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92300000024

第24章 卷五(3)

【译文】

颜氏的祖先,本来在邹国、鲁国,有一分支迁到齐国,世代从事儒雅的事业,都在古书上面记载着。孔子的学生,学问精深的有七十二人,姓颜的就占了八个。秦汉、魏晋,直到齐梁,颜氏家族中没有人靠带兵打仗来取得显贵的。春秋时代,颜高、颜鸣、颜息、颜羽之流,都只不过是一介武夫而已。齐国有颜涿聚,赵国有颜冣,东汉末年有颜良,东晋末年有颜延之,他们都担任过将军的职务,最终命运都很悲惨。西汉的侍郎颜驷,自称喜好武功,却没有见他干出什么功绩。颜忠因党附楚王而被杀,颜俊因谋反割据而被诛,颜氏家族中至今为止,节操不清白的也只有这两个人,他们都没有得到什么好下场。

【原文】

顷世乱离,衣冠之士,虽无身手,或聚徒众,违弃素业,徼幸战功。吾既羸薄,仰惟前代,故寘心于此,子孙志之。孔子力翘门关,不以力闻,此圣证也。吾见今世士大夫,才有气干,便倚赖之,不能被甲执兵,以卫社稷;但微行险服,逞弄拳腕,大则陷危亡,小则贻耻辱,遂无免者。

【译文】

近代遭逢战乱,一些士大夫和贵族子弟,虽然没有勇力习武,却聚集众人,放弃平日清高儒雅的事业,想侥幸猎取战功。我身体瘦弱单薄,又想起过去时代姓颜的人好兵致祸的教训,所以就无心去求取战功,仍旧将心思放在读书上,子孙们对此要牢记在心里。孔子力大能推开沉重的国门,却不肯以此闻名于世,这是圣人给我们做的榜样。我看到今世的士大夫,稍微强壮一点,就将此作为资本,但又不是用它来披铠甲执兵器以保卫国家,而是身着武士之服,行踪神秘,卖弄拳勇,结果重则陷于危亡,轻则留下耻辱,竟没有谁能逃得过这样的下场。

【原文】

国之兴亡,兵之胜败,博学所至,幸讨论之。入帷幄之中,参庙堂之上,不能为主尽规以谋社稷,君子所耻也。然而每见文士,颇读兵书,微有经略,若居承平之世,睥睨宫阃,幸灾乐祸,首为逆乱,诖误善良;如在兵革之时,构扇反复,纵横说诱,不识存亡,强相扶戴:此皆陷身灭族之本也。诫之哉!诫之哉!

【译文】

国家的兴亡,战争的胜败等问题,当你们的学问达到渊博的时候,就可以去细心加以研究了。在军队中运筹帷幄,在朝廷里参与议政,如果不尽力为君主出谋献策,商议国家大事,这是君子的耻辱。然而我常常看到这样一些文人,稍微读过几本兵书,略微懂得一些谋略,生活在太平盛世,他们就窥视宫廷,稍微有一点事就幸灾乐祸,并首先起来作乱,牵连贻害贤良;生活在兵荒马乱的时代,就勾结煽动众人反叛,无所顾忌,四处游说,拉拢诱骗,不懂得存亡的形势,拼命相互扶植拥戴:这些都是招致杀身灭族的祸根。要引以为戒啊!要引以为戒啊!

【原文】

习五兵,便乘骑,正可称武夫尔。今世士大夫,但不读书,即称武夫儿,乃饭囊酒瓮也。

【译文】

熟练五种兵器并擅长骑马,方可以称得上是武夫。但是当今的士大夫,只是不肯去读书而已,却自称武夫,事实上不过是酒囊饭袋而已。

【评析】

颜氏并没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也没有想让子孙从书中求得“颜如玉”或者“黄金屋”,他所有的只是对儒业的满腔热情。他所说的“诫兵”,其实就是反对子孙弃文尚武,投笔从戎。颜氏告诉子孙历史上姓颜的多以儒雅知名,喜武的则毫无成就,甚至没有好结局。颜氏将“用兵”看作“儒业”的对立物,他主张“诫兵”也只是表明他对“儒业”的热衷。他不想让子孙因“用兵”而放弃“儒业”,希望子孙能够继承颜姓家族不热衷“用兵”而崇尚“儒业”的传统。

古人对儒业向来都是很推崇的。李颙,清朝著名的思想家、理学名士,在关中一代极为有名,和当时的黄宗羲、孙奇逢并称清初的三大儒。李颙成名后,曾应邀到江南的无锡、江阴、靖江、宜兴等地讲学,所到之处,求学者云集。他返回陕西后,常州的延陵书院画了他的肖像,以寄托对他的思念。

晚年,他居住在陕西富平,闭门谢客,一心钻研学问,除了当时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来访,他破例与之交往、热情款待外,其余客人一概不见。他不肯应清廷征召而出来做官,多次婉拒。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皇帝西巡,曾召见李颙,想要他出来做官。李颙不肯应召,派他的儿子李慎言到康熙帝的行宫,陈明不出来应召的情由,并将自己的《四书反省录》等著作送给康熙皇帝。康熙皇帝也被其行为感动,御书“操志高洁”四字褒奖他。

李颙父亲早逝,家中十分贫穷。他从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变成一个著名的学者,与早年其母亲对他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当李颙尚年幼时,他的父亲李可从在明朝任官。这时适逢张献忠起义,李可从奉命跟从巡抚汪乔年去讨伐。临走之前,他将自己的一颗牙齿拔下交给他的妻子,对她说:“如果战败了,我将死于沙场上,你要好好教育我们的儿子!”后来果然战败,李可从也死在了战场上,遗骨都没有能够运回家。妻子彭氏将丈夫的牙齿埋掉,将坟墓称作“齿冢”。彭氏悲愤之余,暗下决心,不辜负丈夫的遗愿,让儿子努力攻读,把他培养成才。

李颙家中十分贫困,彭氏为了抚养儿子,可谓是历尽了艰辛。一个穷苦的寡妇,仅仅凭着把孩子培养成才的信念,咬紧牙关苦苦支撑着。旁人见他们母子俩无依无靠,生活没有着落,便纷纷劝彭氏道:“与其这样贫困,不如让你的儿子干活来养活家吧。”还有的人更加热心,要介绍李颙到县衙里去当差,以解决这对孤儿寡母的生计。可是对于乡邻们的好心,彭氏都一一谢绝了,她坚持要儿子跟从老师读书。但是由于家里太穷交不起学费,所以没有一个老师愿意收下李颙这个学生。

彭氏对儿子说:“有经书在,何必一定要找老师呢!”于是,她就亲自教儿子读书,每天将忠孝节义之类的事情讲给儿子听,督促儿子好学上进,向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看齐。

母子俩相依为命,生活极其艰辛,有时候一连几天都没有吃的东西,但是他们却照样处之坦然。在母亲的教育下,李颙不仅安于贫困,而且养成了高尚的节操。他超凡脱俗,以昌明理学为己任。人家送东西给他,尽管家中很贫困,他也不肯接受。有时送过来、送回去,往返十来次,最终还是不肯接受。有人劝他说:“互相交往赠送礼物,即使是孟子这样的圣人,有时也不拒绝。”李颙回答道:“像我们这样的人,凡事都不如孟子;即使这一件事不遵照孟子的家法去做,也绝对没有什么害处。”

正是因为有母亲彭氏的悉心教育以及李颙本人的择善固执,自觉地砥砺情操,才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儒学大家。

颜氏在文中提到一些人想侥幸获得战功,所以放弃自己平日的事业,他们身体稍微强壮一点就觉得自己有尚武的资本,但是用此资本来保卫国家的人却微乎其微。他们就是逞弄拳脚,结果有的丧命,有的受辱,没有人能躲得了可耻的下场。这些人放弃儒雅事业的教训是惨痛的,所以颜氏坚持自己并要求子孙一定要把心思放在儒雅的事业上,千万不要“违弃素业,侥幸战功”。上述故事中李颙的母亲家境都到了几乎揭不开锅的地步了,还谢绝旁人的好心,不让儿子去县衙当差;没有老师肯教儿子读书,自己就担起这个重任,她一心想让孩子做学问,坚决不走其他的途径。李颙最终能成为在儒学领域有影响的人物,除了他对儒雅的事业很坚定的热衷外,与其母亲看重儒雅事业也是分不开的。

颜氏主张“诫兵”,但是他目的是为了子孙不要热衷于“用兵”,而要崇尚“儒业”,因此,他并不反对子孙研究战争胜败这一类的问题。甚至可以说,他是持支持态度的。他说:“国之兴亡,兵之胜败,博学所至,幸讨论之。”之所以可以这样做,是因为一旦得到重用,就得具备这些方面的知识,不然的话,就无法做到尽职尽责了,那将是君子的耻辱。但他同时又告诫子孙,千万不能掌握了一点军事知识就仿效那些居心叵测的文士,自恃略知兵书,就参与兴兵作乱而招致杀身灭族之祸。颜氏考虑问题实在是周密到位,不得不让人赞叹。

在需要个性化人才,或者说是特殊化人才的今天,孩子要学什么,从事什么,似乎不是很重要,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给予适当的建议指导,进行适时地督促。而不必像颜氏那样要子孙从事“儒业”,不要热衷“用兵”。在今天看来,如果孩子对军事感兴趣,就可以向这一方面培养,不一定非得专门学习汉语言,当然,基础还是要打好的。我们可以借鉴的是古人对做学问的态度,学习他们树立目标后就心无旁骛,一门心思向着自己的既定目标不懈努力的精神。

养生第十五

【原文】

神仙之事,未可全诬;但性命在天,或难钟值。人生居世,触途牵絷:幼少之日,既有供养之勤;成立之年,便增妻孥之累。衣食资须,公私驱役;而望遁迹山林,超然尘滓,千万不遇一尔。加以金玉之费,炉器所须,益非贫士所办。学如牛毛,成如麟角。华山之下,白骨如莽,何有可遂之理?

【译文】

得道成仙的事情,不能一概否定,只是命由天定,很难说会碰上好运还是遭遇厄运。人生在世,到处都有牵挂羁绊:少年时候,要尽供养侍奉父母的辛劳;成年以后,又增加了妻子儿女的拖累。既要解决吃饭穿衣的需求,还要为公事、私事操劳奔波;这样,希望隐居山林,超脱尘世的人,大概千万人中也遇不到一个。加上得道成仙所需的仙丹,要耗资黄金宝玉,再加上炉鼎器具,更不是普通贫士所能办到的。学道的人有牛毛那么多,其中成功的人却像麟角那么少。华山之下,白骨多如草莽,哪里有顺心如愿的道理?

【原文】

考之内教,纵使得仙,终当有死,不能出世,不愿汝曹专精于此。若其爱养神明,调护气息,慎节起卧,均适寒暄,禁忌食饮,将饵药物,遂其所禀,不为夭折者,吾无间然。诸药饵法,不废世务也。庾肩吾常服槐实,年七十余,目看细字,须发犹黑。邺中朝士,有单服杏仁、枸杞、黄精、术、车前得益者甚多,不能一一说尔。

【译文】

再认真考查佛教的原理,即使能成仙,最后还是难免一死,无法摆脱人世间的羁绊。我不希望你们专心致力于此事。如果是爱惜保养精神,调理护养气息,起居有规律,穿衣冷暖适当,饮食有节制,吃些补药滋养,顺着本来的天赋,保住元气,而不至于中途夭折,这样,我也就没有什么可批评的了。服用补药要得法,不要因此耽误了世间事务。庾肩吾常服用槐树的果实,七十多岁的时候,眼睛还能看清小字,胡须和头发也还很黑。邺城的朝廷官员中有的人专门服用杏仁、枸杞、黄精、白术、车前,从中得到很多好处,不能一一道来。

【原文】

吾尝患齿,摇动欲落,饮食热冷,皆苦疼痛。见《抱朴子》牢齿之法,早朝叩齿三百下为良;行之数日,即便平愈,今恒持之。此辈小术,无损于事,亦可修也。凡欲饵药,陶隐居《太清方》中总录甚备,但须精审,不可轻脱。近有王爱州在邺学服松脂,不得节度,肠塞而死,为药所误者甚多。

【译文】

我曾患有牙疼痛,牙齿松动快掉了,吃冷热的东西,都疼痛难忍。看了《抱朴子》里固齿的方法,早上起来就叩碰牙齿三百次为佳,我按照此方法坚持了几天,牙就好了,至今我还坚持这么做。像这样的小技巧,不妨碍也不损害别的事情,也可以学学。凡是要服用补药,陶弘景的《太清方》中收录的药方很完备,但是必须精心挑选,不能轻率。最近有个叫王爱州的人,在邺城效仿别人服用松脂,由于没有节制,以致肠子堵塞而亡,像这种被药物所害的例子是很多的。

【原文】

夫养生者先须虑祸,全身保性。有此生然后养之,勿徒养其无生也。单豹养于内而丧外,张毅养于外而丧内,前贤所戒也。嵇康著《养生》之论,而以傲物受刑;石崇冀服饵之征,而以贪溺取祸,往世之所迷也。

【译文】

养生的人首先应该考虑避免灾祸,先要保住身家性命。有了生命,然后才谈得上保养;不要白费心思地去保养不存在的所谓长生不老的生命。单豹这人很重视养生,但却不注意去防备外界的饿虎,结果丧失了生命;张毅这个人很善于防备外来的侵害,但死于体内热病。这些都是前人留下的教训。嵇康写了《养生论》,但是由于傲慢无礼而被杀头;石崇希望服药延年益寿,却因贪得无厌招致杀身之祸,这都是前代人的糊涂。

【原文】

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涉险畏之途,干祸难之事,贪欲以伤生,谗慝而致死,此君子之所惜哉;行诚孝而见贼,履仁义而得罪,丧身以全家,泯躯而济国,君子不咎也。自乱离已来,吾见名臣贤士,临难求生,终为不救,徒取窘辱,令人愤懑。

【译文】

生命不能不珍惜,但也不能苟且偷生。走上邪恶危险的道路,卷入招致祸难的事情,因追求欲望的满足而害及身体,因进谗言、藏恶念而遭亡命,君子应该珍惜生命,不应该做这些事;恪守忠孝而被害,实行仁义而获罪,为了保全家族而丧身,为了救国而捐躯,这些都是君子对生命在所不惜的。自从梁朝乱离以来,我看到一些有名望的官吏和贤能的文士,在面对危难的时候,苟且求生,最终不但无法求生,还白白地招致窘迫和侮辱,真叫人愤懑。

同类推荐
  • 探索宝藏未解之谜

    探索宝藏未解之谜

    人类最大的幸福之一就是对未知的探索,而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完全有赖于这种探索。当科学家去研究一个定理时,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个理论对未来会有什么用,就像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所说的,我们能要求一个婴儿做什么呢?但事实证明,每项发现与发明都有它实际的用处。而对于宝藏的追求,实际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人们对这一领域的探索更是热情无比。
  • 匡庐奇秀:庐山(文化之美)

    匡庐奇秀:庐山(文化之美)

    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间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这一切构成了人间仙境般的庐山。
  • 文化主体

    文化主体

    本书主要包括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历代追求的天人合一观、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佛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古代天人合一的建筑观、古城的法天象地思想、古村的天人合一理念、古民居的天人合一设计、古园林的天人合一精神、帝陵布局与天人合一观、土地利用与天人合一观、水利工程与天人合一观、生物保护与天人合一观、古代科技与天人合一观、《黄帝内经》的天人相应、《黄帝内经》的天道人道等内容。
  • 人类灾难全档案

    人类灾难全档案

    英法百年战争、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洛克比大空难、欧洲黑死病、唐山大地震……只有在面对灾难时,人类才真切地意识到自己的渺小!这些灾难很多无法避免,也有些本可以不存在!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翻阅那些人类文明的伤痛历史!
  • 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

    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

    本套书收录秭归县8位作家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作品,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中大部分作品已公开发表过。
热门推荐
  • 找个人来嫁

    找个人来嫁

    台湾作家[李璇]的免费全本小说《找个人来嫁》。非常精彩,欢迎阅读。
  • 巫行天下:废材魔尊狠纨绔

    巫行天下:废材魔尊狠纨绔

    (本文已弃)她是25世纪的一个顶级神偷,因为在盗窃一枚种子时,不幸踩到香蕉皮而摔死,从此,神起大陆便迎来了一个逗比。不过,此逗比的理想比较高远,所以,破封印,修灵力,无聊时,练练上古时期才有的巫力,又一不小心成了武师。既然老天给了这么好的天赋,不用白不用,对不?于是,混的风生水起时,来当个魔尊玩玩。(本文女强+男强+爆笑爽文,绝对不虐~~)
  • 《瞎弄的》

    《瞎弄的》

    瞎写的,正来耍耍、、、、...。。
  • 竞技体育博览——畅享2008:体坛趣闻

    竞技体育博览——畅享2008:体坛趣闻

    一个个奥运奇闻;一桩桩体坛轶事;一件件另类比赛;一场场民体风情;一项项运动来历;一个个名人风采。
  • 王的徽章:皇家魔法学院

    王的徽章:皇家魔法学院

    为了弄明白自己的身世,她来到皇家魔法学院。不料被无赖缠住。“那天你看了我的身体,是不是应该负责?”某男伸出纤美的手指,挑起她的下巴,嘴角勾着肆邪的笑。“是吗,我没印象,所以我不介意你再脱一次,让我回忆一下。”千夜雪面目淡然的冷冷道。哼,对付无赖,她自有一套!
  • 壁咚校草大人

    壁咚校草大人

    一场意外,不但把自己初吻送出去,还抢走了校草大人的初吻?第二次相遇,他对她满满的愤怒。再后来,他却忍不住对她出手相救。这所有的一切,究竟是一场意外,还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以前,我恨你抢走了我的初吻。而现在,我只庆幸那个人是你。”
  • 重生之名门豪星

    重生之名门豪星

    她林雪上辈子瞎了眼,竟然看上了陆黎城这个渣男。居然还那般护着他。好不容易看清了他的真正面目,却又死了。现在,她重生了。这辈子,她誓要他血债血还。只是,这重生后附赠的系统太逆天了吧。名门贵媛的身份,五颗星的潜质......只是,谁能解释一下在她旁边的那个男人是谁?
  • 魔仙真纪

    魔仙真纪

    遗孤少年,异魂附体,天资非凡,震烁古今!他自罪元之地走出,力压四宇日月、叱咤苍茫星海,却为她……血海成魔!他非凡仙,乃是魔……敬请关注《魔仙真纪》!######新书有裙,号389569205,欢迎加入,待君来!——四百盟
  • 花羞花:今生只为你而舞

    花羞花:今生只为你而舞

    花羞花,摆脱不了的宿命,但这支舞蹈只为愿意为所爱的人而舞,只是太多的人迷恋于此,抢夺纠缠,相爱的人最终阴阳相隔,这一世随你而去,可是下一世,却是更多的纠缠,得不到相爱的人,却要终身伴着自己不爱的,仙子的爱恋没有结果,而人与人之间却是数不清的障碍和误会,到底那个他能不能抱回她,纠缠了千年之久的爱恋到底会不会有结果?
  • 月神传之剑圣

    月神传之剑圣

    史上最强的剑圣,带你领略别样的剑圣流!微小说,主线剧情节奏很快。看过大作的读者可能不适应这个节奏,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