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调和阴阳,群方之首
每年一到换季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人来我这里问诊,大多数情况是感冒。感冒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风寒型感冒,另一种是风热型感冒。在汉朝张仲景的《伤寒论》里,感冒被称为“伤寒,伤风,中风”,这是东汉末期大疫里的主要病。张仲景将感冒概略地分为两大类,即所谓的表虚、表实。表虚者出现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等症状,可以桂枝汤治疗。表实者除了也会出现头痛、发热、恶风寒的症状,还会表现出身体疼痛,全身关节酸痛,汗发不出来、咳嗽哮喘等,可用麻黄汤治疗。
理所当然,桂枝汤就是出自《伤寒论》中的有名方剂,由桂枝、芍药、生姜各9克,大枣3枚,甘草6克组成。桂枝汤以桂枝为君(主药),臣以苦酸微寒而具补敛之性的芍药,更佐以大枣,功效称为“解肌祛风,调和营卫”。虽然是感冒,但在用法上,张仲景也有特殊要求:一要“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也就是说吃完药后要稍微吃一些热粥,进行发力;二要“温覆令一时许”(适当的加盖衣被,约2小时)。这其实是药物治疗和食疗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发汗,也是有要求的,一是要汗出周遍:即汗出要遍身,光鼻尖、心口窝出汗不行;二是出小汗,出微汗,不可出大汗,不能遍身流漓;三是持续出一段汗,约一时许,即可盖被保温一时辰。汗出透了,才能达到出热退、脉静身凉的目的。另外,《伤寒论》中桂枝汤有三禁:一为太阳伤寒的麻黄汤证不可用之;二为内有温热的“酒客”不可用之;三为素有里热之人不可服。
需要注意的是,桂枝汤中所用的甘草是蜜炙过的,这也是中药一大讲究。炮制药材可增效,减毒,所以要求严格。比如甘草,别名“国老”,生甘草性凉,清热用。甘草蜜炙,蜂蜜是甜的,甘者缓也,蜜炙后的甘草药性缓和,可以调和诸药。
关于桂枝的用量,还有一个有名的故事。
相传清代浙江有一户姓倪的富户,一天,他的小妾生病。名医金慎之诊察之后,认为病人所患为伤寒。于是用了医圣张仲景的名方“桂枝汤。”由于病人体质较弱,金大夫特意只用了桂枝5分(约1.5克)。病家拿了药方到一家名叫“三益堂”的药店抓药,谁知药店柜上新来了一个伙计,他竟然把桂枝的量抓成了5钱(约15克)。病人服了取回煎好的药后,次日就一命归西了。倪家怀疑是大夫开错了药,于是把金大夫告上了县衙。经过查对药方和药渣,才发现是桂枝的药量出了致命的错误,金大夫才得以雪洗冤屈。为了警示后人,县官还命三益堂药店在死者的墓旁建立了一座“桂枝亭。”
在古代,肉桂树叫“梫树”,因为在肉桂周围长不出其他杂木,它似乎有一种侵略的力量,排除其他的风木之气。这力量有多强呢?据说有人曾做过实验:用肉桂木做个小木钉,钉到其他树上,那棵树第二天就死掉了。肉桂树这种“侵力”的传说,在世界各地都有记录。西方国家叫肉桂树为“犹大树”,传说中背叛耶稣的犹大就是在肉桂树下上吊的——一个人做了坏事,内心有愧地走到这棵树下,他身上的邪灵被这棵树的力量赶走,于是就良心发现、上吊自杀了。
传说归传说,但桂枝确实是一味好药。桂枝汤是《伤寒论》中最主要的基本方之一,原名阳旦汤,也被称为中医的“群方之祖”。传统中医认为,桂枝汤有表证则解肌调营卫,无表证则补虚调阴阳,既治表又治里,既祛邪又扶正。简言之,桂枝汤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既可使体温降低,又可使体温增高,对汗腺分泌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可使汗腺分泌亢进,又可使汗腺分泌减退。因此,由桂枝汤加减变化而来的28个药方,并不仅限于治疗外感风寒,使用频率非常高。
曾经有一位四十多岁的女性患者,是双鸭山人,县级医院诊断她患有肝硬化,她有一个亲戚刚好住在我们小区,便推着轮椅到我这儿来了。根据她的病历本上描述,面色偏黑,肝脾大,常有胸肋痛,去医院检测她的黄疸指数、胆红素都没有异常,皮肤、巩膜都没有黄染。她爱人是西医大夫,给她配了很多的中西药都没有效果。他们当地医生称她这是疑难杂症,要到省城大医院试试。
看过病的人都知道,只要你去医院看病,不管之前在哪个医院出示什么化验单,到了另一家医院看病的话,都要重新化验一遍,他们说“这叫按规矩办事”,可事实上化验出来的结果和之前的化验结果相差无几。在开方前,我一直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一般的肝硬化患者只要给予疏肝和血的药物,一两个疗程都会见效的,但据她丈夫描述,疏肝和血的药也吃了不少,为什么没有效果呢?
一边思索着,我随后问:“平时生活中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她想了想说:“你这么一提醒,我倒想起来了。自从得这个病后,我每天都会出很多汗,每天都要换内衣,而且每件内衣脱下后,都发现衣领、腋下很黄,洗也洗不干净。再一个就是腰髋感觉很重,还很痛,行动都觉得很困难。”我再看看舌苔,白腻,摸摸脉搏,沉细,便给她开了桂枝汤,组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生黄芪10克,一共3剂,温服,喝完后再吃点热稀粥,盖上被子出一身汗。
三天后,她爱人笑着就过来了,说了奇怪了,出了一身汗后,疼痛减轻了不少。于是,我再给开了3剂,吃完后,她就可以自己下地走路了。在她爱人的陪同下,再次来到我的诊室,说我医术高明,拖了这么久没治好的病,竟然给几剂药给治好了。
我告诉她,肝硬化之所以这么长时间治不好,是因为黄汗,把黄汗治愈后,再治疗肝病,则肝病很快就好转了。这正好符合张仲景的“先表后里”的原则。只要继续服用疏肝的药,不用多久,她的病就会好起来的。
果然,一年后回访,她已经完全康复,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在这里,又一次验证了我们老祖宗的智慧是多么深远,该说的,该教的,都事先给你说明白了,你会不会用,懂不懂得如何运用,就在于你个人的努力和修行了。
平肝清热茶——慈溪太后的平肝秘方
几年前,我的诊所门口新开了一个川菜馆,每天都有很多人排着长长的队伍,去里面吃饭,据说味道很好。排队的人也是年轻人居多。
过了两个月,在川菜馆的旁边又新开了一家叫“疯狂烤翅”的烧烤店,里面全卖烧烤类的,像烤鸡翅、烤羊肉串之类的。碰大天气好的时候,风一吹过来,整条街都飘着刺鼻的辣味,那些吃不了辣的人都连连打喷嚏。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学生、年轻白领排队,争相购买。即便辣得说不上话来,眼泪只往外流,一个劲地咳嗽,但下次绝对还是他们的“忠实顾客”。
我是个北方汉子,喜欢吃面食、炖菜,从不吃辣,这样的排场从来不凑热闹,只是很好奇为什么这样的餐馆会这么红火,所以有时候我常常站在门口,观察这些来来往往的人。这天,我又站在门口,这时走来一个年轻时尚的女性,脸上长了很多痘痘,嘴角很红,看上去好像裂开了。她非常有礼貌地问我,附近有没有药店或诊所?我问她怎么了?她指了指自己的嘴角说,上火了,非常厉害,嘴里长了很多泡。我说,你要找的“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她抬头一看,刚好看见了我的诊室,就笑了起来。
带进诊室后,我问她什么原因引起的?她说自己也说不明白,反正最近这一段时间经常口干舌燥、口苦,不瞒你说,嘴巴里好像还有一股味道。睡觉也不太安稳,嘴角很疼,都不太敢大声说话,大口吃饭,老受罪了。我看看她的舌苔,果然是比较厚的,就问她平时是不是喜欢吃一些辣的、咸的食物?她惊讶地说,你怎么知道,前段时间我老愿意上隔壁两家去吃饭,称得上是常客了。最近上火了,我就尽量克制自己,可心里还是像猴爪子似的,直发痒地想去。
我告诉她,她这种情况属于肝火太旺,生活不规律,吃咸食物过多、吃辣食物,以及熬夜、工作压力大都有可能引起的,是一种常见病。最关键的是要戒掉贪食辛辣食物的爱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适合自己的饮食习惯。
听我这么说,她就弄不明白了,为什么他们南方人吃辣的不上火,北方人一吃就上火?我说,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南方空气湿润,很适宜吃辣,而北方空气干燥,就像干柴火一样,被风吹得很干了,突然还加一把火,那还不得烧着了。再说了,人和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南方有的人也会上火,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要是工作压力大,熬夜特别多,你让他再去吃辣的,情况也会和你差不多。
我们的身体就像是一个精密而神奇的调节器,能够自动调节体内的寒热湿燥,如果不是过于嗜好某类食物,就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而如果体质欠佳或者嗜好过重,那么它们就会自己发威,给一点“颜色”给你看看。但好在我们的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今天,是比较“神通广大”的,可以用“一物降一物”的办法来对付它。
她连忙问,是什么办法?我告诉她,在《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曾披露了宫廷的一个“秘方”——“平肝清热茶”,用龙胆草1.8克,醋柴胡1.8克,甘菊花3克,生地黄3克,川芎1.8克,加水煎汁,或者索性直接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一天1~2剂,就能够清除肝火,解热除烦。这个方子据说颇受慈禧太后的偏爱,肝火很大的她,每天一定要喝上一杯“平肝清热茶”。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其性升发,喜条达恶抑郁,而现代人肝火偏旺经常导致急躁易怒、口苦口干、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胁部疼痛等症状,这时候如果可以为自己泡杯“平肝清热茶”,不但能够平肝火、清肝热,呵护和我们的健康关系最为密切的肝脏,还能让人的精气神都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
有时候,我自己着急上火了,出现肝火旺的情况,也会喝这个茶,很方便,坚持喝上一段后,效果也非常好。《黄帝内经》中讲:“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对于容易上火的人,其实每天多喝性凉解热的绿茶,多吃西瓜、梨,吃饭的时候多喝绿豆汤,就基本上可以高枕无忧了。
事实上,不光是她这一个人,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有肝火偏旺的症状,经常有急躁易怒、口苦口干、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肋部疼痛等症状,尤其到了燥热的夏日这些症状更是变本加厉,这时候你就可以为自己泡杯“平肝清热茶”。 只是,“病从口中入”,人之所以会生病,大多数都是因为这“口”。如果你不“好那一口”,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你的身体也不会来“惩罚”你。
茵陈蒿汤——历代医学家祛除湿热黄疸的首选方
小时候,在我们村有一个老爷子,是村里的赤脚医生,村里人有个病痛什么的,都会找他看。我常常喜欢去老爷子家串门,看他一边摆弄那些药材,一边嘴里唠唠叨叨汤头歌。但这位老爷子生怕有人来偷师学艺,嘴巴里念叨的汤头歌也是嘟嘟囔囔的,外人是听不清楚的。
有一次,我死磨硬赖让他教我一首汤头歌,老爷子琢磨一会,便张口就来:“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与后人要记牢。三月茵陈能治病,四月青蒿当柴烧。”
这首“汤头歌”我至今记忆犹新。长大后翻阅时才发现,它算不上是一首汤头歌,只能算是一首有关茵陈蒿的诗歌。茵陈蒿是一味有名的药材,它首当其冲的作用是治疗肝炎。关于茵陈蒿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
据说,华佗在世时,有一个病人身目俱黄,全身没有力气,人也消瘦了。这天,他拄着拐杖,一步一哼地来找华佗给他治病。华佗见病人得的是黄疸病,皱着眉摇了摇头说:“眼下都还没有找到治这种病的办法,我也无能为力啊”!病人见华佗也不能治他的病,只好愁眉苦脸地回家等死了。
半年后,华佗又碰见那个人,谁料想这个病人不但没有死,反而变得身强体壮,满面红光的了。华佗大吃一惊,急忙问怎么回事?原来,那个人回家后,没有粮食吃,就吃了一个月的野草,没想到病全好了,那种草,就是青蒿。于是,华佗便弄了很多青蒿回家。
回到家,华佗就用青蒿试着给黄疸病人下药治病。但连试用了几次,病人吃了没有一个见好的。华佗还以为先前的那个病人认错了草,便又找到他,责问:“你真的是吃青蒿吃好的?”“没错。”华佗想了想又问:“你吃的是几月里的蒿?”“三月里的。”“春三月间阳气上升,百草发芽,也许是三月里的青蒿有药力。”
第二年开春,华佗又采了许多三月间的青蒿试着治黄疸病的人。这回可真灵!结果吃一个,好一个。而过了春天再采的青蒿就不能治黄疸病了。为了把青蒿的药性摸得更准,等到第二年,华佗又一次作了试验,他逐月把青蒿采来,又分别按根、茎、叶放好,然后给病人吃。结果华佗发现,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入药治黄疸病。为了使人们容易区别,华佗便把可以入药治黄疸病的幼嫩青蒿取名叫“茵陈”,又叫“茵陈蒿”。他还编了四句话留给后人:“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与后人要记牢。三月茵陈能治病,四月青蒿当柴烧。”
后来,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用茵陈蒿、栀子和大黄组成了治疗湿热黄疸的专方,为历代医学家所首选,这个方子便是茵陈蒿汤,来源于《伤寒论》。黄疸病的主要特征是黄,有句话叫“身黄如橘子色”,患者没有出汗,或者仅仅是头部出汗,小便不顺畅,腹部稍稍有点胀,吃不下东西,吃了就感觉很头晕,心里很烦闷等症状。而此方中,茵陈蒿一直被认为是治疗黄疸的要药,由于其性寒凉,善于清热利湿退黄,尤其擅长治疗湿热黄疸,大黄苦寒,通腑泄热,利胆退黄,可使体内湿热之邪从大便排出,栀子苦寒,清热利湿退黄,使体内湿热之邪通过小便排出。三药合用,共同起到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
说到黄疸,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新生儿。刚刚出生的婴儿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会引起黄疸偏高,黄疸偏高又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婴儿出生后的半个月内自行消退,如果婴儿的黄疸不是逐渐消退,而是逐步加深,那么就是病理性黄疸,需要药物治疗了。
那年夏天,我回老家探亲,正巧赶上隔壁家张婶的媳妇生孩子。张婶已经将近七十岁了,儿子结婚五六年了,媳妇的肚子一直没动静,这好不容易怀上了,可把一家大小高兴的。快到临产的时候,特意叫了一辆车,把媳妇拉倒镇上医院去生产,天如人愿,她家媳妇顺产生下一个大胖小子,足足有7斤重。三天后,她媳妇带着孩子出院了,张婶挨家挨户给送了两个喜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