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17400000007

第7章 萧乾:想要有个家

1969年,年近六旬的萧乾下放到鄂南向阳湖“五七”干校,与他同在向阳湖的,是他的夫人文洁若和女儿萧荔、儿子萧桐。

经历了“反右”与“文革”初期的狂风暴雨,北京的房子被没收,夫妻俩分别下放,孩子们或寄宿在校,或寄养在亲戚家,多年来,家早不像个家了。不奢望还能拿起笔写文章,更不奢望还能做点文化工作,唯一的愿望,就是获得一家人的团圆。向阳湖实现了萧乾的愿望。

在向阳湖的乡亲家里挤着住了一段时间后,他们终于分到了自己的房子,而且儿子萧桐也搬了进来同住。女儿萧荔由于已经上了初中,南下后无书可读,已编入劳动大军,但总归就在向阳湖,一家人可以有个照应。“又算是有了个家”,萧乾说。

劳动自然是艰苦的,头几个月天天同砖瓦水泥打交道,因为那是搞基建最火热的时期。而像萧乾这样的摘帽“右派”分子,自然要比一般群众干得更多。虽然他年龄大,身体不好,但重活累活总少不了他,包括下河捞泥、半夜卸货、雨天出工差这样的工作。遇上月圆的夜晚,军宣队还会在半夜里吹起哨子,于是所有的人都得起床开展“拉练”。为不掉队,一到月圆之夜,他不得不和衣而眠。在一次双抢的过程中,他竟然连续劳动五十个小时。

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让他患上了冠心病,加之精神上依然套着的沉重枷锁,萧乾在向阳湖的日子是困难和抑郁的。可是他的心里不总是冰凉,因为这里有他的一个家。

他的夫人文洁若,在“反右”的时期,为他保护他的“右派”丈夫不下去参加劳动改造,首先报名去了农村。当知道丈夫还是要下农村,而且可能要呆上十年八年的时候,她说:“别说十年八年,我等你一辈子。”这次,在向阳湖,她同样想尽一切办法保护萧乾的身体,当他看到萧乾挑着两大桶灰浆趔趄前行,马上央求排长,让她与萧乾换工;看到上边派萧乾不合理的劳动,她就找借口回绝,虽然为此她挨批评、作检讨,但她知道,没有什么比丈夫的身体更重要。

政治的狂风暴雨,让多少个家庭支离破碎。而文洁若对他的“问题”丈夫,不离不弃反而关心有加,萧乾在忍受旁人白眼的时候,同时也享受着妻子关爱,这对他是多大的鼓劲。作为这个家里的学识最丰富的人,他把更多的爱送给了年少的儿子萧桐。

萧桐在向阳湖是出名的抓蛇能手。然而,萧乾显然不能接受儿子把大好的年华放在抓蛇上,凭着他满腹的才华,他应该让儿子学到更多的知识。住房的村南有一个僻静的角落,深藏于爬满曼草的小山崖脚下,一到假日,萧乾和萧桐就带上水壶和干粮,到这里,一呆就是大半天。在这里,他专门教儿子学英语。那一方角落,被萧乾戏称为“父子角”。在那黑云压顶、看不到希望的日子里,小儿子无疑是他精神的依托与支柱。

“文革”结束后,在萧乾与儿子的通信中,他不断地提到“父子角”,他说:“想起父子角,心中就感到温暖。”“那阵子是我的苦日子。你的存在减去了一大半苦!如今追忆起来还是很亲切。”

萧桐回忆起当年的“父子角”,则用这样的语言描述:“记得背后是茂密的灌木林,亮晶晶的水稻从我脚下摊开,直到湖边。极目往湖上望去,彼岸的树丛农舍依稀可见,灰褐泛红的色带托浮在蓝悠悠的水上。我常爬到树上去画水彩,依在阳光下的爸爸不时朝我挥手致意。”

与儿子为伴的萧乾,暂时忘却的是个人的不快,在阳光下与树上的儿子挥着手致意,这是一幅多么恬淡和温馨的亲子图!而“父子角”以外,萧桐眼里的父亲则是另一副模样:

“那是一位头发花白、神色恍然的老人,日晒泛红的脸上扎煞着几天未刮的胡子。不整的蓝棉衣必定是匆忙中胡乱穿上身的,惟有扣得严严的领口显出他平素的自我保护的意识。”

“回想干校那三年,我眼前总浮现出在泥泞烈日里头戴草帽、肩扛铁锨的知识分子队伍,其中有忧愁满面的爸爸在深一脚浅地脚地赶路。那是我心灵里第一次埋下爸爸衰老的记忆。”

在乌云遮天的日子里,萧乾的身体状况在一天天下降,心也在一天天老去。但儿子给予了他新的希望,让他有了充分的热情地去干一件事。比他年轻十七岁的妻子无微不至的关心给予了他坚持下去的勇气。

无论是在大田里通宵看水泵,还是不断地写检讨,都无法让他心灰意冷。因为在向阳湖,他有着一个阳光般温暖的家。

一个温暖的家,对于萧乾,是多大的渴望。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大概从出生开始,他就一直在寻找一个家。

他出生和成长在北京,对于他的家乡蒙古,陌生得如同一个汉人。还在出生之前,他就没了父亲,他和苦命的母亲寄住在叔父的家中。特殊的身世,使得想要有个家成了萧乾与生俱来的模糊概念。当堂哥的拳头挥向他、或者拿着明晃晃的刀在他头顶舞动,他的母亲抱着他苦苦哀求的时候,想要有个家的意念,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由模糊而变得清晰。在他6岁的时候,母亲靠给有钱人家洗衣、做工,把他送进了收费最便宜的学堂。他不断地被赶出校门,原因是总也交不起足够的学费,年幼的他不得不开始帮助母亲分忧,过起半工半读的生活。当他第一次领到织地毯的工钱回家时,贫病交加下的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他,那一年,他11岁,成了一个彻底的孤儿。渴望有个家,没有什么时候比此时更来得浓烈。他如荒野里一颗小草,任雨打风吹,孤独而顽强地在这个世界里独自成长。

好在他终于没有中断学业,靠着勤奋与天赋,他从燕京大学毕业,而后就读于享誉国际的剑桥大学。他到过世界的很多地方,也走过祖国的山山水水。他目睹过二战的残酷,亲历过“文革”的浪潮,在充满传奇、坎坷的人生征途中,他一直在寻求身体的家园和精神的家园。

1949年,对萧乾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那一年,他正在香港。此前,他出版过大量文学作品,在文学界享有很高声望。而他头上最耀眼的光环,是他奔赴战争前线,成为二战期间活跃在欧洲战场的唯一中国记者,亲历过敦刻尔克大撤退、波茨坦会议、联合国成立大会等一个个载入世界史册的大事,并将他的见闻一一变成文字,传递给祖国的读者。这一年,新中国就要成立了,而他的母校剑桥大学诚恳地邀请他回校工作。他有很多个理由接受这份邀请,比如30年代苏共肃反运动的教训,比如他无意中开罪了新中国文坛的泰斗人物,比如之前他虽然有过革命行为,毕竟没有喝过延河水,还在国外呆过整整七个年头,再比如剑桥大学优厚的待遇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但那里不是他的祖国,不是他的故乡,不是他心灵的家!忘不了,少年时期,他经常看到流浪到中国的俄罗斯人饿死桥头的惨景。他忘不了,他目睹一个欧洲妓女的儿子,因为父亲不明而没有祖国,二战开始后,他最为兴奋,原因是他期望着到法国报名参军,从而入法国籍,从而成为一个有国家的人,虽然他知道,他誓死保卫的,不一定是他的祖国。他更忘不了,七年的旅欧岁月,他见证了一场罕见的战争,也体验了爱情与婚姻的失败,他太需要祖国的土地与空气来安抚他那颗疲惫和受伤的心。

想要有个家,这个家只有也只能是他的祖国!

虽然有人直接警告他:“知识分子同共产党的蜜月长不了。”他还是回到了北京,他显然做好了思想准备,他说:风平浪静的时候,就尽情地享受;船儿颠簸的时候,就和祖国一起眩晕和呕吐。

不是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但是,他是为了热爱而回到了一穷二白的祖国。

很快,旅欧而且没有喝过延河水的历史让他感到了孤独!随着“反右”与“文革”的风暴,他被人为地列入人民的对立面。他的所有意气风发的日子,比如泛舟在剑桥大学剑河之上的时候, 或者坐在英国广播公司的直播间,或者倚在待发的轮船上,或者在阿尔卑斯山学滑雪的日子,此时都成了“罪证”。

那个他如此渴望的家,为何如此寒冷?有人指着他说,你迟早会背叛祖国,投靠英美!有人则干脆说他早在30年代就与外国人在勾结。

他是如此的不幸,以至于羡慕起那些补鞋的、看大门的,羡慕他们没有知识、没有文化反而落得了个清净。但是,当所有苦难结束,他说:在最绝望的时候,我从没后悔过自己在生命那个大十字路口上所迈的方向,也就是1949年他所作的选择。因为“丢下落后的祖国而去投奔先进的异邦,最起码,也是避难就易,避苦就甜。”因为“在不少方面,中国确实不够美好,但我们总归是吃它的奶水长大的。对这百年来的天灾人祸、受尽欺凌的国家,总该有份侠义之情吧。”

这就是萧乾,一个为了心灵家园而孜孜以求的读书人。

当我们为这位知识分子的遭遇不平、为他的心灵独白感动的时候,更不应该忘记一个伟大的女姓文洁若。正是她的坚定不移支撑了萧乾生命的延续,而在那样一个时代,即便是为了孩子,她放弃这份坚定都是有理由的。可是,她在任何时候,都在鼓励着他,支持着他。她一个终身未嫁的姐姐,帮他们带孩子,给他们做家务,把毕生的精力都送给了他的全家。以至当萧乾与文洁若合译的《犹利西斯》出版后,萧乾说,应该署上三个名字,还有一个就是这位默默无闻的姐姐。

我们也不能忘记,向阳湖的父老乡亲,他们不管什么右派分子,照例送来热腾腾的洗脚水,照例嘘寒问暖。

还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家。无论多么冷酷的日子里,总有关爱在身边。而这份关爱给了一个海外归来的赤子一个公正的说法,让他至少感到,自己确实身在自己的家里。或者说,当祖国暂入歧途的时候,一个女性,几个乡亲,也许就是在无意间,挑起了一份重任---给予了一个真正爱国者一份沉甸甸的关爱。

同类推荐
  • 红楼谈梦:红楼梦中人访谈录

    红楼谈梦:红楼梦中人访谈录

    《红楼读梦:红楼梦中人访谈录》以一名记者在荣、宁国府和大观园中采访的口吻,借着与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访谈对话,让她们自己说出关于其自身的一些争议和未解之谜。在交谈中,还使她们道出对红楼梦的认识,对社会生活,世事人情的感悟等,其中更包含了为人处世、经营管理、官场权谋、道学伦理、爱情真谛、生活艺术、饮食文化等方面的智慧精华,可谓是自《红楼梦》成书以来,独具风格与才情的一本好书。
  • 莫言对话新录

    莫言对话新录

    “如果写小说是过大年,那么写散文是我的春天,对谈就像在秋日”,在小说之外,著名作家莫言为我们写了什么、说了什么?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
  • 大援建

    大援建

    纪实作品《大援建》是奋斗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一线的广元本土文艺工作者,辛勤耕耘、倾情奋笔的结晶。该书全景式地见证和记录了史无前例的大援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生动地诠释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深刻地揭示了灾后重建创造奇迹的科学机制和力量源泉。
  • 蛮性的遗留

    蛮性的遗留

    《蛮性的遗留》是美国人类文化学家J.H.Moore的一本通俗伦理学著作。他“先研究家畜中野性的遗留,再研究人类中的”,让我们看出,我们人类的行为并不是上帝规范的,而往往跟我们四只脚的堂兄弟颇有类似之处,这就是“蛮性的遗留”。由野兽进化到家畜,由野蛮人进化到文明人,是一个漫长的克服蛮性的过程。Moore说:“文明是一列车。它拖着不少属于古代的东西——不只是残馀的本能,且有残馀的风俗、信仰、观念及制度。”人类为了创造更高级的文明,就需要发育良知,克服一切旧的残馀的拖累,这就是本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
  • 跟穷人一起上路

    跟穷人一起上路

    这是一本关于情感的书。它的出现来自回忆,来自生命最初的忧郁,来自一个简单而亲切的名字——80后。黑天才、刘卫东、恭小兵、萨之鱼、手指、陈错、刘脏、beaidid、杨莎妮、小饭10位80后的青年,带我们一起去体验这一代人眼中的世界……没有当下,我们不可能感受到什么是未来。所谓未来,就是对生活的希望尚未泯灭的时代。让我们满怀希望,跟穷人一起上路。
热门推荐
  • 雏鹰计划二之寻找地球之轴

    雏鹰计划二之寻找地球之轴

    一群素不相识的少年,因为一次集训聚集在了一起。他们中诞生了著名的”三虎七鹰“集训为他们带来前途跟荣誉的同时也让他们肩负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而当中突出的几人更是陷入了一个巨大的迷局中。这个开始于民国时期的迷局一直未被解开,纳粹进入西藏是为了什么,军统十三太保之首为何突然失踪,而被选中的少年们又与此事有何种历史渊源。神秘的生物,削铁如泥利刃,刀枪不入的盔甲,一座隐藏在深山中的超古代遗迹,一个被几十吨黑火药包围的古墓,几个发疯的前辈,这所有的所有到底隐藏着什么?一支由基层军官组成的小组,强大的情报网络,以及暗藏的大国博弈。
  • 最美的重逢

    最美的重逢

    《最美的重逢》讲述了四位年轻人,在年少时期的爱与恨,和出入社会之后的成功与挫败。本以为有的人一辈子都宛若铁石般固执,后来才发现,原来再坚强的一个人,都有他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而那个地方保留着他所有的温柔!再无情的人心里都藏着一个他想要用一生去呵护的人。恍然时刻才发现,原来有时候,幸福是择一城,遇一人,倾一生,逐温存。
  • 活见鬼之阴夫不散

    活见鬼之阴夫不散

    晚上出门买蜡烛,碰见了小鬼娶亲,误打误撞成了鬼新娘,我大喊一声惹来了千年鬼王。从此,我的生活再也回不到正常人的轨迹。小鬼都说我的魂魄是“灵药仙芝”,谁都想要抢夺,他却誓死为我守护,成了名副其实的护花使者。直到某天,我从梦中惊醒,看到“他”一脸贪婪的守在我的床前,邪魅的眼中布满了饥饿之色。
  • 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梁启超卷

    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梁启超卷

    文选含选主小传、导读(概述)、正卷(哲学;人生卷与艺术;文学卷)三部分。在时间上限各选主49年前的论文。编选思想上着重突出他们的人生美学特色。力求雅俗共赏、学术与市场兼顾。
  • 季春纪

    季春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凡遗孤

    天凡遗孤

    两个由创世神创造,拥有无穷力量的稀宇之宝,为宇宙中邪恶之徒所觊觎,如果让他们得到,宇宙将成为一个暗黑世界。我们地球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在二十二世纪末终于酿成了空前的灾难:一个由垃圾神话般构成的超级智商怪物,组建了一个号称“霸王军团”的机械组织,发誓要以机械代替自然。天凡界,宇宙中一等一的星球,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在与宇宙中邪恶之源——魔界大战中,失利消亡。几个天凡界遗孤逃到地球,在地球成长成材。他们不容忍悲剧在地球重演,于是自觉不自觉的担负起保卫地球,保卫宇宙的神圣使命……
  • 草根警察

    草根警察

    出身草根,心比天高,得遇风云,便化蛟龙!韬光养晦,机遇来临之时,自当一飞冲天!作奸犯科之徒,闻黑鱼之名,魂飞魄散,惊天谜案,逃不过他的双眼!
  • 腹黑太子残暴妃

    腹黑太子残暴妃

    杀手、恐怖分子、弑天战神、杀生佛!这厮还来投什么胎?简直血流成河啊!可无奈,太子爷喜欢啊,小时候,他帮她绣花,她骑马,长大后,他与她狼狈成奸,暗度陈仓,后宫之内还敢有别的女人!太子,太子妃带男人回来了!哼,想缠着我的娘子,做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冤家女保镖

    冤家女保镖

    寂静的夏夜里,突然传来一声巨响的尖叫声,一句‘我中奖了’瞬间传遍了大街小巷,徐发财一夜之间摇身成为暴发户,改名徐骏皓..由于身价显赫,徐骏皓一再担心自己的人生安全,在开了服装公司之后,便通过中介公司聘请了一批专业的女保镖,其队长为隋筱楠,第一次见到隋筱楠,徐骏皓便被她那冷艳的外貌所震惊到,相处下去,须不知是料想不到,彼此暧昧多多...为了成为上流社会的人,徐骏皓和表弟廖苗闹出了一幕幕的‘爆笑’...在隋筱楠合约期满之期,徐骏皓却发现...
  • 故事与梦境

    故事与梦境

    时空交错的职场与武侠的故事,只有开头和结尾属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