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76900000007

第7章 安营扎寨

学部干校面临的首要任务是解决住的问题。前文提到,经济所刚下去时,只能安排男同志住棉花仓库,女同志住公社粮管所,家属住卫生所、兽医院。我们这些人几乎占用了当地所有的公房,给人家造成了极大的不便。这些房子都是临时借的,得尽快腾出来,于是干校把基建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如果直接建土坯房,一时备不齐料,且过于费时费力,不现实。为了早日解决住的问题,决定基建分两步走:先建临时性住所——席棚子,然后再逐渐过渡到土坯房。

基建工作从1969年12月正式开始。当地划拨给学部干校8000亩地,人们在大平原上选址,席棚直接建在收割后的庄稼地里。虽说是临时住房,也得经过精心测量、设计、绘制图纸。

负责基建测量的,是考古所的一位叔叔(忘记姓名了)。当时考古所尚未下干校,这位曾经参与过全国多处考古遗址测量的叔叔被提前派下来搞基建。他先在田野里凡是有道路、山坡、树木、建筑的地方选点,竖立起标杆,然后用专业仪器测出那些杆与杆之间的距离、高度差等各项数据,绘制出东岳地形地貌图。学部真是人才济济,连这等专业人员都能找到,让其在干校“发挥专长”。

搭建这种简易住房无须打地基,但还是得在地上垫土、夯实。房子四周埋上木桩,作为支柱。席棚没有椽子,只有檩条。把用麻绳扎成的秫秸把搭在檩条上,外面糊一层泥,再铺上油毛毡就是屋顶了。席棚的墙也是用秫秸把做的,外面糊泥,最外头围一层席子,故称席棚。

基建任务紧,人们大干快上。男同志负责挖坑、埋桩、和泥、抹墙,女同志打秫秸把,老弱病残搓麻绳。仅仅用了两个多月,就建成三座席棚。住在棉花仓库里的男同志乔迁新居,女同志也随后陆续搬家。

这新搭的窝住起来特别不舒服。首先,席棚面积有限,可每个棚至少要住进20多人,比以前更拥挤了。其次,刚住进去的时候没有蒙窗户用的塑料薄膜,棚里一片漆黑,大白天也得点灯。再次,席棚盖在泥土地上,非常潮湿,箱子不能直接摆放在地上,要不很快就会发霉,得在底下垫砖。箱子垫高了,床板也只能跟着升高,否则就无法取出床底下的箱子。结果床板离地面70多厘米,比桌子还高。这样上床就很费劲,得像体操运动员上鞍马那样,双手使劲撑床板才能爬上去。坐在床上脚够不着地,大伙儿每天就是这样坐在床上开会、天天读什么的。

春天来临,人们忽然发现床底下钻出很多嫩芽。原来这块地头一年种的是大豆,收割时散落下来的豆子,此时生根发芽,破土而出,真是春风吹又生!席棚里没有阳光,那些豆苗都齐刷刷地朝着有光亮的方向长,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到了夏天,箱子上居然还长出了蘑菇,可见席棚里有多潮湿。遇到阴雨天,被子潮得几乎能攥出水来。人们进进出出,把外面的泥水带进来,屋子里的土地变成了泥地,弄得到处都是泥,真成了“滚一身泥巴”。住席棚还有一个难言之隐:厕所离住处太远,夜晚上厕所有困难,女同志只好以洗脚盆充当厕所。全宿舍的人都这么干,气味可想而知。

人们迫切希望改善居住条件,于是经济所从1970年2月开始着手建土坯房。这是一种永久性住房,东西两面山墙全部由砖砌成,房子的支柱也是用砖砌的,墙是用土坯垒的,屋顶上还铺有大洋瓦片。比起席棚,这简直就是宫殿了!可见当年干校学员真做了安营扎寨的打算。经济所建土坯房的这种规格,后下来的其他研究所纷纷仿效。

建土坯房困难重重,最难莫过于备料。木料要自己买,砂子要自己拉,土坯要自己脱,瓦要自己制,砖要自己烧……

土坯房顾名思义得有土坯。脱坯是壮劳力的活儿,特别辛苦,首先得和泥。人们学当地人的样子,往黏土堆里掺水,勇敢者脱下鞋,赤着脚在泥里面来回踩,叫踩泥,起搅拌作用。然后掺进铡碎的麦秸,以提高土坯的强度。这时就不能再用脚踩了,否则麦秸会把脚划伤,只能用铁锹翻搅。加了麦秸的泥特别黏稠,搅拌起来非常吃力。脱坯的时候用一个木制的框子,把和好的泥用力甩在里面,上面抹平,再把框子取下来。等土坯晾干后,就可以当砖来用了。干校基建对土坯的需求量大得惊人。为了多出坯,七连(经济所)领导挖空心思,专门组织了脱坯比赛和脱坯大会战。顾准伯伯在日记中记录了1970年11月的那场脱坯大会战:二排(政治经济学组)仅用六天的时间,共脱坯10500块;全连(经济所)脱坯35000块。

盖房用的大洋瓦片是干校学员自己用制瓦机做的。说是“机”,实际上只是一个瓦块膜子,往里面填上搅拌好的水泥,上面盖一块金属板,用人力夯实。这活儿也特别累,当时同宿舍的陈长源、方留碧两位阿姨每天就干这个。晚上收工回来腰酸背痛,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盖房技术难度最高的活儿是砌墙角,要求把南北向房屋的东西两面山墙砌成90度直角。吴敬琏叔叔当年是专门负责“把墙角”的“高级瓦工”。笔者最近见到吴叔叔,他还笑谈在干校期间曾先后为八栋住房砌过墙角。

土坯房建好后,女同志先搬入。这房子住起来比席棚舒服多了,冬暖夏凉。地面是用砖铺的,雨天也用不着担心滚一身泥巴了。

经济所作为“先遣队”,是全学部最早来到东岳的。从1969年11月到达,在那里生活了一年零五个月。在此期间虽然也干了一些农活儿,如积肥、夏锄、秋收等,但主要劳动还是围绕着基建。建房规格是经济所制定的,砖窑是经济所最先修的,脱坯也是经济所第一个动手干的。为了日后浇水灌地,还打了一口30米深的机井。

除了忙着给自己盖房,经济所还要为陆续下放的其他连队(研究所)修建住房。从1970年7月下旬开始修建“中心点”。这是学部机关所在地,外文所、哲学所、宗教所、历史所的房子也建在那里。人们在高温酷暑中连续奋战十几天,盖了几栋土坯房。刚要喘口气,又迎来8月“大会战”,还得为中心点修建仓库。那仓库是用水泥砌的砖房,要求甚高,吴叔叔还是干瓦工。仓库还没盖完,北京的大队人马又要下来,还得给他们盖房。建房子、抢农时,在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大家就这样马不停蹄地连轴转。有时为了抢在大雨前把房子盖好,清晨四点半就得起床,五点上工,一直干到晚上九点才收工,个个累得精疲力尽……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正当人们热火朝天搞基建,立志大干两三年,把干校驻地——东岳老塘坡建成“大寨式农场”时,在1971年3月25日召开的全校大会上,突然宣布学部干校要从东岳搬迁到明港,住进一座废弃的军营集中搞运动。据说是因为中央认为学部干校“抓革命”不力,搞生产耽误了清查“五一六”分子。

这消息来得如此突然,学员们简直不知所措。有的研究所房子已经盖好,还没来得及住;世界经济研究所经过连夜会战建的一座土坯房,屋顶已经铺上了油毛毡,还没盖瓦。可瓦厂却把最后出的一批瓦交给了哲学所,让他们好歹把未完成的一幢房子盖完。

人们头一天还激情万丈地筹划着下一步集中力量搞农业生产,仅仅一夜之间,又得为搬迁的善后处理大伤脑筋。人可以一走了之,可养的那些猪怎么办?为了把这些丹麦猪养肥,饲养班的学员不知花了多少心血。最初他们舍不得,说要带着走,可想想觉得不现实,结果还是决定卖掉。眼看着猪一天天减少,最后只剩下空荡荡的猪圈。

场上堆的柴火成批出售。由于价钱低廉,前来拉柴的牛车络绎不绝。红麻卖给了当地小学,学校组织学生来扛。干校驻地那几天热闹非凡。

学部干校于1971年4月4日从东岳迁往明港。经济所指定陈长源、汪盛熙、顾准等25人留守了三天。当地派来一个连的正规军驻守,经济所干校点安排一个班,把留守人员替换下来。可惜这支部队只守了一个星期就撤了。

后来我们听说,当地农民拆掉了干校建的绝大多数房子,只是为了哄抢那些盖房用的木料、砖瓦,以及铺在瓦片下面的苇席、盖席棚用的秫秸把等。木料和砖瓦在当地是非常难得的建筑材料;而苇席和秫秸把可以当作燃料,烧火做饭。在那片广袤的大平原上,由于所有的树几乎都在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砍光了,农民缺少燃料,做不熟三顿饭。苇席和秫秸把对他们来讲是上等燃料。结果干校学员辛辛苦苦干了近一年半的基建,成果所剩无几。

同类推荐
  • 嫡女无心:破镜不重圆

    嫡女无心:破镜不重圆

    她,是天下第一的才女又是人间绝色,一道圣旨赐下,她嫁给了游手好闲的闲散王爷,她不愿继续温柔贤淑,一朝“死去”,成为了孤魂野鬼,飘荡人间。不再是王爷府美丽动人温柔体贴的王妃,也不再是天下人口中的绝世美人,也不再是闺房中要效仿的才华佳人。她,只想做好自己。本文微虐,微甜。CP随处配,佳人到处游
  • 万历流民

    万历流民

    因为捡肥皂,而穿越到万历当了流民。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开始了自己的冒险之旅。
  • 王的女人们

    王的女人们

    网红畅销书《王的女人们》,煌煌巨著,洋洋大观。第一卷《乱世英雄乱世情》,简直就是一部秦亡汉兴史,王的女人,吕雉、虞姬、玉儿、戚姬、薄姬等,乱世红颜,鬼神俱惊,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第二卷《江山多娇》,明亡清兴,刀光剑影,大玉儿,陈圆圆……
  • 强迫妄想

    强迫妄想

    一场精心策划的爆炸案,准时在设计的时间内炸响。案件的制造者赵国梁被公安控制,但由于赵国梁被抓捕前服用了过量安眠药陷入昏迷状态,赵国梁被送入医院进行抢救。有强迫妄想症病史的赵国梁,在医院慢慢里苏醒过来,不过他的语言功能还没有回复,四肢也不能动弹,只能躺在床上。在医生的建议下,赵国梁开始了催眠疗法。治疗虽有些疗效,但赵国梁的意识却停留在一部叫做《梦回民国之谁与争锋》的小说里……赵国梁的强迫妄想症能治好吗?他什么时候才能从虚幻中回到现实?男儿从来不恤身,纵死敌手笑相承。仇场战场一百处,处处愿与野草青。七尺男儿,无惧无畏;刀口舔血,铁血锄奸。
  • 叹歌

    叹歌

    曾经,某个纪元,是他们强盛的时空,如今帝国已经堕落,谁又能成为一国的领导者?再度称霸大陆?
热门推荐
  • 神之微服私访记

    神之微服私访记

    农家少年,流落异世。就像蝴蝶振翅,千里飓风。掀起了异世大陆历史新的一页。梅斯大陆因为少年的到来迎来了多事之秋,安定千年的凯撒帝国战乱又起。随着创世神结界的逐渐崩塌,魔族,神族,人族再次互相面对。万年的隔离并没有消除彼此间的仇恨,彼此间造成的伤害仍然刻骨铭心。战端重启。遁世的精灵,隐世的龙族,再也无法置身事外,相继从神话复苏,加入到滚滚战团之中。犹如乱世中的一叶扁舟,看农家少年怎样玩转大陆,成就不世名。
  • 世界文化博览4

    世界文化博览4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神殿杜格拉里

    神殿杜格拉里

    上古的希腊,传承的神话。传说中的圣器重现人间,是祸?是福?平凡的大学生,一次不寻常的经历,被异能附体选定为下一个神殿骑士。传说是真是假?历史能否被重写?一切都是未知数..........
  • 神武天途

    神武天途

    他不狂,但绝不允天欺,他不傲,只是独霸天途…墨凡,雷之一族的嫡系血脉传人,又系七星之首,身背三符五印,为报血海深仇,且看如何在神武大陆翻云覆雨,君临天下…这是一场胜者为王的故事,更是一个盖世强者争霸天下的传说,这里有激情高昂的热血情节,更有着可歌可泣的爱情片段,圣女,魔女,神女,娇女相继出世,助主角勇夺神榜之冠,一战天途…
  • 盖伦在刀剑

    盖伦在刀剑

    当盖伦在刀剑神域里手拿双手剑,对着BOSS大喊:“德玛西亚”当盖伦在刀剑神域里对着他的朋友说:“能死在我的脚下,是上天给予他们的恩赐。”当盖伦在刀剑神域对着他的敌人说:“你想让所知的世界毁灭,是吗?”当盖伦在刀剑神域里学会高原血统时说:“好好看,好好学。”当盖伦在刀剑神域学会神龙摆尾时说:“如果暴力不是为了杀戮,那就毫无意义了,一库!”当盖伦在刀剑神域里对着微笑棺木说:“人在他在。”你会有何感想?我只有飞速的旋转,才可以止住我的泪水,忘记你的摸样。——盖伦————————————————————————新人写书,难看勿怪,请多多支持,还有本书是周更,所以更新应该很慢,请多多见谅。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法:遵纪守法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法:遵纪守法

    《法·遵纪守法》在每一篇故事后面给出了“故事感悟”,旨在令故事更加结合现代社会,结合我们自身的道德发展,以帮助读者获得更加全面的道德认知,并因此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为丰富读者的知识面,我们还在故事后面设置了“史海撷英”、“文苑拾萃”等板块,让读者在深受美德教育、提升道德品质的同时,汲取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
  • 中国母亲

    中国母亲

    上世纪六十年代,豫北某村的杨桂芝的婚姻发生了地震:丈夫远赴甘肃打工,竟高攀金枝,一去不返。她顶着富农的帽子,上养公婆、下养幼子,受尽折磨。她温柔善良,赢得了两个男人的倾心,却阴差阳错不能结合。她拉扯幼子,与贫困、屈辱斗智斗勇。改革开放后,杨桂芝和干女儿春英开了个煎饼馆,化腐朽为商机。昔日在她头上作威作福的仇人落魄,覥着脸求上门来。她收留了他,没想到却埋下了祸根……为给儿子狗剩娶亲,年迈的杨桂芝再次踏上打工的征程……小说《中国母亲》质朴深情,塑造了一位慈爱贤惠、坚韧不屈的中国普通母亲形象,一页页浸透中国农民最辛酸的生存境遇,一行行尽现中国母亲悲天悯人的情怀。《中国母亲》由郭礼兴编著。
  • 竹马大神等等我

    竹马大神等等我

    “大神大神,你好厉害啊!”唐可心崇拜的看着面前的男人。“………不,只是你的智商太低了。”男人看着面前那个智商比较低下的……生物。
  • 仙剑平云传

    仙剑平云传

    自上古神魔大战,神魔两败俱伤,众神退回神界。不料魔界之主赤炼魔皇却以消耗精元为代价,封印人间通往神界的大门,众神被封印于神界。此后魔界大军大举攻入人间,各大修仙门派派出各自弟子前去应战。从此人间生灵涂炭,各大门派弟子伤亡无数,甚至有的门派惨遭灭门。
  • 人性的“新大陆”

    人性的“新大陆”

    人性问题在中国的战国时期,就有很多先哲展开争论。在西方,公元前三百多年,古希腊哲学家波,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论述过有关人性问题。