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33600000005

第5章 草原上的酒歌

如果你不曾在草原的蒙古包里喝过酒,那等于没来过内蒙古。我们去伊克昭盟一位牧民家中做客,在烧着暖炕、铺着波斯地毯的蒙古包里盘腿坐下,面前的炕桌上已摆满了烤羊腿、手扒肉、奶酪,还有久闻大名的喷香的奶茶。当主人听向导说我们一行都是来自内地的诗人时,表现出极浓的兴趣:“我最欢迎你们这样的客人了——能喝酒,会唱歌。大家一醉方休。”或许在他心目中,诗人都是能喝酒会唱歌的。若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每位蒙古族人都是诗人,他们过着诗情画意且富于原始美感的生活。主人的女儿穿着镶金边的民族服装,手端银碗挨个给宾客敬酒,每敬一次酒都会先给你唱一首民间谣曲——而作为回报,你必须把她递来的酒一饮而尽。蒙古族的姑娘有一种落落大方的美感——即使女性的歌喉,也有响遏云天的效果。坐在蒙古包里听她唱民歌,我脑海里浮现着烈马、鹰、敖包等草原上典型的景物。她给我唱的是《阿尔斯棱的眼睛》,第二轮时又唱了《黑丝绒的坎肩》——我特意记下这两个歌名。只遗憾未带录音机来,录下蒙古族姑娘遥远且缥缈的神曲。这是离神最近的地方了,这也是离神最近的心灵与歌声。更遗憾的是我们这些所谓诗人的声带都退化了,只能回敬几首患了软骨症般的港台歌曲——跟蒙古族传统的民歌相比,近似于无病呻吟。向导请求主人给每位宾客起一个蒙语的名字留念,在座惟一的一位女诗人被命名为“齐齐格”(花的意思),而我获得的则是“查干朝鲁”——意为白色的石头。我想,我会珍惜这新的笔名——它毕竟是草原赋予的礼物。我的血液里已融汇进蒙古土酒那炽烈且馥郁的滋味——这或许能为我今后的诗歌补充必要的钙质。走出蒙古包,星空都是低垂的,像一副镶嵌珍珠的黑丝绒坎肩无力地搭在我肩上。醉意已由脚踵上升到头顶——仿佛是由无限的大地源源不断提供的,这在我的血管中蔓延、膨胀的力量。我把舒婷《神女峰》的诗句——“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莫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改为“莫如在蒙古包里大醉一场”。醉啊醉,是在城市里很难真正达到的一种境界,而在这抛弃教条的非理性的草原上却能轻易地获得。

草原上的牧民善饮,根本不把酒当酒,而当作饮料。跟咱们城里人喝可乐似的。我从呼和浩特一直走到鄂尔多斯,从没见到哪户人家端出汉族的那种小酒杯;都是用碗,大的海碗或稍小点的饭碗。看来在酒具方面他们是无法“汉化”的。看来酒是他们的“液体饭”。偶尔,也有怕我们这些内地来的客人不适应的,撤下了海碗,换上杯子,但这所谓的杯子也尽是玻璃大茶杯。而且必须一饮而尽,很少见谁慢条斯理地一小口一小口抿啊咂啊。在粗犷蛮野的蒙古包里,这样的慢动作也忒高雅忒做作了吧?哪像是喝酒,分明在“嗅蜜”嘛。牧民们习惯了将大碗酒一古脑儿灌进胃里(像存入酒囊),再慢慢回味。估计酒也是可以“反刍”的。草原上,没有酒仙,没有酒鬼,只有酒神。酒仙过于飘忽,酒鬼过于散漫,而酒神才是豪迈且尊严的。狂饮之后,眼前这些满面红光的游牧者都像是酒神的后裔,我不禁联想起诗人吉狄马加对自由的阐释:“我曾问过真正的智者,什么是自由?智者的回答总是来自典籍,我以为那就是自由的全部。有一天在那拉提草原,傍晚时分,我看见一匹马悠闲地走着,没有目的;一个喝醉了酒的哈萨克骑手,在马背上酣睡。是的,智者解释的是自由的含义,但谁能告诉我,在那拉提草原,这匹马和它的骑手,谁更自由呢?”酒是游牧者精神上的坐骑,是驰骋在血液里的烈马,帮助游牧者获得自由中的自由,全身心的自由。与其说游牧者爱马、爱酒,莫如说他们更爱自由。

草原上的下酒菜,至少有两种。其一是歌声,歌声虽然无形,却是酒的催化剂,使酒味更为醇厚、酒席更为热烈;酒助诗兴,而歌助酒兴。其二,则是各种做法的牛羊肉。如果能在篝火上现烤全羊,绝对算得上盛宴了。篝火映亮半壁夜空,袅袅升起的羊肉香味,惹得低垂的星星都流口水了(你瞧,确实有一颗流星像口涎一样淌下!)整座草原都屏住呼吸,做好了饱餐一顿的准备。无论主客,皆下意识地流露出食肉兽的兴奋。对于我来说,觉得这场面可比城里的烤羊肉串大气多了、刺激多了。当然,全羊也可以在大铁锅里用开水煮。汪曾祺向我描绘过在达茂旗吃“羊贝子”(即全羊)的过程:“这是招待贵客才设的。整只的羊,在水里煮四十五分钟就上来了。吃羊贝子有一套规矩。全羊趴在一个大盘子里,羊蹄剁掉了,羊头切下来放在羊的颈部,先得由最尊贵的客人,用刀子切下两条一定部位的肉,斜十字搭在羊的脊背上,然后,羊头撤去,其他客人才能拿起刀来各选自己爱吃的部位片切了吃。我们同去的人中有的对羊贝子不敢领教。因为整只的羊才煮四十五分钟,有的地方一刀切下去,会沁出血来。本人则是‘照吃不误’。好吃么?好吃极了!鲜嫩无比,人间至味。”我吃“羊贝子”时也是如此,仿佛忘掉了自己漫长的在大都市生活的经历,那简直如同前世!新生命,从今夜开始。今夜我是属于草原的,今夜,草原是属于我的。在羊肉与酒的混合作用下,一个只养过宠物的城市人,也尽可以在梦中放牧草原上额外的羊群。去,把我的靴子和鞭子取来,把我的马鞍和缰绳取来,我要为自己的身体,换一个灵魂……

模仿成吉思汗的子孙,以手把肉下酒,比汉族的持螯赋诗(像曹操那样的酒后横槊赋诗者,毕竟少而又少),要有劲多了。不仅需要手劲儿,还需要心劲儿。成天拿着根蟹爪子浅斟低唱,显得太文弱,太寒酸了。来,赶紧攥一块羊骨头,壮壮胆,发发威——三碗不过岗哦,偏向虎山行哟!你会发现,“道具”换了,酒量倍增。与我同行的诗人阿坚,在日记里叙述当时的氛围:“大家猛吃奶皮、奶豆腐、奶茶、酸奶、‘额根’(酸奶油),直到被告知留着点肚子吃手把肉。两大脸盆手把肉端上来了,每盆里插着两三把刀子。为什么叫手把肉(也叫手扒肉),即是用手把着带骨羊肉,用刀割食或以手扒撕而食。手把肉中还有充填羊血的小肠,叫血肠;有充填羊肚和大米的大肠,叫米肠;有一分为四的羊肚。手把肉中分羊脖肉,肥瘦出层次,我认为是最好吃的部位;羊尾肉,肥而不腻并有嚼头,能咬出嘎吱嘎吱声;羊肋骨,羊排,以瘦为主;羊腿肉的块较大较整,适合饕餮。传统上这里吃手把肉一般蘸以盐末或盐水,现在条件好了,给我们拿上的料有塑料包装的蒜蓉辣酱、加葱花的酱油、香菜和醋。大家皆手抓而食,大多不擅用刀,而连扒带撕,嘴扯而食,手上不算,连腮帮上全油亮亮的。这羊两小时前还是活的,所以这肉最接近新鲜,并不膻腥——也许是因高原和草质的原因。这不是在饭馆吃名菜,而是在纯朴的大草原上模仿古蒙古人那种吃法,并且草原之秋令人胃口很好。所以大家兴致异常,半像吃,半像了解风俗史。”阿坚经常来草原自助旅行,我是第一次来。可阿坚每一次来,也都跟第一次来一样,一样的激动,一样的好奇,一样的新鲜。至于我,虽然初来乍到,却有似曾相识之感觉;估计眼前的蒙古包、牛羊圈、勒勒车、牛粪火堆、酒具食物乃至出神入化的歌声,曾经被远方一无所知的我梦见过。我梦见过的事情终于变成了现实。而蒙古酒,又带来新的梦,帮助我再次超越现实,回到成吉思汗的那个时代,英雄的时代。大汗,今夜我是你麾下的一位哨兵,借助于酒这液体的烈马,在梦时醒着,在醒着做梦……我既在放牧自己的梦想,又在圈阅草原——你那博大无垠的梦境。

出发之前,在北京的蒲黄榆,汪曾祺为我讲解草原风俗:“到了草原,进蒙古包作客,主人一般总要杀羊。蒙古人是非常好客的。进了蒙古包,不论识与不识,坐下来就可以吃喝。有人骑马在草原上漫游,身上只背了一只羊腿。到了一家,主人把这只羊腿解下来。客人吃喝一晚,第二天上路时,主人给客人换一只新鲜羊腿,背着。有人就这么走遍几个盟旗,回家,依然带着一只羊腿。蒙古人诚实,家里有什么,都端出来。客人醉饱,主人才高兴。你要是虚情假意地客气一番,他会生气的。”汪老认为这种风俗的形成和长期的游牧生活有关,“一家人住在大草原上,天苍苍,野茫茫,多见牛羊少见人,他们很盼望来一位远方的客人谈谈说说。”听他的描述,如听传奇。莫非共产主义早已在草原实现过?私底下猜测这种古风,在商品时代该已经演变乃至绝迹了。此次到草原深处走走,发现它依然保留着。蒙古包的门扉永远对旅行者敞开。我惭愧的是,连一只生羊腿都没有携带,肩上只挎了一台摄像机。可我依然有肉吃、有酒喝、有歌声陪伴。嘿,草原,你连门票都不收!

走遍内蒙古大草原,品尝了各种烹制方法的羊肉,惟独没见到涮羊肉。大概涮羊肉火锅城里才有吧。看来这是一个误会:在北京的时候,我还以为涮羊肉是草原饮食的真谛呢,还以为牧民开饭时家家户户都要点火锅呢。以前,我在北京城里,涮羊肉,来想像草原。今天,真的坐在蒙古包里了,我发现有的牧民喝白酒,喝的居然是北京生产的红星牌二锅头。没准,他们也在通过二锅头,来想像北京吧?酒,原本最容易发挥人的想像力。那就尽情地想像呗。如果缺乏想像,草原,早就枯了;草原上的人,早就麻木了。所以,我赞美草原上的酒肉与歌舞。

同类推荐
  • 四大名石故事

    四大名石故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回族民间文学导论

    回族民间文学导论

    《回族民间文学导论》,内容不仅涉及到回族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叙事诗、说唱艺术等,而且还对回族民间文学形成与发展史以及理论架构作了比较细致入微的分析与探讨,许多材料与观点较之以往的研究都有较大的充实与突破。
  • 中国鱼

    中国鱼

    千岛湖以秀水灵山甲天下,登岛、看水、吃鱼,引得成千上万的游客趋之若鹜,又流连忘返。1959年,新安江拦坝蓄水,水域面积达573平方千米的水库,以及1078个星罗棋布的岛屿——千岛湖自此形成。湖中的鱼和水成为湖畔居民赖以为生的重要资源,保护鱼类种群数量以及千岛湖水质为千岛湖人世代所坚持。杭州千岛湖发展公司开创了“以水养鱼、以鱼护水、品牌经营、文化统领”的发展模式,成功打造集鱼生产、鱼餐饮、鱼加工与鱼休闲为一体的产业集群,扎根于千岛湖,逐步做大做强。本书将以杭千发公司为典型案例,探讨其经营模式背后关于企业与自然、企业与地方人文之间关系的课题。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心随舞动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心随舞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求索攻坚(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求索攻坚(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都市之逍遥游行

    都市之逍遥游行

    一个小婴儿被抛弃在一条小溪边,眼看就要被野狼吃掉。然而上天有好生之德,天见犹怜,上天当然是不希望这么一个幼小的生命就这么丧身狼口,就在那些散发着幽光的狼尚未来到孩子身边的时候,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了孩子的面前。没有人知道老人是怎么来的,只是看着那鹤发童颜的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宽大的衣袖对这远处的狼群一挥,一股无形的罡气如秋风扫落叶般将瞬间就让狼群土崩瓦解。于是,一个牛B的少年,就这样得救。
  • 青春因痛而精彩

    青春因痛而精彩

    刚上大学的叶一在自己的床头无缘无故的发现了一个绿色的U盘,但当他问起这个U盘是谁的时候,却没有人回应。然而,U盘里面一片空白。不久,原本和他关系不错的苏普信突然对他变得十分的冷漠。接着,象征着他家族的徽章被偷。那些和他关心一般的人突然对他好了起来……
  • 末日之宠物小精灵

    末日之宠物小精灵

    “你好,瑟蕾娜,俺是你的脑残粉!”“女王希罗娜,请收下俺的膝盖吧!”“小辣椒不辣,俺最喜欢了!”“蘑菇盘芽衣,萌萌哒,大爱!”“软软的软妹子小遥,fighting!”“小光最可耐,撒浪嘿!”这坑爹的末世,让俺又恨又爱!
  •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遇到过的那些女孩儿2

    我遇到过的那些女孩儿2

    我遇到过的那些女孩儿第一部匆匆结束,第二部从今天开始更新了,希望大家继续支持,中间的故事大部分是作者亲身经历也有一部分是根据网友的经历去写的,突出的就是真实二字。有什么意见和建议的可以在留言区留言,我会一一解答的。
  • 乾合

    乾合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成为一个旁观者,不受束缚成为渴望。
  • 狂武十三少

    狂武十三少

    世人只知“他”是战家十三少,武西大陆新一代的天才少年!却鲜有人知,脱去男装,她竟有绝世容颜!而他,亦为天之骄子,唯独对“他”另眼相待!修罗道场,他们携手共度;九冥地狱,他们谈笑风生!神权王室?他们照样踩在脚下!
  • 凰霸六界:穿越惊世狂妃

    凰霸六界:穿越惊世狂妃

    她是叱咤黑白世界的暗夜女王,一经穿越,变成凤家的废物大小姐!再世为人,掩不住其绝世芳华!她奇谋巧智、兰心蕙质!她履险如夷、无所畏惧!异世六界,烽烟四起,且看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成就一段惊世传奇!
  • 夏至倾城

    夏至倾城

    总能在人群中一眼认出你的背影,孤傲,冷俊,孤寂......童年时的那段记忆,本以为会消逝人世,却不料成为她青春岁月里的梦魇。那段不敢开口的爱情,是否一直与世长存,还是,只被封印在回忆里?那温暖的触觉,慢慢地爬上纤细的手指,回荡在空洞的心中。记忆的碎片经不住时光的考验,总在我们之间悄然离去。我们总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相遇,错过......可能,等待是最美好的结局......
  • 毛泽东与红楼梦

    毛泽东与红楼梦

    据说早在少年学生时代,毛泽东喜欢读《红楼梦》,认为它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写得最好的一部。他曾经在与几位将领谈笑时说:“《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不看完这三部小说不能算是中国人。”毛泽东曾多次说过:“《红楼梦》我至少读了五遍。”同时他鼓励别人多读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