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92300000025

第25章 卷五(4)

【原文】

侯景之乱,王公将相,多被戮辱,妃主姬妾,略无全者。唯吴郡太守张嵊,建义不捷,为贼所害,辞色不挠;及鄱阳王世子谢夫人,登屋诟怒,见射而毙。夫人,谢遵女也。何贤智操行若此之难?婢妾引决若此之易?悲夫!

【译文】

侯景叛乱的时候,大多数王公将相被杀害污辱,妃嫔、公主、姬妾幸存的也是寥寥无几。只有吴郡太守张嵊,组织义军讨伐侯景,失败后被反贼所杀时,声色俱厉,不屈不挠。还有鄱阳王嫡长子萧嗣的夫人谢氏,登上房顶怒骂叛贼,也被箭射中身亡。谢夫人是谢遵的女儿。是什么原因致使那些贤良明智之士坚守操行变得如此困难呢?而侍婢、小妾做到舍生取义却如此容易?真是悲哀至极啊!

【评析】

生命诚可贵!一个人只能来这个世上一次,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中国古代就有重视养生的传统。所谓“养生”,就是保养生命,以延年益寿。颜氏一上来就道出了他的养生观,他觉得人最终是难免一死的,但是只要在世上一天,就应该爱惜先人留下的躯体。他反对子孙去搞什么“修道成仙”,而主张实行有益可行的养生之道,即:爱惜保养精神,调节护养气息,起居有规律,饮食有节制,穿衣冷暖适当,再适当吃些滋补药物,从而保住元气,不至夭折,达到养生的目的。这样的养生观无疑是比较合理的,也是比较科学的。

颜氏认为养生的人,首先必须要做到的是避免祸患,保全身家性命;有了生命,才能谈得上保养,不要白费心思地去保养不存在的所谓长生不老的生命。颜氏的养生哲学是非常现实、非常明智的,他主张“先保命,后养生”。在这一点上,“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跟颜氏有着相似的观点。他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善于避祸。嵇康之所以这样教育子孙是因为自己的亲身经历,让他体会到保全性命的重要性。

嵇康在晋初的时候,很受统治者的器重。但是他不满于封建礼教、不满魏晋统治,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加上他“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的性格,最后遭到杀头之祸。他在临刑前写了《家训》一文,教育子孙如何在污浊险恶的环境中,既保持节操又远离祸患、保全性命,教育儿子既要坚持自己的志向,同时又要圆滑地处理人际关系:要善于避祸。他列举了日常生活中的若干问题来说明其主张,如:他本人最不慎言,“轻肆直言,遇事便发”。可是他教育儿子要慎言,他指出:语言是君子的关键,不可不慎。他教育儿子要善于忍言,如果不善于表达某个意思,就“权且忍之”;要善于沉默,如果谈话中对方的话并非高议,当以沉默对之,不要参与争论。如果酒会上出现争吵,形势似欲转盛,便当离开,以免卷入争议。如果一时无法离开,那最好的办法就是装醉,不论是非。无论别人怎样逼,也绝不可以把心里话说出来,这才是有智。其子嵇绍后来为保卫晋惠帝而死,是与嵇康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的。

保全生命是养生的前提,只有生命得以保全,才能谈到养生的事宜,颜氏的养生观放到现在仍然是科学的。和日常生活最接近而又关系最大的事情,当属言语饮食了。古人认为:行止动静有节制用来养生,饮食衣服用来养形,容颜威仪行为有理用来养德,以己度人用来养人,小心说话用来养护品德,饮食节制用来养护身体,他们觉得养生的人,服药练气,躲避凶险困难,行为小心谨慎,清心寡欲的确是最重要的办法。嵇康善于养生却出乎意料地死亡了,才知道养生就必须要学会避祸以保全性命。

生命不能不珍惜,但也不能太珍惜。对生命的态度要根据事情的性质而定。颜氏说,走上邪恶危险的道路,去做容易招致灾祸的事情;因追求欲望的满足而丧身,因进谗言藏坏心而致死,这样的事情君子就不应该去做的,而应该珍惜生命。但是因恪守忠孝而被害,因实行仁义而获罪,为了保家而丧身,为了救国而捐躯,这些都应是君子对生命在所不惜的。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为邪恶而死,是君子所不齿的,为正义而死,就重于泰山了。就像文天祥所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的生死观和价值观很值得推崇。

嵇康教育儿子要善于避祸,是为了孩子能够保全生命。虽然儿子最后还是没有保全生命,但是他的死在当时看来就是为正义而死的,是值得的。他忠于君主,为了保卫君主才失去了生命,这样的死在当时可以说是重于泰山了。

古人很注重养生,家教非常成功的曾国藩也很注重对子孙养生的教育。他在给儿子纪泽的信中告诫儿子不要滥服药,坚持饭后散步,这才是养生的要诀。对于这种方法的科学性我们暂且不做讨论,只是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养生的重视。

除此之外,古人对养生的见解可谓独到。他们觉得养生不能单纯靠医药,如果非要靠医药的话,那么药方便是:把清心寡欲当做四物,把饮食清淡当做二陈,把心静、清净、减略、杂事当做四君子,这些都是无价的仙丹,然而却唾手可得,因为这都是取自自身的东西。人不能自寻烦恼,佛家认为世事变幻无常,是一个由烦恼与劳苦交织的火窟,假如不及时跳出就得不到安乐,不安乐就会影响到身心的健康。所以人不能总是在现实的尘世中忙忙碌碌,而应该逃脱功名利禄的缠绕,以使精神自由自在,身心轻松自如。

有句话说得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当然我们现在不用搞革命,但是我们要学习,要工作,要交际,要享受生活,所以也必须得有个好身体。然而,在现代化高度发达的今天,由于污染日益加剧,抑或是其他的种种原因,导致形形色色的疾病流行。药物是用来治病的,而不是用来养生的,人们要想使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养生之道,防患于未然。只有这样,才会有充沛的精力去应对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与工作。

所以,今天谈养生不但不会过时,反而显得尤为重要。即使是清闲的人们,也很注重养生,这已经成为了现代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一个方面。比如印度的瑜伽之术开始风靡中国,这就是现代人追求养生之道的一个重要表现。

归心第十六

【原文】

三世之事,信而有征,家世归心,勿轻慢也。其间妙旨,具诸经论,不复于此,少能赞述;但惧汝曹犹未牢固,略重劝诱尔。

【译文】

佛教中所说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事,是可信的,是有应验的,我们家世代皈依佛教,你们也不能轻慢了。佛教中精妙的意旨,都记载在佛教典籍里,在这里,我就不多作赞美转述了;只是怕你们对佛教的意旨信念不够坚定,我才稍作劝说诱导罢了。

【原文】

原夫四尘五荫,剖析形有;六舟三驾,运载群生:万行归空,千门入善,辩才智惠,岂徒“七经”、百氏之博哉?明非尧、舜、周、孔所及也。内外两教,本为一体,渐积为异,深浅不同。内典初门,设五种禁;外典仁义礼智信,皆与之符。

【译文】

推究“四尘”和“五蕴”中的道理,剖析世间万物的奥妙;运用“三承”、“六舟”的方法修订,超度众生:佛教中的种种修行,让众生皈依于空,佛教中的种种法门,劝人向善,这其中包含的辩才和智慧,岂止是儒家七经和诸子百家所具有的广博学问?佛教的最高境界,不是尧、舜、周公、孔子之道所能达到的。佛教和儒学本来就是一体的,只是后来逐渐演变才有了差别,所以二者在境界的深浅上也有了些差异。佛典的初学门路,设有五种禁戒;儒家经典中所强调的仁、义、礼、智、信五种德行,皆与“五禁”相吻合。

【原文】

仁者,不杀之禁也;义者,不盗之禁也;礼者,不邪之禁也;智者,不酒之禁也;信者,不妄之禁也。至如畋狩军旅,燕享刑罚,因民之性,不可卒除,就为之节,使不淫滥尔。归周、孔而背释宗,何其迷也!

【译文】

仁,就是不杀生的禁戒;义,就是不偷盗的禁戒;礼,就是不邪恶的禁戒;智,就是不酗酒的禁戒;信,就是不虚妄、不欺骗的禁戒。至于打猎、作战、宴饮、刑罚等行为,则是顺随人类的本性的,因此不能立即废除,能做的只是就此加以节制,不至于泛滥成灾也就可以了。既然都尊崇周公、孔子之道,为何却要违背佛教的教义呢?多么糊涂啊!

【原文】

俗之谤者,大抵有五:其一,以世界外事及神化无方为迂诞也。其二,以吉凶祸福或未报应为欺诳也。其三,以僧尼行业多不精纯为奸慝也。其四,以糜费金宝减耗课役为损国也。其五,以纵有因缘如报善恶,安能辛苦今日之甲,利益后世之乙乎?为异人也。今并释之于下云。

【译文】

世俗在指责佛教方面,大概有以下五种:第一,认为佛教所讲述的是超出现实世界的以及怪诞神秘无法掌握的事情。第二,认为人世的吉凶祸福不见得都会有相应的报应,佛教所强调的因果报应是用来骗人的。第三,和尚、尼姑这一类人品行大多不端正,寺庵是藏污纳垢的地方。第四,僧尼不交租,也不服役,损耗国家的黄金财物从而损害了国家的利益。第五,就算真的有这种因缘关系,又怎么能使今天辛勤劳作的甲去为来世的乙预谋利益呢?因为他们已经不是同一个人了啊。今天,我将针对以上的种种指责一并解释如下。

【原文】

释一曰:夫遥大之物,宁可度量?今人所知,莫若天地。天为积气,地为积块,日为阳精,月为阴精,星为万物之精,儒家所安也。星有坠落,乃为石矣;精若是石,不得有光,性又质重,何所系属?一星之径,大者百里,一宿首尾,相去数万;百里之物,数万相连,阔狭从斜,常不盈缩。又星与日月,形色同尔,但以大小为其等差;然而日月又当石也?石既牢密,乌兔焉容?

【译文】

对于第一种指责的解释是:那些远大的东西,难道真的能测量吗?人们最熟悉的应该是天地了。天是云气聚结而成的,地是实块积结而成的,太阳是阳气的精华,月亮是阴气的精华,星辰是宇宙的精华,这种观点是儒家所信奉的。有时候,星辰坠落在大地上,就成了石头;倘若精华是石头,那么就不会有光芒,它那么沉重,是怎么悬挂于天上的呢?一颗星大概长一百里,而星宿从头到尾,又相隔几万里;像这样百里长的物体,又相隔万里连成一片,并且它们之间的宽窄纵横排列都有一定的规律,通常不会变化。再者,星星与日月的形体和色泽都极其相似,只不过是它们的大小有所差异而已。但是,日月是不是也是石头呢?石头这种物体牢固细密,那么太阳中的三足乌,月亮中的玉兔又是怎样存身的呢?

【原文】

石在气中,岂能独运?日月星辰,若皆是气,气体轻浮,当与天合,往来环转,不得错违,其间迟疾,理宜一等;何故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各有度数,移动不均?宁当气坠,忽变为石?地既滓浊,法应沉厚,凿土得泉,乃浮水上;积水之下,复有何物?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归塘尾闾,渫何所到?沃焦之石,何气所然?潮汐去还,谁所节度?

【译文】

石头漂浮在气体中,又怎么能运转呢?如果日月星辰全是气体的话,那么按说气体轻飘,应与天合而为一,来回环绕运转才对,它们是不可能互相交错的啊,它们的速度应该一致,但是为什么日月星辰、二十八星宿都有各自的速度和位置,且移动的快慢不均匀呢?难道说是气体坠地后忽然就变成了石头吗?大地既然是实块积聚而成的,应该沉重才对,可是竟能从地下挖到泉水,这就说明地是浮在水上的呀;那么积水下面还会有别的什么呢?长江、黄河以及其他许多的川溪,它们的水流都是从哪里来的呢?它们东流到海,海水怎么就不会溢出地面呢?海水汇集“归塘”、“尾闾”,那么这些水又流到哪里去了呢?要是说海水被沃焦山的石头烧掉了,那么什么样的气体会让石头燃着呢?潮汐有涨有落,这又是谁控制的呢?

【原文】

天汉悬指,那不散落?水性就下,何故上腾?天地初开,便有星宿;九州未划,列国未分,翦疆区野,若为躔次?封建已来,谁所制割?国有增减,星无进退,灾祥祸福,就中不差;乾象之大,列星之伙,何为分野,止系中国?昴为旄头,匈奴之次;西胡、东越、雕题、交址,独弃之乎?以此而求,迄无了者,岂得以人事寻常,抑必宇宙外也?

【译文】

天河在空中挂着,为什么散落不下来呢?水本来是从高处向低处流的,怎么反而又升到天上了呢?天地初开时,就有了星宿;那时候九州的地域还没有划分,诸侯列国也还没有分封,那么这些疆界是怎么根据星辰运行的位置来确定的呢?诸侯在其分封的区域内建国以来,主宰这些事的又是谁呢?诸侯国有增有减,但是星辰的位置却没有任何变化,并且其中的吉凶祸福依然发生,丝毫没有偏差;天象之大,星辰众多,为什么用星宿来划分的地上州郡却只限在中原地区呢?被称作旄头的昴星是与匈奴相对应的,而西胡、东越、雕题、交址这些地域,竟白白地被抛弃了,难道就没有与它们相对应的分星吗?像这样的问题,如果要去追究,则永远都不会有穷尽,又怎么可以用常人常事的道理去判断那些茫茫宇宙之外的无穷事理呢?

同类推荐
  • 幽灵的白色魅影

    幽灵的白色魅影

    几千年来,为何幽灵的传说经久不衰?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幽灵吗?幽灵究竟只是传说,还是存在于人们生活中?《幽灵的白色魅影》带你一起探寻幽灵的行踪,追寻它产生的源头,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幽灵世界。
  • 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上海都市文化空间分析

    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上海都市文化空间分析

    论著从公共空间、电影、戏曲、杂志和图象等方面,对上海一百多年来的多种大众文化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了考察并梳理。虽然这种考察和梳理远非全面和深入,但是我们已经从中发现了不少有意思的内容,并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其中,最引起我们的重视的是:看似散漫无边的、时生时灭的、此消彼长的大众文化有着它自身独立的发展逻辑:它们有自己的发展历史,有现实的存在,更有发展的未来。它们与政治的、经济的乃至文化的发展有着或互相依存,互相排斥的联系,但是,它们依然是某种独立的存在。
  • 学孔孟之道悟领导智慧

    学孔孟之道悟领导智慧

    本书选取了《孔子》和《孟子》中的精华,结合现代生活,阐述了领导的智慧。
  • 天下蜀道

    天下蜀道

    道,蜀道,道载蜀道。缘,广元,缘结广元。谨以此书献给中国蜀道文化联合申请世界遗产工程!
  •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在中国当干部最应该向国学借智慧!《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是专门为领导干部量身打造的国学常识必读书。与其他介绍国学常识的书籍相比,本书不仅罗列了历代职官政事、法律典章、社会经济、哲学宗教、教育科技、体育娱乐、民风民俗、风水命理、书画艺术和医药养生知识,而且收集和详解了大量前任和现任国家领导人著作及谈话中涉及的国学常识,是国学常识中精华的精华,助力领导干部发现国学之美、领悟政治智慧、提升人文素养、丰富知识储备。
热门推荐
  • 阴冥世界

    阴冥世界

    人最大的痛苦是什么?或许没得到的人痛苦于自己得不到。失去的人痛苦于自己不再拥有。而我则认为我这一生最大的痛苦就是人到中年,12岁的儿子意外落水而亡。所以我想写一部关于人死亡之后在阴冥世界生活生存以及获得投胎转世资格的书。不为要写的如何,谨以此献给我一生的挚爱。
  • 师傅,带我修仙,带我飞

    师傅,带我修仙,带我飞

    “哇,师傅你好厉害,带我装裱,带我飞!”“珠珠,你给为师回来,别丢脸!”此生最丢脸的时刻,从遇见你开始。从此袖手天下,烧杀抢掠,欺男霸女,没有丢脸,只有更更更——丢脸!修仙为辅,打小三,虐小四,生煎小五,油炸小六顺手,扑倒师傅才是正经事!!【爆笑虐宠,跳坑断腿请坚强!】
  • 绝世神女之算尽天下

    绝世神女之算尽天下

    女子一身凄骨,背负血海深仇,身受鬼谷传承,身世惊天,以一贫女之身,踏入修仙之道。以天地为旗,以众生为子,在茫茫乱世之中算尽天下。她参天悟道,乱皇朝,毁仙门,只为寻得一亲。她爱恨缠身,坠魔道,身道逍,只为痴恋一人。此书虐文,死虐,心里受不了的免进!
  • 藤花与草莓

    藤花与草莓

    “雪花飘在水晶念珠、紫藤花、梅花上,漂亮的婴儿在吃草莓。”买了一本川端康成的掌小说,被漂亮的封面忽悠了,死活看不明白更深的意思。于是,我决定这本书的书名就和它同步好啦,虽然没啥关系,但我也想不出什么好名字了~~~~(>_<)~~~~
  • 落霞恩仇

    落霞恩仇

    沈轩,仇子英神秘失踪。魏见星、林梦枕千里追寻,隐藏在岭南深林中的百年恩怨。纪成轩、乔英情归何处,纪晓寒生死难测,乔裔作何抉择……
  • 白槿晨

    白槿晨

    男友不爱自己,和别的女人在一起,闺蜜的陪伴能让她走出失恋的阴影吗?对于一个关心自己的暖男,她会动心吗?为了闺蜜,为了忘记那个抛弃了她的他,她选择和闺蜜一起离开这个伤心城市,去到另一个城市和闺蜜一起生活。
  • 重生之为后

    重生之为后

    前世季容为一个秀才和家里闹翻,误为真爱私奔而走,堂堂的国公府嫡女变成了一文不名的村妇,婆婆欺凌,丈夫不再疼爱,对自己弃之如蔽还纳了两房妾室,妾室怀孕污蔑她对子嗣不利,最终落得一个被休戚身体破败凄凄而死,临终才知道谁才是对自个好的人。-重来一世,季容发现她偶遇上一世爱人并私奔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被人生生算计,既然一切重来,那么必然是锱铢必报。-前一世季容对三皇子戚云的一片真心付之东流,这一世无论如何都不能重蹈覆辙。
  • 恶魔在身边:丫头你别逃

    恶魔在身边:丫头你别逃

    凤家祖训:第一条,装穷,有多穷给我装多穷!第二条,坑人,能坑多少坑多少!第三条,十六岁后,高调炫富!要多炫有多炫,亮瞎曾经看不清他们的那些人的钛合金狗眼!——凤玖,凤家九小姐,被亲爹亲妈扔在异国他乡历练,化名安七七。
  • 末世弑神录

    末世弑神录

    各种神魔鬼怪出现在地球,那天人类感受到了那曾经支配世界的恐惧,无数文明的兴起,无数文明的毁灭,人类文明的生生不息也免不了遭受毁灭的命运,战火纷飞,硝烟弥漫,人类不仅要面对神魔鬼怪,还有内部的纷争,在各大文明即将毁灭之际,远古的秘密终于呈现,亿万年的阴谋也拉开序幕,各大文明的神话人物纷纷降临,带领各自的种族走出困境,地球文明开启了新的篇章!这故事得从末世开始的那天说起……
  • 健康妈妈怀孕指南

    健康妈妈怀孕指南

    只有健康怀孕才能生育健康宝宝,因此,在怀孕时要保证没有遗传疾病和先天疾病,同时还要注意整个孕期的保健,特别是饮食保健和医疗预防等知识,还必须了解有关妊娠知识和胎儿发育规律,并很好地进行胎教,这样的健康怀孕,才能生育身心非常健康的小宝宝。为此,我们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健康妈妈怀孕指南》。本书包括怀孕10个月不同孕期的妊娠知识、胎儿发育、胎教方法、饮食保健和医疗预防等内容,十分简单实用、科学权威,非常益于操作实施,是广大年轻父母用以指导怀孕的良好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