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2800000009

第9章 充满唯物主义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1)

王符是东汉时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潜夫论》一书是他的代表著作,王符在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个具有内在矛盾的哲学体系。

一、道为气根、气生万物

王符的哲学思想较集中地反映在《本训篇》中。该篇提出了一个道生气、气生万物、万物生规律的世界生成模式。

在这个模式中,元气或气是最重要的概念。气概念在汉代哲学界是很流行的,大多数哲学家都把气概念作为自己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但在不同的哲学家那里,气概念具有不同的含义。王符哲学中的气概念,在有的地方具有道德、政治等社会属性,如他说“和德气于未生之前”,人就会一生坚守礼义(《潜夫论·德化篇》。)。社会混乱是因为“戾气加”,社会太平是由于“协和气”(《潜夫论·班禄篇》。)。这些说法把气看成人的伦理道德高下和社会治乱的原因,就把气神秘主义化了。但这在王符哲学中是次要的,从王符关于气的全部论述来看,气在王符哲学中基本上是物质性的概念。而用物质性的气来说明天地万物的生成,构成了王符哲学的主体内容。

王符在《本训篇》中,一开始就提出了元气生成天地万物的理论:

上古之世,太素之时,元气窈冥,未有形兆,万精合并,混而为一,莫制莫御。若斯久之,翻然自化,清浊分别,变成阴阳。阴阳有体,实生两仪,天地壹郁,万物化淳,和气生人,以统理之。

这段话概括地说明了元气生成天地万物的过程。他认为世界上最先存在的是混沌的元气,元气虽寂冥无形,但包含着万物的萌生成分。经过很长的时间,元气才自我分化,首先经过清和浊的分离,产生出阴阳二气,然后由阴阳二气逐渐产生出天地、万物和人来。元气生成天地万物的过程,不受任何东西的制御,是元气自我发展的自然过程。王符认为,天地万物的存在和变化,也是出于元气的作用,他说:

天之以动,地之以静,日之以光,月之以明,四时五行,鬼神人民,亿兆丑类,变异吉凶,何非气然?及其乖戾,天之尊也,气裂之;地之大也,气动之;山之重也,气徙之;水之流也,气绝之;日月神也,气蚀之;星辰虚也,气陨之;旦有昼晦,宵有□□,大风飞车拔树。偾电为冰,温泉成汤,麟龙鸾凤,蝥蝝蝗,莫不气之所为也(《潜夫论·本训篇》。)。

在王符看来,天地日月,四时五行,以及世界上存在的千差万别的各种事物,它们的存在和变化都是由元气造成的。这段话中的“气裂”、“气动”、“气徙”等,是指元气的不同运动形态,表明王符有元气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王符用元气的不同运动形式来说明天地、万物的不同,这是十分深刻的思想。

王符哲学还认为,元气产生天地万物后,才有天地万物的规律。他说:“天本诸阳,地本诸阴,人本中和。……天道曰施,地道曰化,人道曰为。”(同上。)天地人的形成,分别根源于阳气、阴气和中和之气,有了天地人,才有施、化、为这些道。所谓道指规律而言,这是有物才有物之道的观点。从以上可以看出,在气与物的关系上,是气生万物;在物与规律的关系上,是物生规律。王符哲学中的这些观念同他稍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的元气自然论的观点是一致的,并有他自己的特色。

但是,王符哲学同王充的哲学又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在王充的哲学中,物质性的元气是世界的终极本原,而在王符的哲学中,还有一个比元气更根本的道。王符对道的论述很少,从《本训篇》的“道之为物也,至神以妙;其为功也,至强以大”来看,道这个东西十分神妙,功能极其强大。道显然与物质性的元气不同,是一种有能动作用的精神实体。

作为精神实体的道同作为规律的道,在王符哲学中具有不同的意义。作为规律的道是由元气产生的万物派生的,而作为精神实体的道,比元气更为根本。精神实体的道同元气的关系是一种道生气、道使气的关系。王符说:“道德之用,莫大于气。道者,气之根也;气者,道之使也。必有其根,其气乃生;必有其使,变化乃成。”(《潜夫论·本训篇》。)这段话包含着两个论点:第一,道是气的根,气从道生。因而道在气先,有道才有气;第二,道能使气,气是道的用,因而道制约着气,气被道所决定。对道气关系的这种规定表明,在王符的哲学中道是第一性的,气是第二性的,世界的终极本原不是物质性的元气,而是精神实体的道。

王符关于道气关系的那段话,曾经清人汪继培的改补。清代的《潜夫论》各种版本脱乱颇多,特别是《本训篇》、《德化篇》等八篇各种版本均有脱乱。汪氏对各种版本作了详细的校注改补,并为之注笺。前人称汪笺“引证详核,深得旨趣”,汪注本被誉为善本。但也有人说汪氏对道气关系那段话的改补,是把气生道的唯物主义,变成了道生气的唯心主义(参见《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王符》续编第一卷,第380页。)。这就涉及王符哲学的性质这个根本问题了,因此有必要分析一下汪氏的改补。

未经改补的道气关系的论述,见于下面两段话:

道德之用,莫大于气,道者之根也,气所变也,神气之所动也(《潜夫论·本训篇》。)。

道之使也,必有其根,其气乃生;必有其使,变化乃成。是故道之为物也,至神以妙,其为功也,至强以大。天之以动,地之以静,……何非气然?及其乖戾,天之尊也,气裂;地之大也,气动;山之重也,气徙;水之流也,气绝之;……莫不气之所为也。以此观之,气运感动,亦成大矣。变化之微,何物不能(《潜夫论·德化篇》。)。

汪氏的改补是在《本训篇》“气所变也”的“气”字后面,移来了《德化篇》那段话,并增补了几个字,改补后就成了:

道德之用,莫大于气。道者,〔气〕之根也;气〔者〕,道之使也。必有其根,其气乃生;必有其使,变化乃成。……天之尊也,气裂〔之〕;地之大也,气动〔之〕;山之重也,气徙〔之〕……何物不能。所变也神,气之所动也。(〔〕中为汪氏所补)

汪氏的其他改补如何暂且不论,但这一改补是很有道理的。

首先《德化篇》的主旨是讲人君教化的问题,《本训篇》的中心是讲哲学问题。改补前的“道之使也”一大段话,是论述道气关系的哲学问题的,汪氏将它从《德化篇》归入《本训篇》是正确的。

其次,未经改补的两段话,存在着文字脱落、前后矛盾的不可理解的现象。如在“气裂”、“气动”、“气徙”后,均明显脱落一个“之”字。而《本训篇》那段话则存在明显的矛盾,前面讲气是道的用,“道德之用,莫大于气”,气是从属于道;后面又讲道之根是气所变,“道者之根也,气所变也”,道又从属于气。到底是道从属于气,还是气从属于道,令人难以理解。此外,“道者之根”和“神气”这两个概念,通观《潜夫论》全书都难以索解。汪氏的改补则消除了文字脱落、前后矛盾的不可理解的现象,使它们变得文通理顺了。

再次,最根本的是汪氏的改补,同改补前的两段话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因为从改补前的两段话来看,并没有气生道的思想。说有气生道的唯物论的根据是抓住“道者之根也,气所变也”这句话。不用说这种看法忽视了前面的“道德之用,莫大于气”,就是单纯地分析这句话,也得不出气生道的结论来。因为这里讲的“道者之根”是“气所变”,而不是“气所生”,而“气所变”与“气所生”是有根本区别的,“气所变”可以是气自身的变态,“气所生”才是与气不同的,但又是由气产生的东西。因此,讲“道者之根”是“气所变”,是得不出气生道的所谓唯物论的。况且所谓“道者之根”,指的是什么本身就不清楚,而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从字面上讲,“道者之根”是指道的根,就不是道的本身。即使把“气所变”曲解为“气所生”,那么所生的也是道的根,而不是道的自身。因此,无论怎样讲,都难于说明王符有气生道的思想。

但是,未经改补的两段话却明显地有道生气的思想。《本训篇》“道德之用,莫大于气”,明确地认为气是道的用,先有道然后才有道的用,因此气由道生。《德化篇》“必有其根,其气乃生;必有其使,变化乃成”,也是道生气的思想。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这四句话显然是相对独立的,其中每两句话是一层含义。其一“必有其根,其气乃生”,是说气之生必须要有根。气之生既要依赖某个根,当然气就不是这个根本身。生气之根是什么?这几句没有说明,但《德化篇》的那段话中心是讲道气对世界生成的作用,气与道相对待,因而生气之根只能是道,而不可能是别的什么东西。这层含义是说道是气的根,有道然后气生。其二“必有其使,变化乃成”。“必有其使”就是“道之使”的气,是指气而言,“道德之用,莫大于气”可以为证。这层含义是说有道所使的气,才使世界万物的变化得以形成。从上可以看出,汪氏的改补是合乎王符思想的原意的。因此,王符哲学中没有气生道的思想,而道生气的思想却是确实存在的。

这样,王符在《本训篇》中就提出了一个精神实体的道生元气,物质的元气生万物,万物生规律这样一个哲学模式。这是一个充满深刻矛盾的思想,可以分成两个对立的部分,一是道生气的部分,由于王符把精神实体的道看成比元气更根本的东西,因而是唯心主义的。二是气生万物,万物生规律的部分,由于王符讲元气的运动“莫制莫御”,是元气自身的运动;元气产生万物是“自化”的自然过程。万物产生后,才有万物的规律,这就否认道对万物、规律的决定作用,因而是唯物主义的。由于气与万物关系的内容,占了《本训篇》的大量篇幅,因而王符在《本训篇》中所论述的内容,大部分是符合唯物主义的。

同类推荐
  •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

    圣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智者淡泊为人,宁静致远。《易经》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大智慧,是一部包罗万象的文化巨著。弘扬易经智慧,关键在于学以致用,达成高层次的人生境界,相信本书对读者会大有裨益。
  • 一日一禅

    一日一禅

    本书由一个个耐人寻味,让人深思的精彩禅故事组成,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充满智慧。
  • 孔子智慧讲堂

    孔子智慧讲堂

    本书通过对孔子思想的了解,亲近和掌握传统文化,更能理解和感受孔子思想的魅力,对如何调整好自己的人生会有所帮助。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康德谈道德哲学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康德谈道德哲学

    本书集中了康德关于道德哲学的论述:关于人的意识、道德的力量、行为的准则、实践的智慧、道德与体验、人性的善恶、伦理与法理、道德与良心等。
  • 论语·孟子

    论语·孟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
热门推荐
  • 关于,二十

    关于,二十

    不是最好的时光里有你们在,而是你们在,我才有了最好的时光。你知道城乡结合部么?你知道那里的女生二十岁是什么模样么?笑看三个走在迷茫路上的二十岁女生,一路跌跌撞撞,看看那里是否有你自己的影子?
  • 小儿杂病门

    小儿杂病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爱情钟楼:霸爱黑道女王

    爱情钟楼:霸爱黑道女王

    一个是大有名气的侦探,一个则是一直被追捕的杀手。女主潜入侦探所做卧底,爱上了男主与男主相恋。到底最后的结局如何?
  • 校草专属:夜少,求放过!

    校草专属:夜少,求放过!

    什么!妈咪让我这个宝贝女儿去圣樱学院是为见那啥破夜未婚夫!想我堂堂四大家族之一晴氏企业的千金小姐怎么会乖乖去那学院!乖乖去见那啥姓夜的!呵∽呵∽”某女坐在被强行压迫在送往学院的路上为自己的豪言壮语而苦不堪言。“女人,偷走了我的心,还想逃婚。”某个妖孽邪魅说的。“再也不敢了,我发4。”看一代千金小姐如何玩转校园,征服妖孽校草!
  • 夜半黑衣人

    夜半黑衣人

    因为受伤,龙克警长住进了医院。面无表情的医生、神经兮兮的病友……这里的一切似乎都透着诡异。然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天夜里,竟然有一个神秘的黑衣人潜入了龙克的病房!他手握一柄寒光闪闪的尖刀,向躺在病床上熟睡的狼面神探扑了过来……《狼面神探:夜半黑衣人》还收录了《警长摩托车失窃案》、《葡萄杀人事件》两个故事。
  • 千古帝心:红殇醉

    千古帝心:红殇醉

    因一次车祸,谢嫣然由打工女摇身一变成为丞相千金,只觉得老天是在戏弄她,这种天上地下的差距岂是一点点。我要回去,回去……
  • 心经的人生智慧

    心经的人生智慧

    《心经》作为般若系统典籍的精华,言简意賅,揭示了般若思想的精髓。自三国以来,被译出21次,历代为之注疏者有百人以上,流行至今超过80种。在般若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心经》的千古魅力,就在于它仅用260个字,揭示了究竟解脱的不二法门,对修学佛法来说是必不可缺的根本典籍之一。济群法师长期从事佛教教育及研究工作,现为闽南佛学院研究部导师。
  • 天脉仙缘

    天脉仙缘

    一千三百年前,一位落魄书生厉若海在灵泉山偶然拾得一柄残缺宝剑还有一卷古书,便习得传说中的无上修道妙法,百年后玄功大成,仗剑除魔诛妖,创立威名显赫的灵泉派。一千三百年后,却因为厉若海的缘故,致使已经分裂的魔门的两宗四堂联合在一起将没落的灵泉派灭门。流云,市井小混混一个,机缘巧合下,进入灵泉派,成为修道界中的一员。却不幸成为了灵泉派三个幸免遇难中的一员。他拥有修道界中最为奇特最为诡异的天玄血通脉,他拥有最佳的修炼体制,他最有可能达到那传说中的天人合一之境,感悟天道。只是他在师门被灭的时候,还能安静的修身炼气,进而感悟天道么。魔门两宗四堂。每一堂每一宗,便都是流云的仇人。除魔诛妖,流云真的能以一己之力将这些势力巨大的仇人一一诛除么。
  • 腹黑皇帝的呆萌妻

    腹黑皇帝的呆萌妻

    简介懒得写了,作品名称就是简介,凌凌懒了^ω^各位看官见谅,凌凌是新手,希望大家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ω^
  • 极灵天经决

    极灵天经决

    月凌,广生大陆上的一代强者,在渡劫的时候遭红颜知己的欺骗而陨落……陨落之前他说了一句话“世间真的有太多奸邪和贪婪,如有来世,我定当杀尽,兄弟或朋友也不需要,一个人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