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8600000007

第7章 言行篇(1)

一点盐

【原文】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即便断食。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饿,无益于道。

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至令口爽,此亦复尔。

【译文】

从前有一个愚蠢的人,到别人家里做客。主人留他吃饭,他嫌饭菜太淡,没有味道。主人听后,于是便在他的碗里加了一点盐。

加好盐后,他觉得饭菜的味道好了很多,就自言自语地说:“这饭菜的味道能够这样好,正是因为这一点盐的缘故。只加了这么一点盐,味道就这么好,如果再多加些,岂不是更好了吗!”

于是这个没有头脑的蠢人,竟空口吃起盐来,想尝到更好的美味。结果却让他吃得口干舌苦,非常的难受。

就像有些修行者,听说节制饮食对修行有好处,于是就断绝饮食。他们有的绝食七天,有的绝食十五天,却只白白地受饥挨饿,丝毫也没有增加一点道行。

这也正像那个吃盐的蠢人一样,以为一点盐能够增加美味,于是空口吃盐,却只落的个白白受苦的结果。

智慧小语

佛家人从这“一点盐”中悟出的是修行的谛妙,我们世俗人从这“一点盐”中则可品出一些行事做人的道理:太多不当;少则不精。这“一点盐”正如人们说话办事所讲究的“度”,过火自是适得其反,而火候不足也只会像那缺盐的饭菜一样淡而无味,令人扫兴。

说与行

【原文】

洞山(又)问其僧:“大慈别有什么言句?”僧云:“有时示众云:‘说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说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洞山云:“我不恁么道。”僧云:“作么生?”洞山云:“说取行不得底,行取说不得底。”

【译文】

洞山(又)问(那个)僧人:“大慈(即寰中大师,俗姓庐,少年时于并州童子寺出家,后参见百丈怀海禅师而得法。他先后住南岳常乐寺和杭州大慈山,故以大慈为号,归寂后唐僖宗谥号性空大师。)另外还有什么言语?”僧人回答:“大慈和尚有时对大众说:‘能说一丈,不如去做一尺;能说一尺,不如去做一寸。’”洞山说:“我不这样说。”僧人问:“那你怎样说呢?”洞山说:“去说不能做的,去做不能说的。”

智慧小语

古人将“言必行,行必果”的人称之为大丈夫:现代人则把少说话多办事的人叫做能做实事的人。不管是想做大丈夫也好,还是做能办实事的人也好,只要谨记少说多做便可。但真正能做大事的人是那些当说便说,当作便作的人。

水多喝不得

【原文】

过去有人,痴无智慧,饥渴须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新头河。既至河所,对视不饮。

旁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

愚人答言:“若可饮尽,我当饮之。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

尔时众人闻其此语,皆大嗤笑。

譬如外道,僻取其理,以己不能具持佛戒,遂便不受,致使将来无得道分,流转生死。

若彼愚人见水不饮,为时所笑,亦复如是。

【译文】

早年间有一个人,愚昧无知,不懂事理,他口渴了,急着想要喝水。远远地看到地面上蒸腾的水汽,以为就是水,连忙追赶,一直追到河边。他已经到了河边,却对着滚滚河水呆呆地发愣,并不去喝水解渴。

站在旁边的人问他:“你已经渴极了,怎么到了水边,反而又不喝水了呢?”

蠢人回答:“如果这河水能喝得完,我自然早就喝了。但是我想,这条河的水太多了教我怎么喝得完?所以干脆不喝了。”

在场的许多人听了他这番话,都对他大加讥笑。

就像那些外道,他们的思想狭隘、固执己见,不能正确地对待事理干脆寻找歪理,他们不能全面接受佛陀戒律,就根本不去理会。以致失去后来得道的希望,从而悟不到正果转人生死苦海之中,正像那个见水不饮的人一样。叫在场的人笑话,外道中人也就是这样。

智慧小语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急着在赶路,不仅错过了路上许多的风景,而比这更悲哀的是当我们来到目的地时,才发觉,竟然已经忘记了来目的地的初衷。

为钱财认兄弟

【原文】

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复多钱财,举世人间无不称叹。

时有愚人,见其如此,便言我兄。所以尔者,彼有钱财,须者则用之,是故为兄。见其还债,言非我兄。

傍人语言:“汝是愚人,云何须财名他为兄,及其债时,复言非兄?”

愚人答言:“我以欲得彼之钱财,认之为兄,实非是兄。若其债时,则称非兄。”

人闻此语,无不笑之。

犹彼外道,闻佛善语,盗窃而用,以为已有。乃至旁人教使修行,不肯修行,而作是言:“为利养故,取彼佛语化道众生,而无实事,云何修行。”犹向愚人,为得财故,言是我兄;及其债时,复言非兄。如亦如是。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容貌端正,非常聪明,知识渊博并且很有钱财,社会上很有地位,人人夸奖他。

那时有一个愚人,看到他如此出色,就对人说他是自己的哥哥。之所以这样称呼他,是因为他有钱,要用钱时可以满足自己需要,如此的满足欲望,所以称他为哥哥。而等他要偿还欠账的时候,便又改口说:“他不是我的哥哥。”

旁人对他说:“你真是一个奸诈之人,为什么需要钱财时就说他是哥哥,等到还债时,就说他不是自己的哥哥?”愚人说:“我想得到他的钱财,才称他为兄长。”听了这番话的人,没有不耻笑他的。

这正像有的外道,听到佛陀说法的高超,为人所重,就剽窃佛陀的语句来装饰自己,当成自己的东西。等到旁人要他去实践修行这些理论时,他就不愿修行,还说:“只为了某些利益才用佛的语言来开悟众生,其实并不以为真有其事,所以别给我讲修行不修行的。”这样,就如同以上说的那个愚人一样,为了得些钱财,谎称他是我哥哥;等到被人逼债时则说不是。

智慧小语

看到这个故事,我想很多人都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毕竟在现实生活中,这样心术不正,势利无耻的人如牛毛般数之不尽,而更可悲的是,这样的小人却总能得志,飞扬跋扈在世上招摇。

宝衣难穿

【原文】

过去之世,有一山羌,偷王库物而远逃走。尔时国王遣人四出搜寻,捕得将至王边,王即债其所得衣处。山羌答言:“我衣乃是祖父之物。”

王遣著衣,实非山羌本所有故,不知著之,应在手者著于脚上,应在腰者返著头上。

王见贼已,集诸臣等共详此事,而语之言:“若是汝之祖父已来所有衣者,应当解著,云何颠倒用上为下?以不解故,定知汝衣必是偷得,非汝旧物。”

借以为譬:王者如佛,宝藏如法,愚痴羌者犹如外道,窃听佛法,著已法中,以为自有。然不解故,布置佛法,迷乱上下,不知法相。如彼山羌,得王宝衣,不识次弟,颠倒而著,亦复如是。

【译文】

古时候,有一个羌族山民,偷了国王仓库里一些衣物,跑到很远的地方。当时国王派人四下追拿,终于捉到这个山民,便把他带到国王面前。国王追问他这些东西的来源,山民回答说:“这些衣物都是我祖先、父辈遗物。”

国王命令他穿上这些衣服,由于并非他的,也就不知道该怎样穿戴,以致把应该戴上手上的却穿到脚上,应该系在腰里的反而戴在头上。

国王看到他是如此的不懂穿戴,就把一些大臣集合在一起,共同研究这件事,然后对山民说:“如果这是你祖先、父辈的遗物,你应该懂得它的穿法,怎么会上下颠倒呢?因为你根本不懂,所以断定这些衣物是你偷来的,并不是你家祖传的东西。”

借这件来作譬喻:国王就好比是佛,库藏就好比佛陀说的教法,愚昧的山民就好比邪道异教。他们偷听了佛陀说的佛法,拿来穿插在自己的言论中,作为自己的话。而事实上,他并不了解这些佛法的真实意义,认为这是自己所有,可是又不真正理解,就会迷乱了佛法的上下次第,不能正确地了解其意义。这就好像那个山民,他偷得国王的宝衣,却不知道怎样穿戴,分不清上下,以致本末颠倒,顺序错乱。外道异教也和这山民一样的荒唐。

智慧小语

虽觉佛家此比喻有些牵强,但其中道理却能醒世,想那些不学无术、不懂装懂人的所作所为,实在是跟这山民一样愚蠢可笑!

愚人赞父

【原文】

昔时有人,于众人中叹己父德,而作是言:“我父仁慈,不害不盗,直作实语,兼行布施。”

时有愚人,闻其此语,便作是念,言:“我父德行,复过汝父。”

诸人问言:“有何德行,请道其事。”

愚人答曰:“我父小来,断绝淫欲,初无染污。”

众人语言:“若断淫欲,云何生汝?”深为时人之所怪笑。

犹如世间无智之徒,欲赞人德,不识其实,反致毁訾。如彼愚者,意好叹父,言成过失,此亦如是。

【译文】

早年有一个人,当着众人面称赞自己父亲的品德,他这样说道:“我父亲性情仁慈,从来不伤害别人,不偷窃,从来不说瞎话,实事求是,而且还喜欢施舍财物,作救济社会之类的福利事业。”

这时有一个蠢人,听到他说的这番话,就也这样讲:“我父亲的品德更胜你父亲一筹。”

一些人就问他:“你父亲的品德高在哪里,请你说说他的事迹。”这人回答说:“我父亲从小断绝男女性行为。从来没有沾染过这种脏事。”

众人就反问他:“你父亲要是断绝男女性行为。又怎么会有你呢?”这种与事实相矛盾的话,成为当时人们的笑柄。

这就像世界上某些不聪明的人,有心想称赞某人品行高尚,但是好话说过了头,反而弄成了诋毁他人。就像这个蠢人,本心想称赞他父亲,却说得言过其实,好话却变成了对他父亲的糟蹋,世上无知的人往往就是这样。

智慧小语

若蠢人的老父亲不是像儿子般愚钝的话,想来定会气得吐血,后悔生了这样的蠢材。可世人却还是有很多这样好吹嘘拍马,但总拍不着马屁拍中马蹄的人。

蠢人造楼

【原文】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余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轩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财钱,不减于彼,云何顷来而不造作如是之楼?”即唤木匠而问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

木匠答言:“是我所作。”

即便语言:“今可为我造楼如彼。”

是时木匠即便经地垒土作楼。

愚人见其垒土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知,而问之言:“欲何等?”

木匠答言:“作三重屋。”

愚人答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为我作最上屋。”

木匠答言:“无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层,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云何造第三重屋?”

愚人固言:“我今不用下二重屋,必可为我作最上者。”

时人闻已,便生怪笑,咸作此言:“何有不造下第一屋而得上者!”

譬如世尊四辈弟子,不能精勤修敬三宝,懒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我今不用余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罗汉果。”亦为时人之所嗤笑,如彼愚者等无有异。

【译文】

远古时期,有一个很富有的人,但却愚蠢透顶。他来到一个富人家做客,看见一座三层的楼房,宽敞高大,庄严华丽而且敞亮通风,内心十分羡慕,心里想:“我的钱财并不比他少,为什么以前没能建造一座这样的楼呢?”于是他立刻叫来木匠,问道:“懂不懂怎样造一座像他家那样漂亮的三层高楼?”

木匠回答说:“他家那座楼就是我建造的。”

富人便说:“现在就请你照样为我建造一座楼!”

于是木匠就清理地基测量土地,制坯垒砖、准备造楼。蠢人看到他这些安排,心里怀疑,不能明白,就问他:“你这在干什么?”

木匠回答说:“这是准备建三层楼的材料。”

蠢人说:“我不要盖下面这两层,你先为我建造最上面的一层楼房。”

木匠答道:“哪有这样的事!哪有不造底层就能造第二层的!哪能不造第二层就能造第三层的道理!”

这蠢人固执地说:“我就是不要下面两层,你一定得给我建造最上面的那层。”

一些人听说这故事,都笑话他:“稀奇可笑,世界上哪有不盖下面一层就能建造到上面第二层、第三层的!”

这就像释迦牟尼佛的四辈弟子中,有的人不虔诚修持、敬重佛、法、僧三宝,懒惰懈怠,却想修得正果,因而他说:“我现在不需要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三果,只求修得第四阿罗汉果的最高果位。”这也同样被当时人们所耻笑,和这个蠢人相比并没有什么两样。

智慧小语

故事虽可笑,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常常犯这种错误,急于求成而本末倒置,不识大局,还痴心妄想着他日定能建成想像中的“空中楼阁”。

怕人说过

【原文】

过去有人,共多人众坐于屋中,叹一外人德行极好,唯有二过:一者喜嗔,二者作事仓促。

尔时此人过在门外,闻作是语,更生嗔恚,即入其屋,擒彼道已过恶之人,以手打扑。

旁人问言:“何故打也?”

其人答言:“我曾何时喜嗔、仓促?而此人者,道我恒喜嗔恚,作事仓促。是故打之。”

旁人语言:“汝今喜嗔、仓促之相即时现验,云何讳之?”

人说过恶而起怨责,深为众人怪其愚惑。

譬如世门饮酒之夫,耽荒沉酒,作诸放逸,见人呵责,返生尤嫉。苦引证作,用自明白。若此愚人,讳闻已过,见他道说,返欲扑打之。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与许多人共坐在屋里闲聊,他们感叹某人的道德、品行都很好,只是有两个小毛病,第一是容易发脾气,第二是做事太冒失、欠考虑。

这时,那个被议论的人正好从门外经过,却偏偏听到大家议论他的这些话,非常生气,立刻走到屋里,大发雷霆,揪住说他缺点的那个人,抬手就打。

旁边人质问他:“你为什么打人?”

他回答说:“我什么时候喜欢发脾气?我在哪里做事冒失?可是这个人说我喜欢发脾气和做事欠考虑,所以我要打他。”

旁边的人便告诉他:“你现在这种举动,正说明确实爱发脾气和做事莽撞,你的这些做法大家都看到了,为什么还要忌讳自己的缺点怕别人议论呢?

世界上有这样一种人,一听到他人议论自己的缺点就抱怨人家不谅解,甚至责备别人,实际上这正是让人所不能谅解的愚蠢行径。

譬如社会上喜欢饮酒的人,无节制地酗酒,一天到晚沉溺在酗酒的状态里,一味放纵自己,不能自拔,放肆去做一些越轨的事,听见别人的斥责,不但不接受,反而抱怨嫉恨别人,寻找一些理由来为自己辩护,说自己并不像人家说的那样。正像这个蠢人,回避自己的过错不愿意听别人说自己的缺点,听到别人的批评,就要动手打人。

智慧小语

如此莽撞行事,若是心胸大度之人,旁人只会觉其冒失,但若碰上胸襟狭隘之人,此恨绵绵无绝期地与当事人较劲则难免惹人厌恶、轻视,而无论前者后者这样行事终还是令人遗憾的品性,应引以为戒才是。

甜水种甘蔗

【原文】

昔有二人,共种甘蔗,而作誓言:“种好者赏;其不好者,当重罚之。”

时二人中,一者念言:“甘蔗极甜,若压取汁,还灌甘蔗树,甘美必甚,得胜于彼。”

即压甘蔗,取汁用溉,冀望滋味。返败种子,所有甘蔗,一切都失。

世人亦尔:欲求善福,恃已豪贵,专形侠势,迫胁下民,陵夺财物,以用作福。本期善果,不知将来反获其殃。如压甘蔗,彼此都失。

【译文】

早年间,有两个人一起种甘蔗,共同立下一个约定:“种得好的要受奖励,种得不好的一定重罚。”

当时这两个人中的一个,自己心里思量:“甘蔗味道很甜,要把它压出甘蔗汁来,再用汁来浇灌甘蔗,长起来的甘蔗一定会更加甜美。这样我一定会超过对方。”

于是他就压榨甘蔗,取出汁液再来浇灌甘蔗。他本来是希望甘蔗滋味更加甜美,岂知结果反而浇坏了甘蔗,地里的甘蔗全都死光,连种子也没有了,损失惨重。

同类推荐
  • 一生的成功励志书——坚定信心

    一生的成功励志书——坚定信心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优秀员工不找借口的24堂课

    优秀员工不找借口的24堂课

    “不找借口”是每个优秀员工的职业精神与生存智慧。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成功的人都是那些不找借口的人;而遇到问题或困难总是找借口推脱者,必定是失败者。本书围绕“不找借口”展开论述,利用24堂课的承载方式,为读者详细阐述了“不找借口”的理念。
  • 塔木德大智慧全集:犹太人的灵魂与头脑

    塔木德大智慧全集:犹太人的灵魂与头脑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可以说没有哪一个民族像犹太民族这样,没有家园,没有土地,没有生存的权利,被异族追杀、迫害,四处漂泊、流浪,饱受屈辱和磨难,饥饿和折磨。但也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他们那样在恶劣的环境中,凭着他们独特的智慧和坚强不屈的精神生存了下来,并谱写了人类史上璀璨的文明。维斯根斯坦说:“在犹太人那里有不毛之地,可是在其绵薄的石层底下流淌着精神和智慧的泉水。”而这种智慧泉水的源头就是《塔木德》。
  • 二十几岁要懂得的社交礼仪

    二十几岁要懂得的社交礼仪

    本书是为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精心准备的一本礼仪宝典,它包括了仪表礼仪、电话礼仪、应酬礼仪、用餐礼仪、做客待客礼仪等在内的诸多礼仪细节,讲解生动,图文并茂,让你不用死记硬背,就能拥有一身使别人“羡慕嫉妒恨”的资本。学习这些礼仪规范,并认真地去实践它,就能让你成为社交中最受欢迎的人,就能让你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就能让你在举手投足间展现出过人的素养,从而让你“礼”赢天下,拥抱成功。
  • 别给想法设限:活出无限人生的思维法

    别给想法设限:活出无限人生的思维法

    慰冰湖著的《别给想法设限(活出无限人生的思维法)》共分三辑十二章,从讲述作者亲身经历的故事或是作者好友经历的故事入手,揭示生活中一些为人忽视的生活哲理。与其将时间浪费在抱怨生活上,不如改变自己的想法,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美满。一个想法的改变,将带来态度的转变。而态度的转变则会导致生活的改变。
热门推荐
  • 那年,说好的承诺呢!

    那年,说好的承诺呢!

    那年,他16,她17.相识于网络,相识的原因很简单,她爱玩,因经常看到他说说的伤感,便起来玩心,她说“我是你的初恋女友”他呆楞,却还是同意了她的好友请求,就这样,她/他们相识了。。。。他说,如果你愿意听,我愿意为你唱一辈子的歌,她盯着手机屏幕痴痴的笑。。。最终的最终,他还是食言了。。10年后,法国巴黎桥头,杨落曦大喊“程雨晨,10年前你说好的承诺呢!。。”却没换来一句回音。那年青春正好,我们说好的承诺呢!???其实她不知道的是,“雨落晨曦,”雨落了,晨曦才会到来,他与她本就隔了千山万里。。这是程雨晨与杨落曦的故事。。这是一个平凡却心酸的故事,希望你能喜欢。。。
  • 暗界纵横

    暗界纵横

    一个浩大的暗黑世界,光怪陆离,神秘无尽。“我要在那个世界活的更好!”——王宝翔PS:暗黑战士分级就直接爆料了,省的你们看不懂我在写什么,钢铁战士,天眷战士,天斗战士,天生战士,天心战士,天空战士(依次变强,并拥有特别的能力)……后续的大能级别在几十万字后才能体现,不列出来了,祝阅读愉快!
  • 你好前夫

    你好前夫

    我和他相处五年。分手……合作……后会无期……他将自己亲手送进牢狱……他说,安芯啊,错了就是错了。他说,安芯啊,对不起。他说,安芯啊,我要你活着。
  • 转身是否回眸

    转身是否回眸

    谁,能感受的了千年的孤独?谁,能耐着千年的相思?吸血鬼凡活了三生三世只为在今生守护自己爱的那个人…
  • 探龙点穴

    探龙点穴

    在一处不被世人所知的层面上,活跃着一群“手艺人”一代一代秘密的传承着,只属于他们的手艺。同样也撕开了厚重历史下的血淋林的现实······
  • 团结友爱

    团结友爱

    《团结友爱》按照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及发展的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把我国的传统美德“团结友爱”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
  • 废材修真少年与他的神级师父

    废材修真少年与他的神级师父

    琉夏是个孤儿,小时候和哈特艾尔的校长住一起,长大后,自己搬出父母留下的房子住下....生活是个问题,没钱....,当时琉夏也才十多岁,身体一直没晋级,被人嘲笑,看不起在一次意外的车祸,救了自己爱恋已久的艾薇,但是他也被车撞飞很远,濒临死亡的他,和他一生的向导修冥相遇了!要带他晋级,修炼,上校园LV榜首?这一切,是命运的交接?还是刻意的安排?这一切,只能由时间来揭晓答案....
  • 僵尸老豆无良妃

    僵尸老豆无良妃

    她以盗墓富甲天下,盗尽天下大墓,只是为了寻找一味解药,救治她父不详的儿子。他是地位位极人臣的王爷,也是那红眸胜血的僵尸。他在那一味特殊的解药,设下了无数的圈套。为了儿子,她甘心跟嗜血的他做了交易。却不知,这一切的一切,都只不过是真正幕后人设下的一个圈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魔鬼神缘

    仙魔鬼神缘

    善缘是缘,恶缘同样是缘,身怀特殊血脉的少年风久走出小山村,一步一步往前走,遇魔镇魔,遇仙戮仙,佛挡杀佛,神阻杀神!
  • 末日之元素法神

    末日之元素法神

    姜云是一款虚拟游戏的GM,扮演一个在游戏里牛逼哄哄的法师角色,意外被召唤到即将迎来末世危机的世界。带过来的不止是传说级的法师角色,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