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49300000018

第18章

抓起糠面窝窝,又吃了两个。嘴里许多糠皮,又拿一只玉米面窝窝漱了漱口。

七只窝窝下肚,这才继续赶路。

到了姐姐家,姐姐高兴极了。时间也就接近正午,急忙安排客饭。姐姐此时虽然掌家,上头毕竟还有婆婆,按规矩请示一回,婆婆安排了,吃荞面!

盂县家所谓细粮,有“荞好豆面”之说。好面,即是白面,过年才吃。荞面豆面,生日过节、客人、病人、老人食用。

这儿婆婆安排吃荞面,姐姐面上生光。和上多少面呢?自家人的午饭已经做得,客人嘛,和上一升!

说是一升,姐姐这厢,升子底部压得瓷实,上面戴了帽帽,一升也抵得升半,有三斤来的分量了。

吃罢一升,半挂车不放筷子。

姐姐知道弟弟饭量,接着和面。

吃罢两升,弟弟还是不放筷子。姐姐陪了万分小心请示婆婆,婆婆唬了脸,答应和第三升。

吃罢三升,半挂车还没有放筷子的迹象。婆婆那儿脸面阴沉,快要滴下水来。姐姐这儿抓捏了一颗心,给弟弟努嘴唇、使眼色。

半挂车心情大坏,将饭碗朝桌子上一墩,火悻悻言道:

我早就知道吃不饱!

69、好面

太原正东,倚靠太行山自南而北排列平定、盂县、五台三县。

三个县的人,到河北平山做生意,住了一家客栈,突然吵了起来。因为什么呢?地方保护主义作怪,都说是自己讲话好听,口轻,接近官话。吵得不亦乐乎,惊动了店家。

店家心里其实有谱。平定水流东去,与河北井陉接壤,话音带卷舌,分明讲话最口轻。但住店的都是客官,店家不便直说意见。想了想,抓了一把白面来,放在桌上。要三人靠近面粉,说出面粉名堂。由此来做判断。三人同意了。

平定家,白面就说白面。面粉不少动。

盂县家,白面称为好面。好字一出,吸动面粉,吞了半口。

五台家,白面也说白面,但白字发“撇”之音。嘴唇厚厚,气魄浩大,一声“撇面”,将面粉喷得满脸。

何人口轻,立判高下。

70、太行八陉

太行南北走向,乃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天然分界。

横穿太行的通道,称为陉,有太行八陉之说。其中,韩信背水列阵的井陉,最为着名。石太铁路、太旧高速公路,皆经由井陉。

秦岭东西向,与淮河一块横贯东西,是中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

穿越秦岭的通道,称为谷。有秦岭十谷之说。有子午谷、褒斜谷等。孔明六出岐山,走子午谷。

71、们五台俺定襄

山西多山,交通阻隔而方言驳杂。

从口音话头区分人们籍贯,民谚多多。有一则是:

们五台,俺定襄;

日煞榆次,呶寿阳。

五台家自称曰“们”,其实是“俺们”的急读。好比盂县人自称是“嗯”。

阎锡山夫人到南京,问她吃什么,答曰“们不饥”。我不饿,暂时不吃什么。接待者到处打听何为吃食“们不饥”,编作笑话传说。

榆次家口语虚词,爱说“日煞”;寿阳家则多用“呶”来助语气。

72、督军姓甚们姓甚

阎锡山统治山西多年,重用不少五台同乡。于是有“会说五台话,就把洋刀挎”的民谣。

笑话说,一个五台老乡在督军府门口被门卫拦住,问他姓字。老乡诳言道:

督军姓甚们姓甚,们和督军打对门。

门卫知其撒谎,一个巴掌打上。老乡实话说:

督军姓阎们姓李,们离督军四十里。

人们夸许这巴掌厉害,一巴掌打出四十里。

73、啥与咋

方言只为说话方便,并不为着写文章夸耀。省略音节急读词语相当多。

什么,急读为啥;怎么,急读为咋。例子多多。

窟窿与孔,如今口语笔录,都在使用。

激凌与惊,口语说打个“激凌”,急读为吃了一“惊”。

74、干一点

山里人厚道实在,待客舍得吃喝。山西地面一直有“土厚人情薄”的说法。

土厚,地方平广,更加接近现代化;而现代化商品经济发展的副产品就是人情淡薄。

晋中盆地,历史上晋商集中的地方。地方富庶而人情反倒淡薄。

村里唱戏,看见外村的亲戚,也说客气话。话这样说:看完戏,回去吃饭吧!面儿上,像是邀请客人来家吃饭;实际语意,是要客人回自家去。

有不透气的客人,或者专门误解意思者所谓恶客,偏偏就上门来吃饭。那么主家也有对付办法。

办法之一,刚刚给客人捞上一碗面来,就当面催促道:

客人,你快点吃,咱家娃娃还等着用碗哩!

办法之二,客人不过吃了浅浅一碗面,第二碗主家要问:

这一碗,汤一点还是干一点?

吃饱了,或者半饱了,当然往下就要汤一点。客人脸皮薄,不好意思了,往往落入彀中。当一回客人,担了吃饭名声,其实根本没敢吃饱。

遇上外头见过世面人物,讨厌本地风俗,偏偏要来作对。问他汤一点还是干一点?大声回答如同吼叫:干一点!

连着来上六七碗干一点,主家实在肉疼,只好直接问:

你到底还要吃多少?

客人或者就张开嘴巴,让主家来看:

你看吧!看见喉咙里满上来,我就不吃啦!

75、盂县家待客

盂县穷苦,糠菜半年。秋天收获土豆萝卜,可以窖藏。南瓜豆角,则切丝晒做干菜。到青黄不接的时候,煮一锅菜来填肚子。饭食缺少粮食,主要是瓜菜,贬称曰“熬煮”。

贵客登门,无论如何要给客人吃精米精面,不兴上熬煮的。

出差下乡外调人员,到村里吃派饭,老百姓好客,总要千方百计给吃点细粮。黑酱熬出酱汤,用来浇面,不能给客人吃半点蔬菜;那儿孩子们却只能吃熬煮,端了整碗的南瓜土豆来充饥。

孩子们眼馋客人饭食;客人则心里诅咒:

盂县家真是小气!整锅的菜不给人吃,弄一股黑汤浇面,打发客人!

理解错位,好心寻常变做驴肝肺。

76、吊塄瓜

盂县人,将西葫芦称作北瓜。发甜而能熬稀饭的瓜,称为南瓜。

水土关系,或者是蜜蜂传粉作怪,扁圆的南瓜所谓柿子瓜,在盂县都要变成长条形状。

山区多梯田,农民善于利用土地。南瓜栽到地边,让瓜蔓伸出地边吊在梯田地塄上。结了南瓜也就吊在那儿,越吊越长。这样长在地塄上的瓜,专门叫做吊塄瓜。

有人脑袋扁长,人们就形容是一颗吊塄瓜。

77、扁骷髅碱骷髅

山里过去人们本来营养差,产妇坐月子又不给吃干饭。小米炒过,给产妇喝炒米稀饭。头三天,婆婆三根指头来抓米,抓起多少算多少。三天之后,稀饭里熬一酒盅炒米。

据说,这样产妇利于排出恶露,调理身体。婴儿呐,奶水稀薄,渐渐营养,不会吃坏。

或者有道理吧,这样风俗多年不变,其直接后果是产妇虚弱,婴儿严重营养短缺。最显见的是婴儿缺钙,脑袋如同一只软柿子。朝天根本摆放不住,只能左右平摆。孩子们的脑袋就拍饼子似的越拍越扁。

所以,在太行山里,最容易见到扁扁的脑袋。左右三寸来宽,前后一尺多长。

这样的头颅脑袋,一般便叫做扁头、扁忒脑。

说的贬义一些,称作扁骷髅。幽默一点,叫做吊塄瓜。

有时,也形容成“暖鞋样子”。

做鞋,需要鞋样子。暖鞋样子,不足三寸宽,将近一尺长,正是扁骷髅的尺寸形状。

还有一种脑袋,奇形怪状、三角八脑,则叫做“碱骷髅”。

有的土地深处,埋藏一些石头疙瘩。像是姜块,人称“粒姜石”。据说可以入药,增加矿物质,防癌。粒姜石,也叫碱骷髅。那样形状的脑袋,比“吊塄瓜”脑袋还要难看。

78、张箩子箍漏锅

过去在乡下,经常有一些匠人走村串乡。张箩子的、箍漏锅的、钉盘碗的,银匠、锡匠、小炉匠,钉马掌的、修锁子的、修炊具的,所谓小手工业者,应有尽有,你来我往。

不同匠人的呐喊吆喝声,各不相同。即便是本地人,因为跟师傅学了吆喝,听着也都侉得很。

张箩子的,修炊具的,以河北武安涉县的师傅居多。武安涉县与山西是近邻,在太行山的东侧。那儿人们的脑袋,比山这一侧人们的脑袋还要扁骷髅。

张箩子的,吆喝起来是“张儿箩来”,仿佛高出一辈,占别人便宜。修炊具的,不吆喝,一个铁片上拴着一些金属檫菜片子、河捞床底子,打竹板似的那么敲打。发出的声音呐,“铁、铁、铁”那么响,仿佛在叫“爹”,又低了一辈。

箩子,箩底讲究马尾材料。马尾箩,张好以后,匠人要站到箩子的丝网上去,显示他的手艺和马尾材料的强度。人下来后,箩子一点不变形。比起铜丝箩来,有弹性、更结实。

谁家瓷碗瓷盘摔开了,钉盘碗的在瓷器上钻孔安钯钉。所谓“没有金刚钻,不敢揽瓷器活”。一只瓷碗,要钻二十来个孔,安十来个钯钉。那只瓷碗值多少钱呢?

箍漏锅的,就吆喝箍漏锅。但山西家把“箍漏”两字,理解成一个动词。补锅、锔锅,箍漏锅,一样的意思。锅破了嘛,请匠人箍漏箍漏!箍漏住了,还能使唤!

79、刮子

村里,偶尔也来卖梳子和刮子的。

专卖梳子刮子的小贩,梳理着锅盖头,裤腿高悬而开口极宽。老百姓叫他们是“冷侉子”。回忆小贩口音,靠近南方。其口音让人觉得更为冷僻吧。

梳子,是木梳,讲究是硬木,从一人高的地方摔在石板上,摔不烂,老百姓才会买账。

刮子,亦即篦子。方言叫刮虱子。齿缝非常紧密,梳头的时候,可以将虱子、虮子篦下来。

我见过一次卖刮子的。刮子,中间一根硬木,两边鱼刺似的镶满竹齿。小贩为了证明他的刮子结实,当街表演砍柴。村人专门找些干硬木棒来,那人将他的刮子当劈柴斧头一样使用。木棒果然被纷纷劈开,而刮子完好无损。

这样质量的刮子,一对喊价五角钱。你真的买两只,小贩就另外奉送两只。

一只刮子,算下来一毛来钱。

钱,曾经是多么值钱;而手艺和人工,曾经是多么不值钱!

80、四大难听

越是偏僻地方,方言越难懂;方言越是难懂的地方,人们更加地方保护主义,保护方言。

父亲在太原六十年,乡音始终不改。我在父母身边,是不敢不说盂县话的。否则,有忘本的嫌疑。至少,表示你不那么爱家乡、爱故土。

在盂县人听来,凡不是盂县口音者,都叫“侉子”。

二不愣,你妈打你因为甚?光吃好的不待动,不走平道你跳圪洞。

“因为甚”,谁要胆敢说成“因为什么”,那你就是一个侉子。

邻县河北平山人,有来盂县卖辣椒的,有来收购羊皮的。老乡们一律叫人家是平山侉子。收购羊皮,吆喝声儿里有“羔儿羊皮”这样话语。大家把“羔儿”也理解成了动词,仿佛“收购”的意思。

羔儿羊皮的来啦!问问价钱,看人家咋“羔儿”哩!

盂县家民谚所说“四大难听”,包括这种吆喝声。

狼嚎、铲锅、刮玻璃,

平山侉子羔儿羊皮。

81、没有腿的腿

在外地人听来,盂县话何尝不侉,山西方言何尝不侉。

即便在北方语系里,山西话都被割划在外,列为晋方言。

晋方言特征多多。最大特征是极富入声。从一到十,十个数字,入声就有五个。

平常大家口语多说入声。孩子们上学读书,要说标准普通话,要学汉语拼音,事情就有些复杂。老师教学,须得格外翻译一回,娃娃们才能明白。

北方流传一句口语,表示疑问或者表示坚信,“不相信这个牛爬树”。山西人则说,“不信羊不吃麦子,鸡不吃蝎子”。

麦子,蝎子,读入声,押韵。麦,读如灭(m-ie)。

老师教生字,只能这么教:

麦,m-ai-mai;割灭子的灭(m-ie)。

拍,p-ai-pai;撇皮球的撇(p-ie)。

否则,大家不懂。

我们老师,盂县本地人。他哪里会说什么普通话?勉强那么胡乱教大家。

爪子的爪,鹰爪鸡爪,方言读zhao。当然两种读音都可以的,看用在什么场合。我们老师教拼音,这样领读:

zh-wa——zhao!

zh-wa——zhao!

搞的大家一头雾水,晕头转向。

有一次,中心小学有人来听课,我们老师好生认真,积极表现。那天的生字里,有一个“腿”字。老师读音教对了:

t-ui腿,t-ui腿!

他领读,大家跟了齐读。孩子们声音整齐,而且洪亮。

生字,不是还要讲解字义吗?老师要给我们讲解演示,化抽象为具体。他举着教鞭走下讲台,看样子要指了一个同学的腿或者一条桌腿来演示。可能是为了突出效果、举出特例,加深印象吧,他的教鞭就指向一张破课桌。破课桌,三条腿。缺腿的那个地方,砖头垒了垫着,分明没有桌腿的。

我们老师,满面严肃,进入教学状态,一边领读中,教鞭直指砖头垛子,这样来特别强调:

t-ui腿,没有腿的腿!t-ui腿,没有腿的腿!

没有腿的腿,是一条什么腿?本来要化抽象为具体,这样一来,具体反而化作抽象。反正我们是更加糊涂莫名其妙。

82、透明飞机路

小学教师,老百姓尊称先生。是乡下稀缺的文化人,往往成为许多新名词的解释者。

有人上太原,回来叙述电灯神奇。墙上摁一下,灯就亮了。明晃晃的,那么大一个火头,偏偏吸不着旱烟!见了的人尚且神奇,听了的人就更加觉得神奇。

请教老师。老师其实也没见过电灯。不肯跌份子,不懂装懂。解释道:电灯嘛,就是灯盏里不放煤油,放着电嘛!

还有飞机,那么大的铁家伙,如何悬在天上?

老师便又按自己的理解来宣传。说是天上铺了飞机路。大家仰头去看蓝天,什么都看不见呀?老师接着发挥说:飞机路,是透明的呀!

直到当今,村里我的同龄伙伴依然坚信天上有透明飞机路。人们看不见,凡胎肉眼,当然看不见。

83、蛇二子鸡建明

小学老师,为人师表,行为端正。但村里的老师,有时也颇促狭。

新生入学,老师要问问年龄属相,算是入学考试。

我村有两个孩子,恐惧紧张,说反了。二子姓于属蛇,说成属于姓蛇;建明姓张属鸡,说成属张姓鸡。

老师挖苦孩子,第一堂课点名,就“蛇二子、鸡建明”那么喊叫。结果,蛇二子和鸡建明成了绰号,两位都快五十啦,绰号影子似的跟定。孙子都读小学了,互相骂架,正方绰号依然是反方的首选武器。

84、属相不合

中国古来以干支纪年。天干而地支。

有个字谜,谜面这样:都是排行第六,相差天高地厚。天干第六是己,地支第六是巳。

十二地支,配以十二种动物,成了国人所谓属相。

生于何年何月何日何时,用干支来表示,便是所谓八字。

一个生命,来到世间的时辰,生命之发端,当然是有意义的。但决不会有算命先生说的那样玄乎的意义。

五行八卦,相生相克,或者有着朴素的唯物论在内。比如,水克火,火克金,本来就是那样。水生木,木生火,道理亦然。

至于属相不合相克,已经步入迷信胡说。村夫愚妇,听信鬼话,多有因此干涉儿女婚姻者。

属相不合,排列也很简单。十二属相,一二与七八为一组;三四五六为一组;九到十二为一组。两两相互交错,便是六种属相不合的对子。

第一组,鼠羊不到头,白马怕青牛。

第二组,虎蛇如刀割,龙兔泪交流。

第三组,鸡狗不相能,猪猴似寇仇。

有什么道理?没有道理。再要追问,你就是冥顽不灵。

不相信气功拔牙,那是你没有慧根,缺少悟性。

所谓迷信,因迷而信。

85、姜子牙算卦

中国道教,奉老子为始祖,以《老子》、《庄子》为经典。

但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道士给人的印象多半离开老庄之大道,落入了擒妖捉邪、驱狐避鬼、符咒魔魇的下乘小道。

道教初创,在东汉末年。东川张道陵创“五斗米道”为其发轫。后来张大其词,把姜子牙、张良、诸葛亮等等前朝历史人物都纳入道教名人序列。

《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学艺归来,曾经摆摊算卦。他算准一个卖柴的汉子,“由此往东走,遇见一老叟;柴钱一百二,外加四个馍馍两碗酒”。帮助武王推翻纣王的高级谋臣,演义中说他算卦神奇,与其说是高抬、莫如说是贬低了伟人。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也通阴阳而善卦术。着名的诸葛妆神一段情节,装神弄鬼、大动干戈,不过在陇上抢夺了魏国一点小麦。哪里是一代名相的作为!

86、张存喜

一个民间段子,专说算卦的神奇故事。比较长,多是无稽之谈。作为故事,结尾部分还算精彩。

一位书生返乡途中,遇到异人相助。指点他前程应该注意事项说:

叫你喝,你不要喝,

叫你洗,也不要洗;

有话告给张存喜,

一斗谷碾了三升米。

同类推荐
  • 《金瓶梅》与世情小说

    《金瓶梅》与世情小说

    本书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大约在明代的隆庆至万历年间成书,全书共一百回,约九十多万字,其中大大小小的人物大概有八百五十多个,被清初著名理论家张竹坡称为“第一奇书”。也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在历朝历代,多次遭受毁禁,命运多舛,而对于其作者的身份也是众说纷纭。
  • 独坐

    独坐

    汪老被誉为最有人情味的作家。他的散文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年青人喜欢,皆因从他的文字中可以找到面对生活的雅趣,可以安抚疲惫的心灵。汪老生前最爱一人独坐沙发上东想西想,他的许多文章由此构思而来。因此,此书取名《独坐》。本书分为四部分:忆旧、遐想、闲说、文谈。全新的选本,独特的插图,为书营造了最美的气场。
  • 国学句典国学文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国学句典国学文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上至黄帝时期下至今朝今日,绵延五千多年的时间。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先人们为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文化珍宝,让我们后人受益无穷。这其中就包括许多脍炙人口的国学文典和人们口口相传、耳熟能详的国学句典。这些丰富多彩的国学文典和国学句典,是中国无数先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并结合时代特色和亲身体验总结提炼出来的真情实感、经验见识,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修养要素。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滋养了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的心灵世界和思想家园。
  • 感动心灵的精美散文(中华阅读文库)

    感动心灵的精美散文(中华阅读文库)

    《感动心灵的精美散文》主要内容是摘录了感动心灵方面的散文,让读者用心去体会之中的美感。
  • 我们的故事

    我们的故事

    迎着晨风迎着阳光,跨山过水到边疆。伟大祖国天高地产,中华儿女志在四方……大概每一个知青战友都会唱这首歌、它是电影纪录片《军垦战歌》的插曲。一群意气风发背着行李的上海知青坐在大卡车上,他们高唱着这支歌向塔里木荒原进军。这首歌曾让我们热血沸腾、激情浩荡。我们也唱着这支歌奔赴了北大荒……本书的作者是记者出身的作家,本书的类型是他最擅长的纪实文学。书中主要描写了哈尔滨、上海、北京的六十多位知青,在“前青知时代”或“后知青时代中”最具代表性的又最具个性的故事。
热门推荐
  • 氏族崛起

    氏族崛起

    对抗神权,重塑氏族就是结束?幽冥的阴谋才刚刚开始。黑暗的沼泽,魔法的城市,梦境的遭遇,神权的抗衡,将一一为你揭晓。到底怎么才能结束这一切的混乱,敬请拭目以待。
  • 复仇公主的坎坷爱恋

    复仇公主的坎坷爱恋

    她,雪琳依婷。她,雪琳陌诺。她,雪琳颖思。仇恨改变了她们,爱情却又改变了她们。爱情的背叛让她们心灰意冷,从新来过,是否能再次与自己的白马王子在一起呢?
  • 动手做实验丛书--非金属实验改进设计实践

    动手做实验丛书--非金属实验改进设计实践

    本系列丛书主要介绍动手做实验,本书详细讲述非金属实验改进设计实践方式等内容。
  • 王爷,我休了你

    王爷,我休了你

    穿越后,她竟然成了蓝王府的郡主——蓝霓裳,蓝王府,那是一个没有一丝温暖的地方,她好冷。水离忧,他是霸道的小王爷,却与她的未婚夫有着相同的容貌。那么,即使留在古代,她也可以与心爱的人厮守终生吧。不过,因为爱人的抛弃,他恨透了女人,她的付出,他完全不屑一顾。冰冷的蓝王府内。五哥抓起她的手,给她温暖,处处保护她周全,“霓裳,知道五哥为何在你之前出生吗,那是因为,五哥要在你身边守护你!”她的泪水点滴滚落,“五哥!”他吻住她的泪,“霓裳,不要怕,即使是兄妹又如何!”
  • 异能战纪之至高王座

    异能战纪之至高王座

    少年白辰获得重生,一出生的时候就是一个禁忌般的存在,被称为诅咒之子,由于触犯家族的禁忌而被放逐,为了追寻母亲被害的真相而逐渐揭开自己的身世之谜,从而引发世界的真相。随着他的出现,那远古时代就已经消失了的失落的世界又开始逐渐恢复生机。(非打怪升级文)
  • 魑魅非鬼

    魑魅非鬼

    魑魅古谓能害人的山泽之神怪。亦泛指鬼怪。他是久居仙山的二皇子年纪轻轻就获得仙格的小神仙却毅然决然的加入差点为人类带来灭顶之灾的灭世之役。她是身份不明的小怪物,非人非鬼。而我,我是害人的精怪魑魅,我需要一个真相,真相也许就在我们身边。
  • 最后一个魁师

    最后一个魁师

    魁师:源于上古兴盛于五代十国,鼎盛于宋。魁如字面意思,意为与鬼争斗。魁师,也可理解为与鬼争斗之人。即宋之后,虽历尽元、明、清、民国,魁师依旧鼎盛。建国之后,破四旧、斩迷信,妖孽不出,鬼魅不现,故而魁师也隐匿与人间。
  • 守护甜心:雨落微凉

    守护甜心:雨落微凉

    她,想要平凡却命该如此她,或许并不伟大她,却能够为了她所在乎的人放弃生命她,并不傻她,却被一次又一次的欺骗蒙蔽了眼睛她,想要挣脱命运撒下的网她,却无能为力她,该等待救赎还是靠自己物是人非事事休,我看年华欲语泪先流惜青春去,只是无情绪,望秋秋去,几点梧桐雨暖雨轻风初冻破,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末她的归宿,身在何方她的命运,该何去何从她的结局,是完美还是残酷
  • 文治大宋

    文治大宋

    宋代是我国古代文化最为繁盛的时代,历史学家陈寅恪有“造极于赵宋之世”的说法。《文治大宋》结合宋代的文化环境与文化气氛,从多角度展示大宋三百年在艺术、教育、科技、思想等各方面的伟大成就。
  • 冷血总裁

    冷血总裁

    相恋两年的男友结婚了,新娘却不是她,这么讽刺的事情也会发生在她身上。她从婚礼逃走,看不下去他们的恩爱。想借酒消愁,却遇到碍事的他,她要喝酒关他什么事啊?不过看他怎么有点面熟?他说要带她回家,可是却把她吃抹干净,莫可儿慌了,真是酒后乱性啊!她慌乱而逃,她再也不要见到他,可是事与愿违,没想到她的上司居然就是他?这回她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天啊,救救她吧!她才不要跟一个自大狂见面,可是他怎么就喜欢缠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