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59500000020

第20章 肝胆系统——有无魂魄,使用良方是养护肝胆的真经(1)

桂枝汤——调和阴阳,群方之首

每年一到换季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人来我这里问诊,大多数情况是感冒。感冒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风寒型感冒,另一种是风热型感冒。在汉朝张仲景的《伤寒论》里,感冒被称为“伤寒,伤风,中风”,这是东汉末期大疫里的主要病。张仲景将感冒概略地分为两大类,即所谓的表虚、表实。表虚者出现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等症状,可以桂枝汤治疗。表实者除了也会出现头痛、发热、恶风寒的症状,还会表现出身体疼痛,全身关节酸痛,汗发不出来、咳嗽哮喘等,可用麻黄汤治疗。

理所当然,桂枝汤就是出自《伤寒论》中的有名方剂,由桂枝、芍药、生姜各9克,大枣3枚,甘草6克组成。桂枝汤以桂枝为君(主药),臣以苦酸微寒而具补敛之性的芍药,更佐以大枣,功效称为“解肌祛风,调和营卫”。虽然是感冒,但在用法上,张仲景也有特殊要求:一要“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也就是说吃完药后要稍微吃一些热粥,进行发力;二要“温覆令一时许”(适当的加盖衣被,约2小时)。这其实是药物治疗和食疗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发汗,也是有要求的,一是要汗出周遍:即汗出要遍身,光鼻尖、心口窝出汗不行;二是出小汗,出微汗,不可出大汗,不能遍身流漓;三是持续出一段汗,约一时许,即可盖被保温一时辰。汗出透了,才能达到出热退、脉静身凉的目的。另外,《伤寒论》中桂枝汤有三禁:一为太阳伤寒的麻黄汤证不可用之;二为内有温热的“酒客”不可用之;三为素有里热之人不可服。

需要注意的是,桂枝汤中所用的甘草是蜜炙过的,这也是中药一大讲究。炮制药材可增效,减毒,所以要求严格。比如甘草,别名“国老”,生甘草性凉,清热用。甘草蜜炙,蜂蜜是甜的,甘者缓也,蜜炙后的甘草药性缓和,可以调和诸药。

关于桂枝的用量,还有一个有名的故事。

相传清代浙江有一户姓倪的富户,一天,他的小妾生病。名医金慎之诊察之后,认为病人所患为伤寒。于是用了医圣张仲景的名方“桂枝汤。”由于病人体质较弱,金大夫特意只用了桂枝5分(约1.5克)。病家拿了药方到一家名叫“三益堂”的药店抓药,谁知药店柜上新来了一个伙计,他竟然把桂枝的量抓成了5钱(约15克)。病人服了取回煎好的药后,次日就一命归西了。倪家怀疑是大夫开错了药,于是把金大夫告上了县衙。经过查对药方和药渣,才发现是桂枝的药量出了致命的错误,金大夫才得以雪洗冤屈。为了警示后人,县官还命三益堂药店在死者的墓旁建立了一座“桂枝亭。”

在古代,肉桂树叫“梫树”,因为在肉桂周围长不出其他杂木,它似乎有一种侵略的力量,排除其他的风木之气。这力量有多强呢?据说有人曾做过实验:用肉桂木做个小木钉,钉到其他树上,那棵树第二天就死掉了。肉桂树这种“侵力”的传说,在世界各地都有记录。西方国家叫肉桂树为“犹大树”,传说中背叛耶稣的犹大就是在肉桂树下上吊的——一个人做了坏事,内心有愧地走到这棵树下,他身上的邪灵被这棵树的力量赶走,于是就良心发现、上吊自杀了。

传说归传说,但桂枝确实是一味好药。桂枝汤是《伤寒论》中最主要的基本方之一,原名阳旦汤,也被称为中医的“群方之祖”。传统中医认为,桂枝汤有表证则解肌调营卫,无表证则补虚调阴阳,既治表又治里,既祛邪又扶正。简言之,桂枝汤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既可使体温降低,又可使体温增高,对汗腺分泌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可使汗腺分泌亢进,又可使汗腺分泌减退。因此,由桂枝汤加减变化而来的28个药方,并不仅限于治疗外感风寒,使用频率非常高。

曾经有一位四十多岁的女性患者,是双鸭山人,县级医院诊断她患有肝硬化,她有一个亲戚刚好住在我们小区,便推着轮椅到我这儿来了。根据她的病历本上描述,面色偏黑,肝脾大,常有胸肋痛,去医院检测她的黄疸指数、胆红素都没有异常,皮肤、巩膜都没有黄染。她爱人是西医大夫,给她配了很多的中西药都没有效果。他们当地医生称她这是疑难杂症,要到省城大医院试试。

看过病的人都知道,只要你去医院看病,不管之前在哪个医院出示什么化验单,到了另一家医院看病的话,都要重新化验一遍,他们说“这叫按规矩办事”,可事实上化验出来的结果和之前的化验结果相差无几。在开方前,我一直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一般的肝硬化患者只要给予疏肝和血的药物,一两个疗程都会见效的,但据她丈夫描述,疏肝和血的药也吃了不少,为什么没有效果呢?

一边思索着,我随后问:“平时生活中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她想了想说:“你这么一提醒,我倒想起来了。自从得这个病后,我每天都会出很多汗,每天都要换内衣,而且每件内衣脱下后,都发现衣领、腋下很黄,洗也洗不干净。再一个就是腰髋感觉很重,还很痛,行动都觉得很困难。”我再看看舌苔,白腻,摸摸脉搏,沉细,便给她开了桂枝汤,组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生黄芪10克,一共3剂,温服,喝完后再吃点热稀粥,盖上被子出一身汗。

三天后,她爱人笑着就过来了,说了奇怪了,出了一身汗后,疼痛减轻了不少。于是,我再给开了3剂,吃完后,她就可以自己下地走路了。在她爱人的陪同下,再次来到我的诊室,说我医术高明,拖了这么久没治好的病,竟然给几剂药给治好了。

我告诉她,肝硬化之所以这么长时间治不好,是因为黄汗,把黄汗治愈后,再治疗肝病,则肝病很快就好转了。这正好符合张仲景的“先表后里”的原则。只要继续服用疏肝的药,不用多久,她的病就会好起来的。

果然,一年后回访,她已经完全康复,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在这里,又一次验证了我们老祖宗的智慧是多么深远,该说的,该教的,都事先给你说明白了,你会不会用,懂不懂得如何运用,就在于你个人的努力和修行了。

平肝清热茶——慈溪太后的平肝秘方

几年前,我的诊所门口新开了一个川菜馆,每天都有很多人排着长长的队伍,去里面吃饭,据说味道很好。排队的人也是年轻人居多。

过了两个月,在川菜馆的旁边又新开了一家叫“疯狂烤翅”的烧烤店,里面全卖烧烤类的,像烤鸡翅、烤羊肉串之类的。碰大天气好的时候,风一吹过来,整条街都飘着刺鼻的辣味,那些吃不了辣的人都连连打喷嚏。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学生、年轻白领排队,争相购买。即便辣得说不上话来,眼泪只往外流,一个劲地咳嗽,但下次绝对还是他们的“忠实顾客”。

我是个北方汉子,喜欢吃面食、炖菜,从不吃辣,这样的排场从来不凑热闹,只是很好奇为什么这样的餐馆会这么红火,所以有时候我常常站在门口,观察这些来来往往的人。这天,我又站在门口,这时走来一个年轻时尚的女性,脸上长了很多痘痘,嘴角很红,看上去好像裂开了。她非常有礼貌地问我,附近有没有药店或诊所?我问她怎么了?她指了指自己的嘴角说,上火了,非常厉害,嘴里长了很多泡。我说,你要找的“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她抬头一看,刚好看见了我的诊室,就笑了起来。

带进诊室后,我问她什么原因引起的?她说自己也说不明白,反正最近这一段时间经常口干舌燥、口苦,不瞒你说,嘴巴里好像还有一股味道。睡觉也不太安稳,嘴角很疼,都不太敢大声说话,大口吃饭,老受罪了。我看看她的舌苔,果然是比较厚的,就问她平时是不是喜欢吃一些辣的、咸的食物?她惊讶地说,你怎么知道,前段时间我老愿意上隔壁两家去吃饭,称得上是常客了。最近上火了,我就尽量克制自己,可心里还是像猴爪子似的,直发痒地想去。

我告诉她,她这种情况属于肝火太旺,生活不规律,吃咸食物过多、吃辣食物,以及熬夜、工作压力大都有可能引起的,是一种常见病。最关键的是要戒掉贪食辛辣食物的爱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适合自己的饮食习惯。

听我这么说,她就弄不明白了,为什么他们南方人吃辣的不上火,北方人一吃就上火?我说,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南方空气湿润,很适宜吃辣,而北方空气干燥,就像干柴火一样,被风吹得很干了,突然还加一把火,那还不得烧着了。再说了,人和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南方有的人也会上火,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要是工作压力大,熬夜特别多,你让他再去吃辣的,情况也会和你差不多。

我们的身体就像是一个精密而神奇的调节器,能够自动调节体内的寒热湿燥,如果不是过于嗜好某类食物,就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而如果体质欠佳或者嗜好过重,那么它们就会自己发威,给一点“颜色”给你看看。但好在我们的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今天,是比较“神通广大”的,可以用“一物降一物”的办法来对付它。

她连忙问,是什么办法?我告诉她,在《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曾披露了宫廷的一个“秘方”——“平肝清热茶”,用龙胆草1.8克,醋柴胡1.8克,甘菊花3克,生地黄3克,川芎1.8克,加水煎汁,或者索性直接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一天1~2剂,就能够清除肝火,解热除烦。这个方子据说颇受慈禧太后的偏爱,肝火很大的她,每天一定要喝上一杯“平肝清热茶”。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其性升发,喜条达恶抑郁,而现代人肝火偏旺经常导致急躁易怒、口苦口干、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胁部疼痛等症状,这时候如果可以为自己泡杯“平肝清热茶”,不但能够平肝火、清肝热,呵护和我们的健康关系最为密切的肝脏,还能让人的精气神都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

有时候,我自己着急上火了,出现肝火旺的情况,也会喝这个茶,很方便,坚持喝上一段后,效果也非常好。《黄帝内经》中讲:“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对于容易上火的人,其实每天多喝性凉解热的绿茶,多吃西瓜、梨,吃饭的时候多喝绿豆汤,就基本上可以高枕无忧了。

事实上,不光是她这一个人,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有肝火偏旺的症状,经常有急躁易怒、口苦口干、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肋部疼痛等症状,尤其到了燥热的夏日这些症状更是变本加厉,这时候你就可以为自己泡杯“平肝清热茶”。 只是,“病从口中入”,人之所以会生病,大多数都是因为这“口”。如果你不“好那一口”,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你的身体也不会来“惩罚”你。

茵陈蒿汤——历代医学家祛除湿热黄疸的首选方

小时候,在我们村有一个老爷子,是村里的赤脚医生,村里人有个病痛什么的,都会找他看。我常常喜欢去老爷子家串门,看他一边摆弄那些药材,一边嘴里唠唠叨叨汤头歌。但这位老爷子生怕有人来偷师学艺,嘴巴里念叨的汤头歌也是嘟嘟囔囔的,外人是听不清楚的。

有一次,我死磨硬赖让他教我一首汤头歌,老爷子琢磨一会,便张口就来:“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与后人要记牢。三月茵陈能治病,四月青蒿当柴烧。”

这首“汤头歌”我至今记忆犹新。长大后翻阅时才发现,它算不上是一首汤头歌,只能算是一首有关茵陈蒿的诗歌。茵陈蒿是一味有名的药材,它首当其冲的作用是治疗肝炎。关于茵陈蒿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

据说,华佗在世时,有一个病人身目俱黄,全身没有力气,人也消瘦了。这天,他拄着拐杖,一步一哼地来找华佗给他治病。华佗见病人得的是黄疸病,皱着眉摇了摇头说:“眼下都还没有找到治这种病的办法,我也无能为力啊”!病人见华佗也不能治他的病,只好愁眉苦脸地回家等死了。

半年后,华佗又碰见那个人,谁料想这个病人不但没有死,反而变得身强体壮,满面红光的了。华佗大吃一惊,急忙问怎么回事?原来,那个人回家后,没有粮食吃,就吃了一个月的野草,没想到病全好了,那种草,就是青蒿。于是,华佗便弄了很多青蒿回家。

回到家,华佗就用青蒿试着给黄疸病人下药治病。但连试用了几次,病人吃了没有一个见好的。华佗还以为先前的那个病人认错了草,便又找到他,责问:“你真的是吃青蒿吃好的?”“没错。”华佗想了想又问:“你吃的是几月里的蒿?”“三月里的。”“春三月间阳气上升,百草发芽,也许是三月里的青蒿有药力。”

第二年开春,华佗又采了许多三月间的青蒿试着治黄疸病的人。这回可真灵!结果吃一个,好一个。而过了春天再采的青蒿就不能治黄疸病了。为了把青蒿的药性摸得更准,等到第二年,华佗又一次作了试验,他逐月把青蒿采来,又分别按根、茎、叶放好,然后给病人吃。结果华佗发现,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入药治黄疸病。为了使人们容易区别,华佗便把可以入药治黄疸病的幼嫩青蒿取名叫“茵陈”,又叫“茵陈蒿”。他还编了四句话留给后人:“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与后人要记牢。三月茵陈能治病,四月青蒿当柴烧。”

后来,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用茵陈蒿、栀子和大黄组成了治疗湿热黄疸的专方,为历代医学家所首选,这个方子便是茵陈蒿汤,来源于《伤寒论》。黄疸病的主要特征是黄,有句话叫“身黄如橘子色”,患者没有出汗,或者仅仅是头部出汗,小便不顺畅,腹部稍稍有点胀,吃不下东西,吃了就感觉很头晕,心里很烦闷等症状。而此方中,茵陈蒿一直被认为是治疗黄疸的要药,由于其性寒凉,善于清热利湿退黄,尤其擅长治疗湿热黄疸,大黄苦寒,通腑泄热,利胆退黄,可使体内湿热之邪从大便排出,栀子苦寒,清热利湿退黄,使体内湿热之邪通过小便排出。三药合用,共同起到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

说到黄疸,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新生儿。刚刚出生的婴儿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会引起黄疸偏高,黄疸偏高又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婴儿出生后的半个月内自行消退,如果婴儿的黄疸不是逐渐消退,而是逐步加深,那么就是病理性黄疸,需要药物治疗了。

那年夏天,我回老家探亲,正巧赶上隔壁家张婶的媳妇生孩子。张婶已经将近七十岁了,儿子结婚五六年了,媳妇的肚子一直没动静,这好不容易怀上了,可把一家大小高兴的。快到临产的时候,特意叫了一辆车,把媳妇拉倒镇上医院去生产,天如人愿,她家媳妇顺产生下一个大胖小子,足足有7斤重。三天后,她媳妇带着孩子出院了,张婶挨家挨户给送了两个喜蛋。

同类推荐
  • 幸福就是回家吃饭

    幸福就是回家吃饭

    美食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忙碌的现代人没有太多时间来享受生活,但吃饭是每天必做的事情。《幸福就是回家吃饭》将情感渗透到美食里,让读者在欣赏美食、学做美食、享受美食的同时,体会到美食中蕴藏的点点滴滴情感,重新拾起生活中那些被我们忽视了的温馨与感动,找回幸失落的福感。
  • 越吃越瘦的10种茶饮

    越吃越瘦的10种茶饮

    拥有窈窕的身姿是当今女性最大的愿望之一,但是越来越多的女性为了追求娇好的身段而放弃了美昧的食品,认为只有少吃甚至于不吃才能瘦下来。事实上,这种做法不仅影响了健康,对美丽也是一种巨大的威胁。其实,一个人的美丽除了天生因素之外,还有后天的悉心调养。瘦身专家认为,好身材的关键在于对人体内部的调养,本套书介绍的这些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品对塑身美体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 男性吃什么才健康

    男性吃什么才健康

    本书共分6章,具体内容包括:男性饮食营养与保健、男性饮食营养与养生、男性饮食营养与壮阳、男性饮食营养与滋补、男性饮食营养与调理以及男性饮食营养与食疗。
  • 饮食本草·家庭健康营养全书

    饮食本草·家庭健康营养全书

    本书站在普通家庭日常生活的视角上,将近500种常见食物分门别类,通过传统中医药理论和现代营养学两个途径,以公正、亲切的态度,科学详尽地阐述各种食物的营养保健功能,并在实际运用方面给予操作性的指导,把人们最关注的健康知识融入日常饮食中,对现代家庭生活极具参考价值。俗语道: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体营养最主要、最重要的来源,是维持生命之树的物质基础。每天进食的食物,不但关乎我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决定着我们一生的健康。营养学家发现,要想维持机体的健康,每周应该摄入30种以上不同的食物和饮品。在更长的时期内,还要不断地调整,更换食物群,种类越多,调和越均衡越好。
  • 吃掉腹部赘肉

    吃掉腹部赘肉

    不用流汗,不用望“肉”兴叹,甚至不用花大把的银子买减肥药,本书告诉你修炼“小腰精”的秘方。
热门推荐
  • 马云是这样创业的

    马云是这样创业的

    才华与容貌成反比、“骗子”、“疯子”、“狂人”、打开“藏宝洞”的现代版阿里巴巴、草根创造的全球神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带着梦想起航、初次“下海”的惊险传奇、改变一生轨迹的“触网”、不容易的“中国黄页”、男儿当有冲天志、开启湖畔时代……
  • 术之血泪之与沫青悠

    术之血泪之与沫青悠

    他天生绝脉,虽然因此武功无人能敌,但代价却是痛失所爱,并觉得自己只能孤独一生,敢问世间之大有何人才能与之比翼联翩?她,性格不羁,心直口快,却大大咧咧,净爱干些打架、泡妞……男生的事,华丽酷炫的男装下竟是柔弱女儿身。这个一天到晚念叨着“我是男生”的女孩该如何改变才能将他带出殇之忆,与之双宿双飞?青青的是你衣襟悠悠的是我的心——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萌炫酷屌

    萌炫酷屌

    一本高端人士值得看的小说。身价少于一千亿请离开。如果你是地球人的话,希望你不要窃取我们星球的机密。
  • 林泉高致集

    林泉高致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妻难驯:首席下聘9亿9

    小妻难驯:首席下聘9亿9

    传闻俊美优雅的北陵权少荣墨自小在家规严苛的环境中长大,身为东方首富家族第三代继承人,权势滔天却年近三十都没碰过女人,世人皆传他是Gay!一次意外,她闯进他的心门,最后却拍拍屁股走人。“嫁给我,条件任你开。”某男为了追求小白兔开始连发糖衣炮弹,就在小白兔心动之时,一列黑衣人拥着一个老妇人找上门来,原来某男也是有心机的!”你的信用卡不是只有几千额度吗?怎么我感觉老是刷不完?”“夫人,刷不完就刷到停为止,你负责消费,我负责充钱。““喂!你不是一个小白领嘛,哪来这么多的钱?”道上传言北陵荣大少为了追求某个女人已经开始变得不要脸了!
  • 穿越火线之兄弟有梦

    穿越火线之兄弟有梦

    我写的有可能和别人的一样,请别说我抄袭这部作品主要写的是王浩的游戏生涯有人想进作品请留QQ号
  • 高手攻略

    高手攻略

    半张封神榜,一曲封神劫。试问,你榜上有名否?于那漫天仙佛中绝顶,这才是真正的高手!这是一场关于神的高手攻略。2012,末世的封神!不随大流,写一本有特色的洪荒小说。
  • 飞云啸

    飞云啸

    这是一片浩瀚雄奇的瑰丽世界,魔法斗气交辉相映,鼓荡出这天地最雄浑的绝响;这是一片肝胆相照的情感沃土,爱恨情仇纠缠不休,交织出这片天地最动人的故事。一个乡村少年,无意中卷入充满罪恶阴谋的纷争,天赋异禀的他竭尽全力,力挽狂澜,拯救苍生。与龙交友,如日月般耀眼,措天下以扶席之上,拯万民于水火之中。在这片世界里演绎着属于他的磅礴史诗。用畅快淋漓的文字写下他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故事,让我们拭目以待,看他如何成长为一代英雄!
  • 超级三国召唤矽统

    超级三国召唤矽统

    末日来临,梦三英雄再战沙场
  • 晚唐风之王的面具

    晚唐风之王的面具

    人们往往熟知秦皇汉武,精晓三国,向往大明,却又痴迷清风。然而,有多少人又曾真正倾心过那大唐末年一段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的故事?那一副副铮铮铁骨,一颗颗赤胆忠心;那一段段催人泪下的往事云烟,一场场震荡人心的智斗与血战。善与恶,美与丑,忠与奸,生与死;兄弟情,家国恨,赤子心,臣子泪。也许当你览罢此书,你会于脑海中也依稀辨见一人。而随着绕梁余音叩动心弦,或许你会惊奇的发现,原来那人正是你自己!你是否还记得那个曾经的你,亦或者还有你那纯真的梦?本书以大唐末年那段真实的历史为大背景,精心塑造的人物只为将一段段破碎的情节串联起来。览其文,犹如观其踪。亦是亦非之间,只如梦似幻。文无浮夸,回溯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