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6500000051

第51章 人生的旋律(1)

如果我们把人生看作登山,那么,年轻人结伴登山,一路欢歌笑语,痛快淋漓,尽享山光水色,自是赏心悦目,但当他们经过歧路傍徨,步入老境时,在夕阳的余晖中,互相扶持着走下山岗,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吗?

大自然处处都有自己的节奏和旋律。

日月轮转,阴阳交替,昼与夜此起彼伏,构成了一天的旋律;

四季更叠,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风景各异,气象万千,构成了一年的旋律;

看大海,潮起潮落,循环往复;

看江河,从清澈的小溪流开始,一路欢歌,沿途汇聚了众多的支流,形成奔腾的激流,开辟着自己的道路,终于形成宽阔的江面,变得舒缓、平静起来,最后从容地汇入大海。

它们都遵循着自己的旋律。

人生,不也有自己的旋律吗?

按科学的说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情绪都随着“生物钟”指针的转动而高涨或低落、兴奋或沉寂……

我们的一生,从童年、青年、中年到老年,不正像一首完整的交响曲一样,从欢快到激越,从浑厚到舒缓;创造着自己独特的韵律吗?

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

一首乐曲,你很难说哪个音符是美的,哪个节拍是美的,然而,这无数的音符和节拍合起来,却构成了一首美妙的乐曲。

一首乐曲有低沉的时候也有高昂的时候,有悲伤的时候也有欢畅的时候,但我们能说高昂的时候胜于低沉的时候、欢畅的时候胜于悲伤的时候吗?当然不能,因为一首乐曲是一个整体,它的美只是在旋律的流动中,在整体的乐曲中才能体现出来,缺了哪个音符、哪个节拍,它都是不完整的,有缺憾的。

人生也是如此,你很难说哪一段是重要的,哪一段是不重要的,哪些内容是有价值的,哪些内容是可有可无的。人生的美、人生的丰富,其实就是经验的丰富,而所谓经验,就是对人生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有充分的玩味。

从横向看,人生有诸多内容,如饮食、爱情、子女、朋友、事业,缺了哪一项,生活都不会圆满。爱情是美好的,但一个人如果抛弃了生活的其他内容,紧紧抓住爱情不放,那么这爱情也是很快会枯萎的。

鲁迅的小说《伤逝》就描写了这样一个爱情悲剧。

涓生和子君是一对自由恋爱的青年,他们热烈的爱遭到子君胞叔的阻挠,但子君为了爱却是那么勇敢、决绝,她大声喊出了这样的呼号:“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他们在路上同行,到公园幽会,连堂堂男子汉的涓生也觉得时时遇到好奇、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但“子君却是大无畏的,对于这些全不关心,只是镇静地缓缓前行,坦然如入无人之境”。

他们终于租了房子同居了。每当涓生下班回家后,他们沉浸在爱的甜蜜中,或是互相凝视,或是放怀而亲切地交谈。他们读遍了彼此的身体,也读遍了彼此的灵魂。

生活是如此安宁和幸福,而他们的感情却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同居后的子君完全依附于涓生,做起了地道的家庭妇女,煮饭、养鸡,和房东太太暗斗,构成了她的全部生活,甚至于连谈天的时间也没有了。

不久,涓生丢了工作,这时,他多么想得到子君的激励,共同去开创新的生活,但他却从子君的声音里听出了怯弱:“她近来实在变得很怯弱了,但也并不是今夜才开始的。”

涓生想以译书来养家糊口,但他却难以寻得清静:“子君又没有先前那么幽静,善于体贴了,屋子里总是散乱着碗碟,弥漫着煤烟,使人不能安心做事。”

涓生的构思每每被子君催促吃饭的声音所打断:“子君的功业,仿佛就完全建立在这吃饭中。吃了筹钱,筹来吃饭,还要喂阿随,饲油鸡;她似乎把先前所知道的全都忘掉了……”

他们的生活陷入困境。

油鸡被他们吃掉了,冬季来临,火炉又成了问题,这时涓生想到自己,他一个人是容易生活的,只要能远走高飞,生活还宽广得很。现在忍受着这生活压迫的苦痛,大半倒是为了她。

涓生回忆从前,终于明白,“这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没有了事业,没有了朋友,没有了对生活的希望,爱就像没有土壤的树木,没有风的帆,没有水的鱼……

也有一种“事业型”的人,把事业当作人生的全部,抛弃了爱情,抛弃了人生的诸多享受,这样的人生同样是残缺的。

即使有了满意的事业和爱情,没有孩子也是人生一大缺欠。我们过去讲“养儿防老”,把孩子当作一种养老保险,太功利化了。其实,如果仅仅是为了养老,到倒不如趁年轻时攒一笔钱,到老了以后进养老院。生儿育女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种体验,看着一个小生命奇迹般地诞生,好像看着自己亲手种的树结了果,那是一种怎样的甜蜜和兴奋!你看一个正在给孩子喂奶的母亲,那种圣母般的雅静和温柔,又是如何动人!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创造,我们把他生下来,才仅仅完成了一小部分,随后,我们教孩子走路、说话,直至教给他怎样做人,最后像放风筝一样送他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走上社会,才算是完成了这一伟大的作品。你想想,我们来人世走一遭,却没有经历这种创造生命的欢欣,那将是多么遗憾!

对于人生的完整性,周作人先生曾有一番入木三分的议论:

“有些人把生活也分作片段,仅想选取其中的几节,将不中意的梢头弃去。这种办法可以称之曰抽刀断水,挥剑斩云。生活中大抵包含饮食,恋爱,生育,工作,老死这几样事情,但是联结在一起,不是可以随便选取一二的。有人希望长生而不死,有人主张生存而禁欲,有人专为饮食而工作,有人又为工作而饮食,这都有点像想齐肚脐锯断,钉上一块底板,单把上半身保留起来。比较明白而过于正经的朋友则全盘承受而分别其等级,如走路是上等而睡觉是下等,吃饭是上等而饮酒喝茶是下等是也。我并不以为人可以终日睡觉或用茶酒代饭吃,然而我觉得睡觉或饮酒喝茶不是可以轻蔑的事,因为也是生活之一部分。百余年前日本有一个艺术家是精通茶道的,有一回去旅行,每到驿站必取出茶具,悠然的点起茶来自喝。有人规劝他说,行旅中何必如此,他答得好,行旅中难道不是生活吗?这样想的人才真能尊重并享乐他的生活。沛德曾说,我们生活的目的不是经验之果而是经验本身。正经的人们只把一件事当作正经生活,其余的如不是不得已的坏癖气也总是可有可无的附属物罢了;程度虽不同,这与吾乡贤人之单尊重上身乃正属同一种类也。”

和把人的身体分成上下身分别对待的观念一脉相承的,是一味追求长寿的观念。

古代的养生之道走向极端,就把长寿当作人生的唯一追求。为了长寿,人在该欢乐时不能尽情欢乐,该愤怒时不能尽情愤怒,人要清心寡欲,几乎人生的所有乐趣都在戒除或节制之列,人的潜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人的欲望受到强大的压抑,这样追求长寿往往适得其反,即使长寿了,其生命质量却大大降低了,这样的长寿又有什么意义?

所以,我相信马克思的话,我们对人生应该抱这样的态度:“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

从纵向看,人从诞生起,从蹒跚学步到牙牙学语,从青春勃发到理智的中年,从两鬓斑白到白发苍苍,每一个时期都有每一个时期特殊的韵味,独特的生活。忽略了哪一个阶段的生活都会给人生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懂得生活之艺术的人,应该能够体验出这种人生的韵律之美,应该能够像欣赏大交响曲那样,欣赏人生的主旋律,欣赏它的冲突的旋律,直至欣赏它的终曲。

在这一点上,人们常常有一种错误的观念,那就是把生命的某一阶段看作另一阶段的准备期,而最常见的是把青少年时期当作成年的准备期。

中国有句古话:“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所以中国的传统教育发展到极端,常常是棍棒教育,所谓“棍棒之下出孝子”。于是,教师体罚学生,家长打孩子,在中国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别人也会同情他们,认为他们是对学生和子女负责,是“严格要求”。在这样的教育下,少年儿童天真活泼、充满好奇心和冒险精神的天性就渐渐地被抹杀,小孩子就成了小老头,于是孩子就听到了这样的夸奖:“这孩子真懂事!”“这孩子学乖了。”岂不知,这样的“懂事”和“乖巧”却是牺牲了多少童年的欢乐才换来的呀!自然的四季可以循环往复,而人生的四季只有一次,童年的丧失是永恒的丧失,是无可弥补的丧失!

如果我们是真正爱孩子、关心孩子的话,那就应该顺应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让他们得到充分正当的发展,从降生的第一天起就应当注意到他的生活。前半岁和后半岁的婴儿很不同,两岁和三岁的孩子也很有差异,我们应当尊重他们生长发育的规律,使他们各得其应有的生活。

可惜在中国,“少年老成”的人太多了,正是应该朝气篷勃、锋芒毕露的时候,却已经没有一点棱角,没有一点闯劲儿,变得圆滑世故,暮气沉沉了。青年失去了创造精神,这个民族怎么会有旺盛的生命力?

早熟导致早衰,早衰导致早死,这倒不是指生理上的早死,而是指心理和精神上的早死。一个人一旦失去了对生活的渴望,失去了对自然和人生的好奇,失去了超越自我的勇气,不再能接受新的印象、新的经验、新的思想、新的生活方式,那么也就宣告了他精神上的死亡,剩下的就只是等待生理上的死亡了。

与抹杀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偏见如出一辙的是,抹杀老年,把老年当作人生的一个多余的尾巴看待。这一点从我们的市场上也看得十分明显。老年人的服装一向是非常单调而且做工粗劣的,经销老年人特殊商品的商家少之又少。似乎老年就可以对付,就不应该讲究。别人这样看,许多老年人自己也这样看,他们对生活的诸方面都采取一种得过且过的敷衍态度,而不懂得老年自有老年的意义和味道,正如经过春夏,有成熟的秋季一样。春夏的鲜花固然可喜,金黄的果实是一生丰富的收获,也同样珍贵。如果把童年、少年和青年称为“黄金时代”那么,把老年时期称作“金黄时代”,恐怕也不过份吧。

人生中所有的东西都是丰富的,人生中所有的段落都是不可忽略的,其中的每一种情、每一种欲、每一种味、每一种状况都是变化无穷的。人生只有一次,我们惟有不放过它的每一个细节,去投入地体味、欣赏,才算不辜负它。当我们走到生命的终点,无需说什么豪言壮语,只要能够平静地说:“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那么就可以安然地长眠了。

活出四季之美

最早对人生的各个阶段进行划分的,恐怕要算在莎士比亚头上了。

莎士比亚在他的名剧《皆大欢喜》中,把他眼中的人生百态再现在舞台上:

§§§第一幕:又是哭闹,又是吐奶的婴儿时期;

§§§第二幕:半带勉强,在上学途中闲荡逗留的学童时期;

§§§第三幕:叹气的恋爱时期,烦恼很多,是自我快速成长的时期;

§§§第四幕:蓄着胡子的军队时期,这是壮年期,若没服兵役就是以社会人身份活跃的时期。

§§§第五幕:挺着一个啤酒肚、带着犀利眼神的法官时期。这是一段有收入、有地位、吃美食、带着威严在做事的男人的全盛时期。

§§§第六幕:颤颤巍巍、神志不清的老头子,年轻时穿的袜子套在干瘦的脚上,松垮下来。

§§§第七幕:落幕前的人生最后一幕,人回归到第二次的婴儿或小孩时期。

从第六幕开始,莎士比亚对老年时期的刻划是那么令人惨不忍睹。相比之下,我更倾向于英国心理学家詹姆斯“人生有四次诞生”的理论。

最初是经历“个体诞生”(即婴儿诞生)的喜悦,然后是随着婴孩的逐渐成长,迎接青春时期令人亢奋的“自我诞生”的来临。何谓自我诞生?即自我意识在心中萌芽,年轻人心中产生了世界上没有另一个和自己相同的个体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理解。然后经过谈恋爱,尝到失恋滋味,这些经验又强化年轻人的精神面,使年轻人的精神生命涌现出来。这正是人生之春。

人生的第三次诞生就是走出家庭、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以社会人身份工作。相对于出生、受教育成长为成人的第一期、第二期,这个第三期的社会性诞生,指的是恪尽社会人的义务,同时也拥有社会最小必备单位的家庭生活。另一方面,这个阶段的人在社会上被赋予最前线即如足球队前锋的使命。

从学校毕业走上社会直至60—65岁退休,这一段时间被称为壮年,工作和事业的忙碌正如夏季一样热烈地持续着。人在成为社会人之后的三十年到三十五年之间的岁月,多半将自己的生命力用于奉献社会、养育子女。这段长时间的竞赛之后,最后出现的是第四期的人生,詹姆士称之为自由人的自我诞生。

“自由人的自我诞生”,这个自由是指的什么?让我们细想一下,这个阶段的男女当中,许多人早已从壮年时期背负的各种限制、责任和义务中解脱,进入真正可以自在生活的独立自主阶段。詹姆士所说的自由,是指既伐木,又除草,拓荒般的那种克服障碍、赢取自由的作为。这和婴儿被动性的诞生不同,这次的诞生是主动的,依自己的意志决定生活的方式,完全拥有选择的自由。詹姆士强调:在第四阶段的人生,要割舍和过去的关联,以赢得有个性的自由人生。亦即自己真正成为主人,自己掌握人生的决定权。

人的四次诞生,实际上是人生四季的开端,这四季相当于人的诞生期、青春期、壮年期和老年期。如果用戏剧来比喻人生的话,那么也可以将人生看作四幕剧,这座人生舞台皆因春夏秋冬的不同,而绘上各异的油彩。在人生四季中,人所担当的角色因季节变换而各有千秋。但一出完满的人生戏剧要求它的每一幕、每一场、每一段都演得精彩,都演出其独特的情节、独特的情境。或者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要活出四季之美,活出孩童之天真无邪,少年之意气风发,青年之蓬勃向上,中年之大气磅礴,老年之安祥恬静。就像孔子所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人的诞生是偶然的,每一个人的出生都是一个奇迹,都是一个圣诞,所以我们要庆贺生日、祝寿。作为独一无二的生命,作为仅此一次的生命,是何等珍贵!所以,我们要把生命当作一件礼物来珍惜、珍重。

随着一个新鲜活泼的小生命像花朵般绽开蓓蕾,童年的欢乐便不期而至。童年像一个五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无忧无虑,有的只是亲吻、拥抱和嬉戏,有的只是应接不暇的新奇,有的只是永无厌倦的发现,有的只是如梦似幻的遐想和憧憬……

神话般的云霓渐渐消逝,人生的大幕徐徐拉开,他绽开了青春少年的明月般的笑脸,睁大眼睛看这个真实的世界,浑身挟带着爽朗新鲜的青春气息。当他向你迎面走来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一股沁人心脾的春风扑面而来,一股浪漫多情的春潮随风而至。他是初升的旭日,燃烧着自己奔放的激情;他是初生的牛犊,任凭虎啸猿鸣,一往无前,无遮无拦;他是冲出峡谷的大江,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用强力开拓着自己的航道……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歌咏青春的美和魅力!

同类推荐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修身自律(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修身自律(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土眼洋事之万国聊斋

    土眼洋事之万国聊斋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泰国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泰国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中国历史文化古城——太谷之民俗太谷

    中国历史文化古城——太谷之民俗太谷

    由县政协倡议,太谷县晋商商都策划传媒部搜集、整理、编印的《中国历史文化古城——太谷》一书,终于与大家见面了﹗这是县政协本着“让世界了解太谷让太谷走向世界”的宗旨,在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开发古城旅游宣传上做的一件大好事。
  • 歧亭古镇杏花村

    歧亭古镇杏花村

    “杏花村”是一个美丽的名字,歧亭镇杏花村更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本书是一部介绍麻城市歧亭古镇杏花村风土文化的书籍。
热门推荐
  •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杨文敏集

    杨文敏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路修仙

    异路修仙

    冷天:“把你丹田弄破,看你怎么跟我斗”贺云:“丫的,别以为我废了,师姐就会喜欢你!”修真正派:“咦?这是什么攻击?没见过!想必贺云已是魔教中人,练了什么魔功,从今天起魔教贺云,人人得而诛之!”贺云:“靠!有没有搞错,创新也有错”林灵:“臭小子,不管怎么样我都站在你这边”贺云:“小丫头,还是你懂我!”穆清雪:“都那样了,你叫我以后怎么嫁人”贺云:“额、、、、、我会对你负责滴”主角修炼方式体修分为:练肌、练筋、练骨、归真。神修分为:凝神、控己、控物、随心。新书请各位多多支持,本人决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 来自星星

    来自星星

    一早上醒来他发现床边多了个女人?上他床还哭?
  • 傲视天骄

    傲视天骄

    荒芜世界,漫天黄沙,血雾弥漫,天地之间一片肃杀。数道闪电,天雷涌动,血色天空中慢慢凝聚出一个形体,身穿血红色战甲,手执一柄通体泛白长戟,虚空而立,威风凛凛。幽幽一梦,少年英姿勃发,脚踏七星剑,手持弯月刀,问天地间谁主沉浮?寻觅处,伏岸花开,倾一世温柔;少年郎,傲视天骄,一步可登天。
  • 网王之爱的牵绊

    网王之爱的牵绊

    一语划破挚爱,一语摧毁前尘,愿你我来世再见。
  • 街球少年

    街球少年

    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前进,时代在不断发展,篮球亦在不断演变。直至某个世纪,街头篮球受大众青睐,成为篮球界的主流,风靡全球。在这个时代,街球,无数少年为之疯狂、为之着迷。章亦帆,一个沉默寡言的少年,视篮球为挚友、甚至是他的生命,而他对篮球的演绎,让人们惊呼不已,让篮球界风云变幻,更让世界为之震惊。他,对街球的领悟,人们望尘莫及;他演绎的人生传奇,人们叹为观止;他的风云事迹,人们津津乐道。他,是篮球的知己;他,是为篮球而生;他,就是篮球界的神话;他,就是街球少年,章亦帆。
  • 殣痕有颜

    殣痕有颜

    她醒来时发现自己变成了真男人,,,,,,,,嗯!第一次确认,,,,,,“不!!!!”第二次确认,“是男人啊!?”第四次,“等等!?怎么会是男人o(>﹏<)o不要啊”………………“怎会这样,我的美男,我的白富美,却没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T^T”
  • 刀剑江湖行

    刀剑江湖行

    武林盟主一代枭雄萧天阔突然暴毙平静了近十年的江湖又将掀起新一轮的血雨腥风萧天阔的死因究竟为何?这背地里是一场怎样的阴谋?隐退的天才剑客剑无痕重出江湖,是否他便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懵懂少女南宫芸涉足其中,誓要揭开其中的真相,她又将会成就自己怎样的一段传奇?
  • 魂宠世界

    魂宠世界

    萧雪雪不小心目睹谢莫拦路打劫后惊声呼喊:“你怎么可以这样?”谢莫一本正经地说:“我这是在教育他们野外生存的技巧。”“那也不能把别人的衣服扒光啊。”“这件可是魅影狐皮编织而成可值钱了。对了,小妹妹,你一个人?”“啥?”“姑娘,我看你浑身上下煞气居而不散,最近恐有血光之灾。老夫决定舍生成仁借你宝物一用替你挡灾。“....”--------------------------------------------------------------这是一个魂宠的世界,波澜壮阔的苍蓝巨鲸、飘蓬断梗的通天灵木、赤翼遮天的绝世凶禽。懵懂少年从学院走出,却震撼了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