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08200000019

第19章 阳宅(1)

历代相宅

宅,从字义上看,有名词和动词之别。

用于名词的“宅”指寄居之地。《说文》云:“宅,所托也,从毫乇声。”宅,一方面指活人的居所,如《尚书·召诰序》云:“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先公相宅。”《传》云:“相所居而卜之。”另一方面,宅又指人死之后的长眠场所,《札记·杂记》云:“大夫卜宅与葬日。”《疏》云:“宅谓葬地。”又,《孝经·丧亲》云:“卜其宅兆而安措之。”《注》云:“宅,墓穴也;茔,域也。”

用于动词的“宅”是选择的意思。《释》云:“宅,释也,言择吉处而营之也。”选择活人的居所和死人的墓地,皆为宅。后世为了区别居所和墓地,产生了阳宅和阴宅的既念。一般说来,宅,多是指阳宅。

相阳宅,其源流可以追溯到先秦。《诗经》多次涉及相宅,公刘就曾“陟则在谳,复降在原。”笺云:“公刘之相此原地也,由原而升峨,复下而在原,言反复之,重居民也。”

上古的阳宅比较简陋。上不淋雨,下不遭风就行了,既使是祭祀的厅堂也很俭朴。《淮南子·奉经训》云:“古者明崇堂制,下之润湿弗能及,上之雾露勿能人,四方之风勿能袭,土事不文,木工不所,堂大足以周旋理文,静洁足以享上帝,礼鬼神,以示民知俭节。”

据《左传·昭公三年》,齐景公要为大臣晏子更换住房,说:“子之宅近市,漱隘嚣尘,不可以居。”说明政务官员不宜住在闹市区。

方位之忌始于先秦。《淮南》记载,鲁哀公“欲西益宅”,史官力谏,以为不祥。《风俗通义》解释说,宅的西边不宜修筑或扩建房屋,为尊者讳。

汉代有树木之忌。冯梦龙《古今笑史·塞语部》记载:“徐孺子,南昌人,与太原郭林宗游,同稚还家。林宗庭中有一树,欲伐去之,云:‘为宅之法,正如方口,口中有木,困字不祥。’徐日:‘为宅之法,正如方口,口中有人,囚字何殊?”郭无以难。”这是从拆字游戏说明风水。

汉代还有土忌,《后汉书·来历传》云:“安帝时皇太子病惊不安,嬖幸乳母野王君主圣舍。太子厨监吉邴以为圣舍新缮修,犯土禁,不可久御。”

晋代有专门为人相宅的方士。《太平御览·居》引王隐《晋书》云:魏舒从小丧父母,住在外祖父宁氏家,“宁氏起宅,相者云当出贵”。上党有个鲍瑗,请人相宅,宅修好了,仍有灾难。术士淳于智批评原来的相宅者说:“此人安宅失宜,既害其身,又令君不利。君舍东北有大桑树……”《太平御览·居处》又引《春秋内事》云:“阴宅以日奇,阳宅以月偶。阴宅先内男子当令奇,阳宅先内女子当令偶,乃吉。阴宅内男子三人,阳宅内女子二人。”这套理论以阴阳论述住宅吉凶,令人不得要领。

唐代讲究宅基之土。《丑庄日记》记载,湖北黄州僧人浮屠泓师为唐玄宗的大臣张说相宅,告诫张说不要在宅东北打洞。后来,宅东北无故陷丈余。泓师说:“公当富贵一世,而诸子将不终。”张说欲平地,泓师又说:“客土无气,与地脉不连,譬身疮瘸他肉无益也。今之俗师妄言风水者,一遇方隅坎陷,则令补筑增辏,便谓藏风聚气,岂不谬哉,君子无惑焉可也。”

宋代洪迈在《夷坚志》多次论及阳宅风水,他说仙游县叶子昂的家族有一百多户人家,都住在一个村里,此村有群山环峙,如屏如蟑,绍兴风水师罗正甫认为这是出宰相之地,后来叶子昂果然当了大官。洪迈又说,南宋洪熙元年(公元1174年),鄱阳新安乡民王五七造屋,有位叫恩眼的风水师说用日不佳,犯了凶煞,不利于主人,后来王五七果然摔死。

明清两朝出现大量的阳宅书籍,如《阳宅真诀》、《阳宅十书》、《阳宅集》、《阳宅真传》、《周易阳宅新编》、《阳宅大全》、《阳宅大成》、《阳宅避谬》,但写得好的阳宅书不多。清人吴燕在《阳宅撮要·序》云:“相宅之法,防自殷周,迁卜相度,载在诗书,厥后代有闻人。国初陕西黄时鸣、金陵僧月定俱名震一时,嗣后能者绝少,间一二自号专家者,类皆立说诡秘,藏头露尾,以为专利之计,以致志远者厌斥而不道,庸庸者又莫识其径途。”这大概就是当时的实际情况。对于热衷于仕途的人,堪舆不屑一顾;对于平民百姓,堪舆又是高深莫测。

阳宅也有龙穴砂水之别,《阳宅会心》云:“一层衢为一层水,一层墙屋为一层砂,门前街道即是明堂,对面屋宇即为案山。”《阳宅集》亦云:“万瓦鳞鳞市井中,高屋连脊是真龙,虽曰汉龙天上至,还须滴水界真宗。”这就把大环境的景观引伸解释阳宅。

阳宅的环境

阳宅是居住之所,什么样的阳宅适宜居住呢?《阳宅十书》卷一开篇论云:“阳宅来龙原无异,居处须用宽平势,明堂须当容万马,厅堂门庑先立位,东厢西塾及庖厨,庭院楼台园圃地,或从山居或平原,前后有水环抱贵,左右有路亦如然。”

汉代人讲究居住环境。《后汉书·仲长统传》记载仲长统对住宅的要求是“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匝,竹木周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背山临流,前有场圃,这是典型的农家之居。

《归潜志》卷十四记载金代刘祁自述其园居:“所居盖其故宅之址,四面皆见山。若南山西岩,吾祖久游。东为柏山,代北名刹。西则玉泉、龙山,山西胜处。故朝岗夕霭,千态万状。其云烟吞吐,变化窗户间。门外流水数支,每静夜微风,有声琅琅,使入神清不寐。刘子每居室中,焚香一炷,置笔砚楮墨几上,书数卷,偃息啸歌。起望山光,寻味道腴,为终日乐,虽弊衣恶食不知也。”良好的内外环境,有利于人的颐养及治学。

宋代学者多次论述住宅的外环境,高似孙在《纬略·宅经》云:“凡宅东下西高,富贵雄豪;前高后下,绝无门户;后高前下,多足牛马。凡地欲坦平,名曰梁土;后高前下,名日晋土,屏之并吉。西高东下,名日鲁土,居之富贵,当出贤人;前高后下,名日楚土,居之凶;四面高,中央下,名日卫土,居之先富后贫。”袁采在《袁氏世范·治家》亦云:“屋之周围,须令有路,可以往来。”“居宅不可无邻家,虑有火烛,无人救应;宅之四周,如无溪流,当为池井,虑有火烛,无人救应。”

明末吴江人计成撰写《园》,其《相地篇》论及山林地、城市地、村庄地、郊野地、傍宅地、江湖地。他认为“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

清人吴燕在《阳宅撮要·总》云:凡山谷与落窝为正盘,住在界水槽中最不兴旺。凡城市地基贵高,然边城上高而长者,乃护沙也,又不可居。神前庙后乃香火之地,一块阴气新注,必无旺气在内,逼促深巷、茅坑拉脚,滞气所占,阳气不舒,亦无富贵之宅。祭坛、古墓、桥梁、碑坊,一团险杀之气。四周旷野,总无人烟,一片荡气。空山僻坞独家村,一派阴霾之气。近山近塔,一片廉贞火象,亦无富贵之宅。顺水而居者凶,逆水而居必富。吴赢在《形势》又云:凡阳宅须地基方正,间架整齐,入眼好看方吉。如太高、太阔、太卑小、或东扯西曳,东盈西缩,不吉。屋小而高,孤立无依,四边无护,孤寒宅也。东倒西倾,转折梁斜,风吹雨泼,病痛宅也。屋宇暗黑,大阔太深,妖怪宅也。屋字不整,四壁破碎,椽头露齿,伶仃房也。基地太高,屋前深后陷,四水不聚,荡无收拾,贫穷宅也。前屋太高者,主受欺。太低者,宾不称。太近者逼,太远者旷。

《海州民俗志》记载海州民间习俗说:“平行几家建房,必须在一条线上,俗叫一条脊,又叫一条龙,又必须同样高低。若有错前的,叫孤雁出头,屋主会丧偶。若错后叫错牙,小两口会不安,若高低不同的,叫高的压了低的气。左边的房子可以高于右边的房子,绝不允许右边的房子高于左边的房子。俗规是左青龙右白虎,宁叫青龙高万丈,不让白虎抬了头。在同一院内,即使是自家盖房子,偏房不能大于和高于主房,前边的房子不能高于后边的房子,否则叫奴欺主。”这说明,盖房要注意当地民俗,不能伤害邻居。

阳宅建造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讲究阳宅布局。《仪》记载,院子有院墙,门内有庭,上方有堂,堂左右有厢,室后有寝,院左右有塾。《考工》对城邑和住宅的结构记载得很详细,说匠人建城,方圆九里,每边三个门,城中道路有九经九纬,王富门外的路边分别是祖庙和社,前面是朝,后面是市。夏代有世室,室分中央室、四隅室,用白灰粉刷。殷人有屋,堂南北长七寻,基高三尺。周人有明堂,宫中以寻为度,野地以步为度,道途以轫为度。

古代记载阳宅布局的书籍有《木经》、《鲁班经》、《三才图》等,最重要的一部书是宋代李诫撰写的《营造法式》,此书大量引用文献,是建筑技术的百科全书。

堪舆术很重视阳宅布局。对各种结构的阳宅贯以特定的名称:凡旧屋前后新连接的谓之插翅房;房后边左山头又盖小屋谓之单耳房;堂房前后或盖一小屋谓之补丁房;旧房露出梁柱谓之露脊房;旧房被水浸烂谓之赤脚房;旧旁开门窗太多谓之漏星房;有堂无室谓之弧阳房。

房屋以四方形或南北长为吉,俗语云:“卯酉不足,居之自如;子午不足,居之大凶。”卯酉是东西,子午是南北。南北宜长不宜短。据说,房屋愈深愈藏气。

房屋结构不要修建成八字形、火字形、扇面形,也不要前高后屋低、后高前屋低、中高前后低、中高左右低。

梁柱要协调。梁小柱粗大,奴欺主母败。梁大柱细小,常被人压倒。横梁宜单不宜双。木材宜用阳木,如松,杉,梅;不宜用阴木,如栗,楠,槐。木材应当干燥。不要让宅外看到宅内的支柱。木条的方向不得错乱。

五音姓

汉代术士根据五行生克原理,宣扬宅有五音,姓有五声,所有的姓氏都可以归于五声,官商角徵羽。角属东,徵属南,官属中,商属西,羽属北。不同的姓氏,住宅的方位应有所不同。例如,田姓属徵音,徵属火,火由木生,东方为木,田姓人宜住东方,取木生火之义。与之相反,洪姓的人不宜住在东方,因为洪是官音,宫属土,土被木克,东方的“木”会克掉属“土”的洪姓。

五姓与五行的对应关系是:官音为土,商音为金,角音为木,徵音为火,羽音为水。在不同的年份,五姓面临的吉凶各不相同。有害财、大通、鬼贼、大墓、气绝、白虎等不同的命运。同类为大通,相生为小通。其关系见下表:

堪舆师认为,富姓宜六、七、八、十二月,不宜三、九月。商姓宜七、八、十,十一月,不宜六、十、十二月。角姓宜正、二、四、五月,不宜三、九月。羽姓宜正、二、十、十一月,不宜三、九月。

“五姓说”起源于什么时代?传闻黄帝对天老始言五姓,春秋时以陈、卫、秦为水姓;齐、郑、宋为火姓。秦汉以后始有“五姓说”,汉代王充在《论衡·诘术篇》引《图宅术》的原文:“宅有八术,以六甲之名数而第之,第定名立,官商殊别。宅有五音,姓有五声。宅不宜其姓,姓与宅相贼,见疾病死亡,犯罪遇祸。”说明汉代流行“五姓说”。王充指责“五姓说”:“人得五行之气为姓邪?以口张歙声外内为姓也?……匈奴之俗,有名无姓字,无与相调谐,自以寿命终,祸福何在?……《图宅术》日:‘商家门不宜南向,徵家门不宜北向。’则商金南方火也,徵火北方水也。水胜火,火贼金,五行之气不相得,故五姓之宅,门宜有向。向得其宜,富贵吉昌。向失其宜,贫贱衰贼。夫门之与堂何以异?五姓之门各有五姓之堂,所向无宜何?……火或在人之南,或在人之北,谓火常在南方,是则东方可无金,西方可无木乎?”

唐代吕才对“五姓说”持否定态度。《唐书·吕才》载录其文云:“今之丧葬吉凶,皆依五姓便利。古之葬者,并在国都之北,域兆既有常所,何取姓墓之义?赵氏之葬,并在九原;汉之山陵,散在诸处……此则五姓之义,大无稽古;吉凶之理,何从而生。”

汉代以五音姓用于阳宅,唐代却用于阴宅,清代已没有什么人相信这一套了。

门户

有宅就有门,门是住宅的颜面和咽喉,是兴衰的标志。门是气口和气道,它沟通宅内与宅外这两个空间,上接天气,下接地气,避煞气,迎生气,聚旺气。

《阳宅撮要》云:“门有五种,大门、中门、总门、便门、房门是也。大门者,合宅之外大门也,最为紧要,宜开本宅之上吉方。中门者,在大门之内,厅之外,即仪门是也,关系略轻,除震巽乾兑不宣开直门外,其余从厅直出可也。若无两重门则中门即大门,又必要上吉方。总门者,在厅之内各栋卧房之总门路也。盖屋少则专论大门之吉凶,若屋多则各房之去大门既远,吉凶亦不甚验也,其法单论各栋之出路,左吉则闭右而走左,右吉则闭左而走右,吉凶应验。便门者,合宅之通柴水左右之小便门也,亦宜三吉方以助宅之吉。便门又名穿官。《书>:穿天门非也,还是穿本宅耳。大门吉,便门又吉,乃为金吉。房门者,各房之前后户也,宜三吉方。”

堪舆认为,屋门对衙门、狱门、仓门、庙门、城门、街道直冲,皆为不吉,门不宜多开,多开则气散。宅之后墙不宜正中开门泄气,便门应在两角上择三吉方开之,三吉方即生气、延年、天医三方,坐山及宅主本命之方应为吉方。气入宅而人之出入步步吉路,自然获福。大门确定后,宅内的其他各门不可一条线对着大门,这样容易“漏气”,应当依次错开三十度为宜,形成九曲通幽的格局。宅大门小,宅小门大、门高门低、门偏左偏右,都不吉。门有旺门、衰门之别。门以通大路为宜,气生路上,一开门,气就从门而人。门若背旺迎煞,诸凶毕集,两家对门,门高者贫。并排开门,门大者赢。不得妄修门楼,如果要修,必得十分讲究。

修门是艺术,根据聚气的原理,门既要得气、聚气,又不可把气闭得太死。要用罗盘格定方位,从旺方引气,确定大门。大门决定了宅的生气。坐向既定,已知大门处于何卦,次看大门之内诸门,要依据五行相生的原则,不得互克。还要按照九星逐一推算。如果坎官是坐,离为大门。即顺布坤为六,兑为五,乾为绝,坎为延,艮为祸,震为生,巽为天,以坎为延年,离为武曲。大门既为武曲,当属五行之金,金生水,那么第二层为文曲水,水生木,第兰层为贪狼木,第四层为水,第五层为土。贪狼木为生气最吉之星,建筑宜高大。

试举二例:

图甲坐离向坎,大门在乾,后门在巽,为长女,乾为老阳,金去克木,长为火败,不宜火星坐主,所谓五鬼贼火乱,阴人必有伤也。五鬼之火高大,又在离官,克在大门乾金,又克后门巽木,凶。

图乙坎山离向,大门在离,后门在巽,坐官星是延年金,金生坎水,水生贪星木,皆为旺地。后门在巽,巽木兴,贪木比,生气落在震木,众木成林,主大旺。

一般说来,民宅大多坐北朝南,此为乙坎宅,巽方(东南)开门最好,或者在离震方(南与东)开门亦好,巽门是青龙,宜于出入。

同类推荐
  • 思想课堂-心灵笔记

    思想课堂-心灵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文水民俗

    文水民俗

    本书以文水县县城民俗活动为基础,汇编的一部有关于地方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民间活动的文字记录,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用文字再现了当时民间民俗活动的场景。
  • 寻龙点穴:中国古代堪舆术

    寻龙点穴:中国古代堪舆术

    堪舆是博大精深的学问,也是中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本书作者试图从历史文献解读风水,探寻古代原初形态的风水文化。堪舆并不等同于一些乱七八糟的江湖风水,读者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要全盘否定,也不宜拔高。作者更是希望通过参与对堪舆的研究,还堪舆真面目,给予其科学的评价。
  • 远传的衣钵:日本传衍的敦煌佛教文学

    远传的衣钵:日本传衍的敦煌佛教文学

    《远传的衣钵:日本传衍的敦煌佛教文学》是《人文日本新书》系列中的一本,该系列是一套具有丰富文化内涵与深刻人文精神的新型文化学术类图书,每册突出一个人文主题,小题精作。其体现了学术前沿、专家功力;体现了中国学者透视日本文化的独到见解。语言规范而不板滞,平易流畅,理、趣相得益彰,体例设置灵活生动,图文并茂,亲近阅读。对增进国人对异质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扩大视野,提升跨文化平等对话的能力,促进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具有深远而悠长的意义。
  • 西口文化

    西口文化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天独厚的三晋人文资;T.彼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在中华民族的煌煌文化巨著里,博大精深的三晋文化是其中极为绚丽和厚重的重要篇章。进入新世纪,山西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板应对经济社会和时代发展形势。
热门推荐
  • 琵琶弦上说

    琵琶弦上说

    小说再现三峡地区84年前震惊民国峡江鲜为人知的赤卫队“九四暴动”惨烈传奇!还原历史深处的细节温暖,寄托彻骨心扉的人文相思。
  • 悠扬旋律

    悠扬旋律

    一个无良小资女的幸福奋斗史,坚信事业第一爱情第二。直到遇见他,一个事业有成的中年男人。。。生活开始乱了。。。爱情占据了上方,可是男人为什么总是那么忙。。。
  • 夏日末雨

    夏日末雨

    普通家庭的孩子——夏星日,将要开始自己的高中生活以致以后的人生(当然后面的内容就要看雨粉们喜不喜欢啦),在高中,没颜值,没钱没势的他是那么不起眼的,但在高中的过程中却遇到了他心爱却不敢去爱的艾末雨,或许是内心的软弱,亦或是对挚爱的爱,在末雨真的爱上他的时候选择了放弃,离去……
  • 逆尊绝魅

    逆尊绝魅

    她淡漠如水,冷漠如冰,拥有绝世容姿,身怀多种绝技,却遭遇最疼痛的背叛,她重生异世,身侧是疼爱自己的家人,本以为就可以这样平淡,安然的度过此生,可是当本命神兽出现,记忆碎片回归,身世之谜层层揭开,她不得不走上强者之路,天地神君,照打不误!
  • 成长故事小百科-目标与创新

    成长故事小百科-目标与创新

    《成长故事小百科》这套书从目标、创新、习惯、机会、积极、快乐、学习、时间、勇敢、接受、口才、交往等12个不同的角度出发,通过故事与点评、启迪与思考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广大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烦恼,以帮助大家树立自信、自尊、自强、自爱的信念。
  • 万象繁星

    万象繁星

    下界穷酸的恶灵族也有血泪史,也有辛酸路。在这里终于准备开始逆袭了,摆脱天界精灵的统治,收复城池,各种打,各种虐,各种算计,各种死,总之慢慢看就是,不要激活内心中沉睡的喷子
  • 尊严不是无价的: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

    尊严不是无价的: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

    本书通过在日本的史料从一个大家不甚熟悉的角度重温抗日战争,内容包括:逃出七三一,土八路说日本话,日本老照片中的七七事变等。
  • 等你回到原来

    等你回到原来

    三人同桌,竟然有牵扯不清的关系;她内心究竟要选择谁?三年竟差点成永别,她是否能挽回原来的他。
  • 我和警花师姐抓鬼的那些年

    我和警花师姐抓鬼的那些年

    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开始。我的故事便是从死亡开始说起................
  • 学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学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本书从班主任的素质修养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的组织与设计等方面对班主任的工作艺术进行了系统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