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9500000004

第4章 巴赫的佛音(4)

后来再次听到管风琴版的《十二平均律》,是来自德国的瓦尔哈(Helmut Walcha )。他是一位盲人管风琴家。据说他是将巴赫的谱子一段一段默背下,在脑海中凭记忆合成多声部,再完整弹奏。他弹得冷静端严。一个骄傲的盲人,不愿泄露一点点个人情绪。再后来听到了兰朵夫斯卡(Landowska,Wanda),20世纪第一位复兴羽管键琴的女演奏家,尖鼻子女巫模样的可爱老太太。她对巴赫,虔诚得相当有个性,她说,你以你的方式弹巴赫,而我以巴赫的方式弹巴赫。真是个固执的老太太。谁知道200年前的巴赫是如何弹奏管风琴?据巴赫的儿子们说,老爸弹的管风琴无与伦比,超越了所有后来记录下来的乐谱。在当时,巴赫主要是作为一位管风琴大师而闻名于世。

唯一确定的是,巴赫生活的年代还没有钢琴,他的键盘曲主要是为古钢琴和管风琴而作。相比现代钢琴,古钢琴没有强弱变化,管风琴没有音色差异,巴赫的键盘曲因而专注于音乐线条间的张力渐变。这种思路影响了后来德国纯音乐的审美取向。也许可以断定,如今将巴赫弹得音色华美或弹出强弱表情的都是自作多情了。这样看来,加拿大钢琴怪才格伦·古尔德又一次脱颖而出,谁说他没有遵守巴赫?古尔德的弹奏听来狂放不羁,本质上正是实验声部间碰撞的各种可能性,他对声部的运动入了迷,对任何声音的想象元素不屑一顾。

即使巴赫是溪流,古尔德也能将他弹成火花。他的弹法几乎是违背弹钢琴基本规范的,连坐姿都不对。古尔德从不正襟危坐弹巴赫。他坐得很低,像小男孩一样趴在键盘上捣鼓,一边嘴里跟着哼哼唧唧。几乎所有钢琴家都能弹出闪亮的音色,但只有古尔德能弹出那种机械律动的火光。这显然因他坐得低,集中前臂力量而弹出匀称的充满灵性的音符,精湛、轻灵而无压力,是趣味与内在律动的均衡,又像浪花般自由自在。他找到了巴赫的方法,找到对位法这种看似机械运动艺术的深处的美感。

32岁,演奏的高峰期,古尔德退出舞台,从此只为录音室演奏。他拎着一张小破椅子去录音,椅子太旧,在弹奏中叽叽咯咯不停。一直在弹别处的钢琴,所以要一直坐自己的小椅子,弹自己的风格。这把小椅子就像他的护身符。他喜欢一边弹一边哼唱,有时候还会塞上耳朵弹。不是不想听自己弹,是不想让习惯性弹奏方式干扰了自己的对位实验。就像他在演奏高峰时期退出舞台,不是故作姿态,他需要空间,不愿被公众的意志绑架。他曾这样评价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一个人可以在丰富自己时代的同时并不属于这个时代;他可以向所有时代述说,因为他不属于任何特定的时代,这是一种对个体主义的最终辩护。一个人可以创造自己的时间组合,拒绝接受时间规范所强加的任何限制。"这句话揭示了经典音乐的本质特征,也像是在说他自己。

他趴在钢琴上,痴迷懵懂,像大英图书馆里趴在书堆里推敲的学究一样迷糊,分辨着两手合音的微妙碰撞,或在一个装饰音里忘情徘徊。一直以为古尔德是天然呆型天才,不料他在纪录片里侃侃而谈几乎是个思想家:“创新实际上是从位于系统中的某个牢固的位置,小心谨慎地挖掘那种外在于系统的否定性。”注意:牢固的位置,小心谨慎,否定性。可见思维缜密。他的巴赫正是有理有据的创造,经得起推敲玩味,且暗示广泛。据说很多演奏家到了晚年都开始钻研巴赫的《十二平均律》,像波利尼,李赫特。大师更是如此,如莫扎特、贝多芬、肖邦。贝多芬晚年出门散步时,口袋里一直装着一本巴赫的《十二平均律》。这副执迷的样子本身已很美,像平均律艺术自我圆满的方式。

听过了古尔德的巴赫,后来我们听到远在巴黎的中国女钢琴家朱晓玫弹巴赫。

初听朱晓玫弹巴赫,是一张《哥德堡变奏曲》的唱片。

这是一见钟情的声音。除了纯洁,灵性,优雅这些美好的形容词之外,还有一种不可捉摸的内心悸动。好像你等待了半生的少女终于出现,她缓缓走来,无知无觉,让你莫名奇妙一阵伤感。你不知道这熟识的美,来自她的轮廓、眼神,微笑,还是嗓音,说话的神态。你知道,全都是。所谓顾盼生姿,风流蕴藉。平时天天喊口号似的“有生命的声音”,原来是这样的。

她将流传了一千年的乐曲,弹得像初生般鲜美,乐评说得好,“青翠欲滴”。古尔德弹得火花闪耀,朱晓玫情到深处别有洞天,一句经过音的善感,利落的装饰音中的明快,无刻意表情,唯有对巴洛克技艺的顶礼膜拜。第一曲如风中的咏叹,第九曲庄严中有激情,第十曲的迷宫游戏,第十二曲的无限温柔…即使收藏唱片,收集一摞巴赫的乐谱,也知道这美如朝露,不可挽留。

《哥德堡变奏曲》又是一大荟萃:第七变奏的西西里舞曲风,第十六变奏的法国序曲,最后变奏中的德国民歌,巴洛克典型的华丽花饰,意大利咏叹调风格…特别是最后一曲辉煌的变奏。在变奏曲这只炼金炉中,织体变幻与对位运动以一种内在的节奏绵延,直至一支质朴的民歌在灿烂的音区笃定奏至酣畅淋漓。这一钢琴可达到的最辉煌的对位,在古尔德那里已是难以逾越的巅峰。其实朱晓玫的弹奏技巧没法与古尔德相比,但她东方式的流离之美,轻快点化了德国式鸿篇巨制,她灵巧,声部疏密有致,行云流水,奏至酣处,水到渠成,回归最初的咏叹调。

听见这样出神入化的弹奏,回忆纷呈。一百年的辗转,中国音乐家的命运,还有中国人与巴赫的复调音乐的渊源,一幕幕浮现。

20世纪初,巴赫的音乐最初来到中国。1927年,留德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萧友梅南下上海,怀揣着从南京政府要来的3060块大洋,到上海创办国立音专,也就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那时候,没有教材,没有教授,萧友梅四处张罗,聘外籍教授,自编教材,组织乐队。他找来耶鲁大学音乐系的高材生黄自担任教务主任。黄自34岁英年早逝,但写了不少曲子,编译了数门教材,教出了贺绿汀、丁善德等日后的大家。黄自编写的《单对位法概要》是最早一批直接运用于教学实践的西乐复调教材,很快遍地开花结果。贺绿汀在音乐学院期间写的钢琴作品《牧童短笛》获“齐尔品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征集”的头奖。这首乐曲以对位法编织江浙牧童小曲,笛声歌调相映生辉,乡音绵绵,至今广为流传。中国音乐的旋律与西方复调的多声部思维一拍即合。敏锐的耳朵已经听见,在旋律深处,中国式内敛与复调音乐的智性温和有一种精神共鸣。

朱晓玫说,巴赫的音乐与佛相通。这个说法惊人。谁都知道,巴赫信奉基督教路德新教。但他写得杂,写世俗音乐,写基督教作品,也写《b小调弥撒》这样的天主教弥撒,如同“佛有众生相,万物皆可佛”。巴赫性情严正温柔,宽厚包容。朱晓玫觉得他有佛性,也许因他的智慧。写这部《哥德堡变奏曲》的时候巴赫已经晚年,几近失明。这个变奏主题来自他早期的一首萨拉班德舞曲,是写给安娜的笔记本中的一首。后来想起来又重写。这部变奏曲,雅俗拼贴,难得糊涂,万物融洽,直至包罗万象。在万物灵性中领会世界大同。于是,弹奏巴赫就是修炼。

后来又找到朱晓玫弹的《十二平均律》。她收着,含一口气,不急不缓,淡墨虚笔,平均律第一次有了仙音缥缈的意境。将一段段曲线弹得流离、典雅,真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练琴好像是为了寻找,寻找音与音之间衔接的别致,寻找一条通往内心与信仰的蹊径,寻找深藏在乐曲中的韵味或香味,让它散发出来。她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来听我弹琴,如果知道的话也许就弹不好了吧。她弹巴赫也如是,仿佛不求甚解。唱片封面上,她剪家常短发,脸上神情真挚如孩童。

在网上只能找到她的简历:朱晓玫,生于50年代的上海艺术家庭,8岁登台演奏,1962年考取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文革时期在河北张家口劳动锻炼5年,恢复高考时她已超过年龄线,只好到进修班学琴。后来辗转美国、巴黎。晚年开始成名,目前在巴黎的音乐会场场爆满。

照她朴素的风格,巴黎似乎不是她的归宿。而她无所谓,她的归宿是巴赫。无论在河北张家口,还是美国、巴黎,生活里唯一不变的内容就是每日弹巴赫。弹巴赫也不是雄心勃勃为了做巴赫专家,一切顺其自然。她的手长得小,有些曲子弹不了,就多练练巴赫。当年在张家口务农,记起老师说过,用巴赫的《十二平均律》练手最好了,特别是赋格曲。她就在村里找来一架旧钢琴,手抄了一本巴赫的平均律曲谱,抓紧时间练琴。后来在巴黎一位乐手家中做保姆,乐手不在时,她在钢琴上依然弹着巴赫,直到有一次被那乐手听到,惊为天音…·弹了一辈子,地点在变,身边的朋友在离去,只有巴赫,是她的欢乐,她的艺术,她的伙伴,她的精神信靠。

国内关于她的宣传很少,面对媒体她很害羞,好像弹琴是自家的事,哪里需要到报上说得兴师动众。她也不愿提及旧日练琴的事,那不是励志故事,在那个双眼望不到头的黑暗时期,人们只是需要一点音乐的激励。

如今朱晓玫60多岁,居住在巴黎塞纳河畔,任教于巴黎高等音乐学院。塞纳河畔的屋子是她的一位乐迷以低廉租金借给她的,好让她有更好的环境练琴。如今朱晓玫还是和从前一样,每日练琴不辍。巴赫的琴曲自塞纳河畔的窗户里传出,那声音一定很美,叫人想起一句中国古话,“风行水上”。

巴赫的唱片推荐

古尔德的《哥德堡变奏曲》(1955年版和1981年版)。

古尔德(1932-1982)这位加拿大钢琴家的名字已经与巴赫难舍难分。他录过两次《哥德堡变奏曲》,1955年版和1981年版。他的最初和最后的录音,选了同一曲,可见《哥德堡》于他意义不凡。1955年版至今仍是这一曲目的里程碑,他弹得精确而充满弹性,技巧无懈可击,多声部的控制力十分惊人,而音乐中那种超越文本的个性强度与蓬勃生机让他真正不同凡响。1981年重录的《哥德堡变奏曲》比55年版整整拉长了近20分钟,它们变得复杂、深邃,内涵深不可测,但激情与炽热不减,演奏在此时成为自我的完成。古尔德曾说:“巴赫也许是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巨人,所以人们相信,他只需动动笔,杰作就会从他手下源源不断地流出。实际并非如此……巴赫从创作初期开始,他的音乐就带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感情、强度和深刻激情……但是,他在早年没有能力将这种强度和激情与真正的赋格技术完美结合,直到近40岁,他才做到这一点。”这应该也是古尔德晚期的艺术追求。

同类推荐
  •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学写小篆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学写小篆

    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 一样悲欢都是离合——论中国电影的叙事结构模式

    一样悲欢都是离合——论中国电影的叙事结构模式

    人类自觉或不自觉地创造艺术,当有数万年的历史了。数万年来,艺术与人类同在,成为人类生命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酿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式。数千年来,中外有关艺术的研究着作汗牛充栋。这些着作均为一代代学人感受艺术、品评艺术、思考艺术规律的结晶。时代发展到今天,艺术的创造、接受、传播以及艺术史的梳理、艺术理论的探索仍然需要学人孜孜以求。
  • 欧洲音乐的发展与交响乐作品欣赏

    欧洲音乐的发展与交响乐作品欣赏

    这是一本普及性与专业性有机结合的,有一定水准的广度、包容性和通俗性的音乐读物。全书共分六章,以第一、三、四、五章为重点章节。第一章,以常识性为特色将欧洲音乐史加以完整概述;第三章,就如何欣赏和理解交响音乐作品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第四章,以第三章中欣赏音乐所立观点将音乐的表现内容作为切人点,把从巴洛克音乐到现代音乐中的50多首交响音乐名曲划分为三大类由浅入深作出介绍;第五章,系统概述了交响音乐发展史。此外,第二、六章的内容也不乏丰富性。
  • 墨宝:书法传世名作

    墨宝:书法传世名作

    本书分为仲尼梦尊帖、自叙贴、送梨贴跋、前后赤壁赋、草书诗贴、醉翁亭记、难得糊涂等七部分,内容包括:欧阳询书房夜话写神帖、古典浪漫主义的艺术境界、苏轼两次作《前后赤壁赋》等。
热门推荐
  • EXO之初恋的滋味

    EXO之初恋的滋味

    初恋的滋味是什么样是?有的人说那是一种苦涩是滋味;但是也有人说那是一种甜蜜的回忆……其实对更多的人来说,初恋的滋味就是让他们爱的人得到那些他们不能给或者办不到放手,让另一个可以办到、有能力给她辛福的人继续代替他继续照顾她!
  • 少爷太胡来

    少爷太胡来

    “我要继承家产。所以你要配合我。把婚结了,不准张扬。”按了手指印,签了一年契约婚姻书,她也算是嫁进豪门了吧?在公司,他是她上司的老板兼总裁,为了掩人耳目,他们忙着玩隐婚。人前要和他装不熟,擦肩过,没瓜葛,没交集。回了家,他照样做他仗势欺人的大少爷,她依旧还是被三座大山压垮的小女仆。哇哩咧,少爷呀少爷,陪你玩一年结婚游戏也就算了,可是这期间,如果她喜欢上别人了怎么办?公司里的执行总监大人虽然对她要求严格,凶哩巴巴,可是看起来很不错的样子哇!怎么办?那就离婚呗!呃,这婚能说离就离吗?她会不会也稍微胡来了一咪咪?
  • 末世生存女神

    末世生存女神

    穆媛媛生来带着记忆,从小就备受宠爱,穆、元两家是传承百年的豪门贵族,所以穆媛媛从来就不缺钱,她用这些钱做了许多事,18岁那年,病毒四溢,丧尸横行,本来美丽和平的地球变成了人间炼狱,从此开始了她的末日之旅……
  • 腹黑傲娇:渣男变魔妃

    腹黑傲娇:渣男变魔妃

    堂堂男子一个穿越竟然变成女人。还来不及享受自己曼妙的身躯,竟然被大魔王强上了。入皇宫,挑逗皇帝,推到萝莉,暴打皇后,踹翻大臣,哼,我前世可是纯爷们!前面的美女,你别走啊~我们聊一聊,别怕,我也是女的,嘿嘿。哟,姑娘你身材真好,内衣哪里买的?收拾我?开玩笑,我可是魔妃!老公,救我~书友群:297146961
  • 万界妖仙

    万界妖仙

    洪荒前,狼烟起。五族神,葬雪域。踏仙缘,寻仙器。闯天下,路艰险。持仙器,战诸邪。旧友聚,渡关难。游仙缘,踏宝地。入海域,闯深渊。天狐神魂三分裂,九尾踏破生死关。古有天狐君临天,今有九尾狐妖仙。九死一生入仙境,绝世仙器归为一。九尾的故事,将从《万界妖仙》开始……
  • 当女王遇上正太

    当女王遇上正太

    闻名黑道界的13岁火狱之主,美少女毒医杀手—冷逍苒,在3岁的时候亲眼目睹父母被他们辛苦卖命的组织—新机药所残忍杀害,年幼的自己被送去做了实验载体,药品突变,自己的身体里充满了各种危险毒素,自此背上了残疾孤儿之名,她发誓一定要灭了新机药,她不怕艰难险阻,拜了隐世高人为师,从此踏上了修炼之路。在5岁时,她遇到了三个滑稽老头,并被他们“拐去”做了孙女,自此,自己的生活天翻地覆。13岁时遇到了他,一块巧克力,倔强的性子使他们紧紧联系,为了“报复”,她“潜入”他的校园,她精灵古怪,顽皮可爱,霸气十足,却深深陷入爱的深渊,他该如何抉择自己的命运?当他们终于在一起时,异世突变,他失去记忆,她能否唤醒他?
  • 左虎与TFBOYS之吸血鬼之恋

    左虎与TFBOYS之吸血鬼之恋

    他们都受伤了,易烊千玺,王俊凯,王源,左虎都是吸血鬼王子纯种的,四位女主角是吸血鬼公主纯种的,但是四位女主角并不知情,连四位王子也不知情,他们每天都是欢喜冤家!每一次女主角都会被男主角占便宜!
  • 都市极品狂龙

    都市极品狂龙

    男人这一生因兄弟而精彩,因女人而完整!要走多少路,受多少罪才能成为真正的男人!一代龙神萧凌风:“我的路,我自己走!我的罪自己受!我的女人,嘿嘿,还是要我自己爱滴!”龙神的世界里既有玄幻般的经历,又有美女的贴身相伴,想想还有些小激动呢。
  • 神奇宝贝之无形之匙

    神奇宝贝之无形之匙

    两段不同的故事,两位不同的主角。不相关的剧情,同样的内容。这可以是一场游戏,也可以是命运线。
  • 数学发展的世纪之桥:希尔伯特的故事

    数学发展的世纪之桥:希尔伯特的故事

    《数学发展的世纪之桥:希尔伯特的故事》中介绍了科学家们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科学家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阅读这套丛书是对课本的很好补充,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理想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