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3000000027

第27章 咬文嚼字文字把戏--舞文弄墨篇 (2)

杨修识曹操丧命

据说三国时期,曹操有个手下叫杨修,他是个很聪明的人。一次,曹操让人建了一座花园。完工时,曹操看到花园之后便在大门上写一个“活”字。人们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有杨修除外。杨修说:“在门里写上‘活’字不就是‘阔’吗?丞相是嫌这门太大了。”于是人们重新改造了园门。曹操再来的时候,知道是杨修猜透了他的意思,于是就对杨修产生了猜忌。

又有一次,塞北地区送来了一盒酥糖。曹操为了便于识别,就在盒子上写上了“一合酥”,并放在桌子上。后来杨修看到了这盒酥糖,并看到上面写的“一合酥”,竟然不问曹操就把酥糖与其他士兵一起分着吃了。曹操问他是怎么回事,他却回答:“盒子上写着‘一人一口酥’,所以我们不敢违抗丞相的命令。”

后来,杨修又多次窥知曹操心中的秘密,以致犯了曹操的大忌,最终被曹操杀掉。

拆字吓煞崇祯皇帝

明代末年,崇祯皇帝因为朝野动荡寝食难安。一天,他微服到了街上,看到有人拆字算命,于是想预卜一下国运。崇祯随意写了一个“友”字。那拆字先生看后,皱着眉毛说:“这‘友’字不好,它就是‘反’字出了头。如今李自成进了洛阳,杀了皇叔,这不就是造反出了头吗?”

崇祯皇帝自然不高兴,但还是强压着怒火,解释道:“我搞错了,其实我想拆的是‘有无’的‘有’,不是‘朋友’的‘友’!”谁知道那个拆字先生眉头皱得更紧了,说:“这个更不好啊!‘有’就是‘ナ’和‘月’,这不明显表明‘大明’已经只剩下一半了吗!”

崇祯皇帝本来就迷信,这下可真把他吓坏了。但是他还不肯罢休,想扭转这样的局面,讨个吉利的说法。崇祯皇帝说:“我又错了!我想测的其实是‘酉鸡’的‘酉’!”这次,算命先生神色紧张,悄悄对崇祯皇帝说:“不得了啊!‘酉’就是把‘尊’字去首去尾,而‘尊’不就是‘至尊’(皇帝)吗!”崇祯皇帝一听,顿时脸色发白。他回到皇宫之后,便让人去捉拿这个拆字先生,但这个人早就逃走了。也就是在这一年,崇祯皇帝在景山歪脖子树上上吊自杀了。

谢石拆字被贬遇神仙

在北宋与南宋之交,出现了一位拆字高手,名叫谢石。据说,谢石是当时职业的相字专家,而且相当灵验。

有一天,宋高宗微服出外,找到了谢石。宋高宗在地上写了一个“一”字。谢石看到之后,说在“土”上加“一”就是“王”。他知道面前的人不是一般人,但还在疑惑。此时,宋高宗又写了一个“问”字,而且将这个字写得笔体飘飞。谢石看过之后十分惊讶,说:“这个字左看右看都是君,您一定就是皇上了!”于是,他马上跪拜。

宋高宗将谢石带了回去,还封了他个官。到第二天,宋高宗又写了一个“春”。谢石看后,说:“‘秦’字头太重了,挡住了太阳的光辉啊!”宋高宗沉默了很久,因为他知道“秦”暗指秦桧。

不久,有一个道士也慕名找到了谢石,并也写了一个“问”字让谢石看看。谢石看过之后,说:“‘门’虽然大,却只有一个‘口’。”道士听过之后,显出十分佩服的神态。原来道士的道观很大,但却只有他一个道士。

后来,宰相秦桧听说了关于“春”拆字的事后,非常生气,于是决定把谢石流放到边疆。就在流放的途中,谢石遇到了一个自称十分擅长拆字的女子。谢石心想:这世界上难道还有比我更会拆字的?!他用石头在地上写了一个“谢”字让女子拆。女子看后,说:“依靠‘寸’‘言’立‘身’,你不过就是个术士。”谢石很惊讶,于是又拿石头写了一个“皮”字。女子看后,说:“‘石’碰到‘皮’就破咯!原来你就是谢石啊!”巧的是,当时押送谢石的人就姓“皮”。谢石更加惊奇,但不肯罢休,于是要求女子也写一个字让他拆。女子站在山旁,说道:“我站在这里就是一个字!”谢石大惊:“‘人’站在‘山’旁边就是‘仙’!你难道是神仙?”女子笑了笑,便消失了

奇趣小贴士

拆字联

拆字联是对联的一种形式,这种对联中的文字变化无穷,妙趣横生。传说清朝的康熙皇帝十分爱才,一旦发现有才华的人,都会不拘一格给予重任。康熙听说有一个和尚很有才,于是便邀请他到宫中下棋。其实下棋是假,考验和尚才是真。康熙输了三盘棋之后,出了一个上联给和尚。这上联是:“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为柴。”在这个上联中拆了三个字,就是“岩”、“枯”、“柴”,而且这句话说得还很连贯。没想到,和尚稍作思考,便对出了下联:“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更妙。”康熙看到和尚妙拆“泉”、“好”、“妙”三字,对得真是完美至极,心里非常高兴,于是委以重任。

3把酒怎言欢--古代酒令

酒令渐成风

饮酒行令,是中国人饮酒时助兴的一种特殊方式。亲戚朋友、哥们弟兄总免不了喝酒,而为了调节气氛自然也免不了行令饮酒。当然,有时候在酒桌上还会有不认识的客人,如果能玩一玩酒令,顿时就可以让气氛活跃起来。古人在宴会餐饮时,有时候也要行酒令,相信并不比现在的酒令逊色。

酒令最早产生于西周。当时,人们或许是为了维持酒桌上的秩序,于是便让专门的人监督饮酒仪式,也就是酒官。《诗经》中记载:“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又立之史。”文中的“监”、“史”指的就是酒官。

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在宴会上往往举行射礼,后来便发展成为投壶。这种游戏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早的酒令形式。酒桌上面放置一个壶,宾主按顺序向壶内投箭,投中最多的就获胜,而输了的人就要喝酒。

汉代的时候,出现了一种“觞政”,就是在进行酒宴的时候实行觞令。觞令要求人们喝酒时一口喝掉杯中的酒,如果喝不掉就要受到一定的惩罚。在《汉书·张赛传》记载:“行赏赐,酒池肉林。”这其中的“行赏赐”就已经还有“酒令”意思。《后汉书》中记载:“朱卢……令章为酒令,章曰‘臣请以军法行酒令。”’为什么要用“军法行酒令”呢?因为要求在饮酒时要有活跃的气氛,君臣都要遵守游戏规则。“酒令”从此产生,并且形成了习俗。

唐代饮酒成风,自然也就使得酒令繁盛起来。宋蔡宽夫诗曰:“唐人饮酒必为令,以佐欢乐。”唐代的酒令有了巨大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名目,例如手势令、旗幡令、拆字令、不语令、急口令、四字令、言小字令、雅令、招手令、骰子令等等。这些酒令都与社会上流行的游戏相关,给饮酒带来无限乐趣。

酒令在唐代的士大夫阶层很受欢迎,在诗文当中也屡见不鲜。一些人还常常写一些作品颂扬酒令,例如白居易曾写道:“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后汉的贾逵并则干脆写了一本《酒令》。

唐代以后,酒令仍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酒令也不断出现新内容。一些具有猜测性质的酒令,如猜诗、猜物、猜拳等,开始被广泛用于宴席上。历史上出现了很多介绍酒令的书,如《酒令丛钞》、《酒杜刍言》、《醉乡律令》、《嘉宾心令》等。清代俞敦培编《酒令丛钞》卷一中列举的酒令足足有三百多种,但遗憾的是没有系统的叙述。

古人们在聚宴喝酒的时候,所用的酒令无计其数,最初使用鸣鼓、投壶、赋诗、吟词等,后来发展到跳舞、听曲、骰盘、鞍马、打令等等。这种饮酒助兴游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酒文化,至今仍影响着人们。

五花八门的酒令

古代人饮酒助兴的酒令不胜枚举,一般常见的有雅令和通令。雅令多出现在古籍中,包括四书令、花枝令、诗令、猜字或猜谜等等,多与文学有关。

雅令的规则是:先选出一个人作令官,让他出一句诗或者一个上联。其他人就按着令官的意思向下进行。例如,其他的人就要续诗;令官出联,其他人要续联。总之,所要续的内容要与令官的要求相符,不然就要被罚喝酒了。另外,这种雅令要求行酒令的人既有文采和才华,还要机智敏捷,即当场构思,当场应对。例如四书令,它在行令时要引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的句子,这样就考验了文人的学识和应变能力。

花枝令也是一种重要的雅令,这种酒令的行令时往往采取击鼓传花或彩球的方式。这种酒令能产生带来热闹和紧张的气氛。击鼓传花的规则是:宾主都依次坐在酒桌周围。选出一个人进行击鼓。在击鼓的时候,酒桌周围的人要按顺序传递一束花。当鼓声停止的时候,这束花落在谁的手里,谁就要被罚喝酒。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担心花落在自己的手中,所以迅速传递。击鼓的人通过时快时慢的节奏,给人们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这更加剧了场上的紧张气氛。这种酒令适合男女老少,但在古代的时候多用于女人。

文人们喝酒的时候,自然会想到诗,所以诗令成为古代文人酒令的一种重要形式。有一种叫做“天字头古诗令”的酒令,要求在场的每个人吟一首诗,而且诗的第一句都要用“天”开头。不能吟出诗的人,自然要罚酒。还有一种叫做“春字诗令”的酒令,要求在场每个人吟一句诗;第一个人吟的诗句用“春”字开头,第二个人吟的诗句要把“春”放在第二个字的位置……第七个人吟的诗句要把“春”字放在第七个字的位置,再后面又从头开始。违法规则的人要被罚酒。除此之外,还有利用诗句的平仄作为依据的酒令。

雅令之后就说一说通令。通令一般都是比较粗俗的酒令,但在酒宴中很容易营造出热闹的气氛,因此也得到很多古人的喜爱。这种酒令的行令方法主要有掷骰、抽签、划拳等等。掷骰子、抽签这样的酒令,相信不用介绍,大家也都清楚。下面就说一说“划拳”。

古代民间最流行的酒令,恐怕非“划拳”莫属了。“划拳”在唐代叫做“拇战”、“招手令”或“打令”。这种酒令用不同的手势和手指代表不同的数。两人同时出手,出手的同时分别报一个数字,地方手势和手指表达的数字与报出的数字相同就获胜,出错就算输了。输了的人要被罚喝酒。划拳的时候,人们多用吉祥话来表达一些数字,例如“一定恭喜”“二相好”“三星高照”“四喜”“五金魁”“六六顺”“七七巧”“八仙过海”等等。

酒令在古代不断沿袭,甚至有些已经传到了现在。还有一些酒令,虽然现在消失了或者不盛行了,但在特定的朝代却十分盛行。春秋战国时代的投壶,尽管源于一种礼仪,但不得不承认在宴会上发挥了突出的酒令功能,更被广泛应用。

在魏晋时期,文人雅士创造了一种高雅的酒令--“流觞曲水”。文人墨客们会选择一处风雅的僻静之地,按顺序坐在流水岸边。一个人盛满酒的杯子放水流上,让杯子顺流而下。酒杯停在哪个人面前,这个人就要喝掉它,然后还要引经据典或作诗吟诵。据说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源于一次这样的宴会。当然,这种行令饮酒的方式不仅在文人之间流行,普通老百姓也会使用,但基本省略了作诗的步骤。

在唐代,人们将“藏钩”和“射覆”这两种游戏也发展成了酒令。“藏钩”就是把“钩”藏在手里或手外的其它地方,让对方猜;猜错了自然就要罚酒。“射覆”时要先两个队,然后让一方悄悄把物品藏在器皿的下面,让另一方猜;猜错了自然也要罚酒。

在明清时期有一种很有意思的酒令,叫做“拧酒令儿”。“拧”的是什么东西呢?原来是不倒翁。人们围成一圈在酒桌周围坐下,让一个人拧着不倒翁转圈;不倒翁停下后,它的脸对着谁,谁就要被罚喝酒。

酒令趣话

酒令姻缘

在唐传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个名叫申屠澄的秀才,在赴任的途中遭遇风雪。秀才没办法,只好在一个茅屋人家投宿。没想到这家的主人十分好客,准备了酒菜招待他。

申屠澄是个才子,举起酒杯就行了一个文雅的酒令:“厌厌夜饮,不醉不归。”这是《诗经》里面的一个句子,表达的意思有两个:一个是说天色已晚,另一个就是劝主人喝酒。他刚说完这个酒令,对面主人的女儿就笑了起来,并且说:“赶上这样的天,你想‘归’也没地方‘归’啊!”紧接着她又对了一个酒令:“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申屠澄饱读诗书,怎么可能不知道这句话的来历。它是《诗经·郑风》中的句子,而且隐在后面的句子是“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意思是见到了君子怎么能不喜欢呢?这明显说明少女对申屠澄有爱慕的意思。

申屠澄真是又惊又喜,情急之下便向少女的父母求婚,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

妙语讽僧

传说宋代元丰年间,高丽国是宋的附属。一次,高丽派了一个僧人前来进贡。这个僧人是个人才,不但饱读诗书,还机敏善辩。皇帝让杨次公接待了这个僧人。

这天,要举行宴会为高丽僧人洗尘。在宴会上,高丽僧人出了一个酒令,内容是让两个古人争一件物品。接着,僧人开始行令,说:“古人有张良,有邓禹,争一伞,良曰:‘良(凉)伞。’禹曰:‘禹(雨)伞。””

高丽僧人的这个酒令显然是在嘲笑杨次公,因为杨次公正戴着一个伞状的帽子。杨次公笑了笑,续令道:“古人有许由,有晁错,争一葫芦,由曰:‘由(油)葫芦。’错曰:‘错(醋)葫芦。’”杨次公这是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嘲笑高丽僧人的光头。高丽僧人看到大宋人才济济,便从此不再轻视中华人物。

奇趣小贴士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酒令

同类推荐
  • 中西医皮肤美容技术

    中西医皮肤美容技术

    本书融会了美容西医学、美容药物学、美容皮肤科学、美容中医学、中药学等多学科知识,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临床常用的中西医皮肤美容技术。
  • 卡耐基夫人给女性的十一条准则

    卡耐基夫人给女性的十一条准则

    本书概括介绍了生活和工作中各种常见常用的文体,并列举了数百篇各类优秀的范例进行分析评论,分为日用文书、策划文书、经济文书、行政公文、事务文书、宣传文书、新闻写作七篇。
  • 漂亮是穿出来的

    漂亮是穿出来的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靠衣裳马靠鞍。本书告诉你如何穿出时尚、穿出气质、穿出潇洒……本书一共分为八章,从一个人的个性风格、体形、脸形、肤色及着装场合、服装配饰、发型与化妆技巧等等方面阐述了各种服装的搭配技巧。本书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具有现实操作性,是每一位爱美女性的生活伴侣。
  • 女人一生的美丽计划大全集

    女人一生的美丽计划大全集

    本书从心灵、言行、仪态、肌肤、秀发、装扮等几方面,结合最新女性时尚个人形象设计潮流,由内至外地诠释女人锻造优雅所涉及的各个层面。引领自我完善的女性朋友一步一步开启美丽的人生。
热门推荐
  • 琉璃樱花梦

    琉璃樱花梦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和如同樱花般美丽的爱恋,一次次的离别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伤心,是谁扼杀了我的樱花梦,又是谁给了我樱花梦?
  • 阎魔罗王

    阎魔罗王

    掌中横握五尺刀,妖魔仙佛俱哀嚎。轮回六道一念中,三界众生吾最高!
  • 男朋友扭蛋

    男朋友扭蛋

    传说一个游戏厅里可以扭出“男朋友”来,只要花费一年的寿命就可以解救自己的单身。于是,不同层次的人慕名而来,就拉开了和扭出来的“男朋友”故事的序幕。无论她们是怀着怎样的目的,但是她们都是追求能幸福的人。这是一部治愈类的小说,每个章节是个独立的故事,也许在这里面你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在出乎意料的结局里,能感触到你;在生活的迷茫里,能帮助你找到方向,成长起来
  • 穹顶之下:帝女要翻天

    穹顶之下:帝女要翻天

    她是落魄公主。父皇昏庸,奸妃当道,逃亡祖地,却遭恶绅逼婚,当庭惨死。她是无情杀手。涅槃崭露。携带妖孽祖宗,逆天小兽,踏着血腥修罗路,风凌天下。
  • 命天魂师

    命天魂师

    命天魂师,魂天命,天命魂师,我命天!此后我便是这天!
  • 剑童

    剑童

    都说修真世界无奇不有,就有这么一位走火入魔使得身体停止发育,始终保持着十二岁那年的样子。半大小孩、修为低下、门派上下都将他看成了孩子,却有谁知道心智成熟的他渴望强大、渴望异性的关注,而不是师妹带着有趣的眼光嬉笑着叫他“师兄”。就在他暗自努力改变身边一切时,修真界爆发了史无前例的混乱。
  • 赚未来十年的钱

    赚未来十年的钱

    对于这个世界上无数投机生意人来说,经济的好坏从来不是问题。甚至于在经济衰退的历程中,商人可以谋取更大的好处,因为商人中的弱者比普通个人更容易倒下去,这个时候“沙滩”上除了尸体还有大量的私人物品无人看管。
  • 绣楼里的女人

    绣楼里的女人

    《绣楼里的女人》是描写晋商家族的四代女子穿过跌宕的岁月,于冷暖和爱恨中一次一次重新认识,什么是女人。绣楼的文化标志如一道咒符,生死轮回的女人们或抗争或彻悟,寂寞地生,再寂寞地死,一如人类长河中所有昙花一现的女人们。
  • 穿越之为妃作歹

    穿越之为妃作歹

    宫斗?已经不流行了!YY,种田,人兽恋……才是正道。而顾砚菲偏偏选择了阴森冷酷的后宫阴谋,诡谲,杀气纵横,笑里藏刀不过是唇边不经心的一抹艳红纤纤玉指要掀起多大的波澜谁又能破开冷峭的坚冰或许不知不觉间一切都变了……
  • 踏雪葬花城

    踏雪葬花城

    玄武门之变之前,各路豪杰群雄并起。家恨国仇之前,不改本色。各路豪杰,谁与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