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74400000027

第27章 进退维谷的道德(2)

其他的故事和电影也常常突出“义务”和“道义”的矛盾,其中最优秀的一部历史电影就发生在德川幕府第三代将军时期。这位将军年纪轻轻就继位了,没什么经验。关于将军的继位人选问题,幕臣们意见不一,有些人想拥立与他年纪相仿的近亲,但是最后失败了。其中的一位大名,一直对此次失败耿耿于怀,一直想伺机谋杀这位长大后很有才干的年轻将军。有一天,他得到通知,将军要带着亲信巡视几个藩国。这个大名抓住了这次机会,想趁机清算宿怨,挽回颜面。他已经事先把自己的住宅打造成一座堡垒,堵住了一切出口,层层封锁。他还想制造房屋倒塌的事故,把将军和他的随从压死。他的阴谋可谓是天衣无缝。他的接待宴席十分隆重,还叫一位家臣为将军舞剑助兴,让他在舞的最高潮时刺杀将军。按照“道义”,武士是不能违抗主君的命令的,但是,“忠”又不允许他刺杀将军。电影中武士的舞姿充分展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他必须下手又不能下手,他想行刺又不能行刺。尽管他要讲“道义”,但“忠”其实更为重要。渐渐地,他的舞姿乱了,将军和随从就生了疑心,想赶紧离开。大名一急之下就下令毁坏房屋。将军虽然躲过了武士的剑,但却可能被墙压倒。就在这时,舞剑的武士跑过去带将军他们从地道安全地脱险了。“忠”最终还是战胜了“道义”。将军派人向舞剑者表示谢意,并再三劝他去京城为将军效力,那位武士却回头看着快要塌下来的房子说:“不,我要留在这儿。这是我的使命。”说完后,他就不顾将军等人的劝说,跳进塌下来的房子里死了。“他用死兼顾了忠和道义。”

古代故事并没有以义务与“人情”的冲突作为中心,但近代却成了首要的主题。近代小说这种题材不仅没有被冲淡,反而被极力渲染,通常写主人公为了“义务”和“道义”,不得不抛弃爱情和人情。就像我们认为日本的战争影片是很好的反战宣传一样,我们也往往觉得这些小说是要人们追求自由,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而这些小说确实证明了这种倾向,但日本人讨论这些小说或电影的情节时,却往往不这么认为。我们同情主人公是因为他有爱情、有理想,他们却批评这种人是弱者,太重感情,不能为了“道义”而牺牲。西方人大都认为强者要反对陈规,克服一切困难去争取幸福。而日本人则认为,强者应该为了道义抛弃个人幸福。他们认为,一个人的坚强不在于反抗而在于服从。因此,西方人对日本小说和电影的理解肯定跟日本人想表达的不一样。

日本人也用同样的标准评价自己或周围熟人的生活,他们认为,如果个人欲望与义务发生冲突,迷恋欲望的肯定是弱者。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判断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丈夫对妻子的态度,这一点与西方的伦理道德是极不相同的。日本人的“孝”是以父母为中心的,妻子只处于边缘地位。因此丈夫的责任很明显,如果母亲要他与妻子离婚,作为一个严守“孝道”的高尚的人,他就得同意离婚。就算他很爱妻子,就算两人已经有了孩子,他也得离婚,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算是一个强者。日本人有句话:“孝道有时要把妻子视同路人。”在这种情况下,他对妻子充其量也就是为了“仁”,即使夫妻生活很幸福,妻子也成不了他的中心。因此,让一个人把夫妻感情等同于对父母和祖国的感情是绝对不可能的。最坏的情况则是,妻子在这个家毫无发言权。20世纪30年代,有一个杰出的自由主义者公开说,他很高兴回到日本与妻子重逢。为此他饱受批评,人们认为他应该说开心是因为见到了父母,看到了富士山或者是能为日本做贡献,妻子跟这些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近代以后,日本人也对这种严格区分不同的道德准则的行为渐渐不满。日本现在的教育更多的是想把“忠”提到道德的最高位置,他们努力简化义务体系,把低层次的德行全部置于“忠”的范畴之下。这种做法就跟政治家废除将军及诸侯,把天皇置于顶点的简化等级制的做法一样。通过简化义务体系,他们希望把全国道德统一于“天皇崇拜”之下,减少道德的分散状态。他们力图教导人们,“忠”就代表着一切,他们要让忠不再只是一小部分,而是成为道德的支柱。

明治天皇于1882年颁布的《军人敕谕》就对这种简化义务体系的设想做了权威的说明,这份敕谕连同《教育敕语》是日本的圣典。日本的宗教都没有圣典,神道没有经典,日本的佛教常常把从佛经中悟出来的佛理,或者“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妙法莲华经”之类的咒语用来代替圣典。而明治天皇的敕谕和敕语才是真正的圣典。宣读圣典之时,听众毕恭毕敬,鸦雀无声,整个场面庄严肃穆,就好像在听摩西十诫和圣经旧约一样。每次捧读圣典都要恭恭敬敬地把它取出来,宣读完毕再恭恭敬敬地送回去,宣读圣典的人念错一句都要引咎自杀。军人敕谕主要是针对现役军人的,他们要逐字背诵,每天早晨还要默念十分钟。遇到祭祀日、新兵入伍、老兵退伍或其他重要的日子,都要在军人面前隆重宣读,就连中学生和大学生也都要学习《军人敕谕》。

《军人敕谕》长达数页,纲目分明,文字严谨。敕谕把善与德当做真正的目标,西方人也能理解这种解释方式,但总觉得里面自相矛盾。敕谕对人们说,不要重蹈古代死得并不光彩的英雄的覆辙,因为他们“罔知公道之理,徒守私情之义”。这是日本官方的正式译文,虽没有逐字翻译,但最能表达原意。《敕谕》接着又说了“此类事例,汝等宜深戒之”。

如果不了解日本人各种义务各有划分这一情况,就会不理解这里所说的“戒之”是什么意义。敕谕中一次也没有出现过日本人常说的“道义”,而强调有“大节”“小节”之分。官方在尽量贬低“道义”,想要提高“忠”的地位。所谓“大节”就是“忠”,“小节”就是“徒守私情之义”。敕谕极力证明,“大节”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义”就是指履行“义务”。尽“忠”的军人必然有“真正的大勇”,“真正的大勇”就是“平日温和待人,希望受人爱戴”。敕谕暗示:只要遵从这些教导,就不必顾及“道义”。“义务”以外的种种责任被称为“小节”,一个人在承担这些责任时必须要慎重考虑。

敕谕中说:“如欲守诺言(在私人关系上)而(又)欲尽义务……则自始即应重考虑是否可行。如以己身束缚于不智之义,则将陷自身于两难。如确信不能既守诺言又坚持义(敕谕把‘义’规定为‘履行义务’),则应即放弃(私人的)诺言。古来英雄豪杰,惨遭不幸,或竟身死名裂,遗羞后世,其例益不鲜矣,皆因唯知信守小节,而不辨大义,或因阁知公道之理,徒守私情之义也。”

正如前文所说,这段文字谆谆教导人们“忠”高于“道义”,全文不提“道义”一词。但是日本人都知道有“为了道义,我不能行义”这种说法,敕谕中却改成:“如确信不能既守诺言。而又坚持义……”敕谕以天皇权威的口吻说:在这种情况下,要抛弃“道义”。要记住:道义只是小节。只有遵循敕论的教导,维护“大节”,抛弃“道义”,才能做一个有德之人。

这份颂扬“忠”的圣典是日本的基本文件之一,但是我们还是很难说清敕谕故意贬抑“道义”,能不能真正地削弱“道义”的深刻影响。日本人常常拿敕谕的话来为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辩解,特别是“义者,履行义务之谓也”,“心诚则万事皆成”这些话。他们虽然用这些话用得恰到好处,但却似乎很少提到“反对信守私人诺言”这类告诫。“道义”至今也依然很有权威,在日本,如果说某人“不懂道义”,依然是最严厉的批评。

引进一个“大节”的概念并不能轻易简化日本的伦理体系,正像他们自己常常说的,日本人没有一种现成的准则能作为善行通用标准。大多数文化中,人们都是把善良、节俭和事业上的成功等等当做衡量个人道德的标准,他们常常会提出某些东西作为追求的目标,如幸福、对他人的控制、自由、社会活动能力等。日本人遵循的准则就比较特殊,他们仍然主张各种规则相互独立。西方人一般认为,“大节”就是对忠诚的忠诚,而不是对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的忠诚。日本人则不是如此,不管是在封建时代还是在《军人敕谕》中,他们提到的“大节”,也只是说对上层的义务要高于对下层的义务。

近代日本人则常常把“诚”当做建立新统治时的道德标准,大隈伯爵在论及日本的伦理时说,“‘诚’是所有道德准则的基础,是最重要的箴言。我国古代词汇,也只有‘诚’这个词能更准确地表达伦理概念了。”在本世纪初,日本的近代小说家曾高度赞美西方的个人主义新思潮,现在渐渐开始不满了,他们开始赞美诚是唯一的“道义”。

《军人敕谕》也在道德方面强调“诚”,敕谕有一段描述历史的序,相当于美国文件中列举了华盛顿、杰斐逊等名字的序。敕谕中的这段话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对“恩”和“忠”的阐述。“朕赖汝等为股肱,汝等仰朕为首领。朕能否保护国家以报上天之恩,报祖宗之恩,端赖汝等恪尽其职。”

其后又阐述了五条训诫。(一)最高的德就是尽“忠”。军人如果不“忠”,他再有才也只是傀儡。不“忠”的军队,遇到突发事件就会成为乌合之众。“故不可惑于横议,不可干预政治,务求保持忠节,牢记义重于山,死轻于鸿毛。”(二)按照军阶遵守礼仪。“下级应视上级军官之命令如朕意,上级军官亦必须善待下级。”(三)要勇武。真正的勇武应该是“不轻小敌,不惧强敌”。而不是简单的匹夫之勇,“故尚武者,与人交往应以温和为先,以资得人敬爱”。(四)告诫人们“勿守私情信义”。(五)劝导节俭。“大凡不以质朴为旨者,必流于文弱,趋于轻薄,崇尚骄奢,终致卑鄙自私,堕落至极。虽有节操、武勇,亦难免被世人唾弃……朕心忧此恶习,故而谆谆诫之。”

敕谕的最后一段把上面的五条训诫称作“天地之公道,人伦之纲常”,乃“我军人之精神”。这五条训诫的核心精神就是“诚”。“心不诚则嘉言善行徒为文饰,毫无效用;唯有心诚则万事可成。”五条训诫就是这样“易守易行”。敕谕列举了一切道德和义务,把它们归纳为“诚”。这带着浓厚的日本特色,中国人认为道德都应该出自仁爱之心,他们则先确立义务准则,最后才要求人们全心全意履行义务。

佛教禅宗的教义中的“诚”也大致是这个意思。铃木大拙曾在一本论禅的书中举了一个师徒问答的例子:

“僧问:‘吾视猛狮袭敌,不问其为兔为象,皆全力以赴,请问此力何物?’

“师答:‘至诚之力是也。’(字面意义是‘不欺之力’)至诚即不欺,亦即‘献出一切’。禅语谓之‘全体作用’,即不留一物,毫无矫饰,绝不虚费。如此生活者可称作金毛狮,乃刚勇、至诚、至纯之象征,神之人也。”

我顺便提一下日本人的“诚”的特殊含义,它的含义比英语中的“诚”更广泛,但也更狭隘。西方人刚开始接触这个词,一般都会觉得它的用法要比英语中的“诚”少得多。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日本人说某人“诚实”,并不一定是说他做所有事情都是从内心出发,根据自己的爱憎、决断或怀疑而行动。他们说某人没有诚意,其实只是指那个人跟他意见不同。美国人在表示赞许时常说“他很高兴见到我”或“他打心眼儿里满意”,日本人的说法则大不相同。他们习惯用一系列话来表达对这种“坦诚”的不满,他们嘲笑说:“你看,青蛙一张嘴,就露馅了”,“就像石榴,一剥皮就知道它里面有什么”。他们认为“暴露感情”是可耻的,因为那会“暴露”自己。美国非常重视“诚”的一系列含义,但它在日本则毫无地位。我前面讲到,一个日本少年批评美国传教士“不诚”时,他也没有想过美国人对这个穷孩子要去美国的计划感到吃惊,是不是真心的。近十年来日本的政治家经常批评美英没有诚意,他们并没有想过,西方各国是不是确实在按照自己的真实感受办事。他们并不指责美英虚伪,因为他们觉得说他们虚伪太轻了。同时,《军人敕谕》说:“诚乃诸项训诫之精神”,这句话并不是说,“至德”在于一切行为都是言行一致,发自肺腑。实际上不管他自己的信念与别人如何不同,它都不要求人们必须真实。

同类推荐
  • 人其实有两条命

    人其实有两条命

    人如何发现自己的藏象生命?如何学会理解并运用藏象思维?这一切与梦到底有何关系?通过梦,我们能得到什么?本书通过对梦通俗易懂的阐述,不仅仅解释了梦的来源于梦对人的作用,更著述了梦的逻辑和解析方法。通过本书,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解梦的法则。通过对以往看似无用的梦的正确理解获得人生帮助。
  • 文溪少数民族故事集

    文溪少数民族故事集

    这是一本以少数民族故事为主的书籍,作者将多年来收集整理的家乡各种民间传说和故事汇聚成书,在保持原有少数民族风情的基础上加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使之更为生动有趣,也更加适合小学阶段的儿童阅读理解,希望通过这本书将家乡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 名人格言对联(上)

    名人格言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名人写的对联,以及处世格言。
  •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读过本书的这些故事以后,大家应该向故事中的主人公学习了。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礼让都是人重要的品德。只有礼让了,世界才会和平,社会才会和谐,人与人之间才会有爱。
  • 人类历史未解之谜(全集)

    人类历史未解之谜(全集)

    本书立志向广大读者介绍一些人类历史未解的谜团,分别从外国军史谜团、中国军史谜团、历史疑云、名人疑案、古老的文明、传说中的历史、迷雾重重的宝藏这七个方面向读者一一展示了人类历史所存在的扑朔迷离、神秘奠测的谜团。此外,本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趣味性,将一个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谜题以及众多富有传奇色彩的话题,借助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图片等,描绘得栩栩如生,从而披露出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再现历史的丰富与变幻。
热门推荐
  • 历史不应忘记

    历史不应忘记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作者所经历的一些事,日本攻占上海后,宋庆龄转移到一个新的地点——香港去继续她的工作。在转移出去之前,她又得过一关,因为她的寓所虽在法租界(上海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归外国人管辖,在法理上是中立地带),但现在除在附近经常出没的密探外,又多了一些前来监视的日本特务。在国内事务方面,她的工作是保持、加强和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及其核心——国共两党的重新合作,这在抗战期间曾经几起几落。在国际上,她帮助建立和加强反法西斯阵线。
  • 都市至尊

    都市至尊

    混沌星空塔,无量亿万载时光之交汇,于陈昊混沌星体觉醒之际开启。地球已经进入末法时代,资源稀缺。混沌星空塔镇压无量混沌星空,开启时空大门,引亿万诸界资源为己用,助陈昊登无上至尊,镇压星空。自此脱胎换骨,纵横九天十地,踏破诸天万界,主宰星空混沌,傲耀十维十方。
  • 新编餐饮企业管理工具箱

    新编餐饮企业管理工具箱

    《新编餐饮企业管理工具箱:最新餐饮管理人员实用操作手册》共分为管理实务与工作规范、管理制度、管理表格三部分内容。具体以管理实务、工作规范、岗位职责、管理制度与管理表格等实用工具的形式,全面而具体的呈现了餐饮企业进行规范化操作管理的要点。《新编餐饮企业管理工具箱:最新餐饮管理人员实用操作手册》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详实、具体、易于操作、实用性强。该书具有非常高的使用价值与参考价值,是餐饮从业人员与经营管理人员必不可少的案头参考工具。
  • 替身宠妃

    替身宠妃

    她是皇上最宠爱的公主,却不是皇家的血脉。虽然经常毛毛燥燥,可她是大家的开心果,皇宫里除了他,每一个人都喜欢她。但是,就因为这一个他,让她所有的开心和快乐都没有了意义,所以为了他,她决定改变自己。只是,她终究没能改变自己,不过她有一个好姐妹帮助她,所以她不担心。互换身份,让所有人刮目相看,原本以为这样他就会喜欢她。可是,她怎么觉得,他好像也不喜欢这样改变的她。原来,一切都是他错了,他喜欢的是原来那个她。
  • 极品弃少

    极品弃少

    “做为一名弃少,我们面对人生的态度是什么?第一是嚣张,第二是嚣张,第三还是嚣张!”——————节选自《杨晨语录》,第一节(生为弃少)
  • 浮生若茶之花开在夏

    浮生若茶之花开在夏

    浮生若茶,煮其一生之冷暖,品其一生之五味,思其一生之所踪,往矣,茶若人生,载其万千大道,却不知其与何人品。------------浮生若茶浮生伴若花,媱媱开盛夏,细细雨丝身上打,吾怜娇花梦落花,花开花落似伊人,不知是梦还是花。-----------花开在夏
  • 恋爱契约:笨丫头误入校草心

    恋爱契约:笨丫头误入校草心

    第一次见面,墨白骂她是土鳖妹,楚樱雪“夸”他是妖孽。第二次见面,她就刮坏了他的车,成为了他四年的契约女友。一次偶然让他对楚樱雪的态度转变。一次又一次的不经意,玩笑,是上帝的安排还是爱神的指引?一次意外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楚樱雪失踪,墨白找到她,并且满足了白潇清的愿望。把她领回家交差,秦念担心她再次逃跑便让他们订婚。她认为自己后期能逃,没想到意外让他们的四年演变成终身!但世事难料,楚樱雪被绑架,她替她挡刀,还为她割破血管救她,装成想为难她的样子,其实她只是想默默的保护她啊!某天腹黑的墨白把呆萌的楚樱雪引进狼窝吃干抹,还装成吃亏的样子!身边的人儿都成双了,为什么你还是孤单一人呢?我还要守护她啊……
  • 仙魔字典

    仙魔字典

    得天地造化以成仙,夺万物精髓而成魔,一个被杀手养大的小孩,有著不凡的仙质,于杀孽中入魔求道,他能走到那一步
  •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中华民族礼乐兴邦,人文化成,国学乃五千年文明与三千载学术之集萃,它不仅有知识谱系与实用理性,更蕴涵着人文智慧与生命情怀,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兴废继绝。近代以来,国学通过仁人志士的含弘光大,融入西学精华与创新精神,生生不息,在当今蔚然成风,从学院走入民间,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与身心寄托。《国学十讲》对国学的来龙去脉、国学与中华文化以及国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国学十讲》可以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国学、走进国学、观赏国学,使国学与自己的人生和知识融会贯通。本书由袁济喜著。
  • 死神大人的赎罪笔记

    死神大人的赎罪笔记

    死神大人表示,自己做什么都是为了赎罪,真的。至于撩妹什么的……只是被动技能而已,真的,要相信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