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31900000016

第16章 《潜夫论》卷三(4)

[3]乱殷有三仁:在殷纣末年那样的乱世尚且有微子、箕子、比干这样的仁杰之士。语出《论语·微子》之“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4]小卫:指春秋时之卫国。《左传·成公三年》杜注:“春秋时以强弱为大小,故卫虽侯爵,犹为小国。”

[5]锢:禁锢,不允许担任官职。《后汉书·党锢列传》:“帝意稍解,乃皆赦归田里,禁锢终身。”

[原文]

夫志道者少友,逐俗者多俦[1]。是以举世多党而用私,竞比质而行趋华[2]。贡士者,非复依其质干,准其材行也,直虚造空美,扫地洞说[3],择能者而书之[4]。公卿刺史掾从事,茂才孝廉且二百员[5]。历察其状,德侔颜渊、卜、冉,最其行能,多不及中[6]。诚使皆如状文,则是为岁得大贤二百也。然则灾异曷为讥[7]?此非其实之效。

[注释]

[1]志道者少友,逐俗者多俦:坚持奉行道义的人朋友很少,追求世俗的人伙伴很多。俦:同辈,伴侣。汉张衡《思玄赋》:“魂敞惘而无俦。”

[2]举世多党而用私,竞比质而行趋华:整个社会结党营私,放弃朴实,竞相攀比,追逐浮华。

[3]贡士者,非复依其质干,准其材行也,直虚造空美,扫地洞说:那些向国家荐举人才的人,不是依据被举者应具备的真才实学及品德绩能为标准,而是虚造无有根据的美德,尽说些空洞不实的华丽言辞。

[4]择能者而书之:专门挑拣和搜集一些被举者的能耐堆砌在举荐的荐文之中。

[5]公卿刺史掾从事,茂才孝廉且二百员:公卿刺史等每年向朝廷举荐的茂才孝廉将近二百名。《通典》引《后汉书·丁鸿传》注曰:“推核当时户口,一岁所贡,不过二百余人。”

[6]历察其状,德侔颜渊、卜、冉,最其行能,多不及中:然而,逐一审察他们的举荐之文,被举荐者个个都是德才兼备,可与孔门弟子颜渊、子夏、伯牛相媲美,但仔细核实他们的品行德能,多数还不如中等之人。状:即下文之“状文”,指推举人才的推荐材料, 汉时保举人皆有状。颜渊、卜、冉:孔子弟子。《淮南子·精神训》:“颜回、季路、子夏、冉伯牛,孔子之通学也。”《汉书·周勃传》颜师古注:“最者,凡也。” “最其行能”即凡其德行才能。《汉书·李广传》:“校尉以下,材能不及中。”“多不及中”:犹言才能大多不及中等之人。

[7]诚使皆如状文,则是为岁得大贤二百也,然则灾异曷为讥:如果被举荐者都如状文所写的那样,那么朝廷每年所获得的大贤君子就有二百人了,然而上天为什么还要降灾以示警告和惩罚呢?异曷为讥:《汉书·董仲舒传》:“春秋之所讥,灾害之所加也。春秋之所恶,怪异之所施也。”

[原文]

夫说粱饭食肉,有好于面目,而不若粝粢藜烝之可食于口也[1]。图西施、毛嫱,有悦于心,而不若丑妻陋妾之可御于前也[2]。虚张高誉,强蔽疵瑕,以相诳耀,有快于耳,而不若忠选实行可任于官也[3]。周显拘时[4],故苏秦[5];燕哙利虚誉,故让子之[6],皆舍实听声,呕哇之过也[7]。

[注释]

[1]夫说粱饭食肉,有好于面目,而不若粝粢藜烝之可食于口也:空谈精米肉食,佳肴美味,虽然能使人感到心情愉悦,但终归不如已经吃到嘴里的粗饭野菜香。彭铎注云:“面”字疑衍。“藜”即“黎”。 高按:从之。

[2]图西施、毛嫱,有悦于心,而不若丑妻陋妾之可御于前也:图画西施、毛嫱的绝伦美色,虽然能使人一饱眼富,但终归不如服侍在身边的丑妻陋妾。图:图画。西施、毛嫱:春秋末越国宫廷之美女。《管子·小称》:“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

[3]虚张高誉,强蔽疵瑕,以相诳耀,有快于耳,而不若忠选实行可任于官也:虚张有名无实的美好名声,勉强掩饰过错弊病,以此互相欺蒙炫耀,虽然能使耳朵听得痛快,但是不如诚心选拔举用真才实学的人可以胜任官职的好。诳:欺骗,迷惑。《说文》:“诳,欺也。”

[4]周显拘时:周显王拘泥于左右的闲言碎语。周显,即周显王。彭铎注云:“时”下疑脱“议”字。高按:从之。

[5]故苏秦:即故疏苏秦。言周显王拒纳苏秦。苏秦,战国中东周洛阳人,著名纵横家。或曰苏秦乃鬼谷子之门生,主六国合纵抗秦。苏秦以此游说周显王,显王弗听。苏秦便奔之于燕,出任燕之相国。从此展开了对齐、赵、魏、韩、楚等国之游说活动,一度成为身佩六国相印之纵横家。后因身份暴露,被齐闵王车裂之。见《史记·苏秦列传》。彭铎注云:“故”下疑脱“疏 ”。高按:从之。

[6]燕哙利虚誉,故让子之:燕王哙因虚求尧舜禅让之虚誉,将王位让给野心狂妄的子之大夫。燕哙,燕国君主燕王哙。子之,燕王哙之相国。燕王哙是燕国的昏庸之君,他曾问大夫苏代:齐宣王何以不能成为春秋之霸?苏代答曰:齐虽富强,然宣王不信任臣下,君臣离心。苏代因与子之交密,诱惑燕王向子之让权。燕王哙轻信苏代之言,遂将国家大权交予子之。子之又乘机向燕王进尧舜禅让之言,燕王哙为获尧舜禅让之美名,遂再将王位让于子之。子之掌权,任人唯亲,并让燕王哙称臣朝拜。燕太子认为子之无礼,不承认子之为燕君,发兵讨伐,燕国陷于内乱。齐宣王见燕内乱,趁火打劫,举兵侵燕,燕之京都陷落,燕王哙与子之被乱兵所杀。见《史记·燕世家》。

[7]呕哇之过:爰旌目呕咕盗食之过错。古之时有名曰爰旌目者,饿于狐父山之道旁,山之盗者将糊状之食盛于茶壶,如喂婴一般使其食之。过数日,爰旌目终得救。然爰旌目醒之后,便叫道:汝莫非盗贼者?我乃守节之人,何食盗食!遂呕吐已食之盗食。世人语之此乃追求虚名耳。见《列子·说符》。呕哇:呕吐也。

[原文]

夫圣人纯,贤者驳[1],周公不求备,四友不相兼[2]况末世乎?是故高祖所辅佐,光武所将相,不遂伪举,不责兼行[3],亡秦之所弃,王莽之所捐[4],二祖任用以诛暴乱,成致治安[5]。太平之世,而云无士,数开横选,而不得真[6],甚可愤也!

[注释]

[1]圣人纯,贤者驳:圣人是纯正清洁的,贤人则难免含有杂质,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汉书·梅福传》:“一色成体谓之纯,白黑杂合谓之驳。” 《论衡·明雩》:“世称圣人纯而贤者驳。”

[2]周公不求备,四友不相兼:周公用人不求全责备,四友之德能也不相互兼备。四友:指文王时之南宫括、散宜生、闳夭及太颠。其才能各有所长,互不兼备取代。《博物志》:“文王四友:南宫括,散宜生,闳夭,太颠。”

[3]高祖所辅佐,光武所将相,不遂伪举,不责兼行:高祖使用扶助他开国的干才,光武帝委任文武将相,他们不搞空虚无实的选举,也不强求德才都完美无缺。高祖:汉高祖刘邦。光武:东汉光武帝刘秀。刘邦、刘秀选才用人,注重实绩,不图虚名,观其大端,不责小过,宽怀大度,不积私怨,以建帝王之业。见《史记·高祖本纪》《后汉书·光武帝纪》。

[4]捐:弃。《说文》:“捐,弃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

[5]治安:颜师古注《汉书·文帝纪》之“古者殷、周有国,治安皆且千岁”言:“治安,言治理而且安宁也。”

[6]真:指正直之士。《续汉书·五行志》刘昭注引马融语:“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以天下之大,四海之众,云无若人,臣以为诬矣。宜特选详誉,审得其真。”

[原文]

夫明君之诏也若声,忠臣之和也当如回应,长短大小,清浊疾徐,必相和也[1]。是故求马问马,求驴问驴,求鹰问鹰,求駹问駹。由此教令,则赏罚必也[2]。 夫高论而相欺,不若忠论而诚实。且攻玉以石[3],治金以盐,濯锦以鱼,浣布以灰。夫物固有以贱治贵,以丑治好者矣。智者弃其所短而采其所长,以致其功,明君用士亦犹是也[4]。物有所宜,不废其材,况于人乎?

[注释]

〔1〕明君之诏也若声,忠臣之和也当如回应,长短大小,清浊疾徐,必相和也:明君的诏令一旦发出,忠臣就要立刻奉行,其赞同配合的速度就像发出声音就有回音一样,长短大小,清亮洪厚,节奏快慢,相互和谐。

[2]是故求马问马,求驴问驴,求鹰问鹰,求駹问駹。由此教令,则赏罚必也:因此,君王需要马,尽忠的臣子就寻马;君王需要驴,尽忠的臣子就寻驴;君王需要鹰,尽忠的臣子就寻鹰。以此类推,君王若能如此严教明令臣子,那赏罚的措施就一定能够雷厉风行。

[3]攻玉以石:加工美玉用石头。语出《诗经·小雅·鹤鸣》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此喻贤人。

[4]智者弃其所短而采其所长,以致其功,明君用士亦犹是也:聪明的人对待物料,舍弃其短而取其所长,以获得成功。明君用人也应该如此。

[原文]

夫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洁白,恬淡无为,化之本也[1]。忧君哀民,独睹乱原[2],好善嫉恶,赏罚严明,治之材也[3]。明君兼善而两纳之[4],恶行[5]之器也,为金玉宝政之材刚铁用。无此二宝[6],苟务作异以求名[7],诈静以惑众[8],则败俗伤风。今世慕虚者,此谓“坚白”[9]。坚白之行,明君所憎,而王制所不取。

[注释]

[1]化之本也:教化之本也。

[2]乱原:祸乱之根原。《盐铁论·申韩》:“塞乱源而天下治。”

[3]治之材也:治国理民的人才。“材”与“才”通。

[4]兼善而两纳之:犹兼收并用也。

[5]恶行:彭铎注云:“恶行”以下疑有脱文。高按:“恶行之器也,为金玉宝政之材刚铁用”文句不通,无以作注。

[6]二宝:指上文之“化之本也”与“治之材也”。

[7]苟务作异以求名:只想标新立异,图求虚名。

[8]诈静以惑众:假作安静以迷惑百姓。

[9]坚白:战国公孙龙子之学说。《史记·平原君传》:“公孙龙善为坚白之辩。”见《史记·平原君列传》《庄子·秋水》。

[原文]

是故选贤贡士,必考核其清素[1],据实而言,其有小疵[2],勿强衣饰,以壮虚声[3]。一能之士,各贡所长,出处默语[4],勿强相兼[5],则萧、曹、周、韩之论[6],何足得矣?吴、邓、梁、窦之徒[7],而致也[8]。各以所宜,量材授任,则庶官无旷[9],兴功可成,太平可致,麒麟可臻。

[注释]

[1]清素:疑情素。《史记·蔡泽传》:“披腹心,示情素。”

[2]小疵:小毛病。《周易·系辞上》:“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汉书·平帝纪》:“不以小疵妨大材。”

[3]虚声:虚美之声。

[4]出处默语:或出仕或归隐,或长于言辞或沉默不语。语出《周易·系辞上》之“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5]勿强相兼:犹言才各有专长,不可求全责备。

[6]萧、曹、周、韩之论:萧、曹、周、韩,指萧何、曹参、周勃、韩信。他们都是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开国功臣。萧何,汉初丞相,被封赞侯。曾为沛县小吏,随刘邦起义,举韩信等奇才。刘邦东征项羽,何坐守关中,储粮屯兵,以资军需。汉朝建立后,何在实施法律、发展经济、加强中央集权、消除诸王势力等方面功不可没。曹参,汉初大臣,曾为沛县狱吏。刘邦故友,助刘邦打天下,勇猛善战。汉朝建,封平阳侯。惠帝时,继萧何而为相。宽怀大度,为人忠厚,不为名利,谓之贤相。见《史记·萧相国世家》《曹相国世家》《绛侯周勃世家》《淮阴侯列传》。“论”疑“伦”。

[7]吴、邓、梁、窦之徒:指吴汉、邓禹、梁统、窦融。此四君辅佐刘秀建立东汉,中兴汉室,为匡世经国之臣。吴汉,初以贩马为生,先随王郎起义,后奔刘秀,拜大将军,官至大司马,受封广平侯。邓禹,刘秀故友,后奔秀起事。刘秀称帝后,禹为大司徒,封赞侯,后改高密侯。梁统,酒泉、武威太守,性刚毅,好律法,为政严猛,甚得光武帝刘秀器重,拜大中大夫,封高山侯。窦融,世宦河西,王莽时为波水将军。后聚酒泉、敦煌、张掖、武威、凉州五君,割据河西。刘秀称帝,归服汉室,封安丰侯,官至大司空。见《后汉书·吴汉列传》《邓禹列传》《梁统列传》《窦融列传》。

[8]也:高按:依彭铎注改之,原文作“十”。

[9]则庶官无旷:就可以做到百官无废职。语出《尚书·皋陶谟》之“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原文]

且燕[1]小,其位卑,然昭王尚能招集他国之英俊,兴诛暴乱,成致治强[2]。今汉土之广博,天子尊明,而曾无一良臣,此诚不愍[3]兆黎之愁苦,不急贤人之佐治尔。孔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4]” 忠良之吏[5]诚易得也,顾圣王欲之不尔。

[注释]

[1]燕:战国时之燕国。

[2]昭王尚能招集他国之英俊,兴诛暴乱,成致治强:昭王却能屈尊求贤,甚得他国英俊,兴诛暴乱,使燕得以强盛。《史记·燕世家》:“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尽取其宝,烧其宫室宗庙。” 燕昭王乃燕王哙之庶子,其从赵国归国继位后,屈尊求贤,招贤纳士,以重金买得千里马尸骨,并筑黄金台,悬千金于其上,以示其求贤之诚。魏之乐毅,齐之邹衍,赵之剧辛及苏秦等英才良将纷纷而至。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一举破齐,连克齐七十二城,雪洗燕受齐之辱。见《史记·燕召公世家》。

[3]愍:痛。《说文》:“愍,痛也。”引申为哀怜。

[4]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是不想啊,哪有遥远不可及的呢?语出《论语·乡党》。

[5]忠良之吏:忠信贤良之臣。《左传·成十七年》:“能与忠良,吉孰大焉?”

同类推荐
  • 世界未解之谜

    世界未解之谜

    本书辑录了外星文明、地理、自然、生物、宝藏、人类、历史等领域中经典的未解之谜,将其分为人物传奇、神秘地带、文化迷踪、人体密码等部分。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发明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发明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婚俗文化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婚俗文化

    本书通过传说、历史典故、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各地遗留婚俗等方面对婚俗文化加以解读,给读者呈现了一幅鲜活生动却又有着厚重文化积淀的中华婚俗文化风情画卷。
  • 中国传统文化原典选读

    中国传统文化原典选读

    本书以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原典作为核心内容,选取了国学经典中最有代表性的十一部作品,从传播学的角度将文化原典产生的社会背景、各个时期的传承情况以及围绕经典重大问题研究的不同观点一一陈述,力求从全新的角度建构出文化经典学习的多维知识体系,以帮助读者更方便地领悟。
  •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近代中国学术界名家辈出,形成宋以来学术发展的又一高峰。究其原因,涌现大量史料,承袭清学余荫,沟通域外汉学,当在首要之列。治学须知大势,近代国际汉学界对中国认识的深化和中国学者掌握西学外语程度的增强,使得彼此得以沟通,渐成一有机整体。通过描述分析中外学界的交往关系,可以显现学术发展的状况趋势,并把握个人及流派在其中所处的时空位置,进而探寻新世纪中国学术发展的正途大道。
热门推荐
  • 萌韩

    萌韩

    此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尽毁;贞操、德操、节操,三操俱丧。职业妹控出售邪恶三斤、兼职混蛋贩卖变态八两。读书有风险,点击须谨慎。一入此坑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本院禁止未满十八岁以及卫道士入内。最后,欢迎来到萌学院,我是萌主宋谦。
  • 炫风:中国明星城市发展史

    炫风:中国明星城市发展史

    某种意义而言,21世纪国际竞争既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各具特色的城市圈。没有城市圈的形成和崛起,没有发达的大城市做后盾,没有人口和产业聚集以及城市的高度文明,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难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力的国家。
  • 乱世宏图

    乱世宏图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是酒徒所著的一部历史军事类小说。
  • 如果爱愿意之匆匆那年

    如果爱愿意之匆匆那年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走过一对又一对情侣,可是二十几岁的她对感情仍旧很迷茫,不懂得世间的黑暗险恶,也不懂得感情的现实化会有多可怕,傻傻的她只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味的追求那一尘不染的爱情,把自己当成灰姑娘,等待王子来发现她,而那个他,还会存在吗?一年四个季节,最喜欢的是冬天,因为有雪的存在。不该幻想生活的四季都有你,但只要结局有你足矣。
  • EXO重生之冷漠女配

    EXO重生之冷漠女配

    冷漠?是你们不了解我,也对,反正你们本来就不认识我!感情?我不需要,因为一次次对别人好,只会换来伤害!
  • 回味宋朝

    回味宋朝

    宋朝是一个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时代。它在经济、文化、科技上都创造了光辉的成就,现代学者普遍认为,两宋在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成就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则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连现在的余秋雨都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可见宋朝的魅力。
  • 相逢似有恨

    相逢似有恨

    他出生,她十六岁他九岁,她嫁为人妇。他十二岁,她明白心中所爱。他十六岁,她看着他远走他国。他二十六岁,决定让自己死心。一段持续几十年的不伦之恋,何去何从?
  • 西裕长公主:本公主要改嫁

    西裕长公主:本公主要改嫁

    此生她既为公主,又是储君,改嫁怎样,休夫又怎样,别人无权干涉。上一世她从男人那儿受的欺负,这一世,要连本带息地讨回来。美男,哼哼,她欺侮定了!烽烟起,天下三分,谁主春秋?现代猛女又将如何在异世穿梭于权力与阴谋之间,逐步攻陷各色美男?(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我和我的安全团队

    我和我的安全团队

    本书主旨在于普及大众安全意识,让大众了解真正的黑客世界,故事情节有亲身经历也有虚构信息,请勿对号入座
  • 东护城

    东护城

    荒诞?那告诉我什么是正常!我只能说这是我用了心的鬼扯!无情世界,蹉跎岁月,黑色禁锢里,谁被扭曲变形了;残酷现实中,谁被愤怒点燃了?我们唯有的只是疯狂的梦境,用想象力来构建家园,让天马踢踏!在路上,有时愤怒,有时狂乱,有时偷笑,有时恶作剧,有时我渴望有人同行……来吧,并肩同行,热血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