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刚之气,是一股成大事的巨力。失去它,人生往往瘫痪;反之,就会顶住任何压力,打开最富有挑战性的成功之道,并且登上峰顶。有些入正是因为缺少这股气势,所以总在小事情中打转转。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什么是“浩然之气”?就是阳刚之气,无畏之气。这种气从体内来,用体内的阳光接通外面的阳光,刚强而不伤人,越刚强越温柔。中国人最可贵的是阳刚之气,最缺乏的也是阳刚之气。
起初,这个世界是全天黑暗的,现在也还有一半在黑暗里。在黑暗里我们也能闻到花香,也能凭抚摸感受花枝的美逸。心中有爱的人本身就是散发无穷光亮的热源,不在意外界是否黑暗,是否沧海桑田。
我曾经最大的梦想就是到一个深山古墓里去隐修,那时我将与姑射之山的神女幽会。但我最终会走出黑暗里的仙境,自动投身于光明里的地狱。
地狱之火照耀着我前行!
阳光是可贵的。
阳光是可贵的。
阳光是可贵的。
婴儿不知道阳光的可贵,因为她本来就是阳光。
垂死的老人知道阳光的可贵,因为他已失去阳光。
那么处在新生儿与将死者之间的我们,将怎样拥有阳光,璀璨的阳光?
珍惜。
北京今年一入冬就下大雪,后来又下了几场。每当下雪,就暴露了北方的阴冷。现在雪终于过去,每天早上我从客厅里醒来(我习惯睡在客厅地板上),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一轮鲜红的太阳。阳光打在我额头上,驱走了所有的梦魇。
珍惜就可以感受阳光,拥有璀璨。
阳光下一切坦荡,这里一切明了。
我曾与我的爱人在阳光下做爱,这当然比黑夜里的销魂更激情。
早上窗玻璃上的露水在滴,我仅在屋里就知道太阳的出现必将引起万物的巨变。
那么作为朝露一生的我们,将如何迎接阳光的洗礼?
珍惜。
感恩者倍加幸福。
爱无限。
阳光无痕。
但它给我们的实惠是触手可及、真实可见的。
心中有爱的人就有阳光。但是!有时爱会让人脆弱起来,比如一对温情脉脉的情侣易受攻击伤害。
当此之时,作为朝露的我们必须闪烁,作为柔弱如水的我们必须阳刚!
阳就是阳光的阳,刚就是刚烈的刚。阳刚就是阳光般刚烈。有了阳刚之心,才符合阳光之道,我们的生命才充满阳光,才能享受阳光享受爱。
孟子说:“往者不追,来者不拒。”就是说要我们不再追忆黑暗往昔,要张开双臂拥抱阳光下的一切。这个阳光下的一切因为被阳光洗礼,所以它就是阳光本身。
我们拥抱万物就是拥抱阳光。比如我写到这里时不经意间看到了书桌桌布上的花纹,就知道这是阳光下的美丽,我看到它是因为阳光照着它,如果阳光没照着它就没有它。
看到阳光看到花,这是不需要分辨的,阳光就是花,就是万物。
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就是说阳光下万物共有,我观花得天下,然后反观自身,又发现我就是阳光,以我观我。一切具备,一切完美,只待享用,多么快乐!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快乐主义,他当然也是主张人生为快乐,为此必须驱动体内的阳光驱散一切乌云。
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什么是“浩然之气”?就是阳刚之气,无畏之气。这种气从体内来,用体内的阳光接通外面的阳光,光辉灿烂,浩大无极。没得自然之道的人走到了山中会发觉自己渺小如斯,因此叹息:
“好渺小呀!”
已得自然之道的人则不会叹自己渺小,而会大声赞美:
“好壮观啊!”
他不仅指自然壮观,也是指自己壮观。大家都一样壮观,甚至我比大自然还壮观。
自然在我里面。
我不是世界的中心,世界却是我的中心。
我大,我充盈一切,并且没有边界。
天空虽大,不过是一个空间概念。世界历史虽长,不过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我却不仅仅是时间空间,而且是在时空之外的“有”,是存在之上的“无”。
一句话,我就是自然。
人得自然之道,当然浩渺如星空,浩瀚如海洋,孟子说的“浩然之气”就是从这里来的。
只有得自然之道的人才会有浩然之气。
自然之道在天就是阳光,在人就是爱。
要想得自然之道,就要去悟。
要想得浩然之气,就要养。
这道理很简单,夜明珠不吸收太阳光,就不会从体内发光,把黑暗照亮。
先吸,后养,这是养浩然之气的步骤。
吸进去新的,吐出来旧的。
随着不断的吐纳,体内元气充盈,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又越来越空灵,虽多不积,因此收发自如,挥洒自然。
孟子说这气是“浩然”,而不是“浩大”,因为它确实不仅仅是大,它还有小,还有细微之处。既大又小,完美无限。
空气很大,充盈一切。
空气很小,进入一切。
我们养成了浩然之气,就是自然本身,当然可以充盈而不积,微小而不散,浩大如斯。
浩然之气怎么养?
分四步。
这个四步共同组成“浩然四气”,略近于庄子逍遥游的四大境界。“待风”、“乘风”、“背风”、“弃风”,请参考拙著《庄子教我逍遥游》。第一步是积细微。
一点一点地吸入新芳。专业术语叫“聚气”。
第二步是抛出门。
聚气到了一定时候就要“抛气”,让它自由出入体内。
《庄子》上记载黄帝在昆仑山看见广成子上下跳跃,手里抛一个看不见的气球玩得高兴,就好奇地问:“您在干什么呀?”
广成子说:“我在玩球。”
黄帝因此也明白过来,马上含气为丹,藏于体内。后来黄帝攀龙髯而飞升,靠的就是这种修为。当时龙在找它的丹,看见了黄帝,以为黄帝就是丹,于是就把黄帝含在嘴里,黄帝因此借龙飞升。
养浩然之气的第三步是让气流浪,即“谴气”。
派遣丹田之气游出体内四处察看,然后回来报告。如此训练久了,体内元气自然听话,自然壮大。
养浩然之气的第四步是让气消失,即“散气”。
解散军队,让它自由。“放马华山之阳,牧牛桃林之野。”
在这种自由状态下气才是浩然的。
孟子讲的养浩然之气,就是庄子讲的逍遥游,二者可以互参。
一般我们养浩然之气不需要那么复杂,要用以上四步,我们只需要放开心胸就可以了。
放开心胸有九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不因小事而烦心。
第二重境界:不因小人而烦心。
第三重境界:喜欢与人交朋友。
第四重境界:见人爱人,见狗爱狗。热爱一切可见之物,敬拜一切不可见之物。
第五重境界:化解宿怨,化解宿仇。
第六重境界:热爱空虚,在寂寞中恭恭敬敬,在寂静里端然独坐。
第七重境界:梦中醒来而不烦、不怅。
第八重境界:对未成之事不憾,对已错之事不悔。对自己容错,对他人改错。
第九重境界:将死不惧,不留欺世遗言。
凡此九重境,每一重都是可贵的。尤其是第一重境界“不因小事而烦心”,能做到这一条就可以称高人了,多少人毁于小事,多少人成于小事。世上本无小事,有的都是大事。
我们养浩然之气,就必须在小事上见功夫。比如在家里不与夫人吵,在单位不与同事闹。宁静的心使你整天无不适,一旦心不宁静就可能会被任何一件小事败坏整天情绪,太不划算。
唐朝有个郭子仪,就是平定安史之乱的那个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他小时候拜了一个老师叫华山翁。三年之中,华山翁没教他学过任何武艺,只带他每天穿街过巷行医。人们对他们这样的游医欢迎的多,讨厌的也多。如果碰到官府,有可能还因为没有“药师证”被抓。
总之,郭子仪跟着师父这三年吃尽了苦头。但到第三年他慢慢尝到了甜头,除了精于医术,还特别能忍耐,心胸开阔,别人笑他也笑,别人骂他打他他也不还手。华山翁观察他的进步,见他的眼界与心胸都不错了,才带他到华山之巅传授武艺。
郭子仪如果心胸不开阔,那么就不能明白做人的道理。也不能进入武学殿堂。因为习武最重要的是修德,有了德,才有艺。
郭子仪学成下山后,果然不凡,但因为武艺太好、品德太高,老是去行侠仗义,结果就被对手买通官府抓了起来,判了死罪。英雄无助,龙困深渊。好在天命不绝他,这一天,官府押着郭子仪从某处转到某处,正好在路上碰见了大诗人李白。
李白一身白袍,骑白马,左手拿着酒,右手扬起马鞭,坐在马背上当街狂歌,潇洒而过,人群轰动。
郭子仪只听得李白唱的是: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郭子仪听得明白,见传说中的诗仙李白就在自己面前,急忙在牢车上大喊:“学士救我!”
李白缓缓回过头来,看见一个身躯伟岸的英雄被困在牢车上,知道事出有因,马上策马前至,隔着木笼握住郭子仪的手。
李白:“君为何人?”
郭子仪:“在下郭子仪。”
李白:“我知君名。君为何至此?”
郭子仪:“为俗事所累。”
李白一笑:“非也。我知君为刚烈之士,以反叛为乐。我少年时亦曾任侠杀人,后甚悔。君若能弃杀而就道,必成正觉。”
郭子仪大悟:“学士真我师也。”
李白:“君宜养浩然之气,如此天下事可为。”
郭子仪心里豁然开朗,喜不自禁。
李白名满天下,当即随行前往官府为郭子仪疏通关系,郭子仪因此得释。
重获自由之身的郭子仪牢记李白的教诲,在一个山村里隐居起来,耕田种花,读书明理,每天做的事就是“养齐宣王问:“与邻国打交道有什么方法吗?”
孟子说:“仁者以大事小,所以有汤事葛,周文王事昆夷。智者以小事大,就像勾践事吴王夫差。以大事小能保天下,以小事大能保其国。”
齐宣王说:“但我有缺点,我好勇逞强。”
孟子说:“希望大王不好小勇。一个人按剑怒吼:‘谁敢挡我的道’,这是匹夫之勇,是小勇。一人横行于天下,此乃小勇,周武王以之为耻,武王一怒而安天下百姓,这才是大勇。大王应好大勇。”
孟子说的“大勇”,就是“浩然之气”。养成了浩然之气,必然神勇。孟子说“唯仁者无敌于天下”,也正是此意。
记住:简单地讲,养浩然之气就是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如孟子所说“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如此则天下事可为。
诸葛亮如果不在隆中隐居十载,养浩然之气,那么就不会有那么高的修为,当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丰功伟绩。诸葛亮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也正是养浩然之气的意思。
宁静源于爱心。
爱心有恒。
公孙丑问:“若封你为齐国卿相,让你行大道,成就霸王之业,你动心吗?”
孟子说:“我不动心,四十岁正是立德明道之时,我也不动心。”
公孙丑:“做到不动心有无法门?”
孟子说:“有,北宫黝身上被刺而不屈挠,眼睛被刺也目不转睛,穿粗布衣裳也不觉耻辱,也不受万乘之君的侮辱,目光如炬。目视一个君王如同看一个平民,也不怕诸侯,罪恶至必挺身而出以击之。
孟子则能做到把不胜看作胜利,战虽不胜也不惧。先掂量敌人再作战,考虑结果后再去会敌,这是害怕。
大丈夫做事前不动心,用志向统领全身,体气便充满身体。志为大,气次之,二者互惠,志专一则气便随之动,气专一则志也能随之动。我善养我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什么是浩然之气?”
孟子说:“难以言说,气最浩荡也最刚猛,以正直而养气,则充塞于天地之间,再配之以道义即可,它是在积累道义中形成的,而不是偶然行义所得。告子忽视道义,视其为外在的东西,修身时便会正气不足,有时便揠苗以助长,这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孟子这段著名的话主要在说养浩然之气的重点在于“不动心”。不动心就是不动心,就是宁静。
人一宁静,天下无敌。
孟子格言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王梦见孟子
王少农天性软弱,小时候怕狗,长大了还是怕狗。
这晚他梦见孟子。一个伟丈夫。
王少农紧张起来:“你是谁?”
孟子:“不要怕,是我。”
王少农:“啊,是你,老师。”
孟子:“刚才你为什么怕?”
王少农:“我以为……现在见到你,我就不那样以为了。”
孟子:“你见我就有信心,这很好。但还不是最好。”
王少农:“怎样才是最好?”
孟子:“见到自己就有信心,这是最好。人每时每刻都可以见到自己,所以应该时时有兴趣,时时有信心。”
王少农点了点头:我有信心。但我的很多朋友在坐牢,我因为没与他们一起坐牢,愧对他们。”
孟子:“不,你错了。谁也不该坐牢。你在外面是对的。”
王少农:“但我无法帮他们什么。”
孟子:“这就是你害怕的根源。你不敢面对自己。”
王少农:“是。”
孟子:“你做好自己,整个世界都是好的。”
王少农:“我明白了。只要我的心是开阔的,宁静的,阳光自然会进来。每一处的阳光都是一样的,无论是牢里的阳光,还是外面的阳光。我觉得一切充满希望!”
孟子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