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62300000017

第17章 治国理民——明君贤臣的智谋(2)

第三步,抓紧战机,一举灭纣。周武王大会诸侯过了两年,纣王更加昏暴,他杀了贤臣比干,挖出比干的心脏来看,纣王又关押了箕子。纣王内部分崩离析,太师疵和少师强,抱着乐器逃到了周国。周武王决定抓紧这个机会讨伐纣王,不让纣王有调整的机会。周武王十一年十二月初五,即公元前1027年,武王率领灭封大军渡河,有兵车300辆,勇士3000名,甲士4.5万人,浩浩荡荡杀向朝歌,灭封的战争正式开始。周军前进到离朝歌70里的牧野地方停止下来,武王作最后的动员令。天蒙蒙亮时,周军集合在阅兵场。武王登上阅兵台,他左手执黄铜大斧,象征刑罚诛杀;右手执白旄指挥旗,象征号令。武王宣布纣王有四大罪:第一,不听大臣意见,专听妇人的话,把国家搞得一团糟;第二,自己断绝天命,不祭天地祖宗,坏乱历法;第三,没有仁德,疏远甚至迫害自己的同胞兄弟;第四,任用一大批坏人执政,还有,纣王不奏正音雅乐,而崇尚靡靡之音。武王发布了攻击令,宣称自己是替天行道讨伐纣王。最后,周武王说:“如虎如罴的勇士们,今天要努力冲杀啊!立功有赏,后退者诛杀。殷人来投降,要优待他们,以便灭殷后为周人服务。努力啊,将士们!胆小的,格杀勿论。”武王誓师完毕,就指挥军队前进。纣王听到周军已打到国门,他赶紧武装17万奴隶来抵抗。这支乌合之众,人人怨恨纣王。他们知道了周武王优待俘虏,于是在阵前倒戈,为周军作先导,杀回了朝歌。纣王见大势已去,急忙穿上特制的玉衣,然后登上鹿台自焚而死。武王指挥军队顺利进入朝歌,殷朝百姓不但不抵抗周军,而且还夹道欢迎。武王向殷民挥手示意,大声说:“上天赐福给你们。”武王来到殷纣王宫中,见纣王已在鹿台自焚,就向纣王尸体射了三箭,并砍下他的头,悬在大白旗上示众。武王在朝歌举行了胜利的告天仪式,表示天命转移,商朝灭亡,周朝建立。

余论:周人从西边偏远地方兴起,以一个小小方国之力灭亡大殷朝,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殷朝政治腐败,纣王荒淫,众叛亲离,各种社会矛盾激化,这是根本原因。武王继承文王事业,任用人才,运用了正确的智慧谋略,也是重要的原因。武王以文王作号召,最大限度地团结了军民和同盟诸侯。武王孟津阅兵,进行了规模巨大的实战演习,试探纣王的反映和人心归向,又大力进行得天命的宣传,树立权威。最后,武王抓准时机,挂帅亲征,发布动员令,赏罚分明,优待俘虏,这一切都做得很出色。总起来说,周武王灭毁,是得人心而得天下;纣王与民为敌,只有败家亡国,死路一条。

郑庄公驱逐叛弟

姬寤生

(前757—前701)

郑峥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这是一个动乱的时代,史书记载“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意思是说,有三十六个国君被叛臣贼子所杀,死于非命,有五十二个国家在兼并战争中灭亡。记载这段历史的古书叫《春秋》,记事起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止,共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书名《春秋》,所以后人把这个时代叫春秋时代。《春秋》记事简略,重大历史事件只有一个标题,对《春秋》详细注释补充历史内容的书叫《左传》。这两部书融为一体,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左传》按编年记载历史,称编年体。《左传》虽然记事编年,却不是记流水账,它不仅叙述历史事件首尾完整,很有故事性,而且文学语言十分生动,寥寥几笔就能描绘出人物的细微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个性鲜明,跃然纸上。《左传》还善于写人物对话,名言警句层出不穷。郑庄公驱逐叛弟共叔段,就是《左传》开篇讲的一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722年。

郑庄公姓姬名痛生,郑国国君。西周分封诸侯,分为五等爵,公、侯、伯、子、男。郑国是第三级爵伯爵,所以郑庄公也称郑伯。郑国领地在今河南新郑县一带,国都叫郑。郑庄公出生时倒生,即脚先出来,医学上称为逆生,俗称难产,他的母亲姜氏死去活来,一度休克,所以很不喜欢郑庄公。痞,同悟,就是逆,倒着的意思。

郑庄公的弟弟名叫姬段,封在京邑,称京城太叔。叔,表示排行在后,年小为弟的意思。京城太叔后来逃亡到共国,又称共叔段。郑庄公母亲非常宠爱共叔段,但是按古代的宗法制度,只有长子才有继承权,所以郑庄公当了国君,共叔段只能享有一块封地叫采邑。京邑是郑国的第二大城,仅仅小于国都,按制度规定,任何人受封,都不能把京邑作为采邑。由于郑庄公母亲姜氏出面干预,郑庄公把京邑封给了弟弟共叔段。

郑国大夫祭仲反对郑庄公把京邑分封给共叔段。他对郑庄公说:“凡是都邑,城墙周围不能超过三百丈,超过了就是国家的祸害。先王作了制度规定,大的都邑只能是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为五分之一,小的为九分之一。现在京邑超过制度,留下隐患,不能封给共叔段。”

郑庄公说:“姜氏要这样安排,明知有祸害我也没办法。”

祭仲说:“你明知姜氏疼爱小儿子,故意让共叔段的势力强大起来,好用武力夺取君位,姜氏的这个欲望是不能满足的。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及早想个好办法处置,不应该让祸害蔓延。”

郑庄公说:“多行不义的人,一定要栽跟斗,我们就等着瞧吧!”

不久,共叔段下令郑国北部和西部地区的城邑要听命于他。公子吕对郑庄公说:“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发号施令的人,国君打算怎么办?如果您让出君位,我们就听从共叔段,如果不让出君位,就趁早除掉他,别让老百姓受害。”郑庄公说:“还不到时候,让共叔段自取其祸。”

共叔段见郑庄公没有采取措施限制他,他更加肆无忌惮加快叛乱的准备,暗中招兵买马修造兵器,与母亲姜氏串通一气,还作了联络信号。共叔段起兵攻城,姜氏做内应。共叔段他自以为做的一切神不知,鬼不觉,无人知晓。其实郑庄公早就在京邑布下暗探,共叔段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郑庄公探知共叔段起兵反叛的日期,秘密召开了紧急会议,不动声色部署了战斗部队。郑庄公对公子吕说:“算账的时候到了。”他命令公子吕率领200辆战车,以优势兵力攻打京邑,在共叔段发动叛乱之前进行突然袭击。共叔段没有料到郑庄公有这一手,京邑的老百姓也反对他,他没有还手之力,只好仓皇出逃到鄢城,鄢城在郑国的东部,今河南鄢陵县境。郑庄公乘胜追击,共叔段在郡城立脚不住,逃亡到了共国。共国在今河南辉县境。

郑庄公驱了叛弟共叔段,追究这场叛乱,事连母亲姜氏。郑庄公把母亲迁出国都,安置在城颖。郑庄公发誓说:“不到黄泉,不要相见。”黄泉,就是埋到地下的意思。郑庄公说这话,就是宣告断绝母子关系,今生再不见面,只有死后到地下相见。

过了一些日子,郑庄公有些后悔,这样对待母亲太过分了。但作为国君说出的话又不能更改,他要大臣们想个万全的办法。颖考叔给郑庄公出了一个主意,他说:“君王不必担心,挖一个地道,一直见到泉水,然后你们母子在地道的泉水边见面,这就符合你的誓言。”郑庄公高兴得一拍大腿说:“妙,妙,这真是妙啊,这样我可找回母亲了。”

郑庄公听从颖考叔的意见,立即挖了地道,母子二人到地道中相见。郑庄公进地道时,口中唱着这样的诗句:“身人隧道中,其乐也融融。”姜氏则从地道迎上走出来,口中也唱了两句诗:“身出隧道外,忽觉心神快。”于是郑庄公母子消除了隔阂,就像世上所有母的子亲情一样享受天伦之乐。

余论:郑庄公是国君,共叔段是叛臣,郑庄公驱逐共叔段,是国君讨叛臣,名正言顺。由于共叔段是郑庄公的弟弟,孔子认为弟弟不义,遭到哥哥的驱逐,郑庄公也不仁,所以写《春秋》时用了“郑伯克段于鄢”的字眼,对两人各打五十大板。“克”字表示互相攻打的意思,把“庄公”写成“郑伯”就是讥刺他当兄长的有失教诲,运用国君的权力蓄意安排弟弟共叔段中圈套。这个观点不对,应该翻过来,所以本文标题叫“郑庄公驱逐叛弟”。《左传》作者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一个警句,叫“多行不义必自毙”,意思是说,一个人作恶多端,一定要自取灭亡。这句话是直接批判共叔段的,这一观点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

石衜大义灭亲

石衜

(春秋时人)

来可泓

石碏大义灭亲,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公元前718年。

石碏是卫国的贤大夫,忠君爱国,深明大义,而又足智多谋,对卫庄公忠心耿耿。石碏只有一个独生子叫石厚。这石厚可不是一个善良的人,他为人唯利是图,见风使舵。卫庄公娶陈国厉妫、戴妫两姐妹为夫人,戴妨生了一个儿子叫姬完。卫庄公的正夫人庄姜不生育,就把姬完当做亲生子,这样姬完就成了嫡长了,应当继承国君之位。卫庄公的宠妾生了一个儿子叫州吁。由于卫庄公喜欢州吁的母亲,宠爱小妾,因此对州吁百般溺爱,不加管束。州吁一天天长大,成了爱好弄枪使棒的纨绔子弟,到处惹是生非。石厚见州吁得宠,就投靠州吁,也根本不听父亲石碏的话。石碏见州吁、石厚两人为非作歹,就劝谏卫庄公说:“不是君王的嫡子,而喜欢弄兵逞强,还让他带兵,这是祸乱的根源,要赶快制止才好。”但卫庄公宠爱州吁,听不进石碏的忠告,州吁有卫庄公撑腰,更加横行霸道,欺侮姬完,不把文武大臣放在眼里。石碏便再次上书劝谏卫庄公,他在谏书中说:“我听说爱护孩子,应该用正确的道理教育他,使他懂得道理,明辨是非,不要将他推到邪路上去。骄傲、奢侈、荒淫、逸乐,这是邪恶的根源。君王如果要立州吁为国君,要及早决策,如果再犹豫下去,就会发生祸乱。州吁是侍妾的儿子,目前依仗您的支持而称王称霸,一旦君王去世,姬完即位,就容不得州吁了。州吁的地位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州吁如果能得到宠幸而不骄纵;即使骄纵,由于地位变化而有所收敛,安于地位下降;地位下降而不产生怨恨情绪;即使产生怨恨情绪,而能够自我克制,这样才不会发生问题。照我看,州吁是很难做到的。就姬完与州吁比较,相差很大。就地位而言,卑贱的州吁将会妨害尊贵的姬完;就年龄而言,年少的州吁将会欺凌年长的姬完;就亲疏关系而言,疏远的州吁将会离间亲近的姬完;就历史关系而言,新人州吁将会取代旧人姬完;就情势而言,小的州吁将会凌驾于大的姬完之上;就是否合乎正义而言,淫乱不义的州吁将会破坏执行道义的姬完,这是六件违逆道义的事,为人情所不允,一定要坚决阻止。我们一定要教育人民,做到国君行事合宜;臣下承命奉行;父亲慈爱,儿子孝顺,兄长宽和,弟弟恭敬,这就是六种符合仁义的事。如果去掉六顺而效法六逆,就会很快招致祸患的到来。作为国君,一定要慎重考虑,避免祸害的迅速到来。”石碏言辞恳切,说理透辟,忠君爱国之心,溢于言表。但卫庄公不听石碏忠言劝告,继续放纵州吁倒行逆施,逞兵作恶。石碏的儿子石厚,也不听石碏的教育,与州吁气味相投,狼狈为奸,在一起鬼混。石碏感觉到卫国政事日益紊乱,局势动荡不稳,便在公元前734年庄公死亡、桓公姬完即位的时候告老回乡,密切注视着局势的发展。姬完即位,史称卫桓公。

卫桓公即位以后,州吁仍不知收敛,依然故我,继续骄奢淫逸,为卫桓公所不容,受到卫桓公的严厉斥责,在国内立不住脚,只好逃奔到国外去了。州吁虽然离开卫国,但他不断窥测动向,图谋伺机夺取卫国政权。公元前722年,郑国共叔段凭借大邑京城(在今河南荥阳县南)的雄厚实力和其母武姜的内应,妄图袭取郑庄公。郑庄公外示优容,内里防范,采取内紧外松的策略,提防共叔段。共叔段刚准备起兵,就落进郑庄公布置的大网,不战而溃,只好逃到共国(今河南辉县)去了。州吁与共叔段,一对叛逃的流浪者,便结为朋友,一搭一档,密谋策划颠覆国家、篡夺王位的勾当。公元前719年,卫国遭受灾荒,州吁招集流亡出来的卫国百姓,依靠他们的力量,偷偷地进军卫都朝歌,袭杀卫桓公,自立为卫国国君。州吁阴谋得逞,政权在手,更是放纵自恣、为所欲为。在国外,他为了帮助共叔段攻打郑庄公,便联络宋、陈、蔡三国一起出兵攻打郑国,包围郑国的东门五日而回。这年秋天,又联兵攻郑,取郑国禾谷回来。州吁穷兵黩武,给卫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在国内,他依恃武力,压迫人民群众,人民便纷纷起来反对州吁,替卫桓公报仇。州吁大为惊恐,坐立不安。便派石厚前去向石碏请教如何安定君位、治理国家的办法。石碏说:“洲吁杀桓公是篡逆,是乱臣贼子,民心不服。如果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到洛阳去朝见周天子,得到周天子的承认,取得合法地位,才能安定民心,国君的地位就能巩固了。”石厚听了大为高兴,立即向州吁报告,以为石碏给他们指出了一条活路。但他们不知道石碏使的是一条调虎离山之计,让他们离开卫国,便成为孤家寡人,可以一举擒杀。石厚和州吁又问石碏,怎样才能去朝见周天子。石碏告诉他们说:“周天子正宠信陈桓公,言听计从。卫国和陈国现在非常和睦,如果先到陈国去,请陈侯作介绍,周天子一定会接受朝见的。”州吁、石厚对石碏的话深信不疑,便高高兴兴到陈国去了。他们不知道石碏正是利用陈国是卫桓公外祖父家的关系,可以借他们之手来捉拿州吁,为外甥报仇。石碏见州吁和石厚离开卫国,便修书一封,派人昼夜兼程告诉陈桓公。信中说:“卫国是一个小国,我石碏年纪老了,无能为力了。我把真相禀告给您,州吁和石厚,是杀害我国国君的元凶,请求您做出布置,张开大网,等候州吁、石厚自投落网。”州吁和石厚到了陈国,受到陈桓公的热情接待,被安置在宾馆里。半夜三更,正当他们做着周天子任命他们为卫国国君的美梦时,一根绞索套在他们头上,把他们从锦被中拉出来,五花大绑,投入监狱。州吁、石厚被擒获后,陈桓公派人把这个消息告诉石碏,幷请卫国派人来处置他们。石碏便派右宰丑到陈国濮(今安徽毫县东南)地处决州吁。右宰丑到濮地后,以向州吁进食为名,处决了州吁。并到邢国(今河北邢台市)迎立卫桓公之弟姬晋为国君,这就是卫宣公。石厚被囚后,陈桓公考虑到他是石碏的独生子,准备将他送回卫国,交还给石碏。石碏认为石厚助纣为虐,参与弑君,既不忠于君,又不孝于亲,是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乱臣贼子,罪大恶极,必须受到应有的惩罚。他立即派他的家宰孺羊肩到陈国处决石厚,石碏以国家利益为重,伸张正义,处死逆子的行动,被誉为“大义灭亲”,受到当时和历代人们的颂扬,被奉为坚持正义,公而忘私的楷模。

同类推荐
  • 马上就办

    马上就办

    《马上就办》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执行力。无论你有多么伟大的梦想,多少严谨的计划,多么强大的实力,如果没有积极的态度,高效的执行,最终都将一事无成。本书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有力的论述告诉你如何在职场中端正工作态度,提升工作效率,进而帮助你打开梦想之门,走向成功。
  • 说话艺术大全集

    说话艺术大全集

    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炼的交流要点,对说话前的准备、说话技巧、说话尺度、说话场合、说话对象、说话语境、说话效果,如何倾听别人说话、如何说好话办好事等方面做了精辟总结,生动而具体地讲述了提高说话水平的方法和技巧。《说话艺术大全集》内容涉及同事间的说话办事,和朋友交往、与领导下属共事、与爱人或恋人相处,批评、赞美或说服别人、求人办事及维护自己的利益等方面,将最实用、最常用、最具操作性的说话技巧倾囊相授。
  • 处变不惊(中华美德)

    处变不惊(中华美德)

    本书稿是从中华美德故事中,撷取具有处变不惊的典型事例,从立志发奋等方面述说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以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以滋养青少年心灵的成长。
  •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职场哲学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职场哲学

    刚刚步入工作岗位,为什么就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了呢?为什么这么努力地工作,可上级还是不满意?工作时间长了,对一切都渐渐地感到麻木了,该怎么办呢?初涉职场的年轻人,经验和阅历都很有限,如何让自己在职场中游刃有余、不断获得提升呢?当人已步入中年,回首往昔,会不会幡然醒悟,如果能在20几岁时懂得这些道理,现在该有怎样的成绩?《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职场哲学》提供了最经典的案例,最实用的生存法则以及最具针对性的职场策略,让年轻的职场中人从中领悟最值得铭记的职场真理,指引自己不断前进。
  • 40岁前成功男人要具备的60个做人智慧

    40岁前成功男人要具备的60个做人智慧

    本书将男人在工作、生活中的智慧结合生活实例娓娓道来,让读者学会必备的说话办事技巧,做一个正直、诚恳的、有内涵的成功男人。
热门推荐
  • 军情六处:秘密情报局历史

    军情六处:秘密情报局历史

    本书由军情六处独家首次授权,作者接触了数量丰富的档案,在资料收集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垄断优势,在权威性上明显超越以往任何一本从局外人角度揭示军情六处的书。作为一本严谨的学术著作,全书见缝插针地引用各种文献,几乎句句有来历,作者保持其客观的笔调,极少加进自己的评述,使得此书更多地成为了历史资料的整理与汇编,对于相关研究人员或有极大的帮助。
  • 邪王盛宠:嫡女惊华

    邪王盛宠:嫡女惊华

    十月怀胎换来的却是一失两命!被夫君和庶妹联手害死含恨而亡!涅槃重生,惩治继母庶妹,笼络伪善祖母和无情爹爹,巧妙化解薄情郎婚约…这一世,她要彻底改写自己和家人的命运,夺回属于她的一切!不料,这一世的精明能干,怎的就落入了某人设定好的圈套?!
  • 逆行逍遥

    逆行逍遥

    真元大陆上有很多让人揪心的事比如有人说白虎宗宗主被人带了绿帽子,有人说白虎宗宗主儿子和魔道圣女有说不明的关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且看正文!
  • 女总裁的超级兵王

    女总裁的超级兵王

    曾经佣兵世界的王者,一手握生死,一掌定乾坤;被逼回国与美女总裁相亲,醉卧美人群。超级兵王低调归来,却无意招惹到火辣迷人的女警花,清纯美丽的女教师,还有那刁蛮任性的小萝莉……他拳打富二代、脚踩古武世家,凭借自身能力为美女排忧解难。无论情场还是战场,叶飞永远是美女心中的男神,他的人生就是一部完美传奇!
  • 战神起义

    战神起义

    就是一个随笔,情节都删了,当时也有点后悔了。以后当成兴趣好好写写小说
  • 邪魔外道

    邪魔外道

    广陵之下皆为鬼,天道之中当成魔。贪财贪色贪权利,叹尘世虚妄恋人间。笑仙讽道蔑神佛,不分正邪只辩善恶。张一念背负阴阳碑,朝着漫天星辰走向夜幕,踏上昆仑。
  • 当风铃响了

    当风铃响了

    小时候(铃雪)生活在一个破碎的世界里,但一位邻家的一位小男孩(尔然/凤羽)(饰两角色)一直陪在她身边。后来因为铃雪家发生了变故,两人就此分开。读高中时铃雪与(微涵)成为非常好的闺密。多年以后铃雪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认识了学长(凤宫),那是她第一次发现有一个这么在乎她的人,在经历了各种事情后,铃雪选择…
  • 种群:人族

    种群:人族

    一场波及全球的流星雨让世界变成了新的黑森林,13岁的他在那天弑父失母。“吼啊~”“要想活下去,那就先杀了你!”[如果给你个愿望,你……][我要全知全能!我要永恒不灭!]“……然后呢……”“我要让我的种群成为连真理都惧怕的存在!”
  • 白莲灯

    白莲灯

    南诏国的神秘永远在西南绽放着亘古的温度,总会引领人们去探究,去寻觅,这个故事,从南诏与北邦的战乱开始,一个被种下咒语的孩子,长大后被卷入一场又一场纷争,身边所有他当作亲人的人,都在纷争中变的面部狰狞、离他而去,他还能找回心中的宁静,去看那记忆中的红色与母亲依偎,与爱人相守吗?
  • 九灵独尊

    九灵独尊

    九灵大陆,武道为尊,丹道为辅,这是一条无法改变的规则,武道之巅峰,绝顶天赋之终极目的,也需踩着弱者的尸体前进。星球之人程峰意外重生于九灵大陆程氏家族,与之同姓名的程峰身上,取长补短的结合,不被家族重视,屡遭歧视的程峰,开始翻江倒海......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