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94600000017

第17章 劝君莫笑沈启无

脱帽出城下船去,逆流投篙意何如。

——周作人

1939年元旦,北京八道湾十一号周宅的那场行刺,不仅构成了主人周作人一生的转折点,还改写了客人沈启无的命运。

谈周作人,便学他抄书。据《知堂回想录》:

那天上午大约九点钟,燕大的旧学生沈启无来贺年,我刚在西屋客室中同他谈话,工役徐田来说有天津中日学院的李姓求见,我一向对于来访的无不接见,所以便叫请进来。只见一个人进来,没有看清他的面貌,只说一声,‘你是周先生么?’便是一手枪。我觉得左腹有点疼痛,却并不跌倒。那时客人站了起来,说道:‘我是客’,这人却不理他,对他也是一枪,客人应声仆地。那人从容出门,我也赶紧从北门退归内室。沈启无已经起立,也跟了进来。这时候,听见外面枪声三四响,如放鞭炮相似。原来徐田以前当过侦缉队的差使,懂得一点方法,在门背后等那人出来,跟在后面,一把将他拦腰抱住,捏枪的手兜在衣袋里,一面叫人来帮他拿下那凶人的武器。其时因为是阳历新年,门房里的人很多,有近地的车夫也来闲谈。大家正在忙乱不知所措,不料刺客还有一个助手,看他好久不出来,知道事情不妙,便进来协助,开枪数响,那人遂得脱逃,而帮忙的车夫却有数人受伤,张三伤重即死,小方肩背为枪弹平面所穿过。

周作人命大,子弹击中其毛衣纽扣,“肚子上留下一个青斑程度的擦伤”。沈启无就惨多了,弹中左肩,在同仁医院疗养了一个半月,子弹终未取出。

刺客为谁,迄今尚无定论。大多认为是“抗日锄奸团”所为,唯周作人坚持归咎于日本军警,后来有“不曾在日军刺客光临苦雨斋的那时成为烈士”之自嘲。若前者是真凶,则为阻止周作人落水,竟不惜杀之;若后者是真凶,则为逼迫周作人落水,似不必杀之——故我推断是前者,尽管并不以他们的果决做法为然。

早在1938年2月9日,周作人、钱稻孙等留守北京的教授,参加日本人组织的“更生中国文化建设座谈会”,便被视为汉奸,引来举国声讨。不过,周作人正式落水,还得等到这次遇刺后不久,接受伪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一职。此后日渐沉沦,直到1940年12月19日,就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兼教育总署督办,堕至谷底,再无退路。

假如没有这场刺杀,周作人还会不会落水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那句“我是客”,成为了沈启无平生最大的笑柄与罪证,后人说起他必提此节。他的身后名,因此凄惶而寂寞。

苦雨斋门下有四大弟子:俞平伯、废名(冯文炳)、江绍原、沈启无。单论成就,沈启无正适合排在末尾。他的创作,无论诗歌还是散文,都算不上一流。如今我们常见他的书,反倒是那本辑录而成的《近代散文抄》(此书有二序,皆周作人所作)。但是,在破门之前,他与周作人的交谊,却非同一般的亲近。周作人对俞平伯、废名、江绍原三人,“我只认作他们是朋友,说是后辈的朋友亦无不可,却不是弟子,因为各位的学问自有成就,我别无什么贡献,怎能以师自居”;对沈启无,则称作“小徒”,“为鄙人之弟子,非普通之所谓学生”,“他只继承了我的贫弱的文学意见之一部分,以及若干讲义,一直没有什么改变,这样所以非称为徒弟不可”,“依照日本学界的惯例,不假作谦虚的说一句话,我乃沈杨(沈启无本名)的恩师”——这一对比,虽是为接下来大肆批驳沈启无作铺垫,欲抑而先扬,却也足见这一对师弟之关系,因周作人的文风,素来是不尚虚辞,有些话,他可以不说,只要说了,那便有其来历。

1943年4月沈启无和杨鸿烈在南京陪同周作人参观章太炎故居时的留影(戴帽者三人,从左到右分别是周作人、沈启无和杨鸿烈)。

遇刺那日,正值阳历新年,“沈启无来贺年”,当时北京已经沦陷于日寇之手,苦雨斋门庭冷落,登门贺年者,唯沈启无一人,由此更可见他对恩师的深情。遇刺之后,二人并未立即反目,恩师依然在提携小徒,视之为心腹,倚之为股肱。周作人任伪北大文学院院长,命沈启无当院里的中文系主任;伪北平市政府曾组建一个日本观光团,指定文学院去一人,周作人与时任伪北大秘书长兼日文系主任的钱稻孙推举了沈启无;1943年4月,周作人赴南京觐见汪精卫,由沈启无作陪……

后人论及周作人遇刺,沈启无非但不挺身而起,卫护其师,反而说“我是客”,急于撇清自己,往往就此展开对沈启无的道德批判,并视之为周、沈师弟反目成仇的导火索,则未免有些强梁。如上所述,这后一点,并不成立。周作人写《知堂回想录》,在其晚年(1960年12月10日动笔,1962年11月30日完稿),回忆遇刺那一段,下笔纵然一如既往平淡无奇,却暗藏了几分怨怼,“我是客”轻轻一言,不啻是道德的雷霆,道尽了沈启无的怯懦与凉薄。然而,其时周作人已经中枪,“觉得左腹有点疼痛”,仓促之间,是否就听清了沈启无之言且廿载不忘?沈启无到底说了什么呢?《知堂回想录》最早刊载于香港《新晚报》(1964年8月1日),连载至第三十一节,旋告中止(1964年9月8日)。“元旦的刺客”则在一七七节,并未刊出。1970年5月,《知堂回想录》由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出版,此时两位当事人周作人、沈启无皆不在人世。是故,沈启无生前,应该无缘读到周作人这一段回忆录。“我是客”三字,遂成孤证。

治史最忌诛心与“后见之明”,以后来者的全知视野,妄测先人的心思,有时不免强作解人。若从1944年3月23日周作人发表《破门声明》(“沈杨即沈启无,系鄙人旧日有受业弟子,相从有年,近来言论不逊,肆行攻击,应即声明破门,断绝一切公私关系……”)将沈启无逐出门下,以及此后绕开北大评议会、挟私权勒令北大文学院对沈启无停职停薪等纷争来看,1939年元旦的那一声“我是客”,的确埋下了二人反目的导火索。若从1939年到1943年二人的过从甚密来看,“我是客”何尝导致师弟情谊的破裂呢,哪怕孤证成立,不过是长河之微澜,周作人并不以为意。而且,细究《破门声明》的内容,“近来言论不逊,肆行攻击”(指周作人怀疑沈启无暗下黑手,唆使日本作家片冈铁兵攻击他,沈启无则力称自己无辜)云云,亦未提及五年前的那场行刺。

这就要说到另一个问题。沈启无对刺客说“我是客”,到底错在哪里,是否不可饶恕?

谷林(劳祖德)先生与周作人有旧,他曾致信止庵论钱谦益事:“柳如是劝钱投水,钱伸脚入水,嫌冷,遂弗死。这个故实,一向被当作笑谈,我似乎觉得也能理解。即证以柳如是并不因此轻牧翁,可见当作笑谈的人其实搞错了。我自己年届八旬,已不以死生为意,想牧翁亦该如此。盖柳氏以当觅死地,全臣节,牧翁固以为无可无不可,其襟怀较柳氏略高一头地也。”(1999年8月17日)待谷林去世,止庵写纪念文章,特提此节,并引谷林最爱讲的“通情达理”之说,“情先于理,情移而后理入,此所以‘拈花微笑’为悟彻也”。

我抄此案例,不是要以钱谦益洗刷周作人,而在“通情达理”四字。这不仅是方法论,更是一种襟怀。这里的“情”,我理解为人情,其要义,一是平,二是恕——或者说,唯有平(如胡适所云: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平),才能恕。

倘能“通情达理”,再说“我是客”。让我们设身处地,回到1939年元旦上午的乱世,回到苦雨斋的西屋,你若是沈启无,直面那支杀气腾腾的手枪,第一反应将是什么?谁能保证,他会扑在周作人身前替老师挡子弹?谁能保证,他会冲上去与刺客殊死搏斗——何况沈启无只是清瘦、近视的一介书生?大多数人的自然反应,不是呆若木鸡,就是夺门而逃;更有不堪者,则匍匐讨饶。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成都震感强烈。我有一个朋友,正在办公室工作,忽感桌面颤动,同时听闻楼下淆乱一片,他并不知爆发了地震,依本能反应,起身拔腿就跑,全然不顾坐他对面的怀孕的女同事。事后他无比羞惭,三五天内都不敢在办公室抬头,女同事宽解他:“当时谁不想跑呢,只是我没你反应那么快。”他却始终不能释怀,像祥林嫂一样絮叨不止:“你晓得我平时的为人,我怎么……”他秉性纯良,为人热忱,然而,置于险地,本能往往会战胜理性与德行。

留下来义助同事、妇孺,自然值得尊敬、表彰;不过这并不能从反向推论,逃跑者当遭批判。危墙之下,逃跑是本分,实在无可非议;扶危墙之将倾,那是英雄。既然要“通情”“持平”,则不能以英雄的标尺权衡凡人,正如不能以凡人的心理测度英雄。

射向周作人的子弹,吓坏了一旁的沈启无。百无一用是书生,他何尝见识过十步杀一人的阵仗呢。枪响之后,他的身体迅疾如弹簧。假如他瘫软在地,或者夺门奔逃,倒也符合常态。千不该万不该,他喊出了一声“我是客”,这样的话语,只适宜藏在幽暗的心底,沈启无偏偏将人性最自私、最怯弱的一面,赤裸裸呈现于世人眼前。极端年代,对他的道德批判必定如山呼海啸,如万马奔腾。

人间世所有的罪行,怯懦与自私,最爱为人所讥评。因为这是所有人心头的烂疮。借批评他人的怯懦与自私,从而得以掩蔽自身的怯懦与自私。“我是客”沦为笑谈的缘由,端在于此。

况且,沈启无的确是一个十分自私的人。周作人将他逐出师门及北大文学院,并公开宣布“凡有沈杨参与的团体或事业及刊物,鄙人一律敬谢不敏”,以致他在北京一切生路断绝,只得南下投奔胡兰成。1945年初,他俩一起去汉口接办《大楚报》。胡任社长,沈任副社长,于是二人有了一段深入往来。胡兰成是何等人物,那一双卓异的魔眼,能洞穿人的心肺(尤其擅长看女人)。在其看来,“沈启无风度凝庄,可是眼睛常从眼镜边框外瞟人”,“他的人是个既成艺术品,可以摆在桌上供神,但他的血肉之躯在艺术边外的就只是贪婪。他要人供奉他,可是他从来亦不顾别人”。行李运来,胡兰成与人拎皮箱,沈启无竟能安然,后来胡兰成气不过,斥道:“这箱子里多是你的东西,你也拎!”他只好拎了。这些琐事,正可见沈启无的自私和冷漠,同时为后人批判沈启无的“我是客”提供了鲜明的注脚。

自私是人类的劣根性,但是,只要它不曾伤害他人,便不足以构成一种人人得而批之的罪过。沈启无那一声“我是客”,虽有违师弟之情,却未加重周作人的损失,反而引来了刺客无情的枪击。如果一定要说沈启无错了,那么这一枪,致他重伤,大抵可视为一种公正的惩罚。至此,报应已了,恩怨两清。同样自私的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嘲笑沈启无呢?当然,心底无私天地宽的人们有资格笑他,然而如刀尔登先生所言:以无私自诩、自命的人,往往心胸极狭。

“我是客”及此后的纷争,一直在折磨“风度凝庄”的沈启无。俗话说,君子绝交,不出恶声。周作人驱逐沈启无,却屡出恶声,甚至堂皇登报,在其凄凉晚年,依旧意难平,致鲍耀明的信中,仍称沈启无为“十足之中山狼”。“但思忍过事堪喜,回首冤亲一惘然”(作于1939年1月14日,“为元日事而作”),周作人终究未能惘然。在沈启无这一方,也许觉得自身有错,愧对师门,也许顾念老师的恩情,对周作人的批判与辣手,并未以牙还牙,以怨报怨;后来周作人落难,亦未落井下石。他曾在《中国文学》(1944年5月20日第一卷第五期)发表了一首诗歌《你也须要安静》,婉答周作人。兹录如下,以作结语:

你的话已经说完了吗

你的枯燥的嘴唇上

还浮着秋风的严冷

我没有什么言语

如果沉默是最大的宁息

我愿独抱一天岑寂

你说我改变了,是的

我不能做你的梦,正如

你不能懂得别人的伤痛一样

是的,我是改变了

我不能因为你一个人的重负

我就封闭我自己所应走的道路

假如你还能接受我一点赠与

我希望你深深爱惜这个忠恕

明天小鸟们会在你头上唱歌

今夜一切无声

顷刻即是清晨

我请从此分手

人间须要抚慰

你也须要安静

2012年11月15日

参考文献:

《知堂回想录》,周作人着,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立春以前》,周作人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9月第一版

《周作人传》,止庵着,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

《北京苦住庵记:日中战争时代的周作人》,木山英雄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8月第一版

《沈启无卷》,北京鲁迅博物馆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

“沈启无自述”,黄开发整理,见《新文学史料》2006年第1期

“沈启无——人和事”,黄开发着,见《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3期

同类推荐
  • 霸秦恩仇录

    霸秦恩仇录

    作为最强兵王存在的杨虎,因为一次抓捕和自己亦敌亦友的仇人轩辕龙来到了数千年前的大秦。在这里,他见证了大秦一统六国。见证了诸子百家争鸣。而当那个昔日的仇人如同梦魇一般,再次和自己这个世界之中相遇,杨虎又该如何选择,而此时手握重兵的他,是否会和无数的战神名将一样,成为秦王手下的一颗棋子呢?
  • 南亚征服史

    南亚征服史

    十七世纪正是欧洲群雄崛起的年代: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荷兰取代汉萨同盟成为海上马车夫,商船上万艘,遍及世界各地;三十年战争,瑞典的古斯塔夫二世;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法国首相黎塞留;英国内战,克伦威尔的模范军,君主立宪;英荷战争,英国海上霸权的确立;还有大明帝国异军突起,教皇紧急敕令,新的十字军东征……这是一个血与火的时代,战争和征服,奴役与被奴役,是这个时代的主题。
  • 清贼

    清贼

    光绪十四年,慈禧归政,北洋海军初建,甲午硝烟在即,宫廷内暗涌浮动,维新党人疾号奔走,而一海之隔的日本以举国之力建设海军奋起直追......平凡的陈冲无意之中来到了风起云涌的晚清,一切都会依旧历史重演还是幼蝶震翅?卷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民族复兴浪潮?...........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窃一国而立新者,是为窃国功贼!——《承恩公语录》PS:本人的第四本小说,前三部稳定更新完本,《清贼》业已A签,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收藏给与推荐!
  • 拿破仑帝国

    拿破仑帝国

    法兰西第一帝国是拿破仑建立的一个君主制度国家,又被称拿破仑帝国,在19世纪的欧洲影响甚大。1804年5月拿破仑称帝,1804年12月加冕,成为法国人民的皇帝(L'EmpereurdesFrancais),结束法国执政府的统治。第一帝国在对第三次反法同盟中取得胜利,击败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葡萄牙等国,其中包括奥斯特里茨战役(1805年)及弗里德兰战役(1807年)等。欧洲战争于1807年7月,《蒂尔西特条约》的签订下结束。
  • 清朝野史大观(中册)

    清朝野史大观(中册)

    本书分“清富遣闻”、“清朝史料”、“清人逸事”、“清朝艺苑”、“清代逮异”五辑,共十二卷。内容涉及上至帝王后妃、天潢贵胄、悍将权臣、名媛佳丽、学士才子,下至讼师衙役、游侠术士、市井小民,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众生世相。
热门推荐
  • 粉玫瑰的回忆

    粉玫瑰的回忆

    结局了?你是不是知道了答案?不,过程你不知道,戏曲的爱情,熟悉的一对对背影,青石路的分手……
  • 如此京华(叶小凤)

    如此京华(叶小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兰陵狂颜

    兰陵狂颜

    穿越前,她是通灵家族的天才。穿越后,她是宰相的三女儿。但不管是现代还是架空古代,她的命运她做主,谁也休想控制她。皇帝赐婚,她不稀罕。世家少主,也是她奴。她不想称霸天下,更不想遵循什么穿越女的框架式穿越法。但是老天爷似乎不承全她过悠哉的生活。随便捡捡,也能捡到只虎王魔兽。逃婚也能遇到妖魔鬼怪,一不小心居然成为了神秘的天玄门的徒弟。修真?OK,没问题。越强大越好,谁惹她谁倒霉。不过什么?她居然是圣女?使命是阻止黑暗魔那个邪肆的男人破坏玄州大陆?神奇的是自己居然未婚就做妈?这世界果然玄幻了!美男与美兽争宠,谁才是孩子他爸呢?
  • 双子座Gemini

    双子座Gemini

    文章简介:本文短篇记事小说字数不多,不收费,不要花,只为了提醒你们,如果在你生命里带给你快乐的还在带给你快乐,还在以她独特的方式渲染着身边的你请给她一个微笑,一句鼓励,因为你并不知道她将快乐给你,留下的失落伤心却藏在了心里。(当然主人公也要吐槽她们一些让人发指的事情)嗯!如果某些小丫头看见了请不要对号入座,说的不是你。我只求睡个懒觉!睡到自然醒。拜托了。拜托,拜托??????
  • 面具天使

    面具天使

    因为商业阴谋而失去双亲的中国少年张允浩,无奈的流落韩国,为了有能力向仇人讨回公道,他开始了在韩国娱乐圈中的辛苦打拼,歌手.演员.娱乐明星.且看中国小子如何玩转韩国娱乐圈,成为君临全世界的天王巨星.本小说纯属虚构,小说中人物,公司请切勿对号入坐.游戏之作,切勿当真.一天两章更新,各位看官如果看得过瘾,请多多支持,小刀这厢有礼.本书一群:40761324。本书二群:61632194。期待您与小刀交流,让本书更加出色
  • 最强打脸无敌系统

    最强打脸无敌系统

    【免费火爆】“天空一声炸响,强哥闪亮登场,爱我的请举手,不爱我的请倒立!”身为高中生的萧强,因为一场意外,带着最强装逼无敌系统穿越异世,获得重生,从此开启了征服猎艳之旅。天才、强者通通镇压!敌人啊,颤抖吧!美女啊,匍匐吧!我叫萧强,我为装逼代言!
  • 生活中的博弈心理学

    生活中的博弈心理学

    弗洛伊德说:“任何人都无法保守他内心的秘密。即使他的嘴巴保持沉默,但他的指尖却喋喋不休,甚至他的每一个毛孔都会背叛他。”显然,任何一个人的内心都是有迹可循的,不管他掩盖得多么严实,只要用心观察,总能发现蛛丝马迹。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懂得运用一点心理学,那么你不仅能读懂他人内心,更能洞悉人性、利用人性,在人际交往、职场博弈、商务谈判、情绪控制等方面做到事半功倍。本书通过分享大量鲜活、真实案例,将日常行为与许多有趣的心理学知识有机结合,提炼出一系列独特、实用的心理操纵术,帮助读者活学活用心理学智慧。
  • 有钱人的秘密

    有钱人的秘密

    谁都想成为最富有的人,大家也都在苦苦思索如何才能得到财富,这本《有钱人的秘密》就道出了通向成功、迈进财富殿堂的真理,可以给你一些启迪如何告别负资产,远离那些可恶的债务?如何白手起家,赚到第一桶金?如何理财,创造更多财富?如何避免财产贬值,巩固你的财富?如何让钱生钱,缔造财富神活?本书部可以帮助你找到答案。
  • 读懂孔子

    读懂孔子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所生活的春秋末年,社会经济急剧变化,新旧制度交替。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提出“仁”的思想。其核心是关于人性、人道、人生价值等问题探讨,从而建立起人学的思想体系。孔子注重教育,堪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许多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至今还体现在我们现在的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本书以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广大朋友解读中国的历史文化,介绍孔子的著作及其思想学说。
  • 亿万隐婚:国民男神请自重

    亿万隐婚:国民男神请自重

    为了得到六亿遗产,喻鸣丰用尽手段逼迫单翎签订下契约婚书,互相厌恶的两人矛盾不断,一个嘴甜心苦,一个面冷心热。当遗产背后的阴谋浮出水面,暧昧和温情顷刻破碎,单翎死心离开,再见面时已是天才国际注册会计师。此时的喻鸣丰坐拥千亿资产的,却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他想重新来过,却愕然发现,单翎早已放下一切,甚至有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