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01000000021

第21章 文论(5)

但陈涌同志是把“艺术即政治”当做“唯心论”的。那么,陈涌同志底“唯物论”,是不是“艺术非政治”呢?

从而又认为我是什么“为艺术而艺术”,那也是根本不解决问题但却非常廉价的独断论。因为,“艺术即政治”的说法,一方面,既是一个革命文学底本质的问题;一方面,又是一个内容和形式互相转化的问题,——如果借用黑格尔底说法,这就是:形式,是向形式转化的内容,内容是向内容转化的形式。这里,“艺术即政治”首先是说,艺术应该就是政治的东西,即这是一个特殊的政治形式,一种特殊的政治活动;而不是“艺术即艺术”,或“为艺术而艺术。”其次,这“艺术即政治”,又是“A=非A”,也就是艺术流转于政治,或归结于政治。如果不承认艺术(革命文学),就是政治的东西,那么,它到底应该是什么呢?如果把形式和内容绝对地对立起来,如果又否定了这个形式,那么,我们知道,和没有内容的形式是不存在的一样,没有形式的内容也是不可想像的,这样否定了形式以后,则政治性或政治标准,又将放在什么地方?但陈涌同志,把艺术和政治——形式和内容对立起来的结果,一方面,好像为了强调政治,却否定了政治服务的艺术,弄得陷于不可克服的矛盾,使论点底本质归结到非政治的偏向去;一方面,又弄得“艺术不等于政治”,或“艺术等于艺术”,而“政治等于政治”,即“A不等于非A”,或“A=A”,——这又正是形式逻辑底矛盾律或同一律的论断,正是不折不扣的唯心论。

陈涌同志,以及史笃同志,所以把政治和艺术对立起来,所以把阶级立场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对立起来,不但是为公式主义辩护的,而且根本就站在公式主义的立场。而今天公式主义的问题,主要也正是在这种公式主义的理论问题上。

但如果讨论底进行,并不脱离我底基本命题和正面命题,即使说“艺术即政治”,无论怎样也得不出来我是以艺术取消政治或代替政治的。反而可以说,“艺术即政治”,倒是强调政治,即指出了艺术应该服从于政治,或必然归趋于政治的。说一句笑话,“2十2=4”,“A=B”,得数应该就是“4”和“B”;这里的重点,这样也就正是政治。

还可以说到一点:在见周扬同志时,他说:广义的政治是以无产阶级底观点来看阶级之间的关系。我很同意这个说法。在前文中,我引过罗森达尔的话,说艺术家是“透过特定的阶级利益而观察现实”的,而且接着我又肯定说,如果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那我们就必须这样来观察和表现现实。这一点,我以为,意见是相同的。因为,我以为:以一定的阶级立场来看阶级关系,是本质的政治,或政治底本质。而我们,首先正需要把握这本质的政治,或政治底本质。因为一切具体的、个别的、各时期的纲领、政策等,都必须服从阶级利益(即本质的政治);革命文学自然也必须如此。而在革命文学的课题上,在艺术上,问题是如何通过现实生活内容(群众生活、群众要求、群众斗争)而把这一切(政治性)本质地把握起来,反映出来,来完成为政治服务这一任务。问题就是如此。

但对于陈涌同志在《论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中的某些论点,我却不能全部同意。所以,这一篇,就政治和艺术的问题,“艺术即政治”的问题,和概念的问题,说一点我个人底不全面也不成熟的见解。

附带说明:由于陈涌同志所谈的,仅仅是我底反命题,因此,这一篇也就不得不跟从他多谈一点“艺术即政治”,看看如何。

一、政治和艺术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一元论”是一个要点和基本命题。

对于西蒙诺夫底说法,我是这样理解的:蛋就是一个蛋。这蛋,是有机体,而且是统一物。当然,蛋黄不等于蛋白,甚至,蛋黄也不等于胚珠的,等等。但无论说蛋黄,说蛋白,都不过是属于“一个蛋”的东西。所以说,这是“一个同一的东西”;是“统一”的,而不是“结合”的。就我所引用的西蒙诺夫底话来看,那也已经肯定地说明了“政治,是像蛋黄那样包含在里面的”了。正因为首先就肯定了艺术和政治是统一的之故,正因为首先就肯定了蛋黄(政治)已经包含在里面了的缘故,所以说“艺术即政治”的;况且,这还是对于“艺术加政治”的那种“结合”论,作为一个反命题而提出的说法。

在艺术对于政治的关系上,“一元论”应该是肯定了矛盾底存在,而发展到统一的。这在本质上就和“艺术加政治”的“结合”论不同。这里我们可以简单地考察一下,也就看“一个蛋”吧:蛋黄和蛋白既是矛盾地存在的,同时又是统一物,即“一个蛋”;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其次,蛋黄底成份含有有机磷,蛋白底成份是蛋白质,等等;这也是我们所知道的。但每次,如果用“艺术加政治”的方法,把有机磷和蛋白质等等用加法加起来,是否能够使它们也成为“一个蛋”呢?不可能!——这一样是谁也知道的。虽然在定性分析上和定量分析这是完全合理的,在形式逻辑上也是完全合理的;但在有机构成上却又是完全不合理的,在辩证逻辑上却又是完全不可能的。这可以看出来,“一个蛋”都不是加法造得成的东西,难道政治和艺术倒能够是一个和数?两数之和?

所以,第一,我以为:说“统一的”,并不等于就否认了两者之间所有的矛盾;完全相反,只有首先承认这是“统一的”,然后才能更为本质地说明其中所存在的矛盾。如果那不过是“结合”的,我以为,即使是夫妻,也始终是两个个体,两个单元,夫始终是独立的人格的夫,妻也始终是独立的存在的妻,地位是对等的。所以在我个人看来,只有“一元论”才是辩证观点的,而“艺术加政治”的“结合”论却是机械论。因此我提出了我底反命题。说“艺术即政治”,不但是就革命文学底本质说,而且首先就承认了应该求得走向统一的那所有的一定的矛盾,即这是在矛盾的基础上的统一。但却不能把这“艺术即政治”的说法绝对化起来,把反命题的一面孤立起来。

读过两篇批评之后,重新读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论到政治和艺术的关系时,值得注意的是:那上面所说的却是“统一”,并非“结合”。

因此,党的文艺工作,在党的整个革命工作中的位置,是确定了的,摆好了的。……反对这种摆法,一定要走到二元论和多元论,而其实质就像托洛茨基那样:“政治——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资产阶级的。”

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

毛主席给了革命文学一个指导的总方向,在这个问题上也给了明确的命题即“一元论”。在这座谈会的讲话中,那种“艺术加政治”的论点或观点,就完全失去了根据。

因为,“一元论”是就本质说,是矛盾的统一;“结合”论是从形式出发,是机械的“结合”。

在号召非无产阶级出身的作家们底改造问题上,毛主席才反复强调和人民结合底巨大意义,伟大地指出和群众结合的必要性。因为那是阶级转化问题,“个人与群众的关系问题”,是要求从对等关系转到集体化的问题。命题本来是结合,就自然必须说结合。而这里的问题,却是政治和艺术的关系问题,即形式对于内容的关系,也就是革命文学本身内部的问题,这已经不是两个单元的关系,而是内在的矛盾和统一的问题,所以他说的就是“统一”,却没有说“结合”。这两个问题当然有密切关联。但方面有了不同,说法就不一样。而作家底改造,和工、农、兵的结合,那也是使作家如何成为一个政治家,以及“学习社会”或体验生活,因此同时这也是为了要求在创作上达到政治和艺术的“统一”的。

第二,这也不能和不应被解释为以艺术取消政治,压倒政治。既然蛋黄(政治)已经包含在里面,这艺术还能够不从属于政治,始终和它无条件地甚至绝对地相对立吗?这里,也有着这么一个前提条件。陈涌同志由于看漏了这个前提条件,结果就自然只有把论点完全弄颠倒了为止。实际上,这首先是要求把艺术提到政治的高度,同时也提到艺术本身的高度(这高度指本质的统一,不是在技术方面的单纯的“提高”),即要求如何更好或更善于为政治服务。

第三,这也并不是一般地来谈艺术,而是就革命文学来讨论问题。就是说,这里也是有了一定的范围或一定的对象的。那么,作为革命文学,难道还是“扯谈文学”,难道也是“为艺术而艺术”吗?而作为进步作家,他底艺术,也就不应该是任何“纯艺术”,而是特殊的政治武器,这样一个作家,正如同西蒙诺夫所说的,他,是“应该就是政治家”的一个作家。如果根据本质的理解,而不是形式的理解,在这样的场合说“艺术即政治”,也不是一定不可以的吧。反之照陈涌同志否定这一点的那论断说,那么就是说革命文学吧,好像也就应该不是政治的血缘的,也就成了与政治无关的事物了;而对于进步作家,如果不从政治效果去衡量他底艺术,或者不从艺术效果去衡量政治效果,那也应该是很奇怪的事。

于是,在这一点,看起来,陈涌同志好像为了强调政治和艺术的关系,也承认“艺术性和政治性是不能绝对分开来看的”;但他那论断底本质之点,却使他自己取消了革命文学,也把进步作家底武装解除了下来,即实际上已经把“艺术性和政治性”“绝对分开!”针对了我那第一个反命题“艺术即政治”,他所提出来的第二个反命题,这样,就成了“艺术非政第四,然而这又并不是在一般的意义上谈论政治,而是在艺术问题这个特殊的领域中来谈论政治。如果政治方向首先已经确定了,如果说到倾向性的意思就是说要从”政治标准“出发,那么,要求”搞好“艺术也就不是一件不必要和不应当的事。(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主席也已经辩证地而且反复地说到过的。他说:”我们不赞成把文艺的重要性过份强调,但也不赞成把文艺的重要性估计不足。“因为首先,”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与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这里我以自己底薄弱的理解看,这意思,以为也正是由于”艺术“底本质”即政治“之故)。其次,固然”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是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它是”机器中的螺丝钉“,但它却”又反转来给伟大影响于政治。“毛主席又说到:”又是政治标准,又是艺术标准,这两者的关系怎样呢?“固然,这”总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的。“然而,”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就是在这样一个意义上,要求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要求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要求艺术和政治的统一;就是在这样一个意义上,就是为了这个”伟大影响“,就是为了这个艺术”力量“,就是要求艺术更起”影响“来服务政治,更有”力量“为政治服务,而且这种艺术”影响“在本质上就正是政治”影响“,这种艺术”力量“在本质上也应该是政治”力量“(也就是政治效果和艺术效果的统一)。原来,”搞好“艺术首先就不等于关门提高的。但陈涌同志,既不问我所谈的是什么艺术,又不细察我是怎样谈法,一提到艺术,好像这就一定成了问题。那么,他一方面既强调艺术应该为政治服务,另一方面却又根本否定了必须”放在第二位的“”艺术标准“。于是看起来,一切艺术好像都是”纯艺术“,”为艺术而艺术“,好像全是”并行“的或”独立“的存在,而革命文学,也就好像只是永远机械地和政治对立着,甚至宿命地和政治敌对着的东西!这,在实际意义上的发展,就使得艺术没有可能来为政治服务,甚至弄得等于没有可能使反革命为革命服务一样。这是极端的矛盾;而在思想或思想方法上,也足够地说明了他那机械地把艺术和政治对立起来的根源。

为了更向前一步服务于政治,和更本质地深入于政治,就反对了公式主义;为了”影响“和”力量“,为了艺术底倾向性或政治的本质,和现实主义,不但得和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作斗争,也就要反对教条主义、形式主义、自然主义、技巧论等等的偏向。这一切已经是一个现实的要求了。

第五,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关于《论倾向性》的检讨和批评,都不能逃避这一点,而且必须正面着它。如同前面所说的,这一点就是:在前文中,在基本命题下面,我已经充分地提了出来那正面的命题;即:艺术是”作为政治形式之一的“艺术,而政治是”发现为一定的艺术形式的“政治,等等。就是说,艺术对于政治的关系,即形式对于内容的关系,而且是一个矛盾统一的关系。在前文中,这一点的精神,我以为那又是始终表现着的。至于”艺术即政治“,仅仅作为反命题时,我才说到一句。那么陈涌同志,完全抛弃了我这正面命题又是什么意思呢?第一,这是使我底反命题更孤立起来,而且更可以把它绝对化。第二,是他,不但否定了我底反命题,否定了”艺术即政治“;同时,又完全否定了这个正面命题,甚至一般地否定了艺术是”政治形式之一“,和政治可以表现为”一定的艺术形式“的见解,这就否定了形式和内容的有机关系,否定了艺术和政治的辩证法。于是,就跑到形式逻辑去,就跑到独断论去,就完全被唯心论所俘虏;而所得到的结论,在那本质之点就是:艺术与政治没有关系,艺术对于政治有一种不可人性,即:”艺术非政治!“如果,艺术不是”政治形式之一“,如果,政治不可能表观为”一定的艺术形式“,如果,作为反命题的”艺术即政治“照陈涌同志看来又是完全错的,绝对错了,那么,也容我反问:艺术——特别是革命文学,那到底还能够是什么东西?—在前文中,就有着这一切的基本命题、前提条件、一定的范围以及对象,在我底主要论点上,也设定了正面命题和反命题,等等。但对于这一切,陈涌同志不是简单地否定了它们,就是更简单地从它们跳了开去。从而其中的个别命题好像”艺术即政治“(实际上已经被改变为个别词句,毫无共通之点了),就完全被孤立起来,而且完全被绝对化了。——也许,由于我没有充分展开问题,分析也无力更为深入,才这样引起了不同的看法和批评的吧。这,我也应该在这里检讨。但在基本命题和主要论点上,却相信那是明显而真诚的。

因为就是说”艺术即政治“,不但是一个反命题,在”政治与艺术的统一“的”一元论“下面,是也可以作为一个辅助的命题甚至肯定的命题来看的。而要求两者底发展,要求说,也正是要求从”不一致“”走向一致。“那么,”艺术加政治“”一致“么?”艺术非政治“”一致“么?——还是,勉强说一句,”艺术即政治“倒比较”一致“些?如果孤立了以至根本地否定了这一点的话,这就无从谈到”一致“了吧;同时,这也就全然否定了和”艺术即政治“这个命题密切关联的基本命题,即否定了”一元论“。

所以陈涌同志这样的断语,说:”而阿垅‘艺术即政治’这句话,无异于告诉我们一切作者说:不论什么人,不论什么作品,只要把艺术搞好便够了,好的艺术便自然是好的政治了“,——却是从何谈起?

同类推荐
  • 感动心灵的288个民间故事

    感动心灵的288个民间故事

    本书介绍了百余个故事,包括:冰灯的由来、开封铁塔、六和塔十二玉鼠等。
  • 中国文学原型论

    中国文学原型论

    为一部系统阐述中国原型理论的专著。作者所提出的中国文学有抒情和叙事两种原型体系等一系列学术观点,至今仍具有原创性和新颖性。作者在新的历史视域和理论高度对本书进行了全面修改。
  • 目倦集(格致文库)

    目倦集(格致文库)

    应北岳文艺出版社之约,编成此集。各类短文,体式不一。这种编法,在五四以后,好像多有,而近年则渐少,内容上要有一个中心才能为读者青睐。真是“曾近正宗,今非主流”矣。
  • 望我天真如初,愿你善良如昨

    望我天真如初,愿你善良如昨

    爱情是贯穿始终的主旨,而至始至终推动它的,是一种对与生俱来的美好事物的祈盼或告白,如同《小王子》一样,充满爱和同情心,它能让人慢下来静静地看,用眼睛看,让身体放松,或干脆站起来哭一场。
  • 我的阿猫阿狗朋友

    我的阿猫阿狗朋友

    《我的阿猫阿狗朋友》记述了人们与猫狗之间感人肺腑的真实曲折故事,以纪念那些给我们带来快乐、爱、启迪的沉默而真诚的动物朋友。内容丰富多彩,分为三辑,或来去匆匆,传奇一生;或乐趣融融,温馨美好;或生命感动,发人深省。《我的阿猫阿狗朋友》将人对动物的态度视为拷问灵魂、提升生命的一个尺度,号召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热门推荐
  • 重生三国我为皇

    重生三国我为皇

    出生于道门世家,一心求道却意外身亡。穿越到了三国时期,阴差阳错的投胎转世重新做人,拜师王越,与赵子龙称兄道弟切磋武艺,学艺司马徽和卧龙雏凤共论风云。一介卑微如何在乱世中站稳脚步?虎牢关下如何舌战温候?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天下不止姓刘,还可以姓韩!看我如何在乱世中谋得一份天地...
  • 男儿夙愿

    男儿夙愿

    一个退役小兵的练功升级之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 锦绣江山:天下乱

    锦绣江山:天下乱

    她注定是属于江湖的假少年,却为了国和家摇身变成一阕山河的真公主。从辽东岐山到皇城建康,步步为营费尽心机,为的是司马氏的锦绣江山。他注定是属于山林的隐士,才华惊艳,谋略惊人,却不得不坐上高高的王位,为的是拓跋氏的辉煌。乱世之中,两个绝无可能的身份,两个注定坎坷的姓氏,从一介草莽到北魏皇后,从一名隐士到统一北方的君王,二十年风霜雨雪,换来你我一朝对酒当歌。【其实这才是正剧】一个吊儿郎当的公主立志睡了自己的师父一定要她上他下并将其绘为春宫图发放至普天之下每一个人手中然后仰天大笑:“老子睡了容峥!”
  • 网王之我本性拽

    网王之我本性拽

    她是欺诈师,是糕点师,是服装师,是网球手,剑道出色,跆拳道黑带,空手道九段,因好友原因喜爱中国武术;她本性拽,却习惯将自己伪装,外人面前,她是位恬静的乖乖女,熟人面前,她是位拽拽的痞女;她有和立海网球部欺诈师同样的口头禅;欺诈师与欺诈师的碰撞,谁会先露出马脚?
  • 噬空炎神

    噬空炎神

    人生何处没有表,人生何时不吐槽。憋死自己不如憋死别人呐!快哉,快哉!
  • 淅淅小雨,浅末年华

    淅淅小雨,浅末年华

    五年前,不经世俗尘染的她在最落寞的时候遇见了他,他们相遇在那个雨天,正如她的名字一样。他携起她的手,承诺给她一切,可之后为什么又要抛弃她,让她独自去美国生活?五年后,她回国,昔日的她不复从前,她隐姓埋名、冷眼对人,他来到她身边,囚禁她。她冷笑;“你这么做又是什么意思。“他落寞,因为他还爱她。淅淅小雨中遇见了你,留给我的却是浅末年华。唱尽一曲忧伤的悲欢离合,才发现,原来我始终放不下你,和过去。
  • 逃之夭夭:霸道总裁宠妻成瘾

    逃之夭夭:霸道总裁宠妻成瘾

    他是豪门大少,有数不尽的财富,有令人女人尖叫的面孔。她是失去双亲,寄居叔叔的孤儿。本来平行线般的他们的某天突然有了交集,他被她吸引,以为她像寻常女子一样容易弄到手,却不料栽倒她的手上累累吃亏,他发誓,要定她了,
  • 守护甜心之夏夜微凉

    守护甜心之夏夜微凉

    因两个转学生的到来,亚梦的一切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世、凪彦的背叛,发生的一切让这个原本善良、天真的小女孩蜕变成冷漠无情的女王......
  • 棺门

    棺门

    北宋期间曾有一群盗墓贼受雇于朝廷大员,他们行事隐秘,受大权在握者之命挖丘掘岭,扰先人安眠,为大权者谋财,暗中深受朝廷器重。这群人虽不为官,但权势无两,因此便始称官门,官门头领自封称太岁。掌权者将死,忌惮官门之手段便下命屠杀官门众,官门虽毁然太岁犹在。官门从此潜入暗中,仍自延续。官路弯弯,生者莫进!
  • 教练机科技知识(上)

    教练机科技知识(上)

    本书介绍了教练机的研制、发展、型号、性能、用途等情况。内容包括:中国歼教-7教练机、美国T-6A联合初级教练机、俄罗斯苏-29教练机、德国马可隐形战斗教练机、意大利S.211中级教练机、日本T-2高级教练机、捷克L39教练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