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72500000052

第52章 教育子女篇(7)

家长对孩子勇于承认错误、说明事情真相的现象应予以肯定;但对他的错误的一面要进行教育,两者要分清。这有利于孩子与家长接近,说心里话;而家长也可及时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创造和谐的家庭气氛。

对孩子的要求要合乎他的实际。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正常孩子智能的水平有所差异,所以也不能苛求。

对孩子说的话要进行调查,不要轻信,尤其对孩子的话有疑点时,更需进一步弄清,使得孩子以后不敢再说谎。孩子说真话时要及时表扬。

与孩子讲理不听怎么办

从心理发育来说,2~3岁的孩子有自信与不自信的矛盾。在这年龄阶段已会独立走动,活动范围扩大了,还会自理大小便、自己吃饭,因此觉得自己样样都行,可以不依赖父母,遇到什么事都是“宝宝自己来”;但实际上有不少问题还得依赖父母。对幼儿讲道理之所以听不进去的部分原因即与此有关。

与孩子讲理不听怎么办?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要以理说理,不能以武力代替说理

孩子做错了事或者不听话,要讲道理,使他认识错误,但说的道理要真的有理,使他容易接受。即使目前不能接受。千万不能以武力来压服他。这种“热”处理的方法非但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增加孩子反抗的心理。因此还是以“冷”处理为妥,讲明道理之后如果他不接受暂时不去理他,事情过后再谈。

2.要选择在孩子心目中有威信的人进行说理

一个家庭中,在小儿的心目中总有“权威人士”。他只相信“权威人士”的话。这类“权威人士”往往比较和气可亲,说话算数,平时对孩子也比较关心,因此孩子对他(她)说的话容易接受。相反,有的人平时对孩子要求过严,限制过紧,他(她)的说理工作孩子非但不听,反而会有反抗情绪。

3.要给点面子

说服教育孩子时要看场合,尽量不要当众训斥,要个别谈,让孩子知过而改。有时为了改正某一缺点,孩子会提出一些理由作为条件。例如小儿在地上乱爬,妈妈叫他不要爬。他可能会说:“不,要么您抱我到街上去看热闹。”作为父母,如依顺他提出的不太高的要求,给他一点小面子,使孩子觉得很高兴,就会自觉地从地上爬起来,跟着家长到街上去。

4.非原则问题不一定都要服从

小儿长大后有他自己的意见、行为。只要这些行为对周围的人,对小儿自己没有什么不良的后果,就不要去多管,不要坚持“父母之命,不可不听”。给他一点小自由,对培养他将来思想活跃、具有开拓精神很有好处。

5.平时不能让其任性自由发展

因为任性的孩子往往听不进正确的道理。

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逐渐增强,讲理不听的现象会逐渐减少。

吓唬孩子有什么坏处

有的孩子走进医院大门就叫,一看见戴白帽子、白口罩的医护人员就哭,其中部分的原因是家长在对待孩子没有办法的时候曾经多次地说过:“你不吃饭送到医院去看病,叫医生、护士给你打针。吃了饭就不去医院。”孩子就勉勉强强地吃几口饭。家长有时还吓唬孩子:“把你关在暗房间叫老虎、野猫来咬,叫人民警察把你抓去”。他们说吓唬孩子的话,让他求饶,承认错误,保证下次不再重犯。确实,用吓唬的方法来制服任性、不听话、爱淘气的孩子,有时也能收到暂时的效果,而且在短期内反复使用还是比较灵的。于是有的家长就用吓唬的手段作为教育子女的一个法宝。

其实孩子是被家长吓倒的,孩子并没有认识他的缺点、过错在哪里。例如不吃饭对身体有哪些坏处,随便打人的结果如何……孩子都不知道。多次吓唬后孩子的胆量也逐渐大起来,偶尔有一次被家长关在黑房间内却没有见到老虎、野猫来时,孩子会说:“老虎没有,野猫也没有,妈妈、爸爸说谎。”或者按期到医院进行健康检查,医生、护士并没有给他打针时,孩子会感到家长在吓唬和欺骗他,很可能重犯错误,而且错误愈犯愈大,造成恶性循环。

采用吓唬的手段,对孩子的心理也会有不良的影响。原先胆小的孩子愈是吓唬他,他愈是胆小,将来懦弱无能,缩手缩脚;原先胆子比较大的,当你吓唬无效后更是横冲直撞,不讲道理,无所畏惧。

用吓唬的方法对待孩子,说明家长在教育子女上的无能,没有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长此以往家长会在孩子面前失去做父母的威信。因此还是应以正面教育、说理启发为主,虽然当时不一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一旦生效,却是持久的。

怎样纠正孩子的任性

目前,独生子女中任性的孩子不少,家长对这类孩子感到棘手,明知任性对孩子将来性格的发育没有好处,但不知道从何处着手去纠正。

仔细分析一下,一个孩子在家出现任性的机会比在托儿所及幼儿园多。例如一个孩子在家不吃蛋,到了幼儿园、托儿所就吃,这说明家长平时对孩子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方法,日久之后造成孩子任性的坏习惯。

怎样纠正孩子的任性呢?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坚决拒绝

不合理要求绝不能无原则地迁就,并且应该从小时候开始抓起。孩子往往见机行事,看到家长稍为让步,他就会采用各种方法(如哭、吵、闹、地上打滚等等)迫使家长来满足其要求。如果家长百依百顺,下次就“如法炮制,一定成功”;如果坚决拒绝,孩子也无可奈何。长此以往,小孩也就觉得无“利”可图,自动“收兵”了。

2.抓紧平时的教育

可以通过讲故事、看图书等方法,让他知道什么年龄应该做到哪些,还要讲清楚为什么,要使孩子养成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例如孩子在1岁以内家长抱着他上街是正常现象,但到2~3岁时仍然要抱着上街那就不应该了。此外,还可以结合浅而易懂的科学知识,让他知道为什么要改去一些不良的习惯。例如孩子有挑食的习惯,就要讲明身体的营养需要,挑食、偏食会造成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发育。孩子任性发作时与他讲道理是听不进去的,事情过后再讲道理,这时比较容易接受。

3.利用孩子的心理特点

婴儿期的孩子是以眼见为实的,即认为眼前看到的东西是存在的,拿走后看不到了,他就认为东西不存在了。例如婴儿看到一件玩具后想要,家长认为这种玩具很精巧容易损坏而不给他,双方发生“冲突”。在这种场合下家长如何处理呢?讲道理,他不懂,责打,也不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家长或别人将玩具拿走,不在他的视线之内。当时可能孩子还哭一下,但不久发现玩具不在了,他也不想要了。

4.家长之间的意见要一致

父、母亲之间的意见要一致,而且同祖父、祖母之间的意见也要一致,不让孩子有“空子”可钻,否则家长的正确意见就无法付诸实现。另外,父母的行为应该成为孩子的表率,孩子总喜欢模仿成人的行为。

5.不去理睬

对已经很任性的孩子,由于他掌握了父母会百依百顺的心理,如果这次偏偏不去理他,即使他哭吵得比平时更凶也不去理他,使他感到这样下去达不到目的,便会停止哭吵。父母坚持几次之后,他就会改正这种坏习惯。

已经相当任性的孩子,纠正起来要有一段过程,但只要坚持下去,必然会取得预期的成效。

棍棒教育有什么害处

家长们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对独生子女家长来说,尤其如此。但个别家长则信奉一句老话“棒头下面出孝子”或“棒头下面出龙凤”,因此棍棒教育在个别家长的心目中成了教育子女的一个法宝。

这些家长认为棍棒的皮肉疼痛会使孩子牢记不忘,迅速地改正缺点。但是事与愿违,棍棒教育非但收不到父母预期的效果,反而会给孩子带来下列不良的后果:

1.对家长产生抵触情绪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父母关怀、爱护他。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说的:“爱比维生素还要重要。”对孩子的爱和信任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它是儿童智力、情感、个性顺利发展的动力。孩子偶尔受到父母责打之后不久,他会忘记刚才发生的事情而仍旧亲着爸爸妈妈,这是日常生活常常遇到的例子。但是经常打骂使孩子的内心产生一种感觉,为什么我的遭遇和别的孩子不同?难道我是家庭中的多余者?久而久之,产生了抵触的情绪,认为反正我是家庭的多余者,造成父母与子女之间矛盾加深。当他还年幼无法与父母抵抗的时候,他能暂时忍受,一旦长大有了力气、足以与父母对抗时,就会导致家庭感情破裂。

2.心理的偏离

经常受到责打的孩子,他们的心情比较抑郁、沉默、畏惧、缩手缩脚、很少与别的小朋友交往,自卑心理突出。在他们的脸上很少见到欢乐的表情,甚至失去孩子应有的天真。

3.走向反面

为了摆脱家长的惩罚,孩子不得不违心地说假话。日久之后欺骗、吹牛成为他的绝技。即使在棍棒的压力下承认了错误,内心也有怨恨,把自己的委屈、怨恨在别处发泄。他可以虐待幼小的动物,例如弄死蚂蚁、肢解蛤蟆、吊死小猫;甚至模仿父母的“棍棒法”以暴力来制服比他年龄幼小的孩子,进入青少年期可能出现违反社会治安的行为。

孩子总是孩子,年幼不懂事,大人告诉他的不可能完全理解或执行。即使本身从实际经验中受到挫折或失败也不一定会从中吸取教训,而可能下次重蹈覆辙,更何况孩子有他的自尊心理。切忌成人化的教育、切忌棍棒教育。只有耐心地说理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父母应在孩子前建立怎样的威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将来的前途有着深远的影响。有的家长认为在孩子心目中建立了“绝对威信”后,教育孩子才方便,样样听“老子”的。因此有的家长为了建立威信而“不择手段”:

(1)通过严厉获得威信。摆出一副“老子”的架子,不分事情大小,孩子的一切行动都要家长同意才行,要求子女对家长绝对服从,不能说一个“不”字。有时家长明知自己有错误,也不承认,坚持下去。

(2)通过高压获得威信。“棒头下面出孝子”是理论根据,孩子一有错误就打。打得孩子服服帖帖,叫饶说“下次再不这样了”才罢休。

(3)以爱抚获得威信。对子女的要求百依百顺,对其错误行为采取姑息的态度,不予教育。平时随便许愿奖励,以取悦孩子。

以上三种威信都是假的威信。因为孩子恐惧、无力反抗或者为了达到某一目的,所以暂时地服从,但这种假威信对孩子的心理会起到深远的不良影响。时间一久,这种威信就要失效。

要树立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真正的威信,主要靠父母自身的示范形象,让孩子看得到,学得着。首先,家长要有自我修养。家长的行为是孩子的表率。俗语说:“有其父必有其子”,父亲出口骂人,孩子也骂人;母亲说谎,孩子也学样。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家长为了教育下一代,自己首先要克服某些缺点及不良习惯,不让孩子跟着学。其次,家长应该成为爱好学习的榜样。家长平时抓紧时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就能影响孩子也热爱学习,天天向上。很难设想家长不爱学习、天天吹牛扯皮、游手好闲,他们的孩子却会好好学习。

同类推荐
  • 中国养生汤膳精选

    中国养生汤膳精选

    本书从汤膳的养生保健作用入手,介绍了汤膳的分类与制作要求,汤膳的常用材料,及其原料加工、烹制、火候等,并提供保健汤膳、食疗汤膳方。
  • 小方药大健康

    小方药大健康

    早在几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重视养生之道了。后来,经过数代中医学家、养生学家的不断总结、补充和发展,形成了丰富的养生文化。在这悠久灿烂的养生文化中,名方的选用,无疑是中国养生文化苍穹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本书采撷古今养生名方中的精华,把老百姓熟知的或半熟知的中成药和该中成药主治的疾病都写进来,用最浪漫的笔触、最细腻的指导和建议,引出了养生名方的解析和使用指导建议。本书可作为健身养生读物,供广大普通读者阅读参考。
  • 爱上多“滋”多彩的食物

    爱上多“滋”多彩的食物

    本书将各种各样的食物分为红、绿、黄、橙、黑、白、紫,教你按照身体的所需,分门别类地享受美食。
  • 拔罐、刮痧、按摩全集

    拔罐、刮痧、按摩全集

    拔罐、刮痧、按摩是中医健身的集中重要实用疗法。它们不是人们想像的那样简单,因为人体的穴位有几百个,针灸、拔罐、刮痧和按摩的具体方法也有几百种,把握不好二者之一就会使疗效大打折扣,甚至会给自身或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 五谷杂粮养生经

    五谷杂粮养生经

    书中精选了多种科学营养的,并且色、香、味俱全的菜肴,让您每天吃到健康,为您及您家人的生活增添健康,远离疾病困扰。本书重在树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营养饮食观念,以此引导人们正确饮食、合理养身,为强健全民族贡献微薄之力。全书以观点新颖、知识面广、简单实用为特点,是一本看得懂、学得会、记得住、能养生的好书。
热门推荐
  • 府尊

    府尊

    横当世为绝巅,纵往来成唯一万年之后,大劫将起。诸天万界,六道神魔,谁能当世唯一?
  • 极品狂妃:邪尊只宠你

    极品狂妃:邪尊只宠你

    “六小姐,不好了,有个穿着一身黑衣,带着斗篷的男人闯进来了!”“碧柔呢?”“那妖人不知道使了什么法术,碧柔副队一看到他的脸就晕过去了!”某小姐扶额……“六小姐带着本尊的崽逍遥快活了五年,本尊是来讨回我的崽的。”某男见她的第一面,就厚脸皮的笑着对她说道。“来人,把这不要脸的臭男人给我轰出去!”而她却满脸暴怒的道。“娘子还是一如既往的辣,当真不愧是小辣椒啊。”继续恬不知廉耻的说着,他漂亮的嘴角继续扬起。“滚……”
  • 元始神魔

    元始神魔

    【不一样的玄幻】太元界域,万千天境;一方天境,一方世界。少年李轩,偶得一块神秘玉坠,从此携美共进,逍遥天下!炼元修道,踏平世间所有阻拦!诛仙嗜魔,只为那沉浸于血液里的仇恨!我要强大!我要复仇!杀出天境,荡平界域!我要夺回那属于我的一切!
  • 神魔虚像

    神魔虚像

    神魔虚于实的的碰撞,幻想能力的结合。这世间……谁主沉浮!
  • 岁华纪丽

    岁华纪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舞尽穹苍

    舞尽穹苍

    愿以一生护长安,为君舞尽世繁华。一代大帝为护万千位面,神魂具灭,后被诸方君王重铸本源,受万世轮回,待得最后一世……“我是霍浅,才不是什么万古大帝!”“命运安排,可不是我自己选择!”“我自己的路,便由我自己主宰!”“我管他苍穹大道如何!扯到我,便叫你虚无穷尽!”“可随我一同舞尽这世间繁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异世孤刀

    异世孤刀

    重生异世,是平淡一生,还是叱咤风云,只凭一颗坚强的心,无畏一切。“既然活着,那就活得精彩!”
  • 夜行记

    夜行记

    王小波早期小说创作的集中展示。小说在王小波笔下从经典小说家笔下的沉重文体羽化为一只翩翩蝴蝶。王小波笔下的古之今人,今之古人,大智大勇,痴迷憨呆,倾国倾城。《夜行记》一篇尽现作者非同常人的想象力,多处描写让人拍案叫绝。
  • 落上花开

    落上花开

    本是公主,千娇之躯,却无奈世事变化。一袭红衣,回头看去,却早已物是人非。
  • 丫头,守住

    丫头,守住

    她与他相遇在他们最美好的时刻,然而他却忘了相知相守;她与他结识在错误的时候,然而却在默默中奉行了相知相守的内容。再回首,六年光阴似箭,她与他已成陌路,却不知他在相知后,想相守。记忆中,携手翻飞流年,她与他并肩而立,只祈求那在世的莫失莫忘!相知相守,莫失莫忘,却又哪得如此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