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59000000021

第21章 明开法师着述(6)

此外,报恩寺内还有元末张士诚纪功石刻和明代建筑之观音殿。门前的牌楼系由申时行祠堂前移建于此,是苏州仅存的明代石柱木构大型牌楼。

开元寺:孙权为乳母陈氏所建。晋时有二石佛浮水而来,迎置寺中。

现寺宇已废,改建吴县人民政府,后面“无梁殿”,于1957年政府拨款修理,兹将报纸有关该殿修葺后的面貌记述如下:

开元寺藏经阁建于公元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这座全用砖石垒砌而成的楼阁式建筑物,结构和造型方面,非常优美,屋顶平稳,飞檐高翘,既玲珑又雄伟。由于纯用砖石,不用寸木,因此人们都称它为“无梁殿”。修葺后的“藏经阁”,屋顶全部复以金黄翠绿色琉璃瓦,殿身雕凿木制装饰品斗拱,栏杆、匾额和垂莲花门等,都漆以朱红色,匾额上的字和墙周围的“佛”字为金黄色,连墙砖和石阶也整修得焕然一新。

瑞光寺:也建于三国孙权赤乌年间,并建十三层舍利塔于寺中。

现寺宇已废。惟剩北宋建造的瑞光塔,已破落。该塔于1979年曾发现文物,有周显德、北宋、南宋经书等一百余件,并有舍利。现政府拟拨款修缮。

(2)晋代

虎丘云岩寺:东晋王珣、王珉兄弟二人舍宅为寺。晋时研习“说一切有部阿毗昙”的学者很多,王氏兄弟都是此部的学者。

(4)云岩寺塔,始建于周显德六年,成于宋建隆二年(公元959—961年),(5)塔高54米,七级八面,砖结构仿木塔式样,风格与同一时期建于杭州的雷峰塔为同一类型,是苏州现存最古的塔。

解放后,虎丘塔经政府拨款修理,并发现珍贵文物。兹将有关报道,记录如下:

(1)重修:苏州虎丘山宝塔,是隋文帝时代的建筑物,塔内并有北宋壁画,是我国古塔之一。因年久失修,自清季塔身已向北面倾斜,塔心也裂条大缝,为了避免危险,塔门常年封闭,游人至此,只好望塔兴叹。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保护文物古迹,虎丘云岩寺方丈楚光,反映群众意见,到苏南文物保管会,建议抢修。苏州市人民政府于1953年9月3日派工作干部上山勘查,决定不计所费,先行抢救,不使倒塌。中央亦派全国古建筑学家刘敦桢教授来此调查,从事全面重修计划。

(2)塔内发现宋藏:1957年人民政府派工修理虎丘塔,3月30日经工人在塔的第一层与第二层中间,发现一个石函,石函中有一只鎏金镂花银皮包角缝的经箱,箱内藏有白纸墨笔写的《法华经》七卷,并有念佛珠、珍珠,汉代五铢钱等。

石函四周均雕有佛像。《法华经》则用刺绣精美制作华丽的绸袱包裹。

经箱上写有“辛酉岁建隆二年十二月十七日丙午入宝塔”字样。按建隆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年号,因此断定这个塔建筑于北宋初年,而塔内所藏的手工艺品,则可能是宋以前的东西。

(3)古塔面貌一新:苏州虎丘山寺,过去鸠摩罗什法师大弟子竺道生曾在这里讲过学,“生公说法,顽石点头”这个典故就出在虎丘。山上古塔,1956年经政府拨款重修,1959年竣工。苏州佛教徒为庆祝古塔重光,古迦叶佛舍利入塔而举行了三天法会,各地参加瞻礼的四众弟子近十万人,盛况空前。

(3)梁代

保圣寺:位于甪直镇,创建于梁朝天监二年(503年)(4),宋、明、清时重建。大雄宝殿,原有18尊罗汉塑像,传说是唐朝雕塑家杨惠之所作。现经专案考证,保圣寺罗汉塑像与唐代气魄雄伟,丰满瑰丽的风格不尽相同,但断定不晚于宋。1927年寺被毁,罗汉保存者仅五尊,修正失真者四五尊,所以只剩下半堂罗汉了,现存保存得较好的几尊罗汉是我省造型艺术的珍宝。

(4)唐代

双塔禅寺:唐建中年间(780—783年)州民盛楚所建,初名“般若院”。

吴越钱氏改为“罗汉院”。宋雍熙中王文罕建两砖塔对峙,遂名“双塔寺”。

解放后,政府拨款修理双塔,有关记录如下:

双塔建造于宋朝太平兴国年间,塔的式样很美,有七层八只角。到宋高宗南渡,金兀术打到苏州的时候,双塔遭到破坏,后来在绍兴五年才修复。近几十年来,双塔的屋面、枪角都破坏了。

1954年政府拨款修复东塔,1957年整修西塔,使双塔恢复旧观。

(2)上方山楞伽寺:为唐会昌六年所建。宋嘉泰中释无证重修。山顶有七级八面砖塔,名楞伽寺塔,俗称上方塔,系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所建。

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重修。

(5)宋代

紫金庵:又名金庵寺,位于吴县洞庭东山的西卯坞内,相传为唐时胡僧建。该庵有16尊罗汉,相传为宋民间雕塑家雷潮夫妇所作。

(4)这些罗汉像,神态逼真,各现妙相。苏、杭名山诸大刹之佛像,均未有如紫金庵者。大殿后壁另有八尊罗汉,为邱弥陀在明末增塑。

(6)元代

狮林寺: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天如禅师为其师中峰创建“菩提正宗寺”

(5),后易名“狮林寺”。狮子林即寺后花园,明、清以来,屡经兴废。

(7)明代准提庵:在桃花坞廖家巷,明代大画家唐伯虎(公元1470—1523年)晚年筑室读书处,原称桃花庵。天启时改建为准提庵。

五、近现代苏州的高僧与知名居士

1.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讳圣量,字印光,别号常惭愧僧。陕西合阳县城东邨赵氏子,俗名绍伊。生于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十二月十三日。幼年曾随兄读儒书,受韩、欧、程、朱辟佛影响甚深。后因病数载,始悟前非,顿革先心,出世缘熟,于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二十一岁,投陕西终南山南五台莲花洞寺,依造纯和尚披剃出家。二十二岁,去陕西兴安县双溪寺印海律师座下,受具足戒。二十六岁在湖北莲花寺充任知客时,于晒经次,得读残本《龙舒净土文》,而知念佛法门。自幼病目,几失明,至是乃悟身为苦本,一心念佛,目病旋愈。生平自行化他,一以净土为归。嗣闻红螺山资福寺为专修净土道场,遂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辞师前往。望年正月朝五台毕,仍回资福寺,历任上客堂、香灯、寮元等职。三载之中,念佛正行而外,研读大乘经典,深入经藏,妙契佛心,理事无碍。光绪十六年(1890年)三十岁,至北京龙泉寺为行堂。三十一岁,住园广寺。越二年,随普陀山法雨寺化闻和尚南行,安单藏经楼,旋闭关,两期六载。出关后,与谛闲法师先后居莲蓬。年四十四,为温州头陀寺请藏经,事毕南旋,仍住法雨寺藏经楼。出家三十余年,终清之世,始终韬晦,不喜与人往来,亦不愿人知其名字。民国纪元,高鹤年居士取师文数篇,刊入上海佛教丛报,署名常惭。民国六年(1917年),天津徐蔚如居士印行《印光法师信稿》。民国七年,得师文二十余篇,题曰《印光法师文抄》于北京印行。民国八年再印续编。九、十两年,复有增益。民国十一年至十五年间,又迭次增广,题曰《增广印光法师文抄》。凡读师之文抄者,无不归从。师开导学人,耳提面命,本诸经论,流自肺腑,不离因果,不涉虚文。应折服者,禅宿儒魁,或遭呵斥;即达官显宦,绝无假借。应摄受者,后生末学,未尝拒绝。纵农夫仆妇,亦与优容。一种平怀,三根普利,情无适莫,唯理是依。凡有请益,必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之实事实理,淳淳启迪,令生憬悟。宣示为人处世之根基,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坦途;教人切实奉行,作超凡入圣之捷径。民国十一年,定海县陶在东,会稽道黄涵文,汇师道行,呈请政府题赐“悟彻圆明”匾额一方,赍送普陀山;香花供养,盛极一时,缁素欣羡。师则置若罔闻,有叩之者,答以虚空楼阁,自无盛德,惭愧不已,荣从何来。师一生俭以自奉,厚以待人。凡善信香敬,悉代广种福田,从不私入囊橐。弘法设弘化社,印刷佛书,流通中外。利生则救灾恤难,施衣施药。至于维护法门,保全庙产,则不遗余力。师固不喜眷属,而薄海以为师。师又誓言不作寺主,而杖锡所至,咸成名刹,灵岩山寺就是一例。民国七年,卓锡上海太平寺。民国十九年二月至苏州穿心街报国寺掩关,关中佛课余暇,编成四大名山——普陀、清凉、峨眉、九华山志。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后,师避难移锡灵岩安居。才三载,而智积菩萨显圣之刹,乃为大师示寂归真之地矣。师之示寂也,预知时至。民国二十九年春(1940年),复人书云:

“今已八十,朝不保夕。”又云:“光将死之人,岂可留此规矩。”冬十月二十七日,略示微疾,二十八日午后一时,召集灵岩全寺执事僧,命之曰:“灵岩住持,未可久悬,当以妙真师任之。”众表赞同,乃择于十一月初九日为升座之期。师曰太迟,改选初四。亦云迟了,后择初一,师即点首示可。十一月初三晚,仍进稀粥碗许,食毕,语真达和尚等云:“净土法门,别无奇特,只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初四早三时许,妙真和尚至,嘱咐其维持道场,弘扬净土,不要学大派头。至五时许,在大众念佛声中,安详西逝。

初五下午二时入龛,面色如生。师生于清咸丰十一年辛酉十二月十三日庚辰时,寂于民国二十九年十一月初四日卯时(即1940年12月2日),世寿八十,僧腊六十。于民国三十年辛巳二月十五日,举火荼毗。荼毗之期,国内各大名山丛林、莲社、居士,南洋各佛教团体均派代表参加,约二千余人。真达和尚为之举火,火现五色光,顶骨裂五瓣,三十二齿全存,舍利无数,呈五彩。于灰烬中,复得甚多舍利。民国三十六年九月(即1947年10月)建舍利塔于灵岩山,石质高一丈六尺五寸,复建大殿三间。1947年11月1日,印光大师舍利入塔。后人尊崇印光法师为我国净土宗第十三祖。在“文革”十年动乱时期,师之舍利石塔亦遭破坏。1983年9月1日,舍利塔重新修造,举行入塔法会,诸山长老,四众弟子参加,由苏州市佛教协会会长明开大和尚主法,举行隆重入塔仪式。

2.广慧和尚

师名圆德,字广慧,安徽怀宁人,俗姓吴,世居江苏丹阳县。父业商,生三子,上人最幼。六岁时(1859年),避洪杨难,与父兄相失,随母至江北太平汾,依母缝纫为生。幼入私塾,聪颖异常。年十五辍学,佣于商肆。一日观村中剧演“真武得道”故事,慨然曰:“成仙成佛,端在人为。”由是发愿,朝普陀,依“紫竹林”净守老和尚剃度,年甫十七。既依净公,大明三乘教义。十八岁至南京宝华山慧居寺受具足戒。既下山,经丹阳故里,以佛法贡母,母亦顿悟,因而出家至金山寺受戒,克成正觉,上人即了宿愿,仍返普陀,益振宗风,居山苦行,四方慕道者纷集。年十九,应沈居士之请,卓锡来吴,结茅于上津桥西,创兴“紫竹禅林”,以示报本之意。岁丙申(1896年),年四十三,应吴郡士绅要求,主持西园寺。该寺为三百年前之古刹,自明徐太仆舍宅为寺后,历经兴废,代有名德。洪杨之役,化为劫灰。于时士绅,聚谋恢复,礼请上人承其责。适普陀净公游苏,闻而勉之曰:“古德旧基,待尔中兴,遇此机缘,不可错过。”于是师意乃决,自承艰巨,托钵四方,募集资金。初建“客堂”、“云水堂”、“大寮”,以安僧侣。继修“斋堂”、“禅堂”,并东西二厅,以讲戒律。年五十,开堂秉拂,演说毗尼。复晋京恭请《龙藏》,敕赐“紫衣沙门震国戒幢”,建造藏经楼。自此规定三年一戒,挂单结众,成为吴门首刹。

庚戌年(1910年)兴建大殿,工甫告成,会逢鼎革。以年老,传法于隆庵。师虽退隐,仍精进不息。年七十,逢罗汉堂工竣。越三年,“金刚”、“观音”二张一麐:《广慧上人传》,1931年2月。

殿,“如意察”、“丈室”、“库房”,又焕然一新。至是全寺规模乃灿然大备。中间讲经五次,说戒十二坛。本自利利他,广宣佛旨。上人秉赋魁伟,声若洪钟,耄耋之年,黎明即起,巡视各寮,数十年如一日。兴修大殿时,常亲身负畚助工,于工程学独精,与匠计工,从无差错,匠人自叹不及。庚午(1930年)九月初旬,偶感微疾,起居如常。至十五日,忽沉默不语,未一周,安然示寂。终年七十七岁。后塔于小华山翠严寺。今日游人所见西园寺之雄伟殿宇,乃上人心血之结晶也。

3.大休和尚

大师四川仁寿县人,鄢氏子。少有宿慧,年十三弃儒入峨眉修道。十七又弃道而皈佛,受戒于新都宝光寺。光绪十九年(1893年)出蜀南游,朝普陀至羊城,遍历四大五岳,大小丛林,访参知识。爱西湖山水幽胜,初住云居圣水寺,复往孤山照瞻台,环湖路成,避嚣来吴,住持寒山寺;继入太湖西山包山寺。居数载,交替得人。由是行踪野鹤,时住公园路之龙池庵,以琴、书、诗、画自娱。法师所画石头,千姿百态,笔法奇突,深得吴门画界之尊敬。晚年,木渎天马山无隐庵主赠师墓地一邱,师欣然自营石塔于山上风景幽静之处。壬申年(1932年)十一月初,师“预知时至”,到山后,日日在塔前茅舍内作书甚忙,书成寄出,向各方师友辞行。至七日午后,师忽对服侍他的人说:“我欲去矣!”乃取平生所有衣物,分给乡友。当晚在月光下弹琴吟诗至深夜,自己走进石塔内,从容坐定。等各方师友赶到山上,师已安然示寂,终年六十三岁。

附录:大休上人遗着

(1)自述:壬申重阳节书

娑婆世界,原称五浊恶世。然而释迦牟尼发愿成佛于此,过去诸佛,亦非少数焉。因此界为众苦所聚,众生能忍,出苦成佛,转多利益,如到天宫,受五欲乐,反难发菩提心。休也本同释迦出世,而佛已了道多年。我因自迷真性,贪爱世间富贵功名,妻财眷属,留住生死,多在六道转轮。前生曾作巫峡之猿,猿终又作昆仑之鹤,由鹤而转得人身。生楚南,幼而好道,南岳出家,云游五岳,朝峨眉青城,终于蜀。再来生四川,仁寿鄢氏,幼好仙道,喜读丹书,年十三上峨眉皈佛。十七岁受戒于新都宝光寺,锡法名曰演章,临济第二十二世演字派。后遍游蜀中名胜,大小丛林,访参知识。前清光绪十九年出蜀南游,朝普陀至五羊。回杭州,爱西湖山水,初住云居圣水寺,后住白堤孤山照瞻台。环湖马路成,避嚣吴中,住持寒山寺,继入太湖洞庭之包山寺。居四载,交替得人。由是行踪野鹤,长住公园之龙池庵。平生不务经忏,喜研农圃学,初住云居,开荒土树桃五百,欲长久计也。更喜岩石。今得无隐庵主送岩穴一邱,爰自营生藏,更获善友助成,一生事了,乐也如何。

(2)自祭文

呜呼休哉,浮生如梦,觉梦者谁?生乐死悲,人情未免。而我与公也,生同骨肉,形影相随,好恶同情,知音难得。一旦分离,千秋永别,凡有知觉者,宁不悲伤感慨而痛心疾首者乎。谁意休公竟不然也,平生对“我”,无稍恋爱,竟有视同瓦砾枯木土块。更以余为重累,久生厌离,故至今朝,舍“我”而逝,神游方外,快乐逍遥,此心此志,何其忍也。曾记昔年,少小离家,痴心好道,初修丹法,继入禅门,法悟三乘,故一尘而不染。游完五岳,知四大以皆空。由是诗酒徜徉,和光混俗,吴头越尾,长作句留。无党无徒,孤高独立。

佛也不礼,魔也不降。上无佛道可成,下无众生可度。由是晨兴夜寝,渴饮饥餐,荏苒光阴,春秋六十有三矣。自寒山交替,归隐洞庭,身经两世太平,得享一生清福。现前曾称长老,在处无不逍遥。

同类推荐
  • 传奇许家印

    传奇许家印

    本书介绍了中国地产大亨许家印的生平事迹,内容包括“英雄多磨难,鲤鱼跃龙门”、“壮志当凌云,誓做弄潮儿”、“南下寻梦人,理想是导航”、“首富初成日,恒大上市时”等。
  • 第二次世界大战悍将:呲骨豺狼

    第二次世界大战悍将:呲骨豺狼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军事科技和理论的进步;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孟小冬:繁华锦瑟三折戏(珍藏版)

    孟小冬:繁华锦瑟三折戏(珍藏版)

    她是乱世中的奇女子,她有男子的霸气果决,亦有女子的妩媚坚韧。她生于京剧世家,自幼学艺,少年走红,名遍京津,成为有史以来女须生第一人,有京剧“冬皇”之誉。她叫孟小冬,一个至情至性的女子,一个风华绝代的女子,一个敢爱敢恨且情深的女子。她遇见的那两个男人,一个是梅兰芳,一个是杜月笙。本书详实描写了孟小冬诞生直至辞世70年间的传奇人生,尤其对孟小冬的两段感情,进行了整理和还原。因为她的一生,不仅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更是一部民国风云史,一幅京剧发展路线图。
  •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下)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下)

    十多年前,我曾很高兴地为史扶邻教授的名著《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中译本写过一篇前言,说到这本书有三个重要优点:第一,富有历史感,把孙中山初期走过的道路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发展过程来考察,并且力图探索和说明事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展;第二,把个人传记同对当时整个历史环境的考察结合起来,写的虽是孙中山的传记,读者却能从中看到一个时代,并且多少感觉到时代脉搏的跳动;第三,搜集了他所能得到的一切历史资料,包括国外的资料,经过认真的考订,作出自己的判断。同时,也提出一些商榷性的意见。
  • 帕斯捷尔纳克—历尽沧桑的诗人

    帕斯捷尔纳克—历尽沧桑的诗人

    读《诺贝尔奖百年英杰学生读本》这样的精品书是智慧上的愉悦。青少年朋友从这些巨人的足迹中,可以学会如何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欢乐与痛苦、顺利与磨难,懂得应该如何对待人生,如何正确地设计自己,塑造自我,把握未来。
热门推荐
  • 遗失的月光

    遗失的月光

    她一直在找寻,但一路上她也在不断遗失她的美好。解救他人与自我救赎,月光随行,不忘初心。
  • 天阶武侠

    天阶武侠

    亿万年前,盘古手顶浩瀚苍穹,脚踩坎坎裂土,他为什么会倒下?原因在于他手顶苍穹期间,一次灵魂脱离自己的身体出去游玩,却见自己的女朋友和一位天阶武侠手牵手,一怒之下,灵魂没回到自己的身躯,倒下了。而盘古灵魂干什么去了呢?听说他写了一篇日记,是一篇悲惨日记,他用他的全部灵魂力量封印了日记,盘古预言,如果这篇日记被改编成话剧或戏剧,盘古会以日记为灵魂重生!《天阶武侠》正式发出,此篇小说主要讲叙了盘古为了复活娘亲走上至强的道路,值得阅读哦!从2016年10月1号开始,有倩仙决定每天2000字更新,为了此书的未来,只有拼了,其实我也想多更新啊,但时间有限,但为了梦想,拼吧......
  • 姓名的故事

    姓名的故事

    本书道出姓名背后的故事,为学文史的青年朋友提快一点文化知识,为学科学技术者提供一点“谈助”资料。初民社会时,任何人一生下来,就有一姓一名,表示她或他属于某一氏族的成员,因此每一个氏族成员都能背诵自己祖先的名字和世系、谱牒,可以背诵四五十代以上至七十余代。姓从女生,最初人类父家长为首的宗族成员,包括高祖,曾祖、祖、父子及其妻妾、奴婢等人,这父家长及其族人不常称姓而称为氏,就是说,姓是氏族的分支,氏是宗族的称号。
  • 尸体拼图

    尸体拼图

    你说过我们会永远在一起的,可是在我死去的时候,你在哪?————第一卷【双生花】第二卷【何门秘事】第三卷【蛇泣】
  • 咒羽

    咒羽

    异世大陆,磅礴战火。空洞虚无的平复生活。女神的神秘面容。帝王的华贵姿态。战火,硝烟。无穷无尽。
  • 心灵鸡汤全集(白金版)

    心灵鸡汤全集(白金版)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也无处不在,人们不得不竭尽所能地迎接挑战,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同时,人们也面临着金钱、权力的魅惑。如果意志不坚定,人们在不断的攀比与盲从中会逐渐迷失自己的本性,丧失自我,陷入人性的沼泽。生活的繁琐芜杂,工作的重重压力,已经使我们内心的心灵之泉日渐干涸,使我们心灵的花朵日趋凋零、枯萎。我们需要滋养、灌溉心灵,拂去心灵上的蒙尘,使其重现往昔的纯净和安宁。
  • 愿生缘灭

    愿生缘灭

    剑与玉的宿命,玉与石的因缘。他与她的轮回。三生树前的愿生,奈何桥边的缘灭。那一剑的风情,斩断多少爱恨。那一眼的迷离,催生多少情丝。江湖路长,修真路漫。爱恨纠缠不休。爱恨情仇在这里书写了一段段壮丽的悲歌。一段因缘,一曲殇歌,一条执着的不归路!
  • 神秘幽陵

    神秘幽陵

    那时候改革开放才不久,改革的春风还没有吹进村子,偏僻落后,还没有出去打工这个说法。神秘的陵墓便有了这样的故事……书友群:275836735欢迎书友们加入!
  • 琉璃双彩珏

    琉璃双彩珏

    这就是一部普通的爱情故事,几个人梦里的前世今生,缘分真的很奇妙,不经意间它就改变了你的一生…
  • 魔神之血

    魔神之血

    奥金大陆,强者以魂为力,以念杀人。更有甚者一念可搬山填海,一念可水火灭世,令人惊叹。南大陆一国王子雷因突遭惊变,落为举国通缉之人,一个个阴谋也浮出水面逐渐笼罩在雷因身上。是复仇还是命运的推动,千多年前湮灭的灾祸血脉又开始了蠢动,随即而来的灭世之灾雷因又该如何应对。要么变强,要么灭世!雷因的强者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