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73000000010

第10章 华服(5)

张爱玲说过:在政治混乱期间,人们没有能力改良他们的生活情形,只能够创造他们贴身的环境——那就是衣服。张爱玲就是想要改造贴身的小环境,她写作可以语不惊人死不休,那么穿衣也得要衣不炫目绝不穿。关于她的几件奇闻逸事就是:为出版《传奇》,她到印刷所去校对稿样,结果整个印刷所工人都停下工作,惊奇地看她的服装。还有一次,她到苏青家做客,经过一条小巷弄,整条里弄为她的服装轰动。这种领风气之先的女子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从风尚角度看,最时髦的服装,往往都是由“坏”女人带头穿起来的,当年的秋瑾亦如此,她嘴里说着“貂裘换酒”,行动也紧跟着,女人从她开始,脱掉裙子穿上裤子,一脱一穿表面看很平常,却有着划时代的革命意义。

前清样式的绣花袄裤之所以深得张爱玲青睐,在于样式,也在于颜色,母亲教她学过油画,使她对颜色相当敏锐。清朝刺绣讲究明艳色系,而且冷暖对比强烈,常用不同色系的蓝对比不同色系的红,因而显得艳丽华贵——这样的颜色肯定让张爱玲着迷,她是个色迷,见色则迷。读《金瓶梅》她会死死记着这一段:“媳妇蕙莲穿着大红袄,借了条紫裙子穿着,西门庆看着不顺眼,开箱子找了一匹蓝绸子做裙子。”读过《金瓶梅》的人都会记得蕙莲自缢身亡,记得她一根柴禾将猪头猪蹄炖得稀烂。但是恐怕谁也没有张爱玲那份细心,她从这闲闲的一笔中发现了西门庆在服装配色上的鉴赏力——正是这个鉴赏力让西门庆这个丑男人变得可爱起来。

张爱玲母亲爱做衣,张爱玲后来回忆母亲的细节之一,就是母亲站在镜子前梳妆打扮,她在一旁仰脸看,羡慕万分,简直等不及自己长大,迫不及待地说出那句被后世众多粉丝们死死牢记的名言——她太想成就一番传奇了,太想出名要趁早了,那颗迷狂激荡的心灵平常衣裳是包裹不住的,她只能选择翩若惊鸿、让人惊艳的拟古式齐膝夹袄或前清样式的绣花袄裤。

素花低领布衬衫

张爱玲其实适合比较素净一类的衣饰,比如一款色泽淡雅的素花旗袍,或者是一件素花布衣裙,这类着装更接近我心目中的那个才女张爱玲。

1960年代初期,与赖雅结婚后的张爱玲来到台湾,台大中文系一些搞写作的大学生盛情接待,其中有后来在文坛产生很大影响的作家王祯和、白先勇。张爱玲很喜欢王祯和小说中的乡土风情,和他结伴一起来到他的家乡花莲,寻老街古屋,看草木牛羊,晚上就住在王祯和家里。从保留的老照片上看,张爱玲那次花莲之行穿的是一件素花低领布衬衫,皮肤白嫩,显得年轻漂亮。后来许多回忆文章中都提到,张爱玲在花莲显得非常年轻而漂亮,以至于花莲很多老乡都认定她是王祯和的女朋友——其实张爱玲当时应该有40岁上下,和王祯和差不多是两代人。但她一向偏瘦,人并不显老,穿一件素花低领布衬衫和年轻的台大才子行走在原始的青山间,怎么看都协调,怎么看都好看。

张爱玲一向尖锐与疼痛,这肯定与她的经历有关,她有时候急吼吼地小人精的做派让人有点不舒服;还有她迫不及待地大放狂言,多少也有点轻狂。我喜欢她的恬静与温和,喜欢她的清素与淡雅——《对照记》里有两帧张爱玲与炎樱的照片,张爱玲一身短袖花衬衫,走在炎樱身后笑容恬淡。那是一件细花短袖布衫,似乎在下摆处还像现在的时尚青年那样随意松松地挽个结。看似随意普通的着装,其实处处显示张爱玲的匠心——在服饰上她从来不曾马虎潦草过。她自己曾这样说过:“中国人不赞成太触目的女人——因为一个女人不该吸引过度注意,任是铁铮铮的名字,挂在千万人嘴唇上,也在呼吸的水蒸气里生了锈。女人要想出众一点,连这样堂而皇之的途径都有人反对,何况奇装异服,自然那更是伤风败俗了。”对服装出格的危险她其实心知肚明,可还是要往出格的路上奔。凡出格的女人,一定是独特的女人,她在方方正正的格子里待不住,或者是世俗规矩安妥不了她的心。

《对照记》里另收入两帧张爱玲少女时的照片,和姑姑站在一起,张爱玲微微带着羞怯,清瘦高挑的身材,额发遮了眉眼,那一身素净的长袍修长飘逸,说不出的美感与雅致,既不搔首弄姿,也不故弄玄虚,比后来她热衷的那些拟古式或前清绣花式宽袍大袖要来得清爽妩媚,这样子才是清纯秀气的女孩子,宛若山涧一泓清泉或原野一缕春风。

桃红色软缎旗袍

1945年,在老上海华懋饭店,《新中国报社》主办女作家聚谈,很多人事后回忆那天到场的张爱玲,身穿一件“桃红色软缎旗袍,外罩古青铜背心,缎子绣花鞋,长发披肩,眼睛里的眸子,一如她人一般沉静”。

旗袍是老上海一道炫目的风景,它原本是旗人男子用来骑马的服装。民国以后,上海女人把它拿来改良,便一红惊天。张爱玲说:“五族共和之后,全国妇女突然一致采用旗袍,倒不是为了效忠于清朝,提倡复辟运动,而是女子蓄意模仿男子而为。”而张爱玲偏爱桃红色,在成功事业美满爱情双双来临之际,她选择了桃红软缎旗袍,桃红的颜色是爱情的颜色——在那面带桃花的灿烂时刻,她心头一定香气弥漫。

旗袍其实有一种厚重的老于世故的美,最适宜包裹细瘦浑圆体形下,一颗饱受欲念与情调双重煎熬的心,最经典的颜色是带有一点点悲剧感的,譬如阴蓝、深紫、玫瑰红、鹅绒黑——这几年,一部《花样年华》,又引发了一股春花烂漫般的旗袍热,影视剧往往就偏爱张爱玲背后这一段老上海风情,比如《风月》、《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胭脂扣》、《红玫瑰与白玫瑰》、《半生缘》、《海上花》、《长恨歌》、《色戒》——在这些女明星身上,一样的旗袍,飘逸出来的风情是不一样的,张曼玉的上海是长巷深处少女一声无谓的叹息。巩俐的上海是十里洋场一片靡丽的华灯与鬓影。梅艳芳的上海是一朵黑色的菊花,不知是焦枯了还是正在徐徐绽放。叶玉卿的上海是一团白色的草纸,一截白色的肚皮。周迅的上海是眼中晶莹的哀伤,照不亮心头的黑暗。赵薇的上海是莽撞与轻信,华丽与清寒,单纯与放荡——她们身着宝蓝或桃红色旗袍,摇摆着腰肢与媚眼,穿过梦幻的老上海,款款依依淡入人们的记忆深处。

老上海旗袍风情只有到了张爱玲笔下才发了酵,变成了酒,迷醉了一代又一代爱美的人。导演其实并不了解张爱玲,关锦鹏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华丽的外表潜藏的肉欲,痛苦不堪又无法摆脱。许鞍华的《半生缘》是写实,李安的《色戒》是写意,最得张爱玲精髓的反而是王家卫的《花样年华》。《花样年华》据说是在张爱玲住过多年的常德公寓拍的,乱世之中片刻的欢愉,还有美轮美奂的旗袍和便当盒、雨后的街角一起被蓄意夸张。

晚年张爱玲定居美国后,在很多场合仍是一身旗袍打扮,不过已不及当年那般惊世骇俗。据说,她死前最后一件衣裳是一件磨破了衣领的赭红色旗袍,像极了她曾经绚烂一时而后却平淡寂寞的一生。

有网眼的白绒线衫

1950年,上海召开第一次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张爱玲应邀出席。季节是夏天,会场在一个电影院里,她坐在最后排,穿着一件旗袍,外面罩了件有网眼的白绒线衫,使人想起她引用过的苏东坡词句——高处不胜寒。那时全国最时髦的装束,是男女一律的蓝布和灰布中山装。张爱玲的打扮,尽管由绚烂归于平淡,比较之下,还是显得很突出——没有人能想象得出张爱玲若是穿上中山装,那会是什么样子。

张爱玲做人还是有底线的,好像在几年前一个什么“东亚文学工作者会议”请她出面做事,她就坚辞不就,还在报上登了一个声明。这一次上海第一次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她来了,虽说坐在最后一排,毕竟还是参加了。她在旗袍外套了一件有网眼的白绒线衫,在一片蓝布灰布的中山装之间,她仍是另类的,突出的。张爱玲似乎对绒线情有独钟,这些细节应该源自于她亲身经历过的生活。老上海时代上海滩流行绒线衫,是一种西方传入的时髦。1937年夏天,上海裕民毛绒线厂举办过“绒线编织有奖竞赛,参赛品样式不拘,但得使用超过半磅的绒线。编织绒线是上海女子的时尚,张爱玲应该不会结绒线衫,但在夏末秋凉之时,她喜欢在旗袍外面套件绒线衫,她把这一习惯带到会场上来,这是她第一次参加新中国的文化活动,似乎也是最后一次。

在张爱玲小说里,时常可以看到结绒线、穿绒线衫的女子,“庞太太自己的眼睛也非常亮,黑眼眶,大眼睛,两盏灯似的照亮了黑瘦的小脸,她瘦的厉害,驼着背结绒线衫,她身上也穿了一件紧缩的棕色绒线衫。”这样的描写在张爱玲小说里比比皆是,在那个时代,要说什么是最具海派特性的女人形象,我想是结绒线。

绒线工艺自西洋传入不过百来年,却已与旗袍、绣花鞋、爱司头融合在一起,构成上海近代海派贤妻良母的新形象。旧时赞同上海女人能干,总有一句:“她一手绒线生活漂亮得不得了——”上海女人称结绒线为“绒线生活”,是很海派的近代女红。直到1970年代,结绒线,一直属于中上层上海女人的沙龙式女红。女作家程乃珊说,在上海无时尚可言的岁月里,绒线衫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聪明的上海女人看一场西哈努克夫人出访的纪录片或一场阿尔巴尼亚电影,不出一个礼拜,淮海路上就会出现酷似《第八个是铜像》女主角那样的黑白粗花呢大衣,还有莫尼克公主滑雪衫上翻出的毛皮领——都是用绒线结出来的。天生善打扮的上海女人,就是这样用两根竹针一团绒线,为大上海死守着那仅有的一片可怜的都市风尚,这是一个城市最后的点缀品。

旗袍外套一件网眼的白绒线衫,这样的张爱玲形象一直烙印在上海文化人记忆深处,也是她留给大陆文坛最后的惊鸿一瞥。

同类推荐
  • 带露的草芥

    带露的草芥

    每当诗意来临,我总被一种巨大的幸福和感动包围,我觉得这是伟大的造物主赐予我的最荣耀的恩典和眷顾;每当诗意来临,我觉得这是生我养我的这块淳朴土地给予我的最大程度的偏爱和关照;每当诗意来临,我觉得自己是在享受生命里最自由最浪漫的一件事。
  • 十字坡

    十字坡

    诗歌是一场灵魂的修炼过程在各种专业的渗透中积累,并娴熟的升华,注定记录历史也成就历史。
  • 中西诗歌比较研究

    中西诗歌比较研究

    本书主要是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从主题学、题材学、诗律学等角度分门别类,烛隐探幽,而妙语高论,时复一遭,为读者认识与了解中西诗歌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作者文笔清新,叙事生动,堪称一本引领读者遨游中西诗歌宝库的精致导读。
  • 这个午后和历史无关

    这个午后和历史无关

    《这个午后与历史无关(刘荒田自选集)》由刘荒田所著,《这个午后与历史无关(刘荒田自选集)》中作者以底层经验为根底,用中西融合的“广角镜”扫描美国社会,持知人论世的“显微镜”记录移民命途心迹,镂刻世间百态、感情天地,议论文化冲突、角色调整,纵笔所至无检束。一位以诗进入散文的资深写手,其幽默感与睿智,其火候与情怀,于此可见。
  • 90’s大合唱

    90’s大合唱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故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精彩,《90’s大合唱》是出生于1990年~2000年这一代人的整体亮相之作,一次集体发声的大合唱!《90's大合唱》中的108位优秀90后作家,是中国校园文学第五代人,《90’s大合唱》所收录的作者各有特点、个性鲜明,作品可读性强、题材新颖、贴近现实、尽情表达对青春成长校园情感等主题,他们依靠着对成长的关注、发现、发掘、创造,在读者中快速成长起来,并逐渐形成声势,《90's大合唱》堪称90后写作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专辑。
热门推荐
  • 六道真魔

    六道真魔

    一道真魔传承引六道诛魔,人道仙人无辜受牵身毁道消,一缕残魂坠入地狱,誓入魔道成就真魔。别人练功费时费力费财,叶炎练功各种吸。负面情绪,吸吸吸。魔源本源,吸吸吸。恶意恨意,吸吸吸。什么?你居然害怕我?恐惧的情绪那可是大补。”来吧,让我感受到更深的恶意吧,让恐惧在飞一会儿。“
  • 殡葬学的那些诡异事

    殡葬学的那些诡异事

    我叫张恒,控尸术家族的继承者,进入某大学殡葬业专业。在这里我遇到了各种各样奇怪的事情等我去揭开谜底!
  • 化灵修真记

    化灵修真记

    “各位观众,今天是第十六届“古武VS异能”世界大赛进行的第六天,先前各阶比赛都已决出胜负,双方各有千秋,难分上下!今天,在虹口武场六万双眼睛之下,将进行两方的巅峰之战!从先前的安排表上来看,古武方将派出王牌地级高手百里兵,而异能方也将派出四阶冰系巅峰强者索契夫,胜负如何,我们将拭目以待!好!索契夫已经上场了,据说索契夫曾在四年前一招惜败百里兵,然后痛彻心扉进入北极核心区域苦修,已是无限接近五阶,他功成之后曾经飞到燕京求战百里兵,传言百里兵难撄其锋,闭门避战……咦,古武方的选手登台了,看模样不是百里大师,居然是一个年轻人!”-----------一个可以提炼了灵气的化灵池,可以给一个都市小子多大的成长性?《化灵修真记》,现代修真,敬请支持!
  • 神人的世界

    神人的世界

    未知的地球人类文明,一个自称神人类的世界,人类理想的世界也许就在这里,一个拥有人类最佳基因、显赫身世、纯净如水的青年被选中进入这个世界,他超越了人类的极限,成为了先知之一,世界为之改变。
  • 时光那么轻

    时光那么轻

    曾经的我们,天真的以为,那就是永远......很久很久以后才发现,原来一切早已注定。譬如林梓晨和余念念的爱情,譬如顾楠和余念念的遇见,譬如徐晨初的一厢情愿,譬如林梓晨的遗憾终老......
  • 始神纪

    始神纪

    这是一部非常宏伟的洪荒神话巨著,主要以二十八星宿为主要题材,述写一段家仇因恨。另外,书中多以奇异命名,也是提示我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如先天伏羲八挂,还有二十八星宿本身就是我国在研究天文事业上做出的巨大成就。
  • 专家密码之劫渡

    专家密码之劫渡

    法律通常是指由社会认可国家确认立法机关制定规范的行为规则,并由国家强制力(主要是司法机关)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社会规范)。
  • 余生未晚:挽歌倾城

    余生未晚:挽歌倾城

    十岁那年,我遇见了天使。他身处海棠花海中,容颜稚嫩,是我此生遇见过最温暖的人。十八岁那年,我遇见了初恋。他身处冰花雪色中,容颜青涩,是我此生遇见过最俊美的人。二十六岁那年,我遇见了恶魔,他身处黑暗深渊中,容颜狠戾,是我此生遇见过最冰冷的人。十六年的深恋,最后终止在他的手上。星辰和尘埃本来就很遥远,何来相依之说?只希望我的余生还未晚,在属于我的时光中倾城。
  • 师父,给爱徒笑一个

    师父,给爱徒笑一个

    有一种师父,他们神通广大男俊女俏,他们叫别人家的师父。有一种师父,她卖萌打滚无人能及,却无半点实力,她,叫自家师父。他一袭白衣,独立风雪,向她伸手:“音儿,放下过去,跟为师走吧。”他墨袍加身,慵懒的靠在他们一起种的桃树下,微微一笑:“师父,给爱徒笑一个!”当遇到自己带大的徒弟,当遇到带大自己的师父。选师父,还是选徒弟?琉音有点懵……此坑缓填,谋划新坑去了(?ω?)没事聊聊天喝喝茶可以进茶楼(436261725),欢迎吃茶,拒绝催更么么叽。
  • 我和黑白无常的古代之旅

    我和黑白无常的古代之旅

    一向做事谨慎的黑白无常,为何被判误勾?为还人债,被迫与女主下凡一场人与鬼的较量,一次神与魔的斗争且看女主如何化力气为浆糊,把这一神一魔收的服服帖帖,乖乖为她做牛做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