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67400000013

第13章 谈谈新闻真实性的问题(3)

(1)首先,在观念上要避免先入为主,一定要有一种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的愿望,否则,带着观点找例子,很可能会不同程度地造成新闻失实。这就要求记者采访时多面了解情况,不能只听一面说;不能只报道有利于“我”的一面或自己感兴趣的一面;报道方法也不能过于简单。当年关于步鑫生的报道,就是由于记者只报道他的创新精神的一面,而对他的独断专行一面,明明知道也予以回避,结果最后步氏栽倒,媒介也很尴尬,其实这与媒介一味只说好不说坏也有关系。如果采访时与自己原来的观念发生冲突,一定要坚决服从事实。即使是为了宣传什么,既然事实不是那样,宁可不写,也不要硬扭角度而造成失实。

(2)消息来源要可靠,养成检验消息来源的习惯。消息来源最好是当事人,以及与主要的目击者,两者不能偏一。特别是采访先进经验,不能只听当权人物讲,还要专门听听对立面的意见。有一位记者采访某厂厂长,开了座谈会,听到的确实是一片赞扬厂长的声音;他不满足,专门问有没有对厂长有意见的人,结果又找到有意见的五位同志座谈,意见是有,但均为具体细节问题。他心里有底了,大胆地正面报道了这位厂长,效果很好,对厂长有意见的同志对报道本身也没什么意见。新华社驻湖南的两位记者有一年报道了天外落下陨冰的消息,成为着名的失实新闻。他们总结经验时讲到,当时就是相信了省内新闻媒体的报道,尽管亲自到场,还测量了冰的大小,采访了不少人目击者,但是就是没有找专家,人云亦云,结果一块人造冰被说成了天外来客。

还有,如果消息来源与被报道人有利益关系,更要谨慎,尽可能多听几面的意见。去年《羊城体育》报道足球教练陆俊指使踢假球一事,有消息来源,但是这个来源与陆氏多少是有利益关系的,结果报道后引来了新闻官司,至今还没结案。

(3)不要轻易相信现成材料。我们的记者到了基层,往往会得到一堆人家事先准备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作为参考,但千万不要以此作为事实依据,有要尽可能到实地考察一下,因为这方面出的差错相当多。这类单位写好的材料大多带有公关性质,谁也不会在里面说自己不好。即使是客观性的材料,如设计方案、地图,也最好到实地看看。毛主席纪念堂的设计方案上写着北大厅有吊灯125盏,结果《人民日报》记者柏生数了数,是110盏,具体施工时改了。地图要看是哪个年代出版的,因为现在建设速度很快。

新华社有个关于搜集材料的内部要求,其中有几点值得介绍。其一,材料的作者是谁,是否内行人。其二,何时写的。其三,是草稿、初稿、修正稿,还是定稿。其四,是第一手材料还是间接材料。其五,资料是在何种背景下、由于何种原因产生的。

这些都是检验材料可靠性的方法,经过检验后再通盘衡量其参考价值。

现在国内关于外国的奇闻,相当多的内容是假的,但是流传很广。直接原因便是作者对于材料没有鉴别。典型的例子是去年4月《北京青年报》在“前沿新知”专版头条报道的换头术新闻。后来被《作家文摘》转载,接着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的活页科技文选上,另一位作者也写了同样内容的文章。这个报道实在骗人不浅。报道说瑞士有一对年轻夫妇遇车祸死亡,男的头部完好但身体到处是伤,女的头部是伤但身体完好。于是医生将男的头接到了女的身上,活了。这项技术是美国中央情报局从前苏联那买来的,10年前他们就在动物身上试验成功了云云。活过来的人最后由于无法适应性别,忧郁而死。报道相当生动,富有人情味,但这是“愚人节”新闻。

(4)“怀疑是真实之母”,即使是直接采访、看到的情况,也要多方验证,要经过自己理性的头脑思考。如关于特异功能的报道,我们已有不少这样的教训。当年《人民日报》记者金凤采访过一位大队支书,他说他记了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尤其对列宁的《反杜林论》印象深刻。从这点她就有所怀疑,因为这位支书连《反杜林论》是谁写的都搞错了。所以,接着要求看看他的读书笔记,结果全是抄的《红旗》杂志文章。于是本来准备写的人物通讯就此罢笔。

在采访结束时,要问问自己是否还有疑问,决不能带着疑问离开。要知道,观察也是有局限的,可能会出差错。60年代一位联合国主要负责人到刚果调停内战事宜,记者们在警戒线外看到一位身材修长的黄头发男子下了飞机,于是相互对了一下笔记,就纷纷发稿,说这位官员到达刚果。其实,这位联合国官员就在记者发稿时,其飞机坠毁在十几公里外;记者们在机场看到的下飞机的人是一位英国外交官。

(5)提防“媒介事件”、“假事件”。这两个概念是指有些单位为了引起媒介的注意而故意制造新闻吸引记者来采访,或者对采访现场造假以欺骗记者。这种情况我们经常遇到,例如某公司凭白送给某明星一套高级住宅或一件非常昂贵的首饰。这叫新闻陷阱,这样的事实不是自然发生的,但是发生在显着人物身上的事实通常又有新闻价值,于是会逗引记者通过报道,扩大公司的名声。再如获知领导人来视察,制造表现工作成绩的假现场,甚至我们的高级领导人也多次受骗。在这方面,一位美国新闻学者写道:“消息来源学会了设计事件,这些事件被设计得像自发的一样。事实上,它受消息来源控制的程度,不亚于有准备的演说和专为报刊发布的消息,……它并不反映情况的内在的真实性”。

(6)写作中防止失实要注意的若干问题。第一,要有“宁可不用,不可不知”的工作态度,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自己对事实没有理解以前不能动笔。

第二,要在事实大体清楚的前提下抢新闻。抢来一条及时的新闻能给媒介和记者带来荣誉,但抢来的假新闻也会带来耻辱。美国“挑战者”号飞船发射失事,美国《底特律新闻》抢先印出了关于飞船成功发射消息的报纸,结果成为人们的笑料。我国有一年的全运会开幕因故推迟,可是街头却出现了整版报道开幕盛况的报纸,同样成为笑话。以此为戒,不要轻易提前写预计发生的新闻,写了也要反复核实真正发生的事实与写的内容是否有差异。

第三,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一定要核对重要的人名、地名、时间、数字,要查对正式的材料。要养成通过认真计算,检验数字的习惯,因为有些报道中使用“千百次”之类的词句太随意了。例如前面谈到的通讯《九米拼搏》,随手写到该司机通过铁路交叉路口“万千次”,一算就会感到是不真实的。这位司机开了10年车,10年3600天,就算天天开车,也够不着万次,何况也不会天天过铁道。

如果就记忆与笔记相比,还是要提倡勤记。好记忆不如烂笔头,用笔记下的东西要比记忆相对牢靠。

第四,用词要准确,不要想当然,不要替被采访人代言。中国的词汇很丰富,选择用词很重要,一般描述事实宜采用较为温和、中性的词汇,没有把握不要使用表述极端的词汇。例如首次、世界第一或中国第一、最×等等,这些用词使用时要非常谨慎。还有形容词、副词使用也要谨慎,例如“严肃处理”、“纷纷前往”、“极大地增强了……的信心”、“广泛开展”、“深入……”、“认真……”,这些已经成了套话的词汇,往往给人不真实的感觉,能够一般地做到“处理”、“前往”、“开展”就不错了。

另外,不要为了情节生动而歪曲或片面报道事实。例如,报道上海一位女工陈燕飞怀孕了还在苏州河里救人,明明她是慢慢走下河救的人,却要用“跳”字形容下河;知道她原来当过游泳救生员,却没有一家媒介提及这个背景。因为这样写来,人物的英雄事迹就显得不够突出和生动感人了。再如报道哈尔滨七青年“英勇”捕熊,其实从动物园跑出来熊是只有30斤重的小熊,一下就抓住了,但特写中通篇是扶危救难的描写,充满了惊险气氛。这是不真实的。

还有的报道中常出现“大家说”、“他们一致认为”,后面还是冒号和引号。这类报道多数是没有确切事实根据的,是记者在替大家说。这类的写作指导思想本身就是不真实的,还能写出真实的新闻吗?

第五,客观报道,少由记者下结论。特别是消息,本身就不允许记者直接表态,可是现在的来稿中常常是在报道事实中或最后,记者随意发议论,这件事对于什么问题有什么意义,或者这件事如何令人气愤,需要批评。遇到分歧较大的事实,这种记者的干预会造成新闻失实。

第六,千万不要“合理想象”。除了心理活动不能替当事人想象外,一些细节也不要想当然,例如,一谈到飞机,就想都不想地在前面加上“银灰色”,其实,现在飞机的颜色已经多样化了。

这里试对比一下流传中的一则关于郑板桥和他老师看到桥下河中漂着一具女尸后写的诗,其老师写的是:

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

郑板桥的诗是:

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青丝随浪转,粉面泛波涛。

显然,郑板桥的诗是一则客观报道;而其老师的诗就属于文学性质的想象了。

第七,必须要考察新闻源的背景。

十二、故意造假问题

这方面的失实是很严重的,从道理上没什么可说的,属于职业道德问题,严重的可能触犯法律。其主要原因无非是“利益驱动”、“见报第一”这两类。其他次要原因中,最多的是迫于各种压力,违心报道。这方面的具体情况较为复杂,不属于新闻业务技术问题,这里就不多讲了。

同类推荐
  • 酷短信之搞笑专家

    酷短信之搞笑专家

    这是一套最新、最酷、最炫的沟通手册。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幽默逗闷的搞笑专家、情意绵绵的爱情攻略、温馨感人的祝福满堂,随时随地幽默搞笑,时时处处富有哲理。轻点拇指,传递无限情谊吧!
  • 公民的责任与权利:中小学法治教育漫谈

    公民的责任与权利:中小学法治教育漫谈

    对责任的理解通常可以分为两个意义。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如职责、尽责任、岗位责任等。二是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教师个人不能任意选择,也不能自行放弃,而且权利和义务具有交叉性,如教师教书育人既是其权利也是其义务。学校是享有一定权利并承担一定义务的社会组织,属于教育法调整的重要对象。我国是一个法治的国家,公民享有基本的权利,但权利与义务并存,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我们也要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本书就是从公民的权利与责任出发,让广大青少年更好的了解自己能做什么,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把我国的法治发展推向更好的发展。
  • 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班主任工作难题破解

    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班主任工作难题破解

    班主任理论的发展是无止境的。理论对象的变化,多种外部因素和自身的影响,都会使理论的把握和学习极为复杂。要想使学生都按既定的目标成长,确实要不断地学习、思考、探究。但并不能因此认为班主任理论难以把握,也不能认为无须学习班主任理论。正确的理解是:班主任理论掌握得越纯熟,班主任工作便越有效应,对学生的教育就会更到位和有力度。以这样的认识来看,《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仅仅是班主任理论和实践的初步。
  • 语文知识小丛书:中国古代文化知识

    语文知识小丛书:中国古代文化知识

    《语文知识小丛书:中国古代文化知识》以国家正式颁布的语言文字规范为依据,以中学课本经典文章为实例,对常见的语文现象进行明晰透彻的辨析。从字、词、句、段、文,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讲析,包含了语文常识的方方面面。是酎亍各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读者的好帮手,特别有助于学生提高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 现代农业新概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现代农业新概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所谓现代农业,就是指处于一个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通俗讲就是用现代装备、技术、理念等来改造传统农业,它需要有先进技术、一流设备和现代化农民。具体地说,就是用现代工业力量装备、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生产效率达到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现代农业受到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推动,受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引导,受到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的拉动,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驱动。建设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需要;是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矛盾,实现农村经济新发展的现实途径。
热门推荐
  • 圣兵

    圣兵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扰。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 微步生莲

    微步生莲

    作为云泽仙地的下任女君,九尾小狐狸没有强大的靠山怎么摸爬滚打行走仙界!靠山如何而来,自然是寻一个强大的好夫君!上神夫君在手,打倒坏人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仙气盎然衣抉翩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那都不是事!小狐狸生来便是仙,何人能阻!累了有老虎坐骑端茶送水,闲了有小萝卜头任搓任捏,困了有美人夫君软玉温香。仙生在世,得此惬意何乐而不为呢?步步莲花直通仙岸,悠悠仙岸,你渡,还是不渡?
  • 剑天九道

    剑天九道

    身世飘零,终以一剑书万古。大道三千,无奈天意弄苍玄。“我的剑一定会成为世上最强的剑,我的道也一定可以破开这天的遮拦。我会陪着你看尽沧海桑田,永远永远!”天生剑心,神魂觉醒。且看长平剑宗有史以来最强的天才,如何在这九州苍茫的大地之上,写下属于自己的传说。
  • 逗比女友惹人怜

    逗比女友惹人怜

    本来想给大家留下好印象的她,在开学第一天迟到了,还有个比她来的还有晚的,连报告都没说就直接进了教室一个是如天使般温柔的陈轩,一个是如恶魔般冷酷,却内心脆弱的韩允熙。迷惑在其中的少女,应该何去何从
  • 乱世狂贼

    乱世狂贼

    乱世,就是容易出事。
  • 术道传说

    术道传说

    传承了千年的林氏家族在落没后招马贼屠杀,侥幸逃脱的林家独苗刚出狼口又入虎穴.在被逼迫坠入悬崖后,机缘巧合下习得法术,命运的书写就从这里开始.新书等级划分为:聚灵,凝型,凝神,分神,召唤,人尊,地尊,天师,天尊,天神.恳请推荐谢谢.
  • 千金入门:偏宠大小姐

    千金入门:偏宠大小姐

    唐家有一女,名唤唐恬恬。——此女却不甜!还傲娇的很!“谁说我喜欢你啦?才不喜欢你呢!”竹马总裁叫苦连天,却乐在其中,“翘班”好当“小跟班”,小手牵起来,专心疼爱我的大小姐~
  • 瓦当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瓦当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张作霖传

    张作霖传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睡卧美人腕,醒掌天下权”——这是张作霖的江湖格言。这个没什么文化的土匪出身的军阀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政治智慧:他从一个由辽西的穷乡僻壤走出来的流浪儿,到落草绿林成为一方马贼的首领,到主动接受招安成为大清王朝的巡防营管带,再摇身变为中华民国奉天督军,越折腾越大,直至入主北京成为安国军政府大元帅。凭借这些招牌,张作霖在20世纪早期的中国政治舞台上独树一帜,成为一个绝无仅有的奇特现象。本书以平实的心态追溯当时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曲折,适合各年龄段愿意了解这一段历史和人物的读者阅读,也有利于读者能够从前人的得失成败中汲取有益的教训和经验。
  • 渊家宜结不宜解

    渊家宜结不宜解

    世界上也只有一个他,能永远对自己不离不弃!能赖上林渊这枚外表高冷傲娇,内心温暖体贴的好基友。方敛翅觉得一定是上前生扭断了脖子才得到的。所以某人想去谈恋爱,她可以暂时地离开。某人妈妈与她有旧冤,她可以想办法补救。某人想当好基友,她可以死死按捺住心中的爱苗。只是明明鼓励她可以再进一步,为何当她面却和前女友亲密谈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