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3000000034

第34章 大昭寺,展示佛教理想的殿宇

大昭寺位于拉萨市旧城中心。建于公元647年,即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之后,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传说建寺之前,文成公主运用阴阳五行之法,推测出整个西藏的地形。她说西藏地形似一个仰卧的魔女,而拉萨的卧塘湖恰为魔女的心脏,因而只有填湖建寺才能消灾驱魔。于是松赞干布下令填湖造庙,在填湖工程中,成群的白山羊往来驼土运输。寺庙建成之后,为了纪念白山羊的功劳,便称之为“惹刹”,即“山羊驼土”之意。

据史书记载,大昭寺只用12个月就建成了。但是唐代的大昭寺规模不大,仅有8个殿堂。现存大昭寺是历经元、明、清等朝代扩建而逐步形成的。建筑群由二至四层楼房组成,分南北两院,占地25100余平方米。重楼叠阁,金碧辉煌,建筑精美,规模宏伟。

北院是大昭寺的主体部分,以觉康主殿为中心。四周环以佛堂、仓库、灶房等。南院主要为传召法会服务,由传召机构、辩经台、灶房、仓库等组成。每年这里举行传大召、小召两次法会,数万名僧侣云集,进行讲经、传法、考格西学位等宗教活动。

大昭寺是西藏现存的吐蕃时期最辉煌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布局规式。它是按照佛教中关于宇宙的理想——坛城(曼荼罗)这一密宗义理修筑的。

进入正门后,沿顺时针方向走,就到了一个宽阔的露天庭院。这里曾是举行规模盛大的拉萨祈愿大法会(传大召)的场所。庭院四周的廊壁上绘满佛像,因此被称为千佛廊。整座大昭寺的壁画有4400余平方米。

继续右绕,穿过两边的夜叉殿和龙王殿,看到数百盏点燃的酥油供灯,后面便是著名的“觉康”佛殿。佛殿呈密闭院落式,楼高四层,中央为大经堂,是大昭寺僧人诵经修法的场所。从大经堂可看见造型精美的千手千眼观世音塑像,两侧有两尊装饰华丽的佛像,左为莲花生,右为强巴佛。藏传佛教信徒认为拉萨是世界的中心,而宇宙的核心便在“觉康”佛殿。

大经堂的四周为小型佛堂,开间均不大。只有释迦牟尼佛堂是大昭寺的核心,里面供奉着文成公主入藏时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无数佛教徒不远万里从家乡磕长头到拉萨,就是为了一睹这尊佛像。为什么这尊佛像如此珍贵呢?相传此像是释迦牟尼在世时,按照他本人的形象塑造的。像塑好后,弟子们请佛祖自己给自己的佛像开光加持。藏族人认为它格外珍贵,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最重要的是认为见到这个佛像和见到2500年前的佛祖没有区别。

殿东南角有楼梯可以上到二楼和金顶。大昭寺主殿高四层,有20多个殿堂,上覆金顶。主殿的梁架、斗拱是汉族建筑中的老式做法,但其柱头的装饰却是典型的藏族风格,色彩艳丽、对比强烈。主殿二三层檐下排列成行的103个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则又呈现出尼泊尔和印度的艺术风格。顶层四座巨大的金顶分别建于公元14世纪中叶和17世纪。

从楼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远处的布达拉宫,还可以俯瞰下面密密麻麻的“磕长头”的信众。他们一次次双手举到头上,再移至额间、喉部、心间,接着展开双手,匍匐下去,双手、双膝、额头一并着地,旋即起立,周而复始……他们中有的人已经在这里磕了几个月,甚至几年!

磕长头是藏族信众对佛表示虔诚的一种特殊方式。前面说过,许多人是不远万里从家乡磕着长头到拉萨的。他们长年累月地行走在路上,冒着严寒酷暑,用身体作尺子,丈量着大地,一丝不苟。过河走了几步,都要补磕上。他们的虔诚真可谓感天地而泣鬼神。

从大殿出门绕一周,共有380个转经筒,一个紧挨一个。边走边推动转经筒是很多虔诚的信徒必做的功课。这便是拉萨内、中、外三条转经道中的“内圈”,也叫“囊廓”。来大昭寺的人必转一圈“囊廓”方为圆满。

拉萨主要的转经活动都是以大昭寺的释迦牟尼佛为中心而进行的,除“内圈”外,围绕大昭寺外的古老而热闹的商业街为“中圈”,即“八廓”;围绕大昭寺、药王山、布达拉宫、小昭寺为“外圈”,即“林廓”。

大昭寺正门前方,有一座3米高的石碑——唐蕃会盟碑,这座石碑是在公元823年竖立的,至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由于唐朝的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前后与吐蕃赞普缔结了姻亲,当时吐蕃称唐为“舅”,自称为“甥”,故此碑又称为“甥舅会盟碑”。据史书记载,公元821年,吐蕃派使者到长安请盟,唐表示赞同。是年,唐命宰相和大臣17人与吐蕃使者会盟于长安西郊,接着又派大理卿刘元鼎为会盟专使,随吐蕃使入藏,在第二年五月于拉萨设坛结盟.至第三年正式立碑。碑文以汉藏两种文字书写.记载了唐蕃结为舅甥之好的经过。碑后有一株枯萎的杨柳,传说是文成公主亲自种植,世人称为“唐柳”。

另一块碑为种痘碑,是清朝乾隆五十九年驻藏大臣和琳所立。18世纪末期,西藏还不知道种痘可以防止天花病,所以把出痘看成不治之症。当时的中央政府就让和琳出面,在藏北捐资修建房屋,让出痘的民众去那里居住调养,由中央政府发给口粮,并传授了接种牛痘的方法,使90%以上的患者活了下来。天花这一绝症得到了治疗和预防,在藏区是一件很大的事,于是便在大昭寺前树立了这块碑。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现在这两块碑用围墙围起来了。

同类推荐
  • 美国这头公牛——李杭育旅美日记

    美国这头公牛——李杭育旅美日记

    本书是著名作家李杭育先生在美国探亲并旅游期间,将其独特的体验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其个性化的写作和真实故事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美国的直接认知和感想,《李杭育旅美日记:美国这头公牛》记录了普通中国移民及美国年轻人如何应对工作和生活压力、如何处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如何面对一个未知的世界。同时截取美国城市及旅途生活中一个个有趣的场景,呈现了一个作家眼中奇特又通俗的美国故事。
  • 上海特色风情(全集)

    上海特色风情(全集)

    《上海人家》探秘47户上海人家的居家生活,从中透露出上海人日常生活的千姿百态。《上海外国人家》介绍了48户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人家,来自世界五大洲、十几个国度。不同的装饰风格、相同的生活热情,这些精彩缤纷的外国人家丰富了上海居室文化的色彩,也为上海增添了国际化的情调。《上海特色餐厅》选取了59家地处上海最热门消费娱乐区域的特色餐厅,荟萃了中外不同菜系,囊括了传统和创新各种烹饪流派,是探寻上海风味餐厅的可靠依据,也是了解上海美食潮流的方向指南。无论你是想了解上海的饮食文化还是想为旅游准备实用的参考书,这都是不错的选择。
  • 青川民间语言语汇研究

    青川民间语言语汇研究

    本书的成型得益于2005年四川省教育厅的科研立项和经费资助。为完成省教育厅下达的这项重点课题,本课题组成员一直进行着艰苦的语料采集和研究工作,先后几次深入到山雾缭练的川北地区,走访调查。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青川县文化馆相关同志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得到了青川县作协主席李先钺先生的鼎力相助,他们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文史资料。可以说,没有省教育厅及相关同志的帮助,要想完成本书是根本不可能的。
  • 中华圣贤经典——仁

    中华圣贤经典——仁

    中国古代圣贤是中华文明辽阔天幕中最闪亮最灿烂的星星,他们崇高的道德修养和深邃的思想智慧堪为万世师表,他们创作的一大批经典著作经久不衰,成为文化发展史上的不朽丰碑,供后人瞻仰和学习。丛书摘取了以儒家学说为主的圣贤经典论著中最富影响和声名的章句,按照指导原则——人生态度——人际关系——工作方法——人身修养——自我追求这六个板块对其思想内涵进行了解释、挖掘和延伸,并辅以正反两方面的典故论证了其科学性和正确性。柳季不背信、梁国志教子、师旷论学、黄裳还珠、许衡不食无主梨、董狐直笔……
  • 天津老俗话

    天津老俗话

    《天津老俗话》就将这些流传于天津民间的各类老俗话汇集起来,在记录其内容的同时,深入发掘每句老俗话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写出俗话所涉及的人物、事件,特别是与其相关的动人故事。
热门推荐
  • 双修传

    双修传

    一个天煞孤女,一个帅气美男,一起闯当灵界,纵然我与天同寿日月争辉,唯与你白头
  • 君子之道

    君子之道

    文化人类学认为,一切重大文化的核心机密是集体人格。余秋雨进而认为,中华文化的人格理想是君子之道,中国文化的钥匙也在其中。了解君子之道,是在追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人格世界的底蕴。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君子之道的轮廓,缕析儒、道两家在君子之道上的九项要点和四大难题,同时探讨君子如何处理与世间、名誉、伪君子、自由的关系;第二部分阐述了作者面对人生问题从佛学中得到的修行感悟,得益于三“无”,精进于三个“少”,以自如、自在、自由之心化解难题;第三部分为当代中国愿意做君子的年轻人,提供更充分的国际视角,在故事中介绍国外思想家和艺术家的人生价值和终极关怀,互为观照,互相滋养……
  • 倾城王爷桃花妃

    倾城王爷桃花妃

    唐家三小姐——爹是当朝宰相,大姐是皇后,大哥是护国大将军,还有个拿着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教导她的二姐。她家世显赫,个性火爆,自小就是出了名的骄横,上街当霸王,皇宫戏皇子谁能拿他怎样,就连皇帝也被她哄得一愣一愣的,试问谁能管得住她。直到有一天,他的出现,彻底让她乱了阵脚。她为他从一只桀骜不驯的野马变成一只可人的绵羊,他为她自废了武功只为换得她的性命,她为他上仙云山顶着烈日的烘烤跪在地上只为求得人出山救他一命,他为她放弃功名利禄只为能和她携手走天涯。他们在一起共同见证了彼此的蜕变,一起走过了最艰难的路,但结局真的能如他们所愿吗?
  • 凌天魔神

    凌天魔神

    平凡的少年身怀上古魔剑,凭借着自己的信念,一心想要证明自己,实力为尊的世界,只有在魔武道路上走得更远,才能够真正的证明自己,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人,他终究是踏上了修炼的道路。对友谊的渴望,对亲情的眷恋,对爱情的迷茫迫使他只能无条件的变强,却又被无情的卷入了上古神魔之战,背负起拯救世界的使命,人神魔三界的一一征战。三界众生,人挡杀人,神挡弑神,即便是那无情的苍天,也要将其扭转于手中!
  • 仙舞魅凰

    仙舞魅凰

    神魔大战,她被封印!侥幸逃出一缕神识,却栽到阎王那个小人手里!还好她够无耻,够狡诈,骗到修罗魔王为她死心塌地,助她重塑人身!正想拍拍屁股准备走人,可为何看到他哀戚的眼神,她就心软?坑爹的,大仇未报,哪有闲心谈情说爱!臭男人,滚远点!
  • Under the Red Robe

    Under the Red Rob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乱世嫡女

    乱世嫡女

    她是侯府嫡女,从小性情冷淡不惹尘埃,谁知道一次的砰然心动,却被人当成屠杀全家的匕首,而赐予她这一切的,却是她全然信赖的枕边人和妹妹。重生一世,她收起自己的个性,长袖善舞,连横敌人的敌人,压继母,除家贼,摆弄朝廷,华丽绽放。用前生的教训,换一个领悟,她以为她今生不会再爱,却不想到会遇到他,从此天涯海角,刀山火海,一起颠覆这个世界。
  • 颠圣

    颠圣

    你若为圣,我必颠之。肜哲,一个小山村的少年,遭遇家庭巨变,师门的巨变,只因身怀一道被上天主宰命运的红芒,后不甘被奴役,慢慢成长,生死闯荡,终于颠覆圣主,傲视苍穹。肜哲站在一望无际的血色沙漠中,一个人默默的挺立着,看着眼前的色彩,梦幻的双眼露出迷茫的神采:“这就是我想要的吗?”此书慢热,希望朋友们先收藏。新人新书,还请多多支持。
  • From the Memoirs of a Minister of France

    From the Memoirs of a Minister of Fra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说别人的故事

    说别人的故事

    我爱聆听,聆听身边人的故事,聆听陌生人的故事。最理想的状态是找出故事的所有的主人公,听听他们真实内心的想法。故事里,面对着理解差异,他们最真实的内心也就只有我知道。我想我更喜欢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诉说别人的故事,不评头品足,故事里没有对错,正如爱情里没有胜负一样。可是,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对我真诚以待,即便这样,故事仍需继续。只是故事少了半分真实和人情味罢了。并不是为了打发时间,也不是为了说别人的坏话,而是让自己的世界观更加丰富。我不求轰轰烈烈,只求简简单单。也许“我是一个没故事的人”是一个伪命题,但是我甘愿做一个没故事的人,平平淡淡。我的故事根本不足为外人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