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93100000057

第57章 后记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故事中主人公原型名叫纳彦景。

纳彦景,字耀庭(1891—1963年),享年72岁,哈吉,籍贯纳家户,世代农民。凡知道纳彦景的人都叫他纳哈吉。

纳哈吉早年在纳家户很有名气,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意志顽强、信念忠诚,宽浑坚忍、劝善止恶,敬老爱幼、赈困济贫……

在纳家户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他的品行和他的为人。

1936年春他徒步朝觐,1938年回国,历时两年,经历了一段生与死的考验。这件事在当时纳家户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朝觐不是一个简单的旅行过程,也不是一个单纯的宗教活动,更不是什么朝拜神灵。朝觐的意义除了朝觐本身外,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认识的过程。

认识什么呢?通过朝觐中的亲身经历和艰苦磨砺,认识大自然的规律性,认识社会的复杂性,认识个人自身的价值,认识人生命存在的意义和生命的可贵。

一个穆斯林,为了朝觐,徒步远征,跨越千山万水,能有如此大的决心,实属不易。

一个回回,为了信仰,舍生忘死,克服千难万险,能有如此大的举动,难能可贵。

一个农民,为了筹集路费,变卖田地和房屋。朝觐路上还不忘拉着骆驼做生意,只有有胆识的人才能有此举动。

这件事对我的一生触动很大,影响很大,多少年来一直萦绕心头,割舍不下。把父辈的“朝觐精神”传承下去,也是我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件值得用心书写的事情,因此,我早就产生了想把这件事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念头。

写书已在我脑海里酝酿了十几年,因为能力所限,迟迟未敢动笔。本想找人代笔,也曾跟朋友说起过,但一直没有找到合作伙伴,无奈之下,又耽搁了几年。

说起写书,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几十年来每当开斋节和古尔邦节的时候,我去纳家户清真大寺做礼拜,不同的时代的人们对纳哈吉态度的变化。

二三十年前,在纳家户清真寺里一说起纳哈吉,户里很多人都竖大拇指,赞叹声不绝于口。

十几年前,提起纳哈吉,很多中年人还能略知一二,赞叹几句。

这几年再提起纳哈吉,年轻人只说:“好像听说过有这么个人。”

估计再过几年,听说纳哈吉的人也不会很多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人们年龄的更替,纳家户的往事会慢慢淡化,慢慢退出人们的记忆,纳哈吉朝觐的事也会被人们遗忘的。

斗转星移,七十多年过去了,一切都在改变。

纳家户古镇变样了,古色古香的纳家户已不复存在,原汁原味的纳家户回族民宅也拆迁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现代化瓷砖贴面、水泥预制板盖顶的新式建筑。

纳家户的人改变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后生可畏,年轻人用现代化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过去的事不再提起。

纳家户人的生活改变了,富裕的人多了,他们享受着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朝觐不再那么辛苦,花几万元钱,买一张飞机票,几十天的工夫,就能转个来回。

其实,忘记了就让他们忘记吧,因为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记住不记住纳哈吉这个人不太重要,因为他本身就是个平民百姓,普通的农民,一般的哈吉。

但是,纳哈吉那种以生命相许,勇往直前,孜孜不倦,不断追求的朝觐精神,不能不提;纳哈吉从麦加请来《古兰经》,远隔千山万水,传播中阿文化,他宣传教育纳家户穆斯林的丰功伟业不能不提;纳哈吉感人的事迹,在纳家户为人表率和楷模的作用不能不提。

因为纳彦景的朝觐,在当时的纳家户,影响的不只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

纳家户的历史变迁史,纳家户穆斯林的生活史,纳家户的回族文化史,所反映的不仅仅是一个村落的回族文化,而是反映着整个宁夏地区,乃至西北地区的回族文化。发现、挖掘、传承这些民族文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一份责任。我认为对我这个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活了大半个世纪的人来说,更是责无旁贷。

我现在也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年过花甲,我还等什么呢?我想,不能再等了!我决心自己写,写成什么样子算什么样子,反正一不图成名,二不图获利,于是,就这样开始动笔写了。

我从小生在回回家庭,受回族文化的熏陶,对回族有着深厚的感情。说起回回民族,只要接触过回回的人都会有同感,回回民族的很多优良品质是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光大的。

回回民族是个特别爱干净、讲卫生的民族,这个民族对人的衣、食、住、行都是有严格要求的,而这种要求非常符合现代科学所提倡的卫生要求。

回回民族是个礼仪的、和睦的、友善的民族。千百年来,全国八百六十万回族杂居在五十五个民族中间,他们和其他兄弟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建设家园。穆斯林之间更是团结得像一家人一样,无论走到哪里,一声“安色俩目尔来库目”的问候,立刻就成了相好的“朵斯提”。

回回民族是个赈困济贫的民族。再穷也要舍散,舍散乜帖,救济穷人是这个民族的传统美德。开斋节、古尔邦节也不忘记穷人,要求回回穆民必须给穷苦人舍散吃一顿饱饭的乜帖,共同欢度节日。

回回民族的丧葬礼仪是值得提倡的,人死后要求土葬、速葬、薄葬、深葬。在阿拉伯国家要求不留坟头。而葬礼简单、隆重,用舍散的钱、物来忏悔、赎罪,而不是借机收礼、敛财。

回回穆民对信仰的真诚,对正义的追求,对人类的友善,对生死的认知,是值得赞扬的;回回之间的凝聚力和刚正不阿,百折不挠的“舍希德”精神是值得歌颂的。

回回民族用经堂教育、过乜帖、听“瓦尔兹”,来教育、统一、规范穆民的行为,对教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本书就是以传承回回民族爱国爱教的思想精神为宗旨,以弘扬回回民族的民族文化为出发点,以宣传西北黄土高原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为特色,以歌颂勤劳勇敢的纳家户回族穆斯林生活为内容,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创作的。

宁夏是中国回族最集中的省份,纳家户又是纳姓回回最集中的村镇,这里面有它的特殊性,又有它的代表性。

我从小就生活在纳家户,儿时的记忆让我终生难忘。

当年的纳家户古镇,确实反映着纳家户回族发展的历史轨迹;纳家户清真大寺代表着纳家户人的生活习惯和居住方式;汉延渠流经纳家户,黄河水养育着纳家户回族儿女,纳家户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无不展现着黄土高原回族同胞的民风、民俗、民情。

在我的记忆中,纳家户的土城墙、北渠、北洞、古榆树、古桑树、老牛车、大车门,铁轱辘车碾出的车道沟,还有精尻子娃娃耍水的场面,牢牢地印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纳家户的果园子、瓜园子、菜园子、草园子,难以忘怀。

纳家户的集市贸易、牛羊市场、骡马市场、杂货市场,红火热闹,至今令人向往。

跟着放羊娃、放驴娃,偷着烧玉米棒、烧大豆梗的年代虽然一去不复返了,可一想起这些事来,还是让人留恋。

因为想起了这些,我有了创作的动力和创作源泉,这些活生生的生活场面,活生生的人群,在这里自然而然地鲜活起来。书中的人物原型,或有我父亲、母亲的形象,或有我的兄弟、姐妹的影子,或有我的亲戚、朋友的生活写照,或就是生活在我身边的人,三娃子、四混子都是我小时候的小伙伴。

我热爱他们,更想念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他们一直陪伴着我,和他们对话、交流,有时在梦里被他们叫醒,有时在笔尖下为他们掉泪。

写到这里,我必须停住笔,向已故去的所有亡人,老人、姐弟、亲戚、朋友道一声:“安色俩目尔来库目。”向真主祈祷:“主啊!你是这些亡人的主宰,你创造了他们,你引导他们信奉伊斯兰教,你取了他们的命,你最清楚他们的思想和行动。我们都来为他们求情,求你饶恕他们。”

因为我不是作家,也从来没有涉足过写作,就连豆腐块的文章也没有发表过,这本书能写出来实属不易。由于我缺乏写作经验,这本书没有按着写小说的基本格式去写,而是按照我心中故事发展的过程自然流淌出来的,也可以说是我拙劣的处女之作吧。书中问题自然很多,希望得到更多读者的批评指正。

在创作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文学家、老朋友、老同学以及亲友们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他们是:高树榆、赵孟祥、马学恭、乔俊芬、贺吉德、刘胜新、张启伟、马凤虎、甘振军、纳利军……他们给了我创作的勇气和力量,同时我也得到了宁夏紫荆花纸业集团公司的支持,在这里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和谐社会的构成是需要每个人、每个民族去努力完成的,就让这本书为构筑和谐社会尽一点微薄之力吧。

纳志祥

写于2006年7月

同类推荐
  • 中国西部博物馆论坛文集(二)

    中国西部博物馆论坛文集(二)

    本书收录的论文涉及:博物馆建设与发展、博物馆管理与服务、博物馆陈列与展示、博物馆藏品鉴赏与研究、博物馆藏品征集与保护、文化遗产与保护等六个方面内容。
  • 诗意村庄

    诗意村庄

    这是我国第一部写屈原诞生地乐平里的著作,写的是乐平里的骚坛诗人和奇妙故事,之所以说奇妙,是因为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这一群写诗的人,却一点都不诗意,他们是一群被岁月揉搓过的农民。他们的贫困和窘迫,与他们的笔呼墨号搭不上界,生活对于他们所呈现的寒意与他们对现实歌颂的温暖也不成比例。他们生活在自己用热忱与虔敬堆砌的幻觉里,并将其化为诗意。作者文笔优美,结构谨严,所写之人,特点鲜明,形象丰满生动。文章可圈可点,读后印象深刻。乐平里——它的庙宇,它的橘与兰草,它的稻谷,它的秋天,它的丰收后的山野,它的包谷和野猪,还有包谷酿的屈原酒及农家饭庄等等。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埃及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埃及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姑苏食话

    姑苏食话

    苏州饮食,实在是一个丰厚博大的文化形态,细细道来,当是长篇钜制,作为一本普及性读物,本书只是浅近地作点介绍和描述,有时还稍稍延伸开去,让读者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更多地知道一点苏州文化史上的往事。本书是王稼句先生多年来的随笔心得。
  • 思想课堂-人生笔记

    思想课堂-人生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热门推荐
  • 惊艳!丫头你别太嚣张

    惊艳!丫头你别太嚣张

    苏允,一名L大的学霸,腹黑+吃货。夜铭皓,一名隐藏身份的少爷,霸道+加专情。两人本来不该有任何交集,却因为一场意外而相认。“原来学霸苏允也不过如此,竟然这么狡猾…”某男咬牙切齿的说。“那又怎么样,反正我比你聪明,不服咬我啊!”欢喜冤家之间的对白,心理承受不大的勿看。。但,当有一天丑小鸭不在是丑小鸭。苏允不再是苏允。他她们究竟何去何从,之间的爱又是否消散…新文,求支持。
  • 老师不教的恋爱课

    老师不教的恋爱课

    如何让他在你最美丽的时刻遇见你?一见钟情果真是不需人工、完全天然的东西?半径5米内,哪里去撞到你的Mr.Right?怎样让他为你怦然心动?他是不是有很强的独占欲?你会不会总是爱上花心男?偏食的男人干吗不能要?什么样的男人才是好的护花人?
  • 农村科学养殖常识——水貂

    农村科学养殖常识——水貂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增加一定比例的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等出版物。这套图书为农家书屋必备书系—农村科学养殖常识篇。
  • 一不小心惹上恶少

    一不小心惹上恶少

    她,原本只是一个出身平凡、心思单纯的女孩子,可是,命运偏偏让她遇见了他,他是一个看似颇有问题的富二代,自恋强势又霸道,几乎招惹他的人都没好下场,而她不仅惹上了他,还跟他斗上了!
  • 辨正论

    辨正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毒女心计:洛王的第一毒后

    毒女心计:洛王的第一毒后

    她,秦寒君,迷样女人,冒充药姬师妹药叉,寻至洛王府,以嫁入洛王府为条件,答应救皇帝义妹惜云公主性命。明明生性淡然、嫁非所爱,却非要纠缠于权势与江湖之间,只是为了那可笑的遗命——助洛王,夺皇位。为何出现?为寻人,为寻亲,为了遗命。一切本是安好,偏偏天下第一三少,那个有名无实的夫君出现,打乱她精心的布局,亦打开那尘封已久的心。从此,布局者成了被设计者,在这场智力角逐中,有人用红颜换皇位,有人用皇位换了红颜。只是,得之真相后,她又岂肯称心他的如别人意。
  • Villa Rubein and Other Stories

    Villa Rubein and Other 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出谷迁桥

    出谷迁桥

    在那朦胧的江南烟雨中,我愿同你共乘一舟,顺流而下。
  • 著名外交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外交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培根说:“用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青少年,远胜于一切教育。”为此,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编成了《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外交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希腊神话和传说(下)

    希腊神话和传说(下)

    本书主要讲述了古代希腊的各种神话故事与人物传奇,根据各种希腊神话文献加以整理编排,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具体分为特洛亚的故事、坦塔罗斯家的最后一代、俄底修斯的故事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