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8600000006

第6章 教理篇(5)

无须修道

【原文】

法空禅师问:“佛之与道,尽是假名妄立,十二部经亦应不实。从前尊宿,代代相承,皆言修道,总是妄不?”师曰:“然。十二部教皆合于道,禅师错会,背道逐教。道本无修,禅师强修。道本无作,禅师强作。道本无事,强生多事。道本无为,于中强为。道本无知,于中强知。如此见解,自是不合,须自思之。”师《背道逐教偈》曰:“道体本无修,不修自合道。若起修道心,此人未会道。弃却一真性,却入闹浩浩。忽逢修道人,第一莫问道。”

【译文】

法空禅师问:“如果佛与道都是虚妄设立的假名称,那么十二部经也应该是虚妄不实的了。从前的高僧,代代相承都说要修道,都是虚妄的吗?”本净禅师答道:“是的。十二部经都符合于道,禅师你理解错了,违背了道而去追逐教说。道本来无须修习,禅师却执意修习;道本来无须作为,禅师却执意作为;道本来无事,却偏要生出许多事;道本来无须做什么,却偏要去做;道本来无须知识,却偏要去取得知识。这样的见解,当然是没有领悟,你自己去想想吧。”本净禅师作《背道逐教偈》说:“道的本体无须修,不修自然符合道。如果产生修道心,此人恰未理解道。清净本性抛一边,无事自忙闹浩浩。碰上所谓修道人,切勿与他打问道。”

智慧小语

某些意境、境界,不是刻意模仿、追寻就能达到。然而世上却偏有许多半知半解又好无事生事的人,把本来平静祥和的世界搅得喧嚣不堪,浮躁难宁。

渐修与顿悟

【原文】

(众僧)问(宗密禅师):“其所修者,为顿为渐?渐则忘前失后,何以集合而成?顿则万行多方,岂得一时圆满?”答;“真理即悟而顿圆,妄情息之而渐尽。顿圆如初生孩子,一日而肢体已全。渐修如长养成人,多年而志气方立。”

【译文】

众僧问宗密禅师:“所谓修道,是一气呵成,快速圆满呢,还是循序渐进,慢慢修习?如果慢慢修习难免则忘前失后,怎能集合而成功?如是很快完成,那么千头万绪岂能够一步达到圆满?”宗密禅师回答:“真理应即刻省悟、顿时圆成,而消除虚妄之情则是渐渐祛尽的。顿时圆成好比初生婴儿,一旦降生便肢体齐全。渐缓修行好比抚养成人,须要经多年方能具备志气。”

智慧小语

真理顿悟,妄情渐尽。“毕其功于一役”与“打持久战”两者要区分不同情况,切不可一概而论。要知世间决无包治百病的灵丹。

各缄其口 互不连累

【原文】

僧问惟俨禅师:“己事未明,乞和尚指示。”师良久曰:“吾今为汝道一句亦不难,只宜汝于言下便见去,犹较些子;若更入思量,却成吾罪过。不如且各合口,免相累及。”

【译文】

僧人问惟俨禅师:“本人有件事弄不明白,求和尚指示。”惟俨禅师沉默片刻,然后说:“如今我为你说一句并不难,你如能立刻领悟,还差不多;但若因此而陷入思考,反倒成了我的罪过。不如大家暂且都闭嘴,免得互相连累吧。”

智慧小语

常言道“言多必失”,故而事事少言多做为妙。做事情,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固然是好,但关键时刻还是要自己做决定,切不要让别人左右了自己的原则。

正是时候

【原文】

朗州刺史李翱问(惟俨禅师):“师何姓?”师曰:“正是时。”李不委,却问院主:“某甲适来问和尚姓,和尚曰:正是时。未审姓什么?”主曰:“恁么则姓韩也。”师闻乃曰:“得恁么不识好恶!若是夏时对他,便是姓热?”

【译文】

朗州刺史李翱问惟俨禅师:“禅师姓什么?”惟俨禅师回答:“正是时候。”李翱不理解,便问院主:“我刚才问和尚的姓,和尚说:正是时候。不知姓什么?”院主说:“这样的话,就是姓韩(寒)嘛。”禅师听到了说:“怎么如此不识好歹!如果是夏天回答他,难道姓热?”

智慧小语

做学问,且记不懂装懂。不懂则问才能学到真知识。鲁班门前弄斧,只会贻笑大方,而无其它益处。

亲历亲为得真知

【原文】

翱问惟俨禅师:“如何是戒定慧?”师曰:“贫道遮里无此闲家具。”翱莫测玄旨。师曰:“刺史欲得保任此事,直须向高高山顶坐,深深海底行。闺阁中物舍不得便为渗漏。”

【译文】

郎州刺史李翱问惟俨禅师:“什么是戒、定、慧?”惟俨禅师回答:“贫僧这里没有这些闲置无用的家具。”李翱不理解其中玄机。禅师说:“刺史要想参透此中真意,必须到高高的山顶去坐,到深深的海底去行。阁房里的东西舍不得丢弃难免不会偏离正道。”

智慧小语

欲识真理,只把那些真理编写成条条框框,熟背于心是不够的。不行无以致远,实践才是认识和发现真知的正确途径。

自己是宝藏

【原文】

初至江西参马祖,祖问曰:“从何处来?”曰:“越州大云寺来。”祖曰:“来此拟须何事?”曰:“来求佛法。”祖曰:“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什么!我遮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法?”师遂礼拜问曰:“阿那个是慧海自家宝藏?”祖曰:“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师于言下自识本心,不由知觉。踊跃礼谢,师事六载,后以受业师年老遽归奉养。

【译文】

慧海初到江西参见马祖,马祖问:“你从哪儿来?”答:“从越州大云寺来。”马祖问:“来这里打算干什么?”答:“来求佛法。”马祖说:“自己的宝藏不顾,抛家乱走干什么!我这里什么也没有,求什么佛法?”慧海就向马祖礼拜,问:“哪个是我自己的宝藏?”马祖说:“如今问我的人,就是你的宝藏,一切具备,可以自在使用,何必在外面寻找?”慧海一听,立即省悟,欢喜奋跃,礼谢马祖,并在马祖身边侍奉了六年,后因受业老师年老,便回越州奉养业师去了。

智慧小语

人们总是对于得不到的事物耿耿于怀,却对自己拥有的不甚珍惜,待失去后才追悔莫及。可叹世人虽明白此道理,真能做到“怜取眼前人”的又有几个!

佛在心中何须寻

【原文】

时有法师数人来谒曰:“拟伸一问,师还对否?”师曰:“深潭月影,任意撮摩。”问:“如何是佛?”师曰:“清潭对面,非佛而谁?”众皆茫然。

【译文】

当时有几位法师来谒见慧海禅师,法师说:“想问个问题,禅师能回答吗?”禅师说:“深潭月影,任意揣摩。”问:“什么是佛?”禅师说:“清潭对面,不是佛是谁?”大众都茫然不解。

智慧小语

世人苦苦思寻,究竟佛在何处,终不得解。孰不知,佛即众生,众生即佛。若自心清净。佛自在心中,自心即佛。又何须去寻?

切莫虚度时光,用错心

【原文】

智常禅师上堂云:“从上古德不是无知解,他高尚之士,不同常流。今时不能自成自立,虚度时光。诸子莫错用心,无人替汝,亦无汝用心处,莫就他觅。从前只是依他解,发言皆滞,光不透脱,只为目前有物。”

【译文】

智常禅师走上大堂说:“前代高僧不是没有见解,不过他们是高深之士,不同于一般的人。现在的人不能够自成自立,虚度了时光。诸位别用错了心,没有人可以代替你,也没有你可用心的地方,别在他人身上寻找。你们总是盲从别人的见解,说话都阻碍不通,灵光不透脱,只是因为眼前有物。”

智慧小语

世人喜追随潮流,认为其时尚,深怕自己落伍。在这人潮中,有些人渐渐失去了自我,失去了主张,甚至也忘了自己为什么活着。

向往即是背离

【原文】

僧问:“如何是玄旨?师云:“无人能会。”僧云:“向者如何?”师云:“有向即乖。”僧云:“不向者如何?”师云:“谁求玄旨?”又云:“去!无汝用心处。”

【译文】

僧人问:“什么是玄妙意旨?”智常禅师回答:“无人能领会。”问:“向往它的人怎样?”禅师答:“向往就是背离。”问:“不向往又怎样?”禅师说:“那谁来寻求玄妙意旨?”又说:“去!没有你用心的地方。”

智慧小语

佛家讲求无欲无求,然这种境界却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试想人们所做任何事总是有某种动机或目的,倘若只一味执著于所要达成目标,则便有可能会出现“有向即乖”的情形,此间“有向”也即是“有欲、有求”了,这又哪里是世人所能辨识的呢!

薄衣麻线是佛法

【原文】

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云:“蒲华柳絮,竹针麻线。”

【译文】

僧人问:“什么是佛法的主要旨意?”法常禅师回答:“蒲花柳絮,竹针麻线。”

智慧小语

众人眼中深奥不解的佛法,在禅师眼里却如蒲衣柳絮般平常。其实这也正是事有难易,“为之,则难者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的道理。

禅界没有欲

【原文】

(又)问大义禅师:“欲界无禅,禅居色界,此土凭何而立?”禅师曰:“法师只知欲界无禅,不知禅界无欲。”曰:“如何是禅?”师以手点空,法师无对。帝曰:“法师讲无穷经论,只这一点,尚不奈何。”

译文

法师(又)问大义禅师:“欲界没有禅,禅位于色界,这里依据什么设立禅?”大义禅师回答:“法师只知道欲界没有禅,却不知道禅界没有欲。”法师问:“什么是禅?”禅师用手指点空中,法师无言应对。唐宪宗说:“法师能讲无穷的经论,只在这一点上,还无可奈何。”

智慧小语

禅界无欲,居于色界。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么禅亦是空了。有欲则无法修禅,只有皆空才能修禅。法师尚且不明白这个道理,也难怪世人茫然了。

眨眼错过一件事

【原文】

上堂:“若论此事,贬(眨)上眉毛,早已蹉过也。”麻谷便问:“贬(眨)上眉毛即不问,如何是此事?”师曰:“蹉过也。”

【译文】

总印禅师上堂说:“要说这件事,眨动一下眉毛,就早已经错过啦。”麻谷便问:“眨动眉毛即不去说,什么是这件事?”总印说:“错过啦。”

智慧小语

有些事情,错过一小会儿,也许就错过了一生。机遇往往就是这样稍纵即逝,故而要好好把握,莫待错过后方觉遗憾。

同类推荐
  • 幸福其实很简单

    幸福其实很简单

    从个人幸福管理,爱情幸福管理、亲子幸福管理与家庭幸福管理四个方面出发,积极倡导一种平衡生活的理念,准确剖析爱情、家庭与事业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难题,以洗练窖智的语言解密终极幸福的真谛,告诉我们用心活在每一个当下的重要性。
  • 把话说到心坎里把事做到点子上

    把话说到心坎里把事做到点子上

    你是否有过一通海阔天空、天南地北的侃侃而谈之后,听众反而更加莫名其妙,如坠云里雾里的窘境;你是否有过一片真心实意、任劳任怨的工作之后,别人反倒不领情的尴尬。这是由于你没有把话说到心坎里,没有把事做到点子上。本书可以让你在复杂的职场与社会中,更加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 你可以做得更好

    你可以做得更好

    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一个人无论其职位多高,如果仅仅停留在勤奋层面,如果总是强调其职权的重要,那么他永远只能做别人的‘下属’。反过来说,一个不断追求有所作为并坚持对成果负责的人,尽管位卑职低,他总会走向组织的高层,因为他与组织的目标同时提升。”在这位管理大师的心中,一个不断追求有所作为并坚持对成果负责的人,不管他的起点多低,他总会有机会走向组织的高端。通俗说来:你可以做得更好!
  • 超越最好的自己

    超越最好的自己

    本书介绍当代美籍华裔优秀企业家李开复博士鼓励青年管理者走上成功之路的6条基本原则,讲述了他从平凡走向优秀的管理智慧,脚踏实地地步入成功管理者的行列。
  • 简单就是财富全集

    简单就是财富全集

    如果你学会简单,那么这个世界就对你简单。“简单”就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本书以“简单”为线索,通过对简与繁的辩证、简单与快乐的关系、简单与人际交往、简单和舍得、简单和释放压力的论述,让您明白简单的作用,为您打开通往幸福快乐的人生大门。
热门推荐
  • 97度甜宠:限时秒杀小萌物

    97度甜宠:限时秒杀小萌物

    “主人,有人欺负我。”几分钟后,某渣男双手颤抖的送上五千万赔礼道歉;“主人,有人陷害我。”几小时后,某渣女被丢去娱乐圈当替身,虐到死。“主人,我要带着宝宝跑路,让你这辈子都找不到!”她包袱款款,一跑就是五年。他疯狂寻找,为见她步步谋划,甚至不惜假装和白莲花结婚引她现身。婚礼上,她高调出现,扯着他的领带淡然一笑:“嗨,贺少,这是我的律师函。”完结文《前妻来袭:薄情首席请接招》求包养~读者交流群:532654316,欢迎所有喜欢本文的美妞加入~
  • 异世之铁血征战

    异世之铁血征战

    他是一个穿越过来的现代人!他用铁血手段征服了整个龍骑士!他带领龍骑士不幸的远离家乡,开始了异世征战!他是一个屠夫!他是一个异端!他是一个魔鬼!他是我们的将军!他是大华人的骄傲!
  • 快穿之系统很忙

    快穿之系统很忙

    墨陌,本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却因为家族遗传,获得了系统,而这系统偏偏还成精了,化成了一只狐妖美男,在别人眼里偏偏还是一只灵狐。好吧,墨陌接受了,有了系统接下来该干什么?妈妈说,咱要帮下单的低级杀手训练。报仇勒?妈妈说,杀手找到工作后百分之六十的归你。好,交给我吧!墨陌一改画风,信誓旦旦的同意了。
  • 江湖琐碎事

    江湖琐碎事

    因被骗练了邪功的苏真开始在江湖上的寻根之旅。PS:这是一本满足作者恶趣味想小说。PS:这是一本慢悠悠的小说。PS:主角是真男人!
  • 萌妻来袭:奶爸老公NO.1

    萌妻来袭:奶爸老公NO.1

    他,冷酷霸道,腹黑邪魅,坐拥亿万身家,黑白两道通吃。她,狡诈多变,调皮可爱,坐拥他的亿万身家,软硬不吃。初见,她尚在襁褓,内敛如他,不想却被一个婴儿的笑容所俘获,喂奶,换尿布,不假他人之手,却还乐此不疲。当呆萌撞上腹黑,当活泼遇上面瘫;到底谁胜了谁?到底谁扑了谁?养妻路漫漫,必将下而求索!
  • 鬼谷子绝学

    鬼谷子绝学

    一个人缺的永远不是钱,缺的是赚钱的智谋。一个人缺的永远不是团队,缺的是俘获追随者的能力。一个人缺的永远不是人们的爱戴和拥戴,缺的是领导统驭的智慧。被誉为智慧禁果的《鬼谷子》着重于辩证的实践方法,具有极完整的领导统御、策略学体系。在今天这个政治纷争风云变幻,商战竞争日益激烈的新经济战国时代,鬼谷子的思想、智慧和奇谋韬略,在经营、管理、公关等方面仍极具广泛的指导意义。
  • TFBOYS之十年你敢赌吗

    TFBOYS之十年你敢赌吗

    让陈馨然万万没想到的是,她奇迹般的见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偶像TFBOYS,还糊糊涂涂的当上了TFBOYS的经纪人。一场游戏也就此开始,十年,你,敢赌吗?
  • 三劫三千佛缘起

    三劫三千佛缘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负君心意

    不负君心意

    一个是武功绝学已入仙境的冷凝傲主,一个是温润如玉温柔似水的伊人,截然不同的两人怎会有交集?青葱树木间,蜿蜒小路上,他问:“若我等你长大,我心似你心,你会怎样?”“定不负相思意。”这一生,她只愿能和他一起度过,只能是他。却……困难重重,能如愿么?做事狠绝的血盟幕后之人能敌过么?
  • 寄杨秘书

    寄杨秘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