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商品货币经济有力地冲击着斯巴达的社会经济基础,土地兼并盛行,贫富分化严重,丧失公民权的人数日渐增多。到公元前3世纪,斯巴达公民只剩700户,其中拥有土地的只有100户,而少数大土地所有者却发展起来。这种情况不仅加剧了阶级矛盾,局致、贫民伺机暴动,而且也削弱了斯巴达的国力;使它内不能强化统治,外不能称霸希腊,陷于严重危机之中。面对此种形势,为了重振国力并摆脱贫民起义的威胁,斯巴达统治阶级中的部分当权人物便自上而下发动了社会改革运动。第一个实行改革的是国王阿基斯四世(公元前245~前241在位),他提出一个废除债务、重分土地的计划,并拟定了具体方案,但改革遭到大奴隶主贵族的强烈反对,当阿基斯远征回国时,被反对派逮捕入狱,并以图谋建立僭主政权的罪名惨遭杀害;改革归于失败。继阿基斯改革的是国王克利奥蒙尼三世(公元前235~前221在位)。他接受阿基斯失败的教训,以暴力推行了改革,他利用手中掌握的军队发动政变,杀死监督官,放逐反对改革的贵族。然后宣布取消一切债务,重分土地,并吸收部分庇里阿西人为公民。他的改革影响到阿卡亚同盟各邦,许多城邦的平民也提出废除债务和重分土地的要求。阿卡亚同盟中的奴隶主贵族大为惊恐,遂求援于马其顿,马其顿出兵占领了科林斯。公元前221年,克利奥蒙尼与马其顿军战于塞拉西亚,克利奥蒙尼败逃埃及,被托勒密王朝杀害,改革又归于失败。公元前207年,斯巴达又发生了那比斯改革。那比斯在贫民的支持下夺取了斯巴达政权,建立僭主政治。他驱逐了贵族,平分他们的土地和财产,解放希洛人,分土地与庇里阿西人。那比斯改革坚持了15年,引起全希腊奴隶主的嫉恨和反对,终于在阿卡亚同盟和罗马军队的联合镇压下失败。斯巴达社会改革运动所以屡遭失败,其主要原因在于违背了当时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因为在奴隶制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土地和财富的集中,自由民失地破产是城邦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合乎规律的经济现象,不是凭改革者的主观愿望所能改变的,因此改革失败是必然的。
第二次布匿战争
第一次布匿战争并未彻底解决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争端,战败的迦太基不肯善罢干休,积极作反击罗马的准备。到汉尼拔掌握军权时,迦太基人认为已有足够的力量同罗马人再较量。公元前219年,汉尼拔攻战了不愿归附迦太基的萨贡托城,罗马出面干涉并以战争相威胁,于是爆发了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前201)。战争伊始,迦太基军统帅汉尼拔率9万步兵、1200骑兵和37头战象由西班牙出发,冲破了重重险阻,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打破了罗马人想把战争局限在西班牙和北非,避免在意大利东土作战的计划,使罗马处于被动地位。汉尼拔在波河流域首战告捷。公元前217年,在特拉西美诺湖附近,汉尼拔又巧妙地运用迂回战术大败罗马,罗马军几乎全军覆没,执政官阵亡。公元前216年,罗马征集8万军队与汉尼拔会战于坎奈。汉尼拔采用两翼包抄战术,以少胜多,几乎全歼罗马军。但是,汉尼拔的这些胜利只限于南意大利,并没有从根本上摧毁罗马的军事力量。相反由于他孤悬敌境,给养、兵源都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战斗力逐渐削弱。公元前204年,罗马军队在迦太基附近登陆,汉尼拔被本国政府急令召回。公元前202年,双方在迦太基的扎玛附近进行了决定性的会战,汉尼拔战败。次年迦太基被迫求和,根据和约,迦太基放弃非洲以外的全部领土,赔款1万塔兰特,不经罗马允许,迦太基不得对外进行战争。罗马遂取得了西部地中海的霸权。
坎奈战役
公元前218年,罗马与迦太基发生了第二次布匿战争。战争一开始,迦太基军队的统帅汉尼拔就率军突入意大利。汉尼拔的这一行动,使罗马猝不及防。公元前217年,在特拉西美诺湖附近,汉尼拔伏击了罗马的军队,使罗马军队几乎全军覆灭。面对如此严重的形势,罗马元老便采取紧急措施,一方面加强城防,一方面任命久经沙场的老将费边为独裁官。可是,费边采用以消耗汉尼拔有生力量的拖延战术,引起罗马朝野不满。当他届满时,元老便推举包鲁斯为执政官,民主派则选举瓦罗为执政官。公元前216年,汉尼拔攻战了位于意大利南部的罗马重要粮仓—坎奈城。这对罗马事关重大。于是,瓦罗和包鲁斯亲率8万步兵和6000骑兵,于坎奈附近的平原与汉尼拔会战。当时汉尼拔只有4万步兵和1.4万骑兵,从力量上来说处于劣势。汉尼拔针对瓦罗的战术,把部队列成半月形,凸面向着敌方,步兵在中央,前弱后强,两翼是强大的骑兵。交战伊始,罗马步兵以异常猛烈的攻势攻击迦太基中军,迦太基步兵退却,半月形逐渐向着相反的方向弯曲,罗马军越陷越深。这时汉尼拔的两翼骑兵出击罗马骑兵,从而迂回形成一个严密的包围圈。深陷重围的罗马军失却了战斗能力,结果5.2万人阵亡,万余人被俘,而迦太基仅损失步兵5400和骑兵200。在坎奈战役中,汉尼拔充分发挥了他所具有的军事天才和指挥才能,谱写了古代军事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光辉篇章。
马其顿战争
马其顿战争是罗马在征服巴尔干半岛的过程中发生的战争。马其顿自灭亡希腊各邦以后,一直雄据希腊半岛北部。马其顿王腓力五世为扩展自己的力量,遣军攻打伊里利亚,并准备把它作为进军意大利和协同汉尼拔共同打击罗马的主要基地。这为罗马所不容,于是爆发了第一次马其顿战争(公元前215~前205)。罗马人在伊里利亚打败了腓力五世,同时利用外交手段,在希腊结成广泛同盟。腓力五世被迫与罗马签订和约。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后不久,罗马以腓力五世与迦太基人结盟为借口,派军进攻腓力五世,又爆发了第二次马其顿战争(公元前200~前197)。公元前197年,罗马派执政官夫拉密纽斯为统帅;在北希腊的辛诺塞法利大破马其顿军,杀敌8000,俘虏5000,征服了马其顿并与其订立了和约,迫使马其顿放弃在爱琴海和希腊等地占领的全部地区,从此希腊被罗马所控制。公元前179年,马其顿王伯尔修即位后,由于他的悉心经略,马其顿经济、军事实力增强,并与小亚各国及希腊结盟,形成了希腊世界反罗马的一大政治中心。罗马为消灭马其顿势力,于公元前171年派大军征讨,于是爆发了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公元前171一前168)。公元前168年,罗马猛将保鲁斯在马其顿南部沿海的皮得纳打败了伯尔修,马其顿终于向罗马屈服。公元前167年,罗马将马其顿划分为四个自治区,受罗马统治。此后又有一个叫安德利斯卡斯的马其顿人,以伯尔修的儿子自居,于公元前148年兴兵反抗罗马,这就是第四次马其顿战争。罗马经两年的征战,于公元前146年终于把马其顿灭亡。马其顿正式收归罗马版图,由罗马中央政府直辖。
五
罗马行省制的确立
公元前3世纪中期,罗马开始向地中海区域扩张。在西部地中海,经过三次“布匿战争”,消灭了迦太基的势力,成为西部地中海区域的霸主;在东部地中海,它先后发动了三次“马其顿战争”和叙利亚战争,把势力扩至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到公元前2世纪中叶,它已成为地中海世界的主宰者。罗马统治集团对被征服地区,最初采取委托军队统帅行使统治权的办法,即每征服一个地区,就把这一地区交给征服这一地区的统帅来治理,后来委派专任的高级长官(总督)进行统治。到公元前3世纪后期,开始建立行省。行省的最高统治者是总督,其人选从统治集团中遴选,常由卸任的执政官担任,任期一年。总督有时兼任驻行省军队的指挥官,在行省内握有生杀予夺之权。行省城市一般有内部事务的自治权,但要交租和负担各项义务。行省的土地、资源等为罗马国家所有,转让、出租、分配、经营等由元老院决定,行省总督无权处理。到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罗马先后设置了10个行省:西西里(公元前227)、撒丁尼亚及科西嘉(公元前227)、西班牙(公元前197)、山南高卢(第二次布匿战争中征服,组建行省较迟)、伊利里亚(公元前167年征服,组建行省较迟)、马其顿(公元前148)、阿非利加(公元前146)、亚细亚(公元前129)、西里西亚和塞浦路斯(公元前120)、山外高卢(又称那旁高卢,公元前120)。帝国之初,奥古斯都将行省分成两类:一类为元老院行省,由元老院任命代行执政官管辖,任期一年,不统率军队。元老院统辖的多为建立已久的行省,如西西里、科西嘉等。一类为元首直辖的行省,其地位比元老院统辖的行省重要。随奥古斯都和后来统治者的扩张和领土的扩大,行省数目不断增加,至公元3世纪中期行省已有40多个。284年,戴克里先正式确立君主****统治之后,将行省的辖区缩小,行省数目增加到100个,其目的在于加强管理和控制。4世纪~5世纪之后,随着罗马帝国危机的加深和蛮族入侵,帝国骚域日蹙,行省制日趋解体。
摩奴法典的编制
传说由神之子“人类的始祖”摩奴编制。有公元前5世纪已形成的说法,但一般认为约编定于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之间,或为公元初的几个世纪。它是古代印度的婆罗门教法典,嗣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印度社会制度的根本大法。至今尚有12章法典文本传世,共2684颂,内容极其广泛,涉及宗教、法律、产权、赋役、婚姻、习俗及社会道德等方面。法典对各种姓的权力、义务和行为准则作了详细规定,旨在维护高级种姓的特权地位。法典中宣称,众神之首梵天的口生出婆罗门,双手生出刹帝利,双腿生出吠舍,双脚生出首陀罗。因此婆罗门应“居众生之首,统摄世间万物”,“普天之下,无一不为婆罗所有”,其任务是学习和教授吠陀经,主持祭祀,接受施舍;刹帝利种姓“应保属民、布施、献祭、学习(吠陀),不耽于世俗之乐”,从其中产生的国王“乃耳固陀罗、阿尼罗、阎罗”等诸“神之精华”而成,“势必容光盖世,凌驾于众生”;吠舍种姓要学习吠陀、祭神、施舍,从事农、牧、商业活动;首陀罗则必须“温顺和平,供上述各种役使”。法典规定,“假若任何出生低级的人,因贪欲而以高级的职业为生,则国王剥夺其财产后,应立即放逐之。”“向高级种姓之女求婚的低级种姓之男,应受体刑。”“只有首陀罗之女”才是“首陀罗的妻子”。法典甚至规定,婆罗门侮辱首陀罗只罚款12帕那,而首陀罗如侮辱了任何高级种姓则“须割掉他的舌头”;“以无礼的态度评论”高级种姓的名字或种姓,“须以十指长烧热的铁钉插入他的口中”;以“傲慢地”口吻“教训婆罗门的义务时,须以滚开的油灌入他的口和耳中”。可见该法典是维护种姓制度的工具,但对研究古代印度的历史有着重要价值。
早期基督教的产生
基督教是一种信仰上帝(即天主)和“救世主”(上帝之子)的宗教。按古希腊文的译法,“救世主”称为“基督”,基督教之名由此而来。基督教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罗马帝国的血腥征伐和残酷统治,把帝国境内的广大劳动群众拖进贫困的深渊,也激起被压迫群众的强烈反抗和斗争。但随着一次次的失败,他们在对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的情况下,便去寻找精神上的解放和思想上的安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解放和安慰在现实世界中是无法找到的,只能在宗教领域里去寻求。于是,广大下层人民群众中幻想在“天国”解脱人间苦难的新宗教便在孕育之中了。古代的犹太人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长期处于外族的统治下。公元前63年,犹太人又被罗马所征服。犹太人饱受异族压迫、凌辱之苦以及他们在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中的处境,也反映在宗教意识上,促进了新宗教的产生。犹太教的传统思想,是崇信上帝耶和华将派“救世主”来拯救苦难中的犹太人,这种“救世主”的思想颇能适应绝望人们的需要。于是从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在犹太下层居民中流行一种宣传“救世主”将要来临的秘密教派,基督教就是从这种新的教派中形成的。早期基督教的宣传活动和所宣扬的主要思想,具有较鲜明的民族意识和阶级意识,表现出较强烈的战斗气息。它宣传废除私有财产,仇恨富人,把攻击矛头直接对准罗马帝国的外族统治和阶级压迫。但是,早期基督教对现实的反抗是消极的,它在本质上同其他宗教一样,是自我麻醉的鸦片烟。
“紫红之国”腓尼基
腓尼基位于地中海东海岸的一个狭长地带,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里形成一个奴隶制商业城都国家。迦南是它古老的名称。到公元前九世纪,希腊人开始称它为“腓尼基”。说起来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据说,有一个住在地中海东岸的牧人,他养着一条猎狗。有一天,猎狗从海边衔回一个贝壳,它使劲一咬,嘴里、鼻上立刻溅满了鲜红的水迹。开始牧人以为狗的脸部被贝壳刺破了,就用清水给它冲洗伤口。可洗后狗的脸上还是一片鲜红。贝壳里难道有红色颜料?牧人暗暗思量着。
于是他拿起贝壳仔细察看,原来是从贝壳中流出的紫红色汁液把狗嘴染红了。这种贝壳在腓尼基的浅海非常多见。于是人们便用这种染料来染各种织物。而经这种染料染过的布匹,颜色美丽而且将这种布放入沸水中或冷水中洗涤,都不会褪色。甚至布已经磨穿了,颜色依然亮丽如新。
这种染料得到了人们的喜爱,特别是东方国家的帝王和掌管祭神活动的祭司们都乐于购买。因为这种染料是迦南特有的,于是人们把出产这种紫红色染料的迦南称作腓尼基,意为“紫红之国”。时间一长,人们反而把它的本名淡忘了。
腓尼基的国名富于浪漫色彩,它的国土也很有特色。
腓尼基的土地呈狭长形,长约二百公里,宽约二十公里。它四面临海,地中海削入内地,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海湾。它北接小亚细亚(今土耳其的亚洲部分),南面是巴勒斯坦,东面到达黎巴嫩。
腓尼基境内的土地并不肥沃,只有不大的地方适合耕种。但聪明的腓尼基人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赐予,开辟了田园,种植了葡萄和橄榄。在谷地和山坡上,鲜花盛开,景色美丽,那里长满了椰枣、月桂、无花果、橡树和其他很多的树木。
在沿海地带,人们不仅捕鱼、卖鱼,还有人专门从海滩的沙石中寻找财富。他们将洁白的沙子熔化后吹制成各种玻璃器皿。更有许多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身上绑着石块潜入海底捞取那奇异的贝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