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04500000021

第21章 万物本原——慧学(4)

“三千”“三谛”归于“一念心”、“一心”的生起和所具有,一心就具有一切现象及其实相的起源的意义。一心是一切众生共有的,共同的,虽然不同众生的一念心有时所生起的现象、境界各有区别,或隐或显,各不相同,但是都可以也能够生起三千界,圆满具足森罗万象,即一心能够生起的内容又是共同的。众生的心又通过圆融三谛而把握一切现象的实相,这个实相就是真如,这样众生的一心又和真如,实相即本体相通。

3、菩提树下现世界

《华严经》描述了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悟的境界,在释迦牟尼的心中,一切万有无不印现,即不仅能现出森罗万象,而且连地狱、天堂乃至十方诸世界,都能一时印现出来。不仅能印现一切万有的现在相状,而且也能印现过去和未来的相状。总之,所有时间和空间的,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无尽无量的现象都能印现出来。所以说世界的一切现象是无限广大又互相包容,有个体区分又相互贯通的整体。菩提心就是性起,智慧的心,觉悟的心就是性起。从“不改”(不变)义来解释性起缘起。所谓不改的性是指佛性(就众生来说)和法性(就众生以外的其他事物来说)也就是真如。

每一事物的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圆成实”中有二义:一不变义、二随缘义;“依他”二义者:一似有义,二无性义;“所执”中二义为:一情有义,二理无义。法藏由“不变”、“无性”和“理无”三义的同一立“本三性”的无异义,又由“随缘”、“似有”和“情有”的同一立“末三性”的无异义。本三性是表示一切事物和现象就是真如本体,末三性是表示真如本体就是一切事物和现象。本三性和末三性都统摄了三性,也是相即一体的。三性六义、举一全收,性无障碍,三性同一,三性一际。三性六义包含了不变与随缘,似有与无性,情与理的对立观念,概括起来就是常与无常、有与无(空)两对范畴,这些对立范畴是相对的、统一的。真如犹好比是明镜,镜体明净不变不动,所以能现于物像。又因为现于物像,所以能显镜体明净不动,染污的物像不能污染镜体的明净,清净的物像也不能增加镜体的明净。真如也是如此,因为它的体不变不动,所以能随缘生起种种现象,又以生起种种现象,反显真如身体清净,不变不动。由此可知,真如二义是由不变显随缘,由随缘显不变,不变与随缘相依相待。正因为真如不只有不变义,还有随缘义,所以一切现象都是从真如缘起。

事物的全体是总相,事物的各部分是别相。事物的各部分虽形相分别,而和合同成一体,是同相。事物的各部分虽同成一体,但依然各不相同,是异相。事物的各部分和合成一体,则此事物成,是成相。事物的各部分不和合,各部分的本质不变,是坏相。比如说,金狮子是总相,眼、耳等不同部分是别相,眼、耳等同一缘起形成狮子是同相,眼、耳等彼此各不相同的是异相,眼、耳等和合成狮子是成相,眼、耳等各自独立而不和合为狮子是坏相。总、同、成三相,从无差方面说,指全体、整体;别、异、坏三相,从差别方面说,指部分、片断。整体与部分,无差别与差别,相即相入,圆融无碍;离总无别,离同无异,离成无坏。别总即别、别即总;同即异、异即同;成即坏、坏即成。这是用整体与部分,同一与差别、生成与坏灭三对范畴六个方面来说明,虽然一切现象各有不同,但是又都可以融通无间。

4、玄妙法门

在佛的境界,一粒微尘中有无量刹(世界)。而这些世界又具有染净、广狭、有佛无佛等不同情况,犹如“天帝网”一样。天帝网是印度古代的神话。说天神帝释天宫殿装饰的珠网,珠光交相辉映,重叠无穷。《华严经》在阐发教理时,常用“十对”名目——教义、理事、境智、行位、因果、依正、体用、人法、逆顺、感应。这十个玄法门来说明宇宙万事万物的圆融无碍的关系。其具体名目和涵义是: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无限的空间和时间的一切事物,同成一大缘起,宇宙是万物和谐共存的体系,因为无前无后、无欠无缺、互为缘起、所以名为同时具足相应门。此门最重要,是事事无碍法界的总相,以下九门,都是此门分别展开。

(二)“广狭自在无碍门”。“广”大而无外;“狭”小而无内。至大事物和极小尘毛,互相包容,任运俱现,自在无碍。

(三)“一多相容不同门”。“一”指本体或个别事物;“多”指一切现象。多能容一、一也能容多。一中有多,多中有一,是相容。一多历然,各不坏体相,是不同。此门是举示万有相入的关系。

(四)“诸法相即自在门”。上一门就用来说,一切万有相入无碍。此一门就体来讲,一切万有相即无碍。“相即”相等、相同。如一事物舍己同他,则全同于他。如一事物摄同己。则他全同于己。所谓一法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一法,互融互摄、相即无碍。

(五)“秘密隐显俱成门”。“秘密”秘藏密收,也就是摄受的意思。一法摄一切法,是一法显而一切法隐。一切法摄一法,是一切法显而一法隐。隐显二门,俱时成就。这是说事物同具隐显两种形相。

(六)“微细相容安立门”。此门是说微细事物既为其他事物所包容,也能含容其他事物,而且微细事物之间,也都彼此相容,安然并立,分明显现。

(七)“因陀罗网境界门”。“因陀罗”即帝释天。“因陀罗网”即天帝网。帝释天宫殿所悬珠网,珠珠各现一切珠影。这是一重影现。再是一珠所现的一切珠影,又各现其他一切珠影,这是二重影现。如此重重映现而无尽无穷。此门是以因陀罗网比喻一切万有的相入相即,不只是一重而是重重无尽。

(八)“事显法生解门”。随讬一事而观,如观察一叶一枝、一花一果、就能产生一切无尽缘起,事事无碍的理解。

(九)“十世隔法异成门”。此门是从时间上来说事物也是联系的。“十世”指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各有过去,现在、未来合为九世。总别合论,称为十世,十世区分是隔历之法,同时具足显现、是隔法异成。

(十)“主体圆明具德门”。既然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来说,一切事物都是相即相入、圆融无碍的,那么,随举任何一事物以为主,其他一切事物即都为伴,主伴交辉,相依无碍。由此也可知,任何一事物都圆满订一切功德,称为圆明功德。

以上十门是一切万有都具备的法门。万事万物,相即相入,浑然无碍,而又彼此差别,安然自立。虽然万事万物,差别之相历然,而又重重无尽,成一大缘起。总之,十玄缘起,

事事无碍。

5、一真法界

华严宗明确地用四法界说来概括一切事物及其相互关系。四法界是:

(一)事法界。“事”事物;“法”诸法;“界”分界。事法界指千差万别的事物。宇宙间森罗万象,——差别,山是山、水是水、花是花、草是草、各有自体,分界不同。

(二)理法界。“理”诸法的体性;不是指事物的规律,而是指事物的本性,本体。理法界是指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无尽事物,同一体性,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没有差别。

(三)事理无碍法界。“事”事相、现象;“理”理性、本体。现象与本体、无二无别,如水即波、波即水,交渗交彻,无碍圆融,事与理的关系是体用,本末的关系。所谓“事虽宛然,恒无所有,是故用即体也,如会百川以归于海。理虽一味,恒自随缘,是故体即用也,如举大海以明百川。“又”尘空无性是本,尘相差别是末。”“尘空无性”指理,“尘相差别”指事。理是本,事是末。事与理有五重关系:(1)相遍,理完整、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事中。也如小小波浪的起动,影响及于整个海水,理与事如海水之周遍于波浪全体,无所不至。(2)相成,无理不成事,无事不成理,犹如由水而成波,由波而成水。(3)相夺,事是理的表现,是虚幻的,所以事应归属于理。万事万物唯有一理体,事灭则理显,此是由理以夺事。同时,理也不离事而存在,离事也无理,理也应属于事。理随缘成事而隐理,此是由事以夺理。(4)相即,由上述三层次关系进一步推知理与事相即,无差别的理体即差别的事象,差别的事象即无差别的理体,犹如水即是波,波即是水。(5)相非,一切事物本身自体的特质不变,理事各有差别、理非事、事非理,犹如水非波,波非水。物质世界的虚幻,本体世界的真实,这两种世界虽有差别而又互相统一,没有矛盾,这说明世俗生活和宗教生活并不截然脱节,众生和佛也是圆融无碍的。

(四)事事无碍法界。宇宙万事万物都从理体缘起。由于事与理圆融无碍,因此从理体缘起的此现象与彼现象,也是圆融无碍的。犹如水与波无碍,波与波也无碍。

华严宗认为,四法界是一真法界圆融无碍的义相。所谓“一真法界”,是绝对的不妄融摄一切万法,是一切现象的本体,一切万有的“本源真心”真心是清净不坏,平等无差别的,它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而展现宇宙万物。一真法界为自性清净圆明体,所以叉称“真心”“净心”、“如来藏”。认为一切众生本来藏有清净的如来法身,即先天具有的。佛性”,心就是形成万物的原因,“尘是心缘心,为尘因。因缘和合、幻相方生。“尘”客观事物;“心”主观认识,心理作用。心是客观事物形成的基础(因)心和客观事物相和合,相接触,形成世界种种幻相。真心是本来觉悟的,是一切众生先天具有的,“一切有情(众生)皆有本觉真心,无始以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和,亦名佛性,亦名如来藏……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即得现前。“也就说众生的心是灵知之心,是妙心,是佛性。一心是众生的本原,万有的本体,于是法界归于一心,心活动时即可呈现一多相即,大小相融的微妙境界,如一夜之梦,飞行百年;一尺之镜,见千里影;一毛孔中,能容三千世界。

同类推荐
  • 佛典譬喻经全集

    佛典譬喻经全集

    《佛典譬喻经全集》为佛教譬喻经的全集,囊括了目前能搜集到的所有佛教譬喻故事。这些譬喻故事都是可读性很强的寓言,大多直接来自老百姓平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含有很高的智慧和实用性。在生活节奏很快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读“譬喻经”陶冶心灵,学习摆脱日常烦恼的方法,从而以一种舒适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状态去对待生活。本书的特点是:原文选用典籍原本,以白话形式加以注释、翻译、点评等,譬喻经种类齐全,注译评的作者是北京社科院的专家,这使得本书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白话译文和点评浅显易懂,适合普通人群阅读。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 金刚经学记

    金刚经学记

    金刚经学记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乃佛教经典。而大愿法师著作此书,除了是对金刚经的剖析和简易化,更是让读者们能证空性智慧,让我们一起发起无上的菩提心,为了一切如母有情能速速从分段生死、变易生死的苦海之中解脱出来,共同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历代愿望》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三分册,讲述耶稣的生平故事,对应《圣经·新约》的前4卷。
  • 佛教养生秘笈

    佛教养生秘笈

    本书以佛教养生观念为主旨,为读者提供了诸多方便易行的佛家养生方法,具体内容包括:精神养生法、生活饮食养生法、佛教医术等。
热门推荐
  • 心理医生简明诊疗手册

    心理医生简明诊疗手册

    本书由多名心理学专家在整合大量的心理学资料的基础上编撰而成,分别对心理异常、人格障碍、病态心理、不良情绪、不良嗜好和怪僻等一系列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儿童心理、青少年心理、中老年心理和两性心理等方面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阐释和剖析,并就这些心理问题的治疗与保健方法作了详尽的说明。
  • 天灵之尊

    天灵之尊

    这是一个群雄并起,玄妙万千的阵法世界!曰:天灵大陆。这是一个少年的艰辛奋斗史!这是一场跨越万千时空的永恒传说!这是一段真武的传说、一段天灵的传说、一段传说...
  • 末世基地降临

    末世基地降临

    主角王皓在丧尸横行的末世之中机缘巧合之下获得了红警主基地车还可以召唤大秦朝的各路英雄。传奇,就此拉开序幕!!
  • 神道沉浮

    神道沉浮

    主角,地球失败大卡,妻离子散。意外踏空穿越,穿越后不但没有大红大紫叱咤风云。反而再一次中年丧偶,用十年学会了异大陆的语言和文字,靠采些常用草药为生。两世为人皆是一把心酸泪,苦闷直到垂暮年。老天怜见,临老捡得一子名叫天天,细心抚养其长大,谁知天天确是大神化身指引来福看破窘境完成使命的,五年后终于将主角带上了异界巅峰征途。从此张来福一路跌荡起伏,什么潮什么起的谱写了一个异样的成神之路
  • 爱是一种信仰

    爱是一种信仰

    本书从各个方面,说明了真爱的力量。内容包括:有的人,有的事,错过了就不再;甜蜜的往事,多少往事上心头;是你忽视了我,还是我错过了你等。
  • 豪门私宠冷少的娇妻

    豪门私宠冷少的娇妻

    她一心想成为演员中的天后,无奈中途困难重重,男友父母的阻挠,霸道总裁的追求,就连那拥有全国军火三分之一的大少爷也来掺和一脚——都是怎么了!为什么当他们进入自己的世界后,到处都是阴谋呢!(各大总裁追求不平凡的平凡女的故事!作者qq:2736088834,读者群:371857731
  • 重生之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

    重生之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

    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平凡的女人重生后从一个童星成为一名老干部演员的奋斗史
  • 民族灵魂的重铸

    民族灵魂的重铸

    本文从文学的“人学”根本特性出发,把新时期文学主潮概括为:对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中国文学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必然涌流,它并非人为的规范,而是人的自觉(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新觉醒)与文的自觉(当代文学摆脱依附性重建独立性格)的交汇的自然现象。本文不同意用西方现代“无主潮”的多元化状态来简单类比当代中国文学特定的多元化现象,同时认为,人道主义作为普泛的哲学思潮由于缺乏“中介”及其它原因不宜视为文学主潮;现实主义不论在方法的狭义上或者精神的广义上,也不宜涵盖日益复杂的文学现象。
  • 王爷永远是对的

    王爷永远是对的

    都讲说女人该以夫为天,那她就做个完美柔顺的好妻子、贤内助吧!将王爷夫君的话奉为至理名言—OK,王爷永远是对的。如果王爷错了,一定是她看错了。如果她没看错一定是她的想法错了。如果她没有想错,只要王爷不认错,王爷他就没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快穿系统之女主我来了

    快穿系统之女主我来了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某只依偎在数美男怀里的女纸华丽丽的穿越了。某系统:“我代表世界妇男居委会流放你,你阅美男无数,他们抗议”某只:“So?”“你要去帮男配完成心愿!”“握草!”【电击+1】“尼玛,我....”【电击+2】“系统君,我爱上你了,肿么办?”“......”“系统君,我受不了了,我要回家!”“......”某系统:“不接受任务就灰飞烟灭”某只:“woc,我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