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52600000002

第2章 关于阴与阳(1)

万物皆有阴阳

如何认识阴阳

1.阴阳是中国哲学上的一对范畴

应该说从古时候开始,人们对自然界中的自然现象——阴阳,就渐渐形成一些比较科学的认识。日常生活里人们对阴阳的认识,其最初的意义就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不仅如此,人们还结合社会生活的需要,引申来说明气候的寒暖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亦不断向前发展。例如我国古代思想家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发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阴阳,所以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

西周末年伯阳父就得出了相当符合科学的认识,用他的原话来说,就是叫做:“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国语·周语上》)

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肯定阴阳的矛盾势力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不仅如此,《易传》里也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学说,将阴阳交替看作宇宙的根本规律。

2.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内经》,即《黄帝内经》的简称,现分为《素问》、《灵枢》两书,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重要医学文献。据《辞海》载,成书年代约在战国时期。它汇集了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黄帝内经》的作者究竟是谁,目前尚无资料可考据。

但是,因为《黄帝内经》成书的年代大约是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所以从“阴阳”的认识上来说,其根本观点,可以说是与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如伯阳、老聃、《易传》作者等的基本观点大体上是相同的,如果说有所不同,就是在角度上不同而已。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黄帝内经》提出的一些认识及其观点,是密切结合中医学的原理,来阐述和说明社会生活中有关人类疾病的一些问题。

例如《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里,就有“阴阳者,天地之道”之说。

将阴阳看作天地之道,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指自然界的规律。

阴阳的对立统一,就是属于自然界的根本规律,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运动、变化、消亡,皆离不开阴阳。

天为阳地为阴,所以古人将父母比喻成自然界万物变化的根源。

3.阴阳与天地、人体、疾病的关系密切

“阴阳者,天地之道”,既然阴阳是对立统一的,是属于自然界的根本规律,那么不言而喻,不论是天地、人体和疾病都离不开阴阳,并且阴阳与天地、人体、疾病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里就有:“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意思是说:天是清阳上升,积聚成为天;地是浊阴下降,积聚成为地。阴阳各自的作用为:阴主安静而阳主躁动,阴阳之气,既能生长万物,又能杀藏万物。阳的运动,可以化生清气和能量;阴的凝聚,可以构成有形的物质。例如,由于水阴寒而凝结成的固体,就属阴的凝聚而构成的一种有形物质。

《黄帝内经》还进一步提出了“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膜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意思是说:阴阳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其辨证性又很强:阴——或曰寒,到极点可以转化为热;阳——或曰热,到极点可能转化为寒。寒气的凝固,可以产生浊阴;热气的升腾,可以产生清阳;清阳之气应升不升而在下,就会使人发生飧泄;浊阴之气应降不降而在上,就会使人发生胀满。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阴阳升降运动反常,使人的消化机能逆乱而造成的。

以上所说的这些阴阳与天地、人体、疾病的关系来自《黄帝内经》“阴阳应大论篇第五”。其原文为: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膜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4.阴阳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视觉、听觉皆有关系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里,就在认识自然界阴阳根本规律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指出天地形成的原因是,清阳之气上升而为天,浊阴之气凝聚而为地。

天气的变化,可做这样的解释,叫做:地气上升成为云,天气下降变为雨;雨自天而降源于地面的水汽,云成于地气有赖天气的蒸化。

结合人体“五脏”、四肢、视觉、听觉等来说,可做这样的解释,叫做:清阳气出于人体的上窍,而有发声、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功能;而其糟粕和废水由前后二阴排出;清阳之气(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发布于腠理,而能温煦体表肌肉;而浊厚的阴精(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则分别储藏于“五脏”——心、肝、脾、肺、肾;清阳之气(营养物质)充实于四肢,饮食之物则归入六腑。

以上所说的这些内容来自《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其原文为: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注:或者名为天为阳地为阴)。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5.运用阴阳科学说明一些具体问题

社会生活中,一年四季,不论“春、夏、秋、冬”,人们都要接触各种物质,例如水火、药物的气味和饮食五味等。那么,按照阴阳科学的原理,应该怎样正确理解和认识呢?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里做了解释,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洗衣、做饭等皆离不开水火。

按照阴阳科学的认识和解释,以水和火的性质来区分,水属阴,火属阳。

生活中,难免要接触到药物的气味,按照阴阳理论的认识解释,以药物的气味来区分,气属阳,味属阴。

生活中人们也离不开食物中的“五味”——酸、甜、苦、辣、咸。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们食用的不论是“主食”还是“副食”,无论其食物多么繁多复杂,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突出特征,就是皆离不开“五味”——酸、苦、辛、咸、甘。

食物中的“五味”,是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按照阴阳理论的认识和解释,食物中的“五味”,可以滋养其身体,亦会使形体进一步产生元气。而所谓的“元气”,亦称“原气”,指人体维持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与活动能力。 《难经·三十六难》里亦云:“命门者,……原气之所系地。”

日常生活,不论“主食”和“副食”,或饮食中的气(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都可以温煦阴精(由食物所化生的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而阴精(营养物质)可以通过气化而转变为元气(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其阴精吸收食物中的气(营养物质)而形体取养于食物中的味(营养物质);元气的气化功能将食物的精华转变为阴精(营养物质),进而滋长了形体(身体)。

日常生活,如果饮食不节,食物中的味就会伤其形(指人体);食物中的气(营养物质),就会伤其精(营养物质);阴精(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转化为元气(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而元气亦可因饮食五味的失调而受损。

味属阴,饮食的糟粕,由下窍排出;气(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属阳,轻清的阳气升发于上窍;也就是阳气走上窍。

日常生活中,食物中的味,其味厚的为阴中之阴,味薄的为阴中之阳;食物中的气(营养物质),其气厚的为阳中之阳,气薄的为阳中之阴。

食物味、气,对人体有各自不同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食物中的味(营养物质),其味厚的有泄下作用;食物中的气(营养物质),其气薄的有发散功能,气厚的则可助阳生热。

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阳火亢盛,能使元气衰弱,阳火平和,能使元气旺盛。因为阳火过亢会消蚀元气,而元气则须依赖平和的阳火的温煦。也就是说,亢盛的阳火可以耗散元气,平和的阳火可以充养元气。

仅就气味而言,辛甘之味具有发散作用,属于阳;而酸之味则具有涌泄的作用,属于阴。

总之,上面所说的这些内容,来自《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其原文为: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6.阴阳不能偏盛

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其阴阳不能偏盛,偏盛了,人就会发生疾病。

这是为什么呢?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里指出: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因为其饮食不节,就会使其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阴阳不平衡,或曰不调和。阴阳失去平衡时,如果是阴气(营养物质)偏亢,阳气(营养物质)就受病;阳气偏亢,阴气就要受病。

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如果是阳胜于阴,就会出现热症;如果是阴胜于阳,就会出现寒症。

所谓寒症或热症,具体的就是指:寒症会伤害人的形体(或曰“人体”);热症会伤害人的气分;而气分受伤,就会使人出现疼痛;人的形体(身体)受伤,则就会发生肿胀。

具体来说,先痛而后肿的,是气分先伤而后影响到形体(身体);先肿而后痛的,是形体(身体)先伤而后影响到气分。

总之,以上所说的这些内容,来自《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其原文为: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7.阴阳二者相互为用

人体或曰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阴阳,二者间的关系为相互为用。

人体气血阴和阳是相对的。以阴阳来区分气血的属性,则血为阴,气为阳;以男女来区分阴阳的属性,男是代表阳的属性,女是代表阴的属性。总的说来,就是: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

人体的左和右,是属于阴阳升降的道路。对此,《类经》二卷第一注就有:人体内,阴阳的运行,亦有规律性的轨道,即“阳左而升,阴右而降”。

所以说,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阴和阳,其二者的关系是:“阴气居于内,为阳气之守持,阳气居于外,为阴气之役使,阴阳二者相互为用”;用古人的原话来说,就叫做“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总之以上所说的这些内容,来自《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其原文为:

同类推荐
  • 我的健康我做主——会吃会喝促健康

    我的健康我做主——会吃会喝促健康

    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健康的主人,作者选择了大量资料,编纂成我的健康我做主一书。分为两本。本书是上篇,即“会吃会喝促健康篇”是科学饮食部分,包含吃与喝两大内容;另一篇是“运动·睡眠·性爱篇”。全书全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应该怎样呵护自己的健康,延长自己的生命。四大内容贴近生活,符合现代人的实际情况,因此非常适合读者的阅读参考。
  • 降低血黏度有高招

    降低血黏度有高招

    本书内容包括:警惕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血黏度高是众病之源、有效控制血黏度的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黏度的饮食法则等。
  •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食疗与宜忌(新生活百科全书)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食疗与宜忌(新生活百科全书)

    据卫生部报告:我国已有高血压患者1.6亿,血脂异常患者1.6亿,超重者2亿,肥胖者6000万,糖尿病患者2000万,更严重的是每天还在增加数以万计的新的年轻的“三高”患者。2007年,在北京市各大医院心内科就诊的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冠心病患者中,25%的病人同时伴有糖尿病;在众多糖尿病患者中,仅有不到10%是单纯的糖尿病,有40%合并高血压或高脂血症,而有50%同时合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
  • 农村常见病治疗和预防常识——肝炎病

    农村常见病治疗和预防常识——肝炎病

    常见疾病预防和治疗是一门学科,临床疾病复杂多变。系列书籍中所选病种均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疾病,每一病种除详细介绍病因、病机、证候、治法以及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外,同时还简要介绍了其预防调护,做到防治并重。
  • 杨力谈养生:节能养生

    杨力谈养生:节能养生

    本书介绍养生知识,内容包括:漫谈节能养生、四季变化与节能养生、各类人群与节能养生、各种疾病与节能养生、人体器官与节能养生、娱乐休闲与节能养生等。
热门推荐
  • 穿越之霸道女子爱定你

    穿越之霸道女子爱定你

    她是21世纪的女主他是异世的王爷.当穿越女主遇上异世王爷会铲出什么样的火花呢?情景一“快回去!”东方的有些生气的说道。“回去?那不可能,你儿子已经把你卖给我了,我怎么可能让你离开我的视线,”冷月月用一股色迷迷的眼神看着东方烈心里想的却是“不知道拿他去做鸭子值钱不值钱”情景二刚跨出客栈大门冷月月甩开了东方烈的手“你干嘛?”“怕你刚吃完就睡会积食所以拉着你出来走走,不然你以为我要做什么”东方烈笑道“哦”冷月月有些糗大了刚才自己都在想些什么啊?
  • 妖凰末笙

    妖凰末笙

    妖凰饰千年,泣血念姣颜末笙掩涟漪,故千绽笑烟妖凰末笙,每个青春,古风,虐恋文章都是每个成员的笑容,这里的故事有很多,我们会规划好方向。
  • 皇姨寻夫:五香酥锅凤爪

    皇姨寻夫:五香酥锅凤爪

    什么?她堂堂贵为皇姨,当今皇后的亲妹,居然要嫁给这届的新科状元?不行,不行。若这届的状元爷是位老头子,那我伍香素岂不是亏大了?虽然我贵为皇姨,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让我嫁与老头子,我不干......为了我的幸福,我要亲自跨出这道门槛,寻找我的如意郎君......
  • 愿为你着一世白衣

    愿为你着一世白衣

    琴音不再,九弦断绝;过往云烟,如梦似散......你说过的......愿一生为我开路,让我能够追寻着你的脚步。可当天下归一,你终究悔悟,岁月扯断了红线,流光消逝了归宿。我们还有机会吗?那个曾今的......
  • 翁母些

    翁母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冷冷相对:皇后不好惹

    冷冷相对:皇后不好惹

    她伶牙俐齿,秉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宗旨,二十一世纪活得自在。只可是天意弄人,在一次发呆中竟穿越到了一个未曾听说的王朝,架空了!还莫名的是个不受宠的皇后,还好自己适应力强,算了,既来之,则安之。可是!竟在这刚刚穿越的第一晚就破天荒的被皇上宠幸!!!初夜没了不说,还惹得后宫个个恶意相向,才知道原来这个皇后太懦弱,连个丫鬟都相欺!好吧,是你惹我的,就别怪本宫不客气!
  • 阁楼上的音乐家

    阁楼上的音乐家

    她是最年轻的作曲金奖得主;曾经的音乐天才少女,却是盛乐学院有史以来第一个复读生。他,是深情而冷漠的神秘词曲作家,盛乐之王。外人前,私底下,两人到底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那一天,她来到了他的阁楼……
  • 修真高手在都市

    修真高手在都市

    修真者被家族当成神棍,遭自己的亲弟弟的白眼,家族大长老的鄙夷,最后惨遭抛弃。原本的未婚妻还将他挡箭牌使用。龙在池中,终是龙,且看修真高手如何玩转都市。
  • 百炼成仙

    百炼成仙

    杭白花茶茶商公子,与花妖之间的恩怨情仇引出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仙侠故事,他为了复仇尝尽了无数修炼方式,其中的情节一场精彩哦!
  • 夜黑下的魔鬼

    夜黑下的魔鬼

    阴森的鬼雾,凄迷了多少人的眼?只有那幽蓝的灯光,指引着亡灵的方向,在这里没有谁可以停留,至少是理论上,但是偏偏有人徘徊于此,徘徊在生死之间……他率领魔界兵马杀人十几,毁一世界;他被神封印,觉醒之时为列强欺凌,率领大军沐浴敌人的鲜血;他的世界被恶魔入侵了,复仇追杀毁灭星球与天地宣战!他就是黑魔煞星,他的存在让三界不容。命运的轮回,让他来到一个原始社会的星球,投胎转世,龙血珠与之混体。他又会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