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44700000018

第18章 行业报告(2)

4.加强文化产业研究,培养文化产业人才,提高文化创意水平。甘肃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都存在原创力不足的问题,反映出研究、人才和开发力量的薄弱。要建立文化产业研究机构,整合研究资源,加强文化产业多学科研究,为文化产业政策制定、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业项目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对文化产业高端产品、重大项目运作,要引进创意智力,实施签约制和集约化方式。对文化产业管理和经营人才,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拓宽人才选拔途径,利用省内外培训资源,通过在职培训、脱产进修等方式进行培养。对人才的吸引,除政策环境因素外,文化产业发展实践具有洼地效应,要通过重大文化产业项目、高端文化产品集聚人才,使人才有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把人力资本优势变为文化创意优势,使甘肃省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产品,文化产业有较快的发展。

2006年甘肃省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报告

◎甘肃省新闻出版局

2006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新闻出版总署的指导下,按照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和全省新闻出版工作会议的部署,全省新闻出版系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遵循“突出特色抓出版,依靠精品创效益,创新思维谋发展,培育市场促繁荣”的总体思路,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发展概况

2006年,甘肃出版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呈现出活跃增长的势头。图书出版形势喜人, “农家书屋”建设工作开拓创新,企业化改革稳步推进,民营书业快速发展,组团参加北京图书订货会、全国书市、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等,均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出版方面:图书出版社9家,共出版图书1233种,新出871种;总印数为6967万册,新出484万册;总印张为462151千印张,新出43925千印张;定价总金额41712万元,新出9018万元。与上年相比,图书品种增长11.28%,总印数增长7.43%,定价总金额增长5.19%0

发行方面:共有出版物发行网点2035处。其中,国有书店和发行网点256处,二级民营批发网点177处,个体零售网点1602处。2006年全省图书发行业总销售32783万册,总销售金额177665万元,纯销售21247万册,金额122838万元。与上年相比,数量减少1.96%,金额减少1.18%c,

期刊出版方面:共出版期刊131种,总印数13688万册,定价总金额54990.5万元。与上年相比种数没有增长,总印数增长3.78%.

报纸出版方面:共出版报纸56种,总印数37365万份,定价总金额19203.26万元。与上年相比种数下降3.45%,总印数增长6.66%。

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方面:共有音像电子出版单位3家,共出版录音制品6种,出版数量1.7万盒(张),发行数量1.70万盒(张),发行总金额21.76万元。与上年相比种数下降68.42%,出版数量下降83.17%,发行数量下降83.17%,发行总金额下降83.06%。共出版录像制品59种,出版数量53.8万盒(张),发行数量52.90万盒(张),发行总金额587.72万元。与上年相比种数增长59.46%,出版数量增长19.82%,发行数量增长34.80%,发行总金额增长20.04%。共出版电子出版物6种,出版数量12.80万张。与上年相比种数增长50%,数量增长2.56倍。

版权管理及版权贸易方面:作品自愿登记共107份,其中文学作品45份,音乐作品5份,美术作品39份,软件作品18份;共引进出版物版权1种,输出出版物版权3种。

二、新进展

1.加强理论学习,精心谋划“十一五”期间工作

2006年,新闻出版局党组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工作,精心安排部署党员领导干部和局系统的理论学习,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新闻出版工作。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理论学习,广大干部职工的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2006年,结合甘肃省新闻出版工作实际,遵照省委、省政府和新闻出版总署有关精神,局党组组织力量,认真研究制定了《甘肃省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2.实施精品战略,努力提供优质精神食粮

根据全省重点图书出版选题论证会确定的出版方向,坚持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未成年人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弘扬甘肃历史文化作为出版工作的重点。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天地人生态与自然丛书》目前已出版3种,印数达9000册;《大地之光》丛书已出版4种,印数达12000册。这些重点图书受到业内人士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此外,《大白菜无公害配套栽培技术》、《扁桃无公害栽培技术》等6种“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已经全部出版发行。《人生必读》丛书、《中国发展之魂》丛书(修订本)、《甘肃通史》、《西北民族文献》、《西北宗教文献》等重点图书也将于近期出版。

此外,全省报刊出版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不断增强,为宣传党的政策、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传播先进文化发挥了积极引导作用。特别是《读者》杂志月发行量突破1000万册大关,达到1003万册。商务部“全国品牌万里行”大型宣传活动为《读者》杂志举行了知名品牌地标揭碑仪式,扩大了甘肃省新闻出版业的影响力。

3.创新服务方式,促进全省农村文化建设

党的十六大以来,按照中央宣传部的要求,在省委省政府和新闻出版总署的大力支持下,省新闻出版系统积极转变出版观念,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服务“三农”抓选题,围绕农民致富抓服务,围绕农村建设抓创新,千方百计为甘肃省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增收和农村文化建设作贡献,先后组织实施了《甘肃农村小康建设丛书》出版工程、小康图书发行车工程、基层图书发行网点建设工程,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特别是2005年以来,省新闻出版局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行政村为重点,以农牧民为对象,在全省实施的“农家书屋”工程,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2006年5月,为把“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召开了全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现场座谈会,对实施“农家书屋”工程的有关细节性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会后,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省地税局、省精神文明办、省新闻出版局五家单位联合下发了甘肃省“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7月份,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等六部委在甘肃省召开“全国新闻出版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座谈会”,对甘肃省新闻出版服务“三农”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农家书屋”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已列入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2006年11月,在省委宣传部的领导下,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省民政厅、省新闻出版局、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等四家单位联合举办了甘肃省“农村图书室”援建项目暨“书香农家”农民读书活动启动仪式,在进一步加快“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同时,深入开展了以宣传党的政策,塑造读书、育人、创业型的新农村新农民为主题的“书香农家”农民读书活动。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广大农民掌握知识,提高素质,建设文明、和谐新农村的极大热情。

4.努力推进改革,增强新闻出版核心竞争力

2006年是甘肃省新闻出版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原则,以促进事业繁荣和产业发展为目标,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规模化发展为抓手,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决策、投资、管理和资源配置功能,着力培养甘肃省品牌名优、核心竞争力强的出版企业集团。在省委省政府和新闻出版总署的关心支持下,2006年1月18日,读者出版集团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实现了甘肃省出版业体制改革的关键性突破目标,有效促进了甘肃省新闻出版业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工作,进一步调整了全省出版产业结构,优化了资源配置,盘活了存量资产,形成了规模,壮大了实力。

2006年,省新闻出版局把新华书店系统和印刷企业的改革改制作为重点工作,局党组成立了专门的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经过多次协调,反复论证,局系统各单位形成了统一的思想认识,决定全面整合局系统相关发行、印刷资源,组建甘肃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

5.认真履行职能,营造良好新闻出版环境

2006年以来,遵照省委省政府对甘肃省新闻出版行业监管工作的要求,省新闻出版局把实现对全行业的有效监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认真落实重大选题备案制度,坚决打击和制止报刊违纪违规行为,切实做好中小学教材印制管理工作,坚持依法行政、民主行政、科学行政,深入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新闻出版环境。

进一步清理了行政审批事项,将符合法律规定、经省政府评审确定的29项行政审批项目,从审批对象、审批依据、审批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认真核对,在办公场所显要位置和甘肃新闻出版网上公示。首批进入省政府政务大厅集中办理行政审批事项,目前有13个审批项目在大厅进行集中办理,推进了勤政廉政建设,其余的审批项目也将尽快进人省政务大厅。利用甘肃省“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就广大群众关心的出版物市场管理、出版物的内容价格质量等问题接受监督,对促进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推进政风行风根本好转产生了积极作用。

按照中央和甘肃省关于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成立了局系统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有效开展了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加大了对违纪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协助司法部门查处了4起违法违纪案件,对相关责任人按照有关规定依法进行了处理,挽回经济损失65.43万元。

6.积极保护版权,严厉打击侵权盗版活动

知识产权保护宣传进一步加强。在省委宣传部和省整规办的统一领导下,省版权局联合省上12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开展2006年“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先后举办了全省版权保护成果展览、甘肃省保护知识产权法制宣传周等宣传活动,参与起草了甘肃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举行了2006年甘肃省“反盗版百日行动”。

计算机软件正版化工作取得进展。省新闻出版局联合相关部门及时召集了市州政府、版权、财政等部门负责人会议,就市州人民政府计算机软件正版化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各地政府软件正版化工作已进入安装调试阶段。同时,积极推动企业计算机软件正版化,成立了甘肃省推进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领导小组和甘肃省推进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联席会议,全面领导甘肃省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此外,版权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

7.坚持“扫黄打非”,净化全省出版物市场

2006年初,省“扫黄打非”办公室以省委、省政府“两办”的名义制定下发了《甘肃省2006年“扫黄打非”行动方案》。

根据2006年全国“反盗版百日行动”视讯会议精神,联合省上有关部门深入开展了“反盗版百日行动”。截至11月底,全省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127.3万件,其中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及邪教类出版物4.5万件,淫秽色情出版物3.26万件,盗版出版物113.3万件;查处相关案件189起,行政处罚违法违规单位、个人1100多家(人),取缔“游商”和不法摊点等1200多个。由于组织有力,措施到位,成效明显。受到中央联合检查组的好评。全省共查处“制黄”、“贩黄”和非法出版物案件189起,查处了批销盗版图书案等一批重点案件。

8.建立健全机制,加强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

组织局系统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党章》、《江泽民文选》、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等的学习,教育广大干部不断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的自觉性,使新闻出版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根据全省新闻出版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制定下发了《甘肃省新闻出版局2006年培训计划》,对全省有关科技期刊社社长、总编,出版社、报社以及局属企事业单位的高技能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等100多人进行了岗位培训;组织8名全省出版单位的主编参加了新闻出版总署举办的培训班;对全省320多位新闻采编人员进行了培训考试;组织机关处以下公务员到行政学院参加了全省《公务员法》培训,有效提高了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水平。

三、存在问题以及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总的看,2006年甘肃省新闻出版工作部署扎实,措施具体,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出版技术和管理技术有待进一步创新,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抓工作落实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改进。根据规划,今后一段时期,甘肃省新闻出版业的繁荣发展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紧跟新科技革命步伐,创新出版载体,大力开发网络出版、数字出版产业;第二,调整结构,增强实力,充分利用《读者》品牌,在精品文化发展上多下功夫;第三,深入研究市场规律,弘扬先进文化,策划出版精品,增加资金投入,提高甘肃省新闻出版业的影响力、竞争力,出版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俱佳的优秀出版物;第四,解决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以读者出版集团为主体,拓宽产业道路,延伸产业链,实现甘肃省新闻出版产业的多元化发展;第五,拓展“农家书屋”建设工作,充分挖掘出版资源,深入调查农牧村详情,做好“三农”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工作,既保障农牧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又扩大甘肃省的出版物市场;第六,抓紧时机推动成立甘肃省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打造以资产为纽带,以出版物印制、发行、印刷物资供应业务为依托,体制科学,机制灵活,核心竞争力强,产权多元化、资源配置合理化、管理手段现代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股份制大型文化企业,提高甘肃省出版生产力水平,使出版业逐步发展成为甘肃省重要的文化支柱产业。

同类推荐
  • 文化的力量——浙江社会发展的引擎

    文化的力量——浙江社会发展的引擎

    有人将文化比作一条来自老祖宗而又流向未来的河,这是说文化的传统,通过纵向传承和横向传递,生生不息地影响和引领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有人说文化是人类的思想、智慧、信仰、情感和生活的载体、方式和方法,这是将文化作为人们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的整体。我们说,文化为群体生活提供规范、方式与环境,文化通过传承为社会进步发挥基础作用,文化会促进或制约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 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

    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

    从选文可见,敦煌、阳关、玉门关、汉长城及丝绸之路方面的研究,六十多年来持续不衰而后来弥盛;成果踵出,卓见纷呈。既标示了研究者之踊跃以赴,亦呈现出收获之迭积累新。敦煌、阳关、玉门关及丝路通流之盛,去今千年以远,昔时故迹,或隐或没;古人亲见,今多茫然,故后人事须探求。而见仁见智,难免歧异,是以所百颇有异同。
  • 《封神演义》和神魔小说

    《封神演义》和神魔小说

    本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伏跗室书藏记

    伏跗室书藏记

    伏跗室是浙东著名藏书家冯贞群先生的藏书室,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冯贞群先生一生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大力搜集、保存和研究古籍文献,积累达十余万卷。作者骆兆平长期负责伏跗室管理工作,对冯贞群生平及伏跗室藏书史深有研究。本书记述了作者在伏跗室管理工作中的亲历的往事和藏书概况,并介绍了伏跗室所藏的古籍善本;记述了冯贞群先生学术成就、事迹年表等。
  • 典章制度

    典章制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热门推荐
  • 白族的复兴

    白族的复兴

    这片大陆,便是赫赫有名的传奇位面:神刃大陆。
  • 斗晓黎明

    斗晓黎明

    从一个普通人到辉煌级别的人物,我问你:靠什么?努力与信念;挥洒什么?汗水与鲜血;那么,这世上无天才,只有一直修炼走向巅峰,才能走向成功。骄傲之时,你才发现别人早已超出你太多太多。帝皇级别控灵主夏雨柯,会在属于他们的世界上为你表演出一章经历千难万险的修炼之路。
  • EXO之谎生

    EXO之谎生

    你知道吗?我们每一个人的相遇其实都是命中注定的。“无论你欺骗我多少,我都始终只想护你一世安然无恙。”在这个充满危险和欺骗的异世界,一个个阴谋,一个个危险,到底谁才是背后真正的主谋?
  • 家有丑妃

    家有丑妃

    穿越,不是美女,这样就不能和帅哥们来段艳遇啦!穿越,已做人妇,还是花轿上自杀的王妃,醒来后就做了下堂王妃了。穿越,为什么我那个王爷老公只有睡着的时候才比较正常?哑巴就算了,为什么他还是傻的啊?穿越,为什么麻烦事情不断?睿王,我现在不喜欢你了,不要找我麻烦。还有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烦我?被掳走,被讽刺,被恢复神智的相公休了,也不是我的错啦!(喜剧,有点小白,尽量写得幽默些,哈哈)
  • 总裁大大请认错!

    总裁大大请认错!

    他慕文睿是环球公司的总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全球上下的人无不对他恭恭敬敬,可是他却遇到一个不怕死的女人——苏瑶!一天夜里,某男把某女按到墙上:“老婆,我们来做一下运动吧!”某女咬牙:“总裁大人,请节制!”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都市之至尊修仙系统

    都市之至尊修仙系统

    异界天才穿越现代都市遇到系统会续写出怎样的超级神话
  • 王牌之使命召唤

    王牌之使命召唤

    一切都是从一个错误开始,我来到了这里!来到了主神世界,街机世界的主神,开始了一段如同拖拉机行驶在高速马路上的拉风之旅!有时候,错误的开始,最后却能盛开最完美的花朵。“什么,你说我是一名召唤师?”“哦,不!连伊格尼斯都说我是一名出色的异能格斗家。你这说让我曾经的对手,克里斯,路卡尔,草薙京等人情何以堪?”
  • 善途至圣

    善途至圣

    善良少年,初入凡尘,好心助人却连遭羞辱。绝望之时,天赋觉醒,获得行善升级的能力。于是,傲立六合八荒,九天十地的无数天骄之子开始变得自卑。任你天资绝世,战力无双,终究也只是我的垫脚石……
  • 邂逅EXO灿烈世勋

    邂逅EXO灿烈世勋

    初次相遇,从此一见钟情,从开始的青涩,慢慢蜕变,满怀着明星的梦想,姐妹俩人与灿勋的相遇不过如此,在完成梦想的同时,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本作品是由一对拥有明星梦的两个超级美丽和可爱的行星姐妹花写的哦~由妹妹上传,算是处女座吧,如果不喜欢两个主角的话下次一定会更改,请多多关照哟~)
  • 废材世子:魔王的绝代佳人

    废材世子:魔王的绝代佳人

    她本是21世纪女特务,一夕之间,被敌对残杀,斗转星移。时空转换,虽说不死已是大幸,可是竟然来到一个架空的时代。一场穿越,竟身为男儿。不,这都不重要,若有一方净土,我心便是安然。可天若压我,我便破天。天地不仁,我便不义。庶妹接二连三的陷害,真当她是软柿子随便揉捏吗?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除之于无形。废材之资又如何?待她展露不世之才。让这些人看着以前不屑之人随便一招魂飞魄散。"流瑕,你本是天资极高的神,转世轮回三生三世只是历练,但由于最后一世杀戮太甚,甚至与魔王勾结,你被剔出神格,沦为凡人。"众神之王一脸淡然的看着一身黑衣的苏流瑕。命运轮回,谁种相思,谁放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