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5912

宇文泰:给我二十年,为西魏打下一片天地,让宇文氏傲视天下群雄

紫网2023-10-16 15:12:120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九月,大冢宰宇文泰北巡路上染病,自知大限已到,连忙招自己侄子宇文护嘱托后世,对于宇文护来说,叔父突然的将西魏大权交给自己,自己一点准备都没有。

实际上没有准备的不止是他,还有宇文泰,此时宇文泰不过五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的时候,仗着身体好,从来没有准备过宇文家权力传承这件事,但上天只给了他五十年的寿命,天命难违啊。

乱了三百年,南北再现一统之势

回想自己的一生,自幼经历六镇之乱和河北起义,为了活命,先后加入鲜于修礼、葛荣的义军,葛荣失败后又乞命于尔朱荣,在尔朱荣手里死里逃生后加入武川军贺拔岳麾下,跟随贺拔岳迎魏孝庄帝回洛阳。

靠着贺拔岳的信任,年纪轻轻地他又成为西魏的掌权人,但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对内大家并不是真心拥护他,只不过贺拔岳死后大家群龙无首的时候无奈选择了他,贺拔岳当年麾下的将领们各据要津,还有孝武帝带来了元氏宗族的势力,不仅如此,还有即将投奔而来的独孤胜。

对外东魏实力远胜于自己,西魏除了关中一带肥沃的土地之外,其余疆域都是不适合大规模耕作的山地,而东魏呢?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粮草充足,哪怕到了北周时期,北周的人口不过八百万,但北齐却突破两千万

西魏和东魏

而在重要的军事力量上,双方的源头虽然都是来自北魏六镇,但宇文泰不过只有怀朔一镇的兵力,其余都在高欢手上。

也难怪高欢虎视眈眈,一心想要灭了自己,毕竟优势局,怎么打都可以,这就是宇文泰的开局。

但真正的强者从来不抱怨大环境,尽管外部条件会给予一定的限制,但强者会相信自己内在的力量和决心来克服这些限制,逆境中才能真正展现自己的潜力,宇文泰就是这样的强者。

二十年,足够给西魏打下一片天地,也让宇文氏傲视天下群雄。

但宇文泰首先面对的就是北魏孝武帝等一众元氏宗族,虽然孝武帝的到来给宇文泰带来了法理依据,但孝武帝可不是来当宇文泰的傀儡的,他可是想要恢复大魏荣光的,掌权的宇文泰自然是他的眼中钉,双方嫌隙越来越深。

西魏初期

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十二月,宇文泰毒杀孝武帝,另立孝文帝之孙元宝炬为帝,改元大统,史称西魏,至此北魏彻底分裂为西魏和东魏,而西魏存在的二十多年里,整个西魏皇帝都是作为傀儡存在,再也没有实际的权威,朝政大权都掌握在宇文泰手里。

其次就是维系其他实力派的关系,西魏八柱国,宇文泰只是其中之一,虽然掌权,但在礼仪待遇上和其他七个柱国保持了相同地位,终他一生都保持着这种相对平定的关系,对于他来说,自己年轻却位尊,给予其他人必要的尊重是维持西魏朝廷稳定的必要手段之一。

但内部问题刚刚稳定,外面高欢就率军来袭,西魏实力弱小,刚立国就面临生死存亡之机。

大统元年(535年)正月,西魏立国次月,高欢就带领大军前来进攻,高欢的战略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两国国力上的差距直接碾压对手,然而就是这种悬殊的差距却让东魏在小关之战因轻敌败给了宇文泰。

东魏大军

第一次出征失败,对于高欢来说并没有伤筋动骨,很快双方再次大战,这一次率先出击的反而是宇文泰,此时西魏关中大旱,只能带着一万大军出关劫掠东魏的桓农谷仓,高欢趁机带领二十万大军进攻。

这一次高欢安排人围攻桓农牵制宇文泰,自己带领大军直扑关中,宇文泰不敢恋战,果断撤兵回师关中,趁着东魏疲军率先攻击,成功击退了高欢。

大统四年(538年),高欢听闻宇文泰带着元宝炬回洛阳祭扫北魏帝陵庙,立马派大将侯景、高敖曹重兵包围洛阳金墉城,时隔不到一年,双方再次针尖对麦芒,这一战双方都没讨到便宜,宇文泰也损兵折将不少,好在幸运地撤回到了关中地区。

可以说东魏、西魏刚立国不久,双方就战乱不断,可惜南方的南梁却坐山观虎斗,到处礼佛没有抓住这些机会,反而引来了侯景。

大统九年(543年),东魏将领高敖曹的哥哥高仲密挟北豫州投降了西魏,东魏的战略要地地虎牢关落入西魏之手,高欢闻讯后亲自将兵十万,据邙山为阵,这就是邙山之战。

邙山之战,宇文泰传自贺拔岳的六镇兵力,已经损失殆尽

这一战中,东魏是先败后胜,一举击溃了西魏的主力,斩杀西魏四万大军,俘虏六万多人,整整十万,几乎是西魏的全部兵力了,这也是高欢最接近灭了宇文泰的一次,而且如果高欢继续乘胜追击,毫无还手之力的宇文泰必然被擒。

但高欢却选择了放弃,选择班师回朝,在他眼里,既然这一次能击败宇文泰,那么下一次也可以,而且现在已经取得如此战果已经足够了,将士们人困马乏急需休整,万一追击遭到伏击得不偿失。

殊不知,这是高欢最接近一次能够击败宇文泰的机会,邙山之战促使了宇文泰加紧了对西魏的内政改革,毕竟西魏已经伤筋动骨了,传自贺拔岳的六镇兵力,已经损失殆尽,再不想想办法西魏就要崩了

但改革是需要时间的,高欢明显不会给宇文泰时间。

大统十二年(546年)九月,高欢带领大军包围了西魏据守的玉壁,意图拔掉西魏安在汾水下游的这个钉子,宇文泰安排名将韦孝宽,嘱咐他无论如何都要守住这里。

玉璧之战,韦孝宽一战成名

高欢先强行攻城,久攻不下后使用断水道、火攻、挖地道等战术,先后围困玉壁五十几多天,死伤七万多人。

然而高欢用尽战术,那依旧未能攻破玉璧城,无奈之下,高欢只能选择招降韦孝宽,被韦孝宽严词拒绝,毕竟经过宇文泰府兵制的改造,整个韦氏家族都在关中,成为关陇集团的一部分,自己投降,韦家如何在关中立足?

眼见劝降不成,高欢就另辟蹊径,命人将招降悬赏书射入城中,声称只要斩杀韦孝宽者,即可封太尉、开国郡公,赏帛万匹,韦孝宽看到后,直接在悬赏书的背面写“能杀高欢也如此”,将其射出城外。

攻又攻不下,劝又劝不成,高欢进退维谷,自己又不幸患病,军中甚至流传自己病逝的谣言,无奈之下,他只能扶病而出,巡视诸军以安定人心,他也知道这次进攻已经没有取胜的希望了,在拖下去,军心恐有变,下令退兵。

从玉璧撤兵后六十多天,高欢就病逝,结束了自己征战的一生,而韦孝宽则一战成名,这一战也让西魏扭转了过去被东魏压着打的颓势,双方进入势均力敌的对峙状态。

宇文泰终于可以有时间好好梳理内政,积极推行府兵制,所谓府兵制就是兵农合一,平时耕种,战时从军,相当于三国时期屯田的进化版,也是邙山之战后宇文泰为了寻找新的兵源而不得不采取的新办法。

府兵制和募兵制的区别

之所以选择府兵制,是因为宇文泰无法如统一王朝那样采取募兵或者兵役制度。

一来北方乱了几百年,王朝更替频繁,底层民众对于朝廷失去信任,毫无忠心可言。

二来募兵需要的钱物朝廷也给不了,西魏初期本就不富裕,加上连年征战,国库都能爬老鼠了,如今想要花钱养兵,想都不敢想,所以传统的兵役和募兵制度在西魏根本无法推行。

现在只能打豪强的主意了,从豪强手里挖点人出来。

南北朝时期,豪强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在长久的动乱中掌握了大量的土地人口,他们是地方的实权派,对于朝廷,他们只会交一部分粮食,朝廷则认同他们对地方的控制,仅此而已,其余再无瓜葛。

想要从他们那里抢人,无异于虎口拔牙,加上豪强之间彼此联姻互相扶持,得罪一个就得罪整个豪强,宇文泰也明白不能得罪豪强,哪怕关中大旱,大军都没吃的情况下,他都不敢多征粮食,只敢出关打打东魏的秋风。

现在西魏都快撑不住了,宇文泰只能把目光放在有大量人口的豪强了,但也不敢抢,只能靠分土地吸引人了,西魏虽然实力不如东魏,但胜在常年战乱后掌握了大量无主土地,开始效仿冯太后均田制从豪强手里“挖人”,把豪强的佃户变成朝廷的自耕农,将豪强的资源转移到朝廷这里。

府兵制,奠定隋唐强盛之基

不过北魏属于北方一统的状态,有着大量的官僚来保证均田令的实施以及赋税征收,这一点刚建立十几年的西魏并没有,只能选择另一个思路,什么均田不均田的,直接给土地就好了。

宇文泰规定:将所有无主之地全部分出去,有多少地就分多少人,分的田地后,自耕农无需缴纳赋税,但需要朝廷征战的时候从军,而且得自备武器和粮食,这就是府兵制

在府兵制中,一家人只要一个人在战争时期从军即可,换回来的可是家庭永世的免除赋税的好处,对于老百姓来讲,没有赋税还有自己的土地,这吸引力可就太大了,宇文泰一下子获得了大量的兵源。

因为无需缴纳赋税,这些人独立于西魏其他地方政权之外,宇文泰将他们划分为军府,军府里的普通民众称之为“军户”,每个军府设置为一军,每两军会隶属于一个大将军,每两个大将军隶属于柱国大将军,西魏有八个柱国大将军十二大将军(其中元欣为皇族,没有实权,自然不立大将军),而柱国大将军之首为宇文泰。

八柱国十二大将军

可以说宇文泰的府兵制就是为打仗而设立的,用手中的无主田地换回来一群死心塌地给朝廷打仗的人,然后通过过一层层的组织,最终汇聚到宇文泰手上。

当然从豪强手里“抢人”肯定会得罪地方豪强,为了安抚他们,宇文泰安排豪强为地方官,承认他们对地方的统治,如此一来,宇文泰成功的不花钱掌握了一支可以能征善战的大军,府兵制也成为日后北周强大之基,奠定了隋唐帝国的兴盛。

为什么说府兵制会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呢?宇文泰通过分配土地把游离于朝廷之外的地方豪强吸引进官府,顺带着把辖下的百姓纳入到了朝廷的统治之中,让他们的利益和朝廷挂钩,想要从朝廷获取利益,豪强和百姓都必须拼命保卫这个国家

强大的豪强则会在朝廷占据更多的利益,朝廷的权力相当于被分割了下去由他们掌握,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他们又会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此一来,就形成了日后隋唐著名的统治集团——关陇贵族集团

当然代价也有,就是创立西魏的宇文氏不再是一家独大,日后建立的北周也不再是宇文氏这一姓一氏的国家了。

说实话,西魏的强大真的得感谢高欢,随着高欢的去世,高澄和高洋为了篡位将目光放在了东魏国内,客观上给了西魏推行府兵制提供了稳定的和平时间。

侯景之乱前

其次就是高欢死后,高澄不信任侯景,侯景选择了投靠南梁,直接引爆侯景之乱,南梁内乱,给西魏一个拓展疆域的机会,趁着南梁内乱,宇文泰先后夺取了南梁的益州和荆州,夺取益州和关中就是有了争夺天下的资本,占据荆州则对南朝有了地利上的压制

随后趁着高家内部争权夺利,宇文泰将目光放在了西南方,先袭击了吐谷浑,令吐谷浑短期内无法威胁西魏政权,后全力经营已经夺取的蜀中之地,形成对南方政权的地利优势

侯景之乱后

等梁元帝萧绎击败侯景后,宇文泰抓住机会破江陵,擒杀了萧绎,扶持傀儡的萧詧西梁政权,令南梁群龙无首,再次引发混乱,直到南陈陈文帝时期才稍微稳定局势,而此时北周都差不多准备灭北齐了。

到了北周,已经有统一天下之势

而宇文泰的贡献不仅仅是府兵制,政治上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推行六官制,缓解胡汉矛盾,经济上劝课农桑,奖励耕植,恢复关中农业,文化上则推崇儒学,奉行德治教化,一改魏晋时期的文章靡靡之风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四月,宇文泰巡游途中病逝,从被众人推到前台到去世,宇文泰公掌权二十二年,他实现了自己的诺言,给他二十年,还你一个强大的西魏。

而他去世后,为了权力交接的稳定,放弃立年幼的长子为继承人,选择了自己的侄子宇文护作为继任者,毕竟高家内斗他都看在眼里,高澄暴亡,高洋短寿、自高洋之后内斗一直不断,彻底折腾到死。

但宇文泰也有道德缺陷,毒杀元修,废杀元钦和女儿宇文皇后,背刺邓叔子,尤其是攻屠江陵,略走十万人

而宇文护则更进一步,变魏为周,拥立宇文泰的儿子为帝,建立了北周,虽然最后一统天下的是隋朝,但隋朝的建立就是在北周基础之上的,而这一切都是宇文泰为他们打好的基础。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