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01100000032

第32章

客家人移居台湾渐趋成功,至17世纪止,持续约二百佘年到17世纪中叶,荷兰人与台湾岛酋长的交涉,由客家族(群)交涉,他们与中国人毫无差别,对台湾的物产与外国的交易也出了大力。

这就证明,客家人拓殖台湾,与宋末大批“政治难民”渡海是相关的。我们还可以在东南亚找到类似的证明。庄国土在《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一书中,根据大量西方留下的史料所得到的结论是:

在欧洲人经营南洋初期,华人具有3种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携带欧洲市场所需的中国商品;他们是欧洲人得以立足南洋地区所需大部分生活用品、技艺的供应者;把当地产品纳人世界市场有赖于华人的中介作用。

正是华人贸易和开发南洋的重要作用,使西方殖民主义者为了实施对南洋的统治,开始时不得不对华人采取“怀柔政策”,可一旦得逞,便又采取“排华”乃至屠杀手段。

这里的华人,自然包括客家人在内。

根据上面的结论,客家人当在15世纪左右便到达了台湾,并在这前后,也到达了南洋--这已有更多的史料为证。

由于明代的禁海,活跃于南洋及东南沿海的华商,包括客籍商人,不得不变成“海盗”,“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我也曾在《千年国门》一书中指出,远在明代中期,由于禁海,方造成“匪患”,朝野惊呼,不得不“因其势而导之,弛其禁而重其税”。于是,沿海各地,一旦禁海,商即为盗,而一旦开禁,盗亦为商。这一局面,在中国持续了好几百年,往复循环,周而复始。

因此,明朝中叶之后的嘉靖及万历年间,活跃于大陆东南沿海的大海寇,有不少客家人,这主要为闽西南与粤东的客家人。颇出名的,有林道乾(嘉靖四十二年,即1563年到台)、林风(万历年间,即1574年),其中,林风还带了约一万人渡海上台。

这里,我不想考证客家人最早到台的时间前后,而是想说明,作为宋朝的“遗民”,客家人及其他人到达台湾,或活跃于东南沿海的“亦商亦盗”们,他们是怎样一脉相承着唐宋作为海洋大国的文明精神的!

郑和七下西洋,如前所述,乃是“海洋大国”的余绪。那么,后来同样是郑氏--郑芝龙、郑成功所建立的“郑氏海上帝国”,当是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的“绝响”了。

正如不少史家所证明的,在郑成功的部属中,约有三分之一的客家人,其得力的部将刘国轩、咨议参军陈永华均为客家人。关于这方面的史料,这里不再重复。引证上述数据,只是证明,客家人也是这个“海上帝国”的主要成员。

郑芝龙于1636年击败最后一个海商首领刘香而实现了海上统一,无数华商在其麾下出征远东海域,台湾南部的诸岛则是根据地;1639年,葡萄牙人被逐出日本,华商便成为曰本海外贸易的承担者……这一切,奠定了日后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基础。

至此,一个以海洋商贸作为其经济根基的“海上帝国”便得以形成。郑成功打的是“反清复明”的旗号,他主宰下的这个帝国,当是唐宋以来海洋大国的最后一个“飞地”,也是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的“绝响”!

清兵入关,最后逼降郑氏后人,意味着作为华夏文明的海洋大国传统的最后断裂。清朝的闭关锁国是中国历代最登峰造极的,所谓的“康乾盛世”复活的是农耕文明的传统,最终把一个东方最发达的国家变成了世界最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台湾也在19世纪末再度沦为他国的殖民地。

当然,历史不可能作“假设”。

但是,要是宋王朝没有厓门的“滑铁卢之役”的全军覆没,仍有可能恢复面向海洋的立国经济政策。要是明王朝不从南京迁都北京,要是郑成功攻打南京不遭败绩,以其金厦基地发展,仍有可能恢复海洋大国地位。要是……

也许,我有太多的想象与罗曼蒂克,历史不会允许这些想象与浪漫,历史就是历史,铁铸似地已不可移易了。

但我想说明的一个问题,在这里多少得到了印证--

客家人作为“海上帝国”的一部分,同样也具有海洋文明精神。

虽说他们被迫为寇--可作为寇的“反骨”不也正是客家精神的一部分么?

正是这种精神的传承,他们才在近代史上一啸冲天,重新改写了中国历史。

生态群落

根据上述引证的材料,早年以台湾为基地,活跃于远东及大陆东南沿海的客家人,当时为华商的一部分,他们从事的主要是海上贸易,所以,这个时候,台湾除若干商埠作为基地之夕卜,即便是荷兰殖民者手中,也不曾有多大的垦殖。

直到郑成功率三万大军攻进台湾,逼降了荷兰人之后,大规模的垦殖便告开始。

据史料所载,即林衡道在《鲲岛探源》中所称:郑成功为解决三万军士的衣食生活,即行士兵屯田的政策,其中,福佬人负责开发台南和髙雄,而客家人负责开发下淡水溪以南的屏东平原,也就是今天讲的“六堆地区”。

从现在的不同族群分布的状况出发,有人认为,福佬人之所以占有沿海岸的商埠,而客家人仍只能到山地,是因为客家人缺乏海洋精神,更多地偏向于保守的农耕文明。

而进一步的结论是,客家人晚到,只好上山去未曾垦殖之地。

乍一听,颇有几分道理。

但认真研究,则并不见得如此。

因为,早期到台的客家人,当不是以垦殖为目的,而是与其他华商一道,以此作为海上商贸基地。作为华商的成员,他们更多的是海洋贸易的传统。

正如东南亚形成的民谚:

客人开埠,

广人旺埤,

潮人占埠。

客家人在开辟商港时,是立了头功的。凭这一条,便不可说他们没有海洋文明精神。至于后来,作为大规模的政府行为,他们被安排开发什么地区,是与族群的精神传承没有多少有机联系的,更与先到后到没多大关系,要说有关系,“开埠”者,是必为先到者。

但是,族群相对之间,却存在有“生态群落”的关系,如同针叶林与阔叶林各自在不同的气候带一样。

所以,客家人先到,开了埠,嗣后,其他人来了,搞旺了,并且把先到者挤走,占了埠--这种历史变化,并不罕见。

李允斐在《清末至日占时期台湾美浓聚落人为环境之研究》一文中,比较清晰地描绘了类似的现象。他是这么写的:康熙四十年,滥滥庄(河川地)无法容纳源源不断而来的客家乡亲,又因河水泛滥,津泉人的进逼,遂溯溪向凤山八杜地区拓荒或集资向该族购买土地,再向原乡招集乡亲来台协助垦殖。到康熙六十年(1721)时,屏东平原上已有客庄13大庄64小庄,主要分布于下淡水溪,东港溪、林边溪三大流域平原,即现今武治、长治、麟洛、内埔、竹田、万峦、新碑及佳冬等地区。在客家人向凤山八社地区开垦的同时,人多势众的漳泉人也向凤山八社所有的土地开垦。客家人在西边沿海岸集居的津泉人及在东边山区平埔族的包夹下,在高屏冲积平原靠山区的区域,形成一个长约70公里的,狭长生活领域圈。

读下来,三大族群的生态群落是相当明显的--这已是康熙年间,较晚一点了。那在这之前呢?

客家人尽管先到,也不可避免被挤、被夹成为今天这个样子。

而客家人的反抗精神,仍未稍减。清末,日本借口琉球渔船事件派遣军队几番进攻台湾均遭到“六堆”(亦即滥滥庄)义军的坚决抵抗,并损失惨重。日军哀叹“六堆粤族义军英勇无比,难以取胜”。

最为闻名的,当为后来辛亥革命作为广东议长的丘逢甲。他是苗栗的客家人,日寇侵台时,他号召全体台胞,包括客家人一道,组织义军抵抗日寇的占领。战败后,到了大陆,又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千年帝制,最后赴南京组建中国第一个共和政体的政府。

其间,还有头分人徐骧、北埔人姜绍祖、苗栗人吴汤兴、汤梅人、胡阿锦等,均在与日寇殊死作战中壮烈牺牲。

还有1914年在台北英勇就义的吴福星。

当初,辛亥革命,打的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号,与“反清复明”相衔接。

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中国的海洋文明精神的再度激扬。--人们不难发现,参与近代三大革命,即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客家人无疑是主力或主力之一,如太平天国的洪、杨等,戊戌变法中的刘光第、黄遵宪等,辛亥革命中的孙中山、廖仲恺、邓仲元等等。台湾客家人亦紧相呼应。

融合认同

平心而论,特立卓行精神的形成,与自然淘汰或自然选择,是不无关系的,由外在的压力而变成积极的自塑、内聚,而非消极的自毁、溃散,这是极不容易的。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形成与外界以及不同民系的敌意、戒备心理,它也可能与孤独、孤芳自赏相邻,从而仍旧难以生存。

不过,就具体的个人而言,客家人倒是比别的民系要好相处得多的。

仅就在其周遭的民系而言,他们可能没有福佬人那么强烈的圈子意识或行会观念,一般人不易打进去。

也没有广府人那样,由于较长时间的商业运作,淡漠了人情,把什么都化作了利害关系或契约关系。

这里,并无意贬低这两个民系,他们也有较之于客家人强的一面--正反总是相辅相成的。

客家人热情如火,很容易把心掏给朋友。同他们接触,用不着抱任何戒备心理,很容易产生认同,绝无打不进圈子的感觉;更没有拒人千里之外,只讲利害关系的冷感。

他们重感情,重义气,重承诺,可以生死相托--这与传统中华文明并无二致。但他们在这基础上,却敢于开拓,敢冒险,敢为天下先,犯难闯关--这又与传统惰性分道扬镳了。所以,同他们相处,是君子之交,但非淡如水,只会日见浓酽,真情难却。

那么,这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一个客家式的主题--也就是特立卓行与融合认同的关系了。

同类推荐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酒经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酒经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酒的相关文化:酒品、酒道、酒礼、酒出趣事、酒出幽默、品酒个性等等。
  • 中西合俎集

    中西合俎集

    本丛书体现了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如是学术旨趣——静虑澄心,“虚怀若谷,静一至道”。于学科建设而言,此为根本,当有深意焉。“大学,乃大师之谓也”。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恪尽职守,教书育人,同时“皓首穷经”,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拓展学术境界,提高专业能力。我们高悬起“学术境界”这把标尺作为理想的目标去衡量、读解与阐释外语教学生动的现实实践,试图以求“道”之旨“月印万川”,鉴照理论与教学实际,使其呈现“有我之境”。丛书的核心理论追求就是“求道”,并将其悬为映照万川之“月”,作为价值尺度,以求“学理”。
  • 甘肃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甘肃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接处,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杂居的地方,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甘肃历史悠久,,地形复杂,民族文化丰富,风俗独特。
  • 八股文

    八股文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融合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的历史沉积。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只有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民族的存在依赖文化,文化的解体就是一个民族的消亡。
  • 国学下午茶:国学大师的24堂心灵课

    国学下午茶:国学大师的24堂心灵课

    人的一生,充满了种种变数,在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我们可能很努力,但收获寥寥;我们可能很执著,但前途茫茫;我们可能很用情,但总被情伤;我们可能很真诚,但总被雨打风吹去。世界很精彩,世界很无奈。有人因此颓唐,有人因此慌张。其实,所有的问题都是心态问题。改变内心的纠结,关键在于改变对万事万物的看法。因此,本书汇集了胡适、冯友兰、梁漱溟、季羡林、南怀瑾、林语堂等数十位国学大师的慧心妙语,用他们的人生经验为我们当下的人提鉴对生命的认识、对自我的肯定、对欲望的清洗、对幸福的珍惜。将人生感悟、生活经历、智慧心得与读者共同分享,在喧嚣的社会中,为自己找寻一个人生的方向。
热门推荐
  • 都市情感篇之女人三十

    都市情感篇之女人三十

    三个不同城市地区的女孩他们有什么样的人生轨迹呢?
  • 爆笑宠婚:邪王追妻忙

    爆笑宠婚:邪王追妻忙

    她是寒国北王,她是22世纪穿越而来的的特工。他是烈国绝帝,他是绝情宫宫主。她被爱人背叛,含恨而死。她死前说:“宁负天下人,也不要天下人负我!”她本以为自己不会再爱上他人,却不想步步沦陷。她亲眼看到他和自己的敌人上床,她被她狠心逐出烈国,她伤心欲绝,毅然离开。三年后,她风光回来,惩小三。但为什么他的心还是那么痛,为什么她还是忍不住靠近他?是他狠狠伤了她啊!
  •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

    华服出席喧嚣的派对,只感受到一群人的孤单;曾经亲密的恋人,分手却仿佛在两人之间筑起了高高的藩篱;即使亲近如父母家人,也总有难以启齿的时刻……在当今社会,此类哲学中称为“异化”的现象成为青年人无法回避的痛点,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他们带来纷沓机遇的同时,也用满载物欲的价值观对其施加控制,使之疲于奔命、不断迷失。作者柳东民富有创见性地运用马克思哲学理论,对日常生活中诸多“异化”现象进行逐一解读,超越政治层面,从爱与人性的角度,清晰而精准地展现了一个富于人情、浪漫的马克思及其核心思想——他已卸下教科书赋予的身份标签,只想面对面地与你聊聊,那些生活中别人不懂的苦痛。
  • 血中莲:休掉妖孽王爷

    血中莲:休掉妖孽王爷

    一朝穿越,她成了风暖国钦定太子妃,拥有风暖国第一美人之称。醒来自己凤冠霞帔残破不全,却第一眼看到的不是自己的夫君,而是新婚夜如同天兵突降的篡位王爷,夏侯谨。传说他温文尔雅,世袭王位居于北齐之地,可是那一夜,他却强制她与身畔,下令斩杀太子府数百生灵,并将她掳至北齐,极尽羞辱…
  • 凶宅诡事

    凶宅诡事

    亲戚白住了我房子七年。我想收回去,他们想以“租金”的方式,买了我房子,甚至还污蔑我强暴了他们的女儿。为了讨回房子,我选择法律维权,可第二天,亲戚就都喝农药死了。凶宅卖不掉,家里面指责我白眼狼,我也遇到了一件件倒霉可怕的事情。甚至亲戚家的女儿,把尸体埋进了我家的花盆……
  • 风暴剑宗

    风暴剑宗

    “长路漫漫,唯剑作伴。”夕阳下一人一剑一声长叹。当懵懂的少年不得不早日踏上命运的征程,当那千年的战场依旧嘶吼声,声声震天,当比尔吉沃特蔚蓝的海水上有舰队如巨兽巡航,天空上却是又传来了一声嘹亮的龙吟!是谁在醉眼朦胧中为了往事哭泣,又是谁孤独的游荡在这天地!“吾虽浪迹天涯,却从未迷失本心!”英雄并未走远,一切的一切才只是追逐梦想者的开端!(借助了一些英雄联盟的背景。)
  • 末日鱼村

    末日鱼村

    这里没有进化;没有特异功能。这里只有无穷无尽的丧尸和一群坚守着心里道德底线,想要在末日活下去的幸存者。
  • 初次等待的青春

    初次等待的青春

    这是一段青春的见证,她,大大咧咧懵懵懂懂,带着纯粹美好的愿望,在天真烂漫的友情岁月里,领悟爱情的能力,如果你也怀念那样一段美好,就跟着故事开始回忆吧…
  • 重生之甘做小女人

    重生之甘做小女人

    这是一个个性强势的事业女性重生到小时候,改变自己命运,甩开渣男,狠虐渣女,嫁给军哥哥,甘愿做其身边小女人的狗血小说。本故事纯属巧合,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再补天殇

    再补天殇

    主角光环加身,谁与争锋。凭什么啊?,顶个主角光环就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了,对别人多不公平啊!为什么一定要有主角?主角的存在只是为了方便书写视角,既然如此那么小说中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提供这个视角。所以在这里没有唯一的主角,谁都不是主角,又谁都可以是主角。想要成为主角吗?想就快来补天殇吧!只要参与就有机会,那谁与争锋、叱咤风云、天下无敌、左拥右抱的主角说不定就是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