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穴法歌》有这样一句歌诀:“小便不通阴陵泉。”是说小便不利或不通可用该穴进行治疗。
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上一个重要穴位,位于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与阳陵泉相对。我们在取穴时,可沿胫骨内侧缘自下而上用手指推,当手指抵达膝下,胫骨向内上弯曲处,就是此穴。其主要功能就是通利小便。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曾记载:“遗溺失禁,出不自知,灸阴陵泉,随年壮。”所以,临床上不仅小便不通可以用之,小便失禁也可用它来治。如淋症中的小便涩疼、淋沥不通;因前列腺炎或前列腺肥大而致的排尿不畅;因肾虚而致的尿失禁等等。阴陵泉的这种功能在于其可以利水利湿,故临床上水肿无湿不成泻,泄泻的病人可取阴陵泉利其湿。
很多人在夏天的时候最容易受暑湿之邪的伤害,会出现易感冒或拉肚子等问题。针对暑湿邪性的特点,我们此时首先要保持身体的气血正常,因为气血不正常(不足或过盛)的时候,身体的抵抗力就会不足。这时,我们最好每天坚持按揉阴陵泉。阴陵泉可以健脾利湿,每天坚持按揉此穴3分钟,可以保持整个夏天脾胃消化功能正常,还可以把多余的“湿”祛掉。
按摩阴陵泉时,可取坐或卧的姿势,一手拇指或食指按放在阴陵泉穴处,作按揉活动,每次按摩1分钟,两侧交替进行。
养生小提示:
按摩阴陵泉穴对因手足冰冷症和水毒引起的腿部浮肿也有一定的效果,也可治疗由冷气造成的食欲不振、手脚麻木等症。
15.按摩劳宫,精神轻松
经常刺激劳宫穴,可疏通心包经,具有镇静安神、健脑益智的功效。
劳宫穴是心包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经常按摩可以缓解人的紧张情绪。“劳宫”,就是劳累以后回去休息的宫殿。它在手的正中心。取穴也很简单,轻轻握拳,指端触及掌心,中指尖所点之处即为劳宫穴。
中医认为,劳宫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心包有“代心行令”的作用,而心又有“主神明”的作用,统帅思维、意志和情感,所以经常刺激劳宫穴,可疏通心包经,具有镇静安神、健脑益智的功效。
我们在精神疲倦时,可用另一手的拇指反复按压或按揉劳宫穴,或两手握拳,以中指尖按压劳宫穴;或者两手间夹一个核桃或钢球之类的东西,使其在劳宫穴上旋转按摩,均能缓解疲劳。如果我们在参加考试、面试或者是在其他重要的场合出现紧张、心跳过速时,也可以按按劳宫穴(左手效果比较好)。
如果按摩劳宫穴的同时再配合合谷穴,还可以治疗头痛。方法:用右手拇指端按压左手合谷穴,再用右手食指按压左手心劳宫穴,同时拇、食两指同时用手捏拿,一捏一松25下;再用左手拇食指捏拿右手合谷穴、劳宫穴25下。此方法还可防治鼻塞、牙痛、口眼歪斜、热病汗不出、多汗等头面病症。
劳宫穴还能祛除淤血,改善血液循环。可采用按压方法,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边按压穴位边按摩,以感到酸痛为宜。每次3~5分钟,每天5~6次就可以了。什么时候按摩都可以,但在洗澡后等肌肉放松的时间做,效果更好。
养生小提示:
劳宫穴是心包经上的火穴,就是老给你生着火,给你的身体不断补充能量。中暑、晕车时,立即揉揉劳宫穴会取得明显的效果。
16.食毕摩腹,百病能除
饭后用手轻轻按摩腹部,能使腹腔内血液循环,加强胃部功能,对中老年健康长寿大有裨益。
食毕摩腹是一种食后保健按摩法。饭后用手轻轻按摩腹部,能使腹腔内血液循环,加强胃部功能,对中老年健康长寿大有裨益。食后摩腹要作为一种良性刺激,经神经转入大脑,有益于神经、体液内分泌功能的调节,且能活血通络,疏通经脉,对肠胃和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有独特的防治作用。
做法:饭后两手对搓后以热手轻轻摩腹,可从上至下,从左至右,以顺时针方向,用手掌环转椎摩。手法要注意轻柔和软,用力大小以感觉舒适为度,每次10分钟左右为宜。
揉腹时一般在晚上睡觉前、早晨起床前或饭后进行较好。唐代名医孙思邈(享年101岁)一直坚持“食后即自以热手摩腹”。他说:“食毕摩腹,百病能除”。
如果经常揉按脐下3寸的关元穴,还可防治前列腺炎。具体做法:取仰卧姿势,双膝微屈,先用右手掌按顺时针方向绕肚脐揉腹,然后左手掌逆时针方向绕肚脐揉腹。如此揉腹可轻度用力,以不引起腹部疼痛或不适为宜。
无论是男性朋友还是女性朋友,有了小肚子可不是什么好事,被人挂上“游泳圈”的称号更是不雅,而饭后经常揉揉腹部可以有效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
方法是:双手伸直,互相交叠摆在肚脐上,大拇指交叉,掌心对准肚脐,男左手在下、女右手在下。稍稍吸气后收小腹,双手顺时针揉36圈,可以帮助肠胃蠕动,摩擦时会感觉到手掌和腹部微热。每次大约做36下,长期坚持就能达到活化身体的功能。
养生小提示:
饭后不要马上按摩,最后在半小时后进行,这样不仅有助于消化,还不至于不舒服。
17.腰背委中求
按摩委中穴(原来是季中穴,应改为委中穴)有舒筋通络、散淤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它是腰痛疼痛、腰扭伤等病的克星。
腰酸背痛可以说是现代人的通病。从事于久站、久坐或需长期弯腰搬运重物的工作者,如店员、办公人员、司机及搬运工人等最容易引起腰酸背痛;另外一些由于内心的焦虑,对工作或家庭不适应或失眠者,也容易腰酸背痛。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按摩委中穴,按摩时力量可以稍微大一点,虽然按压时有疼痛的感觉,但对身体十分有益。
委中穴是膀胱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而中医认为,很多人的腰背部疼痛,如腰痛、背痛、腰酸、腰椎间盘突出等,多是膀胱经上的问题,都是由于膀胱经气血不通。这时如果我们取膀胱经上的委中穴,绝大多数腰部和背部的疼痛就能解决了。《四总穴歌》中说“腰背委中求”。意思就是说,凡腰背病症都可取委中穴治疗。此穴具有舒筋通络、散淤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说,委中穴是腰痛疼痛、腰扭伤等病的克星。
委中穴位于膝关节后侧,也就是腘窝处,腿屈曲时腘窝横纹的中点。用双手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一般可连续按压20次左右,同时与腿部的屈伸相配合。按压时,如果能搽上一点刮痧油或药酒更好。此法不但对腰痛有很好的止痛作用,还可以治疗腿部的酸胀、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病以及下肢的一些病症。比如下肢腿软无力,还可用于中风偏瘫后遗症的护理。
此外,如果你在生活中突然遇到了一些小麻烦,如不小心扭伤了腰,也可以试一试按摩一下委中穴,很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养生小提示:
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腰背痛期间,按压的穴位最好不要见水,少吃或不吃鱼虾等发物。
18.头项寻列缺
所有头部的疾病头疼、头晕、眩晕呕吐等,都可以用列缺穴来治疗。
除了“腰背委中求”外,《四总穴歌》还记载了“头项寻列缺”。意思是,所有头部的疾病头疼、头晕、眩晕呕吐等,都可以用列缺穴来治疗。由于列缺属于肺经上的要穴,所以它还能治疗与肺相关的疾病,如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
列缺,有“闪电”之意,也暗指它治病收效迅速。它位于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即两手虎口交叉,食指尖下所指筋骨凹陷处。一般来说,颈项部酸痛、僵硬都可以取该穴。
列缺穴最善于治疗落枕。落枕多由睡眠姿势不当、枕头高低不适,使颈部筋肉长时间被过分牵拉所致;也有的是因为颈部扭伤,或感受风寒所致。很多人早上起来,发现脖子僵硬、疼痛,转动起来不方便,这就是落枕。这时我们可以找列缺穴来解决。
如何使用列缺穴呢?最好采用弹拨的手法。弹拨的手法是在穴位或部位做横向推搓揉动,使肌肉、筋腱来回移动,以有酸胀等感觉为宜。列缺穴位置有很多筋,弹拨列缺穴时要弹拨这些筋,力道一定要适度,以有明显的酸痛感为宜。
除此之外,按摩列缺穴还可治疗上肢病变,如手肘、腕无力及疼痛,半身不遂,可在列缺穴处按摩;还可治疗肺经病证,如感冒、支气管炎等肺经病证,都可按摩列缺穴。
养生小提示:
列缺穴对于预防颈椎病有独到的效果,那些经常使用电脑的人要经常按摩列缺穴,以预防颈椎病。按摩时以有酸胀感为宜。
19.面口合谷收
经常按摩此穴可强健眼、耳、鼻、口、咽喉等头面部器官,使耳聪目明、齿固嗅灵,防止面口之疾的发生。
自古以来,合谷穴是治疗头面部疾病的首选要穴。《玉龙歌》说:“头面纵有诸样症,一针合谷效通神。”《四总穴歌》又概括为“面口合谷收”一语。
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法: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
经常按摩此穴可醒脑开窍、疏风清热、祛风解表、宣肺利窍、镇静安神、平肝熄风、疏经活络的功效,并可强健眼、耳、鼻、口、咽喉等头面部器官,使耳聪目明、齿固嗅灵,防止面口之疾的发生。比如,牙疼时,按压合谷穴5分钟后,疼痛会减轻。平常有鼻子过敏的人,也可以常常按压合谷。如果有耐心,持之以恒,就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按摩合谷穴还能治疗头痛、感冒等症状。如果治疗外感头痛时,不妨做此合谷穴的摩擦,就会有效减缓头痛的症状。有轻微感冒时,可以按合谷穴,左右各个各按摩10分钟,按摩完后再喝一杯热开水,出出汗,感冒就可以缓解。
此外,合谷穴还是一个急救穴。如果因中暑、中风、虚脱等导致晕厥时,可用拇指掐捏患者的合谷穴,持续3分钟,晕厥一般可缓解。如果同时用指尖掐按人中穴,醒脑回苏的效果更好。
按压合谷穴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而并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压,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此穴道的疗效。
养生小提示:
由于按摩合谷穴时具有较强的刺激,因此对于体质较差的病人和孕妇最好不要按摩此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