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73000000011

第11章 电影(1)

生活像电影一样

张爱玲是老上海的女主角,她的一生就是一部电影——长长的黑白的老电影,如果给这部电影取名,应该叫《海上花》。俗是俗了点,好像没有更贴切的名字了。

张爱玲从小就是一个喜爱电影的女孩,仅仅说“喜爱”还不够,应该是痴迷或酷爱——有一次全家出动到杭州走亲戚,顺带游西湖,张爱玲在西湖边玩疯了,从报纸上看到上海正在上映谈瑛主演的《风》,立马要回来看电影,妈妈一个劲劝:“你看的电影还少吗?现在在杭州,离上海这么远,你一个小孩子坐车回去哪里放心。”张爱玲急得跳脚,只要看电影,就什么都愿做。一家人没办法,只好让张子静陪她。张子静对电影无所谓,本来就是个听话的孩子,一向喜欢和姐姐在一起,只是张爱玲对他爱理不理的,捞着这样的机会,在他来说也很难得,乖乖地陪姐姐回到上海。一下火车姐弟俩直奔电影院,看完之后张爱玲突然说:“再看一场。”张子静眼睛都看酸了,直喊头痛。张爱玲却很开心,笑着说:“幸亏回来了,要不然,那可后悔死了。”

电影看得太多了,生活中不可避免有一些表演味道,她说话,她拍照,她言谈举止,都好像在表演,戏剧的痕迹,表演的痕迹,这是文学女人的通病——将生活变得戏剧化或电影化,伴奏音乐在她内心流淌。所以说张爱玲是老上海的女主角,好像一直在表演,她的一红惊天、她与旧式家庭决裂、她的那些奇装异服、她与胡兰成烟花般一闪而逝的爱情,以及她从深圳罗湖桥归鸿般离去——都像电影镜头,都是电影片断。在张爱玲身上,生活就像电影一样。但是生活毕竟不是电影,生活太拖泥带水与琐碎无趣,生活实在太冗长无聊了,如果真的是电影的话,没有人有耐心看完它。所以张爱玲既是主角又是编导,她自编自导自己主演自己的电影——她对生活的胶片进行剪辑,只保留精彩高潮,她的故事最终比别人精彩,她的生活最终变得像电影一样。

张爱玲的人生最后果然被多次拍成电影,林青霞和秦汉演过,刘若英和赵文瑄演过。林青霞太漂亮了,张爱玲哪有她那种韵味?不是说张爱玲没味道,也不是说张爱玲不美。张爱玲是美的,只是她的美与林青霞的美完全不同,一个漂亮的大美人演张爱玲,注定了要失败,首先我就无法接受一个漂亮的张爱玲,然后她再抬起那张精致的几乎无可挑剔的脸。这部电影叫《滚滚红尘》,这个名字我是极喜欢的,张爱玲与胡兰成之间的爱恨情仇就像是滚滚红尘万丈。那一年秦汉也不小了,可是他装嫩来演胡兰成,一张肉嘟嘟的肥脸,一个敦敦实实的身坯,根本看不到文化人的清癯与飘逸。如果重拍《滚滚红尘》,应该请王志文来演,他的瘦削与单薄,最适宜胡兰成,包括他一张黑亮的油浸浸的脸与眼睛里的愁苦,都是属于胡兰成的。赵文瑄也演过胡兰成,赵文瑄太漂亮了,空中少爷出身的赵文瑄,根本演不出胡兰成身上农家娃的苦底子。刘若英演的张爱玲也不像——她有张爱玲的知性,但她抬起脸拿一颗糖炒板栗递给胡兰成说:“很好吃,不粘牙的。”那张脸那么饱满,眼睛还冒着傻气,那根本不像是张爱玲,而是刘若英。《她从海上来》最妙的是剧本,写《饮食男女》的王蕙玲又写过《卧虎藏龙》,她是懂得张爱玲的,不像写《滚滚红尘》的三毛,她是借张爱玲来写她自己——在艺术这一点上,她与张爱玲是相通的,她退学关在黑屋子里无望地哭泣,只身远赴撒哈拉,包括她爱上王洛宾这样的沧桑老男人,她其实是台北的张爱玲,她的一生也像一部电影——后来她和张爱玲一样,也成了一部部电影的女主角。

生活就像一部电影,生活就是一部电影,碌碌无为的众生亦是如此,每个人的一生都在演一部自己的电影——在别人的电影里我们可能是配角,但是在自己的电演里,每个人都是主角。

张爱玲是一口古井

李碧华说:“我觉得张爱玲是一口井——不但是古井,且是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尽情来淘的古井。大方得很,又放心得很——于她又有什么损失。”

张爱玲是文字巫女,李碧华亦是,文巫与文巫自然息息相通、惺惺相惜,文字在她们手里盘活得就像她们的人一样妖娆妩媚。只可惜李碧华少了民国乱世的烘托与海上霓虹的辉映,到底不如张爱玲风华绝代后世留芳。但是她是懂得的,所以她看得清:“是以拍电视的恣意炒杂,拍电影的恭敬谨献。写小说的谁没看过她?看完了忍不住模仿一下。搅新派舞台剧的又借题发挥,沾沾光彩——”李碧华很毒辣,毒辣的女人总让男人害怕,更让那些起劲淘张爱玲古井的男人害怕,如我——他们就怕那些张爱玲谱系的女人,对她们又恨又爱——毕竟要靠她们来吃饭。

最先来古井淘井的是桑弧——一桶下去果然淘到宝贝,那个时候张爱玲比较清闲,没有报刊敢发她的文章,有人介绍她写一部电影,只花了几天就写好了,这部电影叫《不了情》。在这之前她没写过剧本,但是看过那么多影片,而且卖文为生的最初就是写影评,什么《梅娘曲》、《桃李争春》都看得滚瓜烂熟,剧本就是比小说更画面一些,在她来说这并非难事。桑弧导演、陈燕燕主演,一片风行上海滩,看得人眼泪滴到鼻涕上。后来的人听说了,就口袋里揣着条手绢去电影院。

头一部电影火成这样,赚钱已经不重要了,老实巴交的桑弧将银行里大班的工作也辞了,一心一意拍电影,与张爱玲趁热打铁连拍了《太太万岁》、《哀乐中年》,都是俗到家的市民故事,被俗到家的市民喜欢着,一男一女一而再再而三合作,不擦出点火花似乎对不起小报——关于张爱玲与桑弧的绯闻不胫而走。张爱玲是知道的,也不当回事,可能还嫌煽情得不够,后来在《小团圆》里,她浓墨重彩地记了一笔——说燕山对她进行性骚扰,并且就在公车上。燕山是谁?桑弧是也。

张爱玲的电影给人印象深刻,她淡入香港后,仍有人请她写剧本,是老上海的女歌星,叫李丽华,父母是京剧名伶李桂芳与张少泉,《三笑》一片让她红遍上海滩,在香港拍电影,她想请张爱玲做编剧。知道张爱玲爱打扮,李丽华刻意装扮自己,短短的头发精心烫过,显得娇俏,一袭暗红色立领旗袍,胸口饰一朵牡丹花。她早早来到约会地点,张爱玲一如既往姗姗来迟,桌上点心碰都不碰,便婉拒了李丽华,略坐片刻然后起身告退。李丽华演过《千里送京娘》,起身礼貌地送她到大门口,张爱玲翩翩身影淡入暮色深处,就如同李丽华饰演的京娘——

一直到五年后的1956年,张爱玲才开始为香港电懋公司写剧本,一口气写了十来部——《情场如战场》、《人财两得》、《桃花运》、《六月新娘》、《温柔乡》、《南北一家亲》、《小儿女》、《南北喜相逢》,一直到后来的《魂归离恨天》。老上海风华绝代,它的华丽底子被香港接了过去,这个傍依海边的出售香料的小港,承接了海上的声色与靡丽,所以它才芳香扑鼻一红惊天。少年张爱玲一直在上海与香港之间摇摆不定,当她决定离开上海滩时,香港接纳了她,从文脉到人脉——所以张爱玲的电影在香港最有人缘,那些编剧导演们,一旦文思枯竭,就去淘一淘张爱玲的古井,马上便会淘出汩汩泉眼——许鞍华的《倾城之恋》与《半生缘》,关锦鹏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侯孝贤的《海上花》,李安的《色戒》——张爱玲的电影史,光阴之间是一种惶恐,更是一种诱惑与挑战。张爱玲是冷漠的,不知有几个导演能得到她的青睐与称许。李欧梵说她是“货真价实的影迷”,曾与炎樱冒着枪林弹雨去看电影,战火中的工事间死尸旁,掠过两个锦衣女生亭亭玉立的背影,这一幕就好比电影,只有电影中才会出现惊人的一幕。

张爱玲的古井多少年从来不曾淘空,所以李碧华说:“古井无波,越淘越有——”

她特有的一种甜昧

张爱玲晚年回忆说:“1947年我初次编电影剧本,片名叫《不了情》,当时最红的男星刘琼与东山再起的陈燕燕主演。陈燕燕退隐多年,面貌仍旧年轻,加上她特有的一种甜味——”

张爱玲一向对自己的老年人口胃有点自嘲,喜欢一切软的烂的甜的食物,偏甜的口味转移到明星身上,比如陈燕燕,她就喜欢她身上“特有的一种甜味”。那时候陈燕燕偏胖,当然是息影多年造成的,在片中她只好尽可能穿大衣,一件黑呢子大件总是穿着,好在故事发生在冬天,家里又没有火炉,所以穿呢大衣的理由也很充足。但是片子从头到尾一件呢大衣,壳子一样套在陈燕燕身上,又不能脱,一脱就露出胖乎乎的身腰,不要说观众看得心烦,张爱玲也直叹气。气人的是,一部片子拍到后来,可能是因为累的,人变瘦了,苗条了,可以脱大衣了,而片子也拍完了。

陈燕燕原名陈茜茜,出生清朝旗人之家,那时她才16岁,16岁的女生身上,有一种清新与甜味,像樱桃或草莓。被星探发现要她演电影,家里不同意,架不住星探的再三游说,母亲只得答应,但让她更改姓名,陈茜茜便改名陈燕燕。因为长相甜美娇小可爱,一部《南国之春》让她走红,大家都记住了这个有点甜的小姑娘。当年张爱玲最喜爱一位女演员叫谈瑛,她的神秘一直为观众津津乐道,被称为“黑眼圈女郎”。“黑眼圈”是谈瑛独创的妆容,将眼睛外围涂上重重叠叠的眼影,本来不大的眼睛马上变得神采奕奕。她喜欢将眼角的眼影往上涂,眼睛更显得灵动妩媚。《时代电影》有一篇文章这样描写谈瑛化妆:“烫了发纹,时常增加她脸部的线条——颈和肩膀也不是平线,带着东方味的半削肩,肩膀更会向上耸动接近卷发,全脸的精神,会聚在眉毛的伸缩上,我们看见她发怒时候的圆眼,我们看见她媚笑时候的眯眼,而这圆眼和眯眼上边像两条船覆着的眉特别紧张。”谈瑛不化妆,笑容是“她特有的一种甜味”——甜味也许并不属于哪一位,喜欢微笑的女明星都有,比如林黛。

林黛的处女作是沈从文的电影《翠翠》,一身蓝印花土布,粗黑发亮的麻花辫,纯净的微笑在脸上宛若缓缓开放的花蕾,带有一种甜味——张爱玲看过林黛演的很多电影,不止一次夸她,就像当年喜爱谈瑛一样,她很喜欢林黛。让林黛走红的是《翠翠》,边城中那个淳朴的翠翠就是为清纯的林黛而写,林黛身上的甜味与翠翠完全一致。林黛的父亲是程思远,从前执掌李宗仁、白崇禧机要的桂系闻人,林黛从小跟着他到处游走。她后来说:“在我未满14岁的少女生涯中,足迹已遍中国内地的任何角落,心坎里体验了无数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的现实生活,生活在这伟大时代的艰苦环境里,单是我自己的生活圈就包含了不知多少的戏剧成分。”由于自小对社会底层多有接触,林黛将“那个梳着两根大辫子、天真活泼的摇船姑娘”演得惟妙惟肖。林黛红了以后被人称为“钻石翠翠”,后来成为亚洲影后,下嫁有“云南王”之称的龙云将军第五子龙绳勋。在香港的日子,张爱玲想为林黛写一部电影,写了撕,撕了写,几易其稿仍不满意。那么喜爱林黛,可不能亏了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度身定做吧。后来到美国任出版公司编辑,心里仍然放不下林黛,也许是受到赖雅影响。赖雅本来就是好莱坞的电影编剧,老浪子玩电影一直玩到老,两个人谈起电影一拍即合,张爱玲在这种情境下又提笔重写《情场如战场》,很快完成寄到香港,附信说:“这个戏无论如何要由林黛来演,因为女主角外形与个性,全是以林黛为对象来创作的——”林黛看完剧本也很喜欢,当时的她正由红到紫,而张爱玲则从紫到黑——1964年,林黛30岁,30岁的林黛出人意料地步了阮玲玉的后尘,像一朵花开到荼靡,颓然凋谢。

张爱玲的电影其实很琼瑶,很多女主角都有一种甜味,从吴倩莲到林青霞再到汤唯,都是清甜的邻家妹——苦的可能只有林黛,隔着半个世纪的风尘来看她,身上“特有的一种甜味”也带着一丝苦味,让人不忍回味——

风尘中一朵朵海上花

张爱玲喜爱的女明星林黛红到极点最终以自杀收场,许多女明星都殊途同归,风尘中,一朵朵海上花随风而逝。

在老上海如满天繁星的女星中,上官云珠是其中的一位,张爱玲与她相识缘自于电影《太太万岁》——那是1947年,上官云珠与石挥配合得天衣无缝,两个人都是老戏骨,一个风骚妖艳,一个自私虚伪——那么帅气的男演员,被称为中国的马龙·白兰度,《太太万岁》是他的巅峰之作。他是多面手,从小乞丐到穷教员,没有他不能胜任的角色。这一点也如同上官云珠,在随后的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她饰演的是珠光宝气的汉奸夫人何文艳,在《希望在人间》中,她又化身为坚定沉着的教授夫人,到了《乌鸦与麻雀》,她又成了忍辱负重的华太太——上官云珠红遍上海,很多老影人还记得她当初到剧组的样子:穿一身裁剪考究的乔其纱镶细边的长旗袍、绣花鞋,梳得乌黑光亮的发髻上斜插几朵雪白的茉莉花,手持一把檀香扇,扎过眼的耳垂上嵌着小小的红宝石。”1968年深秋,上官的日子到了尽头,面对无休无止的批判与交代,她又步了林黛后尘——从上海高安路菜市场转角那个破旧的窗口,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她飘了下来,像一片落叶。

和上官一样苍凉的还有梅艳芳,这个有时贤淑有时妖巫的女星有着双重性格,一静一动一娴一癫,不知道哪一个才是她?也许张爱玲的曼璐才是她——性感与感性、情色与色情,许鞍华选她选对了,只有她才是曼璐,毒辣而美艳——与张国荣是天合之作,一样的如花美貌,一样的伤感气质,如果在生活中也能配成一对,那该是举世无双的绝配。可他们却同时华丽转身,迎风或背风,是两个不同的方向——许鞍华的《半生缘》每一个角色都选得好,黎明的世钧、吴倩莲的曼贞、葛优的祝鸿才,当然最好的还是梅艳芳——梅艳芬芳,一生的痴情,都在半生缘里,只有半生的缘分,她的歌词都是她命运的谶言:

斜阳无限无奈只一息间灿烂,

随云霞渐散逝去的光彩不复还,

奔波中心灰意淡,

路上纷扰波折再一弯,

一天想归去但已晚——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既入江湖,一生一世便是江湖中人,纵然心生倦意,又如何能从容归去?前世的故人,今世的流年,浮云的名利,刹那的光环,最后都融入无限夕阳的晚照中,这是梅艳芳1989年的成名曲《夕阳之歌》。13年后,梅艳芳零落成泥,张国荣香消玉殒,一个绝症,一个坠楼,在西天的夕阳下,比她早走了几个月的哥哥正在等她——天国的风花雪月,梅姑与张哥像倒墓化蝶的梁与祝。

同类推荐
  • 宁波老话故事

    宁波老话故事

    本书为宁波市文艺创作重点项目。作者通过搜集整理流传于民间的关于宁波老话的民间故事,编纂成70余篇故事,具体归为“爱乡自强”“慈风孝道”“忠贞爱情”“行善积德”“正气正义”等8个主题,内容丰富多彩,喻理深入浅出,题材千姿百态,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数以千计的宁波老话的思想精华。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哈代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哈代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大援建

    大援建

    纪实作品《大援建》是奋斗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一线的广元本土文艺工作者,辛勤耕耘、倾情奋笔的结晶。该书全景式地见证和记录了史无前例的大援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生动地诠释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深刻地揭示了灾后重建创造奇迹的科学机制和力量源泉。
  • 那片淡淡的白云

    那片淡淡的白云

    《那片淡淡的白云》是作者高深一生散文作品的精选本,以饱含真情、富有诗意的文字,叙写人物,描摹风土,追忆往事,针砭现实,谈艺文,论古今……作者感时伤世,忧国忧民,所记所述无不浸透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充分表现了一位老知识分子的良知。
  • 老舍与都市文化

    老舍与都市文化

    本书是2011年10月中国老舍研究会、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老舍与都市文化高峰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此次会议聚集了关纪新、吴小美、舒乙、舒济、杨剑龙等老舍研究界的知名学者,探讨了老舍与北京、青岛、济南、大理等各城市之间的密切关系,拓展了老舍研究的视阈,推动了老舍研究的发展。本书所选论文从不同角度对老舍与都市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厘清了不同城市文化在老舍作品中的呈现与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拓宽了老舍研究的视野与方法,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范例作用。
热门推荐
  • 义鉴水浒

    义鉴水浒

    卷首语水泊初看,多误英雄汉。今谱新声曲度变,请合手中旧卷。四海壮志侠肝,烟雨塞北江南。拼却平生肝胆,取赏万里江山。——清平乐·旧曲新谱若乡野之中,黔首再无一寸立足之地,人心就变了;若庙堂之上,朝臣再无一声刚正之言,天下就乱了。当江山翻覆,苍生动荡时,赵信振臂一呼,回首望去,身后早已聚起万千壮烈男儿······
  • TFBOYS之梦之情缘

    TFBOYS之梦之情缘

    梦樱从第一天上学迟到,并不小心撞到了TFBOYS,她会跟三小只发生怎样的感情呢?会不会与梦樱他们相遇呢?十年前因转学而离开的青梅竹马易烊千玺突然回到自己身边,神秘少年天宇空降卧室,缔结呼唤记忆的约定,结识背后有庞大家族的妹控少年,帮他驱散心灵的阴霾,一场爱与勇气的冒险缓缓拉开帷幕。我从不奢求你的原谅,只是局中局,害人害己。——王俊凯为了童话绮丽的结局,我千疮百孔,浑浑然活在梦里。——王源因为从未见过,才更有视如至宝的理由。你就是我的理由。——易烊千玺永远活在梦中也不错,梦里的世界是属于我的世界。——梦樱
  • 阿乔成长录

    阿乔成长录

    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个人会让你牺牲最好的年华来爱着他,总有那么一个人会让你逐渐成长。如果你不喜欢阿乔的为人,那她就是一个令人憎恶的女人。如果你欣赏她,那她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女人。世界上分分合合的很多,在意的又有几个。所以林非,希望你能一直在意阿乔。
  • 绝色轻狂五小姐

    绝色轻狂五小姐

    31世纪强大得只能让人仰望的她,仍然在追求着强大的力量!当她意外穿越到一个以灵力为主,以强为尊的世界时,是否能在强者之路上,也能收获一份前世她没有得到过的爱情呢?又有谁,能将她的冰冷的心融化呢?
  • 独御乾坤

    独御乾坤

    天武大陆,一名武宗弹指可破千军,一名武圣挥手可覆山河。在这里,一切以武为尊!在所有人都因陆小年的实力不进反退而嘲笑、讥讽,甚至趁机祸害时,后者却一边偷偷琢磨着魔尊留给他的传承,一边将这些丑恶的嘴脸一一记在心底。待得一朝功成,必将霸气冲天。携魔尊传承转世,窃乾坤入塔,踏白骨之路,盗万物之灵。他是魔,也是贼!不说?窃之记忆;不予?取之武技;不服?夺之神元!不是霸道,只是讨债!——————————————————“我心有一塔,能纳万灵,却唯独容不下一个‘情’!”——陆小年
  • 独宠:绝世废柴三小姐

    独宠:绝世废柴三小姐

    『已弃文』遭遇背叛,一朝穿越,再睁眼,她已不是她。废柴。且看她如何扭转命运……片段一“王爷,王妃她和某个男子出去了,某男大怒“哪里,去哪里了”。片段二某女很无奈对某男说“今晚我要跟儿子睡”,某男挑眉表示不接受,傲娇别过头。某女甩手走人“我不是在跟你商量,只是通知你而已”,某男急忙跟上,连忙说“他只是个赝品,
  • 泰拳王

    泰拳王

    流传于泰国北部一个民间故事。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个流浪儿经历千辛万苦,成长成为一名泰拳高手,为泰拳的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这个时期的泰国正处于从君主专制制度向君主立宪制度过渡时期,主人公因一念之差,受人蛊惑加入了复辟组织······
  • 网王之樱花恋

    网王之樱花恋

    一位美丽的天才网球少女坐在窗前想着她的王子
  • 堪堪

    堪堪

    五年前的夏天,我们似乎都忘记了。时间的尾巴我们都没有捉住,留在指缝间的是匆匆间无声消逝的青春。我们并不小了。
  • 苍尘界

    苍尘界

    上古帝朝,一朝倾覆,帝族蛰伏,静等旗展。天生缺体,宿命缠身,祖训之令,不敢不从。苍尘界内,少年离家,甘当棋子,终为弃子。为战而生,为战而死,十万兄弟,捧酒祭天。少年为了祖先的承诺,带着无数人十万年的执念,征战天下,不死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