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09300000023

第23章 社会意象的营造

社会意象即事象。营造事象,就需要叙事,就需要借助在传统诗学中与“比兴”手法相对的“赋”的手法。“比兴”就是拟物,就是营造自然意象。“赋”就是直陈其事,就是叙事。所谓“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物尽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叙物”即“叙事”。叙事可以是客观地叙述故事,叙事本身就是目的;也可以是借叙事以抒怀,其所叙之事,只是作为寄意之象。例如,作为叙事的一种,“史诗”偏重于客观地叙述历史,“咏史诗”却只是将所咏之史作为事象,另寓情思。

社会意象和自然意象,在诗中的作用大致相同。人造之物作为诗的意象,与自然之物作为诗的意象,在诗人的感觉中,是没有多大区别的。试想,诗家咏物,咏自然之梅与咏人造之剑有什么不同?咏人工建造的亭台楼阁,与人虚构的天上宫阙,与大自然幻化的海市蜃楼,又有多少不同?甚至“人创造”的故事,与“大自然创造”的故事,作为诗的意象,其区别也是有限的。例如,唐人钱珝笔下的《未展芭蕉》:“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这就是大自然创造的一个故事。我们却不难把它改成一篇人类创造的故事,只要把“主人公”未展芭蕉,改成一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少女就行了,“东风”就是那重色思倾国的汉皇,一切现成。

事物意象的营造

社会事物包括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科技、艺术、宗教、民俗、灾难、战争、体育等。其中每一项又可细分,如“生活”可分为饮食、婚恋、服饰、居住、旅行等,“艺术”可分为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文学等。诗人可以将这些事物作为意象运用于诗中,以寄托情怀。

低沉的长号,催动野谷和鸣

煨桑的香烟,招来一群苍鹰

静静地等待着,要扑上去吞噬

任剖尸人口衔腰刀

在羽毛上抹血,也不飞不惊

没有捶胸顿足的哭号

也不见对死亡的悚惧

鼓角声中喃喃地祷祝

仿佛是送亲友骑神鹰遨游

去采摘星斗,收获阳光,放牧白云

风萧萧,添几分壮烈

幡猎猎,飘缕缕肃穆

转经筒旋转的轨迹

划出生死界线的圆

多么坦荡、豁达的民族

不留遗骸,不塑雕像在人间

岩石般地来自大地

阳光似地去之空间

让人生的季节交替

任生死的花朵枯荣

从这块净地交出自己

从这月台上送别

坦然地走完各自的旅程

——白渔《天葬台》

这是以天葬这一民俗作为事象入诗。天葬,系我国藏族地区的丧葬习俗:人死后,遗体被送到天葬场,由天葬师将其割碎,投喂鹰、雕等飞禽,以期亡灵随之升天。诗人的动机,也许在于通过这奇异的葬仪,展示一个为虔诚的宗教信仰所浸透的民族,其开朗、旷达的性格,和迥然出尘的精神世界。而对于“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外界世俗社会,这雪域高原上的天葬情景,却无异于一个别有意谓的事象,会让我等尘俗之辈从中得到许多启迪。

人类依然好斗/当毒蛇猛兽海怪山魈甘拜下风/纷纷躲进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当百兽之王告别山林献媚人间/沦落为马戏团的小丑/茫然四顾/在古罗马斗技场的废墟上/孤独的人类/便只能以自己为对手

胸腔里奔腾着兽性的血/掌心里攥着莫名的仇/同类相残其乐无穷啊/如果没有机会亲赴沙场制敌于死命/或运筹帷幄/于股掌之间玩弄阴谋/百无聊赖的人们为之亢奋的/莫过于围观一场流氓斗殴

咫尺拳坛上/看拳王一身蛮勇两目凶光啸傲群雄/那真是过瘾啊/便是他手下败将皮开肉绽/在最后一秒钟爬起来作困兽之斗/也能煽起全场观众恶毒的热情/联想到情敌政敌同行冤家不共戴天/而狂呼加油加油

人心啊竟是如此丑陋/此刻夜莺之歌天鹅之舞都已黯然失色/神父的教诲天使的劝谕也置之脑后/全世界的绅士淑女名门政要三教九流/蜂拥赛场或一齐打开电视机/兴致勃勃地看这个文明社会/设置万金巨奖/甚至天网恢恢的法律也网开一面/声明致残致死决不追究/怂恿两个职业或业余的亡命之徒/赤膊上阵/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野蛮决斗

拳击是现代人热衷的野蛮运动,与人类文明的进程背道而驰,却堂而皇之地忝列奥运项目。拙作《拳击》以这一充满荒诞色彩的事物为意象,意在借题发挥,抨击人与人之间的无休止的斗争和倾轧,尤其是中国人的“窝里斗”,谴责人心的险恶,呼唤人类之爱。

人物意象的营造

作为意象入诗的人物,包括各种职业、各种性格的人物,现实人物、历史人物和虚构的人物。人物作为意象入诗,也在于抒发诗家情怀。

张乔就以累经沙场九死一生的退伍老兵的凄凉晚景,寄寓无尽的家国和人生之慨:

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

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唐]张乔《河湟旧卒》

柳宗元政治失意贬逐南国,其一腔愤懑,则隐约透漏于渔家仙人般的孤高自在的意象中: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唐]柳宗元《渔翁》

秦韬玉以待字闺中的平民女儿自喻,抒发一介寒士怀才不遇、久居人下为人驱使的哀怨和不平: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唐]秦韬玉《贫女》

在这几首人物诗中,《河湟旧卒》境界廓大,“独吹边曲向残阳”的意象况味无穷,《渔翁》略次之,而《贫女》境界格局较小,“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意象寓意明确。前者是象征性意象(征象),后者是比喻性意象(喻象)。两者相比,象征性意象更为诗家所推重。尽管比喻性意象亦不乏佳作。如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通过对新媳妇见公婆之前的惶惑不安的情状的描写,含蓄地表达自己临近科考的紧张心理,和希望得到举荐的急切愿望。曾任水部员外郎,世称张水部的张籍旋即有诗《酬朱庆馀》:“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以采菱姑娘秀外慧中歌喉出众,鼓励他应有信心。两首诗一问一答,在诗史上传为佳话。

那时间——

她拿棍子赶着小伙子走,

背过脸,

骂着她家大丫头:

“哪有女娃招后生?

十七大八不知羞……”

昨晚上——

她拿筷子戳着三闺女的头,

嘱咐着:

“抹抹嘴儿还不赶快走!

省得他,

在咱家门口儿干咳嗽……”

——张志民《倔老婆子》

新诗中,张志民(1926~1998)笔下这位农家妇女,她对先后两个恋爱中的女儿的一以贯之的训斥口吻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诗人意在通过这一人物意象,折射出时代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

表妹们总是很温柔很美丽的

穿月荷色布衫平底鞋梳好看的发式

表妹们月光一样走路

亲切得没有一点声音

表妹们最流行的装饰是线装书

古典诗和一枝腊梅花

天气暖和的时候

表妹们普遍瘦弱

表妹们走亲戚都有一种

寄人篱下的感觉

看见黑蝴蝶飞出小巧的檀香扇

表妹们要流好多好咸涩的泪水

心晴朗时表妹们很含蓄

表妹们笑不露齿

表妹们的偶像通常叫表哥

表哥在结尾一般都出家了或者

爱上另一个少女

使表妹们总要在最后的特写镜头里

大口大口往绣满情诗的素绢上

平平仄仄地呕一枚枚芳心……

很久很久以来,中国的表妹们

就是这样落寞地生长和凋谢

——詹永祥《表妹们》

表妹们的模特是《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林妹妹吧。林妹妹穿戴雅致,梳好看的发式,为悦己者容。捧一卷线装书是《西厢记》吗?林妹妹为莺莺的故事叹息。天生爱诗,偏好弄梅,怜香惜玉,多愁善感,林妹妹是病美人。蝴蝶自然是梁祝所化。要得俏,一身皂,黑蝴蝶是蝶中最俏者,是理想爱情的象征,可惜扑不到。林妹妹预感到红颜命薄故而潸然泪下。果然,林妹妹最后呕心沥血焚诗而终,使其悲剧人生出现一个凄恻动人的高潮。在诗人看来,林妹妹的爱情悲剧、命运悲剧不是个别的偶然的事件,而是旧时中国女性的共同悲剧,所以诗题作“表妹们”,强调这个复数。诗句天籁流啭、柔媚从容,诉说千百年来封建礼教禁锢下的中国女性(以及男性,不然,表哥为什么出家呢)的忧伤哀怨,显得十分得体。而从纯技术的角度看,“表妹们”作为一个社会意象,人物意象,它在诗中与一个自然意象,如一枝病梅、一只孤鹭的作用大致相当。

天地是牢,日月如囚。

那个老狱卒说:我可以给你饭吃,

但我不能给你自由。

半个世纪黑也幽幽白也幽幽,

原来那“国”字

是王者之口——

金口玉牙威威然堂堂然疏而不漏,

是龙你盘着,盘得风凄血冷,

是虎你卧着,卧得皮老骨瘦。

风流倜傥的少将军,

转眼苍苍白了头……

终生幽之辱之而不杀之,

这东方式的虐杀专嚼好男儿的骨肉。

叫你天天滴血,

而无处喊冤,而无处呼痛,

无处用自己的手掷自己的头,

击穿三千铁栏,

砸碎王者的丑陋!

最可悲英雄难以英雄,

五尺宝剑嘶鸣,却不能自救。

一个人的命运,一个种族的命运,

必须依赖另一个人

活着或死去才能

结尾或开头!

这深刻的悲剧,该使我们

每一个心头流血,

每一根手指哭泣……

敲敲我们的额头,

敲敲我们的骨头,

为什么人的声音每每刚一出口,

便见血封喉?

牢是自身为牢,

囚是自身为囚。

——少帅老矣,尚能饭否?

身前一柄佩剑身后五百佛经,

谁能把世界拯救?

老人透澈如风站在众生之上,

他说:莫谈尘事。

这是王鸣久(1953~)笔下的《张学良·中国老人》。张学良这位特定的历史人物,一旦作为意象入诗,其寓意就超越了特定的历史环境,而具有普遍性了。不同的读者,以不同的地位、不同的心境读去,自会读出不同的意味。

场面和情节意象的营造

叙事诗自不必说,抒情诗有时也需要有一个故事情节,至少是一个生活场面。场面是情节的基本单位,是某一时空中人物活动构成的生活画面。如果情节是一册连环画,场面则是其中的一页。场面和情节在诗中的作用也相当于意象,在于使诗的情思有所寄托,并使其艺术表现多姿多彩,曲尽其妙,避免构思的趋近趋同。试看我们熟悉的一些唐诗名篇: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渭城客舍举酒,友人出关而去;轻舟顺江而下,逐客意外归来;人面桃花有约,奈何人非物是;欲寻酒家买醉,行人请示牧童……在这类抒情诗里,作为叙事成分的场面,是诗人情思的不可或缺的载体,也是诗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七事变后第二年,田间(1916~1985)鼓动人民奋起抗日救亡的墙头诗《假如我们不去打仗》,其中也有一个场面,一个让国人触目惊心,让国人无法忍辱偷生的场面,一个使诗获得感人的艺术力量而有别于标语口号的场面:

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说:

“看,

这是奴隶!”

50年代一枝独秀的闻捷(1923~1971)爱情诗,其《吐鲁番情歌》一组中,几乎每一首都有一个优美的情节,从而洋溢出动人的民族风情和乐观向上的时代精神。试看这首《种瓜姑娘》:

东湖瓜田百里长,/东湖瓜名扬全疆,/那里有个种瓜的姑娘,/姑娘的名字比瓜香。//枣尔汗眼珠像黑瓜籽,/枣尔汗脸蛋像红瓜瓤,/两根辫子长又长,/好像瓜蔓蔓拖地上。//年轻人走过她瓜田,/都央求她摘个瓜尝尝,/瓜子吐在手心上,/带回家种在心坎上……

某年某月,我有机会下渝州、过三峡,横穿中国。航程中,邂逅一缕缠绵。改《诗经·郑风》之《有女同车》旧题,作《有女同舟》:

是曾照过文君、昭君的那弯月吗/你的名字就是一首诗/月华穿过千年古意/忽又镀亮我金秋的梦旅

在甲板上,我猜你的身分/影星、模特儿、导游小姐/你都摇头/那你是从江心跃出的美人鱼吗/你笑了,对我吐露了你的秘密/包括芳龄和初恋的失意/感伤时你含泪的眼睛勇敢地/望着我,一个天涯浪子/也失态地对视着,半小时前/还素不相识的南国少女

江岸,延绵百里的奇峰绝壁/偶尔点缀着岩羊、农舍/云雾间的传说/总显得苍老而迷离

你说,我们唱歌好吗/于是你抱来厚厚的南国歌谣/一页一页,在船舱/让我沉醉于不知何方仙乡软语/多好哇,这只有一个听众的/独唱音乐会,多好哇/这峡江之行,一个凄美的逃逸/临别,你留下电话号码/提醒我,不要让一个女孩儿/消失在她那座多雾的城市

当船儿抵达终点码头/无奈的航程便化作一支旋律/那旋律憔悴在秋风中/是如此的娇弱无助/她自己还需要有人搀扶呢/人间的忧伤,她如何搀得起

其中的情节基本上是原原本本地取自生活,不曾作什么虚构,作者只是在叙述一个故事。诗成之后,我自己都为之惊讶,诗原来还可以有如此作法!待回到我习惯的作法,滤除原生态的生活情节,借助喻象,又得小诗一首,曰《凉州词》:

我那一首

平平仄仄的凉州词

填不进

你天籁般的小夜曲

九月

渐行渐远

江风

无怨无题

凤尾竹扫落

昨夜星辰

我沉重的韵脚依旧

跨不出唐人故居

清人吴乔有一段名言,说“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形质尽变。”其实,酒也有不同的酿造方法,饭不变米形,酒也未必形质尽变。酒有米酒和白酒之分,诗有叙事诗和抒情诗之分。保留着米形,即保留着原样的生活场景和情节的,是米酒,是叙事诗;形质尽变的,是经过蒸馏,去除了米糟的白酒,去除了叙事成分的抒情诗。

场面、情节入诗,对于避免构思雷同,成就一首诗的独特审美价值,也是行之有效的。如果说《凉州词》的“词”、“曲”之喻可能与他人撞车,前方既可能有车挡道,后面也可能有车袭来,《有女同舟》的情节化则使之很难与人不约而同,挤到一条窄道上。

在另外一些时候,诗中的场面、情节可能不是从现实生活中采撷来的,而是虚构的,幻想的,只存在于虚拟世界、梦幻世界,只存在于与实数世界相对的虚数世界,与现实世界相对的影子世界。如晋人郭璞《游仙诗》(其二):

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

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

借问此何谁?云是鬼谷子。

翘迹企颍阳,临河思洗耳。

阊阖西南来,潜波涣鳞起。

灵妃顾我笑,粲然启玉齿。

蹇修时不存,要之将谁使?

借仙界漫游餐霞饮露的瑰丽情节,表达蔑视权贵、绝意仕进、不屑于尘世功名利禄的超然与愤激情怀,虚拟的游仙情节成了诗人怀抱的极好寓所。

穆旦(1918~1977)的《神的变形》则可作为新诗运用虚拟情节的一个范例。类似于诗人40年代的名作《森林之魅》和50年代的名作《葬歌》,它以戏剧化手法,虚拟了四个角色:“神”、“魔”、“人”和“权力”。通过这四个角色的对话,明确地表达着一个对于今天的读者已不陌生,而在现代迷信的香火正旺的文革后期,则显得世人皆醉斯人独醒的石破天惊的主题:权力使神腐败,绝对的权力使神绝对腐败,神的腐败使神的统治失去了合法性,使得魔有机会和可能窥探神器,而魔掌握了神器之后难免又重蹈神的覆辙……诗中表达着忧国忧民的无限悲慨,表达着对人性的弱点,包括权力欲、独裁欲的透辟了解、无情鞭挞,和对于人类命运的深切忧思。此诗写于文革闹剧闭幕的1976年,也是诗人去世的前一年,也许几个月。“其鸣也哀”、“其言也善”的诗歌语言表达也一洗玄奥之风,给人以平淡、隽永,一派返朴归真、清纯如水而波澜不惊的感觉:

浩浩荡荡,我掌握历史的方向,

有始有终,我推动着巨轮前行;

我驱走了魔,世间全由我主宰,

人们天天到我的教堂来致敬。

我的真言已经化入日常生活,

我记得它曾引起多大的热情。

我不知度过多少胜利的时光,

可是如今,我的体系像有了病。

权力

我是病因。你对我的无限要求

就使你的全身生出无限的腐锈。

你贪得无厌,以为这样最安全,

却被我腐蚀得一天天更保守。

你原来是从无到有,力大无穷,

一天天的礼赞已经把你催眠。

岂不知那都是我给你的报酬?

面对你的任性,人心日渐变冷,

在那心窝里有了另一个要求。

那是要求我。我在人心里滋长,

重新树立了和你崭新的对抗,

而且把正义,诚实,公正和热血

都从你那里拿出来做我的营养。

你击败的是什么?熄灭的火炬!

可是新燃的火炬握在我手上。

虽然我还受着你权威的压制,

但我已在你全身开辟了战场。

决斗吧,就要来了决斗的时刻,

万众将推我继承历史的方向。

呵,魔鬼,魔鬼,多丑陋的名称!

可是看吧,等我从地下升到天堂!

神在发出号召,让我们击败魔,

魔发出号召,让我们击败神妡;

我们既厌恶了神,也不信任魔,

我们该首先击败无限的权力!

这神魔之争在我们头上进行,

我们已经旁观了多少个世纪!

不,不是旁观,而是被迫卷进来,

怀着热望,像为了自身的利益。

打倒一阵,欢呼一阵,失望无穷,

总是绝对的权力得到了胜利!

神和魔都要绝对地统治世界,

而且都会把自己装扮得美丽。

心呵,心呵,你是这样容易受骗,

但现在,我们已看到一个真理。

人呵,别顾你的真理,别犹疑!

只要看你们现在受谁的束缚!

我是在你们心里生长和培育,

我的形象可以任由你们塑造。

只要推翻了神的统治,请看吧:

我们之间的关系将异常谐和。

我是代表未来和你们的理想,

难道你们甘心忍受神的压迫?

对,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谁推翻了神,谁就进入天堂。

权力

而我,不见的幽灵,躲在他身后,

不管是神,是魔,是人,登上宝座,

我有各种幻术超过他的誓言,

以我的腐蚀剂伸入各个角落;

不管原来是多么美丽的形象,

最后……人已多少次体会了那苦果。

同类推荐
  • 随园诗话(第三卷)

    随园诗话(第三卷)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本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 诗歌读本:32首诗

    诗歌读本:32首诗

    这本书是两个人合作的产物。我是一个懒散的人,写完后就往往不去管它了。我常说:诗歌一旦写出,就与作者没有关系,诗歌有自己的命运。确实,我一些诗歌的命运经常让我惊讶。比如为5·12大地震所写的《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患上了抑郁症》,由于新华社、《印度教徒报》的报道,一周之内竟传遍全世界。而且报道的标题本身也像一首沉痛的诗,新华社是“借助诗歌的力量,我们获得了坚强”,《印度教徒报》是“中国人借助诗歌克服悲伤”;还比如《流水》,曾引起轩然大波,在网上几天仅天涯社区点击率就高达二十多万,成为天涯社区一周冠军,随后被广为转贴,中国移动也将之制作为专门的手机短信供下载转发,关于它的评论也数不胜数。
  • 七个才子六个癫

    七个才子六个癫

    《七个才子六个癫》是一部中国古代才子(主要是明清两代)的趣闻故事集。材料选自古代丰富的笔记小品、笔记小说、联话与诗词故事及有关的人物传记、民间传说,并用流畅生动的白话文改写而成;一小部分作品为了保存原作中的韵味,使用半文半白的文体。全书分四章:睿智、谐谑、讥讽、什锦,共250余篇,选编的着重点是在思想健康前提下的趣味性,其次是知识性。文字简洁,故事生动,饶有妙趣,老少咸宜。既可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更兼具欣赏与收藏价值。
  • 西方音乐中的文学

    西方音乐中的文学

    本书以西方文学发展的时代更替为主线,以与音乐关系密切的经典文学为主体,通过文学简史、作品欣赏、音乐链接等环节,展示西方音乐与文学的紧密联系。
  • 后虬江路文辑

    后虬江路文辑

    本书作者阿垅,曾经像你我一样,真实地生活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他出生于二十世纪头十年,经历过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到六十岁为他的生命画上了终结号。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他的人生历程不算很长,而生命质量却不同于一般的“百代过客”。他的家庭环境并不具备先天的优越性,但他自小好学不辍,十几岁开始写旧体诗词,二十岁自学英文,同时发表文学作品。日本入侵中国时,阿垅考入了黄埔军校,并于1937年在上海参加了反抗日本侵略的“八·一三”战役,直到负伤回到后方。阿垅不仅是一名抗战军人,还是一名为抗战呐喊的文化战士,他当时写了不少著名的报告文学(如《闸北打了起来》、《斜交遭遇战》等)和抗战诗篇。
热门推荐
  • 易烊千玺:等风也等你

    易烊千玺:等风也等你

    [2016“NEXTIDEA”女生原创文学大赏]参赛作品我的青春也曾迷茫无措,直到遇见了你。两条平行线的交错,从此闯入彼此的世界。一只鸟飞过静谧的天空,一朵花划过忧伤的空中,一场雨洒湿肩头,你总在我的左右。我不管有多少人比你好比你完美,可那份执着那份爱,在我心中便是最好。我想和你跨越千年,生生世世厮守,不论这时间的无情,只因你是“易烊千玺”MYHEART我只想说:能认识你是我此生之幸,谢谢你让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 星辰控剑决

    星辰控剑决

    他,有着不同常人的灵魂体,却是一个孤儿,孤零一人生存于世,唯有兄弟刘虎。既然来到这世上,那便要成为那千古的一圣,那便要做这一世枭雄!
  • 万神无缰

    万神无缰

    天下之大,我在何方?一个少年走下南山,踏入洪荒大地,一幅洪荒画卷就此展开。五行轮转,八极涌动,山海无垠,万灵林立!洪荒天阙我主沉浮!
  • 校长依法治校必备工具书-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指南

    校长依法治校必备工具书-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指南

    校长是学校最高行政负责人,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工作,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校务。校长是学校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校长是学校的“校魂”,一所学校办得如何,是否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形象,在某种意义上说,取决于校长的正确领导。常言道: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 欲穷其天

    欲穷其天

    三千大道,万法无双。欲穷其天理,剑指巅峰。百舸争流,问谁人风骚独领?千帆竞技,看何人登临天下!且看我们的主人公如何直上青云,斗仙佛神魔,求长生之道。
  • 超能悬赏猎手

    超能悬赏猎手

    从小无父无母的高中混子刘子皓,手机上莫名其妙出现了一个名为“悬赏”的网络链接。从此作为一名猎人开始了追逐赏金的人生......被怀疑是偷情生出来的孩子,在冰大陆的一角过着下人的生活。而突如其来的变故,改变了弗雷本该平静的一生,踏上了寻找希望旅行......沈家的公子哥每天在众多女友之间周旋,机智多金又帅气好运的他,在人生的迷茫期,遇到了改变自己人生的那个人......本该毫无交集的三人,在大学碰面,本该平淡美好的大学生活,却因为一场变故,走入了世界的黑暗......
  • 间隔鸳鸯

    间隔鸳鸯

    我们身穿落魄的皮衣与黑色西装,站在这贫与富的城市里。在弥漫单色味的破旧咖啡馆内,周边的蛛丝打量着潇佐光手中捧着的罐装咖啡,他居然一口都没喝下去。潇佐光细细琢磨昔日的峥嵘岁月,谈吐一阵之后,化作最为孤寂的星云。
  • 鲜妻到家:老婆,快生娃

    鲜妻到家:老婆,快生娃

    没有经验的皇甫宸看着身下光溜溜的女人,满头大汗。只听到的女人弱弱的又夹杂着同情的声音:“你~行不行啊?”“……”皇甫宸狠狠的惩罚了小女人。一天,某女看着验孕棒,好么,她光荣的成为“”二道杠”队长,“皇甫宸!”“老婆,中了?”“你不是戴了吗?你说你到底干什么了?!”某男支吾的说道:“就……就是稍微扎了几个孔。”某女狠狠的在心里爆了声粗口。
  • 千羽千寻,来世不赋

    千羽千寻,来世不赋

    日月同出,举天共鸣,百鸟畅泪,卧龙于殿,她当朝最小的公主墨千羽降生。生的额头一方梅印嘴含一个金环,赐曰:“千羽千寻”故得其名。满月之日,九百九十九只凤凰席于殿上盘旋,人们皆以其为大贵之人,乃百年重生调音师。十二年后,她已是举世闻名的音师,千万贵族送之珍馐只求一曲.琴声瑟瑟,凤凰重生;琴声凄凄,流血千里;琴声乐乐(yue四声),九龙结梁。梅花树下,舞曲一方,大醉三生,卿得赏悦。百年之后,一方血书于井边,此女跳井自缢,九百九十九之凤凰重回,舞出书上之字,乃:“今生若死,赋,来世相报,必将水淹七军”
  • 飞雪梦缘

    飞雪梦缘

    额。。。没有什么好说的,只是这是一个很好地小说,如果你信的话,快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