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62300000016

第16章 治国理民——明君贤臣的智谋(1)

绪论——往昔英杰今评说

本编二十四则帝王将相人物故事,题名为“治国理民——明君贤臣的智谋”,他们都是中国古代政治上的风云人物,对中国历史进程发生过重大的影响。评说他们的历史功过,总结他们治国理民的智慧谋略,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1936年毛泽东写过一首《沁园春》的咏雪词。该词下阕这样说: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祖国山河雄伟壮丽,引得历史上无数英雄人物争相为之倾倒。中国古代叱咤风云的帝王,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以至成吉思汗等代表人物,在他们各自的时代都做出过统一中国、壮大边防、抵御外侮、开疆拓土的不同贡献,他们都以文治武功著称,建立过强大的封建帝国而在历史上显赫一时。五千年历史从头评说,过去的帝王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本质是剥削压迫劳动人民,所以根本无法与当代人民当家做主的人民领袖相比肩。毛泽东用“惜”、“略输”、“稍逊”、“只识”等委婉用语,给予革命的批判。过去的历史已经过去,数风流人物,还看当代英雄,当代人民的创造。革命的批判,是历史唯物主义,意思是人民才是真正的历史主人,历史的创造者。中国五千年悠久文化,归根结底是人民创造的,帝王将相的作用是有限的,但这并不是否定帝王将相作为历史代表人物的作用。阅读本书帝王将相人物的故事,应该有这样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书归正传,回到我们的人物评说正题。历史人物有正面,有反面。正面人物是明君贤臣,反面人物是暴君奸臣。无论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他们都对历史产生过影响。古人说:“才过百人谓之杰,智过万人谓之英。”(参阅《礼记·礼运》注及《淮南子·泰族训》)暴君殷封王就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北宋亡国之君宋徽宗,是第一流的书画家。评说历史,讲正面,也要讲反面,这才是全貌。本书不是全面评论历史,评介人物,因此只选正面人物的某些事迹片断,欣赏他们的聪明才智,领略他们的智慧谋略,所以只以明君贤臣为限,暴君奸臣不入选。其实正面反面也不能截然分开。“郑庄公驱逐叛弟”、“石碏大义灭亲”,就涉及反面人物,而且雄才大略的君主,大多是双重性人物,正面反面集于一身,例如秦始皇、曹操就是这类人物的典型。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功盖三皇五帝,被誉为千古一帝,但秦始皇却又暴虐无比,所建立的秦朝两代人就亡国了。三国时曹操,文武兼备,是那个时代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个诗人。他统一北方,清吏治,抑豪强,整齐风俗,使残破的北方日渐恢复,奠定了北方统一南方的各项基础,在历史上做出重大贡献。但是曹操奸险诈伪,残忍好杀,也冠绝一时,历史又论定他是一个反面教员。由此看来,对于历史伟人,不能简单化用一个“好”字或是“坏”字来作定评。同时也不能用什么三七开,或四六分来划分好坏的百分比。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功过毕书,留待读者去评说。封建社会的明君贤臣,越是伟大的人物,往往越是双重性的人物,简言之有大功亦有大过,或者说既伟大,又渺小。伟大是指他们的超凡举动;渺小则是他有同凡人的血肉之躯的正常表现。由于环境不同,留下许多折光,所以我们要用多维思考去审视历史人物,既把握主流,也不要增饰或掩恶,有些事件,也可以说善恶难以划分,说他善或恶,只是代表不同的人群利益或角度。例如隋文帝与宋太祖两人都是从孤儿寡妇手中夺取政权,从丧失政权一边来看,隋文帝与宋太祖的举动就是恶;但从历史发展角度看,他们是贤者能者,得了政权,统一天下,对人民有利,应当是善。如果在民主制度下,孤儿寡妇当不了国家的统治者,隋文帝、宋太祖也不用卑劣手段夺权,而堂堂正正被社会推举,谁能说不善?所以评价历史人物很难,要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要有正确的角度,好像照相一样,距离、光圈都要掌握好,照出的相片才不会走形。

中国历史有一个优秀传统,叫做“惩恶劝善”,历史的记载中,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都已被记载,一个人善恶必书,以使后人劝善而戒恶。但是历史记载不能说不带有片面性,总是以正面和善为主的,以此为统治阶级服务,不过史书中也客观地记载了许多有作为的君主和贤臣的“为善之道”,这也是中华民族的遗产。唐代历史学评论家刘知几说:“夫善人少而恶人多,其书名竹帛者,盖唯记善而已。”意思是说,统治阶级掌权人物,好人少而恶人多,历史记载主要是记善。因为历史的借鉴教训要总结,而记功劝善应该是主流,给人们留下效法的榜样,更有积极意义。本书集中描写明君贤臣智慧的片段,也正是这个意义。这篇绪论,旨在说明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怎样看待中国古代的封建帝王将相,要有一个正确的观点。但本书不是全面介绍历史人物,也不是全面评价历史人物,所选故事中涉及的帝王将相,并不是全貌,只是智慧谋略片断,这里特作交代,读者不至于认为帝王将相原来就是这个样子。书中所选的各个故事,读者可以进行再创造,智者见智,仁者见仁,领略其中滋味。(张大可)

大禹巧治黄河水

大禹

(前21世纪)

何乃光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但它也给人们带来了水患。历史上它曾多次决口横流泛滥成灾。提起黄河水祸,人们就不寒而栗。历代王朝在治水上所耗费人力、物力之大,亦莫过于治河。征服自然,变害为利,是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早在唐虞时代,我们的祖先就以勤劳的双手和无穷的智慧治理黄河,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大禹就是一个当时治水的英雄,他的智慧和事迹,代代流传,家喻户晓,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宝贵遗产。

大禹,姓姒,名文命,又称夏禹,戎禹,是鲧的儿子。禹部落生活在黄河之南,以农业发达著称,必然要与黄河水患做斗争。禹的父亲练,因为治水方法不当,用堵塞的办法造成了更大的水患,被舜处了死刑。禹继承父志,改用疏导的办法,治水成功。父子两代治水的不同效果,正是人与自然做斗争,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开发智慧的过程和结果。

大禹勇敢有智慧,任何困难和挫折都不能使他低头。他治水考虑周密,方法正确,表现了他的超人智慧,总起来说,大禹治水,分三个步骤,每一个步骤,他都克服了困难,充满了智慧之光。

第一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如何疏导洪水?大禹和他的同伴,在茫茫水泽中发明了指南针指示方向。长途跋涉,走遍了黄河流域。当时遍地洪水,行路十分不便,禹便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陆上行走乘车子;水上行走坐木船;泥滩上行走乘橇车。橇车像畚箕的样子,用木板做成,两头微微翘起,人坐在橇里,一只脚微微弯曲踏在橇外泥滩上,用力蹬地,乘泥沙滑行,速度很快。这种交通工具至今在江浙乡村沙滩上还能看到。山上行走便坐轿子。这种轿子极其简单,用三块木板挂在两根长竹竿上,中间一块木板坐人,前边一块搁脚、后边一块作靠背,山再陡,也能抬过去。冬天,北风凛冽,天寒地冻,禹的两脚冻裂,鲜血淋漓,他仍咬紧牙关,测量地势;夏天,赤日炎炎,如火如燎,他两脚起泡,便用泥土涂抹,继续踏勘水势。小腿上的毛脱落得光光,身子累得疲劳不堪。但为了人民利益,早日治好洪水,他顾不得坐一坐,歇一歇,抓紧时间工作。有一次,他考察经过徐山,路过自己的家门口,听到小孩子的哭声。隐隐约约听到自己的爱妻在哄着孩子。“乖孩子,不要哭,你爸爸治水去了,一去三年,没有回家来看看宝宝。”禹听了心中非常辛酸,只要跨前一步,一抬腿,就可跨进家门,看到婚后三天自己就离开了的爱妻和没有见过面的孩子。他的同伴都劝他回家看一看再走。但禹为了人民,为了治水,他心一横,大步流星离开家门。这样的情况在禹治水的十三年中一共有三次。“三过家门而不人”,历史上传为美谈。这是一种公而忘私的崇高精神。禹经过长期的调查考察,发现我国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要治平洪水,一定要根据地形,因势利导,把洪水疏导到海里去。

第二步,凿开龙门,导河入海。大禹经过调查研究,掌握了黄河流向的第一手资料。他看到甘肃兰州西南的小积石山,是黄河的一个河源,让那里的水顺东北流下,经过灵州、胜州,让河水由北向南流动。然后凿开龙门,让河水进入河南平缓地带,使之在下游分流,一支让它从山东博兴附近的清河入海;另一支让它从河南的浚县西南经山东范县、临邑、滨县等地入海。这样黄河的主干河道便疏通了。

而要完成疏通黄河主干河道的关键工程,则是凿开龙门山。龙门山在同州韩城县北50里,形势十分险峻。重岩叠嶂,像一座石壁屏风挡住黄河去路,河水无处宣泄,便在黄河上游泛滥成灾。只有凿开龙门山,才能把上游积水向下游疏导。所以大禹集中全部力量,投入到凿开龙门山的战斗中去。那么如何凿开龙门山呢?在当时只有石斧、石刀、石棍等简单的生产工具,要凿开万丈高山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大禹便召集契、稷、皋陶以及治河工匠一起商议,大家想出了两个方法。一个是“夹击凿山法”,一个是“束水冲山法”。夹击凿山法就是把凿山的人分成两半,一半在西面,从西向东开凿,一半在东面,从东向西开凿。开凿时顺着岩石的脉络、走向,利用风化侵蚀作用,缓缓地将岩石凿松。“束水冲山法”就是在龙门山上游砌造堤坝,将水位提高,等开挖大军将岩石开凿松动后,利用湍急的河水冲开龙门山。大禹和工匠团结一心,叮叮当当,日以继夜凿山不止,经过几年的努力,滴水穿石,东西两支凿山大军终于把山上的岩石凿得松动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大禹启用“束水冲山法”。他一声令下,治河群众迅速将堤坝挖开,湍急的河水,奔腾而出,咆哮着以雷霆万钧之力向龙门山冲去,只听得轰隆一声,好像天崩地裂,终于将龙门山冲出一个百米左右的豁口,滚滚河水,一泻千里,向河南省流去。“成功了!”人们噙着热泪,欢呼着、跳跃着,欢呼声和流水声交织成一支雄壮的胜利交响曲。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工程啊!现在我们到龙门山去看一看,还可以看到大禹开凿龙门山的遗迹。现在的龙门,两岸连山,层峦叠嶂,石壁万仞,黑幽幽地环抱着龙门口。龙门口宽约百米,与李奇所说“禹凿通河水处,广八十步”相一致。现在河上既架设着通行人车辆的铁索桥,又有通火车的铁路桥,已是天堑变通途了。

第三步疏通黄河水系。大禹疏通黄河干流,只完成治理洪水的主干工作,为了整治黄河,他还把黄河支流上的山山水水加以疏理。在冀州,他治理慈州壶口山,左冯翊梁山,右扶风的岐山,引清漳水出上党至阜城县进入黄河,引浊漳水出上党长子县东到邺郡进入清漳水,一起流入黄河。他引恒山的恒水,灵寿的卫水以及巨鹿县大陆泽水进入黄河,然后通过碣石山导之入海。在山东,他疏导汶水流和济水,又导济水、漯河流入黄河。在徐州,他导淮河、沂水、泗水流入黄河。在豫州,他导伊水、洛水、涧水进入黄河。总之,把黄河支流逐一疏通,使黄河形成一个畅通的水系网络。

大禹与契、稷、皋陶以及劳动人民,经过十余年的英勇搏斗,终于治平了洪水。在此基础上他划分全国为九州,根据不同土地条件和自然资源,制定了贡赋标准,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天下得到了太平。由于禹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舜便指定他为自己的接班人。十七年后,舜禅位给禹,为天子。禹历尽艰辛,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治平洪水,造福人类,他受到历代人们的崇仰和赞扬。

余论:中国古代圣人孔子对大禹治水的伟大功绩作了高度评价。孔子说:“禹全心全意治理洪水,如果没有禹,我们都要成为鱼鳖。”大禹治水的故事一代又一代被人们传扬,大禹治水的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美德的象征。

武王灭殷建周

姬发

(前11世纪)

张大可

周武王姬发,公元前11世纪时人。他是八百年周朝的开国之君,在历史上被称为三代的圣王之一。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三代的开国之君,大禹、商汤王、周武王,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圣王。周国,原是西方关中兴起于周原地方的一个小国。周原在今陕西岐山西南。周武王的父亲叫姬昌,在殷封王时被封为西伯,周武王继位后,追尊为文王。西伯治周,在位五十年,经过长期经营,周人跨出了潼关,势力进入到山西。周国力量有很大的发展。史称天下三分,西伯有其二,显然这是夸大了的,商朝仍然有很大的势力,并在向徐淮一带发展。西伯还没有来得及伐商就死了,灭商的重任落在了周武王的肩上。

商朝末代君主叫商纣王,又称殷纣王。因商王盘庚迁殷,所以商朝又称殷朝。纣王穷奢极欲,设肉林酒池,荒淫无度。他又实行严刑酷法,人民怨声载道。但商有六百年天下,而且纣王崇尚武力,多才多艺,要打败商朝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周武王继位以后,全力投入灭商工作。他任用文武双全的太公姜尚为军师,用周公姬旦为宰辅,用召公姬爽和毕公姬高为顾问,夜以继日策划灭商大计。

武王运用智慧谋略灭商,计划是非常周密的。

第一步,周武王打着文王的旗号,充分动员军民群众和各诸侯国。西伯在周国和诸侯国中有很高的威望。周武王尊西伯为文王,制作了一个木雕神主供奉在大殿上,行军时也用车载着在军中。周武王宣称要发扬光大西伯的事业,灭殷是西伯的遗志。这一着棋很灵,文王的精神把周国人民及诸侯们都团结起来了。

第二步,进行灭商前的实战演习,叫做观兵孟津。孟津,原写作盟津,是黄河的一个渡口。周武王在这里大会诸侯,演习战斗,所以称为盟津。其地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

会盟孟津在周武王继位的第九年。周武王在行军车上供奉了文王的木牌灵位,表示了继承文王遗志的决心,同时表明讨伐殷纣王是奉先人之命,不是自己擅作主张。他向司马、司徒、司空及其他各级军官,以及来会盟的诸侯发布文告,说:“要庄敬戒惧,切实努力,发扬祖德。”接着军师宣布渡河的军令,说:“集合你们的士兵,开船划桨,动作迟缓的,军法论处。”武王随着大军渡河,船到中流,声称有条白色大鱼跳进了武王的坐船,武王把这条鱼拾起来祭天。渡河完毕,有一团火从天上下降,落到武王的帐篷顶时,化成一只乌鸦,颜色火红,发出魄魄的声音。白鱼跃舟,天火化成乌鸦,被宣传为祥瑞,是武王得天命的象征。不约而同相会孟津的诸侯有八百之多。诸侯一致拥护周武王伐纣,他们说:“我们大家都来了,可以讨伐纣王了。”武王说:“你们不了解天命,还不到时候。”便领兵回去了。

同类推荐
  • 女人四十开始幸福生活的身心修炼

    女人四十开始幸福生活的身心修炼

    为了生活,女人需要付出许多。父母需要照顾,孩子需要培养,一堆的家务不做不行,工作不出色有可能被淘汰,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很麻烦……这一切使自己完全没有独立的空间和时间,觉得很累很累,也想着有一天一定要停下来,好好休息一下,充分享受一下幸福的乐趣。
  • 最受感动的爱心奉献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最受感动的爱心奉献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奇怪的面试、美洲豹的对手、富翁的大房檐、访问敲石工人、最后一片绿叶、“勤”“俭”不分家、栅栏上的钉子等等。
  • 明白为人处世的菜根谭

    明白为人处世的菜根谭

    这是一本经典内容与新形式搭配的具有文化魅力的书。它对“菜根谭”的经典内容进行了符合当下的解读和挖掘。它既有适应当今社会的一面,又有引导人们内心回归传统的一面。其读者既对国学感兴趣,同时需要国学在现实中给予自己指导。本书编排为三大部分,清晰而丰富,是普及国学,引导人生的标准读本。
  • 实话实说:与大学生谈求职技巧

    实话实说:与大学生谈求职技巧

    了解人才行情是成功求职第一步,本世纪最抢手、最赚钱的人才分析,拟写成功简历的9大标准,人事主管心目中的理想回答,学会说“我”、树立自我意识,用事实说话,展示自己,自谋职业,小心陷阱,聘用合同的谈判技巧。
  • 六度人脉

    六度人脉

    20世纪60年代,“六度人脉”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StanleyMilgram提出并加以验证。最初“六度人脉”是政治圈与财经圈里高端人士必用的成功法则。后来,它以强大的趋势流行到到美、加、英、法、德、意、葡、日、韩、丹麦、荷兰、巴西等160多个国家,并开始进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热门推荐
  • 幻神决:倾世五小姐

    幻神决:倾世五小姐

    身为拥有异能的四大特工之一,本想与好姐妹们一同穿越,可没想到,醒来时,好姐妹没看见,只看见一个装小白兔的妖孽男死命地抱她大腿!“喂!你的节操呢?你的男性尊严呢?”某女气愤地看着某妖孽男。“啊?什么?人家只要你啦~才不要什么节操什么男性尊严呢!”某妖孽男撒娇。“……”某女表示她上辈子肯定是欠了他的!
  • 空桑赋

    空桑赋

    你上天入地我一路追随,你要天翻地覆我给你当打手,但你要坠入阿鼻地狱与我天人永隔我决不答应…
  • 战起1938

    战起1938

    梦醒1938,黑暗年代开始的地方,投奔谁,遇到谁,离开谁,失去谁。辗转经年,忽然发现,在这个年代,最安全的地方,不是北极,而是在你身边。
  • 我的世界之逗比的生活

    我的世界之逗比的生活

    这本书呢,其实就讲的是一个叫盛书涵的人类莫名其妙的跑到了一个叫我的世界的游戏里开始了他的逗比生活的故事,mc是主线来的。。。。。。前期写得不太好,新人发文,请谅解(后期可能掺杂一些无限流,当然,也有一定的二次元乱入进来……就这样)催更用的作者qq:2351433105,要加的话请备注读者,蟹蟹~
  • 爆宠99次:国民老公甜宠妻

    爆宠99次:国民老公甜宠妻

    男强女强。甜宠专宠——某男挑眉:你上我下,还是我上你下?某女皱眉:还用说吗?当然是你上我下!说罢,一把扯过某男挡在身前怒道:莫轩!你要是不把这只小强弄走今晚别上老娘床!某男魅惑一笑,转身扑向某女:老婆晚上不行那么现在把……
  • 鱼游浅水

    鱼游浅水

    人家想嫁个有钱人,为什么遇上的一号有钱人,是在仙山修仙的,二号有钱人,是在家修仙的,三号有钱人,是准备修仙的。有钱人都去修仙了吗?既然师傅你诚心邀请我修仙,那我就勉为其难的接受了吧。还要问一句,师傅你是有钱人吗。
  • 我们的爱情会开花结果

    我们的爱情会开花结果

    一场不愉快的相遇,一个突如其来的车祸,一个不经意的话语,成就了这段羡煞旁人的爱情。他们明明相爱却互相伤害,当家人、朋友、情敌,成为他们的倾诉对象时,又是怎样的一种感觉。“我们是不可能在一起的。”这是他经常说的话。“你在哪里?”这是他放在嘴边的话,究竟发生了什么?
  • 萌妃有毒

    萌妃有毒

    现代女神偷穿越成倾国倾城的将军嫡女,装丑装肥样样拿手。被囚禁就算了,可是那个谁,你怎么能让我看你跟其他女人打情骂俏?死缠烂打不成,那就霸王硬上弓!墨司琊说,跟三皇子的婚约,退退退!娄晓晓,你注定只能是我的皇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星系那边

    星系那边

    我在真实与虚幻的独木桥上,犹豫。支撑这个世界的,不再是双腿。潺潺的人流中。我在颤栗。这一天,我离家出走了……(第一人称只是简介需要。)
  • 那些年一起放荡的青春

    那些年一起放荡的青春

    记得那年,苍井空还是处女、企鹅还不是QQ、手机只能打电话、菊花也只是一种花、2B只是一种铅笔、芙蓉也还是美女。经过了那么多的风雨之后,才发现,逝去的青春已经不再回来。而我和我的兄弟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那些年,我们一起放荡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