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61100000053

第53章 唐纪(11)

从此,牛僧孺等人与李吉甫就结下了仇恨,双方的争斗一直持续了几十年。双方就像跷跷板一样,此起彼落,从未停止。一旦一方得势,就马上把另一方的势力赶出朝廷。

李吉甫死了以后,他的儿子李德裕凭借父亲的势力,被任命为翰林学士。当时,李德裕与李宗闵同朝为官,一直想找机会替父亲报仇。唐穆宗时期,朝廷又按期举行科举考试。当时,朝中的两个大臣受朋友之托,贿赂考官钱徽,但钱徽没有答应他们。恰好李宗闵的亲戚也参加了这次考试,而且被选中。为了报复钱徽,这两个大臣就到唐穆宗那儿诬告钱徽收受贿赂。唐穆宗问李德裕,李德裕也证实有这件事。唐穆宗就生气地贬了钱徽,也把李宗闵贬到了外地做官。

被贬官后,李宗闵非常不服气,觉得这是李德裕有意报复自己,牛僧孺也表示支持李宗闵。从此,牛僧孺、李宗闵以及一些靠进士出身的官员就联合起来,成为一个集团,有人称为“牛党”。李德裕也拉拢一些士族出身的官员,被称为“李党”。从此,两个集团展开了长达几十年的斗争。

两党最初因为政见不合,长期斗争。李党首领李德裕出身名门士族,李党一致认为出身名门士族的人从小就有很好的教养,朝廷官员应当由名门望族担任。但是牛党牛僧孺等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应当通过科举取士选拔官员。

唐穆宗死后,唐文宗继承皇位。李宗闵极力地巴结宦官,不久就被朝廷任命为宰相。借助李宗闵的推荐,牛僧孺也被任命为宰相。李宗闵和牛僧孺掌握朝政之后,开始极力排挤李德裕。不久,李德裕被贬为西川(今四川成都)节度使。

随着斗争的激烈化,两党的争论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政见了。只要是一方支持的事情,另一方就坚决反对。两派的争斗渐渐地不再是单纯地政见不同,逐渐地演变为意气之争了。李党主张削弱藩镇割据势力,统一中央集权;牛党因为与藩镇有密切的关系,就建议朝廷承认割据的既成事实。后来,在对待吐蕃的问题上,李党主战,牛党就主和。

在任西川节度使期间,李德裕率军收回了唐朝重镇维州(今四川理县)。这本来是一件大功,却被牛僧孺歪曲了。牛僧孺对唐文宗说:“收复维州之后,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变得很僵,这不是值得庆贺的事情。”并且牛僧孺还请求唐文宗下令把维州让给吐蕃。李德裕知道这件事以后,非常生气。

后来,有一位大臣对唐文宗说:“陛下,收复维州是我朝一件值得高兴的大事,况且我朝有实力收复失地,不应该从维州撤兵啊。这些事情只是牛僧孺压制李德裕使出的计策而已。”唐文宗听了,非常后悔,渐渐地疏远了牛僧孺等人,并且感慨平定河北容易,平定朝廷朋党争斗却很难。

总的来说,牛党李党双方轮流掌握朝政。唐穆宗时,李党得势;唐文宗时,牛党占上风;唐武宗时,李德裕出任宰相,李宗闵等人都被贬官,牛党被排挤出朝廷;唐武宗病死(公元846年)后,唐武宗的叔父李忱即宣宗继承皇位。宣宗极力反对唐武宗的政策,采取了与唐武宗截然不同的统治策略,刚刚继位就罢免了宰相李德裕。于是,牛党掌权,李党遭到排斥。没过多久,李德裕被朝廷贬到了崖州,后来死在了崖州(今三亚崖城镇)。不久,牛僧孺生病死去,长达四十年的两党斗争才宣告结束。

这次朋党之争,严重影响了唐朝的统治。

裴度中兴

裴度(公元765—839年),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为人正直,廉洁奉公,是唐朝时有名的大臣。裴度曾经多次出任宰相,分别担任过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四朝的宰相,非常有功绩,死时被封为晋公。裴度一生功劳卓著,镇压藩镇,支持唐朝加强中央集权,立下许多战功。裴度曾四次登师垣,五次担任节度使,三次担任平叛的将帅,活捉叛贼吴元济,结束了淮西十多年藩镇割据的局面。唐朝出现了自唐肃宗以来的统一,史称“元和中兴”,裴度也被称为“中兴之相”。

唐宪宗极力主张削弱藩镇势力,曾经得到毒黄裳、裴度、李吉甫、武元衡等几位宰相的支持,其中以裴度的功劳较大。在担任宰相之前,裴度就主张削藩。公元812年8月,魏博节度使田吉安死后,田吉安手下的将士拥护田兴。朝廷大惊,就派裴度去安抚田兴。裴度到达魏博以后,先对田兴陈述了叛乱的利害关系,并且用君臣纲常礼义说服他。田兴被说服,并且接受朝廷的安抚。同时,裴度下令赏赐给魏博士兵钱财一百五十万,宣布赦免魏博的囚犯。裴度还走街串巷,询问百姓的生活疾苦,这让魏博的军民大受感动。此后,田兴对朝廷一直忠心耿耿。

裴度担任宰相以后,最大的功绩在于平定淮西的叛乱。公元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去,他的儿子吴元济领兵攻打周围的各个地方。吴元济侵略鲁山、襄阳等地,朝廷非常吃惊。多数大臣主张讲和,并请求皇上封吴元济为淮西节度使。裴度却不同意,并向皇上说明其中的利害关系。裴度认为淮西军军心并不稳固,淮西势力也不强大,如果朝廷发动大兵讨伐的话,一定可以平定的,唐宪宗同意了裴度的建议。

此时,为了帮助吴元济,恒州、郓州等藩镇势力派刺客暗杀裴度等大臣。大臣武元衡被杀害,裴度也因此受了重伤。许多大臣为了自保,陆续上书唐宪宗,请求撤回镇压淮西的军队,更有人要求唐宪宗撤裴度的官职,以此来安抚藩镇势力。这时,面临多方压力的裴度仍然坚持平定淮西叛乱,他对唐宪宗说:“淮西是朝廷的心腹大患,不能不讨伐,况且朝廷已经在征讨叛军了。两河藩镇势力虽然飞扬跋扈,但如果见到朝廷讨伐淮西,也会收敛一些的,所以朝廷不能撤兵啊。”唐宪宗认为有道理,就听从了裴度的建议。

公元817年,朝廷与淮西作战已经4年了,朝廷屡屡战败,军队粮草的运送也比较困难。朝中主和的大臣们纷纷说朝廷的军队不中用了,而且朝廷国库已经亏空了,都上书劝谏唐宪宗停止讨伐。裴度仍然坚持作战,并且认为淮西吴元济的情况并不好,不久就会战胜淮西的。同时,裴度还请求亲自去前方督战,得到了唐宪宗的同意。裴度临走之前唐宪宗说:“我和淮西叛军有不共戴天之仇,如果叛贼被灭了,我就会搬兵回朝;如果叛贼没有死,那么我也不会活着回来了。”唐宪宗听了非常感动,就任命他为彰义军节度使、淮西宣谕处置使去前线督战。

同年8月,裴度到达前线,带兵驻守在郾城。裴度撤除了中使监军,将兵权集中到将领们手中,大大提高了将领们作战的积极性。同时,裴度大力整顿军纪,每次出战都能胜利,改变了朝廷节节战败的局面。十月初,裴度采用了节度使李朔的建议。趁着大风雪,唐军火速前进了一百二十余里,一举攻破了蔡州,活捉了吴元济。进入蔡州城后,裴度下令废除吴元济的一些政策。吴元济不许百姓在夜间点蜡烛,不许他们在路上说话等。进城后,裴度就废除了这些不合情理的规定。当时蔡州城内的许多士兵都是被逼着当兵的,裴度就让他们自己选择,愿意回家的就让他们回家。裴度的这些政策赢得了蔡州的民心,有利于蔡州的发展。

至此,朝廷讨伐淮西的战争宣告胜利,这次胜利极大地警示了其他各地的藩镇割据者。其他的藩镇势力也有自动归顺朝廷的,如横海节度使程权。公元818年,程权看到淮西的争战,就非常害怕被朝廷征讨。于是,程权派人上奏朝廷,表示愿意归顺朝廷。也有不少藩镇割据者虽然内心害怕,却没有行动,只是持观望态度,如恒州的王承宗。后来,裴度就派柏耆去恒州招降王承宗。王承宗被迫送儿子到朝廷做人质,并且献出德州、棣州,按时向朝廷缴纳租税。当然也有出尔反尔的人,如郓州的李师道。裴度上书唐宪宗,请求出兵讨伐李师道。公元818年7月到次年2月,朝廷终于诛杀了李师道,李师道曾经管理的淄州、青州等十二州也划归朝廷管辖。

这样,许多藩镇势力被朝廷或者消灭,或者招降。唐朝的势力达到了自从唐肃宗以来非常强盛的时期,历史上称这个时期为“宪宗中兴”。在这个中兴的过程中,大臣裴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裴度任职20多年,名声四海皆知。唐朝周边的吐蕃、回纥政权都害怕裴度,只要有裴度在唐朝,他们就不敢侵犯唐朝。

当时有人写了一首诗称赞裴度的功绩,诗的内容是这样的:崇勋厚秩极人臣,社稷安危系一身,还带因功昭日月,平淮显绩勒星辰,湖园著作耆英美,绿野明堂宠赐频,父老於今尚拜祀,涓涓不断在河滨。

甘露之变

甘露之变,发生在唐文宗时期。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唐文宗为了削弱宦官的力量发动了一次事变。这次甘露事变失败了,共有一千多人受到牵连被杀害。

唐朝中期以来,宦官专权,把持朝政,并且掌握了禁军。官员的任免要征得宦官们的同意,皇帝的废与立也要听他们的。自从唐宪宗之后,许多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唐文宗李昂就是由宦官梁守谦、王守澄、杨承和等人拥立的。

唐文宗即位以后,见宦官们在朝政上说一不二,非常气愤,一直想压制他们的气焰,重振大唐李家的威名。一次,唐文宗在读《春秋》的时候,读到“阍弑吴子余祭”。唐文宗心里明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偏偏问身边的翰林学士许康佐:“阍是什么人呢?”许康佐知道皇帝的意思,但又惧怕宦官的权势,就不敢回答,推说不知道。后来,许康佐知道皇帝想除掉宦官的心思,但害怕引火烧身,就谎称自己生病,被唐文宗贬为兵部侍郎。朝廷中许多大臣都和许康佐一样惧怕宦官,纷纷选择明哲保身,不敢参与唐文宗的计划。朝中这么多的大臣,唐文宗竟然找不到一个有勇气可以为他拼死卖命的人。唐文宗感到非常伤心,内心也非常苦闷。

恰恰在这个时候,李训进入了唐文宗的视线。李训是名门之后,是唐肃宗时期宰相李揆的族孙。李训能言善辩,精通权术,曾经担任过太学助教,后来在河阳节度使府中做幕僚。后来,李训攀附宦官王守澄,经过王守澄的推荐,见到了唐文宗,善于言辞的他很快赢得唐文宗的好感。唐文宗不顾宰相李德裕的反对,任命李训为翰林院侍讲大学士。后来,李训又升为翰林学士、礼部侍郎同平章事。李训得知唐文宗要杀宦官的消息以后,李训和同僚郑注纷纷表示同意,并且积极谋划这件事。

李训利用宦官之间的争权夺利,实行分化瓦解的策略,提拔不受王守澄重用的宦官仇士良担任中尉,划分了王守澄的一部分势力。另外,处死了和王守澄有仇的宦官韦元素、杨承和等人,这让王守澄很高兴。

最初,因为李训、郑注与王守澄关系密切,所以两个人的密谋并没有引起王守澄的怀疑。渐渐地,李训把王守澄逼到了绝境。随后,唐文宗听从了李训的建议,赐给王守澄一杯毒酒。就这样,曾经飞扬跋扈的宦官王守澄倒台了。暂时取得胜利以后,李训和郑注开始密谋诛杀所有的宦官。接着,两个人商量了一个对策,在王守澄出殡的那天,命令中尉以下的所有宦官都要去浐水为王守澄送葬,然后一举斩杀这些宦官。这个计策具有可行性,但李训想独占这个功劳,擅自改变了计划,偷偷地联合了宰相舒元舆、将军韩约等人。

同类推荐
  • 唐宋明月

    唐宋明月

    他是一名医科大学的学生,穿越到了这个南北对立的时代,南宋与北唐。这是一个被女神嫌弃的书生逆袭的故事。他是读书人,却修不得文,入不得道。这个世界道修、文修、妖修鼎立,为何依然是凡人统治世界?没有灵石,没有法宝,也没有漫天的飞剑。有的是读书人为了人族大义而战,有的是道者长生路的求索,有的是南北分裂和统一的角逐。看一个失却重要记忆的医科学生解开世界之秘,找回失却的记忆。
  • 特战荒野

    特战荒野

    一个特种兵的精英在一次解救人质事件中头部中弹。醒来后发现自己竟然。。。。。重生穿越的事也能发生在我的身上?我可是个党员啊!无神论啊!可是老天爷大哥穿越也让我去个好地方啊!这尼玛住山洞是几个意思?
  • 红流纪事:血浴黄浦江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红流纪事:血浴黄浦江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丛书所选之“重大事件”,只选择了民主革命28年历史当中30件大事,力求通过这30件大事大体上涵盖中共党史基本问题的主要方面。这首先就遇到了选取哪些事件最为合适的问题。就我们的水平而言,很难说就一定能够选得那么准确、恰当。但总体设想是,应以讴歌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业为主,有的也可侧重总结某些历史经验或教训。
  • 玉门谣:天山战神修真记

    玉门谣:天山战神修真记

    英雄自是不问出处,抵抗匈奴,保家卫国,且看汉朝将军李照胆,这传奇一生如歌被赋予诗词文采?
  • 历史选择了这10个人

    历史选择了这10个人

    历史人物封藏在字里行间,经过岁月的淘洗,历史是一场戏剧,用人和事件串联起来,生旦净末丑,轮番上场,关键时刻的风云人物总能在剧情的拐点上奏出最强音。他们振臂呼喊,竭诚尽忠,冲锋陷阵,鞠躬尽瘁。
热门推荐
  • 精灵大陆之仙异生肖

    精灵大陆之仙异生肖

    精灵奥秘,源远流长。远古时期,风起云涌,神秘陨石,落于荒地,精灵诞生,世界因此而变化。神灵与魔灵之石,由天地孕育而生。两石以汲取天地精华为能量,一千年后,分别化作光暗十二生肖。此二十四只神魔圣灵,一心以助天下生灵为乐,安宁生活。后因部分人类有意破坏世间,其阻止而被封印在天地神魔二十四灵阵之中,再次集中能量化为两块神石,至今还保存得完好无损。此地无人所知,也无人能及。今日看一代天才少年少女如何阻止恐怖组织的计划与野心,如何闯荡并惊动整个大陆与世界!
  • 豪门之逆转女王

    豪门之逆转女王

    她,任雪若,原是旭天集团高高在上的千金。原本无忧的生活却在父母亲的意外车祸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一切究竟是媒体口中的意外,还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爱情,权势,金钱,她该如何选择?且看任雪若如何完美蜕变,成为叱咤商界的豪门女王和国际首席设计师。他,顾煜城,海亚集团的首席总裁,家世优渥,却偏执地爱了任雪若十年。当十年后她以国际设计师耀眼归来的时候,他的目光是否依旧?而他的执著能否让她冰冷的心复苏?一次次地绝望,却又一次次偏执地守护。一次次心碎,却又一次次固执地守候。本书将为你讲述豪门的纠缠虐恋。
  • 冷漠校草的专属丫头

    冷漠校草的专属丫头

    俺懒,简介省略~~~~~~~~~~~~~~~~~~~~~~~~~~~~~~~~~~~~~~~~~~~~
  • 他如月光

    他如月光

    “十八岁之前,我们奋力向前,在这青春的年华里,如同一把利剑,披荆斩棘。十八岁之后,我们各奔东西,在这浩瀚的世界里,如同一粒尘埃,随风飘散。”十八岁之前的穆羽,意气风发,坚信这个世界上没有自己达不成的事,然而十八岁之后,亲情、爱情、金钱、利益摆在眼前的时候,她才发现,原来自己是那样的渺小,甚至就连曾经那些最为牢固的情谊到后来都变成了勾心斗角与相互猜忌。我们不断的成长,迫切的想要长大,却忘记了时间这个词,是这个世界上治愈伤口最好的良药,却也是这个世界面对人生最为残忍的词汇。等多年之后,回首相望,才发现,原来最残忍的事就是时过境迁。成长二字预示着时间的老去,同时也暗示了我们的未来。
  • 豪门错爱:乔少的替身贤妻

    豪门错爱:乔少的替身贤妻

    聂婉箩觉得自己是天大的笑话。乔能只要有一分爱她,就不会把她的生日弄错。说到底,她只是个替身。可当有一天,他指天发誓一口咬定再没有所谓替身,从头到尾只爱她一人时,她突然想说,哎呀,早说不就好了嘛。
  • 江湖记忆

    江湖记忆

    十年前,镇远镖局正是威名远播,如日中天之时。总镖头于镇海行侠仗义,誉满江湖。可是,一单诡秘的生意却使得镇远镖局在一夜之间化作乌有。。。十年后,江湖早已物是人非,谁能揭开当年镇远镖局的灭门之谜?什么人又将扛起侠义之旗?江湖中的记忆,记忆中的江湖。。。
  • 农家贵妻

    农家贵妻

    重生成了古代农家女,家徒四壁穷不铃铛,渣男爹无情无义不是人,娘亲软弱无能任人欺,还有不知歪瓜裂枣未婚夫,为了娘亲和弟弟,打倒毒辣公主后娘,斗倒强悍婆婆,忽悠精明公公,且看,她如何从一个不起眼的村姑,一步步走上高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回首又见你

    回首又见你

    有一个女孩,她一身白衣素净似仙女下凡。在她的身边的所有事都好跟她没有关系,所有人停下手中的事。这,好像是一副唯美的画境。她带来的是一个有一个的美丽故事,一次又一次的把我们带入到无限空间里.........本故事有续集的哦!多多评价,谢谢
  • 复仇之路遇上甜蜜的感情

    复仇之路遇上甜蜜的感情

    送你四个字:无可奉告。谢谢。请看内容。再次感谢
  • 烨华

    烨华

    烨——虚构的国家,考证派请止步。当盛世的帷幕落下,面对昏庸的君主无能的朝廷,你如何选择。继续身为武将的职责保卫江山效忠于昏君,还是投奔叛军与昔日故有反目成仇。圣朝末世的硝烟,遥远时空中相依的少年,那一年,谁将拜金殿,负了离人的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