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01100000042

第42章

山歌与风水林

松口设镇,几可追溯到西汉年间,足有2000年的历史,当然,那时是岭东畲人的居住地,但客家人也早早已进去了,成为客家名镇。松源河与梅江,就是在这里汇合,成为了韩江,直奔汕头下海。所以,历史上有“松口不认州”的说法,就是说,这里的人,未必借道州府,而是自己直下韩江,从汕头出海了。如今,一个松口镇,光海外侨胞就有8万多人,比本镇的人口还要多。谁说山区里没有海洋文化所浸润呢?松口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客家人与生俱来,一般拥有海洋文化精神。

说松口,道松口,松口还是以山歌着名于世。这有脍炙人口的山歌为证:

河唇洗衫刘三妹,

借问阿哥哪里来?

自古山歌从口(松口)出,

哪有山歌船载来。

原来,名闻天下的刘三姐的原型,便是这位刘三妹。--说来也巧,后来主演刘三姐的着名演员黄婉秋也是梅县客家人。居大均的《广东新语》中,也专门有刘三妹的内容。

歌仙刘三妹,在这里有了“自古山歌松口出”的传说。刘三妹唱山歌出了名,松口也就有了“山歌之乡”的美名。结果,有位罗秀才,自以为满腹经纶,偏要与刘三妹比个高下。他乘船到松口,正遇到刘三妹在河边挑水。他横过船头,挡住刘三妹,刘三妹便脱口而出:

两只大船一字排,

霸占码头理唔该。

相公莫误倨挑水,

请把船头傲(让)开来。

罗秀才却涎皮搭脸,

对唱道妹子叫俚傲开来,

山歌唱出道理来,

船到码头爱靠岸,

时到春天花爱开。

刘三妹冷冷一笑,

唱道:相公讲话十分差,

强龙唔压地头蛇;

手摇白扇斯文样,

像只老蟹横横伽。

罗秀才仍恬不知耻;

妹子嘻好咁无情,

我系有名山歌精。

雇船上来会三妹,

山歌一定驳赢人。

刘三妹扬声唱道:

敢同三妹驳山歌,

问你山歌有几多?

一条唱出一条驳,

惊怕歌精败阵归。

罗秀才摇头晃脑唱道:

我个山歌真系多,

大船载来几十箩。

拿出一箩同你驳,

驳到明年割早禾。

刘三妹哈哈大笑,笑的是:

相公唔使逞歌才;

比得咁差爱认衰。

自古山歌从(松)口出,

哪有山歌船载来。

。这罗秀才一怔,明白自己吹走了火,无言以对,只好掉转船头落荒而逃。

这一情节,自然也在电影《刘三姐》中得以再现。

从此,“自古山歌松口出”,便名闻天下了。

拍《客家女》电影之日,我几乎夜夜都在聆听松口古镇的对歌,正可谓“人籁易为,天籁难学也”,令我感动不已。

在松口,人们更如数家珍地追述“松口八景”,令你为之神往,那便是:

甘露纳凉,元魁倒影,

留皇唤渡,竹林夜雨,

潭头垂钓,金山远眺,

宝盖晨钟,云桥夜月。

“元魁倒影”,自是这里有名的元魁塔,又叫松口塔,是明末翰林学士、东宫侍讲李二何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至崇祯二年(1692年),历时10年竣工。建塔,自是为了风水。八角形,七层,髙40余米,塔顶嵌有底径约1米半、重万余斤的铁铸宝葫芦,至今无人说得清这万余斤是如何吊上塔顶的。塔内有154级的螺旋形石级盘旋而上。

塔基正门,有李二何的对联;

澜向阁前回,一柱作中流之破峰呈天外秀,万年为奎璧之光塔左边有文昌阁,是李二何藏书授课之地。

元魁塔立于梅江北岸狮象山的“把水口”上,其倒影,当是千万游子心中终生挥之不去的。

其余七景,且按下不表,让游客去体会好了。

再来说松口的围龙屋,这也是客家民居的杰作。松口人,也一般如数家珍:

世德堂,岌岗楼,源远楼,石柱堂,百寿楼,承德楼,古秀阶尤其是山口村的梁氏祖屋“围里”,建于南宋末年,这也证明,客家民系在这之前业已形成,其民居建筑,更显示出成熟的形态了。

松口围龙屋不说,松口的古街也是名不虚传的。就拿长达200多米的世德新街来说,早在明朝便有了,一字排开上百个店铺……总而言之,这里的古民居、古街道、历史人物的故居、文物、寺庙等等,令你目不暇接,欣喜异常。

令人诧异的是,独有此处,在民宅宗祠内,还可以建庙,奉祀观音菩萨般在沿海,多奉祀南海观音,以保海上亲人平安的。

松口的中心小学,也有了一百年的历史,原来叫“孝端学校”。

松口还专门有个中山公园,也有七十多年历史了,正是建在中山先生逝世后不久。

作为一个民俗古镇,可圈可点的还很多。我们拍片时,在庙里还专门看尼姑们的“锣钹花”的表演,技艺甚是精湛。

关于李二何的传说,在松口有很多很多,明亡之后,他曾携皇太子朱慈烺潜回梅县,隐居阴那山,秘密从事反清复明活动,以期东山再起。有他自己的诗为证:

东山何处最崔嵬?狮象滩头滚滚雷。

石破天惊云客至,披肝沥胆紫宸开。

赵云阿斗肩孤命,仁责征袍护主来。

收拾金瓯掀铁臂,龙飞九王又重回。

此诗,是1932年他的书楼坍塌后被发现的。

松口,被称之为“华侨之乡”、“文化之乡”和“山歌之乡”,当桌实至名归。我想,在打造几个岭南民俗古镇之际,松口当是客家民俗古镇最具代表性的。

愿这山歌古镇的歌声,响彻寰宇!

要发掘客家民俗,当还有很多很多,除山歌外,婚嫁、生育、冠笄、寿辰、饮食、服饰、丧葬,都有不少值得研究的,岁时、节庆、风水等等,都颇有特色。但让我最心仪的,莫过于风水林。

过去,这曾被斥之为封建迷信,殊不知,这里边包含有不少天地间的至理,不可以简单加以否定。

风水林就是一例。

客家人凡到一处,其选宅都很为讲究,靠山傍水,宅后,是必有一片“风水林”。到了沿海,哪怕在平地建屋--如深圳龙岗等地,也要在屋后人造土坡,称之为“花胎”,种上四季常青的各色树木。时日久远,众木成林,有的由几十亩发展到上百亩。树龄更是几百年不等。

风水林树种的选择,也是相当讲究的,大都为耐旱耐贫,如生命力极强的楠木、红檀、樟,还有各色竹子。几百年下来,树林葳蕤,遮天蔽日,不少珍稀植物,也在它们的庇护下得以生长。所以,植物专家每每在风水林中,能有意外的收获。

可见,风水林在水土保持、抵御风沙、调节气候以及卫护客家民宅上,功不可没。

风水林自有禁忌,神圣不可侵犯。

有的地方,专门有乡规民约,任何人不得入林砍伐,罚的方法有:违约者罚一台大戏,以向百姓及风水林赔罪;或者罚款,赶猪--猪是农家的小钱库,把猪杀了,分到各家各户,以起到儆戒的作用。关于这受罚的故事,到处都能听到,可见纪律之严明。如今罚一台大戏办不到,也得放上一场电影。

有一首古诗,当是写客家人与风水林的,别有韵味:深山最深处,禽落自成群。

结庐在山顶,圭窦而荜门。

牵牛天上出,鸣鸡林外闻,

方知吾客族,住遍岭头云。

一个拥有风水林的客家山村,便是这故写意的。

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中国民歌中最为浓情,最为放达,也最为卓越的歌种。其传播面之广,影响之大,也是别的民歌所望尘莫及的。甚至可以说,一部中国民歌,最华彩的乐章,也就是客家山歌。东至闽粤,西至川滇,都可以听到耳熟能详的客家山歌的曲调。而今的兴国山歌,一直到广西(刘三姐)剧中的山歌,无不属客家山歌的一部分,却已为全中国所传唱了。不少民歌的曲调,追根溯源,也都是来自于客家山歌的。

而在汉族人,迄今仍兴自发地聚于山隅对唱山歌。相互对歌、和歌、合歌的,也以客家人为最!不说客家人聚居之处,如闽南、粤东如此,凡有客家人的地方,如广州越秀山下,乃至于新加坡等地,世代人们歌兴不减。较之于“西北风”,客家山歌自有其不可抗拒的魅力,它清丽、爽朗、隽永,哀感顽艳,染有岁月的风霜,却不失青舂的活力--也许,这正是客家山歌生命力之所在。

作为民间艺术,少不了要探其源与流,也就是寻找它发端于何处,发展的轨迹又如何,今后的走向是怎样的。

说其源,该引入客家大诗人黄遵宪的一段论述。这位诗人平生最倾情于客家山歌,甚至将山歌引入他的诗中,以推动起“诗界革命”,倡导“我手写我口”一一口者,即由口中唱出的山歌也。所以,他对客家山歌之源,当是了解得最深切的了。

他是这么说的,山歌一一

妙绝古今,正以妇人女子矢口而成,使学士大夫操笔而为之,反不能尔。以人籁易为,天籁难学也。

而后,他追忆道:

余离家日久,乡音渐忘,辑录此歌(指其文前引的十数首山歌),往往索思枯肠,半日不成一字因念彼闪头溪尾,肩挑一担,竟日往复,歌声不歇者,何其才之大也。

山歌,实属“天籁”一这一评价。没有什么可以比得上的了,加之后文“何其才之大也”,更是推崇备至。

可见,山歌正是源自于民间的“天籁”,非文人学者捻断髭须、搜索枯肠所可写得出来的。它植根于“冈头溪尾”的劳作之中,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吐露,无遮无拦,绝不伪饰,更不做作。

特别是客家山歌中,占有十之八九的情歌,更是表达民间的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追求,其思想、生活、感情、愿望以及美好的憧憬,都非常真实、自然而亲切地流露出来,是那么多姿多彩,那么哀婉动人,展现了品位相当髙的一种恋爱观念,脍炙人口,不胫而走,流播于海内外,堪称为歌曲经典。

因此,无论古今,山歌之源,都是植根于当时的民间生活之中的。而这种民间生活又每每有超越时空的“天籁”所在。所以,也就能几百年、上千年地流传下来,历久弥新,如同嚼青橄一样,回味无穷。

正因为这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源头所在,客家山歌,上千年常盛不衰,一次又一次地推向高峰,跌宕生姿,引人入胜,让历代文人学士激赏不已。如下面这首山歌--

山歌越唱越出彩,

好比青龙翻云海。

云海翻腾龙开口,

珍珠八宝吐出来。

正是山歌勃兴的表现,也是情感激荡、一发不可收的形象比喻。

民间千古如一的共同美好的人类情感,犹如陈年老窖一般,酿造出了一批又一批千古绝唱般的山歌,为所在的时代增辉,为全人类留下一份丰厚的财富。

乐府的近缘

关于客家山歌之“流”,倒是要作进一步的探究。

不少文章,就直接把客家山歌与《诗经》联系在一起,尤其是与其中的十五《国风》联系在一起,并且把二者之间的艺术风格作了比较。一位着名民俗学者甚至说我曾把全国各地的民歌(山歌)作过比较,又与《诗经》中的民歌比较,得到的认识是,客家山歌的艺术风格、修辞手法,比之其他地方民歌的艺术风格、修辞手法,更为全面地继承了《诗经》的“十五国风”的风格,而且还有一些发展。”

这一说法应该说是有见地的。

但二者,同样都是作为民歌,其源于一,也就有很多共同之处。尤其是手法上,如赋、比、兴三体,以及重章迭句、顶真等等,本来也都是源自于民歌的,因此,很难说有承传的关系。《诗经》,尤其是十五国风,本就是搜寻民歌而成的。至于对后世的影响,不独是客家山歌,别的也一样。如果说,客家山歌在其艺术风格、修辞手法上与“国风”更为相近一些,那也无非同是中国气派,而客家人更具古汉族特征的缘故。而十五国风,不同国别,又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前人已有了较多的评述。恐怕,更难说客家山歌是传承了某国或某几国的艺术风格。《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民歌的集大成者,是不可以作为客家民歌之“流”的开端的,否则,很多问题就无可解释。

承认《诗经》对客家民歌的影响,并不等于它就是客家民歌的源头,这点应是很清楚的。客家民歌之流始于何时,还须往后寻索。

到了汉代,朝廷则已设有专司音乐的机构,即“乐府”。其收集的民歌,便叫作“乐府民歌”,这一制度,一直沿袭到魏晋南北朝。其间,汉代,民歌已由四言体转为五言体,到东汉,五言体已定型,七言体亦在其后开始兴起。据《汉书·艺文志》所载篇目,西汉乐府民歌有138首,现存只剩三四十首了。其间,最大的、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出现了叙事诗,或带有很强的叙事性,“缘事而发”,诸如《孤儿行》、《东门行》、《陌上桑》,尤其是《孔雀东南飞》……因此,人们认为,汉代乐府民歌,对后代诗歌的影响要更直接、更具体也更巨大得多,不少作品都具有示范作用,因为它有强烈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精神。

同类推荐
  • 梁宗贷:穿越象征主义

    梁宗贷:穿越象征主义

    本书以“主题学”研究为主要方法,将梁宗岱的创作、批评和翻译活动放置到法国乃至世界性的象征主义大视野中,通过全方位比较梁宗岱与象征主义,显示出其穿越象征主义的最高境界。
  • 死海古卷

    死海古卷

    《死海古卷》于本世纪中叶(1947-1952)在巴勒斯坦西部发现。本书反映了库兰宗团的思想,库兰宗团属于正统犹太教分裂出来的艾赛尼教派。
  • 甘肃文学创作研讨会论文选

    甘肃文学创作研讨会论文选

    2005年上半年,省文联向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提出召开全省文学创作系列研讨会的想法,省委宣传部对这一想法十分重视,并及时向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励小捷同志作了汇报。励小捷同志充分肯定了召开系列研讨会的意义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同意由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共同主办,省作协承办甘肃省文学创作系列研讨活动。励小捷同志亲自参加了散文创作研讨会,认真听取了各位作家、评论家的发言,并且作了重要讲话。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理想励志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理想励志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汇编

    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汇编

    客观、系统地介绍了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砘表作五十四个项目的传承区域、历史渊源、表现形态、文化价值以及濒危状况,是迄今为止银川市第一本完整、系统地介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典籍,兼具学术性、知识性与文献性。
热门推荐
  • 游方郎

    游方郎

    江湖上把游医称为“皮门”,列为“京皮漂测”四大江湖之二。老行当如今看上去大都门户凋零,其实还有许多人在延续着家传的技艺。现今皮门中,医家隐没,药师壮大,各大家族牢牢的把握住绝大多数的资源,包括资源产地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药分三种:希、贵、真,药师四类:东主、过手、万儿和游方。游方云行四野,身怀秘技却不为人知。亦敌亦友的阴阳眼、走无常、出马仙儿、半拉人……和他们一起发掘着、捍卫着这个世界的秘密。帝都沈氏,皮门药师的翘楚。历经30年隐忍、10年筹谋之后,终于迎来了决定家族存亡的时刻。然而,毫不知情的我就这么撞了进去,成为了一名游方郎君。我以为药只是不好吃的食物而已,谁知道在寻它们的过程竟然如此精彩。
  • 追妻大总裁

    追妻大总裁

    他们的邂逅太离谱只因见过和以为,他将她抱上他的床。只因好奇心,他一步一步走进她的心。可是她的一次次逃避,他的一次次进攻,最终是他攻下她的心,还是她护好他的情。
  • 倾世狂妃:废材逆袭傲视苍穹

    倾世狂妃:废材逆袭傲视苍穹

    偷个镯子之后穿越了!世界上有比她更倒霉的吗?穿越第一天被纳为小妾,呵!小妾她才不稀罕呢,半夜翻墙逃之夭夭……绝世天才无人能敌,可偏偏遇上了一个无赖之徒纠缠了她一辈子,“娘子,我的亵裤呢?”“娘子,我的鞋呢”“娘子……”“滚,我不是你家娘子”哎!王爷追妻路漫漫,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啊!但是当她站在顶峰时,尔等必将俯首称臣。
  • 别拿时间开玩笑

    别拿时间开玩笑

    本书以生动的语言、丰富活泼的案例,为你轻松解析如何把握时间以及针对各方面可能出现的情况,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建议,使你更快地通向成功。
  • 冬至雪夜声

    冬至雪夜声

    我叫夏雪夜,我又不是夏雪夜,我只是无意闯进这具身体的一具游魂,我摆脱了空虚的游荡,只是,这现实的世界为什么比未知的冰冷还要可怕?当所有的一切都结束的时候,谢谢你,我的勇士,谢谢你肯守在我的身边。“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我愿护你一生一世,只要你在我身边,不离不弃。(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绝世倾

    绝世倾

    一场战争,两年质子,三年逃亡,四年谋划。她只想像一个平常女子一样,嫁人生子,一世无忧。奈何世事无常,命运弄人……
  • 倾城宠妃别想逃

    倾城宠妃别想逃

    他,是天羽大陆的天才妖孽顶级修炼师————赫连影轩。人人闻之,必胆战心惊;她,夏侯月妍,前世是天才魔少女,紫君拥兵团的大部长,好文好武,能医能毒,却被自己出生入死的好姐妹儿——安悦陷害,导致心脏受损,粉身碎骨。醒来后发现自己居然穿越了,好吧,穿越就穿越,可是老天为什么要送她一个妖孽?还因此被荷钰郡主惦记上了!
  • 美少女择草记

    美少女择草记

    哈!美貌、智慧,财富。唉!面前竟然冒出个又拽又穷的坏小子。吼!无视、嘲笑,最最最可恨的是,这家伙竟是齐北NO.1的校草。切!不要以为帅了点,做事执着了点,我对你又愧疚了点,我就会选你这根狗尾草哦。看!还有另一株校草呢。
  • 胆商第一情商第二智商第三

    胆商第一情商第二智商第三

    人人都想踏入卓越人士的行列,都想吸取他们成功的经验,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成功。这些人之所以被称为“卓越人士”,必定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普通人所不具备的高贵品质。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卓越人士呢?有人说:“他一定是位智商很高的人,因为聪明人要比普通人更容易获得成功。”有人说:“他一定是位受人欢迎的人。”还有人说:“他必定是位骁勇善战的‘将军’,也就是说他是一个敢于冒险的人。”可见,卓越人士一定是位聪明、受人欢迎和勇敢的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智商、情商、胆商的“集合体”。
  • 慕少独爱前妻带球跑

    慕少独爱前妻带球跑

    “妈妈他和我长的好像呀”,小豆丁惊奇的问道,沐锦兮一本正经的说“宝贝,他是整的,你是真的”,小豆丁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傍晚沐锦兮酩酊大醉嘴里喃喃道“慕容流年你是否爱过我”,孰不知另一个国家她所念道的人,在她离开后仿佛失了灵魂。几月后沐锦兮强势回归,误会解开,她在忙着驱赶情敌,他忙着宠她入骨,给她擦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