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58800000054

第54章 从荀彧的遭遇看历史的纠结

第十章从荀彧的遭遇看历史的纠结

荀彧死了,大家都很惊讶!为什么对荀彧的死都表示惊讶呢?因为荀彧是非正常死亡。按《三国志.荀彧传》的说法是“以忧薨”。按《三国演义》的说法是建安十七年冬十月,曹操兴兵下江南,命令荀彧同行。荀彧已知道曹操有杀害自己的意思,托病止于寿春。忽曹操使人送饮食一盒至,盒上有操亲笔封记。开盒视之,并无一物。荀彧会其意,遂服毒而亡,年五十岁。不管哪一种说法接近真相,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荀彧的死亡与忧郁有关。荀彧在曹魏集团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一个大谋士为什么化解不了自己的忧郁呢?这是他的忧郁受他的人生观限制,受他的人生信条限制,荀彧不具备鲁肃那样的大胸怀。鲁肃早就断言,汉室不可兴,而荀彧认识不到这一点。荀彧一心一意要做的是匡扶汉室的大功臣,做汉家王朝的忠臣孝子。所以,荀彧必然会有忧郁,因为荀彧的人生观与社会现实矛盾重重。我们在贾诩智慧人生一节中讲过,人什么都可以缺,唯独不能缺智慧。没有智慧,有了的也会丢失,有了智慧,没有的也会创造。贾诩具有这种智慧,他总能凭智慧化险为夷。但是,荀彧不具备有贾诩这种生存智慧,所以,当现实与理想相背离时荀彧无法排遣,由此必然忧郁,必然纠结。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荀彧纠结这个问题。

一、不理解曹操而令他纠结。

荀彧早年在袁绍那里,他认为袁绍不是一个干大事的人,就离开了袁绍。离开袁绍后投奔了曹操。荀彧之所以要投奔曹操,是因为在他看来曹操是一个干大事的人,有能力实现干大事的理想。荀彧投奔曹操,曹操非常高兴。称荀彧是他的子房。由此可以看出,两人是一见如故。随着曹操事业的不断做大,荀彧似乎感觉到他对曹操越来越陌生,越来越不理解曹操。对于这一点,我认为荀彧对于曹操的认识,存在一个误区。

第一,荀彧当年跟随曹操,以为曹操本是一个为了匡扶朝廷、安定国家,才成立义军的。是怀着忠贞的诚意,保持谦让品质的。因为当年曹操自天子播越,首倡义兵……乃心无不在汉室。不想曹操今天的所作所为越来越背离了荀彧对曹操当初的这些认识。迎天子幸许都后,一连串的事情都让荀彧找不到北。先是许田围猎,曹操敢纵马直出遮住天子之前,以迎百官万岁的呼声,明显地表现出对天子的不敬,毫无谦让品质可言。后是诛杀国舅董承,弑董贵妃,直至诛杀伏皇后,控制天子等一系列行径,不但看不到曹操匡扶朝廷,安定国家的义举,反而感觉到曹操是个乱世奸雄。这是荀彧无法排遣的心结。

第二,荀彧当年建议曹操迎天子的初衷是,拥戴主上以服从民众的愿望。持最大的公心以使天下豪杰服从。扶持大义来招收天下英雄豪杰,以此辅佐天子,扶持正义,征伐叛逆。而今天曹操被天下视之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乱世奸雄,汉家天子被囚禁在皇宫里,成了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雀。曹操每每以皇帝圣旨为借口,号令天下诸侯,由此荀彧不理解。

第三,曹操口口声声称其志有限,早年只是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后来被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在墓上刻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现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愿已过矣。荀彧想既然是其志有限,人臣之贵已极,意愿已过,为什么还要追加自己为魏公呢?这让荀彧更加难以理解。

荀彧之所以不理解曹操是因为不理解曹操的苦衷,曹操之所以不放权,特别是不放弃军权,在曹操看来最少有两点理由。其一是为国家计,其二是为自家计。为国家计是“设使国家没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话可是大实话,曹操在的时候,没人敢称帝。曹操去世了,曹丕称帝了,之后从不想称帝的刘备也成蜀汉皇帝了,之后,孙权也称帝了。曹操在世时,汉献帝虽说不自由,但那个汉朝还在,那个没有职权的汉献帝还是汉献帝,尽管名存实亡,毕竟还有个名在。曹操去世后,那个汉朝,名也不存在了,实更不存在了。从这个角度看,曹操称自己为国家计也不无道理。为自家计,他也够坦白的。曹操说,他如果没有军权,一家人就性命难保,这也是老实话。曹操在世的时候,掌握了军权,一家安康。曹操去世后,到了孙子辈,慢慢地大权开始旁落,孙子后代不但荣耀不再,性命也不保了。这一切荀彧在世时没有预感,逝世后更不可能知道,所以,荀彧无法理解曹操。

荀彧之所以纠结,是其人生观决定的。人生观决定了荀彧不能与时俱进,不能与曹操保持一致。荀彧最初看到的是曹操奉主上以从民望,那是真的,后来看到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也是真的,因为曹操与时俱进了。

最初曹操与荀彧的人生观基本一致,都是想“奉主上以从民望”。后来主上也与时俱进了。荀彧与曹操最初见到的那个主上汉献帝是在洛阳。在洛阳时的汉献帝只要谁能让他生存,谁就是忠臣孝子。曹操赶到洛阳,让汉献帝解决了生存危机,所以汉献帝感激不尽地称曹操“真乃社稷之臣”。此时的曹操也真的只想做一个社稷之臣。因为此时的曹操与汉献帝一样,也有生存危机,也需要汉献帝支撑门面。后来到了许昌,汉献帝不但解决了生存危机,而且身边还有了孔融、董承等一批遗老遗少组成的忠臣孝子队伍,这些人依附在在汉献帝身上,希望从曹操那里获得更多的好处。而此时的曹操借汉献帝这个空壳上市炒作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也在重新考虑“奉主上以从民望”到底价值几何?由此,曹操由早期的与汉献帝的一拍即合到现在已开始了背离,时代的发展促使曹操认识到“汉室不可复兴”,如果再一味的“奉主上以从民望”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发展,促使曹操有了新的思维。而此时的荀彧对世道的认识还停留在曹操起兵时期,脑子里想的还是受当初形成的那个人生观制约,还是“乃心在汉”,由此无法与时俱进。这样与曹操的分道扬镳已是势在必然。由此必然会因对曹操不理解而纠结。

二、“爱人以德”的人生宗旨让他纠结。

荀彧是一个道德君子,他十分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荀彧在曹魏集团默默地为曹魏集团服务,并不是希望以此求得丰厚的回报。相反荀彧总是拒绝曹操给予他的丰厚奖赏。有时弄得曹操都过意不去。《三国志.荀彧传》裴松之注《彧别传》有这样记载:曹操要封荀彧为万岁亭侯,荀彧不肯接受。曹操对荀彧说:“天下之定,彧制之功也。宜享高爵,以彰元勋。”荀彧以无野战之功坚决不肯接受。曹操又写信给荀彧说:“君之相为建计,君之相为密谋,亦以多矣,夫功未必皆野战也,愿君勿让。”彧乃受。后来曹操因根据荀彧在官渡之战等战役中建立的功劳要复增彧邑万户,荀彧坚决不接受,曹操还想表彧为三公,“彧使攸深让,至于十数,太祖乃止”。荀彧为人非常谦和,生活节俭。他的俸禄大部分都赏赐或分给同宗或给部下了,家里没有什么多余的财物。封建社会士大夫的人生价值观就是立德、立功、立言。荀彧的宗旨是立德,不注重立功,也不重立言。荀彧在临终之前焚烧了自己所有的书籍,故奇策密谋不得尽闻也。《彧别传》介绍说:“荀彧名重天下,莫不以为仪表,海内英雄咸宗焉。”荀彧的为人注重立德,所以他的人生宗旨是爱人以德,荀彧希望曹操“宜集天下大才通儒,考论六经,刊定传记,存古今之学,除其繁重,以一圣真,并隆礼学。”可是,荀彧没有想到的是曹操征伐天下,渐敦教化的同时,希望荣加九锡,晋封魏公。荀彧对曹操无法理解,所以,当董昭以此秘密咨询荀彧时,荀彧态度鲜明、严厉。竟毫不含糊地说,“不可。丞相本兴义兵,匡扶汉室,当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曹操闻言,勃然变色。对此,两人的裂痕公开化,曹操遂有了抛弃荀彧的念头。

荀彧的君子“爱人以德”为什么不被曹操所接受呢?这也与两人的人生观有关。荀彧的人生观是“匡扶汉室”,所以,为了匡扶汉室就应该“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而荀彧没有认识到“汉室终不可复兴”这一点。所以,一直陷在匡扶汉室污泥中不能自拔。由此荀彧那个君子爱人以德的德定格在修身、正心上,而不是治国、平天下上。而曹操的人生观是汉室不可兴,他不想为不可复兴的汉室努力,他只想借匡扶汉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尽管曹操的人生目标是模糊的,又不能言说,为天下人猜忌。但是,曹操的人生立德信条是超出了荀彧的视野的,不仅仅是要修身,正心,更要治国、平天下。儒家经典,《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而不是荀彧的那个修身、正心的小德,而是先治其国的大德。荀彧的人生观只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忽视了对社会的担当,更没有认识到他自己所处于的国家、社会现状。国家的现状是四分五裂,社会的现状是“不知几人想称帝”。个人的道德修养改变不了这种可怕的现状,只会容忍这种可怕现状的恶化。曹操的道德修养是基于对国家、社会的现状有深刻的认识,他要修养的是治国、平天下的大德,是阻止几人称帝,是制止国家分裂。如果荀彧有这样的大德,那么,他就会理解曹****,他那个“君子爱人以德”也就同样适用于曹操。可惜,由于人生观的限制,荀彧无法拥有胸怀天下、放眼世界的大心胸,也就无法装下治国、平天下的崇高品德了。由此发展下去,荀彧必然会被曹操抛弃。

三、被曹操抛弃,令他纠结。

荀彧为什么会被曹操抛弃呢?这是荀彧百思不得其解的纠结。因为荀彧只会想他是一个十分注重道德修养的人,他对曹魏集团是个忠心耿耿的人,不谦虚的说他也是为曹魏集团做过很大贡献的人,还有最主要的一点是他对曹魏集团从未有过异心,在陈宫与张邈一起投降吕布、兖州危在旦夕时,他也没有动摇对曹操的忠诚,而是同程昱一道,为曹操保存了鄄城、范县、东阿三县,为曹操守住了根本。曹操在保兖州还是夺徐州犹豫不决时,荀彧力主保兖州,使曹操有了称霸的基业。曹操按照荀彧的计划行事,才巩固了兖州,有了革命的根据地。荀彧在众人反对曹操迎天子时,与程昱一道坚决主张“奉主上以从民望”。曹操照着荀彧的建议去做,终于有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资本。曹操与袁绍相持官渡,后因困难太大,没有信心坚守下去时,是他荀彧写信给曹操,建议曹操坚持最后五分钟,终于一举打败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这一切,也是曹操念念不忘的,曹操也说过,“天下之功,彧之功也”。对于这样一位宜享高爵的元勋,曹操为什么要抛弃他呢?这也许就是他们两人的人生观的根本区别而带来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有这样两句话,董昭曰,“岂可以一人而阻众望?”遂上表,请尊操为魏公,加九锡。荀彧叹曰,“吾不想今日见此事”。这一句“吾不想今日见此事”,让荀彧、曹操两人成见更深,误解更大。荀彧的不想今日见此事,是想不到今天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当初的曹操是“乃心在汉”,“是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今天的曹操已偏离了原来的志向。而曹操却理解为荀彧一定会千方百计地阻止他称魏公,加九锡。所以,曹操在去南方征战的路上,于寿春,送给荀彧一个空饭盒,让荀彧自行结束了生命。然后,在荀彧去世一年后才接受了晋封魏公的称号,真的没有让荀彧见到此事。

最后,我想就荀彧的遭遇说几句题外话。

荀彧与曹操的关系,其实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缩影。荀彧代表着中国封建社会的保守势力,曹操代表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改革势力。荀彧与曹操之间的关系,很难轻易下结论谁对谁错。不过,中国封建社会给他们所下的结论自然是荀彧对,因为自从有了三国这个故事的传播,人们就一直同情汉献帝,自然也就同情荀彧了。人们赞成荀彧,说荀彧是对的,不仅仅是同情,更多的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决定了人们的价值取向。按照这种价值取向,曹操自然是错的,曹操被自古以来的中国封建社会认定是奸雄,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从正统意识出发,以正统意识为依据所下的结论,其目的是维护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统治。

如果从历史为我们提供的经验教训来看,以上的结论值得存疑。

如果从维稳的角度看,荀彧是对的。荀彧的出发点是“匡朝宁国”。辅助汉朝,使国家安宁,使人民免受战争之苦,自然是对的。曹操要推翻汉朝的统治,建立新的社会秩序。这期间,新与旧的斗争与争夺必定是你死我活的争夺,为此,将有更多的无辜生命付出代价。从这一点上看,曹操自然是有罪的。荀彧是保守派,致力于社会的稳定,希望一切有志之士,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但也少不了改良,荀彧的改良,是在旧秩序下进行,希望不要否定现有的社会框架,有点软着陆的意思。而曹操的改革是要彻底地否定旧秩序,希望改朝换代。尽管,曹操还没有迈出关键的一步,还是羞羞答答,但其改革社会的意识是不容否定的。再者,曹操正因为对社会的改革,顾及旧势力的阻拦与反对,致使曹操望而却步,窒息了那场动荡年代造成的改革生机,致使中国封建社会经过不到三十年的短命王朝——西晋,又后退到了长达百年之久的分裂混战局面。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兴,自汉以后,才始于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之所以有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是因为自汉以后的****,让社会付出了太多、太惨重的代价。有识之士经过一代代的抗争,才换来了社会的觉醒,为唐太宗培植了改革社会的土壤。另外一个原因是唐太宗从社会动荡中,从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中,看到了中国社会的改革希望与力量。唐太宗不仅借助农民起义军的力量彻底推翻了隋朝的统治,而且抓住机遇发动了玄武门政变,以此推倒了父皇李渊的统治,使一切有碍于新秩序建立的反动因素烟消云散。如果曹操有如唐太宗的勇气,敢于向前迈出一大步,彻底否定、推翻原有的旧秩序,建立新秩序,社会也许因此前进一大步。唐太宗尽管有玄武门之罪,但人们却忘记了,人们只小心地记住了贞观之治。如果曹操当年能勇敢地迈出一大步,也许人们就会淡忘他之于东汉的一切不是。

改革是痛苦的,改革如疾风暴雨,它的来临,摧枯拉朽。它的过后是一派萧条。但萧条过后,显示的是新生命的绽放。而改良是温和的,是和风细雨式的,表面看使即将逝去的生命得到了喘息,但从根本上看,滞后了社会的进步。从这一点上看,荀彧是错的,曹操是对的。可惜的是曹操没有迈出那历史意义的一大步。不过,这也是历史的纠结,这种历史的纠结是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常态,时代的进步永远处于保守与改革的碰撞之中而步履蹒跚地向前。

同类推荐
  • 天策义

    天策义

    描摹几笔峥嵘岁月,闲聊几段风花雪月;笑谈几回人性善恶,撩骚几句家国大义。
  • 十辰石

    十辰石

    长生锁,谓之迷锁,亦作锁魂符,留魂续命之用。秦年间初现,初传乃是始皇帝命方士,以天降奇石打造而成。然大成之日,诡异消失,后下落不明。嬴政遂派方士徐福出海找寻,奈何徐福亦不知所踪,而后不了了之。沧海桑田,逾两千余年,迷锁重现人间。消息出,天下人趋之若鹜。不想此物竟牵连着无数个巨大的秘密……
  • 重生之我是秦桧

    重生之我是秦桧

    虾米?我成了秦桧了,这不是真的,我一定是在做梦。什么?是我栽赃陷害岳飞的?不是我,真的不是我,奸臣想要纵横朝堂,也需要武将保卫边关。呜呜,这口黑锅好大,哥扛不起来。现代人秦辉穿越宋朝,成为千古第一大奸臣秦桧,历史将会掀起怎么样的波澜......
  • 我家地窖通明朝

    我家地窖通明朝

    无意中,我发现租住的房间地窖里面,有一块可以让我穿越到明朝的石头。这块石头,不仅可以让我穿越过去,同时在那边的话,也有一块这样的石头,可以让我穿越回来。就这样,我在两个时代里面,来回穿越着。想着现代都市里面发财,拿一两银子到明朝的大街上买一些字画和瓷器,拿过来稍微一买。我就成百万富翁了。想在明朝做大老爷,什么蜡烛,什么蚊帐批发一些过去,我就成了明朝的红顶商人。泡MM,更简单了。喜欢文采的,清朝那些大文豪写得诗词,我都可以拿来用用。欢歌舞的,什么东风破,什么女人花,稍微演奏一番,爱得我是死去活来。靠着来回穿越的本事,在明朝这个社会里面,无数的红颜知己,都是非我不嫁。
  • 这个江山有点乱

    这个江山有点乱

    身份错位,异世人生,他因一次意外来到这个神奇的世界,成为岐国边塞上的一介走卒,云景。云景本无欲无求,然则世事无常,一支神秘的队伍将他带到了这个世界的中心——岐都。这座冠绝天下的雄城此时正处于无尽的动荡之中,朝上皇帝垂老,诸子年幼,朝下却是外藩自重,边患已久。无数国仇家恨、朝堂祸乱接踵而来,将这里编织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滔天波浪,大厦将倾,蝼蚁偷生,唯我擎天!
热门推荐
  • 疾风遗梦

    疾风遗梦

    :以100年后的日本为舞台,讲述得到神之力“咒力”的人们在名为“八丁标”的结界中形成了小型社会。然而在这样的小型社会中,情报、思想、记忆、爱、生命都被管制着......,然而有一天以早季为首的一群少年们,对这个抚养自己长大的世界产生了好奇。究竟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人类的历史背后究竟沾染着多少鲜血,为了追求这些疑问,少年们开始了赌上性命、保护朋友的战争。
  • 天机门徒

    天机门徒

    为躲避大师姐逼婚,陆然逃离山门,回归都市。他本低调,怎奈桃花劫缠身,连得数位绝世红颜青睐。只得做起护花使者,从此麻烦不断。机缘巧合,卷入一场布局数千年、意在颠覆整个修行界的大阴谋中。末法时代,英雄辈出。谁能斩荆棘、登仙门?——唯我天机门徒!
  • 最强杀手纵横都市

    最强杀手纵横都市

    他是杀手之王,他也是最强保镖!新一代的杀手之王,征服得了萝莉,泡得了御姐:打得过警花,帅得过校草:最主要的是,他还当得了保镖!某一天,当昔日的杀手之王贴身保护你,你是害怕呢,还是害怕呢?
  • 古龙世界之天生传奇

    古龙世界之天生传奇

    七种武器,小李飞刀,楚香帅的船,陆小凤的胡子,美人、江湖,刀光剑影,快意恩仇,我来了,我在这里,我也要创造自己的江湖传说,要成那最传奇的传奇——天生传奇!
  • 生肖徒

    生肖徒

    气分玄黄,人属阴阳.世人皆知身属对应的生肖属象,对其了解却仅限于婚丧或命途测算等,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每个人的生肖其实仿如人之第二灵魂,一直陷于沉睡之中,或许终其一生都不曾唤醒.尘世之中,有这样一个家族,他们背负独特的使命和永世诅咒,却终于不堪重负,想通过隐世改变命运,然而,纷争的介入并在意人的意志,他们终归无法打破命运的枷锁,尘世开始浮现他们的身影......
  • 云少的千金小娇妻:偷吻100次

    云少的千金小娇妻:偷吻100次

    “叶小姐还记得三年前,你曾经订过婚吗?”“似乎……好像……有这么一回事吧!”“很好,我这次来,就是要讨债的!”“讨……债?”“讨你欠下的该履行的义务债!”男人邪魅的笑了笑。“我警告你,不要乱来哦!否则我要报警了!”“叶小姐,你搞清楚,没有法律保护的叫乱来,有法律保护的叫义务!你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你所尽的义务太不合格了!”云清翔京都第一名少,女人眼中的国民老公,不知被多少人惦记,可偏偏叶风华却不珍惜的弃之如敝履,此仇此恨,云清翔发誓此生一定要娶她回家,好好教育她,应该怎样珍惜他,才是她该有的表现。本文甜宠,男女主身心干净,喜欢的入坑吧!
  • 纹身血统

    纹身血统

    张易凡刚刚纹身完!刷的一下被雷劈到异世界!这里有盖世无敌的武神,有通天彻地的神之子,有盖世的圣体,无与伦比的血统!!看张易凡纹身血统如何打爆异世界天才!
  • 霸气鬼夫呆萌妻

    霸气鬼夫呆萌妻

    我本是一名大一生,因从小出生时便有了记忆,降世第一天就梦到蝴蝶,从此便与那个地方结下了渊源,偶遇鬼夫,结交学校四大校草,偶进段位遇女神.........最终是离是守还是随?
  • 异乡口福

    异乡口福

    孤儿院出身的章俞,在无数次失业后,意外的穿越到了异界。在这里,他获得了一个真正的家。为了这个维护这个家,他要面对巨龙的咆哮,冷视亡灵的哀嚎,笑对兽人的利爪,蔑视人类的铁蹄!章俞是一个自私的人。在对待自己人的时候,他如春天一般的温暖;在对待敌人的时候,他如寒冬一般的冷酷无情!他发明了一个又一个匪夷所思的东西,让异界的文明迈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大步。在他的引领下,异界开始奔向四个现代化!
  • 永无止境的完结

    永无止境的完结

    这个世界不需要骑士,就如同众人所说,『骑士总会救出公主,但恶龙从来没有伤害过她。』那条龙一直在保护公主,等到骑士的到来交给他。三天三夜下着的大雨,他最爱的她已经无法给他回答,绝迹的无知无畏的信念,疲惫而充满血丝的双眼,迷茫无助的可怜,光明和黑暗的临界线,他会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