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23100000050

第50章 “和”经——和气致祥,以和为本(2)

有位智者说,如果大街上有人骂他,他连头都不会回,因为他根本不想知道骂他的人是谁。因为人生如此短暂和宝贵,要做的事情太多,何必为这种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浪费时间呢?

谁人背后没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别人说你两句,就让他说吧,只要无伤大雅。如果非要和别人较劲,那不是给自己找难受吗?这位智者的“糊涂功”的确修炼得颇有城府了,知道该干什么和不该干什么;知道什么事情应该认真,什么事情可以不屑一顾。他此刻的“糊涂”更是一种智慧,一种做人的睿智。

人与人相处时,难免会有一些差异,会有一些小矛盾,对别人的小缺点不要太在意,千万不要做一个小肚鸡肠、神经过敏的人,否则没人喜欢和你做朋友。

做人是这样,做事情也是这样。一般而言,君子都看不惯小人的所作所为,如过分追究,恐有乱生。不若宽容之,使之知禁,这样才能使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曹操在官渡之战采用了许攸奇计,打败袁绍后,在袁绍的书文案卷中拣出一束书信,都是曹营中的人暗中写给袁绍的投降书信。当时就有人向曹操建议,要严肃追查这件事,对凡是写了投降信的人,统统抓起来治罪。然而曹操却力排众议,说:“当时袁绍势强,我都担心能不能自保,何况别人呢?”于是,这些密信连看都不看,下令全部烧了,一概不予追查。这样一来,那些怀有过二心的人就全都放心了,并对曹操心存感激,使军心、臣心稳定,更使当时处于势弱的曹操迅速地巩固了胜利的果实。

古今中外,大凡善于用人者,必有宽容之度、容人之量、“糊涂之心”,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有看到别人的长处,容纳他人的缺点,善于“装糊涂”,才能使人宽心、去疑、进而尽心竭力。

不过分吹毛求疵,凡事皆留有回旋的余地,对微末枝节的小事不妨装装糊涂,这乃是大部分中国人处事为人的信条。外圆内方,圆活做人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许多人际间的矛盾,如何处理呢?

有一句处世名言:“方方圆圆以方求圆,愚愚贤贤知愚者贤。”人际交往中也存在着“形”的问题,运用“形圆”的心术,关键要懂得“形”的作用,外圆而内方。圆,是为了减少阻力,是方法,是立世之本,是实质。

北宋名相富弼年轻时,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有人告诉他:“某某骂你。”富弼说:“恐怕是骂别人吧。”这人又说:“叫着你的名字骂的,怎么是骂别人呢?”富弼说:“恐怕是骂与我同名字的人吧。”后来,那位骂他的人,听到此事后,自己惭愧得不得了,明明被人骂却认为与自己毫无关系,并使对手自动“投降”,这可说是“形圆”之极致了。富弼后来能当上宰相,恐怕与他这种高超的“形圆”处世艺术很有关系。但富弼又绝不是那种是非不分,明哲保身的人,他出使契丹时,不畏威逼,拒绝割地的要求。在任枢密副使时,与范仲淹等大臣极力主张改革朝政,因为遭谤,一度被摘去了“乌纱帽”。

为了保存实力,达到人际关系融洽的目的,有时不得不装聋作哑。

富弼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就是做人既要外形“圆活”,心胸豁达,与人为善;又要内心“方正”,坚持原则,维护自己的独立人格。

《菜根谭》中说:“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意思是建大功立大业的人,大多都是能谦虚圆活的人。做人若事事计较,处处摩擦者,哪怕壮志凌云,聪明绝项,如果不懂“形圆”,缺乏驾驭感情的意志,往往会碰得焦头烂额,一败涂地。

威名赫赫的蜀国名将关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关羽武功盖世超群,没有人会质疑。但他最终却败在一个被其视为“孺子”的吴国将领之手。究其原因,是他不懂心术,不懂“形圆”。他虽有万夫不当之勇,但为人心胸狭窄,不识大体。除了刘备、张飞等极个别的铁哥们之外,其他人都不放在眼里。他最大的错误是在与东吴的多次外交斗争中,凭着一身虎胆公开提出荆州应为蜀国所有,使吴蜀关系不断激化,最后,东吴一个偷袭,使关羽地失人亡。

糊涂是一种大智,纵目可及三千里,才能忍得闲气小辱,才能食苦若饴,从中得到滋养;糊涂是一种大智,能容纳天地,才能不为利急,不为名躁,左右逢源,进退有据;糊涂是一种大智,是一种能勘破世事,也能勘破自己的大智。给自己一个假面,又不怕丢失自己。

两败俱伤,不如化敌为友

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智者讲大同求小异,讲究一切从全局出发,一切以自己的利益为前提,即使对方与自己有“不共戴天”的仇恨,只要有利用的价值,就可以暂时与对手结盟。学会与对手“共存”

围棋规则中有一个特殊的“共活”。我们知道,棋子有“气”才能存活。“气”是指棋子和外界连接的点。双方的棋子相互包围,中间的气,术语叫“公气”。对杀时,到了双方都不能在公气中下子的时候,双方互围的棋子均无两个眼,形成彼此不能杀死对方的局面,就无法决定这块棋的胜败。这样,双方的棋子都算是活棋,术语叫“双活”,也叫“共活”。

宋太宗赵匡胤是一名围棋迷,曾经与著名棋手贾元下棋,贾元不敢赢皇帝但又不想输,结果在棋盘上一块地方中,下成两方互缠,谁都杀不死谁的局面,其技之神,令人难以想象。

“共活”也叫“共存”。是一种相安无事又相互威胁的局面。但假如你想结果别人,那么先死的就不是别人而是你了。因此,在这个激烈竞争的棋盘中,既要学会竞争,又要学会和平共处,这样对双方都有利,否则只会是一个“鱼死网破”“同归于尽”的局面。

现在流行“双赢”这个词语。对双方来说,“双赢”是个最好的选择。如果存着“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的心态,那只会两败俱伤。

在待人处世中,尽管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做打算,但是在某一阶段或某一时期,由于双方目标是相同的,也可以形成暂时的利益同盟,以强大的力量去对付共同的敌人,从大格局出发,力求双赢,才是最高明的做人技巧。

如果一个人做什么事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对方,不择手段地去获取利益,那他是很难成功的。凡事也要替对方着想,因为有时拒绝妥协,就是拒绝成功。化敌为友谋两和

我们这个世界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很多时候,只凭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成事的,要想“共活”“双赢”,就要懂得与对手的合作之道。

“合作”一词,你也许并不陌生,但你曾经这样做过吗?那些智者,都善于在各种合作的过程中,甚至把对手化为合作对象,从而找到自己可能成功的条件和因素。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就是这样做的。

隋炀帝大业十一年(579),李渊出任山西、河东抚慰使,奉命讨捕群盗。对于一般的敌手他都能手到擒来,毫不费力;但对于善骑枭勇的北方突厥,却是大伤脑筋,多次交战,败多胜少。突厥兵肆无忌惮,被李渊视之为不共戴天之敌。

公元616年,李渊被诏封为太原留守,突厥竟用数万兵马反复冲击太原城,李渊遣部将王康达率千余人出战,几乎全军覆没。后来巧使疑兵之计,才勉强包围了突厥兵。更为可恶的是,盗寇刘武周突然进据归李渊专管的汾阳宫一带掠取宫中妇女,献给突厥。突厥即封刘武周为定扬可汗。在突厥的支持或庇护下,郭子和、薛举等纷纷起兵闹事,李渊防不胜防,差点被隋炀帝以失责为借口而杀头。

大家都以为李渊怀着刻骨仇恨,势必会与突厥决一死战。不料李渊竟派遣谋臣文静为特使,向突厥屈节称臣,并愿把“子女玉帛”统统送给突厥可汗。

李渊这种屈节让步的行为,就连他的儿子李世民都深感耻辱,然而,在人们纷纷指责的情况下,李渊却“众人皆醉我独醒”,谋划着他的如意盘算。

原来李渊根据天下大势,已断然决定起兵反隋。要起兵成大气候,太原虽是军事重镇,但还不是理想的根据地,必须西入关中,方能号令天下。西入关中,而太原又是李唐大军万万不可丢失的根据地。那么用什么办法才能保住太原,向西进呢?

当时李渊手下兵将不过三四万之众,即使全部屯驻太原,应付突厥的同时又要追剿有突厥撑腰的四周盗寇,也是捉襟见肘,而要进军关中,显然只能留下重兵把守。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采取和亲政策,所以李渊不惜屈节让步,自称外臣。

唯利是图的突厥可汗果然与李渊修好。在李渊最为艰难的从太原进入长安的这段时间里,李渊只留下第三子李元吉率少数人马驻守太原,却从未遭过突厥的侵犯,依附突厥的刘武周等人也收敛了不少。李元吉于是有能力从太原源源不断地为前线输送人员和粮草。等到公元619年,刘武周攻克晋阳时,李渊早已在关中建立了唐王朝,而此时的李渊已在关中站稳了脚跟,拥有了新的幅员辽阔的根据地,而刘武周再也不是对手。李渊派李世民出马,没费多大力便收复了太原。

俗话说“两斗皆仇,两和皆友”,和,可以收服人心,更可以交到朋友,如果双方结下仇恨,等于是给自己埋下了定时炸弹。人生在世,必要的时候,还是要看得开些,宽容一些,不能动不动就发火,更不能树敌太多。只有善于与敌手合作,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只有善于借助他人力量,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主动向仇人示好

主动向仇人示好,这是件很难做到的事,因为绝大部分人看到仇人都会有灭之而后快的冲动,或环境不允许,或没有能力消灭对方,至少也会保持一种冷淡的态度,或说说让对方不舒服的嘲讽话,可见拥抱仇人是多么难。但有时候,能向仇人主动示好为智举。拥抱有仇于你者

与人交住,总会有磕磕碰碰,总会遇到使自己不愉快的人。发泄一通固然痛快,但却会因此获罪于人,无意中为自己树立了敌人。要想拥有“人和”的氛围,有些时候,应该像《圣经》上说的“拥抱你的‘仇人’”那样大度。

有这样一个故事:美国西部拓荒时期,一位牧场的主人因为全家大小被土匪枪杀,因而变卖牧场,从此浪迹天涯寻机复仇。

家破人亡的深仇大恨谁都想报,可是当这牧场主人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找到凶手时,才发现那位凶手已年老体衰、重病缠身,躺在床上毫无抵抗能力,他用虚弱的声音请求牧场主人给他致命的一枪,牧场主人把枪举起,又颓然放下。

牧场主人沮丧地走出破烂的小木屋,在夕阳照着的大草原中沉思:“我放弃了一切追求,虚度几十年寒暑,如今找到了仇人,我也老了,报仇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管你有多深的怨恨,只要“报仇”,你不只心动而且行动,那么自己都要元气大伤,因此智者主张“有仇不报”。

同类推荐
  • 解读人生智慧密码之三:心商造就智慧(上册)

    解读人生智慧密码之三:心商造就智慧(上册)

    人生的智慧与经验告诉我们:追求需要了解人生的轨迹,而成功则需要科学地认识自己。人生的成败,究竟是命运主宰的还是自己创造的。探讨与预测人生的发展,是一门学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生的未来是由现在的自我多种要素决定的。本套丛书集当代多家的研究成果于一体,系统地阐述了各种要素对人生历程的影响,它通俗易懂、体例活泼,重点突出,内容丰富,风格清新,读者的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的享受与愉悦。人生测试,目的是为了创造美好的人生未来。愿本丛书能给读者带来发现自己的快乐,带来明天的幸福人生。
  • 读史学处世

    读史学处世

    本书在涉及立身处世所应注意的方法、技巧、原则及禁忌等方面问题的同时,也用一定笔墨谈到了做人所必备的胸襟、学识、素质等方面的诸多事宜。当然这些道理不是通过空洞无味的说理完成的,而是通过大量可闻可感的鲜活历史故事的有力证明来进行的。它让读者在纵横于历史瞬间之时,也对自身的侍人处世提供更多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 剑桥家训全集

    剑桥家训全集

    剑桥的教育理念不但培养出了拜伦、培根、凯恩斯等影响世界的巨人,还哺育出7名首相、7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乔治六世、玛格丽特二世、英国王储查尔斯等政治家也曾在这里就读。剑桥的人格塑造教育,让这里的学生获得了走向强者的力量。
  • 做人要看《沉思录》处世要读《智慧书》

    做人要看《沉思录》处世要读《智慧书》

    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写给自己的书。由于作者的思维具有很强的跳跃性,并采用了大量转折性的语句,使初读此书的人很难适应,即使读上几遍,也不一定能够理解透彻。与《沉思录》相反的是,《智慧书》通俗易懂,读起来轻松隽永,意味深长。这本由西班牙神学家、作家格拉西安写就的智慧宝典,曾被著名哲学家尼采高度赞扬。他甚至认为在整个欧洲都没有一本书可以比《智慧书》更加精微、曲折多姿。在1873年的一则札记里,尼采写道:“《智慧书》中所昭示的人生经验,直至今日仍能显示出无人能及其项背的智慧与颖悟。”
  • 随身带上15个习惯

    随身带上15个习惯

    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习惯能够成就一个人,也能够摧毁一个人。”英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培根曾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又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对我们有着巨大的影响,它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左右着我们的成败。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即便是打破常规的创新,最终也可能演变成为习惯性的创新。
热门推荐
  • 生态文学与文化

    生态文学与文化

    “生态文学”的关键是“生态”。这个限定词的主要含义并不仅仅是指描写生态或描写自然,不是这么简单;而是指这类文学是“生态的”——具备生态思想和生态视角的。在对数千年生态思想和数十年生态文学进行全面考察之后,可以得出这样一种判断:生态思想的核心是生态系统观、整体观和联系观,生态思想以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和终极标准,而不是以人类或任何一个物种、任何一个局部的利益为价值判断的最高标准。
  • 一顾,烟絮人城

    一顾,烟絮人城

    爱像枷锁,却不束缚。你走了,气息还在我周围,但你周围是否还有我?顾启,上帝只是在制造你的时候,忘了给你快乐。
  • 和尚传奇系列:风霜路

    和尚传奇系列:风霜路

    (玄幻魔法)如果一只老虎有一天突然吃草了,那么这只老虎一定会名垂千古;和尚不念经,只想着成为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一个不小心就名垂千古了。然而,至于何人把此动作发扬广大的,则是一位伟大而不光荣,光明而不磊落,博学而不多才,英俊而不挺拔的和尚……
  • 懂博弈的女人最幸福

    懂博弈的女人最幸福

    每个女人都梦想着一生沐浴在幸福之中,可是,幸福却像一个猜不透的谜一样,跟女人捉着迷藏,并不是每位女性都可以在生活、事业、爱情、家庭等方面都比较成功。有的女人一心想在事业上取得一番成就,也有了事业,可她的感情路却走得极难。有的女人将赌注全部押在婚姻上,也把孩子照顾得很好,可是丈夫却背叛了她。而那些既要事业又要家庭的女人,则疲于奔命,也不知幸福是何滋味。
  • 魂斗大罗

    魂斗大罗

    曾经的天才少年一朝之间沦为废物,虎落平阳,直到那一天遇到自九天而降的龙辇,他才逐渐摆脱长达六年的废物生涯,崛起!重新缔造辉煌。神秘的少女,无耻的老渣渣,失踪的母亲,被封印的印记,上古大能的传承……再一次掀起的六王之乱……纷乱之中,我要踏上那大道之巅,成为岿然不动永恒的存在。“大罗者,无上也……”“再他娘的无上,挡小爷的路,我也要弄他,斗!”
  • 英国,没有老虎的地方

    英国,没有老虎的地方

    数学家、诗人、作家蔡天新根据自己游学英国时期的经历写作而成的游记,作者的足迹遍布英伦三岛,从剑桥到牛津,再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英格兰,最后到伦敦。他将所到之处的风土人情、趣闻轶事、历史典故、文化习俗、著名建筑、名人轶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下来,鲜活生动,文笔优美。全书采用文字结合摄影照片的体例形式。128篇游记外加近200幅摄影照片,英伦三岛的风土人情全貌跃然纸上。
  • 天翻

    天翻

    天轨开启,末世之秋,万族后代觉醒。人族羸弱,眼瞎少年林天如何强势崛起!
  • 明朝十讲

    明朝十讲

    国有几千年说不尽的历史,诸多英雄人物与成败往事都如过眼云烟,让人看不清楚。关键线索正系在明朝的身上。牵动这一线索,明朝的话题变得生动有趣,几千年的历史也变得亲切而清晰。明朝距离今天,已经过去了三百六十二年,但这并不意味明朝已经过时。明朝作为帝围的典型样本,关于它的话题值得读史之人细细品味,并细细为它的种种病症开出自己的药方。这也许是明朝历史之魅力所在。阅读明朝的历史,需要胆量,因为那里处处充满着阴谋与杀戮;品味明朝的历史,则需要一种温和的态度。
  • 扫描仪测试买断直签

    扫描仪测试买断直签

    扫描仪测试买断直签扫描仪测试买断直签扫描仪测试买断直签扫描仪测试买断直签扫描仪测试买断直签
  • 强婚霸爱

    强婚霸爱

    她一名17580热线的小小员工,哪里会知道他就是令黑白两道闻风丧胆的龙大少,要是早知道,她会当着他的面叫嚣自己就是龙大少的女人么,要不是他肆意轻薄凌辱,她会报复性地将他虐么,怪只能怪他欺人太甚,可,他拿着两人的结婚证是什么意思,掀桌!为毛她从未婚少女变成已婚少妇,连她自己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