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3000000026

第26章 咬文嚼字文字把戏--舞文弄墨篇 (1)

1汉语特色把戏--对联

上下联对千年

古代文人才高八斗,但也不能每天都对着笔墨纸砚过枯燥生的日子,适当娱乐一下也是人之常情。说到娱乐自然少不了游戏,说到文人的游戏自然少不了对对子,也就是对对联。对联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做是笔墨游戏,这也好,既不耽误娱乐,还能提高文化素质。

对联到现在至少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传说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用将暗红色的长条桃木板钉在大门上驱邪消灾。这些木板被人们称为“桃符”,它们上面除了画一些符号,有时还画上两位降鬼神“神荼”和“郁垒”,他们就是最早的“门神爷”。因为那个时候人们比较愚昧,所以挂桃符十分盛行。

挂桃符习俗一直延续,直到南朝,民间过年的时候都要挂桃符驱鬼避邪、迎喜接福。

进入唐朝,格律诗盛行,它要求某些诗句严格对仗,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对联的产生。唐朝末年,过年的时候出现了新花样,不再在桃木板上画“门神”,而是写一些吉祥的语句挂在大门的两边,这就是最早的对联--春联。但是遗憾的是,这些对联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现在有记录的、我国最早的一副对联出现在唐朝后的五代,是后蜀皇帝孟昶的作品。这副对联的内容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有意思的是,五代后期的皇帝在治国方面都是无能之辈,但是在文学方面的造诣却都十分出色,例如蜀后主孟昶、南唐后主李煜。

宋代,随着诗词对仗的进一步发展,对联逐渐流行起来,民间过年挂春联也变得十分普遍。王安石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表明当时春联已经成为一种习俗。需要指出的是,此时的春联因为与桃符有渊源,所以仍被叫做“桃符”。

进入明朝,对联如鱼得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很大关系。据说朱元璋建都之后,大力提倡春联,曾要求臣子们都在自家门前挂一副春联。不仅如此,他还亲自动手写了一副春联送给开国元勋徐达。当时文人学士看到皇帝如此重视对联,于是也把创作对联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另外,明朝的时候,人们已经开始用红纸写春联了,而且名字也正式确定为“春联”。

清代可谓是对联发展的鼎盛时期,对联在这时的地位赶得上“唐诗、宋词、元曲”,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对联。在康熙六十寿辰和乾隆八十寿辰两次盛大的庆祝活动中,宫廷对联的创作出现了高潮。当然,这里面也不乏带有鼓吹性和奉承性的作品,但无疑对对联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当时的文人学士都很喜欢对联,经常创作一些作品送给朋友,或者玩对对联的游戏,这些都一度成为时尚。可见,当时的对联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明清时代,对联不仅在国内盛行,而且还走出了国门,传到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地。至今,这些国家还跟我国一样,保持着贴对联的习俗。

古代对联趣事

李白妙对戏权臣

唐玄宗在位时,宠臣杨国忠嫉妒大诗人李白的才华,总想着借机羞辱他一下。这天,杨国忠邀请李白对“三步句”。李白进门时,杨国忠便讥讽:“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这话中的“锯”跟“句”同音,“猴儿”便是暗指李白。李白微微一下,示意杨国忠可以起步了。杨国忠本想赶快走完三步,没想到刚刚迈出一步,李白就对出:“匹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这话中的“蹄”跟“题”同音,而“畜生”自然暗指杨国忠。一句“畜生出蹄”让杨国忠走停不是,非常尴尬。

杨大年巧对翰林院

宋代翰林院墙上有一句上联:李伯阳生指李木为姓,生而知之。句中的“李伯阳”指的是老子。上联妙在:第一,前半句人名“李”跟“李树”有关;第二,后半句“生”为“姓”的偏旁;第三,下半句是成语,还要用前半句的“生”起头;第四,全句是古人的一件事。翰林院里都是有学问的人,但却没人能对出下联。一天,诗人杨大年到翰林院找朋友,看见墙上的题句,很感兴趣。于是对出了下联:马文渊死以马革裹尸,死而后已。下联说的是东汉大将马文渊(马援),他曾立誓战死沙场,用马皮裹尸回乡。后马援病死在军中,实现志愿。“死而后已”。这个成语用在马援身上,非常合适。翰林们看到杨大年的下联,个个钦佩不已。

王安石父子对谜联

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有一个儿子,叫王雱。这个王雱是个神童,据说幼年的时候就会吟诗作对。一天,父子俩正在吃饭。王安石想考验一下儿子,便出了个上联:一刀剖开舟两叶,内载黄金白玉。王雱聪明得很,一听就知道这是个谜联,并说出了谜底就是煮鸡蛋。接着,王雱对出了下联:双手打破坛一个,中藏玛瑙珍珠。王安石十分欣慰,高兴地抱起儿子,并说出了这个谜联的谜底--石榴。

苏东坡智对辽国使臣

北宋宋神宗在位的时候,苏轼被派去接来宋的辽国使臣。这位使臣早听说苏东坡文采了得,便想趁机考考苏东坡。使臣见到苏东坡后出了一联:三光日月星。这个上联看上去好像不难,其实一点也不简单。联众有三样发光的东西。开头数字又跟三样东西直接相关。旁边的宋朝官员,个个皱着眉头,都担心苏东坡对不出来。没想到苏东坡稍微想了一下,笑了笑说:“四诗风雅颂。”对句里的“诗”就是《诗经》。《诗经》由《风》、《雅》、《颂》组成的;《雅》又分成《大雅》和《小雅》,所以正好是四部分。辽国使臣听后,连声佩服。巧的是,这时外面突然雷鸣雨起。苏东坡灵机一动,便又给辽使出了一联:一阵风雷雨。辽使听了显出难色,想要称赞苏东坡,但苏学士没等辽使称赞,便自对:两朝兄弟邦。辽使此时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七岁驿童对太祖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一次征战途中路过一个驿站。在这里,他看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正在干活儿。朱元璋便问他在干什么。小孩说:“我在替爸爸当差!当时规定百姓替朝廷白当差,而且要干好多活儿,叫做“差役”。朱元璋突然兴起,便要考考这个小孩,于是朱元璋就给小孩出了一联:七岁儿童当马驿。谁知小孩想也不想就对了下联:万年天子坐龙廷。此时还没建立明朝的朱元璋,一听小孩这么捧自己,非常高兴。于是,立刻免了他爸的差役,还让他当了自己的小随从。

对对联规矩多

对联诞生之后,因为它集知识性和娱乐性于一身,所以受到广大文人学士的喜欢。他们经常拿自己创作的对联作品送给朋友,更有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以对联为乐,例如一人给出一个上联, 其他人来对。

然而,对联毕竟是一门学问,不是想怎么对就怎么对的。它有一定的规矩要遵循,如果破坏了这个规矩,不仅出不了风头,还会遭到人家的嘲笑。

对联的最大规矩就是有格律,而这种格律的要求主是有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和内容相关。这也正符合对联中“对”的含义,就是“对仗、对称”。

可以说,对联最基本的原则,或者说第一规则就是字数要相等。这可以对对联基本的规矩,如果不懂,那人家肯定不带你玩了。上下联在字数上相等才能形成对仗,看起来也是对称的。当然,在短句联、双句联、多句联中,不仅要求上下联的字数总数相等,还要求上下联中的句子数和每个相对的句子中的字数也要相等。例如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为岳阳楼题联,上联是“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吏耶?儒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怅然涕下。”下联是“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杨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对对联的第二个要求是对联中的词性要相当。古人对词的分类与现在不尽相同,当时的词基本分为九类,分别是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数量词、颜色词、方位词、虚词、代词。但是古人作对时通常把字词分为实、虚、助和半虚半实四类。它们被定义为“无形可见为虚,有迹可指为实;体本乎静为死,用发乎动为生;似有似无者,半虚半实”,也就是所谓的“实、虚、死、活”四种词性。

由此看见,古人作对时要求的词性相当就是“实对实,虚对虚,死对死,活对活”。例如古人用天对地,用雨对风,用绿对红,用晨对午,用仙鹤对神龙,用山茶对石菊,用愁不尽对憾无穷,用古往今来对天长地久等。

上面说过了字数和词性,下面就应该讲到语法了。对联的第三个要求结构相称,其实就是说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该相同或者相近,例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等等。李白曾为岳阳楼题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这两句明显都是主谓结构的句式,其中主语“水天”对主语“风月”,谓语“一色”对谓语“无边”。当然,在上下联词性相当时,也可以适当放宽要求,用较为近似句式结构。

接下来,对对联的还要求节奏的相应。节奏是一种规律的重复,能给人带来美感。对联是语言艺术,自然也要求有节奏。不过,对联中节奏的相应是指上下联停顿的地方保持一致。例如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这副七字短联上下联节奏完全应,都呈现“二--二--三”的句式。应该注意的是,句子比较长的对联,节奏也应该保持相应。

平仄相谐可以说是最难掌握的对联要素,它要求上下联中相应的平仄相对,联内要平仄交替。古代汉语的四声分别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以平声为“平”,上声、去声、入声为“仄”。联内平仄交替,就是说在上联或者下联内部不能一直是平声或者一直是仄声,而是要有平声又有仄声,两者要交替。而在上下联之间平仄应该对立,这样才能形成回环起伏的旋律,使对联和谐、动听。例如有一对联是:湘南燃圣火;正义撼神州。它的平仄格式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对对联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内容相关。上面说到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和平仄相谐,都可以理解成是“对”。但不要忘了,“对联”中还有一个“联”,它指的就是内容相关。像“电影院中看电影;图书馆里读图书。”这样风马牛不相及的句子,就不能看做是对联。

奇趣小贴士

对联的分类

按用途分类:通用联(春联)和专用联(茶联、寿联、喜联、挽联、行业联等)

按字数分类:短联(十字以内)、中联(百字以内)、长联(百字以上)

按修辞技巧分类: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修辞联(比喻、夸张、双关等)、技巧联(隐字、复字、迭字等)

按联语来源分类:集句联(全用诗中句子组对联)、集字联(集古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对联)、摘句联(摘诗文中对偶句而成对联)、创作联(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

2汉字多变幻--拆字

“不光彩”的历史

中国的方块字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文字,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充满深邃的哲理。打开汉语字典,你会发现这些文字都妙不可言,例如天就是一大,地就是土也;不正就是歪,人为就是伪;有水可成河,无木不是林。江洋湖海三点水,忍字心上一把刀……每一个汉字都有独特的意境。

汉字是由偏旁部首组合成,那必然还能拆开。说到拆字,相信你已经开始觉得有意思了吧。拆字,也被人们叫做“测字”。在古代的时候,这种方法通常被用作占卜,但也有不少人以此为乐,把它当做一种文字游戏。

拆字的方法其实很早就出现了。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人们在解释字的写法时就使用到了拆字。例如孔子说“一贯三为王”,《左传》记载“止戈为武”,《韩非子》记载“背私谓之公”。古人们拆字来解释字的写法,也就成为拆字的最初形式。

其实,拆字作为一种迷信行为,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在《后汉书》中记载:“郭贺离席庆曰:‘大殿者,官府之形象也。极而有禾,人臣之上,禄也。取中穗,是中台之位也。于字失禾为秩,虽曰失之,乃所以得禄秩也。’”

汉代末年,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歌谣中的“千里草”就是“董”字,“十日卜”就是“卓”字,整体的意思就是说汉献帝时的奸相董卓没有好下场。由此看出,当时民间的一些文人也常常拆字取乐。

后来的几个朝代,拆字广泛被用于占卜,出现了很多职业的“测字先生”。他们拆字的方法是,先让测字的人随便写一个字,然后将这个字拆成几个字,根据结果来判断人事的因果,预言吉凶祸福。

到了宋元的时候,拆字逐渐成为文人学士中的一种文字游戏,叫做“拆白道字”。最常玩的就是把一个字拆开之后,演化成一句话,甚至是一首诗或词。北宋文学家黄庭坚有一首《两同心》的词,里面有一句“你共人女边着子,争知我门里挑心”。这句话中暗含深意,“女边着子”就是一个“好”,而“门里挑心”是一个“闷”。这句话暗含的意思就是“好闷”。这种拆字的运用十分巧妙,反映出当时文人对拆字钟爱。除此之外,这时候的文人还将拆字用在撰联、隐语、制谜、酒令等。

宋元之后,拆字一方面作为迷信继续在社会存在,另一方面则被文人们当做游戏进行娱乐或进行创作。

古代拆字趣闻

同类推荐
  • 祛斑美白大智慧

    祛斑美白大智慧

    本书分析了女性常见斑点的成因和种类,分别给出女性白嫩肌肤的护理方法、饮食祛除各种色斑的方法,让肌肤永葆年轻的运动处方,如何用养生保健保持肌肤美丽的方法,还对因药物和疾病导致的皮肤色斑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对策,同时也介绍了西医快速去斑的方法等。本书所介绍的方法科学实用,简单有效,方便易学。是广大女性护理美丽肌肤最有效的良方。
  • 养颜美发要诀

    养颜美发要诀

    本书全面地介绍了祖国医药学丰富多彩的美容方法,如药物美容、饮食美容、针灸美容、按摩美容、气功美容、化妆美容、面膜美容及浴身美容等,并通过上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提出了怎样才能做到颜面美、五官美、形体美、头发美。此外,还介绍了常见的有损美容的疾病的防治措施,内容全面而丰富,实用性很强。
  • 幽默笑话

    幽默笑话

    令人捧腹的幽默,打破不可抗拒的笑点;结合经典的笑话,让人回味无穷。是笑话,又不只是笑话,快来一起欢乐吧!
  • 我是大美人

    我是大美人

    镁光灯下的明星们,对于美的要求那可是非常的严苛,绝不允许脸上出现任何瑕疵。纵然工作缠身,却仍然“国色天香”,想不想探究一下她们美丽的秘密呢?都说女明星们驻颜有术,演艺界的大美女说起养颜来,可是各有想法各有妙招。偷偷告诉你明星们的私房养颜绝招,只要照着做,你也会越来越漂亮喔!
  • 塑身72变

    塑身72变

    "身材真的是非常重要的“社交工具”,不仅工作职场如此,人际关系、异性交往,给人的第一印象,身材首当其冲,若不是天生丽质的美人胚子,可能就要好好的塑身。但时下流行的塑身风潮,也并非每个人经济上都可以负担得起!塑身运动的时代来临了!现今社会人人塑身、减肥不稀奇,在日本,塑身运动俨然成为一种全民运动!所谓“塑身”,指的是以运动、按摩等方式让身材达到完美比例,更富有视觉上的线条美。让你也能拥有青春靓丽的梦幻模样!不但让你的身材美得均匀且符合自己的定位,且荚得更有自信!《塑身72变》是第一本全方位塑身的美丽书,是真正为你量身定做的塑身教程!"
热门推荐
  • 极品蛇王在人间

    极品蛇王在人间

    慕凌飞,一界蛇王,因触犯天规被玉帝一把扔往凡间。由于被收去法力,竟然掉在正焦急赶路的方小亚的车上,并成功地将其吓晕过去。待她醒来之后,发现这个绝美的男子竟然是一个弱智,同情心泛滥的她便将其带回家中,于是,在两人身上开始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情…
  • 帝国之殇:晚清三十年金融战争

    帝国之殇:晚清三十年金融战争

    国内首部从经济、金融视角解密晚清覆灭的财经小说晚清三十年之沉浮博弈,呈现最鲜活最具说服力的改革镜鉴教科书告诉我们,那一段历史是满洲八旗的腐朽无能,辛亥革命的辉煌,北洋政府的操蛋。晚清历史,只有鸦片战争、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只有慈禧、李鸿章、康有为、袁世凯?企业兼并、股市崩盘、地产泡沫、内幕交易、银行挤兑、跨国黑幕,这一切早就曾上演!或许,这些过往若未尘封遗忘,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就不会发生。
  • 剑涯聆心

    剑涯聆心

    一介墨衣少年,携绝世凶剑,孤身闯入帝都,纵生死只为寻她,却误入这盘筹谋许久的改世之棋,南皇动武,北帝入境,九把凶剑接连现世,各方势力群涌而出,脚下是暗流涌动,身前是荆棘丛生,看少年林坎如何踏尽天涯路,斩尽拦路人。剑斩天下末路人,涯尽佳人相思魂,聆遍古曲口无言,心犹问天此生缘
  • 有枝堪折

    有枝堪折

    初识恰是少年时,他温柔干净,她安静明媚。缘分是命运的绳将人捆绑在一起,他们一眼万年,匆匆在一起,熬过了四年异地,却没躲过生活的打磨。30岁重逢的他们,还可以重拾幸福吗?
  • 麋鹿方向感

    麋鹿方向感

    文科女遇上工科男,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初见时是一个样子,再遇见又是一个样子。工程学的男孩子都是这样的高深莫测吗?还是只有梁轩一个人是这样?历史系许鱼鱼并不轻易追随大流,喜欢上外貌身家都是极品的他。从x大到文物修护单位,缘分的再三拉扯,让两个人慢慢走近……
  • 我的哥哥是江户川柯南

    我的哥哥是江户川柯南

    一个十三岁的初中生,因为一次意外而穿越到了江户川柯南的世界,并且成为了他的妹妹,接下来发生了一系列的事。
  • 绝世游龙

    绝世游龙

    道由心生,心中有道,则道之长存;万千大道,弥迁万载,而生生不息;赵天成,感悟大道,独具匠心,历经千难万险,证大道,美女如云尽皆为他疯狂……
  • 畅销甜心:买一送一

    畅销甜心:买一送一

    喝醉了就不会疼,她醉酒被劫身,任他摆布。醒来惊觉不对劲,立马写了道歉信,帅哥抱歉,是我强占了你。糊涂姑娘“畏罪潜逃”,五年转身成为糊涂妈咪,再见当初的“受害者”,为表歉意再免费赠送一次。什么?你要娶我?赶紧穿好衣服,人情归人情,结婚请排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瓷龙

    瓷龙

    有兴趣可以进来看看哦,不同的“人”,不一样的故事,老板娘在这里等你。一个小店,在这人迹罕至的半山腰上,像一座四合院,花开百里。小店的名字,青花;
  • 降临火影

    降临火影

    黑暗之后便是天明,那黑暗之前,又是什么!云空睁开双眼,一幕幕的厮杀场景划过脑际,眼前的世界陌生且熟悉。天下大事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想要活下去,就要懂得审时度势。云空手中的苦无插入身前忍者的心脏中,早已经分不清溅在脸上是雨水、泪水还是血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