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明义
出版的未来何在?
这是一个人人都在问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得先问另一个问题:今天的出版问题何在?
从台湾的出版业(含上游出版及下游通路业者)来看,主要问题也分全球性的和在地性的。
全球性的有两个,一是读者在书籍之外,拥有了许多新的阅听选择,因而出版业者所需要因应的创作、编辑、生产的方式都需要大变化;二是在传统的书店之外,出现了许多新的销售通路,这使得大家过去所熟悉的种种经营模式和促销工具都不再行得通。出版业的上下游,都产生强烈的危机感,这就容易急于各谋生路,各行其是。而这种新的危机感所导致的各行其是,使出版业的上下游不但无法共同解决问题,还更容易彼此伤害,进一步造成问题的恶化。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全球许多地方都出现爆发于出版业者和通路业者之间的烽火。
而台湾,则又加上了自己的在地性问题,就是之前所说的阅读文郝明义(1956—),台湾著名出版人,祖籍山东曲阜,生于韩国。历任时报出版公司总经理、大块文化创办人暨董事长、台湾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兼总编辑、“网络与书”发行人暨董事长、财团法人台北书展基金会董事长。曾引介米兰昆德拉、村上春树、卡尔维诺到台湾。
化在第四道阶梯上的断层。由于这一道阶梯的断层,使得台湾的阅读需求不但缩水,而且还分裂。一个主要只求满足前三道阅读需求的出版市场,不但内容趋向单调,出版业者之间彼此厮杀激烈,并且这些单调的内容与主要诉诸于折扣的厮杀,会进一步破坏读者想要走进书店的胃口。愿意走进书店的读者越少,爆发于出版业者和通路业者之间的烽火也就会越猛烈。于是加重了恶性循环。问题不是没解,只看我们要不要解。而出版的未来,就是看我们要如何面对以上这些问题。今年五月,我应国际出版人协会(IPA)的大会之邀去演讲,提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公式,或者说是配方。
这个配方里的第一个因素,是“分享”。
如果说图书馆是透过书的借出,来进行阅读乐趣的分享,那么出版就是透过书的销售(Selling),来进行知识与阅读乐趣的分享(Sharing)。
出版业要经营得好,必须兼顾“销售”与“分享”这两个部分。但是出版业在20世纪最后三十年的发展,随着产业发展的过程越来越商业化,大规模化,我们很容易越来越注重“销售”而不是“分享”。
网络时代来临后,传统的出版业者遭到许多冲击。网络阅读、数字阅读,似乎总是站在传统出版者、书店业者的对立面。但是如果我们静下心来,也许可以听到网络时代其实在提醒我们一些新的讯息。并且,也可能是一些我们自己都忘记了的本质。以网络书店来说,一些成功的网络书店,不只是他们多样的折扣方案与便捷的服务诱人。亚马逊书店(Amazon)的“读者评论”(readers'review),就是他们在“销售”之外,满足读者的“分享”需要,也形成他们的特色。
至于维基百科和博客之蔚为风潮,他们所立足的“分享”精神,则更不必多加赘言。所以我认为,出版业者面对读者拥有书籍以外的阅听选择、书店以外的其他购买通路,那就应该以网络为师、为友,重新重视也珍惜这个“分享”的本质与精神。出版是透过书的销售,来进行知识与阅读乐趣的分享。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忘了“知识与阅读乐趣的分享”。
这么说,我认为现在的重点不再是如何“开拓新的市场”(create a new market)而在于如何“创造新的阅读需要”(create new readership)。
“创造新的阅读需要”和“开拓新的市场”到底有什么差异?可以说很小,也可以说是很大。由我来说,端看你在“销售”行为中,注入了多少重视“分享”的心思。
在网络时代,出版业者和读者接触的机会是很直接的。所以我们在出版的内容和形式上,是否深入而真诚地体现“分享”的精神,也很容易被别人体会到。如果出版业者觉得读者在远离他们,可以反求诸己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检讨自己想“分享”的东西与方法,够不够吸引人。
“人性”和“社群”的关键词
出版业要“创造新的阅读需要”,除了“分享”之外,还必须用上另一个利器:“人性”(human touch)。
突出“人性”,可以是许多事情的解答。
譬如图书馆。20世纪90年代,网络刚开始兴起的时候,许多人都说,图书馆已死。但是,今天我们看全世界各地,会发现许多图书馆都以提供更有“人性”的环境、内容与服务,而发展蓬勃。
纸本出版也可能需要诉之于这一点。出版的内容,可以更有“人性”。书籍的形式,可以更有“人性”地展现。营销与促销的活动,可以更带有“人性”地进行。
“人性”,即使对数字出版,也仍然重要。我们可以看到,多少网络游戏的成功,仍然要归助于其仿真“人性”的元素。“人性”,是未来出版的第二个关键词。
“社群”(community)意识,则是第三个关键词。
出版业者的“社群”意识,有两个面向。一个是和读者间共有的“社群”意识,一个是在出版产业之内所共有的“社群”意识。
就第一点,也就是建立和读者之间的“社群”意识来说,出版业者需要放下过去习惯的“品牌营销”(Brand Marketing)而走向“社群营销”(Community-oriented Marketing)。
“品牌营销”和“社群营销”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
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有所谓的“目标读者群”。
相异之处则有三:
一、“品牌营销”对“目标读者群”所提供的服务,不脱从一个“经营者”的角度出发的味道,但是“社群营销”对“目标读者群”所提供的服务,则必须从本身就是社群的一员来出发。
二、“品牌营销”主要发生在出版者与读者之间。但是“社群营销”必须纳进出版者、作者、书店、图书馆、读者等各个层面的参与者,大家共同形成一个“社群”来进行,并善加利用实体与网络上的一切工具。
三、品牌营销对读者所提供的服务,是经过商业计算的。社群营销对读者所提供的服务,虽然也要经过商业计算,但一定要加入更长期的,近乎“教育”的考虑因素。
至于唤醒出版产业内的“社群”意识,其实就是唤醒一种“伙伴”(&Company)的精神。我们应该记住,出版者、作者、书店、读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伙伴”的关系。许多出版世界里的传奇,譬如著名的“莎士比亚书店”(Shakespeare&Company Bookshop)正是一个代表。
而“伙伴”精神,也是一种“共同体”(Interdependence)的精神。
在出版的世界里,最原始的成功秘诀就是“共同体”的精神。只是在过去追求商业化的过程里,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规模越来越大的过程里,大家很容易忘记这个产业的“共同体”的本质。
为了面对出版的未来,为了创造新的阅读需要,身为出版业的上游,出版者需要倡导并提醒大家这种“社群”意识。其中,出版者和实体书店之间的“社群”意识,尤其需要特别注意。
今天,网络书店对出版业者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但是,就纸本印刷的书籍而言,网络书店毕竟不是唯一的通路。不论怎么说,对于纸本印刷的书籍而言,实体书店还是最重要的通路。因此,实体书店和纸本出版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实体书店的发展不好,纸本出版的发展就无从好起;同样的,纸本出版的发展好不起来,实体书店的发展也无从好起。出版者如何和书店建立彼此“社群意识”的共识,又如何协助或配合书店往“社群书店”发展,势必是出版者的工作中极重要的一环。
如果说“分享”“人性”和“社群意识”是未来我们最需要重视的三件事,那么今天看看世界各地,不同地区面临不同的情况。
有些地区一直很注意这三件事情,有些地区则不然。因此,不同地区就有不同的机会与问题。而全世界的出版人,也可以发挥“社群意识”,像一个“社群”一般,大家共同来讨论,比较这些情况。让这个情况的发展,互相可以有更多刺激与学习的机会。
我们不知道未来的出版,纸张到底存不存在。
我们只知道如果没有“分享”“人性”和“社群意识”,出版是难以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