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8800000015

第15章 自觉:无上智慧的超越(2)

佛眼知三世报业力。你的现在是你过去的延续,你的将来是你现在的延伸。你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无穷的轮转中颠蹶。此生彼灭,此灭彼生。业报之河翻腾不息,一浪化一浪,你在劫难逃!在劫难逃!

佛眼知诸禅解脱三昧力。你只有在辉煌的静默之中才能解脱现实人生的痛苦。“让心灵安宁吧,不要仿徨,不要后悔,不要怠慢。修行人应该去寂静的地方安身啊(《经集》第三章)”。“让身体的三个部分啊,一直保持向上伸展;让各个感官连同意识,注入心脏吧,他就会在梵舟之中,荡涤精神,渡过布满恐惧的河流。要克制呼吸,要克制运动,在悄然无息中由鼻孔吐气;犹如危坐烈马惊车,慎重地荡涤精神,集中自己的意识。”你只有在禅的静默中,才能得到彻底的解脱。

佛眼知众生诸根上下力。你既在众生之中,又超出众生之外,于是才能明了众生的种种境界。认识领悟真理的根性有钝利之上下,因根施教便有顿禅与渐学之分别。钝根修渐禅,利根修顿禅。或者像易行法门念佛净土宗那样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无论是聪明还是愚蠢,每一个人都可成就佛道。

佛眼知众生种种欲力。在无限的圆融的境界中,一切有情众生都是在你的无限慈悲之中化为无限。众生之所似为众生,是因为有欲。佛眼之所以为佛眼,是因为从有欲超越为无欲蒙于是,你洞悉一切有情众生的种种欲望,并以无限慈悲的精神去度一切有情。

佛眼知世界种种性力。在无限圆融的境界中,你不仅觉一切有情,而且觉一切无情;不仅觉一切众生,而且觉一切非众生。因此,世界万物各有自性,无论流湿性、轻劲性、温燥性、坚强性,佛眼悉知悉见,并以无限宽广的胸怀将一切无情也融为一体。

佛眼知一切道至力。你知道怎样乘上智慧之舟,驶向彻底圆融的理想“彼岸”,你知道沿着某条路走下去,可以走到你想去的地方。你知道什么是真理,什么是伪真理,你知道真理的隧道,会有一个不可言说的终极。你充满着无穷的力量,因为你沐浴着真理之光且幻化为血液在你的灵肉之中驰骋。

佛眼知夙命智力。你或许走到一个空前绝后的奇妙境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渐渐的你化为一片朦胧因你的无限广延,然而你仍然清楚地洞悉你的过去。你知道自己从何而来,知道自己为何而来,知道自己向何而去,知道自己为何而去,当你的脚印缤纷为朵朵莲花,你清楚地见到从来的脚印都注满了蒺藜和你的血。“而所有的夜都咸,所有路边的李都苦,不敢回首:触目是斑斑刺心的羡黎(周梦蝶语)。”

佛眼能观一切力。你恍惚于流变中进入一种神秘的终极,恍惚有一只伸自地下的天手,将你举起似千叶宝莲。你的心彻底洞开,融合一切。你听得见世界上所有的声音,你谛听着世界中的一切声音,你洞察着世界上的一切变幻,且将世界上的一切一切,一揽无余地拥入你无限洞开的心灵。

佛眼得漏尽智力。此刻,你一切无漏,一切圆满,一切寂静,成就无上圆满的正智,于身心之深处焕发出无限的一光明,普照万类。

然而,所有的一切,都必须是你的心灵自觉。只有你自己的智慧才是你真正的“上帝”。没有人能救度你,即使你秉乘佛陀的无限愿力也不过是将佛陀的愿力转化为你自己的愿力。你向往着与佛陀融合为一体,佛陀于是与你融为一体,你呼唤着佛陀的名号,佛陀便走向你。不是你乞求佛的保佑,而是佛走到你的心中,不是佛的力量救度你,而是你的心中注满了佛的力量。

当耶稣的圣徒通过吃下耶稣的血和肉而与耶稣融为一体时,佛从容地走到了每一个真诚地信仰与渴待的弟子的心中。

拯救你的,只有你自己。你的头顶子是闪烁起般若的光辉,且照亮你永恒的归途。

法印之一:无常

一切都是命运

一切都是烟云

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一切希望都带着注视

一切信爷都带着呻吟

一切爆发都带着片刻的宁静

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一位诗人的呻吟

佛陀在苦行林中苦修了六年,历尽艰辛,然而仍未寻到宇宙人生的最高真理。最后,佛陀在伽耶册的菩提树下,跏趺而坐,发誓不成正觉,誓不起座。并以金刚般的意志,斩断诸魔对心灵的侵扰。经过七七四十九个日夜的深邃禅定,终于豁然开朗,观见三世实相,没明三世因果,了悟宇宙人生的最高真理,获得圆满无漏的正智和彻底的解脱。在第四十九个夜晚的黎明,面对灿烂的星空,佛陀幡然大悟:“世界上的一切众生,没有一个心地不同佛一样光明,只不过是被现实人生的种种烦恼所缠绕、所迷惑,而掩埋了心灵本来的光明。”

佛陀决心离开伽耶山,他要把真理告诉世界上所有的人,让世界上的一切众生的心地都像佛一样光明,让所有在苦难中挣扎的人们都获得彻底的解脱。

真理的光辉透过佛陀的一言一行,弥漫到无限,并总结出检验“真理”的三法印。

一切行为变化无常(诸行无常)!

一切真理没有自我的私心(诸法无我)!

最后的归宿圆满无漏(涅槃寂静)!

诸行无常,当自我生命和宇宙分裂,自我便陷入一种追求的冲动之中。然而,自我失去了家园,在生死的轮回之流中沉浮,一切都稍纵即逝,一切都变幻无常,现在的不是过去,将来的不是现在。没有片刻的定住,又到哪里去寻觅生命的永恒呢?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缘在则万物生,缘生则万物灭。正是在此基础上,佛陀建立了“十二因缘生灭论”。十二因缘也称十二缘生,意即宇宙人生的一切东西,无论精神的还是物质的,都没有独立存在的实性,都是根据一定的因缘和合而生。有生必有灭因此,因缘和合而成的世界,也就是生灭轮回的世界,就是无常的世界。对有情众生界来说,是因缘而生(缘生)。十二因缘把人生分成十二支或十二环节,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取、有、生、老死。十二环节互为因果,互为生灭的条件。前生后灭,此生彼灭,此灭彼生,无有尽头,轮回不息。十二因缘揭示了有情生命三世相续的真相,揭开了宇宙人身的真谛。

“无明”是人类本性执着于妄想的倾向。因执着于妄想而迷惑了我们本来清净的心灵。使人的心智流转于妄想和虚幻的执着之中,而不能明折宇宙人生的最高真理。按基督教的说法,这“无明”正是起源于远古以前的蛇对人类始祖的最初诱惑,人类的始祖正是由于那始前的诱惑而走向“堕落”,走向苦难。佛教并不认为人的苦难是始于外在的诱惑,而是人类自我内在的执着妄想。这不过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不同角度的说法而已。佛教认为,人类无始以来的生死是起源于人的内在的对妄想的执着,从而颠蹶于生死的轮回之流。

无明缘行。

“行”意即因妄想所产生的一切行为,包括语言和行动。人的行为造成一种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业力。人因执着妄想而产生行为,人的一切行为又都会结下业种,潜藏于阿赖耶识(广义的潜意识)之中。一量遇上新的条件,就会产生报应,称为业报。

行缘识。

“识”是人的感觉、意识乃至全部思维活动的总称。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身识、意识,此外还有第七识末那识和第八识阿赖耶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宇宙的一切都不过是人的“识”而已。生命的存在——六道众生,也是“识”而不是客观的存在。畜生道并不是非人的客观上的畜生,而是人的像畜生的一样的存在感觉。饿鬼道也并不是说冥冥之中存在的饿鬼,而是人的像饿鬼一样的存在感觉。只有明白了六道众生是“识”而非客观实在,我们才能解开六道众生的真正含义。

识缘名色。

“名色”是五蕴的总名,是精神和物质的混合,其中受、想、行、识是指精神,“色”是指物质。就人的肉体来说,是色身。对五根所接触的五尘来说,是色尘。

名色缘六处。

“六处”又称“六入”,是指人的感觉器官和意识机能,包括眼、耳、舌、身等五根和“意”,感觉和意识到的一切,都是缘于感觉器官和意识机能。

六处缘触。

“触”是人主体与客体的交感,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处对客体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各各有所交感,称为触觉。

触缘受。

”受“指感觉。包括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受缘爱。

“受”即“渴爱”,是对五欲六尘乃至法界的执着和贪爱。包括欲爱(对欲界的爱)、色爱(对钯界的爱)和对色爱(对无色界的爱)。人有了苦乐的感受,就会躲避痛苦、追求快乐。有所追求就会产生种种贪爱。

爱缘取。

”取“是因贪爱而生的执着和追求。人有贪爱之心,就必然会有占有之心。取就是占有之心。爱金钱而想占有金钱,爱财富而想占有财富,爱情人而想占有情人,爱荣誉而想占有名誉,爱真理而想占有真理,所有的贪爱都以占有为终结。

取缘有。

“有”是因贪爱和执着而产生的人和自然等一切,包括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也就是追求和占有的对象。人的包界,本质上就是以人的追求为目睥而假设的世界。是以人的善恶判断为依据的世界,是人的意欲而设的世界。“有”既是宇宙生灭的基础,也是涅的基础,人的超越也是以超越“有”界生灭为基础。

有缘生。

“生”狭义上是生命,广义上是讲一切心灵现象的起源,也就是众生。因人的执着而产生的对象,人便依靠对象塑造了自我,这便是自我的缘生。人依自己的意欲设计了世界,又依世界设计了自我。人的自我意识是通过对对象的观照而产生的。

生缘老死。

“老死”是生的必然结果。诸根朽坏为老,诸蕴破坏名死。也就是说,对人来说,必然的结果是老;对世界来说,必然的结果是死。我们现在习惯上把有情界的结束果称为死,把无情界的结果称为灭。这只是用词上的不同而已。

所有的结果并非彻底的结果,所有的死亡都蕴含着新生。正因为如此,才构成宇宙人生的生生不息,轮回不息。

在这生灭不息的世界中,人从哪里去寻找他的安身立命之所呢?无限的追寻只是寻向彻底的失望。人生的本质就是流浪。人的存在没有任何永恒的依托。“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舍利弗语)。”一切都是转瞬即逝,无有定性。《阿含经》对因缘解释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正因为如此,有情的生老病死,万物的起住异灭,都在因缘的聚散之中流转,一切都逃不出无常的范围。

“对酒当哥,人生几何,辟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无常!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幕成霜。”——青春无常!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无常!

“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世事无常!

“时难年饥世业空,兄弟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聚散无常!

“看看行步龙钟,难免衰残老病,无常终要到来,但念阿弥陀佛。”——生死无常!

世界无常!

精神无常!

一切一切,一切无常!

佛陀在《金刚经》的结束时对人们说:

宇宙人生一切有为的东西,

都象梦幻一样虚妄,

都象泡影一样容易破灭,

都象雾露一样流转不息,

都象闪电一样转瞬即逝,

应该象这样来看待宇宙人生的一切啊。

佛陀在过去的修行之中,帝释曾化为罗刹,对佛陀说了半句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佛陀恳请帝释将整个偈子说出来,帝释说:“我以人为食物,如果你能施舍给我吃的话,我就告诉你。”佛陀同意舍身予食,帝释便接着说:“生灭灭己,寂灭为乐。”佛陀听完,感激不已,便攀登到一棵高树上,并从上面跳下来。此时罗刹恢复帝释的真面目,抱起佛陀,赞叹不已。这虽然是伟说,却表现了佛陀舍身求真理的勇气。罗刹的四句偈子概括的人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真理。前两句概括了一切出世间有为法,后两句概括了一切世间无为法。了悟了世间乃至出间的真理,死又何惧呢?

然而,无常并不是断灭。太虚大师在《佛学概论》中阐释“诸行无常”时就说,无常并不是断灭。相反,无常就是常。第一,无常的道理本身是永恒的(常);第二,人成就佛果以后,一切平等相续(常),并且度化众生时无穷不断(常)。死亡就是新生,无常就是永恒。“灭”并不是消失,而是变化和转换。前前生相续不断,太虚大师称之为“变灭”。

一个东西毁灭了,另一个东西随即诞生。在毁灭的每一个刹那,都伴随新生。世界如此,人生如些,一切都无常而又相续不断。

世界既然是生灭无常的,那么,就不可能有宇宙人生的永恒的真理。如果说有所谓永恒的真理,无常就是永恒的真理。一切都匆匆而生,匆匆而灭,无有常住。真理——作为人对世界的观照——到哪里去寻找永恒不变的依托呢?

一切都生灭无常,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也没有永恒不变的形相。而所有相,都是人的心灵的虚妄。

没有自我相!

没有他人相!

没有凡者相!

没有圣者相!

一切无常,无有定相!因此,没有永恒不变的法相,也没有永恒不变的非法相。执着于生灭世界中的某一形相是虚妄的,热执着于某一真理同样的虚妄的。佛陀说:

所有的众生,如果心灵上执着于相,也就是执着于自我与他人之分,神圣与凡谷之别。如果执着于法相,就著了自我、他人、神圣与凡俗四相;如果执着于非法相,也著了自我、他人、神圣与凡俗四相。所以,不应执着于法相,也不要执着于非法相。正因为这个道理,你们这些追求真理的人,应该知道我所说的一切法,都不是永恒的真理,好像筏子载渡一样,筏子本身不是追求的目的,自我超度才是真正的目的,当我超越了生死的苦海,就可舍弃佛法如同舍弃筏子一样。就连佛的正法都应该舍去,何况不是佛法的世俗观念的非法呢?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只有佛陀这样告诉人们,他所说的一切真理都应舍去。他所说的一切真理,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你必须乘上这般若的舟筏,才能超度现实人生的苦海。

你必须要离开这般若的舟筏,才能真正走到你的归宿。

佛陀说,诸行无常,是指世间的生灭法。世间的一切都变化无常,然而我们的心灵不执着于外境之相,我们的心灵就不会有生灭之相。《传心法要》说:“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所谓“对景无心”。世界无常,而心无生灭,如此才能证得无上菩提。因此,佛陀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如果我们的心灵也因世界的生灭而著生灭之相,因世界的无常而著断灭相,就不可能获得无上菩提。因此,我们可以离法而行,而不可以灭法而行;我们可以舍法而去,而不可以灭法而去。我们可以抛弃曾载渡过我们舟筏,却不可以消灭它们。佛陀说:

“须菩提,你是不是这样想,发无上菩提之心,因为诸行无常就可以说诸法断灭吗?不要如此想象,为什么呢?因为发无上菩提之心,心不著相,诸行无常而心无断灭。因此,无上的菩提于法不说断灭之相。”

无常,也没有断,无生,也没有灭。如此才能妙契中道,获得彻底的觉悟,证得无上的菩提!

法印之二:无我

是的,我知道哪里是我的归宿

就像那不熄的火永不满足

我拼命地燃烧自己,发光发热

直到一切都成为光明,才算找到自己

——尼采

同类推荐
  • 创造全面的人生(星云日记二)

    创造全面的人生(星云日记二)

    命运,不是由别人操纵,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不要相信命运能左右一切,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去创造全面的人生。
  • 菜根谭(第五卷)

    菜根谭(第五卷)

    《菜根谭》是明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其文字简炼明隽,亦骈亦散,融经铸史,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它能告诉我们的事情很多很多,如一溪清泉,能涤去我们焦燥的尘灰,化解我们心中的积烦。本书编译从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体系,对《菜根谭》以通俗直观的解释,言语之中宛见古贤之心。
  • 听佛学大师讲24堂人生智慧课

    听佛学大师讲24堂人生智慧课

    本书旨在解除每一个人内心挣扎的苦痛,还年轻人以阳光健康的心态,赠老年人以历经沧桑的从容,让整日奔波的人有一个心灵的港湾,让无所事事的人有一座心灵的庙堂。教导世人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的诸般不如意,待人接物又应该秉持什么样的心态。总之,本书旨在以“通俗佛经”之相,助世人修出佛心禅性。
  • 禅是最好的生活

    禅是最好的生活

    "禅就是活在当下,幸福就在此时此地;生活处处有禅意,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含禅机。我们若能以禅的智慧彻悟人生、唤醒潜能,便能寻回真实的自己,在纷繁的生活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在喧嚣的尘世里享受内心的宁静,为自己营造出一种清净从容、悠然舒缓的幸福生活。本书是作者多年读禅和悟禅的结晶,全书注重对生活的直观感悟和理性思考,专注于内心力量的激发和人生价值的改变。禅是一种智慧。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而是用来愉快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
  •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集中心力,在事业中修行”、“成他人欢喜,成就自己”、“气要和,性要缓,春来草自青”、“内心安定,何处惹尘埃”……集本焕长老一声法语精华!《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珍藏版)》(作者净因)是“佛学大师禅来禅去系列”之一。
热门推荐
  • 天王巨星的迷糊助理

    天王巨星的迷糊助理

    演技超群,面容俊美的天王巨星墨星斯急需一名生活助理。这些生活助理不是扮花痴,就是在扮花痴的路上。公司终于痛定思痛换了个男助理,竟然是个gay!这样的“好”事竟落在了求职无路的洛嘉禾的头上,就在洛嘉禾窃喜的时候,公司上下一片同情的目光。纳尼,这是什么情况?
  • TFBOYS倾世漓歌

    TFBOYS倾世漓歌

    “你说过你会一直爱我的!”“……那只是以前。现在我不爱你了,自然要和你分开。”嘴里说出来的无情话语,转身却化为一片梦影。朦胧月光下,两个人渐行渐远。
  • 宝贝狐仙:玩死腹黑冷总

    宝贝狐仙:玩死腹黑冷总

    怎样收拾花心多金男?看高级黑怎么干!“搽清凉油可以清洁包\皮的顽固污垢?你确定?”她垂眸冷笑,继续看报:“你不试试看怎么知道?”几分钟后,他痛苦的走过来,一把夺过她手里的报纸,抱头抓狂:“女人,是皮包,不是包\皮好不好!!!”。
  • 王俊凯我陪你走下去

    王俊凯我陪你走下去

    为了十年之约,再一次见面,却不得不分开?
  • 我们,今生安好

    我们,今生安好

    陌景寒说他是天使。锦夏沫不信,在她看来陌景寒的所作所为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恶魔。可陌景寒如果真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天使锦夏沫,你会爱上他么?
  • 灭世鬼帝

    灭世鬼帝

    仙侠异世,无奈自己却是废物一枚,小屌丝偶得画卷,方知鬼气筑基...
  • 凶案谜局

    凶案谜局

    深度揭露大陆线人的生死黑白,那一桩桩大案的背后,隐藏着的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复杂真相!没有最残忍,只有更残忍,我被警方招募为线人,一次次的深入生死徘徊之间,与凶手对决,被捆绑,被子弹射中,与死神擦肩而过无数次!
  • 爱意侬厚:总裁大叔太凶猛

    爱意侬厚:总裁大叔太凶猛

    一场为爱蓄谋已久的豪门婚姻,她成了不爱她的项锦璨的太太。他是南桦城影娱界幕后的黑暗帝王,她官职虽小却也万人之上,用他的话说就是:“仅我‘一人之下’。”宠,无法无天。爱,令人发指。却也敌不过恼人真相的摧残,她在爱情里徒步千钧一发之际迎来一个颠覆人生的转机。再回头。他将人抵在办公桌上:“我现在才明白,‘一人之下’的是我。”“这位前夫,请你搞搞清楚自己的身份!”璨爷捞来一本辣眼睛的某证书:“不好意思,从现在起,我合法了!”
  • 云卷云舒一百步

    云卷云舒一百步

    特工女郎在各种危机、选择的独步穿行,有爱情,有疑问,有悲伤,有快乐,有启发,有怨恨,有哀伤,有失败,也有成功....
  • 夭倾

    夭倾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有一种爱叫做近在眼前却又远在天边,或许我们都应该回到最初,那个少不更事的年代,多好,虽然也会哭也会伤心,但不会绝望,,,不会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