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前的准备
接到余工邀请我去尼泊尔的信息非常兴奋。因为是被邀,所以也不需要我做太多的攻略,一切听从安排便是,不过出发前我还是上网查询了尼泊尔的相关信息,以便对尼泊尔有个粗浅的认识。
此次尼泊尔之行由庐山手绘艺术特训营的创办人余工发起,他邀请了一些艺术家一同前往考察写生,可谓是艺术之旅,同行中有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江西等地的画家,我们想通过手中的画笔掲开尼泊尔那神秘的面纱,将其迷人的风情介绍给向往尼泊尔的人们。
余工被我们推选为此次赴尼泊尔写生团的团长。余团长非常敬业、负责,早早地联系了曾经在中央美术学院留过学的尼泊尔朋友佐西。佐西帮我们安排在尼泊尔境内的一切活动,如住宿、行程、交流等,同时也兼任我们全程的翻译和导游。
因为主要是去写生,所以画具自然便成了我们的首备物品。为了在外能够节省更多的时间去观看、感受和体验,只能选用快速的记录方法描绘景物,所以工具主要是速写本和钢笔。考虑到当地的卫生条件可能比较差,不便坐在地上写生,我还特地备了携带方便的折叠椅,当然必备的还有照相机。
我的费用清单
在约定的时间里,我们从各个锊市飞赴广州白云机场集中,然后从广州出发。尼泊尔是一个低消费国家,像我们这种在国内中等收入的人在尼泊尔也算是比较富有了。到尼泊尔之后往往会有一种大款的感觉,恍惚之间,难以弄清自己的真实身份。此次尼泊尔之旅,我花去共约8740元人民币。
签证费:175元。委托旅行社代办。
交通费:共计5200元。其中包括:杭州至广州往返机票520元;广州至加德满都往返机票共计3900元;加德满都包车前往博卡拉、蓝毗尼往返700元;费瓦湖的渡船费30元;加德满都的市内交通费50元。(在加德满都最好的出行方式是坐出租车,10公里才90卢比左右,但需打表)。
住宿费:共计1500元。其中包括:加德满都七晚,博卡拉一晚,蓝毗尼一晚。
餐饮费:共计550元。其中包括:在尼泊尔境内每天的中晚餐和矿泉水等。
门票费:共计135元。其中包括:加德满都杜巴广场、巴德冈杜巴广场、帕坦杜巴广场、蓝毗尼的遗址等。
购物费:共计1180元。其中包括:唐卡两件共200元;面具两个共160元;手拉琴一把25元;小铜盆一只80元;手绘小礼盒十只共220元;手绘木手镯十只共50元;三副耳环及两个吊坠共320元;雕花小铜碗两只共50元;手绘明信片五张共25元;其他50元等。
尼泊尔是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家,历史、宗教、自然山水等,
无不给人以神秘之感,令人心生向往之情。它是一个内陆国,坐落在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的南麓,自古就有“山国”之称。因历史、地理和政治等因素,尼泊尔的经济产业主要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
有着三十多个民族,是个多民族国家,具有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
首都:加德满都。
面积:147181平方公里。人口:2642万。
宗教:多信奉印度教,是唯一以印度教为国教的国家。全年有300多个节日,据说有3亿3千万位神祇。
生活与宗教
尼泊尔是个宗教国家,几乎全民都信奉印度教或佛教。据说宗教在尼泊尔伴随着国家的诞生而兴起,经历了历朝历代,至今不衰,完全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宗教不仅是尼泊尔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更是尼泊尔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构思该作品时,我只是想表达人们在曰常生活中非常平常的一件宗教活动,犹如都市生活中,一家人在公园里其乐融融地闲坐休息。所以在表现形式上,我选择了“轻描淡写”式的朴实手法,采用麦克笔为主要表现工具。
用麦克笔绘图,常以钢笔线条为基础线稿,也可根据预先设定的画面色调选择相应的颜色笔勾线,再进行上色。
绘制该作品时,先以掠色笔勾勒画面的场景,上色时紧紧围绕中心内容(画面中心的一堆器物及相应的内容)展开,并强调画面的逆光感。
深入刻画时,始终注意中心内容和其他次要部位的对比关系。对比关系中包含了色彩对比、明暗对比和刻画程度的对比。我有意在次要部分仅勾线而不上色,带有未完成感,使表现的画面显得轻松、淡雅和朴实。
出发及到达
我们一行7人从广州白云机场出发,到达尼泊尔的首都加德满都已是当地时间晚上11点多。简陋而袖珍的机场大厅是我对尼泊尔的第一个直观印象。朴实的红砖建筑,不高,如果不是墙壁上镶嵌着具有民族特色纹案的木雕和一些印有阿拉伯文字的挂旗,加上来来往往穿着民族服饰和肤色略有不同的人群,很像是我国某个城市热闹的长途汽车站。
走出机场大厅,佐西早已等候在门口。佐西十天的全程陪伴,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方便。
从机场到宾馆的路途不算遥远,汽车行驶在狭窄而凹凸不平的“机场大道”上,昏暗的灯光下依稀可见路边规划无序的民居建筑。半小时后,汽车驶进了一条不足两米宽的小弄堂里。隐约中听到有人说宾馆到了,此时才发现弄堂尽头是一个较为宽敞的大院,尽管是深夜,但还能够感觉到入住宾馆的环境优美而安静,这里是我们在加德满都的歇脚处。佐西介绍,这宾馆位于商业区附近,背后便是加德满都著名的商业街泰米尔。
院子边上的建筑
我们入住的宾馆是在一条弄堂的尽头,前方有一个宽敞的院子,院子的周边还有很多民房。民房表面涂满了鲜艳的颜色,而且高高低低,错落有致。
每天出发前,在等待的过程中,民房便成了大家写生的主要对象。只是大家所选用的工具和表现方式有所不同,有选用水彩工具以写意形式表现的,有选用铅笔以素描形式表现的,有选用毛笔以国画形式表现的,我则选用钢笔以速写的形式表现,再用油性麦克笔进行上色。
油性麦克笔的笔触较易融合,色彩的渗透力强,重色不易深入,画面所展示的效果清新、洒脱、豪放,比较适宜表现速写类作品。
初识加德满都
强烈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湛蓝的天空,洁白如雪的浮云,我们迎来了在尼泊尔的第一天。早上,站在宾馆屋顶的露台上远眺加德满都,仿佛回到了中世纪。城市古老安静,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在他的怀抱里,人们是那样的安静和满足。
加德满都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亚洲重点保护的18座古城之一。在这里见不到高楼大厦,假如你从天而降,到了加德满都城市的某一个角落,根本感觉不到这是一国的首都。这里的城市建设还不如中国的一般县城,到处都是低矮、破旧的建筑以及破损的道路。
在加德满都谷地里,有三座彼此相连的城市,今天我们所说的加德满都实际上包括了加德满都、巴德冈和帕坦三座古城。1482年,马拉国王死后,他的三个儿子各据一方,分别确立了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德同三个王国。这三座古城各自还保留着完整的王宫和一个杜巴广场(王宫广场),每个广场周围都错落有致地散落着别致而又富于变化的殿宇。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由宫殿、宝塔、庙宇、寺院等组成的丛林。加德满都也因此被人誉为“古老建筑的露天博物馆”。
巴德閃古城
巴德冈古城是我们在加德满都期间去的第一个古城,坐落在加德满都以东约14公里处。在13世纪初,马拉王朝定都巴德冈后,因酷爱建筑艺术,在巴德冈大肆修建宫殿和寺庙等建筑,而这座王宫规模尤为庞大,耗时54年才最终完工。现在仍保留着中世纪的魅力,也显得格外神秘。
被大树吞噬的佛龛
響东南亚一些热带国家,因雨水充沛、阳光充足,植物生长很快,一些大树的根系特别发达,长到若干年后便能“吞噬”掉某一小型的建筑。没想到在尼泊尔巴德冈古城的一个村口也能看到这样的奇观。
绘制过程中我为了强调佛龛被“吞噬的过程”,减弱大树繁杂琐碎的叶子,保证了画面的完整性和整体性。而增强“佛洞”的穿透性和在大树的基座上主观增设台阶是为了增强画面的空间感。
游览巴德冈古城需购票入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巴德冈古城的门票对外国人收费是750卢比,由于巴德冈的公路是中国帮助援建的,所以只要出示中国护照,古城就只象征性地收取50卢比(约不到5元人民币)。
穿过白色的拱形大门,便进入巴德冈的杜巴广场。广场四周,宝塔、庙宇林立。人们闲庭漫步在杜巴广场,感受着古城气息。
巴德同的古建筑大致有四个部分:王宫、神庙塔寺、广场和水池。王宫有黄金门、五十五扇窗、孔雀窗等。神庙塔寺有很多,其名字都是一长串,也很相似,实在是搞不清也记不住。广场除杜巴广场外,还有两个叫不出名字的广场。水池也有很多处。
杜巴广场上的建筑
鎌杜巴广场上有很多建筑,宫殿、宝塔和庙宇一目了然,唯独这座建筑的功能弄不明白。只是觉得该建筑一楼内部的结构非常精彩,激起了我的兴趣。
等我细致地勾勒完建筑结构线准备上色的时候,发现前面的两根雕刻精美的柱子特别醒目,吸引着参观者的视线。这一发现,让我改变初衷,决定不再给两根柱子上色,保留结构线。结果证明这决定还是正确的。
因此在写生创作中,有时你不妨大胆去尝试和改变画法,也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满意效果。
在王宫里头的一个院子中,有一个不大的水池特别引人注目,不同于其他的水池,估计是王室家族的取水处。除了雕刻精美的兽头出水口,中间有一个见方的真水池(其他的水池,中间都为平地,供人们等候取水或停放水桶),如今长满了水生漂浮物,与其说是水池,更像是个泳池。出水口的上方是一条雕刻精美的铜制眼镜蛇,与水池中矗立的眼镜蛇遥相对望。水池的地面沿口做工考究,以蛇身造型环绕四周,与出水口上方及池中矗立的眼镜蛇相互呼应。—
—巴德R有很多水池,水一般都是从雕刻精美的兽形动物的嘴里流出,兽形动物的上方往往是一个个大小不等、繁简不同的佛龛。
在表现该佛龛的过程中,为了表现得更加真实和完整,我采用铅笔勾线(起稿)的方法,完全通过面的对比关系塑造形体。为了增强佛龛的体积感,适当加强了各界面之间特别是亮面和暗面的交界线,使展示的画面更加形象更加逼真。
水池边上的佛食
最能代表巴德古都风貌的,是杜巴广场周围的这些古老宫殿和寺庙。巴德同也是尼泊尔中世纪文化艺术和建筑艺术的发源地。
最能代表雕刻水平和艺术水平的建筑则是马拉王宫,王宫虽然不能用宏伟来形容,却也工艺精湛、富丽堂皇。
王宫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大门,在一片红色建筑群中格外醒目。它是通向王宫庭院的正门,称为金门或者太阳门。进门的外观特别漂亮,吊事非常丰富,门上所饰神灵和怪兽,复杂而精细。
金门的左侧便是著名的五十五扇窗。窗户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窗户全都是檀香木雕刻而成,再涂刷黑漆,工艺繁杂却古朴,正是这些艺术品般的木雕窗户,给这座砖木结构的皇宫平添了几分生气和雅致。
除了五十五扇窗之外,在皇宫旁边的一堵墙上,有一个木雕窗户,上面刻的是一只栩栩如生的开屏孔雀,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孔雀窗。孔雀窗和五十五扇窗一起成为尼泊尔木雕艺术的代表作。或者太阳门。金门的外观特别漂亮,雕饰非常丰富,门上所饰神灵和怪兽,复杂而精细。
广场上的五层塔
響因为宝塔为五层结构,所以很多人称其为五层塔,实际真名为尼亚塔波拉庙。
在构思表现五层塔的过程中,我考虑如果只表现五层塔(包括五级大台阶)本身,主体将会显得很孤立。又考虑到大台阶与地面之间的交界线明显,容易导致画面单调和呆板,因此我想在五层塔的前方加上一些前景,只是一时未找到合适的内容。
同年岁末,在北京参观圆明园遗址时,我突发奇想,何不将圆明园的一些遗址与五层塔进行组合?返回后便创作了该作品。在绘制的过程中,通过远景建筑受光和近景建筑阴影的处理手法拉开了前后的空间关系。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五层塔建筑,矗立在一个广场的边上,髙30米,特别引人注目。塔下有五级大台阶,每级大台阶均有一人多高,中间设有多级小石阶。小石阶两旁从低到高摆放着一对对的大象、狮子及不知名的兽神等五组塑像护卫。五级大台阶上又托起五层塔,巍峨壮观。站在高处,远可遥望喜马拉雅雪山,近可观得古城全貌。—
广场上的庙宇
響巴德冈有三个广场,其中有一个较大的广场周边有一座庙宇和一座宝塔特别引人注目,因为两座建筑的体量都非常庞大。
在取景的过程中,我觉得很难将两座建筑同时纳入一个画面,因为相近的体量会彼此削弱对方。这样,我将两座建筑各画了一张作品。
考虑到分开之后画面构图将产生不完整性,我有意在庙宇的前景设置了几级台阶,使画面更具空间感和完整性。
广场上的神像
響巴德同广场上有很多大型的庙宇供奉着各种神像,在庙宇旁边围合的简易“房”里或者是路边上也同样供奉着大小不同的神像。
该作品集色彩对比、明度对比、虚实对比于一身,获得了视觉中心。加强对比,是增强画面空间感的有效方法。写生或创作的过程中,画面上如果出现色彩灰暗而显得沉闷平淡时,可以在明度、彩度上找原因。加强对比后,可使画面产生强烈的空间视觉效果,对比确实是一种较为典型的艺术处理手法。
距五层塔不远的地方,便是陶器市场。沿着街道走去,只见路边店铺的门口摆着或挂着各式的陶器,屋内便是陶器作坊。不知不觉中走进一个院落,只见院落中散落着稻草和陶制罐子等器皿,像是回到了农业社会。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古城的生活远离外面的世界,时光流转,人们似乎丝毫未受影响,依旧沿袭着祖先留下的传统认真劳作着。用手工制作陶土的生活器皿,这种古老的工艺,在缓慢的生活节奏中延续着生命。据说巴德R也是加德满都谷地的三个城市中,自给自足能力最强的一个城镇。
陶器市场的许多房屋,已经耐不住岁月的磨砺,留下了一种繁华落尽的形象,观者无不万分感慨。但是反过来讲,在这里,能让人们感受到农业社会的那种悠闲与安宁。
陶器市场边上的宝塔
羅在巴德冈的一个广场通往陶器市场的路边上,有一座非常不起眼的建筑,由于没有明确的名称,我把它称之为陶器市场边上的宝塔。
建筑由红砖建造而成,别具韵味。为了赋予她更多的魅力,绘制过程中我主观强调了阳光,使得宝塔显得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