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甘肃省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报告
◎甘肃省文化厅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事业始终是前提、资源和基础。甘肃省文化艺术业依托事业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探索兴起,进入新世纪发展速度较快。但从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经济附加值、产业规模、经济效益方面来看,特别是从资源蕴藏和开发程度来看,还处于起步阶段。2006年,甘肃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在全国31个省市区排名第27位,在西部12个省市区排名第8位,在西北5个省区排名第3位。经济发展滞后和文化资源开发滞后是我们面对的双重矛盾。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观念、体制障碍,是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四川、云南等省份文化产业已走在全国前列。在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一体化的当今时代,总结分析文化产业的发展,要重新审视甘肃省文化资源的比较优势,对文化产业的现状和差距,应有清晰的判断。
一、文化艺术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按照文化部的统计指标体系,据统计,2006年,全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机构总数7637个。其中,文化系统所属单位1600个,文化市场经营单位6037个。按单位性质,事业机构1597个,企业机构6040个。从业人员30548人。其中文化系统11970人,文化市场经营单位18578人。实现产值9.88亿元,占全省GDP的0.43%。其中,文化部门实现产值4.22亿元,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实现产值5.66亿元。
1.演出业。我省的戏剧创作以敦煌为源流,以丝绸之路为背景,以多民族为色彩开发利用文化资源,生产出了系列戏剧产品,在演出市场中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世纪70年代末甘肃省歌舞团创作演出的舞剧《丝路花雨》,标志着一个新的舞蹈品种——敦煌舞蹈的产生,成为中国舞剧发展的里程碑。《丝路花雨》的演出风靡世界,成为20世纪的华人舞蹈经典作品。《丝路花雨》目前仍然活跃在演出市场上。自《丝路花雨》以后,创作演出了《敦煌古乐》、《敦煌组舞》、《西出阳关》、《大梦敦煌》、《敦煌韵》等敦煌舞蹈作品,研究出版了《敦煌舞蹈教程》,敦煌舞蹈成为艺术院校的教学课程,形成了敦煌舞蹈的院团派、学院派两大流派。与此同时,陇剧《敦煌魂》、儿童剧《九色鹿》应运而生。京剧《丝路花雨》的创作和演出,丰富和拓展了以敦煌舞蹈为代表的甘肃戏剧品牌产品,标志着甘肃以敦煌为题材,涵盖舞剧、陇剧、儿童剧、京剧等剧种的系列产品的形成。兰州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舞剧《大梦敦煌》,采取集约化的创作方式,大投入,大制作,入选国家舞台精品工程,在国内外演出300多场,演出收入4000多万元。省歌剧院创作演出的乐舞《敦煌韵》,采取剧目股份制,连续演出190场,实现演出收入180万元,创造了新创剧目连续演出的纪录。除敦煌舞蹈外,全省各级艺术院团、演出经纪机构和演出场所积极开拓市场。2006实现产值1.48亿元,其中演出收入1806万元。
2.音像业。音像业是甘肃省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得到长足发展。全省各类音像制品经营单位2832家,从业人员4592人,经营品种3万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60多个,批发业务辐射到青海、宁夏、内蒙古、西藏等省、区,零售、出租网点遍布全省各市州、县及乡镇。2006年全省音像业实现产值8751万元。
3.网络文化业。网络文化业经过不断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有了明显好转,一些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因素得到有效消除,连锁化、品牌化工作稳步推进,市场健康发展。2006年,全省网络文化营业场所1543家,从业人员5991人,实现产值2.39亿元。
4.文化娱乐业。文化娱乐业是最早发展起来的文化产业行业。近年来,文化部门坚持以整顿促规范,以繁荣促发展的思路,在强化宏观调控的同时,运用市场调节手段,大力发展面向大众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娱乐项目与消费方式,稳步推进文化娱乐业向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方向发展,促进了文化娱乐业的繁荣和健康有序发展。2006年,全省有文化娱乐场所1550家,从业人员7767人,实现产值2.17亿元。
5.文物和艺术品业。甘肃省作为全国文物大省之一,彩陶、长城、汉简、石窟、古遗址和历史文化名城构成文物资源的六大优势。依托丰厚的资源,坚持“保护第一,抢救为先,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形成了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关城、张掖大佛寺、武威文庙、天水麦积山、秦安大地湾等著名文化旅游景点,大批的文物保护单位有待于保护利用、形成文化旅游景点。天水等历史文化名城利用人文资源优势,文化旅游业取得显著效益。嘉峪关市立足嘉峪关关城,对文化事业进行重组调整,以文化旅游业为龙头,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项目为载体,经多年努力,总投资近亿元,建成由关城文化旅游景区、长城第一墩浏览区、悬壁长城景区、魏晋墓景区等组成的文化旅游区,2006年全市文化系统收入2000多万元。2006年,全省文物及相关产业实现产值1.49亿元,其中文化景点、博物馆门票收入2703万元。
艺术品业(含文物复仿)是甘肃省最具潜力的文化产业领域。庆阳市以香包、刺绣、剪纸、皮影为代表的民间民俗艺术品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已形成年生产500万件以上,产值过亿元,各类公司100多家,从业人员数万人的香包民俗文化产业,成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亮点。兰州、定西等市的书画业具有一定的市场规模,特别是定西市通渭县,书画年交易额1000多万元。临夏砖雕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砖雕量约2万平方米,产值达2000多万元。岷县等地洮砚年产值1000多万元。以丰富的文物资源为底蕴,甘肃省的文物复仿制发展较快,出现了兰州塞纳河艺术有限公司、天水三星彩陶厂、天水汉唐麦积山陶瓷艺术有限公司等一批文物复仿制企业和艺术品经营企业。2006年,全省民营艺术品经营场所600多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统计数字实现产值3000多万元。由于艺术品产业散落在民间,根据发展实际估算,产值约2亿元。
二、文化艺术业发展现状分析
2005年,甘肃省文化艺术业产值达8.31亿元,2006年达9.88亿元。从发展趋势看,呈现以下特点。
1.文化艺术业体系基本形成,各行业经济增长优势显现。全省文化系统目前已形成演艺业、音像业、网络文化业、文化娱乐业、文物和艺术品业五大支柱产业。据2006年的统计,全省五大行业实现总产值8.7亿元,约占全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总产值的80%。
2.优势品牌逐步形成,辐射带动作用趋于明显。近年来,甘肃省在发展文化产业,推进特色文化大省建设的进程中,打造出了一系列独其特色的、推动本土文化发展的品牌。品牌之一是敦煌文化。这是甘肃省几十年来投入巨资对敦煌文化进行挖掘整理、研究保护的成果,经过艰苦努力,敦煌文化成为世界性的文化经典,敦煌市也因此成为中国文化名城。品牌之二是敦煌舞蹈。继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之后,《敦煌古乐》、《大梦敦煌》、《敦煌韵》连续获得成功,成为文艺演出品牌。品牌之三是丝绸之路文化。古老的石窟、壁画、彩陶、汉简折射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与悠久,成为文化旅游经典线路;品牌之四是民族民间文化。香包、砖雕、木雕、石刻、纸织画及民间曲艺、民间舞蹈等陇上民族民间文化和产品成为甘肃省的文化名片。
3.民营文化产业起步发展,多元投资格局趋于形成。近几年来,甘肃民营文化产业得到一定的发展。据2004年统计,全省共有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机构16 654个,从业人员22万人,实现增加值25.29亿元,占全省GDP的1.62%。其中,全省民营文化产业机构数14908个,占机构总数的89.52%,从业人员17.72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0.56%,创造增加值14.97亿元,占增加值总额的55.84%,占全省GDP的0.9%。民营资本开始大量进人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图书发行、网络文化、艺术品等产业领域。一批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壮大,进一步活跃了文化市场,初步形成国有与民营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全省各地民营文化产业在行业、产品、发展模式方面有各自的侧重点,呈现出多元并进的发展趋势。
4.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文化产业发展基础得到强化。在国家和省上的高度重视下,投资1.5亿元的省博物馆新展览大楼、投资5000多万元的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全面落成并先后正式开馆,成为省城新的人文景点;省图书馆改扩建工程、网络改造工程顺利竣工;黄河剧院改造、金城第一戏楼建设项目均已正式启动。国家和省上投资立项建设的85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项目,累计完成投资总额8954万元,80%的项目已竣工。各市(州)、县(区)也投入大量资金建成了一批文化广场和文化设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资源和基础。
甘肃省文化艺术业虽然取得一定发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总结分析发展现状,存在明显的差距。一是产值低。全省文化艺术业产值9.88亿元,占全省GDP的比例不到1%。二是缺少文化产业的重大项目和品牌产品。嘉峪关市文化产业发展较快,其根本原因是搞了文物保护开发的重大项目,为文化旅游提供了品牌产品,经济效益随之提高。项目和产品的缺少,成为制约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三是文化企业少,特别缺少有竞争力大中型文化企业。甘肃省文化产业项目和产品少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文化企业这个产业载体和市场主体。四是文化产业存在所有制、行业、部门、行政分割等体制障碍,各产业门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运行,各搞一套,低层次发展。五是缺乏有操作性的文化产业政策,特别是有吸引力的投融资政策的缺失,使甘肃省文化产业领域,社会资金比重较低,民营文化产业的重大项目难以出现,民营文化产业弱小是影响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六是文化产业研究和文化产业项目设计滞后。作为文化资源大省,缺少文化产业的研究机构,缺少多学科的研究人员和研究成果,缺少有吸引力的文化产业开发项目。导致文化产业项目小,开发层次低,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
三、加快文化艺术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根据现状分析和存在的问题,甘肃省文化艺术业及文化产业发展,要以体制、政策为保证,以项目、品牌为核心,以企业、市场为主体,以资源、人才为基础,在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上能够有一个提升。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甘肃省文化资源大部分集中在文化事业单位,依托文化事业基础,发展文化产业,是符合现实的选择。在文化体制改革中,要强化文化事业基础,克服所有制、行业、部门、行政分割等体制障碍,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为运作方式,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突破所有制藩篱,使更多的文化资源进入经营领域。以项目为核心,打破行政分割,实施行业、部门联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推进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开发具有甘肃特色的文化产品。省委、省政府要出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通过财政、税收、工商、投融资、土地、公安、人才、社会保障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有力的政策保障。
2.以项目管理为核心,扶持优势行业,开发品牌产品。项目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基本载体,也是发展文化产业最便捷、最有效的切入点。要建设全省文化产业项目库,将文化产业纳入到项目化运作的范围中,以项目管理的方式来培育其成长,通过项目运作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投入作为启动资金,用于引导、筛选和开展策划分析与推荐工作,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吸引投资商包装制作。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要引导市场,创造一个平等竞争、宽松的政策环境,吸引民间资本对文化产业的投入。要扶持现有的优势行业。在文化艺术业中,要扶持演艺业、音像业、互联网服务业、娱乐业、艺术培训业、文物和艺术品业,做大规模,提高效益,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大中型企业和集团。要走品牌带动之路,维护现有品牌,创立、发展新的文化品牌,发挥品牌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的资本聚集、消费导向、产业示范、利润增值等多重效应。要围绕项目和品牌,举办和参加会展活动,发展会展业,推介文化产业项目和产品,引进国内外及民间资金,为文化产业发展构建平台。
3.扶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拓宽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甘肃省的文化产业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民营文化产业的产值已超过全省文化产业总产值的一半,民间资金投入文化产业的积极性不断增长。文化产业的民营战略不仅被学界看好,而且已被文化产业发展实践所证明。高度重视民营文化经济的作用,鼓励和引导民营文化产业发展,改善民营投资环境,是政府的职责。要促进民营文化产业投资比重的增长,发挥民间资金对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推动作用,进一步推动民营文化经济发展,实现民间资金向民营文化资本转变。通过政策和市场导向,以项目开发为载体,放宽市场准入,拓宽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加大对民营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民营经济进一步做好艺术品(含文物复仿)行业的开发,形成有规模的艺术品开发公司与销售超市。促进民营音像业、娱乐业、网络文化业向连锁化、品牌化发展。鼓励民营经济参与文化展演、艺术培训等文化产品服务的生产流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景点、文化产业园区的开发与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发展文化中介组织,推动文化市场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