闹饥荒,见粮价下跌就说丰收了。米:高按:依彭铎注改之。原文为“小”。穰:已脱粒之禾穗。《说文》:“穰,黍治竟者也。”

[6]未必天下:未必就是天的征兆。彭铎注云:“下”疑“示”。高按:“示”字合宜。《说文》云:“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 此言天示人也。

[7]觊觎:非分的希望或图谋。《左传·桓公二年》:“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8]稠数:多数。《说文》:“稠,多也。”

[9]辄望:总是希望。辄:副词,总是,就。《管子·度地》:“别男女大小,其不为用者,辄免之。”

[原文]

论者多曰:“久不赦则奸宄炽[1],而吏不制,故赦赎以解之。”此乃招乱之本原,不察祸福之所生者之言也。凡民之所以轻为盗贼,吏之所以易作奸匿者,以赦赎数而有侥望[2]也。若使犯罪之人终身被命[3],得而必刑,则计奸之谋破[4],而虑恶之心绝矣。

[注释]

[1]奸宄炽:奸宄多。炽:强盛。《诗经·鲁颂·閟宫》:“俾尔炽而昌。”

[2]侥望:侥幸心理。

[3]终身被命:终身背负罪名。

[4]计奸之谋破:策划的奸谋之计划就会破灭。

[原文]

夫良赎可[1],孺子可令姐[2],中庸之人,可引而下[3],故其谚曰:“一岁载赦,奴儿噫嗟[4]。”言王诛不行,则痛瘀之子皆轻犯[5],况狡乎[6]?若诚思畏盗贼多而奸不胜故赦,则是为国为奸宄报也[7]。夫天道赏善而刑淫,天工人其代之,故凡立王者,将以诛邪恶而养正善,而以逞邪恶逆,妄莫甚焉[8]。

[注释]

[1]夫良赎可:如果赦赎一旦敞开。彭铎注云:“良”疑“赦”,“可”疑“行”。高按:从之。即“夫赦赎行”。

[2]孺子可令姐:刚学会走路的小孩也会变得骄横野蛮。《释名·释长幼》:“儿始能行曰孺子。孺,濡也,言濡弱也。”姐者,恃爱肆姐。嵇康《幽愤诗》:“恃爱肆姐。”

[3]中庸之人,可引而下:品德一般的人也可能被引入作恶者的行列。《新书·连语》:“中主者,可引而上,可引而下。”中庸之人,指中性之人。

[4]一岁载赦,奴儿噫嗟:一年赦两次,白痴也犯罪。彭铎注云:“奴”疑“驽”。高按:“驽”字合宜。驽:指才能低下的人。“载”通“再”。两次。噫嗟:叹词。

[5]言王诛不行,痛瘀之子皆轻犯:如果说用于惩罚恶人的王法不能实行,那即是体弱多病的人也会经易的犯法为恶。

[6]况狡乎:何况狡猾奸恶之徒呢?

[7]若诚思畏盗贼多而奸不胜故赦,则是为国为奸宄报也:如果真的是担心盗贼增多了,奸人四起而无法控制,就必须赦赎罪犯的话,那就等于是坏人为非作歹,而国家又给他以奖赏作为回报了。此句疑文有衍误。

[8]而以逞邪恶逆,妄莫甚焉:若反天道而行之,放纵邪恶,那世间的事情就没有比这更荒唐的了。“妄莫甚焉”犹“误莫甚焉”。

[原文]

且夫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1]则国乱;法无常行,亦无常弛,君敬法则法行,君慢[2]法则法弛。昔孝明帝时,制举茂才,过阙谢恩,赐食事讫,问何异闻,对曰:“巫有剧贼九人,刺史数以窃郡[3],讫不能得。”帝曰:“汝非部南郡从事邪?”对曰:“是。”帝乃振怒[4],曰:“贼发部中而不能擒,然材[5]何以为茂?”捶数百[6],便免官,而切让州郡[7],十日之闲[8],贼即伏诛。由此观之,擒灭盗贼,在于明法,不在数赦。

[注释]

[1]弛:松弛。

[2]慢:轻忽。《商君书·垦令》:“上不费粟,民不慢农,则草必垦矣。”

[3]窃郡:察郡。犹亲临视察也。《释文》:“ 窃窃犹察察也。”

[4]振怒:勃然大怒。“振”通“震”。《尚书·洪范》:“帝乃震怒。”

[5]材:通“才”。

[6]捶数百:即棒打数百。

[7]而切让州郡:而且深究此事,斥责了所在州郡的刺史、太守等官吏。

[8]十日之闲:犹不出十天时间。

[原文]

同类推荐
  • 中华成语故事(第九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九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笑林广记

    笑林广记

    《笑林广记》是一部流传久远、影响深广的通俗笑话总集,内含一千多个笑话,是我国笑话宝库中的旷世奇宝。《笑林广记》,集民族传统笑话之大成者。其以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风格来反映炎凉世态、情趣人生,是它最独到的特色。
  • 姓名学

    姓名学

    本书由著名民俗学专家文龙先生编写。书中介绍了姓氏的时代特征,153个姓氏溯源,帮助你寻根问祖,了解姓名的避讳、谥号、赐名、取名、取字、取号、取乳号、取小名的知识,为了更具实用性,书中还着重介绍了现代起名、改名的知识与方法。姓名,蕴涵了人的精、气、神。姓名,传达着天地之玄机。
  • 中华成语故事(第十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十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教育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教育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热门推荐
  • 冥君传奇

    冥君传奇

    幽灵黄泉路,忘川奈何桥。一碗孟婆汤,忘忧轮回肠。彼岸留何念,幽冥天地间。冥界没有阳光没有植物,只有恶臭、血腥。还有上界人的亡魂和我们土著。传说土著是上一世卑鄙肮脏的灵魂体,身为土著就是为上一世赎罪。一生只能去攀登断魂山,断魂山顶有一处通天门。古老的流言,通天门的那边有阳光,有花草,又有情还有爱,于是便有了无数的攀登者,千万年来却没有一人走出。直到今天有了新的传说。
  • 九转天帝

    九转天帝

    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千灭生开始异世之旅,开起了他的武者之路
  • 旗门之风生水起

    旗门之风生水起

    新盗墓——一座神秘古墓群,隐匿千年风水迷幻大阵,探地穴,闯玄关,解奇局……引领玄学盗墓小说流派之先。旗门,一个超然于世外、古老而又神秘的门派,隐藏着太多道门和玄门的秘密。陈枫,卫飞,他们一个传承了旗门最原始纯粹的力量,另一个则继承了旗门的体系,一个是剑,另一个则是持剑的人。建筑工地上,惊现秦始皇陵的护陵之宝——龙凤十八盘灯。各方高手齐聚十八盘墓穴群,却不料该墓穴群中竟隐藏着一个惊天大布局,棺中棺、界龙镇妖金、河图门、牛眠地风水奇局一一出现。其间,还有一段因果血愿的隐秘。而奈何桥黄泉路、梦魇、三界外等奇门大阵,更牵扯出了千机万变、灵宝门等古老门派的恩怨纠缠,其背后竟是整个城市风水格局将被破坏的玄武遁。且看旗门传人如何历险破局……
  • 大眼睛探秘百科:挖呀挖,挖出一个大房子!

    大眼睛探秘百科:挖呀挖,挖出一个大房子!

    神秘的百慕大、金字塔,神奇的恐龙世界,千奇百怪的动植物,还有遥远的太空及外星人,以及历史上数不清的传奇人物和故事,对孩子来说,都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根据调查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对历史知识、生物知识、未解之谜等特别感兴趣,而探究这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孩子增加阅读量,加强知识的储备,更重要的是孩子能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对小学生思维的训练和潜能开发起着重要的影响。
  • 梧桐树前的约定

    梧桐树前的约定

    那年夏天,他们在孤儿院的梧桐树下相遇,一个你等我,一个我等你,到最后,石珖任苒注定有这不可甩开的缘分。
  • 请叫我小张天师

    请叫我小张天师

    画符纸,修道法,下墓室,破凶案一个逆天改命沉睡千年的古人复活,牵扯出一个惊天弈局但还好,一切全在我掌控之中请叫我小张天师
  • 漠梵

    漠梵

    这是一个讲诉轮回和执着的故事,关乎天地人魔四界的玄幻。一百八十年前,在天教圣山之上的正派两大年轻高手交锋,却落得两败俱伤,一则长居万峰派足不出户,一则销声匿迹,在江湖之中杳无音讯。一百八十年后,魔门之首的天教日渐壮大,杀手在天尊座下大弟子和五行尊者的带领下攻打幻镜门和万峰派。幻镜门耗尽全力,勉强幸存,万峰派却遭到灭顶之灾。杀手们长驱直入万峰派后山竹林,以极致残忍的放肆将没有过去的楚洛梵逼出竹林。楚洛梵为寻觅真相不得已前往天教,却遇上魔门第一杀手冷漠的突然攻击,一瞬间头疼欲裂,她每每一出现,楚洛梵都不能自己,她究竟是什么人?天教近百年来越发壮大,背后竟藏着天大的秘密!
  • 超品修真教师

    超品修真教师

    羽本是京城四大家之一叶家的少爷,因为在订婚当天逃婚,被赶出叶家,叶羽同时也是杀手界的第一杀手-灵皇。在执行一次任务时被搭档出卖,受了重伤,最后被一个女子所救,阴差阳错之下进入了女子所在的学校,成为一名教师,面对一群如狼似虎的天才学生,叶羽如何力挽狂澜?面对美丽的不可方物的同居女老师,叶羽是跟着自己的欲望将她推倒呢还是推倒呢?且看叶羽能不能守护自己的节操。叶羽:作者你粗来!小角:咋个了?叶羽:为啥一定要是老师,保镖或者霸道总裁不行吗?就像那个李XX和冷XX一样。小角:因为学校里有许多可爱的萝莉妹子,当老师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无上限的快挂开后宫
  • 猎香至尊

    猎香至尊

    被秘密机构训练八年的刘慎,进入龙蛇混杂的赤红高中,卷入一场面对突出其来的纷争中。看他如何嬉乐校园,扮猪吃虎,将众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 云中梦龙

    云中梦龙

    他是梦瞳,也是林修,重生之路是艰苦的,但他的重生之路却让人记忆犹新。让我们期待他在现实中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