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23700000025

第25章 堂堂正正煌煌宇宙——陆九渊之生死智(5)

又说:“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为何相距千里之遥、相隔千百年之后的“圣贤”都“本只一家”呢?为何“宇宙”与“己心”同呢?在象山先生看来,宇宙之本质是“生生之道”,人是宇宙所创生的精华,其心性之本亦是“生生”(仁)。从这一点而言,人之“心”与“宇宙”同。“大其心”者,亦即自反及扩充自身的精神世界,真正体会“生生”之“仁”充塞自我亦溢满天地,从而在具体的人生活动中显现“生生”之“仁”。于是,己之精神也就上达至宇宙,这岂非“与天地同”?既然与天地同,人又何有“死”?既然人们立志“要与天地同”,则在生活中又何不去做仁义礼智之事?可见,人们可以经由“大其心”而体会到生命的普遍性,显现生命的普遍性,由此来实现生命的永恒性,从而超越死亡。这就需要人们由内在心性的修养,通过“由生观死”,再到“由死观生”来获致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中国古代民间社会广泛进行的对天、地、君、亲、师的祭祀,从根本上说,就是通过一整套的礼仪,使“小我”之精神与祖先、圣贤、天地相沟通,获得“大我”式的存在。孤零零的生命,是“小我”的生命;只有上达之祖先,并进而与天、地、君、亲、师相系,才获得了“大我”的存在,才能最终超越死亡的限囿而实现永恒。这即是象山先生所讲的:“人须是闲时大纲思量:宇宙之间,如此广阔,吾身立于其中,须大做一个人。”《语录下》,《陆九渊集》卷三十五,第439页。“大做一个人”实则就是以己之“心”去上达宇宙之“心”。人之形体有限,人之寿命有时,可人之精神却可达于天地,与“天理”相合一,如此,必超越有限而实现无限。此时,人们行其所当行,为其所应为,无私无畏,直道而行,成为一个“大人”,并快乐无比:“大人之事,至公至正,至广大,至平直。剖蠡管之见,荡其私曲,则天自大,地自广,日月自昭明,人之生也本直,岂不快哉!岂不乐哉!”《与包敏道》,《陆九渊集》卷十四,第183页。象山先生认为,要真正使自我与天同而超越死亡,一者必去“吾心之害”,其云:“夫所以害吾心者何也?欲也。欲之多,则心之存者必寡,欲之寡,则心之存者必多。故君子不患夫心之不存,而患夫欲之不寡,欲去则心自存矣。然则所以保吾心之良者,岂不在于去吾心之害乎?”《养心莫善于寡欲》,《陆九渊集》卷三十二,第380页。人们若溺于感性生活之所获之享乐,必不能去沟通人我、物我、宇宙与我,必无法领会生命存在的普遍性,如此,将无法获得生命的永恒,更不能超越死亡。二者必须从“俗见俗习”中超拔出来。“俗见”,是世间错误的看法;“俗习”,是世间沿袭下来的不良做法。在象山先生看来,人们若沉溺在“俗见俗习”之中,是难以体会“宇宙无非至理,圣贤与我同类”的道理,也难以使自我之“本心”上而与“天理”合一,下而在人伦日用间发显,如此,必不能跃出“小我”之局限性,获得“大我”之存在,亦即“舞蹈乎康庄,翱翔乎青冥”,岂不乐哉!岂不快哉!岂不伟哉!对陆象山生死智慧之现代沉思首先,我们对象山先生的人生观进行一番现代深思。象山之学直承儒学中孟子一系,以直指本心、明心见性、心即理的“易简工夫”独树一帜,创建了与程朱理学相鼎立的心学。其有关人生的学说,要在让人把世俗的人生追求置于求“天爵”的人生价值和“做人”的人生理想统帅之下,并把人生境界极高的“大人”树为人生终极的理想,整个学说的核心在发明本心之善,提升生存的境界。在现代工商社会名利之求泛滥成灾的今日,象山先生的人生精神及人生的践履还有可资借鉴的地方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第一,现代经济的发展,以创造和获取利润为核心与基础,整个社会的生产、销售、消费领域无不弥漫着金钱至上的气息。当然,市场经济的存在及发展,的确离不开这些经济的杠杆,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也需要它们为动力机制。但是我们也应该从象山先生的人生学说中悟解到,日常的经济活动与人生的领域既有密切的关系,又有许多不同的面向。

如果说,人生命的延续主要靠生活资料的供给和消费,人生活的丰富主要取决于物质财富占有的多少,那么,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获取却主要取决于精神境界的高低。如上所述,象山先生的人生学说,并非不承认世俗的生存欲望,但认为这些绝不能成为人生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在他看来,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价值不在求名求利求贵,而在“堂堂做个人”;人生最高的理想,也不是成为大富大贵之人,而是在人生境界上成为“大人”。他说:“上是天,下是地,人居其间。须是做个人,方不枉。”《语录》,卷三十五。“做人”看似非常容易,天下众生不皆是“人”么?可实质上却不那么简单。在象山先生的人生学说中,天地生人,是先验地贯之以性善的,人之本质就在其道德的心性。所以,要“做人”,还要堂堂正正做个“人”,就必须充分地自明本心之善,并自觉地使这种善性显现于日常之思听言动中,如此当然不容易。象山先生云:“人要有大志。常人汩没于声色富贵间,良心善性都蒙蔽了,今人如何便解有志,须先有智识始得。”(同上)所谓“人要有大志”,就是要人们把生活的欲求与人生的价值区分开来,当今社会,许许多多的人,正是把生活欲求与人生价值混而同之,于是便“汩没于声色富贵间”,求钱不厌其多,求权唯恐不大,把金钱权势的获取移易为人生最大价值最高理想的实现。孰不知当一个人汩没于声色与富贵时,其善性良知便越来越受到蒙蔽和伤害。现代社会许多的经济犯罪刑事犯罪不就是“汩没”于钱权而造成的吗?所以,象山先生的人生学说对今日之较普遍的“金钱至上”的人生观不啻是一种理性的矫正,是给许多沉迷在肉欲漩涡中不可自拔者的一剂良药。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人生天地间,成为万物之灵长,就必须负起“人”的责任,要有“人”之思、“人”之行。故而人生最大的价值绝不在金钱的获取和肉欲的满足,而在为“人”、做“人”,在现实生活中则表现为责任、关爱、诚信等。一个现代人,当然要为生存和生活而去谋取金钱、物质,但同时,我们绝不可把人生的价值和理想置于这种低层次的需求上,而应该以“堂堂地做个人”为最大的人生理想,从而在自我的生存与生活的过程中具备正确的目标、规范,应该说这是现代人获致真正的人生幸福的基础。第二,既然人生最高的理想在“堂堂地做个人”,那么,此“人”究竟是怎样的“人”呢?在象山先生的人生学说中,“人”可分为多种:一类是所谓“愚不肖者”,即“惟声色、臭味、富贵、利达之求而不知为学者。”《与胡达材(二)》,卷四。此“学”不是现今所指的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是指学以为人的道理。“愚不肖者”只顾眼前之利盖的获取,只求肉欲之最大的满足,他们“居茅茨则慕栋宇,衣敝衣而慕华好,食粗粝而慕甘肥。”《语录上》,卷三十四。这种人为什么有无穷无尽的欲望而沦为“愚不肖者”呢?

关键在于他们“狙于习俗,蔽于闻见,以陷于恶而失于本心”。《与黄日新》,卷三。是世俗的风气使然,是遍于社会各个方面的误导使然,他们失去了人之本然的善性,并且惘然不知:“志销气腐,无豪杰特立之操,波流之所荡激,终沦胥而不能自振,尚何望其能轩轾于人哉?”《续书何始于汉》,卷三十二。象山先生此语的确一针见血,越八百余年我们仍然感觉到其有着不可磨灭的穿透力和震撼力。第二类人可称为“贤者”:“乖争、陵犯、污秽、陂邪之行,常情之所羞所恶者,乃或纵情甘心而为之,此所谓行之不肖者也。于此有所不敢为,有所不忍为,有所不肯为,而每求其是者、正者、善者而为之,虽未能必是、必正、必善,而其志则然,日履之间,盖与向所谓不肖者背而驰也,是亦可谓行之贤者也。”《与包详道》,卷六。

“贤者”与“不肖者”最大的不同在于,贤者有向善之心和向善的行为。一个人不可能立即就达到完完全全的良心良知的显现,只要做到坏事“不敢为”,恶事“不忍为”,邪事“不肯为”,就是一个高于“不肖者”的“贤者”了。虽然“贤者”在人格境界上已大大高于“愚不肖者”,但在象山先生的人生学说中,其仍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所蒙蔽,有所移夺,有所陷溺,则此心为之不灵,此理为之不明,是谓不得其正,其见乃邪见,其说乃邪说……溺于声色货利,狃于谲诈奸宄,牿于末节细行,流于高论浮说,其智愚贤不肖,固有间矣,若是心之未得其正,蔽于其私,而使此道之不明,则其为病一也。”《与李宰(二)》,卷十一。“愚不肖者”主要沉溺于声色货利而不知本心之善,“贤者”虽不至于被肉欲所桎梏,但却惑于错误的观点与学说,此“心”仍为不明。所以,“贤者”亦非理想的人生境界,在象山先生的人生学说中,唯有“大人”,才是其推崇的最高人生境界的存在。有学者用“超人”来阐释象山先生倡导的“大人”,这极易引出误解郭名家顾春著《陆九渊教育思想研究》,郭名家、顾春著,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63页。。因为,象山先生继承儒学之传统,提倡的“大人”,既不指钱多权高势大者,亦不指身怀绝技,健壮如牛者,更不指有特殊神通、超越凡俗者。

“大人”仍是个平常人,他要吃要睡要游乐,他有父老乡亲朋友师长,甚至也要求取功名利禄。但是,“大人”之为“大人”,不在于他能超凡脱俗,而在于其境界大大地高于凡俗之人。他不仅自明本心之善,还在日常生活中完完全全地体现出这种善。平常人吃喝拉撒,想的是如何取得更好的吃更好的穿更好的玩;而“大人”也要吃喝,但其孜孜以求的却是道德心性的修养,其与亲朋好友相处相交,处处遵循本心之善体现出的道德准则,而求取功名利禄则皆为增进天下苍生之福祉。可见,象山先生所谓之“大人”,完全是一种人生的境界,而非是什么“超人”。现实中的人皆必不可免的要谋生,为此就必须要去取利。象山先生认为,取“利”有二途:一为孜孜求利,唯利是图,是为“小人”;另一则为以“义”制“利”,“利”字当头先思“义”,是为“君子”。“大人”也是“人”,故亦不免于考虑“利”,但其取“利”非为满足个人之私欲,而是为社会、为天下苍生谋取其“利”。要在现实生活中做这种事,就必须在人生境界上达到极高的层次,其关键就在于,将自我之本心与天地宇宙之精神相沟通相融汇相合一,意识到人心所具之“理”(道德)实乃天所赋予,故此“我”在社会行仁义道德之事乃是天地所“命”,乃是天理之表现。如此便没有了“小我”,便没有了“私心”,便不会有孜孜取私利的思念及行为。象山先生说:“义理之在人心,实天之所与,而不可泯灭焉者也。”《思则得之》,卷三十二。“义理所在,人心固然,纵有蒙蔽移夺,岂能终泯,患人之不能反求深思耳。此心苟存,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也;处贫贱、富贵、死生、祸福一也。”《邓文范求言往中都》,卷二十。象山先生的人生论首先能给现代人一种督促,那就是:人生在世,就要活得像个“人”,就要努力做一个“人”。不要自沉沦于“愚不肖者”,亦不要自甘于当一个“贤者”,而应该努力去做一个“堂堂的人”,一个立于宇宙间与天地万物同流的“大人”。象山先生的人生论又可给现代人一种自信,那就是:人皆可以做一个“人”,还能做一个“大人”。因为人是天地精华之凝聚,天理人心同而为一,所以,是“人”就要皆为“善”,表现于人生活动中亦必循善。人人自善又善他,这个社会必成人间天堂。象山先生的人生论还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动力,它能促使那些私欲熏天、金钱至上、无所不为者猛醒,也能让忙碌于日常生活的现代人注意到正确的人生价值、人生理想和人生境界的确定,并因此在生活中达到一个崭新的层面。唯如此,现代人才能获得人生真正的顺畅和幸福。其次,我们进一步对象山先生的死亡智慧做一些现代的思考。儒家生死哲学最大特色之一,亦是象山先生生死哲学的核心观念之一,即是所谓“大其心”。当人们于人生奋斗过程时,当人们面对生死攸关时,时时反省其内在之道德心,扩充己之精神以与宇宙精神相系相通,从而使己之小我生命与宇宙大生命合而为一,这样就获得了生命的不朽。象山先生超越死亡之方法,亦构成儒家生死哲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分言之,有三大步骤:一要求人们除去私利,从而消解“人己之别”;二是摒弃物欲,从而消解“物我之分”;三则“大其心”,从而消解“人天之隔”。个我之身体会朽,个我之生命易逝。但是,由人心之灵觉感通,使己与“天道”合一,这就从感性的、个我的生活进入到理性的、大我的生命,从而获得了人生的普遍性,如此,便实现了精神生命之不朽与永恒。象山先生之能达到临终前的心地坦荡,在死神面前道出“亦自然”这样平静的话;历史上的先贤先哲之能慷慨赴死、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其实践的正是其生死价值论及超越死亡之方法与途径。现代人在解决生死问题时,尤其是面对生死攸关时,可以从中获得许多有益的生死智慧。

同类推荐
  • 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工会建家工作指南

    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工会建家工作指南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政治正当性

    政治正当性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承担的重大研究项目“中西思想史视野中的政治正当性”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本书作者都是研究中国与西方思想史、政治哲学的专家学者。当他们从古今中西各自的专业视角研究了政治正当性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的理论形态和话语方式之后,发现即使在不同的文明模式和现代性轴线上,不同形态的政治正当性依然面临着共同的问题意识和时代困境。遂围坐在一起,以自由讨论的方式进行了一场关于政治正当性的古今中西对话。
  • 欧盟东扩视野下中东欧少数民族保护问题研究

    欧盟东扩视野下中东欧少数民族保护问题研究

    本书以欧盟东扩为背景,对欧盟东扩前后中东欧国国家在少数民族保护方面的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其进步与存在的问题看欧盟东扩对中东欧少数民族保护发挥的作用和局限性,以及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 中国舆情报告(2013-2014)

    中国舆情报告(2013-2014)

    本书综合权威机构、专家、媒体的前沿观察和深度解析,并及时提供解决问题的典型案例,用老百姓关注的视角全方位解读当下热点问题。全书分为时代大舆情、改革大舆情、网络大舆情、社会大舆情、政务舆情年度大回顾五个部分。
  • 从林肯到奥巴马时代

    从林肯到奥巴马时代

    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和2009年美国总统就职典礼注定要以一种格外醒目的方式永远地载入美国史册,因为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总统选举的结果最终圆了美国数千年黑人为之憧憬、为之奋斗了200多年的梦想。
热门推荐
  • 仙魔风云录

    仙魔风云录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百余年前,爆发的仙魔大战,使得生灵涂炭,尸横遍野,无尽的忧伤笼罩在神州大陆之上,千里疆土再无鸡鸣,累累孤坟声声哀啼。大战过后的神州大陆,已然被魔族屠杀的十室九空,在几十年里神州大陆都没有恢复生机,田园里到处杂草丛生,房屋也因为无人居住的原因,变得破烂不堪。百余年的过去,神州大陆慢慢的开始了恢复。然而山雨欲来风满楼,长久以来这修真界那里又有安宁可言。
  • 龙魂之序

    龙魂之序

    生活让他成为了一个独行者这注定了一段辉煌可谁知道……
  • 是谁诱惑了谁

    是谁诱惑了谁

    一个幻化成人形的小男孩又怎样?她这样天天抱着他睡于理不合啊,难道她都不懂什么是“男女授受不亲”吗?还口口声声说他现在想做坏事也不可能!实在是服了她了,没有一点身为女子的自觉也就罢了,怎么还一点羞耻心都没有?哼哼,等他功力恢复了,定要她好看!
  • 风起时又见江湖

    风起时又见江湖

    江湖飘摇,仗剑在手便能快意恩仇。庙堂动荡,权利更迭恰如过眼云烟。江湖是人,人是江湖。一切尽在风起时。。。
  • 中国的佛教

    中国的佛教

    佛教创立者释迦牟尼姓乔答摩,名悉达多,大约诞生于公元前565年,逝世于公元前485年,活了80岁,与我国春秋时代的孔于是同时代人。在他“觉悟”之后,被尊称为佛陀,意为“觉悟者”。释迦牟尼也是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这是因为他出身于释迦族的缘故。
  • 勿惹腹黑女王

    勿惹腹黑女王

    NO,NO,NO,她沐依璃可不是那种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公主,从小就被爹地的爹地无情的送到英国,那该死的哥哥也不为她求情,笑个毛线,哈哈,这么多年,虽说每年都飞过来看我,但看本公主这次华丽丽的回归,嘿嘿,接招吧,沐以澈。[勿惹腹黑女王]
  • 梦回清朝

    梦回清朝

    一个非常普通的开始,一个俗套的转生,他来到了那个曾经的历史,康熙,熟悉而又陌生的年代。他该如何自处哪?这是一个故事,却紧随着历史的脚步。但它仍然只是段故事。——施羽:“无毒不丈夫,量小非君子。”——望着滔滔洪水,施羽心中默然:“我只是为了生存,你们不要怪我。”——“懂了——就好。原来羽儿已经长大了,终是为父疏忽了啊……有一点你要记住,你是我——扬州知府施洋的儿子,一个从四品汉官的儿子,我们容不得一点疏忽,朝廷容不得一点疏忽,你——要记住!”……………………………………………………群1:35791710……………………………………………………好书推荐:历史类,大汉帝国雄风录,书号:93156,作者:燕小七历史类,高太尉新传,书号:95173,作者:府天玄幻类,超级骷髅兵,书号:93706,作者:情终流水
  • 学校210

    学校210

    烂漫少女在210教室发生的事,楠智恩!支持
  • 剑之天涯

    剑之天涯

    在这里以剑为王,以法术为辅,杀出全盛的仙侠世界。巨大生灵单手遮天,天仙单手毁天灭地!我欲修仙谁与争锋!我望未来,一片混沌!我望过去一片虚无!只为那无尽轮回!愿赌一世!一个来自地球的少年背负起修仙的大任!只为了那最后的强大生灵一斗!······各位书友们,因为学习关系,本小说只在周末三天更新!谢谢大家支持!
  • 异能未来

    异能未来

    在一个异能横行的世界,看主角如何横行异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